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位移学案
12—1时间与位移(学案).doc

第一章 1.2时间和位移(一)课前探学热身1.初中学习运动时,提到了路程,路程是指。
2.时间的单位有小时、分钟、秒。
1小时= 分钟= 秒。
3.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叫。
4.同一物体选择不同参考系时,它的运动轨迹可以是,也可能是,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知道什么是位移,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预习内容】(自主学习课本第二节)【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学习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学习难点】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学习过程】知识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阅读】P12第一部分:时刻和时间间隔并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时刻和时间间隔?2.观察教材第12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3、时间和时刻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时间轴上,时间表示一段,时刻表示一个点。
如图所示,0点表示开始计时,0~3表示3s 的时间,即前3s。
2~3表示第3s,不管是前3s,还是第3s,这都是指。
3s所对应的点计为3s末,也为4s初,这就是。
【当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人跑步成绩13秒是时间B.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很长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D.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2、正确的是()A.物体在5秒时指的是物体在5秒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C.物体在第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D.第4秒末就是第5秒初,指的是时刻知识点二:路程和位移【阅读】P13第二部分:路程和位移并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和位移教案高中物理

时间和位移教案高中物理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相关问题。
一、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一个物体完成某个运动所需的间隔,是一个连续的概念。
通常表示为t,单位为秒。
二、位移的概念
位移是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距离,是一个矢量量。
通常表示为
Δx,单位为米。
三、时间和位移的关系
物体的速度可以由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来描述。
速度的定义为:速度=位移/时间。
即
v=Δx/Δt。
四、速度的计算
1. 计算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末位置-初位置)/(末时间-初时间)。
2. 计算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lim(Δx/Δt),即位移无穷小增量时的速度。
五、运动图像分析练习
1. 给定一个时间和位移的表格,让学生求出速度。
时间(s)位移(m)
0 0
2 10
4 20
6 30
2. 设有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经过3秒的时间,它的位移为15米,求它的
速度。
六、课堂练习
1. 计算以下物体的平均速度:
初位置为5米,末位置为15米,时间为2秒。
2. 一辆汽车从停车开始加速,在5秒钟内跑了100米,问速度是多少?
七、作业
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巩固时间和位移的概念。
2. 完成练习题目,巩固速度计算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册精品学案:1.2 时间 位移(步步高)

2 时间位移『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1.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2.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3.知道坐标系,会用一维坐标系描述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和位移.科学思维:1.掌握标量和矢量的区别,会进行标量的加减运算,知道矢量的运算与标量不同.2.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意义,能根据图像直观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移.科学探究: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并会安装和使用.2.会用打上点的纸带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2.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二、位置和位移1.坐标系(1)建立目的: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2)坐标系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位移和路程(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①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质点)位置的变化.②定义: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3.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位移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时间、温度、质量、路程等.三、直线运动的位移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如图1.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x1、x2表示.2.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末位置与初位置的坐标之差,即:Δx=x2-x1.图1(1)若Δx为正,则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2)若Δx为负,则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四、位移—时间图像在直角坐标系中选时刻t为横轴,选位移x为纵轴,其上的图线就是位移—时间图像,简称x -t图像.五、位移和时间的测量1.两种打点计时器(如图2)图2(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6 V,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 V交变电源,打点周期0.02 s.2.时间的测量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起始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例如数出n个点,则纸带从起始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t=0.02n s.3.位移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相应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大小.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很短的时间间隔.(×)(2)上午第一节课8点上课,这里的8点指时刻.(√)(3)在800 m田径比赛中,李明以2分01秒46的成绩获得冠军,其中的2分01秒46指的是时间间隔,800 m指位移.(×)(4)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路程和位移总是大小相等,且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5)一个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2.小明同学4×10 m折返跑测试成绩为9.87 s,则小明在测试中路程为m,位移为m.9.87 s指(填“时刻”或“时间间隔”).『答案』400时间时隔一、时刻和时间间隔导学探究如图3所示,在时间轴上标出“第3 s初”,“第3 s末”,“第3 s内”,“前3 s内”;然后指出哪些表示时刻,哪些表示时间间隔.图3『答案』“第3 s初”、“第3 s末”表示时刻,“第3 s内”、“前3 s内”表示时间间隔.知识深化时刻与时间间隔的比较时刻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的表示用点表示用线段表示描述关键词“初”“末”“时”,如“第1 s末”,“第2 s初”,“3 s时”“内”,如“第2 s内”,“前3 s内”联系两个时刻之间为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4 s末到第5 s初经历了1 s的时间间隔B.“新闻联播在北京时间19:00开始播出”,其中19:00指的是时间间隔C.物体第3 s末的位置坐标是(2 m,3 m),其中第3 s末指的是时刻D.物体第3 s内运动了4 m,其中第3 s内指的是时刻『答案』 C『解析』第4 s末与第5 s初在时间轴上是同一个点,是指同一时刻,故A错误;“新闻联播在北京时间19:00开始播出”,这里的19:00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第3 s末,指的是时刻,故C正确;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第3 s内,指1 s的时间长度,是时间间隔,故D错误.二、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导学探究(1)如图4所示,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坐高铁直达,乙乘坐飞机直达,丙先乘坐汽车,再乘坐轮船到上海,三者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移是否相同?图4(2)①如果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点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B点,然后又向西走了30 m到达C点,则他从A到C点的路程是多少?位移的大小是多少?②路程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相同吗?『答案』(1)三者的路程不同,但都是从北京到上海,初位置、末位置一样,即位移相同.(2)①如图所示,路程是70 m,位移为从A点指向C点的有向线段,大小为50 m.②不相同.路程是标量,遵从算术加法法则,可以直接相加减;位移是矢量,不能直接相加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知识深化1.矢量和标量(1)标量标量是指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路程、温度等,其运算遵从算术加法法则.(2)矢量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等,其运算法则不同于标量,将在后面学习.(3)矢量的表示①矢量可以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②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可以先建立一维坐标系,在数值前面加上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正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则表示与正方向相反.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项目比较位移路程区别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矢标性矢量标量相关因素由物体的初、末位置决定,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既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也与物体运动路径有关联系(1)都是过程量(2)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如图5所示,某人沿半径R=50 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34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到B的过程中,此人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取π=3.14,2=1.414).图5『答案』235.5 m70.7 m,方向由A指向B『解析』此人运动的路程等于ACB所对应的弧长,即路程s=34×2πR=235.5 m.此人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等于由A指向B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位移大小x=2R =70.7 m,位移的方向由A指向B.针对训练(2019·招远一中月考)煤矿安检员在一次巡检中,乘坐矿井电梯从A井竖直向下运动了120 m到达井底,然后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160 m到达B井,最后从B井乘坐电梯竖直向上返回地面.若A、B两个井口恰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则此次巡检中安检员() A.发生的位移是200米,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米B.发生的位移是400米,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米C.发生的位移是160米,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400米D.发生的位移是160米,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240米『答案』 C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C.-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小D.-10 ℃的温度比5 ℃的温度低『答案』 C『解析』由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A、B项正确;-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故C错误;温度是标量,负号表示该温度比0 ℃低,正号表示该温度比0 ℃高,故-10 ℃的温度比5 ℃的温度低,D正确.三、直线运动中的位置和位移1.位置在一维坐标系中的表示一维坐标系中位置用一个点的坐标表示;坐标值的正负表示物体所在位置在坐标原点的正方向上还是负方向上;坐标值的绝对值表示物体所在位置到坐标原点的距离.2.位移在一维坐标系中的表示用两个坐标的差值即Δx=x2-x1表示位移.Δx的数值表示位移大小,Δx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Δx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3.在一维坐标系中,选择不同的坐标原点,各点的位置坐标不同,但两点间位移相同,即位移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6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6A.从C到B的位移大于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B.从A到C的位移大于从C到B的位移,因为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位移的大小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由A到B的位移Δx=4 m『答案』 B『解析』位移是矢量,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而不表示位移的大小,从A到C的位移大于从C到B的位移,选项A、C错误,B正确;物体从A到B的位移Δx=1 m-5 m=-4 m,故选项D错误.四、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从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中获得的信息(1)任一时刻质点的位置图像中的每一个点表示质点某时刻的位置.(2)质点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3)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在这一时刻相遇,如图7中P点.(4)截距图像不过原点O时,若从纵轴开始,则表示开始计时时,初始位置不在原点处,如图线甲所示;若从横轴开始,则表示计时一段时间后,质点才开始运动,如图线乙所示.图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t图像如图8所示,则:图8(1)质点在时间内离出发点越来越远;质点在时间内离出发点越来越近;质点在时间内没有运动.A.0~20 s B.20~30 sC.30~40 s D.40~50 s(2)质点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是m.(3)质点在10 s时距离出发点m,质点在s时回到出发点.『答案』(1)AC D B(2)50(3)1050『解析』(1)质点在0~20 s内和30~40 s内离出发点的位移越来越大,离出发点越来越远.质点在20~30 s内位移没有变化,故处于静止状态;质点在40~50 s内离出发点的位移越来越小,离出发点越来越近.(2)由题图知t=40 s时,质点离出发点的距离最远,最远距离为50 m.(3)从题图上读出质点在10 s时距离出发点10 m;质点在50 s时位移为0,即回到出发点.1.x-t图像中的图线表示的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2.x-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1.(时刻和时间间隔)(多选)(2019·山西大学附中月考)“复兴号”动车组于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从北京南站发车沿京沪高铁至上海虹桥站终点,整个行程用时4.5 h,总行程1 315 km.在“复兴号”动车组这一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路程是1 315 kmB.“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位移是1 315 kmC.运行时间4.5 h指的是时刻D.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指的是时刻『答案』AD2.(位移和路程)(2019·武汉二中高一期中)从高为5 m处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竖直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整个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答案』 A『解析』位移是指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小球与地面碰撞处取为坐标原点,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由题意可知,x1=5 m,x2=2 m,则Δx =x2-x1=2 m-5 m=-3 m,即位移的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运动轨迹的长度为5 m +2 m=7 m,即路程为7 m,A正确,B、C、D错误.3.(位移和路程)某学校田径运动场400 m标准跑道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A点,终点在B点,400 m赛跑的起跑点和终点都在A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项目的比赛,关于甲、乙两位同学运动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9A.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B.甲、乙的路程相等C.甲的位移较大D.甲的路程较大『答案』 C『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由题意可知,400 m的比赛中,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相同,所以在400 m的比赛中位移的大小是零,而在100 m的比赛中,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距离是100 m,所以在100 m的比赛中位移的大小就是100 m,即甲的位移大小为100 m,乙的位移大小为零,故甲的位移大;路程是指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在100 m、400 m的比赛中,乙的路程大.选项A、B、D错误,C正确.4.(x-t图像)(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10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图10A.甲、乙同时出发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答案』ACD『解析』在题图所示直线运动的x-t图像中,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出发时物体离原点的距离.当直线与t轴平行时,物体位置没有变化,故处于静止状态,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即在这一刻两物体相遇,故A、C、D正确.。
教师必备:位移和时间的授课教案

教师必备:位移和时间的授课教案教学目标:本次授课旨在让学生从位移和时间的角度来理解物理运动的本质,并能应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点:1.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及其关系2.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3.实验探究:通过模拟赛车比赛探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运动中最重要的两个量是什么?为什么?二、知识讲解1.位移和时间的概念及其关系位移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置变化,通常用△x表示。
时间则是运动的持续时间,通常用t表示。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x/t表示,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
当物体运动速度不变时,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x=vt表示。
2.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当物体加速度不变时,其运动可称为匀加速运动。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x=vt+1/2at²表示,其中v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
当物体的初速度为0时,该公式可以简化为△x=1/2at²。
3.实验探究通过模拟赛车比赛,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探究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5人。
每组随机选择一名队员作为赛车手,其余四名队员可担任计时、测量等角色。
(2)每个组可以选择自己的赛车和赛道(可以是从教室到操场等),但需要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
(3)每个组需要进行5次比赛,每次比赛前测量赛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并记录比赛时间和位移。
(4)比赛结束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制作数据表和图表等方式展示分析结果。
三、总结通过本次授课,学生能够从位移和时间的角度来理解物理运动的本质,并应用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科学知识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1.2 时间和位移 学案(定稿)

1.2 时间和位移1.时刻指的是,时间间隔指的是某两个时刻之间的,简称.2.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时刻与物体的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3.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有关,而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无关,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到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4.矢量和标量:既有又有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若A、B两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 A和x B,则物体的位移为Δx=.一、时刻和时间间隔[问题情境]1.电台报时一般这样说:“现在是北京时间八点整.”听评书连播节目时,最后播音员往往说:“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听.”这里面“时间”的意思有何不同?2.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升空.这里的“18时59分57秒”是时刻还是时间呢?时间和时刻有什么联系呢?如何表示时间和时刻?时间和时刻可以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表示出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数轴上的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如图所示,t1、t2对应的是7∶00和7∶05两个时刻,Δt=t2-t1=5 min是一段时间.从时间轴上可以看清两者的联系:让t2逐渐趋近于t1,时间间隔Δt就会越来越小,当Δt=0时,时间轴上的区间就变为一个点,时间就变为时刻了.[要点提炼]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如果用一条坐标轴来表示时间轴,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某一段线“段”表示时间间隔,也可以说是瞬间与过程的区别.2.时刻与时间间隔的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间隔,时间“段”由无数个时刻“点”组成.3.时间的测量:生活中用各种钟表来计时,实验室里和运动场上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间隔.学校的实验室中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计时器来测时间.二、路程和位移[问题情境]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开幕,一位同学想从济南的家去广州看比赛,他有三种出行的方式:一是先坐公交车去飞机场,然后乘飞机到广州;二是坐高铁;三是坐汽车去.三种出行的方式路程是否相同?位置的变化是否相同?如何描述位置的变化呢?[要点提炼]1.路程路程是质点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所通过的,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路程的大小与质点运动的路径有关.2.位移位移是描述质点的物理量,它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的大小仅由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决定,物体的运动方向与位移方向并不一定相同.如果某一时间内某一物体的位移为零,在这段时间内物体并不一定是静止的.3.二者的关系位移的大小与路程无关,只有当质点做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问题延伸]时刻和时间与位置和位移(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时刻与位置对应;时间与位移对应.三、矢量和标量1.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长度、、时间、路程、温度、功、能量等,其运算遵从算术法则.2.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如、力、速度等,其运算法则不同于标量,将在后面学习.3.矢量的表示(1)矢量的图示:用带箭头的表示,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2)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可先建立直线坐标系,可以在数值前面加上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正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负号则.例1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①3 s内;②第3 s内;③第2个2 s内;④第3 s 初;⑤第2 s末;⑥3 s初,同时判断它们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并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例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某人沿半径R=50 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3/4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到B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例3一质点沿x轴运动,如图所示,t1时刻质点位于x1=-3 m处,t2时刻质点到达x2=5 m处,t3时刻到达x3=-7 m处,则:(1)物体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2)t2到t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3)t1到t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效果评估】1.南非世界杯开幕式将于2010年6月11日21时(北京时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所有比赛将历时31天.以上记录时间的数据分别指的是()A.时刻和时间间隔B.时间间隔和时刻C.都是时刻D.都是时间间隔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时间表示较长的过程,时刻表示较短的过程B.时刻对应质点的位置,时间对应质点的位移和路程C.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D.9点开会,开了2 h,11点散会,其中9点和11点指时刻,2 h指时间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4.以下四种运动中,哪种运动位移的大小最大()A.物体先向东运动4 m,接着再向南运动3 mB.物体先向东运动8 m,接着再向西运动4 mC.物体沿着半径为4 m的圆轨道运动5/4圈D.物体沿直线向北运动2 s,每秒钟通过3 m路程5.如图所示,一物体从O点开始由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在第一个10 s末运动到了B 点,到达B点后返回,第二个10 s末运动到了A点,第三个10 s末返回到了O点,继续前进,第四个10 s末到达C点后静止.已知OA=20 m.AB=10 m,OC=20 m,则:(1)第一个10 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____ m,方向向____,路程为____ m;(2)第二个10 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____ m,方向向____,路程为____ m;(3)最前面20 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____ m,方向向____,路程为____ m;(4)整个的40 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____ m,方向向____,路程为____ m;。
时间和位移学案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学习目标】1.认清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位移和路程两个概念。
3.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
4.能够在数轴上表示位置和位移。
【课前预习】1.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 表示,时间间隔用 表示,时刻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2.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 ,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 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 有关,而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 无关,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 到 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
3.矢量和标量 既有 又有 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 。
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守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 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
【课堂练习】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B .每节课45 minC .数学考试9:40结束D .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2.如图所示,一物体沿3条不同的路径由A 运动到B ,则沿哪条路径运动时的位移较大( )A .沿1较大B .沿2较大C .沿3较大D .都一样大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 .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C .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D .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4.一质点向东运动了300 m ,又向南运动了400 m ,则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位移的大小为 。
[能力训练]2016级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学案学案类型: 新课 材料序号: 21.下列说法中,关于时间的是(),关于时刻的是()A.学校上午8点开始上第一节课,到8点45分下课B.小学每节课只有40分钟C.我走不动了,休息一下吧D.邢慧娜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m冠军,成绩是30分24秒362.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A.火车在早上6点10分从上海出发B.列车共运行了12小时C.列车在9点45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D.列车在南京停了10分钟3.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无方向,是标量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4. 如图1-2-2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是,方向为,物体通过的路程为.【能力拓展】8.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2时间位移学案

2 时间位移[定位·学习目标]1.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含义及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会在具体的问题中辨析、识别。
2.理解位置、位移等概念的含义,会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分析。
3.了解矢量、标量的含义,理解位移的矢量性。
会在一维坐标系中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置、位移等物理量。
4.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能根据图像分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5.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
知道如实记录原始数据的重要性。
知识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表示,指某一瞬间。
2.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表示,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某同学每周上学期间,早晨6:35起床,整理被褥、洗漱用5分钟,吃早饭用20分钟,7:00出发乘校车去学校,用时25分钟,7:25到达教室上早读课。
请问上述过程中哪些表示时刻?哪些表示时间间隔?答案:“6:35”“7:00”“7:25”表示时刻;“5分钟”“20分钟”“25分钟”表示时间间隔。
知识点二位置和位移1.坐标系的作用: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一维坐标系: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通常选取这条直线为x轴,在x轴上任选一点作为原点,规定好坐标轴的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它的位置坐标来描述。
3.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4.位移(1)定义: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用来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符号l表示。
(2)大小和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等于位移的大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5.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温度、路程等。
要讨论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就要涉及位置、时间等概念。
如果要准确地描述一名正在进行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在跑道上所处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该如何描述?答案:先将运动员看成质点,要想准确描述,必须指明是哪个时刻运动员所处的位置,或哪段时间运动员的位置变化,采用时间和空间参量描述物体的运动。
1 2时间和位移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2时间和位移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1、3.知道矢量和标量,能区分矢量和标量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时间、位置和位移2、科学思维: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问题3、科学探究: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理解时间、时刻、位移路程,学会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处理4、科学态度与责任:从知识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思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刻与时间间隔的辨析、位移的理解教学难点:位移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飞机飞行,运动员跑步等等,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那什么叫机械运动呢?我们怎么描述运动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物理学中对运动的描述。
问题1:即使简单的机械运动,在考虑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时,也变得不那么容易。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运动的描述变得相对来说简单些呢?思考:在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的运动的轨迹及所需要的时间时,是否需要考虑火车的大小和形状?是否需要考虑火车车轮的转动?不需要考虑火车的大小、形状及车轮的转动一、二、情景引入,温故知新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自然离开不了时间,我们的生活与时间这个词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经常这样说“火车的开出时间是9点10分”“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闯入决赛创造历史,成为首个站在百米决赛的亚洲人”那么这两句话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究、一、时间与时刻师:不是,第一句中的“时间”是某一时刻,某一瞬时;第二句中的“时间”是指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物理学严谨的语言对时间定义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时间和位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区分时间和时刻,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知道矢量和标量的概念。
2、针对实例进行分析,掌握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
3、进一步领悟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量是位移,根据位移就能确定质点的新位置
重点难点:
重点:1.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难点:矢量与标量的区别
阅读要求及检测
一.怎样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
二.位移和路程
1.路程的定义:
2
3.矢量与标量
(1) 矢量:
(2) 标量:
4.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本节要点:
1
、如果用一条一维坐标轴表示时间轴,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
则某一段线段表示时间间隔。
请在图中标记出:1s 内;2s 内;第1s 内;第2s 内;1s 末;2s 末;第1s 末;第2s 末
2
、位移与时间图象
物理意义: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如图所示o 为坐标原点,纵轴x 代表位移,横轴t 代表时间:
① 代表一个物体沿x 轴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代表一个物体在x 轴上的某一点静止
③ 代表一个物体沿x 轴负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0 1 2 3 4 5 6
典型例题
请问:一个物体以半径为r 的圆周做圆周运动,从a 点出发,运动一周后回到a 点,则这个物体的位移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课时训练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 .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时18分从北京站开出
B .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
C .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 .一节课45 min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 一个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则
A . 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B . 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C . 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D .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4. 如图1-2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 运动到B ,下列关于它
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
A .沿Ⅰ较大
B .沿Ⅱ较大
C .沿Ⅲ较大
D .一样大
5.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为零
B .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可以为零,但路程不可能为零
C .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
D .运动的物体路程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
6. 小球从高2 m 处竖直向上抛出,上升0.5 m 后落到地面上停下,
规定向上为正,则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A .4 m ,-2 m B .3 m ,-2 m
C .-3 m ,-2 m
D .-3 m ,2 m 7.如图为某学生骑自行车的位移图像,由图像可知:(1)线段OA 表示
自行车做 运动,在 min 内的位移大小为
km ;(2
)线段AB 段表示自行车做 运动,在 min 内位移大小为 km ;(3)线段BC 表示自行车做 运动,在 min 内位移大小为 km .
a 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