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处理工程
中水处理工程的重点分析及监控措施

中水处理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监控措施为实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使中水工程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应在以下诸方面强化监控措施:1、审核中水处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处理方案是否合理涉及处理水质是否达标、水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运行的经济性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监控措施:审核的重点:①.工艺设计是否合理,如格栅、曝气、投药絮凝、过虑、消毒、反冲洗、污泥处理等工艺顺序布置是否合理。
②.泵房设备布置,管路布置是否合理,如立式泵出水可以调整到进水的同一方向,这样可以节省泵房面积、外观整洁;中水清水池是否有市政或其他补水,以满足中水原水不足时的需要。
③.应对水量平衡调节进行综合考虑,污泥提升及运输是否方便和妥当。
④.在线检测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常规数据检测的需要。
2、承包商资质及其施工方案的审核,是保障施工安装质量的基础。
监控措施①.审核承包商资质的符合性。
②.督促编制施工方案,重点对施工程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进行审核。
3、中水处理设备安装是该系统的核心,包括曝气、加药混合、过虑、生化处理、消毒及反冲洗等,该系统合理与否,其安装的质量是否合格是整个系统安装的关键。
监控措施①.各种泵的安装应按规范GB50275标准施工,确保位置、标高、水平度、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减振降噪按相关标准施工。
②.鼓风机安装前,应督促承包商对基础检查验收、位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过程中,严格监督其减振装置及二次灌浆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③.膜生物反应器应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采用304不锈钢材质,支撑和保护帘式膜组件的支架,能满足膜生物反应器所需的旋回流的需要,并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
4、系统调试及试运转,该过程是检验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环节,为监理的重点。
监控措施①.严格监督单机及联动调试,检查系统有无渗漏,振动是否正常、电流、功率不超过额定值,温度在正常范围内,系统运行无障碍、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②.鼓风曝气设备风量、风压、电流、电压正常、振动、噪音符合要求。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技术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技术地下水处理技术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控制和处理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地下水处理技术,以及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一、地下水控制的重要性隧道施工中,地下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水,将会对隧道施工、工人安全和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地下水的存在可能导致隧道坍塌、施工设备损坏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
因此,施工方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地下水。
二、降低地下水位的技术1. 包围屏障技术包围屏障技术是一种常见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施工方会在隧道周围设置屏障,以阻止地下水的进入。
屏障可以是人工建造的墙壁或地下隧道边缘的注浆。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的渗透,提高施工安全性。
2. 提升技术提升技术是另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常用方法。
施工方会在地下水源点附近设置泵站,通过抽水将地下水提升到地表或引入其他水体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位,保持施工区域的干燥状态。
三、地下水排放和处理技术1. 地下水排放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可能需要将地下水排放到周围的水体中。
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排放的地下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沉淀和消毒等。
2. 地下水处理地下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地下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安全排放的标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化学处理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污染物,物理处理则利用过滤、吸附等方法进行处理。
四、地下水处理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地下水处理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和控制地下水流动,可以保持施工现场的稳定和安全。
通过地下水排放和处理,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例如,在地铁隧道的施工中,地下水处理技术被广泛采用。
通过分析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流动特点,可以确定合适的地下水处理措施。
施工方会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流动,并对地下水进行处理,以确保施工安全。
水处理工程过滤5

(1)拦截作用:颗粒尺寸较大时,处于流线中的颗 粒会直接碰到滤料表面产生拦截作用;
(2)沉淀作用:颗粒沉速较大时会在重力作用下脱 离流线,产生沉淀作用;
(3)惯性作用:颗粒具有较大惯性时,也可脱离流 线与滤料表面接触;
(4)扩散作用:颗粒较小,布朗运动较剧烈时会扩 散至滤料表面;
(5)水动力作用:在滤料表面附近存在速度梯度, 非球形颗粒由于在速度梯度作用下,会产生转动而脱 离流线与颗粒表面接触。
• 形状—角形滤料的表面积比同体积的球形滤料表面积大;
• V VC V
孔隙率—较小的孔隙率会产生较高的水头损失,而较大的 孔隙率提供较大的纳污空间和较长的过滤时间,SS易穿透
。
• 厚度—滤床越厚,滤液越清,操作周期越长
• 表面性质—滤料表面的电性影响对悬浮颗粒的吸附和接触 絮凝
– 2.悬浮物的影响
• 膜过滤:采用特别的半透膜作过滤介质在一定的推动力下 进行过滤,滤膜孔隙极小,可以去除水中细菌、病毒、有 机物和溶解性物质,反渗透、超过滤、电渗析等
– 深层过滤:过滤介质为颗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 烟煤等。简称过滤。
二、截留的对象: 细小颗粒、细小矾花、藻类、细菌及病毒
。
三、位置: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 直接过滤。
过滤时水位
反冲时水位
二、滤池的构造
冲洗排水槽
进水
A
砂
排水
C
出水
B E
滤速调节器 排水
垫层
配水系统
快滤池的构造示意图
冲洗水
D
三、滤料层
1、作用 滤料层是滤池的核心部分。提供接触
凝聚、吸附的表面积及悬浮物储存的容 积。
2、滤料 (1) 滤料的要求
①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施工方案

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及工程实例前言当基础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时,在基础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的处理问题。
一般认为,基坑开挖要具备以下的必要条件:首先保持基坑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其次是确保边坡稳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其后果是严重的。
有的基坑积水或土质稀软,工人难以立足,无法施工;有的出现“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塌方,地质破坏;有的内部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异常情况,都是由地下水引起的。
所以,在基坑施工中应对地下水的处理给予应有的重视。
一、地下水的人工处理地下水的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可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
止水法,即通过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围形成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排水法是将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排除,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
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井点降水法作一简要介绍。
井点降水法,它是在拟建工程的基坑周围设能渗水的井点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设备,不间断地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至设计深度。
井点法防水适用于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稳定边坡的作用。
由于基坑内土方干燥,有利机械化施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目前国内常用的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
在我国,井点降水法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工程的基坑<槽>附近埋设大量的渗水井点管,与此同时地面组装抽水管路系统,通过井群连续抽吸地下水,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以下一定深度,以保持基坑干燥状态。
通常把这一方法叫做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具有下列优点: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几何图形的基坑;降水后土壤干燥,便于机械化施工和后续工作工序的操作;井点作用下土层固结,土层强度增加,边坡稳定性提高;地下水通过滤水管抽走,防止了流砂的危害;节省支撑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等。
水处理工程中各类阀门的区别与特点

阀门的种类1. 按作用和用途分类(1) 截断阀:截断阀又称闭路阀,截止阀,其作用是接通或截断管路中的介质。
截断阀种类包括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蝶阀和隔膜阀等。
(2) 止回阀:止回阀又称单向阀或逆止阀,其作用是防止管路中的介质倒流。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
水泵吸水关的底阀也属于止回阀类。
(3) 安全阀:安全阀类的作用是防止管路或装置中的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4) 调节阀:调节阀类包括调节阀、节流阀和减压阀,其作用是调节介质的压力、流量等参数。
(5) 分流阀:分流阀类包括各种分配阀和疏水阀等,其作用是分配、分离或混合管路中的介质。
(6) 排气阀:排气阀是管道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元件,广泛应用于锅炉、空调、石油天然气、给排水管道中。
往往安装在制高点或弯头等处,排除管道中多余气体、提高管道路使用效率及降低能耗。
2. 按公称压力分类(1) 真空阀:指工作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的阀门。
(2) 低压阀:指公称压力PN≤的阀门。
(3) 中压阀:指公称压力PN为、、的阀门。
(4) 高压阀:指工称压力PN为10~80Mpa的阀门。
(5) 超高压阀:指公称压力PN≥100Mpa的阀门。
3. 按工作温度分类(1) 超低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 t<-100℃的阀门。
(2) 低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100℃≤t≤-29℃的阀门。
(3) 常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29℃<t<120℃的阀门。
(4) 中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120℃≤t≤425℃的阀门。
(5) 高温阀:用于介质工作温度t>450℃的阀门。
1. 闸阀又叫闸板阀或闸门,闸阀的闸板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不能作调节和节流。
按密封面配置可分为楔式闸板式闸阀和平行闸板式闸阀,楔式闸板式闸阀又可分为:单闸极式、双闸板式和弹性闸板式;平行闸板式闸阀可分为单闸板式和双闸板式。
中水工程运行与维护实训报告

中水工程运行与维护实训报告一、引言中水工程是指将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的一种工程,其建设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本次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水工程的运行和维护,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了解中水处理流程及设备原理;2.熟悉中水处理设备操作方法;3.掌握中水处理设备日常维护方法;4.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实训内容1. 中水处理流程及设备原理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中水处理流程及设备原理。
通过老师的详细介绍和现场观察,我们了解到中水处理主要包括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滤池等环节。
其中,初沉池主要用于去除大颗粒悬浮物质;曝气池则通过曝气装置使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二沉池则进一步去除残留悬浮物质;滤池则最后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2. 中水处理设备操作方法在了解中水处理流程及设备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操作实践。
我们分成小组,轮流操作各种设备,如污泥回流泵、曝气机、鼓风机等,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3. 中水处理设备日常维护方法中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日常维护。
在本次实训中,老师详细介绍了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如清洗、检查、更换部件等,并让我们亲自动手进行实践。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不仅掌握了中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对其进行日常维护。
4. 团队协作和安全意识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团队协作和安全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协助队友完成任务,并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不仅学会了中水处理流程及设备原理、掌握了中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技巧,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和安全意识。
这对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总结中水工程是城市环境卫生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其运行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次实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水处理流程及设备原理、掌握了中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技巧,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协作和安全意识。
中水作为水源的超临界电厂水处理的工程实践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46DOI:10.16660/ki.1674-098X.2019.32.046中水作为水源的超临界电厂水处理的工程实践孙霞(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8)摘 要:武汉某电厂是一个新建超临界热电厂,超临界发电机组所用超纯水配套的水处理面临许多难题:所用水源为该市回收中水,含盐量较高,夏季高温,补给水含盐量超标且pH值时高时低等一系列复杂工程问题。
我们在多次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大胆引进水处理的新材料,探索复杂环境下的水处理工艺,实施水处理技术改造,严格控制了配套水处理的出水品质,保证了超临界发电机组长期稳定运行,由此总结出几点工程经验,与国内外同行分享。
关键词:水处理 反渗透 工艺优化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1(b)-0046-021 超临界电厂对水质要求概述超临界机组给水中的盐类物质几乎全部被蒸汽溶解,当蒸汽被送至汽轮机膨胀做功,压力逐渐下降,其溶解的杂质将析出并沉积在汽轮机叶轮上,特别是铜化合物在超临界时很难除去,使汽轮机出力下降,并将会加快炉管的超温,爆管事故。
为此,必须采取以下二项措施:其一、配备完善的补给水精处理系统,减少水汽腐蚀和消除铜铁离子含量。
其二、在特定地区的电厂水处理采取特定的工艺优化,确保安全经济运行。
2 反渗透(RO )系统反渗透(RO )系统是水脱盐工艺的核心装置,只允许体积小于0.0001μm的水分子和溶剂通过。
渗透膜类别为聚酰胺膜,膜型式为卷式复合膜,该种型式的膜的除盐率可达99.5%,由于RO膜容易受到进水pH值,进水盐浓度和水温的影响,因此RO膜运行前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1]。
2.1 进水pH值进水pH值对RO膜脱盐率有较大影响,由于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受pH影响较大,pH低时,会以气态二氧化碳形式存在,容易透过反渗透膜,脱盐率较低。
中水处理技术新进展

【 关键词 】 中水处理;水质;回收
引言 :
( 4 )曝气 生 物滤 池 法。B A F 处 理工 艺 流程 :污水 一 格栅 一 调节 池一提 升泵一初 次沉 淀池一 曝气生物 滤池一接 触消毒 池一 出水。B A F 具有脱氮 和去除有 机污染物 的功能 ,兼备 活性污 二次沉 淀池 ,投资 和运行 费用 低 ,出水
会造成新的污染。 四、中水在城市绿化中 的应用 中水技术 随着城市 的发 展和城市规模 的不断扩大 ,生 活废水量不
合设计 、高抗污染膜材料开发 以及改进型 M B R 深入研究 。 中水 的水质 与水源及 中水 系统 的组成 中水 系统则可 以分为城市 中水 系统 、家庭 中水系统 、小 区中水 系
建 筑论 坛
J i onZhu L un Tan
建 筑 与发 展
J i an ZhuYu F a Zhan
中水处理技术新进展
吴 天 丹 , _
大连善 水德环保科技有 限公 司 辽 宁省 1 1 6 6 0 0
【 摘 要 】 目前城 市的扩展使 水资源短 缺 日益严重 ,随 着社会 经济的高速发展 和世 界人 口急剧增 多,中水作 为城 市的第二水源被人们大量 的
一
、
统和独立 建筑 中水 系统 。中水 的水质 在 自来水 与污水 之间 ,家庭 中水 系统则 比较简单 ,应用范 围也最为 广泛 ,节水作 用也 十分明显 ,且 涉 及 到家庭 的 自 身利 益 ,比较容易实施 。城市 中水系统的 中水水量 较大 , 而且水源 主要为 污水 ,可供 用较大规 模的工业 用水。小 区中水处 理系 统是 目前中国应用最为广泛的 中水处理方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处理工程
XX工程公司
XX坐落在XX风景区内,由于其供水水源依靠地表水,而XX景区地带主要为岩面,蓄水能力差,现有水库(池)等容积无法满足枯水期供水要求。
水资源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它的发展,加之改扩建后XX增加了50多个房间,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同时原污水处理设施已不能满足现有负荷要求,且因年久失修已停止运行,污水处理设施需进行彻底改造,趁本次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实施的同时增加中水处理回用工程,在不增加给水量的情况下解决了该宾馆的供水矛盾。
1 现有给水系统
XX现主要利用XX分部三索上站贮水池贮水做水源,容量3000m3,其它零星小水池合计1000m3,共计约4000m3。
其供水是利用泵将水送至主楼后山坡的蓄水池内(约100m3),再通过重力流管道送至各用水点,主要用水点有玉屏楼主楼餐厅、XX宾馆、XX别墅(待建)及旅游公厕用水。
2 用水量分析
玉屏楼用水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沐浴、盥洗用水,餐饮用水及冲厕用水。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本工程中建筑物各部分常用水量及所占百分比见表1。
表1 常用水量
厕所12.0020 2.7857.1015.6884.2030.46
沐浴40.5067.5040.50
盥洗 5.258.75 1.4028.60 2.9415.809.59
其它 2.25 3.750.7014.3026.0028.95根据表1可知日常总用水量为109.5m3/d。
其中沐浴、盥洗用水50.09m3/d,餐饮及冲厕等用水59.41m3/d。
中水处理以沐浴,盥洗排水为原水,处理能力需达到 40.09m3/d,考虑不可预见水量,取3.0m3/h(两班制),污水处理能力取5.0m3/h(两班制)。
3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出水执行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4 中水处理
中水经处理后,水质需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中水[1]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中水处理全过程采用PLC系统自动控制。
5 水量平衡
玉屏楼中水及污水处理水量平衡见图1。
6 验收监测结果
验收监测结果见表2。
数据表明处理出水均达到设计要求。
表2 验收监测结果(平均值)
CODcr/BOD5/(mg.L NH3-N/(mg.L SS/(mg.L-pH大肠菌群/臭
7 技术、经济分析
7.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
表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2 经济效益
由于风景区的地域特点,山上自来水的费用远比一般城市高,计划内吨水费用为3.0元,计划外吨水消费用高达9.0元,此费用已大大超出了中水处理成本。
从经济效益上来看,采用中水回用的优势是明显的。
7.3 环境效益
目前,黄山风景区主要依靠水库蓄水提供水源,但由于上山施工不便,修建水库的造价高达3000元/m3,此外,修建水库必然会对景区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采用中水回用可节约水资源30%,无形中增加了水库库容,这为保护景区环境、提高现有设施的接待能力提供了又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