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铜合金带材技术条件
DIN 40500 (电解铜规范)

DK 669.3-42: 德国标准 1980年4月1980年4月修改本:电气用铜条、杆、棒--供货技术条件法定的单位由DIN 1301第一部分引进内容经过加工,请见说明翻印,就连摘录,只有经柏林德国标准研究院批准才许可至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在地方上或在国际上都没有相应的标准。
内容页页1 适用范围 1 6.2 金属加工性能 22 同时有效的标准 1 6.3 焊接和硬钎焊 23 订货说明 1 7 检验 24 材质特性 1 7.1 机械性能 2 4.1 化学成分 1 7.2 电气性能 44.2 强度和电气性能 2 7.3 表面质量 45 度量标准 2 7.4 其他检验项目 46 要求 2 8 证明书 4 6.1 表面质量 2 9 赔偿要求 41 适用范围本供货技术条件适用于4.1款中提到的电工技术所用材质的棒材和异形材。
2 同时有效的标准DIN 1787 铜:半成品DIN 17 666 铜—塑性合金;低合金;化学成分DIN 50 049 材质检验证明书DIN 50 125 检验金属材质;拉力试样,制造准则DIN 50 133第一部分检验金属材质;用维氏来检验硬度,检验力的范围49至980N(5至100Kp)DIN 50 133第二部分检验金属材质;用维氏检验硬度;检验范围1.96至49N(0.2至5Kp)(小负荷范围)DIN 50 145 检验金属材质;拉力试验DIN 50 315 检验金属材质;用布氏检验硬度DIN IEC 468(目前尚是草案)金属材质电阻比的测定法DIN和VDE(DKE)所属德国电气委员会,DIN所属有色金属标准委员会(FNNE)第2页,DIN40 500标准第3部分3 订货说明选择材质和选择供货状态是订货者的事,而制造工艺则是由制造厂商来选择的。
向你推荐,在订货时请说明用途和加工工艺;此外,还应注意6至9款。
在给电工技术所用铜和铜银合金制的板材和带材命名或订货时,应当使用本标准表格中的缩写符号或材质编号,如在度量标准中所列举的命名例子。
铜合金板带材加工与品质

Total Industrial Limited
一、铜合金简介
Total Industrial Limited
一、铜合金简介--牌号基础GB
• • • 合金牌号 黄铜、青铜、白铜分别以汉语拼音字母H、Q、B表示。 普通黄铜用“H”加铜含量平均数表示,对三元以上黄铜用H加第二个主要合 金元素符号及除锌以外的成分数字组表示。如H65(C2680)既为铜平均含 量为65%的黄铜,HPb62-0.8(C3710)表示铜平均含量为62%,铅平均含 量为0.8%的铅黄铜。 青铜用大写拼音字母“Q”加第一个主合金元素符号及除铜以外的成分字组 表示。QSn6.5-0.1(C5191)表示锡平均含量为6.5%,磷平均含量为0.18%的锡 磷青铜。 白铜用大写拼音字母“B”加镍含量表示,三元以上白铜以字母“B”加第二 个主合金元素符号及除铜以外的成分数字组表示。如B19(C7100)表示镍 平均含量为19%的白铜,BZn18-26(C7701)表示镍平均含量为18%,锌平 均含量为26%的锌白铜。
铜合金板带材加工与品质
----乔集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品质技术部张凯
• 一、铜合金简介 • 二、铜合金板带材加工工艺流程 • 三、铜合金板带材主要品质异常类型及控 制
TotaHale Waihona Puke Industrial Limited
一、铜合金简介
• 铜及铜合金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高导电导热率、高耐蚀性、优良的 加工成型性等,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956年 以前其产量居有色金属之首,1956年之后退居第二位,成为仅次于 钢铁、铝的第三大金属。 • 铜及铜合金习惯按照色泽分类,一般分为四类 紫铜:指纯铜,包括无氧铜、紫铜、磷脱氧铜、银铜。 黄铜:指铜与锌为基础的合金。 青铜:指除铜-镍、铜锌合金以外的铜基合金,如锡青铜、铝青铜、 特殊青铜等等。 白铜:指铜镍系合金。
铜及铜合金高精度板带材生产技术和发展

铜及铜合金高精度板带材生产技术和发展摘要: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是重要的铜加工产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消费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目前所有加工材中,最具活力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本文就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的工艺技术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高精度、生产工艺1前言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是重要的铜加工产品,占世界铜加工总量的35%。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需求量。
铜及铜合金带材是铜加工材的重要品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轻工、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消费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目前所有加工材中,最具活力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产品主要用于制造电连接器用接插件、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汽车水箱散热管片、汽车端子、同轴电缆、干式变压器和电子开关领域,形成了以纯铜、黄铜、引线框架用高铜合金、锡磷青铜、锌白铜为代表的高精板带材合金系列。
2铜及铜合金高精度板带材生产2.1高精度板带材的特点所谓高精度合金是指具有均匀物理性能的合金,其化学成分准确、合金不含夹杂、组织状态均匀和高的制作精度。
其具有高质量、高精度和大卷重的特性。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设备不断更新,精密铜板带的生产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材率,提高性能、公差的一致性,单位宽度重量已超过15kg/mm,卷重可达到20吨以上,轧制速度达1200m/min,厚度精度可控制在±0.003mm以内,表面质量和板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2.2生产工艺特点高精度、大卷重、高质量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为热轧开坯生产工艺,二为水平连铸供坯冷轧生产工艺。
前者采用大容量熔铸机组铸成大规格铸锭,经热轧开坯、双面铣削后再经冷轧、退火、精整等工序出成品;后者采用水平连铸直接从保温炉中引出厚度为15~18mm带坯,经在线或离线双面铣削后成卷,再经冷轧、退火、精整等工序出成品。
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工艺

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工艺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是重有色金属中应用最广的一类,其生产方法,根据合金的具体特性、产品规格范围、产品性能要求与技术设备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目前根据国内外实际的生产情况,生产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半连续铸锭加热-热轧-冷轧法。
此法是最成熟的传统生产方法,应用最广。
它适宜于大规模生产,且不受合金牌号限制,除生产带材和成卷轧制横切薄板之外,还适宜于生产不同厚度与宽度的中厚板材。
(2)水平连续铸造卷坯-成卷冷轧法。
此法也属于现代化铜板带材生产方法,但在生产规模、合金牌号、产品宽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产品厚度上仅适宜于生产带材与宽度不大的薄板材。
(3)块状铸坯-冷轧与挤压坯料-冷轧法。
此种方法已在工业发达国家有所见,但由于其适用品种有限,因此使用还不广。
前两种进行比较,主要差异在于后一种方法省去了铸锭加热与热轧工序,因而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以及节约能耗等优点,但该方法由于生产规模、合金品种以及产品规格上的限制,其适用性远不如第一种方法。
半连续铸锭加热-热轧-冷轧工艺被广泛应用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其最先进的生产过程是:大容量电炉熔炼和立式半连续铸造方法铸锭,在轧机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单重几吨到几十吨的锭坯进行热轧开坯,热轧后进行坯料vstrongclass二"keylink">机械双面铣削,铣去铸造与热轧工序带来的表面缺陷,铣面后的卷坯采用大卷重强化冷轧,中间退火与成品退火是在无氧条件下成卷进行的,并开卷清洗,在气体浮动条件下连续进行无氧化退火,并采用连续式精整剪切机列获得最终成品。
现对其中一些主要工序的工艺条件及要求作简要叙述。
1•铸锭及其加热铜及铜合金铸锭的质量对其加工工艺性能与制品最终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对锭坯的质量要求严格t除尺寸与形状应满足要求外,铸锭的化学成分、表面与内部质量也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且不能有冷隔、裂纹、气孔及偏析瘤等缺陷。
此外,要控制杂质成分,防止出现铋脆等问题。
200《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生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

200《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生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标准(预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我国是铜板带生产制造大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向我国的输出,不断形成新的贸易壁垒,影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
而目前,我国关于绿色制造的标准和工作机制分散在能耗限额、取水限额、ROHS、碳排放、管理体系等部分领域,缺少统筹规划。
因此,从国内工业化进程和国际竞争格局来看,加快研究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生产绿色工厂相关标准与工作机制,开展综合评价,是当下亟需的工作。
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是一种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工厂是实施绿色制造的主体。
《中国制造2025》将“全面推动绿色制造”作为九大战略重点和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目前,国家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2018已经正式发布,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充分发挥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促进工业企业能效提升和绿色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16号)精神,制定本标准。
根据工信厅科函[2019]126号和有色标委[2019]73号《关于转发201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3(项目编号“2019-0090T-YS ”)《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生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标准由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21年。
DIN 40500 (电解铜规范)

旧版本:DIN VDE 500=DIN 40 500:04.34x;DIN 40 500第三部分:06.59, 10.62, 09.701980年4月修改本:电气用铜条、杆、棒--供货技术条件法定的单位由DIN 1301第一部分引进内容经过加工,请见说明翻印,就连摘录,只有经柏林德国标准研究院批准才许可至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在地方上或在国际上都没有相应的标准。
内容页页1 适用范围 1 6.2 金属加工性能 22 同时有效的标准 1 6.3 焊接和硬钎焊 23 订货说明 1 7 检验 24 材质特性 1 7.1 机械性能 2 4.1 化学成分 1 7.2 电气性能 44.2 强度和电气性能 2 7.3 表面质量 45 度量标准 2 7.4 其他检验项目 46 要求 2 8 证明书 4 6.1 表面质量 2 9 赔偿要求 41 适用范围本供货技术条件适用于4.1款中提到的电工技术所用材质的棒材和异形材。
2 同时有效的标准DIN 1787 铜:半成品DIN 17 666 铜—塑性合金;低合金;化学成分DIN 50 049 材质检验证明书DIN 50 125 检验金属材质;拉力试样,制造准则DIN 50 133第一部分检验金属材质;用维氏来检验硬度,检验力的范围49至980N(5至100Kp)DIN 50 133第二部分检验金属材质;用维氏检验硬度;检验范围1.96至49N(0.2至5Kp)(小负荷范围)DIN 50 145 检验金属材质;拉力试验DIN 50 315 检验金属材质;用布氏检验硬度DIN IEC 468(目前尚是草案)金属材质电阻比的测定法DIN和VDE(DKE)所属德国电气委员会,DIN所属有色金属标准委员会(FNNE)3 订货说明选择材质和选择供货状态是订货者的事,而制造工艺则是由制造厂商来选择的。
向你推荐,在订货时请说明用途和加工工艺;此外,还应注意6至9款。
在给电工技术所用铜和铜银合金制的板材和带材命名或订货时,应当使用本标准表格中的缩写符号或材质编号,如在度量标准中所列举的命名例子。
DIN由铜和铜银合金制成的棒材和异形材

DK 669.3-42:621.315.5:620.1 德国标准 1980年4月旧版本:DIN VDE 500=DIN 40 500:04.34x;DIN 40 500第三部分:06.59, 10.62, 09.701980年4月修改本:电气用铜条、杆、棒--供货技术条件法定的单位由DIN 1301第一部分引进内容经过加工,请见说明翻印,就连摘录,只有经柏林德国标准研究院批准才许可至于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在地方上或在国际上都没有相应的标准。
内容页页1 适用范围 1 6.2 金属加工性能 22 同时有效的标准 1 6.3 焊接和硬钎焊 23 订货说明 1 7 检验 24 材质特性 1 7.1 机械性能 2 4.1 化学成分 1 7.2 电气性能 44.2 强度和电气性能 2 7.3 表面质量 45 度量标准 2 7.4 其他检验项目 46 要求 2 8 证明书 4 6.1 表面质量 2 9 赔偿要求 41 适用范围本供货技术条件适用于4.1款中提到的电工技术所用材质的棒材和异形材。
2 同时有效的标准DIN 1787 铜:半成品DIN 17 666 铜—塑性合金;低合金;化学成分DIN 50 049 材质检验证明书DIN 50 125 检验金属材质;拉力试样,制造准则DIN 50 133第一部分检验金属材质;用维氏来检验硬度,检验力的范围49至980N(5至100Kp)DIN 50 133第二部分检验金属材质;用维氏检验硬度;检验范围1.96至49N(0.2至5Kp)(小负荷范围)DIN 50 145 检验金属材质;拉力试验DIN 50 315 检验金属材质;用布氏检验硬度DIN IEC 468(目前尚是草案)金属材质电阻比的测定法DIN和VDE(DKE)所属德国电气委员会,DIN所属有色金属标准委员会(FNNE)3 订货说明选择材质和选择供货状态是订货者的事,而制造工艺则是由制造厂商来选择的。
向你推荐,在订货时请说明用途和加工工艺;此外,还应注意6至9款。
国家标准《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预审稿编制说明

《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国家标准(预审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综合[2015]73号和有色标委[2016]6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5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附件1中序号3(项目编号20153650-T-610)《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负责制定。
2工作简况2.1立项目的和意义铜制品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艺术性、环保性、抑菌性,铜的长寿性、通用性是铝、钢及其它合金原材料无法媲美的,是最理想的建筑原材料之一,常用于制作铜门、铜瓦、铜雕塑、屋面、屋顶、外墙面等,而且这些铜件及装饰品以其华贵典雅的气质,彰显拥有者、使用者的地位和品质。
铜作为建筑构件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欧美等国用薄铜板制作屋顶和漏檐等防雨水构件已有多年传统,在北欧用它作墙面装饰材料也屡见不鲜。
经过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富裕起来的中国城市化建设向着美观、实用性过度,需要不同的新型材料来满足建筑用料。
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装修要求的提升,对装饰材料不断新需求的延伸,伴随着铜加工技术跟近,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开发。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最近两年来建筑行业发展极其迅速,需要大量铜的消耗。
铜因它独有的精致工艺,质量耐用坚固的特性,在金融系统、居民住宅、仓库重地、财务档案部门、高档宾馆等装饰深受客户青睐。
铜门、铜瓦、铜雕塑、铜幕墙、镀铜装饰镜因它独有的精致工艺,古香古色的金属特性,在大型幕墙、仿古铜瓦、高档宾馆大门等豪华建筑部门深受客户青睐。
而在实用性上,铜门远比普通的任何一种门更经久耐用,它不存在着变形和开裂等问题,不仅加强了防盗性能,而且使它的使用寿命比平常门远远多出几倍,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装饰用铜板带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在我国目前没有规范的专用产品标准可依,因此,制定公开的产品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填补了国内标准的空白,而且起到规范和引导市场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塑性铜合金带材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标志和贮存。
适用于鹤壁艾莱汽车电器厂的材料采购、运输、验收及贮存。
2 引用标准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 5121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793 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 2059 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4340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351 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YS/T 347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一般方法
3 技术要求
3.1材料外观
3.1.1 带材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分层、裂纹、起皮、起刺、气泡、压折夹杂和绿锈
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2。
3.1.2 带材两边应切齐,无裂边和卷边。
允许有轻微的毛刺,毛刺高度按表1进行控制。
表1 毛刺高度单位:mm 材料公称厚度允许毛刺高度
≤0.5 ≤0.04
>0.5 ≤0.05
3.1.3 带材的侧边弯曲度应每米不大于2.0mm。
3.2材料规格
3.2.1 材料厚度
带材的厚度及其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厚度偏差单位:mm 公称厚度0.2 0.25 0.3 0.32 0.35 0.4 0.45 0.5 0.6 0.8 1.0 1.2 >1.2
厚度公差+0.01
-0.01
+0.015
-0.015
+0.02
-0.02
+0.025
-0.025
3.2.2 材料宽度
3.2.2.1 供应商根据客户要求分剪,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的带材,其宽度B由供需双方合同商
定,公差为B+0.02-0.06。
3.3化学成分
青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的规定;黄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青铜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
化学成分,%
Sn
Al
≤
Zn
≤
Ni
≤
Fe
≤
Pb
≤
P Cu
杂质
总和
QSn6.5-0.1 6.0-7.0 0.002 0.3 0.2 0.05 0.02 0.10-0.25 余量0.1
表4黄铜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
化学成分,%
Cu Fe Pb Ni Zn 杂质总和
H62 60.5~63.5 ≤0.15 ≤0.08 ≤0.5 余量≤0.5 H65 63.5~68.0 ≤0.10 ≤0.03 ≤0.5 余量≤0.3 H68 67.0~70.0 ≤0.10 ≤0.03 ≤0.5 余量≤0.3 H70 68.5~71.5 ≤0.10 ≤0.03 ≤0.5 余量≤0.3 3.4力学性能
带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室温力学性能
材料牌号供货
状态
拉伸
厚度
抗拉强度
σb,MPa
屈服强度
σ0.2,MPa
延伸率
δ,%
维氏硬度
HV
H62
M
≥0.2
350-410 ≤200 ≥40 ≤95 Y2 420-470 ≥320 ≥20 100-130 Y 470-520 ≥400 ≥15 135-165
H65
M
≥0.2
300-360 ≤180 ≥45 ≤90 Y4 340-400 ≥235 ≥40 95-115 Y2 410-460 ≥305 ≥30 110-130 Y 475-525 ≥395 ≥15 130-160 T 520-570 ≥460 ≥10 150-190
H68,H70 Y4
≥0.2
340-400 ≥230 ≥40 95-115 Y2 410-460 ≥350 ≥30 110-130 Y 480-530 ≥430 ≥15 130-160 T 520-570 ≥460 ≥10 150-190
QSn6.5-0.1 Y2
≥0.15
460-510 ≥430 ≥40 120-155 Y 550-610 ≥510 ≥20 160-190
3.5弯曲试验
带材按照表6的规定进行弯曲试验,弯曲处外表面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表6弯曲试验
材料牌号供货状态材料厚度t 弯曲角度弯曲内径r
H62,H65,H68,H70 M,Y2,Y4,Y t≤0.5
180°
贴合
T>0.5
0.5倍带厚
QSn6.5-0.1 Y2,Y 所有
H62,H65,H68,H70 T 所有90°0.5倍带厚3.6电性能
在20℃的温度下,带材的导电率应满足表7的规定。
表7导电率
材料牌号
H62 H65 H68,H70 QSn6.5-0.1
导电率,%IACS ≥26 ≥27 ≥28 ≥13 3.7晶粒度
带材软状态下测定的平均晶粒直径≤0.015mm。
4 检验方法
4.1 材料外观目测或用具有相应精度的量具进行测量。
4.2带材的尺寸规格用具有相应精度的量具进行测量。
4.3带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 5121的规定进行。
4.4 拉伸试验按GB/T 228的规定进行。
4.5 维氏硬度试验按GB/T 4340的规定进行。
4.6 带材的弯曲试验按GB/T 232的规定进行。
4.7 带材的电阻率试验按GB/T 351的规定进行。
4.8 带材的晶粒度检验按YS/T 347的规定进行。
5 验收规则
5.1 带材应成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材料组成,每批应附有供应商的
产品质量证明书。
5.2供应商出具产品质量证明书应该包括表面质量、外形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弯
曲试验、电性能、晶粒度等检验项目。
5.3带材应逐批进行外观、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弯曲试验、电性能、晶粒度
等项目检验。
5.4化学成分、弯曲试验、电性能、晶粒度等认可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证明书,但需方应适
时对其复验。
5.5拉伸试验时,应沿其轧制方向任取三个试样;必要时也可沿垂直轧制方向取样。
5.6拉伸试样根据GB/T228附录A中的规定,采用试样如图所示,拉伸速度
5.0~10.0mm/分钟。
试样厚度
试样尺寸
总长L 平行长度Lc 标距L0 总宽b 标宽b0 圆弧R
t≤1.5 160 75 50 20 12.5 30 t>1.5 160 75 11.30
S20 12.5 30 5.7维氏硬度试验应出具三个监测数据。
5.8弯曲试验时,应分别沿轧制方向和垂直于轧制防线分别取样,评判指教r/t。
5.9弯曲试样为矩形,其宽度为15±1mm,长度根据试验需要确定。
5.10化学成分、拉伸试验、弯曲试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材料不合格;外形尺寸和
表面质量不合格,则判该卷不合格;维氏硬度、电性能、晶粒度不作为验收依据。
5.11 供应商应提交《有害物质监测报告》或《有害物质声明书》,以保证所提供的铜合金
带材符合欧盟两个指令(RoHS&WEEE)或企业标准HPS099的要求。
5.12如因供应商所提供的铜合金带材中,含有超出欧盟两个指令(RoHS&WEEE)标准而
导致产品在市场上被罚款、扣货及退货等经济及(或)法律纠纷时,相应供应商必须赔偿所有经济损失及承担相应的责任。
6 包装、运输、贮存
6.1包装
6.1.1每批带材上应附有标签,其上应注明:产品制造标准、供应商名称、产品型号及规
格、净重Kg、批次、状态、技术监督部门检印等。
6.1.2带材的包装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且必须经需方认可。
6.2运输
6.2.1装运带材的车厢应保持清洁、无污染物。
6.2.2严禁将带材同腐蚀性化学物品及潮湿性材料装在同一车厢内运输。
6.2.3运输过程中,车厢必须用毡布盖好,以保证带材不被雨雪浸入。
6.2.4装卸材料时,应采用合适方式以防止包装损坏或物品碰伤。
6.3贮存
带材应存放在清洁、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7 标记示例
用H65制造的硬态、公称厚度为0.4mm、公称宽度为15.5mm的带材,表示为:
带H65 Y 0.4×15.5
8 备注
此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可以作为等价材料牌号的检验与验收;但化学成分依据各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