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文化价值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文化价值分析随着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生态化建设手段之一。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美化环境的手段,也是促进自然与文化和谐发展的载体。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生态文化价值的体现与体验,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激发文化情感,还可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本文将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文化价值入手,进行探讨。
一、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文化价值1.生态价值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增加自然界的绿色空间。
公园、广场等绿色空间的建设,对于城市和自然环境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也可以缓解城市环境的压力,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根据生态环境的特点来制定设计方案,尽可能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最后,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维护。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注重生态平衡的体现,需要根据生态平衡的规律,合理设置各种植物和动物的栖息环境,以达到维护物种多样性的目的。
2.文化价值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传承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历史文化建筑、雕塑、古树等手段,传承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加深文化认同感。
其次,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景区布局、线路规划、景区环境等方面,全面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最后,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布置花坛、草地、湖泊、树林等手段,营造出和谐宜人的环境氛围,增加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现1.景观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体现。
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公园、广场、街道等的设计需要注重环境美化、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关于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探析

关于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探析
生态理念对于风景园林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中,更注重于美
化环境、塑造景观,而生态理念的引入,则更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景观的可持续性。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
了解和分析场地原有的生态状况,包括土壤条件、水文特征以及植被组成等,从而确定可
行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尽可能保留和利用原有
植被、土壤和水资源等。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景观元素的可持
续性利用,包括选择适应性强、耐久性好的植物物种,合理利用雨水、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同时要将可持续性的理念融入到景观的维护管理中,如选择低能耗的照明设备、采用生物
防治等措施。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的需
求和体验,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
设计要注重景观元素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多样
的观赏、休憩和活动空间,让人们能够与自然互动、感受自然。
设计中还要尽量减少人对
自然干扰的影响,保持景观的自然状态,营造出自然的和谐氛围。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和技术性。
设计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生态知识
和设计技术,能够将草本、乔木、灌木等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设计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地形分析、水文模拟等,确保设计方案的可
行性和可持续性。
谈谈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谈谈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认识一、引言园林景观设计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和实用性建设。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是关乎城市形象、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定义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对植物、地形、水体等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使其达到美化环境、改善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等目的的一种艺术创作和实用性建设活动。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 美化城市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可以营造出美丽宜人的城市风貌,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2. 增强城市品位: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文化内涵。
3. 改善人居条件: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4. 生态保护: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素1. 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
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象,如花海、竹林等。
2. 地形: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通过对地形进行合理的雕塑,可以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美丽景象。
3. 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通过对水体进行合理布局和装饰,可以营造出静谧、清新、浪漫等不同氛围。
4. 硬质构筑物:硬质构筑物包括建筑、雕塑等。
这些构筑物可以起到点缀美化环境的作用。
五、园林景观设计的流程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主要包括对场地进行勘测和分析,并确定设计目标和风格。
2. 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对植物、地形、水体等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初步设计方案。
3. 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是对初步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制定施工图纸并进行审核。
4.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主要是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实际的建设和改造。
5. 养护阶段:养护阶段主要是对已建成的园林景观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是指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手法,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生。
这一理念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能源的节约等方面,力求在美观和实用的基础上达到对自然环境的最小干扰。
首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尽量减少人为破坏,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
在植物选择上,优先选择本土植物,减少外来植物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干扰。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规划绿地和水体,增加透水面积,以减少水源污染和土壤侵蚀,并创造自然的水文循环系统。
其次,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注重水资源的利用。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降雨量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运用。
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雨水收集系统、河流和湖泊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式,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合理规划水体的分布和流动,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提高自然环境的舒适度。
最后,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注重能源的节约。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节能的需求,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物的朝向,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同时,在植物选择上,优先选择具有遮阳和保湿功能的植物,减少夏季阳光直射,提高户外环境的舒适度。
总之,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实现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这一设计理念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在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这一理念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分析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分析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改善生态环境.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我们的生态系统结构比较完整,人民群众非常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将生态理念与风景园林规划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我国生态环境的风景园林规划。
关键词: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前言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态理念指导下的景观设计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效果。
可见,对于景观设计来说,生态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风景园林师,我们应该树立生态理念,设计出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风景园林。
1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景观设计概述生态规划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如国土规划管理和资源环境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生态学知识和地理学知识有效结合,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模式。
其主要目标是建设良好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换言之,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实际上是为了规范生态环境系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在认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保证自然性能,保持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
生态规划理念需要结合生态学,结合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信息,从宏观上参与区域或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决策。
同时,合理开发战略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战略是与自然互动协调的途径。
近年来,人们在景观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生态园林的建设。
景观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建筑、人、城市、社会、地球之间的和谐。
实质上,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核心的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从生态规划的角度对地面和开放空间进行设计。
景观本身可以反映人的价值观、道德价值和世界观念,也可以反映人的梦想、情感和欲望的外在投射。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2生态理念下景观设计的重要性2.1有助于生态设计与科技设计的融合对于景观设计来说,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摘要:生态景观设计的内涵不局限于优美风景,而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空间,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景观的结构特征和各景观因素的相互作用,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
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引言在当前条件下,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还处于过渡期并不成熟。
还缺少完全适用于它的反映生态学原理的生态设计的理论,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汇集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并在每一个环节中给予充分考虑。
我们需要更新理念、完善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要有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以及不断的创新实践。
一、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基本意义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是为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对土地实施的设计和改造等一系列活动。
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主要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巧妙利用区域内现有的自然环境基础,达到园林景观和自然环境的有效交融,使地形、水体、植物和人造景观等综合要素构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固的景观环境基础输入和输出。
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不仅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还应从经济、艺术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考虑,最终展现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达到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并且还要满足于人们的艺术审美、休闲、娱乐的基本需要,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不仅为是塑造稳定的生态化环境,还涉及到日后管理和定期维护,使其一直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1、遵守自然条件原则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考虑,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设计。
在园林设计当中还要对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给予必要的尊重,必要时还要对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进行利用,重造新的园林景观,这样的园林景观设计既能保留原有基地的历史文化,又能满足了人们新的需求。
在建设园林城市中,需要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面貌,是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分析

L i n y e y u a n y i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分析高天然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基于尊重自然、符合生态规律的园林改造活动,是因地制宜风景园林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系。
应当加大风景园林的调研力度,根据人与自然和亲近需求进行风景园林设计,从而全面优化风景园林的设计体系,创新风景园林的设计思维,体现风景园林的实用价值。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意义满足生态功能需要风景园林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实现风景园林与生态环境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构建一体化的设计体系,可以补充风景园林的功能,达到优化风景园林结构的目标。
应当在健全风景园林环境的基础上,和谐搭配各种园林植物,通过生态化的风景园林达到增强人们的艺术修养,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效果。
满足亲近自然需要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可以满足人们对亲近自然的需要,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居民对渴望自然与亲近自然的需要,进一步增加园林景观中的自然元素有助于满足们对绿色公共空间的现实需要。
在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绿地的面积,实现地形地貌与风景园林的完美结合,有助于提高园林的抗污染性,发挥植物的覆盖与稀释作用,从而更好的符合城市生态发展的现实需求。
"、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植物多样性原则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应当进一步保证地方环境的生态安全,强调根据地方的植物特征与地方林业特色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
首先,应当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在植被的选择和设计时不仅要保证植物符合地方的环境需要,还要尽可能的优化植物体系,达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目标。
其次,应当从地方的气候特征环境出发,保证植物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消除病虫害等对景观环境的干扰,达到全面提高植物抗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风景园林的自然有序性和科学性。
经济适用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尊重自然环境的需要,还要要做优化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案,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优化的风景园林设计,强调体现风景园林的设计的最佳生态效应,注重因地制宜的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强调节约风景园林设计的成本,达到节约园林景观设计开支,提高风景园林建设效率的目标。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园林景观是指通过人工设计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以植物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室外空间,包括公园、花园、庭院等。
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则是将生态设计理念引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来,以实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进行解析。
一、生态概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生态学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而生态设计则是将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各个领域的设计中,达到环保、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的结合,将生态这一概念融入到人文艺术中,使园林景观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功能。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生态学的思想,将设计过程中的自然气息融入到景观中,将自然的力量融入到设计中,让人们能够在城市喧嚣的环境中找到一块绿洲,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从而达到整体的环保、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1. 生态保护原则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生态保护,意味着设计中应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根据自然景观的形态,充分利用环境的自然条件,保护和提升景观的生态质量。
2. 设施利用原则设计过程中,对环境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充分利用园林景观中所的有资源,包括空间、光、水、草、树等,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可持续发展。
3. 风景线条原则景观设计中所考虑的优美线条,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为了营造出更加自然和美丽的园林景观,通过合理的设计,将空间利用好,环境有机融合,将各种元素相互融合,形成自然的景象,营造出每个人都渴望的、宁静与美丽的园林景观。
三、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实现1. 选好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植物的选用应该考虑到本地生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各种植物进行组合、分布。
合理开发地形、地貌和地下水,进行绿地开发和水污染治理,改善土地荒漠化和雨水管理等过程中,进行植物的布置,使其遵循自然规律,达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
摘要:本文就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相关内容作了详细分析,首先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几个概念,重点阐明了景观生态设计在房地产中的作用。
对以后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景观生态学的几个概念
1.1 景观景观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1.1.1 景观“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西伯来文本的《圣经》的旧约书中,是一个含义覆盖范围广泛的术语,在地理、建筑和园林等许多方面使用。
现在我们所说的景观一般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应该说,园林上“景观”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即“风景”、“景致”、“景色”。
1.1.2 生态学“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次提出。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为生物之间的关系,其二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简而言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1.1.3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特罗尔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
从一开始,troll 就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两种科学思想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是地理学的( 景观) ,另一种是生物学的( 生态学) 。
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贾宝全杨洁泉《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
1.2 园林景观生态学
园林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生态学为依托,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园林景观生态学可理解为两个层次:
1.2.1 园林的景观特性
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
园林景观生态学在景观层面上来说,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中国的古典园林侧重于意境的渲染,而西方的园林则偏重于美学视觉效果。
可以说,两者对园林景观特性的把握都是相当成功的。
1.2.2园林的生态特性
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近十几年,人类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
2 现代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
2.1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2.1.1可持续发展(生态性) 原则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循环过程作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即园林景观作为人为的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景观,以保证景观的完整性。
2.1.2 整体性原则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不是孤立的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应是对多目标的设计,以期达到整体最优化。
2.2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2.2.1 整体设计的思路
突出景观生态设计因素的作用,是近年来园林规划设计的显著趋势,景观生态作用的表现形式,已从合理配置绿化和水体等等,发展到将整个设计“融合”于自然环境中,形成最佳的环境构图。
2.2.2保护自然景观,注重自然景观与园林景观的协调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应保护自然环境,辟出森林带、绿化带、风景保护地带及农田、草地、果园地带,提供郊游场所,河流、湖泊、小溪、小丘、树丛等自然原形引入并保留下来,同时与挖掘、堆山、植物、花草、人工溪流、瀑布等构成人工“自然”环境相结合。
2.2.3 创造现代园林空间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三十幅共一,当其无,有车之用。
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段话揭示了建筑的真正价值在于人们对它的空间的使用,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园林的空间设计。
园林空间环境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如海滨、河流、山林、绿化等以自然为主的景观;轴向景观,如道路、河流等轴向景观;街区景观,由街道划分的不同功能性质的小区、组团、花园、广场、名胜古迹等。
我们可以看到闭合、半开敞、流动空间在园林空间环境中随处可见。
在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要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地貌,尽量降低建筑面积、密度、层数、高度,注意建筑物与自然背景的谐调,并随着地形的变化,调整其内部和外部功能,把自然形式延伸到建筑中,使设计的形式重复大自然的主题,突出自然魅力,强调个性。
在开敞的园林空间处理上,应使人能从较多的点、线观赏到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色,使人感觉到与自然环境似乎浑然一体。
而在自然环境条件欠缺时,应尽量采用围合的空间处理手法,加强人工园林环境设计,创造人工“自然生态”空间。
2.2.4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互惠共生”原理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
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
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这些都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应该注意的( 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 。
3 景观设计在房地产发展中作用日益重要
3.1 房地产开发在我国,特别是在南方日益成熟,全国房地产业的龙头华南板块,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地产商已从单纯的建房卖房转向了强调超前性、综合性、协调性、可持续发展性的社区文化建设。
在满足购房居住的基础上,大力打造生态环境、名校教育、安全社区、独特建筑风格的全方位品牌建设。
3.2 以开源房地产开发的荣获“全国优秀绿色生态社区”称号的绿岛花园为例,景观设计已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强调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原则,给予人性重视和关怀,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绿岛花园既有以美丽的三支香水道为邻的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又有紧靠车流量极大、嘈杂的迎宾大道的不足。
因此我们在景观设计时将三支香水道纳入社区的环境建设中,采取加固河堤、修建临江休闲林荫大道等保护措施,沿江的建筑除后退足够的间距外,高度亦仅有3 层,令尽可能多的住户能够享受“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亮丽江景。
而在公路旁利用不同的生长高度灌丛、橡叶榕、散尾葵、棕榈等密叶植物形成一道厚厚的自然屏障,将噪音、车流废气完全隔阻,还住房的宁静、清新。
水是一种象征,它蕴含并带来清新和郁郁葱葱的生命力,任何规划的景观都会因自然或人工构筑的水体
而增色,它的声音、动感以及迎面而来的清凉气息都促进了整体的效果。
3.3 景观设计从平面的、单一的发展到立体的、人性化的、可循环生态化的是当前的潮流,将景观引入每户住宅,让全社区尽可能公平地享受景观是房地产开发的目标之一,而优良的景观给予发展商的回报亦是丰厚的,大力发展景观设计,是创造房地产行业中双赢的重要手段之一。
4结语
景观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我们应从中不断获得信息,加工形成丰富的园林景观,以避免人为设计与自然景观的对抗。
同时,通过人的管理加强对周围环境的控制,促进整个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最佳状态,获得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从选择满意景观到设计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景观生态
学理论、方法和应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2] 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园林1998
[3]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