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别东林寺僧

合集下载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惠远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惠远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惠远
用典 岑参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 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渺渺云智远, 幽幽海怀长。 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为政愧无术, 分忧幸时康。 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况值庐山远, 抽簪归法王。
国文·小学·典故:惠远
用典 崔珏 道林寺:
远公池上种何物,碧罗扇底红鳞鱼。
用典 李郢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 时淮南从事:
惠远烟霞在,方平杖履随。
全文: 禅居秋草晚,萧索异前时。莲幕青云贵, 翱翔绝后期。 藓房柽架掩,山砌石盆欹。剑戟晨趋静, 笙歌夜散迟。 谷寒霜狖静,林晚磬虫悲。惠远烟霞在, 方平杖履随。 骨清须贵达,神重有威仪。万卒千蹄马, 横鞭从信骑。
国文·小学·典故:惠远
国文·小学·典故:惠远
用典 崔珏 道林寺: 不如兴罢过江去,已有好月明归途。
国文·小学·典故:惠远
用典 崔颢 赠怀一上人:
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全文: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 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 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 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 杖锡游王公。
全文: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②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③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国文·小学·典故:惠远
用典 岑参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 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
全文: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浮舟一跻攀, 侧径缘穹苍。 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诸岭一何小, 三江奔茫茫。 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 松萝泛天香。 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早知清净理, 久乃机心忘。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古诗文系列: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鉴赏:
而此诗却一反这种通常的写法。对“一丘” 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 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于是 “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这使得作者 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穷愁潦倒;感受 到凉风、听到蝉声而“益悲”。这种写法, 有如画中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 愁苦闷。而读者读来并不感到抽象,反而 显得诗人的率真和诗风的明朗。
古诗文系列: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鉴赏: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为孟浩然在长 安落第之后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失意、悲 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 诗。
第一联从正面写“所欲”。作者的所 欲,原本为隐逸;但诗中不用隐逸而用 “一丘”、“三径”的典故。“一丘”颇 具山野形象,“三径”自有园林风光。用 形象以表明隐逸思想,是颇为自然的。
古诗文系列: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谢谢!
古诗文系列: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作者简介: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王孟”。
古诗文系列: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古诗文系列: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 中寄远上人
唐代·孟浩然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
作者简介:

李白写的50首古诗

李白写的50首古诗

李白写的50首古诗李白写的50首古诗: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山水出游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赠汪伦》唐·李白友情送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望天门山》唐·李白山水行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静夜思》唐·李白唐诗三百首思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孤独感怀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送友人》唐·李白友情送别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夜宿山寺》唐·李白其他登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8.《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友情送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友情贬谪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思乡行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3.《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3.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 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 。这句诗是 _正__是__江__南__好__风_,景_,__落__花__时__节__又_。逢君
课堂检测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 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_正__是_江__南_好__风__景,___落__花_时__节__又_逢__君_____。
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 两个意象来传达眷念之情,这样寓情 于景,使情景交融 。另外,诗歌意境 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 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爱恋。
写作特色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意境明朗, 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 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 奇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 “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 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爱恋, 对友人的思念。
思君不见下渝州。
顺流而下
细读 赏析写法、表达效果
山月为仰视所 见的静景
月影随水为俯 视所见的动景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点出了远游的 时令是在秋天。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品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入” 和“流”两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了
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 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 动。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 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六年级古诗大全300首

六年级古诗大全300首

六年级古诗大全300首1、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qiú),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代-卢照邻)九月九日眺(tiào)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zhuó)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3、别东林寺僧(唐代-李白)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lú)山远,何烦过虎溪。

4、种白蘘荷(唐代-柳宗元)皿虫化为疠(lì),夷俗多所神。

衔(xián)猜每腊(xī)毒,谋富不为仁。

蔬果自远至,杯酒盈肆(sì)陈。

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华洁事外饰,尤病中州人。

钱刀恐贾(gǔ)害,饥至益逡(qūn)巡。

窜伏常战栗(lì),怀故逾悲辛。

庶氏有嘉草,攻襘(kuì)事久泯。

炎帝垂灵编,言此殊足珍。

崎驱乃有得,托以全余身。

纷敷碧树阴,眄(miàn)睐(lài)心所亲。

5、秋夜独坐(唐代-王维)独坐悲双鬓(bìn),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6、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唐代-王维)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jiàn)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jué)轻轩冕。

7、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宋代-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zhōu)啾(jiū),何况悲笳(jiā)出塞愁。

精选描写送别的古诗大全

精选描写送别的古诗大全

1、送人还荆州皇甫曾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2、横塘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仍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3、古别离孟郊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4、别东林寺僧李白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5、送友人南归王维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6、送朱大入秦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7、相送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8、送人游塞王建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

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9、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1、重赠吴国宾边贡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12、塞上曲送元美李攀龙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13、重别周尚书庾信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14、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15、送狄宗亨王昌龄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16、送僧归日本钱起上国随缘住,来途假设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17、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8、春送僧贯休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19、送郭司仓王昌龄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20、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描写庐山的古诗

描写庐山的古诗

描写庐山的古诗描写庐山的古诗11、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彭蠡湖中望庐山》2、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庐山诗》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4、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6、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自咏示客》7、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庐山瀑布》8、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湖上望庐山》9、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只树林。

——《题璿公山池》1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11、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别草堂三绝句》12、新诗预备,庐江山色。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望庐山五老峰》14、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送刘四赴夏县》15、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五老峰》16、劲风湮细雨。

——《秀甲东南》17、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瀑布》18、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瀑布》19、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

——《庐山》20、飘落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庐山桂》21、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庐山桂》22、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宿东林寺》23、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郡内闲居》24、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

——《寄白阁默公》25、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别东林寺僧》26、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寄黄刘二尊师》27、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听郑五愔弹琴》28、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

——《升天行贻卢六健》29、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江行无题一百首》30、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江上送客游庐山》描写庐山的古诗21、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寄黄刘二尊师》2、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与高适薛据同登Βιβλιοθήκη 恩 寺浮图唐代·岑参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作者简介:
岑参(cén cān)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
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 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 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 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 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 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 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 篇。
背景:
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秋, 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 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 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 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高适首唱, 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余人相和, 岑参遂作此诗。
古诗文系列: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鉴赏:
此诗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 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 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 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 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 又给宝塔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 壮观生动。
古诗文系列: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凑 一作:走; 似 一作:如)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馆 一作:观)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古诗文系列: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李白 在庐山,以“谪仙人”的身分漫游,所到 之处,无不盛情接待。这是他在庐山东林 寺盘桓数日后,在“月出白猿啼”之时辞 僧下山,可谓潇洒之极。
古诗文系列:别东林寺僧
赏析: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东晋 高僧慧远法师是庐山佛教道场的奠基人, 在他之后,庐山佛教长盛不衰。慧远深通 经论,兼习儒术,戒律精严,发誓一生脚 迹不越庐山虎溪,以杜绝世间尘埃。慧远 又是净土宗的始祖,在中国佛教中享有崇 高的威望。李白这里把为他送行的僧人全 都笑呼为“远上人”,在送行之时,可不 要坏了规矩,越过“虎溪”这一条禁戒线。
别东林寺僧 唐代·李白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别东林寺僧
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古诗文系列:别东林寺僧
注释: ①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 ②虎溪:庐山的一条溪流。东晋高僧慧远 曾发誓一生脚迹不越庐山虎溪。
古诗文系列:别东林寺僧
赏析:
李白诗名之盛,在中国古今堪称第一。 这是因他情志高妙清逸,浑然天成,不假 雕琢,平生又好作方外奇思,不是平常人 呕心沥血可成。而这一首诗,看似平淡, 但画面隽永,情境交融,了无点尘。
古诗文系列:别东林寺僧
别东林寺僧: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Biblioteka 谢!古诗文系列:别东林寺僧
赏析:
李白(lǐ bái)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 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 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 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 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