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物流业在的竞争战略

合集下载

中小企业发展物流战略

中小企业发展物流战略

中小企业发展物流战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物流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成为了中小企业实现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发展物流战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战略建议。

一、物流战略的重要性物流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物流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通过建立高效的物流网络,中小企业可以提供更快速、可靠的交货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评,增加市场份额。

其次,物流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通过合理的物流规划和优化运输路线,中小企业能够减少货物仓储和运输的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此外,物流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风险,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发展物流战略的步骤要制定和执行有效的物流战略,中小企业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企业需要进行物流需求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物流策略,确定企业自身的物流目标。

其次,企业应该对物流流程进行优化,包括供应商的选择、运输方式的确定以及库存管理等方面。

然后,中小企业需要建立物流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物流业务的可视化和跟踪性,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物流信息。

此外,中小企业还需要与物流服务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选择可信赖的运输和仓储合作伙伴,确保物流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最后,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物流战略和流程进行检查和优化。

三、物流战略的具体建议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物流战略,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首先,中小企业可以考虑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享物流资源和设施,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其次,中小企业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在线销售和配送,提高物流效率和覆盖范围。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培训员工,提高物流管理和操作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另外,企业可以结合绿色物流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企业可以积极探索新兴物流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提升物流业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快递行业中的市场竞争与战略

快递行业中的市场竞争与战略

快递行业中的市场竞争与战略快递行业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之一。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家快递公司开始探索不同的市场竞争战略,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一、市场竞争现状目前,中国快递企业正在从原先的“数量”竞争模式转型到“质量”竞争模式。

竞争渠道主要集中在物流渠道、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上。

1.物流渠道在物流渠道方面,多渠道、多模式、多车型的快递运输已经成为趋势。

物流渠道建设和管理是快递行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通过物流渠道的优化,可以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

2.市场份额市场份额也是竞争的重要方面。

在市场份额上,国内快递行业的市场格局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状态,分别是顺丰、中通、圆通。

这三家快递企业在市场份额上的竞争非常激烈。

3.品牌形象品牌形象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环节。

品牌形象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信誉度,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好的品牌形象还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市场占有率。

二、市场竞争策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快递企业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竞争策略,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市场竞争策略。

1.价格战价格战是常见的市场竞争策略,即通过价格的优势来吸引顾客。

大多数顾客都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或服务。

但是,价格战也有很多弊端。

价格战容易导致企业的毛利率下降,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是指通过公司形象、产品质量、声誉等方面来吸引和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种营销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传播自己的品牌形象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增加市场份额。

品牌形象在快递企业中极为重要,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度和保障服务质量。

3.客户服务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是增加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

快递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尤其是在电商领域,顾客对物流配送的速度和质量非常重视,通过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快递企业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战略分析快递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需要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市场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

中小企业在物流业中的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在物流业中的发展战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小企业在物流业中的发展战略第一章中小企业SWOT分析一、中小企业的优势分析(STRENGTHS)(1)中小企业市场反应敏捷,领导者的意图能够充分体现,激励机制运行良好。

(2)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

二、中小企业的劣势分析(WEAKNESS)(1)产业规模小,技术和资本构成一般较低。

主要表现为物流技术装备落后。

(2)竞争力较弱,受市场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大。

(3)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低,没有良好的企业观念。

三、中小企业的机会(OPPORTUNITIES)①在政治(Politics)环境方面,就我国来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央各大会,都对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对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革目的,意义和需要注的问题作了重要阐述。

②在经济(Econcmic)环境方面,市场经济一直的建立和完善促使小企业机制灵活,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更加贴近市场,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③中国正式进入WTO不久。

四、中小企业面临的威胁(THREATS)①小企业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②中小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趋紧。

第二章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现状物流战略已经成为很多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战略及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物流系统的建设,并将物流系统的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

事实上,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原材料成本外的最大成本项目,而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鲜活产品占60%左右甚至更多,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15%~30%物流成本,并且大大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

中小企业本身在技术上和产品质量上都不及大企业,但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在节省产品成本方面发挥自己快速灵活的独特优势。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中小企业物流数量多,质量低,不规范。

二、物流分布不均衡。

三、物流市场供需矛盾明显。

现代物流本身是一种服务行业。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分析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分析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分析提高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对于规范行业经营行为,提高就业率,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企业内部经营的几个方面进行浅析,希望通过作者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的理解,改善目前中小物流企业所面对的生存困境,为企业经营提出改善的策略,提升其竞争力,达到促进行业的发展和优化整合物流资源的目的。

我国物流企业所处的市场背景(一)发展机遇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为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国家发改委数据统计201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较高年增长2.8%。

物流业景气指数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为经济强弱分界点,我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从2014年1月以来均保持在50%以上,反映出我国物流业总体仍处在平稳较快发展阶段,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竞争环境分析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带来了成长与发展的机遇,但同时其面对的竞争环境也异常复杂。

首先,国际物流企业持续看好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对物流市场供给能力的需求,带着先进的管理与技术抢滩和布局中国市场。

其次,国内大型物流企业积极进取,利用国内经济良好的发展氛围,进行合作转型及优化重组,向着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大型的民营企业更是凭借自身灵活的经营方式和其特有的快速反应能力,成为了物流行业的生力军。

但近两年我国经济发展放缓,使大规模物流活动减少,社会物流总量较往年有所下降,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因此选择退出市场,市场进入重新洗牌优胜劣汰阶段。

我国中小物流企�I的竞争重点竞争优势是对企业来讲异常重要。

面对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中小物流企业应该了解该行业发展状况,把握重点,明确竞争方向。

(一)清晰的业务模式中小物流企业要明确自身的业务范围,构建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立足市场。

物流企业业务范围分为以仓储、运输、库存管理等为主的核心业务和以包装、流通加工等为主的增值服务两部分。

中小企业在第三方物流业中生存的可能性和竞争战略

中小企业在第三方物流业中生存的可能性和竞争战略

一、关于中小企业行业选择的文献回顾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每一个产业都有其最佳规模,在此规模上,企业的生产成本最低。

据此我们可推出,中小企业选择产业进入时要首选最佳规模较小的产业;而对于最佳规模较大的产业,中小企业宜选择市场范围较小的行业或市场进入,如市场需求较分散(需求模式和需求地等),此时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中小企业有机会与同行业的大企业抗衡。

施蒂格勒(GeorgeJ.Stigler)进一步发展了最佳规模经济理论,将企业灵活性理论与市场经常波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需求变差较大的产业更加适合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从不完全市场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

张伯伦特别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对中小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认为由于产品差别也会使小企业形成一定的垄断因素,得以与大企业共存。

罗宾逊夫人则强调了“市场不完全性”对中小企业生存的意义。

市场的不完全性指不同企业参与竞争的具体条件各不相同,如拥有要素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销售时间与技巧、地理条件等,这些因素最终会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

中小企业只要能发挥自身优势,经营策略得当,同样可以影响价格的形成,赢得竞争优势,从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与大企业共存。

用不完全市场说明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另一种观点就是充分重视市场中企业竞争方式的转化。

施太莱、莫斯的分析(Staley and Morse,1965)研究了美国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细分类产业,并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来分析生产成本、规模经济、市场特性以及地缘区位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归纳出八组中小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也就是理论上所谓的:“中小产业”。

包括:原材料来源分散、地区性的产品市场、服务性产业、可分割的制造过程、手工制品、简单装配、混合以及装饰工艺过程、特异性产品、产品市场小的产业。

中国台湾地区学者以上述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竞争条件为基础,并参考所作的关于日本、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研究成果,对各种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活跃的产业作了分析与归纳,总结出了若干适于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产业。

竞争战略在物流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

竞争战略在物流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

竞争战略在物流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随着全球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制定适合自身企业的竞争战略成为了物流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物流企业的竞争环境入手,探讨竞争战略在物流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

一、物流企业的竞争环境物流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技术竞争和成本竞争。

市场竞争是物流业最基本的竞争形式,传统的物流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其他同行业的企业。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兴的物流企业开始进入市场,传统的物流企业面对的竞争形式也变得多样化。

技术竞争则是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工具,也增加了竞争的难度。

成本竞争则是物流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物流企业要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保持竞争力。

二、竞争战略在物流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1.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物流企业常用的一种竞争战略。

物流企业通过在服务品质、物流网络、运输方式等方面的优化,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进而赢得客户。

例如顺丰速运,在物流网络方面采取的是航空快递配送、智能分拣、无界面扫描等先进技术,快速安全,并能方便地跟踪包裹的物流企业。

又如菜鸟网络,以全球化多渠道物流网络建设为核心业务,提供从全球各地到中国的集货运输,到全球各地的快递配送等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

差异化战略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有利于提高其生存度。

2.低成本战略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比较稀薄,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降低成本是必不可少的。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控制、物流网络的合理优化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例如圆通速递,在路线优化方面采用了智能调度技术,降低了部分物流成本,并提升了效率。

3.创新战略一些新兴的物流企业往往通过不断创新来突破传统物流企业的限制。

创新战略可以通过在物流服务、物流网络、物流管理等领域的创新,为企业带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例如京东物流,在物流业务领域率先启用“一物一码”、搭建区域化仓储布局等先进技术。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五篇材料)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五篇材料)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五篇材料)第一篇: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管理理论专题目录一中小物流企业目前的发展机遇分析 0二中小物流企业目前的竞争环境分析 1三中小物流企业目前的竞争重点 13.1明确业务模式 13.2专业化经营差别化物流服务 1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4.1中小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影响 14.2技术和设施落后,成为中小物流发展的瓶颈 24.3中小物流企业服务功能单一,粗放经营难于适应市场需求 24.4物流管理人才缺乏,难以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 24.5信息化程度低 24.6经营成本高,信誉度缺乏,缺乏核心竞争力 2五提升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5.1转化物流管理观念,改善物流服务品质,提高整体规划水平35.2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 35.3提高信息化水平,重视供应链管理 35.4创新求稳,有效控制总成本 3六结语 4参考文献:4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摘要:中小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产业的主体,其是否可以发展壮大,是我国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

抓住企业的竞争重点,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尽快培育、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也是中小物流企业当前最为关键的任务。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竞争;问题;发展对策;出路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f it can develop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is the key to rapid growth.Seize the enterprise the competitive key,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cultivation, the strengthened enterprise as soon as possible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make the enterprise access to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 currently the most key task.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competition;ques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Way out引言:物流业作为我国新兴的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后,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和不确定, 竞争变得日益的激烈。

浅论发展中小企业物流的战略和策略

浅论发展中小企业物流的战略和策略

浅论发展中小企业物流的战略和策略由于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企业对物流发展日趋重视。

如何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的发展步伐,以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新的课题。

本文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若干战略和策略。

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

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生产经营、市场运作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因为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而在技术、资金和人才上都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必须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也对物流战略积极的反应,也同样采用物流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现状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市场营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紧急性的需求要求。

这种自办物流方式,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而且设施落后,达不到客户需求的特定要求。

另外,中小企业物流普遍没有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大多数企业的物流以“分包”方式为主,“外包”干线发运、市内配送和仓储、包装业务,“外包”家数在2至10家,有的甚至达到10家以上,企业物流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因而也就很难使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以上的这些因素都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物流健康发展。

针对目前物流发展现状,中小企业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充分获取第三方利润促进本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取道而行。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1、高度重视物流战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物流战略已经成为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事实上,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原材料成本外的最大的成本项目,而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30%~40%,鲜活产品占60%左右甚至更多,事实上,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15%~30%物流成本,并且大大地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像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都控制在10%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在物流业在的竞争战略
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

现在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

因为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而在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一直被认为是“物流战略的受益者",而不是物流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中小企业一向是市场上灵活的反应者,几乎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他们也同样做出了积极的反应,通过采用物流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中小企业物流战略的发展阶段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在数量上、解决就业方面,还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都起着主导的作用。

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应的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与管理也开始受到重视。

物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同时发现了物流的重要性,只是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和企业家对物流作用认识的不同,各个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物流策略来解决自身的物流问题。

从目前国外中小企业对物流的认知和采用的手段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阶段。

企业主或经理人对物流战略有需求,但是由于要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采用新技术,所以中小企业对是否加强物流管理还存有疑问。

处于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暂时对物流管理的需求还不十分明显。

企业主对物流的关注主要是从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角度来考虑的。

第二阶段:结构调整阶段。

中小企业有了相应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机构,企业已经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企业产品上下游之间形成了供应链战略同盟,上下游企业彼此之间形成合作关系。

中小企业为了应付市场日益增加的竞争压力,改变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不利地位,不得不考虑实施一体化的物流战略。

第三阶段:行为实施阶段。

企业把物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并且积极采用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培训和咨询方式来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

企业已经把物流作为核心竞争能力而进行发展。

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开始对企业的结构和行为进行诊断,同时结合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来实施物流战略。

国外中小企业物流发展趋势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中小企业就开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中小企业物质投资和非物质投资的增长,中小企业对物流需求在逐步增加。

对农业食品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中小企业有物流经理负责企业的物流管理,38.5%的企业
增加了物流技术工程师。

可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很重视物流。

从国外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来看,有以下3个趋势:
1.开始把物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来重视
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市场压力,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的市场份额标准发展到80年代的产品质量和低成本,而从90年代开始,客户关系又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物流战略也是围绕着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发展的。

从二战后开始的分销物流,发展到20世纪70~80年代的一体化物流,直到现在的物流战略。

分销物流注重为顾客服务理念;一体化物流重视分销渠道的建立,减少运输成本;而物流战略则在减少物流及供应链成本、提高产品及时性和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等方面,有了综合的一体化的考虑和实施的方法。

因此,通过物流战略无疑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把物流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一部分的主要原因。

2.重视采用物流新技术和管理新方式
物流战略离不开对新技术的采用和新管理方式的采用。

一项对农业食品中小企业调查表明:1989年采用过至少一项物流技术(JIT、EDI、计算机辅助管理等)的企业只有22.2%,而到1994年则达到42.6%。

很多企业在采用物流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前都进行过有关咨询活动,尤其是管理咨询最多。

3.物流实施更重视第三方物流机构作用
第三方物流机构能为企业节约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中小企业的理想选择。

如在欧洲,物流服务市场约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完成的。

很多仓储和运输业务都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实现。

甚至有的零售店,早上只管开门,晚上只管关门,缺什么全由电脑管理,该送时就有人送,根本就没有仓库。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启示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多采取自办物流方式,没有依靠物流系统支持市场营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紧急性的需求。

这种自办物流方式,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而且设施落后,达不到客户需要的特定要求。

还有,中小企业物流没有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大多数企业的物流以“分包"方式为主,“外包"干线发运、市内配送和仓储、包装业务,“外包"家数在2至10家,有的甚至达到10家以上,企业物流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因而也就很难使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以上的这些做法制约着中小企业物流的科学健康发展,要适应现代化的物流方式,必须先有一套科学的物流方案。

1.高度重视物流战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物流战略已经成为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事实上,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项目,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30%~40%,经营鲜活产品的企业物流成本要占60%左右甚至更多,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省15%~30%的物流成本,并且大大地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

相比而言,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中小企业本身在技术上和产品质量上都不及大企业,但中小企业在产品价格上和对市场需求反应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通过物流管理更能在节省产品成本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2.依托第三方物流机构,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
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比较完整的供应链。

对于每个中小生产企业来说,都处于供应链当中,使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供应链的战略同盟,成为整体供应链的一部分。

这样使企业尽量减少“中间层次",而通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管理公司,直接将货物送达最终顾客,节省开支并能更有效地管理资源,无需承担仓储及存货管理的成本。

同时利用第三物流机构提供的储运、包装、装卸和搬运等服务,通过集约化操作完善输送及流转系统,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降低库存、简化手续和提高保障程度,使货品付运的过程更有效率,并节省成本。

3.与其他中小企业形成战略联盟
物流联盟就是以第三方物流机构为核心,众多的中小企业签订契约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

从企业经济效益上看,由于通过物流战略联盟使众多中小企业集约化运作,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从社会效益来看,由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机构作为盟主,统筹规划、统一实施,减少了社会物流过程的重复劳动。

当然,不同商品的物流过程不仅在空间上是矛盾的,可能在时间上也是有差异的。

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机构的集约化处理,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差异。

4.利用网上交易平台,实现电子商务
互联网出现使买卖过程得以简化,信用证申请可通过网上银行服务处理,在采购方面,买家可利用特定的网上交易平台,输入相关的资料,网页上有适合每个行业物品的采购格式,互联网内的搜寻功能可以帮助买家,在有特别需要时,就可去寻找更合适的新供货商去补充货源。

有了网上交易平台后,小公司不需要EDI(电子数据交换)也可以使用电子物流公司的服务,只要公司有自己的网址或E mail即可,成本明显较EDI便宜。

网上营销必须拥有完善的库存和送货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便是电子物流管理(e Logistics)。

企业也可以通过EDI,直接连接客户的数据系统及仓库管理系统(WMS),让管理层能在网上及时监管及规划存货的流转及补充。

因此,网上物流管理系统不仅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让管理层能有效地管理其供应链资料,及时了解掌握最新信息。

透过计算机条形码扫描、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桌上计
算机货物追踪、仓库管理系统以及互联网等物流管理工具,充分掌握货物在供应链上的流转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