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带材 第1部分:平带》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国家标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随着汽车产业、电脑通讯产业等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连接器的市场容量逐步扩大,年均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连接器增长最快和容量最大的市场。

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连接器产品的“微型化”、“高速移动化”和“智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连接器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连接器占比较低,但需求增速较快,因此发展适应高端连接器的铜合金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要求铜合金材料在强度上有出色表现,还需要有高耐热性、高导电率,以及出色的表面光泽性和平滑性。

目前,我国铜加工业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端子连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变传统模式、摆脱过剩产能、扩大有色金属应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端子连接器的基础原材料铜板带产品标准的制定,可以更加规范产品质量,扩大供给量,替代进口,同时推进中国连接器市场逐步规范和高端连接器市场的发展。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2、主要工作过程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首先整理收集本企业曾经生产的产品的技术要求及产品使用现状,为本标准全面、系统、有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编制小组会同市场开发和营销人员对端子连接器用铜合金带材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市场上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目前生产厂商的生产水平和现状。

通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计划和分工,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及执笔;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扁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扁线》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扁线》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内外在电力、电子电讯、仪表、眼镜、拉链、照相器具的知名企业,对铜及铜合金的扁线的需求,已由电力行业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并逐年增加。

世界各国为了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均已编制和修改了铜及铜合金扁线的标准,其产品的牌号、性能、规格也有已较大的补充。

而我国的铜及铜合金扁线的标准,仍延用GB/T 3114-94的标准,已不能满足众多的铜合金扁线生产企业、中间供应商和使用企业的要求。

2008年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国标委综合[2008]118号文件下达本标准的起草任务,并由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完成年限为2009年。

1.2主要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根据任务落实会会议精神,我公司于2008年1月组建了铜及铜合金扁线国家标准起草小组,主要由总工程师办公室、技术部等技术人员组成。

主要进行如下工作:1)确立《铜及铜合金扁线》国家标准起草遵循的基本原则;2)申报起草该标准的立项报告;3)对生产、使用厂家进行调研、收集资料;4)查阅相关标准;5)确定产品主要技术内容;6)确定建立仲裁分析方法;7)根据测试数据确定技术指标取值范围;8)编写征求意见稿草案。

2标准制定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2.1本标准在制定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充分满足市场要求的原则;(二)划繁就简的原则;(三)经济合理的原则;(四)有利于创新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

2.2标准的主要内容2.2.1关于范围本标准的铜及铜合金扁线主要用于电力、电子电讯、仪表、眼镜、拉链、照相器具等行业。

本标准中的产品牌号是基于GB/T 5231-2001和GB/T 21652-2008的基础而来的,标准中的一部分牌号是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实际情况和我国铜及铜合金扁线的实际需要而增加的。

2.2.2关于技术要求目前国际上的铜及铜合金扁线产品标准,虽然做了修定和补充,但比较分散,而国内的标准都是94年制定的标准,不能满足众多的铜合金扁线生产企业、中间供应商和使用企业的要求,本标准是对GB/T 3114—94《铜及铜合金扁线》的修订,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参考采用ASTM B 250/B 250M《加工铜合金线材的一般要求》标准的相关规定,对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编制说明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编制说明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草案)编制说明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综字[2009]165号)的要求,我公司承担了GB/T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的修订工作。

该标准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计划要求2011年完成修订任务,标准计划编号20091080-T-610。

为保证标准的编制水平,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并以函件的形式向同行业广泛征询修订意见及相关技术数据,全面准确地了解铜加工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动态。

标准修订过程中经过多次征询意见,2010年2月形成了该标准讨论稿,四月武夷山会议讨论后,标准稿经过较大调整,于2010年8月形成标准预审稿。

1.我国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标准修订历程及牌号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标准最早是仿效前苏联“ΓΟCΤ”标准形式,制订了YB145~148—65,1971年进行第一次修订为YB145~148-71、1985年第二次修订为GB5231~5235—85,2001年修订为GB/T5231-2001。

几次修订后其中元素控制范围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其模式和系列化程度都没有突破性提高。

纳入原国家标准GB/T 5231-2001的变形铜及铜合金牌号一共有111个,其中紫铜9个,黄铜43个,青铜41个,白铜18个。

但是各加工企业实际生产的牌号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申请专利的新型合金就达70余个,而各个公司、院所研究开发的新型铜合金更数倍于此,达1000个以上。

随着专业化生产趋势的不断发展,合金系列化程度在迅速提高,铜合金材料的成份细化分类已成必然趋势,为适应下游用户不同生产线工艺条件的要求,个性化,精密化产品越来越多,相比10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铜及铜合金线材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线材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线材》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年-2008年在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编制的通知》要求《铜及铜合金线材》GB/TXXX-XXXX的国家标准由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07年,宁波博威集团为主要负责起草单位,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为参加起草单位。

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前称为宁波有色合金有限公司,地处宁波云龙镇,专门从事各类铜合金线、棒材生产研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成立于1987年,93年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现拥有3.5亿的资产,员工782人,其中各专业技术人员257人,占地12万m2,公司下设黄铜公司、合金公司、气门芯公司三家子公司和香港、上海、厦门、东莞、深圳等地的1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高性能环保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年生产能力为4.2万吨,2002年销售收入2.2亿元,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增加率42%,利税3000万元,资信等级AAA,进入了宁波市百强企业,成为中国铜合金线材棒材质量最优、品种最全的龙头企业,70%产品出口美国、欧盟国家、香港、台湾等地。

公司在98年以来先后引进了一批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的国际一流的专业化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装置:2002年从英国引进水平连铸机列;从德国引进拉伸、矫直、锯切、抛光、倒角于一体的联合拉拔倒角机组;2003年国内第一家从德国引进了矫直抛光为一体的高光洁度、高直度的二辊矫直机和异型全自动拉丝机;以及大吨位的挤压机;强对流光亮退火炉;从美国热电公司引进的等离子光谱仪、金相分析仪;从日本引进的检漏仪等检测设备,特别是近2年来公司对科技投入分别为1600万元,1724万元,为企业研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998年公司率先在同行业中通过了国家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取得2000版的ISO-9002换版认证,使公司的全体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公司为了适应加入WTO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准,又于2001年成功地通过了英国SGS公司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公司实行内部信息网络管理,于2003年又正式将信息管理从企业管理的MRPⅡ向企业资源管理的ERP的过渡,成为宁波市科委CIMS系统示范企业。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带材概述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带材概述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带材概述安蔡科,,,,,,,, ((,,,,年中国铜板带箔生产技术及市场研讨会》论文集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带材概述陈少华牛立业马可定 (洛阳铜,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 摘要:本文简述了引线框架材料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根据后续加工对材料的特性要求及具体性能要求,介绍了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材料的研究机理与分类,阐述了主要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带材的生产流程、工艺控制技术及要素,同时提出研究与生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 ,(前言,(,材料的发展背景近二十年来,随着通讯、汽车、计算机及家电行业的飞速增长,半导体行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作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最重要的零件之一的引线框架材料,也迅速得到普及应用。

集成电路的发展必须有相应封装技术与之配套。

所谓集成电路封装是指集成电路芯片制成后的后续加工过程,主要包括选片、装片、键合、塑封、检测、包装等。

其目的是保护芯片不受或少受外界环境影响并为之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保证集成电路具有稳定、,下常的功能。

随着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高度集成化,集成电路向短、小、轻、薄方向发展,集成电路封装也向高密度、小型化、高脚数化方向发展。

由,,,,年前传统的,,,(单列直插)、,,,(,,列直插)到,,,,年后的,,,(,,,,’型封装)、,,,(,形引线和短引线片式载体)、,,,(四边扁平封装)、从,,,,年的,,,,(细小外型封装)到目前的,,,(针栅阵列或柱状引线封装)、,,,(焊球阵列)、,,,(芯片尺寸封装)等封装形式的革新,对封装材料要求愈来愈苛刻,促使与封装配套的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和不发也更为活跃。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及目前市场的主要供应情况近年来,我国半导体产销规模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封装量每年以,,,左右的速度递增,分立器件每年以,,,左右的速度递增。

根据,,,,年和,,,,年的市场消费量安泰科,,,,,,, 《,,,,年中国铜板带箔生产技术及市场研讨会》论文集来估算,,,,至,,,,年中国市场对引线框架材料用铜带的需求,大致为,,,,年,力(吨,,,,,年,(,万吨,,,,,年,万吨。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板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其中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表中23-29项《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由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国家标准的水平,我们查阅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 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国家标准GB/T 2040-2002《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4-1980《镉青铜板》﹑GB/T 2045-1980《铬青铜板》﹑GB/T 2046-1980《锰青铜板》﹑GB/T 2047-1989《硅青铜板》﹑GB/T 2049-1980《锡锌铅青铜板》、GB/T 2052-1980《锰白铜板》﹑GB/T 2531-1981《热交换固定板用黄铜板》八个板材标准进行了综合修订。

通过对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决定修改采用欧盟标准EN1652《铜及铜合金-厚板、薄板、带和片的一般要求》进行编制。

本次修订的标准与原标准、JIS标准的对比结果如下:一、本次标准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进行了如下改动:1.纯铜类(T2、T3、TP1、TP2、TU1、TU2)黄铜类(H96、H90、H85、H80、H70、H68、H65)力学性能等同采用EN1652,锡青铜类(QSn4-0.3、QSn6.5-0.1、 QSn 8-0.3)力学性能修改采用EN1652,其它牌号的要求按原国标执行。

2.纯铜类板材取消了1/4硬(Y4)状态,增加了特硬态(T)。

3.黄铜类板材增加了H85牌号(状态为M、Y2、Y、T),H96黄铜增加了半硬态(Y2),H80黄铜增加了半硬态(Y2)和特硬态(T),H65、H68、H70机械性能指标单列,H65、H68、H70取消了1/4硬(Y4)状态,H65增加了弹硬态(T1)。

引线框架铜合金

引线框架铜合金

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1)介绍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2)优势所在:科学技术现代化对铜及铜合金材料提出越来越多的新要求,引线框架的作用是导电、散热、联接外部电路,因此要求制作引线框架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良好的冲压和蚀刻性能。

目前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引线框架使用铜合金高精带材制作,据不完全统计,引线框架合金约77种,按合金系划分主要有铜-铁-磷、铜-镍-硅、铜-铬-锆Cu-Fe-P、Cu-Ni-Si、Cu-Cr-Zr 三大系列,按着性能可分为高导电、高强度、中强中导等系列所有这些新要求,将推动铜及铜合金材料的现代化进程。

常用的铜基引线框架材料主要有C194和KFC合金,其中C194(Cu-2.3Fe-0.1Zn-0.03P)属于Cu-Fe-P系合金,具有高导电、高导热性以及好的热稳定性,大量应用于电子封装(安装集成电路内置芯片外用的管壳,起着安放固定密封,保护集成电路内置芯片,增强环境适应的能力,并且集成电路芯片上的铆点也就是接点,是焊接到封装管壳的引脚上的)领域。

C194合金(Cu-2.35%Fe-0.12%Zn-0.03% P)是美国奥林公司20世纪60年代开发生产的引线框架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低价格等特点成为引线框架材料的主导产品。

目前日本和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引线框架铜带出口国, 我国虽然可以自行生产一定量的C194合金材料,但合金性能与国外产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国外合金性能为:抗拉强度500MPa,硬度151HV,电导率3.77×10-2S/m;而国内合金性能为:抗拉强度≥410 MPa,硬度120~145HV,电导率≥3.48×10 -2S/m。

国家标准《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预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预审稿编制说明

《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国家标准(预审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综合[2015]73号和有色标委[2016]6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5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附件1中序号3(项目编号20153650-T-610)《建筑装饰用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负责制定。

2工作简况2.1立项目的和意义铜制品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艺术性、环保性、抑菌性,铜的长寿性、通用性是铝、钢及其它合金原材料无法媲美的,是最理想的建筑原材料之一,常用于制作铜门、铜瓦、铜雕塑、屋面、屋顶、外墙面等,而且这些铜件及装饰品以其华贵典雅的气质,彰显拥有者、使用者的地位和品质。

铜作为建筑构件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欧美等国用薄铜板制作屋顶和漏檐等防雨水构件已有多年传统,在北欧用它作墙面装饰材料也屡见不鲜。

经过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富裕起来的中国城市化建设向着美观、实用性过度,需要不同的新型材料来满足建筑用料。

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装修要求的提升,对装饰材料不断新需求的延伸,伴随着铜加工技术跟近,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开发。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最近两年来建筑行业发展极其迅速,需要大量铜的消耗。

铜因它独有的精致工艺,质量耐用坚固的特性,在金融系统、居民住宅、仓库重地、财务档案部门、高档宾馆等装饰深受客户青睐。

铜门、铜瓦、铜雕塑、铜幕墙、镀铜装饰镜因它独有的精致工艺,古香古色的金属特性,在大型幕墙、仿古铜瓦、高档宾馆大门等豪华建筑部门深受客户青睐。

而在实用性上,铜门远比普通的任何一种门更经久耐用,它不存在着变形和开裂等问题,不仅加强了防盗性能,而且使它的使用寿命比平常门远远多出几倍,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装饰用铜板带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在我国目前没有规范的专用产品标准可依,因此,制定公开的产品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填补了国内标准的空白,而且起到规范和引导市场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平带》
国家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引线框架材料是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之一,它起到固定芯片、提供机械载体、保护内部元件、传递电信号并向外散发元件热量的作用,是集成电路的骨架。

铜合金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成为重要的引线框架材料。

现用的GB/T 20254.1-2006标准中,在性能要求、公差要求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满足客户对产品的技术需求。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2】92号和有色标委会【2013】19号文件《关于转发2013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附件1 《2013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44项(计划编号20131059-T-610)《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平带》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电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负责修订。

2. 主要工作过程
各起草单位分工情况?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通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5月份,在大连市有色标委会组织召开的标准讨论上,认真听取与会专家的意见,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二、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
1、编制原则
本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对引线框架用平带的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2.主要修订内容
(1)增加了合金的代号表示。

TP2 合金代号C12200
TFe0.1 合金代号C19210
TFe2.5 合金代号C19400
(2)标准中增加了C70250带材的相关规定。

a、带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 的规定。

(3)加严边部毛刺规定。

(4)对部分力学性能要求进行了修改,新增加了TFe0.1 H03状态的性能要求。

(6)加严了厚度≤1.0mm带材的表面粗糙度Ra的规定,增加了Rmax的规定。

(7)增加了“化学成分分析按YS/T 482的规定进行”的规定。

(8)增加了“带材的外形尺寸检测按GB/T 26303.3的规定进行”的规定。

(9)增加了“试样制备按YS/T 815的规定进行”的规定。

(10)增加了“取样方法按YS/T 668的规定进行”的规定。

三、标准水平分析
本标准与美国ASTM B465-2009《铜铁合金中厚板、薄板、带材和轧制条材》标准、EN 1758:1998 《引线框架用带材》的对比:
1、适用范围
2、力学性能的对比见表7。

表7 力学性能对比表
3、尺寸允许偏差的对比
(1)厚度、宽度允许偏差对比情况见表8-表11。

本标准厚度允许偏差与EN标准相当,严于ASTM标准;宽度允许偏差严于EN和ASTM标准。

(2)侧边弯曲度、横弯、毛刺的对比情况见表12。

由于框架材料属高精度产品,使用时要经过高速冲制,如果侧边弯曲度、横弯、毛刺过大将直接影响冲制过程的顺利完成。

修订后标准指标严于ASTM以及EN标准。

表12 本标准
表11 边部毛刺单位为:毫米
4、表面粗糙度对比情况见表11。

表11 表面粗糙度对比情况
四.结论
本修订解决了什么问题,对行业发展有什么作用,本标准总体达到水平等?
《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平带》
国家标准编制组
二O一四年八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