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医院感染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的药物预防及合理使用原则

医院感染的药物预防及合理使用原则

医院感染的药物预防及合理使用原则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新发的或加重的感染。

这种感染是医疗工作中非常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医院感染,药物预防及合理使用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一、常见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

这些感染往往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二、药物预防的意义1. 减少感染发生率:药物预防可以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高危患者和高风险手术中尤为重要。

2. 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3. 降低医疗费用:药物预防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为患者和医院都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三、药物预防的原则1. 根据感染原因选择药物:不同感染的原因可能导致感染的微生物不同,因此在使用药物进行预防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

例如,对于呼吸道感染,通常选择抗生素药物进行预防。

2. 注意药物的适应症:药物预防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感染风险来判断,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预防。

对于低危患者,应慎用药物预防,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3. 严格控制药物使用的剂量和时长:在药物预防中,剂量和使用时长的控制非常重要。

过少的剂量可能无法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而过长的时长则可能诱导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4. 增加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药物预防中,应考虑对细菌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指导合理使用药物。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广谱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5. 注意个体化用药: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在进行药物预防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肝肾功能等,以便合理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

6. 加强药物使用监测与评估:对于药物预防的实施应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药物预防的效果。

四、合理使用药物的重要性除了药物预防外,合理使用已经发生的感染也非常重要。

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式和使用人群特征等。
评估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实时监测等方 法,对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
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现象。
结果反馈
将监测与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临 床医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 进建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
用。
06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案 例分析与实践
案例一: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中的合理使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与特点
β-内酰胺类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具有杀菌作用强、毒性低、适 应症广等优点,但易产生耐药
性。
氨基糖苷类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具 有强效杀菌作用,但耳肾毒性 较大。
大环内酯类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 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 体感染,但易产生耐药性。
四环素类
如四环素、土霉素等,主要用 于治疗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 原体感染,但不良反应较多。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内获得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 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影响与危害
影响
医院感染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降低治愈率,甚至导致死亡。
危害
医院感染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
抗菌药物在防治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其他感染高 危因素的患者,应根据情况预防性使 用抗菌药物。
在进行手术、介入性操作等有感染风 险的操作时,应根据情况预防性使用 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选择适当的药 物和给药时机,避免盲目使用和滥用 。
04
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 的现状与问题
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与趋势

抗生素合理应用和方案

抗生素合理应用和方案


可延长。如经阴道的子宫切除术,

可预防用药2~3天。

外 ③污染的手术 对脓疡切除、化

脓性胆管炎、腹部穿刺伤手术


继发性腹膜炎等已污染的手术,

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

抗生素原则用药。



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疗程宜

短 一般于术前1小时静脉给药。


如所用药物半衰期短,手术时

间超过4小时,可于术中加用一
抗生素合理应用和方案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


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

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
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
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平阳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

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


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
的一类新的化合物。
如:氨苄西林 、美洛西林


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

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①患者的情况:患者的疾病状况 基础疾病种类、病情 严重程度、病理、生理、免疫功能状况等。

②药物的特点:药物有效性 包括抗生素的抗菌谱,抗

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

如半衰期、血药浓度、组织浓度、细胞内浓度等),药
效学特点及不良反应等。

③本地区、医疗机构、病区细菌耐药状况 选用致病菌

次。术后按常规方法用药,疗

程一般3天。

常见医院感染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常见医院感染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抗生素分级管理规定
中国卫生部,2012年 3、特殊使用级抗生素: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
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生素;需要加以保护以
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生素;
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生素,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
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
的;药品价格昂贵的抗生素。
中国卫生部,2012年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抗生素
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
1、非限制使用级抗生素: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 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生素。 2、限制使用级抗生素:与非限制使用级抗生素相比较, 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
③抗生素轮换使用(策略性换药或抗生素干预策略);
④联合用药; ⑤改变抗生素治疗策略—谨慎的应用三代头孢。应用-内酰 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其他类抗生素替换三代头孢可减少
ESBL的流行。
Gold HS. Monllering RC. NEJM 1996
Clin Infect Dis 1997;25:584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
1、耐药性:治疗困难及耐药基因的传播。 2、实验失败:用市售鸡蛋不能获培养结果。 3、经济损失:大量产品退回消毁。 4、归罪于医师:因为耐药菌感染难以控制,病人花了高昂
的医疗费用未能挽救生命。
5、真菌感染迅速增加:临床诊治难度大。 6、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血液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增多。 7、进食含抗生素的肉及水果等,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导致 临床用药效果降低或无效。
亚胺培南用量与耐药的关系
耐药菌感染危险吗?
46例耐药菌感染与113例非耐药菌感染病例对比:住

医院感染患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患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患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医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抗生素和不合理使用,医院感染患者中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峻。

因此,对于医院感染患者来说,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期减少医院感染患者的不良后果。

首先,对于医院感染患者来说,了解患者情况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原菌的敏感性及耐药性等信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这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同时还需要配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保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其次,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坚持药物的规范使用。

医院感染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进行使用。

包括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周期等方面,都应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

此外,还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个体化调整。

除了规范使用抗生素外,医院感染患者还应加强对抗生素的正确了解。

抗生素并非万能的,对于某些病原菌,特定的抗生素可能无法有效治疗。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了解抗生素对于自身病情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这样可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降低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此外,医院感染患者还应重视身体健康和预防措施。

合理的生活习惯、饮食营养以及增加运动量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此外,注意个人与环境的卫生,勤洗手、注意通风等,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从而减少了感染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机会。

最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还需要加强医患沟通与合作。

医生需要详细告知患者关于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并与患者进行沟通、解答疑问。

患者则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按时完成相应的用药。

只有医患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地保证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对于医院感染患者而言,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感染、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强身体健康管理、预防措施以及医患沟通合作,都是减少医院感染患者不良后果的重要方面。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控制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控制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控制一、引言抗菌药物是很重要的药物类别,它可以有效地治疗细菌感染,拯救病人的生命。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细菌,并且一些患者出现了抗生素过敏的情况。

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控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地管理抗生素使用以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 抗菌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抗菌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等不同类别。

这些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时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起到治疗作用。

由于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对于不同类型的细菌有着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准确地判断患者感染的细菌类型,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抗生素过敏和耐药细菌的产生。

抗生素过度使用会导致患者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得日后治疗感染的难度加大。

同时,过量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抗生素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在使用抗生素时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和使用剂量,避免滥用抗生素。

3.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病原学证据为基础,预防为第一”的原则。

首先需要通过病原学检测明确患者感染的细菌类型,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还需要注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风险,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和过敏反应。

三、医院感染控制与抗菌药物使用1. 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因治疗活动而并发的感染,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

由于医院感染通常是由细菌引起的,抗生素的使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抗生素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医院感染,减少感染的传播和发展。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医务人员需要合理地选择抗生素类型和用药剂量,根据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

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

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抗生素是一类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导致严重的耐药问题。

为了正确使用抗生素,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本文将详细阐述抗生素的适应症以及正确的用法。

一、抗生素的适应症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比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一般来说,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 呼吸道感染:比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 尿路感染:常见的适应症为尿道感染和膀胱炎。

3. 皮肤感染:比如蜂窝织炎、脓肿等。

4. 腹泻: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腹泻。

请注意,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抗生素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将会根据感染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细菌的耐药性等因素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抗生素的用法正确的使用抗生素是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关键。

下面介绍一些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1. 严格遵循医嘱: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2. 按时使用:抗生素一般需要分多次服用,每日固定时间,以保证血药浓度维持在治疗水平。

3. 完成疗程:不可在症状缓解后就中断用药,必须完成疗程。

中断疗程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4. 注意饮食:有些抗生素对食物摄入有一定要求,应遵循医嘱,避免与特定食物相互作用。

5. 避免滥用:抗生素不适用于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等。

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细菌的传播。

此外,抗生素也有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

结论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问题的出现。

为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我们需要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抗生素时,请严格遵循医嘱,按时使用,并完成疗程。

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遵循正确的使用原则,以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医院感染与常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医院感染与常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01
挑战一
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使得一些常见感染病的治疗难度增加,甚至出现无
药可用的局面。
02
挑战二
抗生素滥用现象在临床中较为普遍,加速了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03
应对策略
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推广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大
新药研发力度,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高医务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 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 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胃 肠道反应、肝肾毒性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大环内酯环结构的抗生 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厌氧
认识和重视程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高患者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 ,鼓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
用抗生素。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成功控制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大型综合医院通过严格手卫生 、加强病房通风和消毒等措施,
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案例二
某儿童医院采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制度,针对不同感染病种制定个性 化治疗方案,显著减少了抗生素滥 用现象。
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 等。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 、过敏反应等。
03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抗生素
针对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应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对于细菌感染, 应根据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对于病毒性疾病,抗生素则 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timized dosing
抗生素分级管理规定
中国卫生部,2012年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抗生素 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
1、非限制使用级抗生素: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 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生素。
2、限制使用级抗生素:与非限制使用级抗生素相比较, 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 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耐药菌感染危险吗?
46例耐药菌感染与113例非耐药菌感染病例对比:住 院天数与病死率比较。
LOS (days) Mortality (%)
p<0.001 耐药
非耐药
p=0.06
0
5
10
15 20 25 30
35
a 以前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
Cosgrove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2;162:185–190
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1、坚持原则、合理应用所有的抗生素。 2、依据本地细菌流行病学资料和权威指南提示 选择抗生素。 3、警惕药物的附加损害和毒副作用,谨慎的应 用喹诺酮、三代头孢和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 4、注意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正确掌握药物 的剂量和疗程。
坚持原则、合理应用所有的抗生素
1、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 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 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代谢过程与疗 效的关系等。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3、病毒性感染疾病不用抗生素。 4、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局部应用。
我国抗生素使用率超欧美3倍,文汇报:2011-04-08
目前抗生素应用状况
应用范围
应用类型
有疑问的应用
人类用(50%) 医院20%
20%~50%不需要
社区80%
农业用(50%) 治疗性20% 40%~80%高度怀疑
预防或促生长80%
(BMJ 1998;317:609)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1、政府原因:政府监管不力,没有切实可行的政策 和法规或执行不力。 2、家属原因:抗生素知识贫乏,认为只要发热就是 细菌感染,就应该用抗生素,尤其是对独生子女。 3、医院原因:医生对抗生素了解不是非常清楚,造 成用药混乱;医疗环境恶化,怕负责任,满足患者 家属的不正当要求。 ………….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
1、耐药性:治疗困难及耐药基因的传播。 2、实验失败:用市售鸡蛋不能获培养结果。 3、经济损失:大量产品退回消毁。 4、归罪于医师:因为耐药菌感染难以控制,病人花了高昂 的医疗费用未能挽救生命。 5、真菌感染迅速增加:临床诊治难度大。 6、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血液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增多。 7、进食含抗生素的肉及水果等,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导致 临床用药效果降低或无效。
坚持原则、合理应用所有的抗生素
5、了解抗生素应用策略
①合理使用所有抗生素; ②确定需要禁用、控制或限制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及品种;
③抗生素轮换使用(策略性换药或抗生素干预策略);
④联合用药;
⑤改变抗生素治疗策略—谨慎的应用三代头孢。应用-内酰 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其他类抗生素替换三代头孢可减少
ESBL的流行。
Gold HS. Monllering RC. NEJM 1996
Clin Infect Dis 1997;25:584
坚持原则、合理应用所有的抗生素
6、抗生素处方多样化 Antibiotic heterogeneity 7、降阶梯 De-escalation 8、短抗生素疗程 Short antibiotic courses 9、PK/PD导向的剂量方案优化 PK/PD
目前中国耐药菌株的现状
致病菌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检出率% 56.8 42.3 9.6 48 63.9 22.3
2011年,WHO世界卫生日主题为“抗菌素耐药性”
2011年
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 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抗生素分级管理规定
中国卫生部,2012年
3、特殊使用级抗生素: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 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生素;需要加以保护以 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生素; 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生素,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 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 的;药品价格昂贵的抗生素。
抗生素的开发逐年减少(美国FDA)
16 15
14
10
7
8
3
1983~1987 1988~1992 1993~1997 1983~1987 1998~2002 2006~2012
2005
目前抗生素应用状况
我国抗生素在药物总用量中占 30%~40%,远远大于其他各类药物; 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比例仅在10%左 右 “即使如此,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欧 美国家10%的比例中,仍有一半是不必 要的。” 由此可见,我国抗生素和抗生 素使用存在着严重不合理的状况。
抗生素耐药--全球性的问题
PRP
VRE
MRSA
ESBL
MBL
VISA
VRS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61
1967
1983
1986
1988
1996
2002
青霉素
万古霉素
所有-内酰 胺类
三代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
万古霉素和替 考拉宁
万古霉素和替 考拉宁
出现 → 扩散
2003~2008中国大陆MDR的发生率
Wang H, Chen M, et al. IJAA, 2010, 35: 227-234
2010年 城市化,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挑战
2009年 拯救生命,加强医院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008年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 2007年 国际卫生安全
2006年 通力合作,增进健康 2005年 珍爱每一个母亲和儿童
1、http://www.who.int/world-health-day/previous/zh/
抗生素与MRSA
滞后时间
大环内酯类
1~3月
第三代头孢菌素 4 ~7 月
氟喹诺酮类
4 ~ 5月
大环内酯类、第三代 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 消耗量总和
MRSA 流行率
Aberdeen, UK 1996-2000
Monnet et al. Emerg Infect Dis 2004;10:1432-41
亚胺培南用量与耐药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