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相似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数学相似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优质)

初三数学相似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优质)

相似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两个图形:①两个等腰三角形;②两个直角三角形;③两个正方形;④两个矩形;⑤两个菱形;⑥两个正五边形. 其中一定相似的有( )A.2组B.3组C.4组D.5组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6个斜三角形:①△ABC,②△BCD,③△BDE,④△BFG,•⑤△FGH,⑥△EFK,其中②~⑥中与三角形①相似的是( )A.②③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③⑥3.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分别从台湾来大陆参观访问,先后来到西安,都参观了新建成的“大唐芙蓉园”,该园占地面积约为800000m2,若按比例尺1:2000缩小后,其面积大约相当于( )A.一个篮球场的面积B.一张乒乓球台台面的面积C.《陕西日报》的一个版面的面积D.《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4.如图,小明设计两个直角,来测量河宽BC,他量得AB=2米,BD=3米,CE=9米,•则河宽BC为( )A.5米B.4米C.6米D.8米5.如图,已知等腰△ABC中,顶角∠A=36°,BD为∠ABC的平分线,则的值等于( )A. B. C.1 D.6.如果整张报纸与半张报纸相似,则此报纸的长与宽的比是( )A.2:1B.C.4:1D.7.△ABC的面积被平行于BC的两条线段三等分,如果BC=12cm,•那么这两条线段中较短的一条的长是( )A.8cmB.6cmC.D.8.如图,梯形ABCD中,AB∥CD,∠A=90°,E在AD上,且CE平分∠BCD,BE•平分∠ABC,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有( )①;②;③;④CE2=CD×BC;⑤BE2=AE ×BC.A.2个B.3个C.4个D.5个9.下列说法:①位似图形都相似;②位似图形都是平移后再放大(或缩小)得到;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的比为1:2;④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4:9,则周长的比为16:81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点M在BC上,点N在AM上,CM=C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M∽△ACBB.△ANC∽△AMBC.△ANC∽△ACMD.△CMN∽△BCA1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4),C(0,3),过C作直线交x轴于D,使以D、O、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这样的直线最多可以作( )A.2条B.3条C.4条D.6条12.(淄博)如图,路灯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离灯的底部(点O)20米的点A 处,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点B时,人影的长度( )A.增大1.5米B.减小1.5米C.增大3.5米D.减小3.5米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3.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小明的身高为1.5米,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同时一古塔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0米,则古塔高为________.14.(江苏常州)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中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DF平分CE于点G,CF=1,则BC=_______,△ADE•与△ABC•的周长之比为_______,•△CFG与△BFD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15.已知D、E两点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DE∥BC,且△ADE的周长与△ABC•的周长之比为3:7,则AD:DB=________.16.△ABC三边的长分别是2cm、3cm、4cm,与其相似的△DEF的最短边是8cm,那么它的最长边的边长是________.17.(湖南岳阳)如图,要使△ACD∽△ABC,只需添加条件_______(•只要写出一种合适的条件即可).18.如图是幻灯机的工作情况,幻灯片与屏幕平行,光源距幻灯片30cm,•幻灯片距屏幕1.5m,幻灯片中的小树高8cm,则屏幕上的小树高是______.19.如图,在△ABC中,点D在线段BC上,∠BAC=∠ADC,AC=8,BC=16,那么CD=______.20.如图,梯形ABCD中,AD∥BC,AC、BD交于O点,S△AOD:S△COB=1:9,则S△DOC:S=_______.△BOC三、解答题(第21题~24题每题6分,第25、26题每题8分,共40分)21.(湖北荆州)如图,梯形ABCD中,∠A=∠B=90°,且AD=AB,∠C=45°,将它分割成4个大小一样,都与原梯形相似的梯形(在图形中直接画分割线,不需要说明)22.(苏州)如图,梯形ABCD中,AB∥CD,且AB=2CD,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与BD相交于点M.(1)求证:△EDM∽△FBM;(2)若DB=9,求BM.23.如图,在离树AB的3米远处竖一长2米的杆子CD,站在离杆子1米远EF处的人刚好越过杆顶C看到树顶A,这个人高EF=1.5米,求树高.24.在《九章算术》“勾股”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邑方不知大小,各中开门,出北门二十步有木,出南门十回步,折而西行一千七百七十五步见木.问邑方几何.”用今天的话说,大意是:如图,DEFG是一座正方形小城,北门H位于DG的中点,南门K位于EF的中点,出北门20步到A处有一树木,出南门14步到C,再向西行1775步到B处,正好看到A处的树木(即点D在直线AB上),求小城的边长.25.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一直角边是1.5米,另一直角边长是2米,要把它加工成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桌面,甲、乙二人的加式方法分别如左图和右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谁的加工方法符合要求.2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点B 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对四边形QAPC的面积,提出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3)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A 提示:③⑥;2.B3.C 提示: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4.B 提示:由题意知△ABD∽△ACE,;5.B 提示:AD=BD=BC,△ABC∽△BCD;6.B 提示:根据题意设报纸的长为x,宽为y,有;7.C 提示: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8.B 提示:②③④成立;9.B 提示:①③正确;10.B 提示:由CM=CN,∴∠CMN=∠CNM,∴∠AMB=∠ANC,又,∴△ANC∽△AMB;11.C 提示:如图:12.D 提示:设AM=x,BN=y,.二、填空题13.30米提示:设古塔高为h,;14.2,1:2,1:615.3:416.16cm17.∠1=∠ABC或∠2=∠ACB或AC2=AD·AB(答案不唯一)18.48cm19.420.1:3 提示:∵S△AOD:S△COB=1:9,,∵△AOD与△DOC等高,∴S△AOD:S△=1:3,DOC∴S△DOC:S△BOC=1:3.三、解答题21.如图22.(1)证:∵E是AB的中点,∴AB=2EB,∵AB=2CD,∴CD=EB.又AB∥CD,•∴四边形CBED是平行四边形.∴CB∥DE,∴∴△EDM∽△FBM.(2)解:∵△EDM∽△FBM,∴.∵F是BC的中点,∴DE=2BF.∴DM=2BM.∴BM=DB=3.23.3.5米提示:延长AE、BF交于点P,由由.24.解:设小城的边长为x步,根据题意,Rt△AHD∽Rt△ACB,因为有,即,去分母并整理,得x2+34x-71000=0,解得x1=250,x2=-284(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小城的边长为250步.25.乙加工的方法合理.提示:设甲加工桌面长xm,过点C作CM⊥AB,垂足是M,与GF相交于点N,由GF∥DE,可得三角形相似,而后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可以得到CN:CM=•GF:AB,即(CM-x):CM=x:AB.由勾股定理可得AB=2.5,由面积相等可求得CM=1.2,•故此可求得x=;设乙加工桌面长ym,由FD∥BC,得到Rt△AFD∽Rt△ACB,所以AF:AC=FD:BC,即(2-y):2=y:1.5,解得y=,很明显x<y,故x2<y2,所以乙加工的方法符合要求.26.(1)对于任何时刻t,AP=2t,DQ=t,QA=6-t,当QA=AP时,△QA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6-t=2t,t=2秒.(2)S△QPC=S△QAC+S△APC =(36-6t)+6t=36cm2,在P、Q两点移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APC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或P、Q两点到对角线AC的距离之和保持不变)(3)分两种情况:①当时△QAP∽△ABC,则从而t=1.2,②当时△PAQ∽△ABC,则从而t=3.。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相似》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相似》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在ABC 中,D ,E 分别为,BC AC 上的点,且2AC EC =,连结,AD BE ,交于点F ,设:,:x CD BD y AF FD ==,则( )A .1y x =+B .1x y x +=C .413y x =+D .21x y x -=- 2.如图,在▱ABCD 中,M 、N 为BD 的三等分点,连接CM 并延长交AB 与点E ,连接EN 并延长交CD 于点F ,则DF :FC 等于( ).A .1:2B .1:3C .2:3D .1:43.下列各组线段能成比例的是( )A .1.5cm ,2.5cm , 3.5cm ,4.5cmB .1cm ,2cm ,3cm ,4cmC .3cm , 6cm , 4cm , 8cmD .2cm ,10cm ,5cm ,15cm 4.如图,点D 在ABC 的边AC 上,添加下列哪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B ∽△△( )A .C ABD ∠=∠B .CBA ADB ∠=∠C .AB AD AC AB = D .AB BC AC BD = 5.如图,点D 、E 分别在CA 、BA 中的延长线上,若DE ∥BC ,AD =5,AC =10,DE =6,则BC 的值为( )A .10B .11C .12D .136.如图,在ABC 中,//DE BC ,6AD =,3DB =,4AE =,则AC 的长为( )A .1B .2C .4D .6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在原点,边OA 在x 轴上,OC 在y 轴上,如果OA B ''△与OAB 关于点O 位似,且OA B ''△的面积等于OAB 面积的14,则点B '的坐标为( )A .3,12⎛⎫ ⎪⎝⎭B .3,12⎛⎫ ⎪⎝⎭或3,12⎛⎫-- ⎪⎝⎭C .()3,2D .()3,2或()3,2-- 8.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一组对应高分别是15和5,面积之差为80,则较大三角形的面积为( )A .90B .180C .270D .3600 9.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 )A .1:2B .1:4C .1:2D .2:1 10.如图所示,一般书本的纸张是原纸张多次对开得到,矩形ABCD 沿EF 对开后,再把矩形EFCD 沿MN 对开,依次类推,若各种开本的矩形都相似,那么AD AB等于( )A 2B .22C 51-D .211.下列相似图形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A .B .C .D . 12.如图,直线12//l l ,:2:3AF FB =,:2:1BC CD =,则:AE EC 是( )A .1:2B .1:4C .2:1D .3:2二、填空题13.如图,将△ABC 沿BC 边上的中线AD 平移到A′B′C′的位置,如果点A′恰好是△ABC 的重心,A′B′、A′C′分别于BC 交于点M 、N ,那么△A′MN 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是_____.14.如图,在△ABC 中,中线BE ,CD 相交于点G ,则EDG BDG S S ∆∆:=__________.15.如图,点О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DE 与О相切于点E ,连接,BE 若10,DE =102BE =О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16.如图,矩形ABCD 中,2AB =,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BD 交于点P ,过点P 作PQ BC ⊥于点Q ,则PQ =________.17.如图,为估算某河的宽度,在河对岸边选定一个目标点A ,在近岸取点B ,C ,D ,使得AB BC ⊥,CD BC ⊥,点E 在BC 上,并且点A ,E ,D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20BE m =,10EC m =,20CD m =,则河的宽度AB 等于_______.18.如图,在矩形ABCD 中,M N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点P Q 、在DC 边上,且14PQ DC =.若8,10AB B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19.如图,Rt ABC 中,90ACB ∠=︒,6AC =,8BC =,D 是AB 边的中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点P 不与B 、C 重合),若以D 、C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线段PC ______.20.若()0a b a c b c k k c b a+++===≠, 则k 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21.定义:若一个四边形能被其中一条对角线分割成两个相似三角形,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友爱四边形”,这条对角线叫“友爱线”.(1)如图1,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网格Rt ABC △和两个网格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BCE ,其中是被AC 分割成的“友爱四边形”的是______.(2)如图2,四边形ABCD 是“友爱四边形”,对角线AC 是“友爱线”,同时也是BCD ∠的角平分线,若ABC 中,2AB =,3BC =,4AC =,求友爱四边形ABCD 的周长.(3)如图3,在ABC 中,AB BC ≠,60ABC ∠=︒,ABC 的面积为33,点D 是ABC ∠的平分线上一点,连接AD ,CD .若四边形ABCD 是被BD 分割成的“友爱四边形”,求BD 的长.22.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1)若将ABC 沿x 轴对折得到111A B C △,则1C 的坐标为________.(2)以点B 为位似中心,将ABC 各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22A BC ,请在这个网格中画出22A BC .(3)在(2)的条件下,求22A BC 的面积是多少?23.已知:△ABC 在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为A (0,3)、B (3,4)、C (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A 1B 1C 1;(2)以B 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A 2BC 2,使△A 2BC 2与△ABC 位似,且位似比2:1,直接写出C 2点坐标是 ;(3)△A 2BC 2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24.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AB 、AD 上,BE =DF ,CE 的延长线交DA 的延长线于点G ,CF 的延长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H .求证:△BEC ∽△BCH .25.如图,点F 是ABC 中AC 边的中点,//AD BC ,DF 交AB 于点E ,交BC 延长线于点G .(1)若:3:1BE AE =,8BC =,求BG 的长;(2)若12∠=∠,求证:2FC EF FD =⋅.26.如图,已知点O 是坐标原点,B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1)以O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原图的2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画出对应的△OBꞌCꞌ;(2)若△OBC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a,b),则点M对应点M′的坐标是;(3)求出变化后△OBꞌCꞌ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过D作DG∥AC交BE于G,可得△BDG∽△BCE,△DGF∽△AE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x与y 的数量关系.【详解】解:如图,过D作DG∥AC交BE于G,∴△BDG∽△BCE,△DGF∽△AEF,∴BD DGBC CE=,DG DFAE AF=,∵AC=2EC,∴AE=CE,则BD DF BC AF=∴BD DF BD CD AF=+,∴BD CD AFBD DF+=,∵x=CD:BD,y=AF:FD,∴1+x=y,∴y=x+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恰当作辅助线构建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得DN=NM=MB,据此可得DF:BE=DN:NB=1:2,再根据BE:DC=BM:MD=1:2,AB=DC,故可得出DF:FC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DN=NM=MB,AB//CD,AB//BC∴△DFN∽△BEN,△DMC∽△BME,∴DF:BE=DN:NB=1:2,BE:DC=BM:MD=1:2,又∵AB=DC,∴DF:AB=1:4,∴DF:FC=1: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两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要注意比例线段的应用.3.C解析:C【分析】根据比例线段的概念: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则四条线段叫成比例线段.【详解】解:A、1.5×4.5≠2.5×3.5,故本选项错误;B、1×4≠2×3,故本选项错误;C、3×8=4×6,故本选项正确;D215105≠,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线段的概念.注意在相乘的时候,最小的和最大的相乘,另外两个相乘,看它们的积是否相等.4.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根据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可以判定△ABC ∽△ADB ;B 、根据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可以判定△ABC ∽△ADB ;C 、根据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即可判定△ABC ∽△ADB ;D 、无法判断三角形相似.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C解析: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B ,∠D=∠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EAD ∽△BCA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即可【详解】解:∵DE ∥BC ,∴∠E=∠B ,∠D=∠C ,∴△EAD ∽△CAB ,∴AC :AD=BC :DE ,∵AD =5,AC =10,DE =6,∴10:5=BC :6.∴BC=1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推出△EAD ∽△BAC 是解此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出EC ,即可解答.【详解】解:∵DE ∥BC , ∴AD AE DB EC =,即643EC=, 解得:EC=2,∴AC=AE+EC=4+2=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7.D解析:D【分析】由OA B ''△与OAB 关于点O 位似,且OA B ''△的面积等于OAB 面积的14,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OA B ''△与OAB 的位似比为1:2,又由点B 的坐标为(6,4),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OA B ''△与OAB 关于点O 位似,∴OA B ''△∽OAB ,∵OA B ''△的面积等于OAB 面积的14, ∴位似比为1:2,∵点B 的坐标为(6,4),∴点B′的坐标是:(3,2)或(-3,-2).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位似图形是特殊的相似图形,注意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定理的应用,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A解析:A【分析】由两个三角形的高之比可得出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进而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根据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较大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由题意得,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5∶5=3∶1,故面积比为:9∶1,设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9x ,x ,则9x -x =80,解得:x =10,故较大三角形的面积为:9x =9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相似三角形的高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关键.9.A解析:A【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解答.【详解】解:∵对应高之比是1:2,∴相似比=1:2,∴对应周长之比是1:2.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10.A解析:A【分析】 首先根据相似的性质,可得对应边成比例,即为AD AB AB BF =,又根据12BF AD =,可得出2212AD AB =,据此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各种开本的矩形都相似,∴矩形ABCD 与矩形BFEA 相似, ∴AD AB AB BF=, ∴AD•BF=AB•AB ,又∵12BF AD =, ∴2212AD AB =,∴AD A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的性质,相似多边形对应边之比等于相似比,准确识图,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解:D 中两个图形,对应边不互相平行,不是位似图形,A 、B 、C 中的图形符合位似变换的定义,是位似图形,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12.C解析:C【分析】为了便于计算,可设AF =2x ,BF =3x ,BC =2y ,CD =y ,利用AG ∥BD ,可得△AGF ∽△BDF ,从而可求出AG ,那么就可求出AE :EC 的值.【详解】解:如图所示,∵AF :FB =2:3,BC :CD =2:1∴设AF =2x ,BF =3x ,BC =2y ,CD =y∵12//l l ,∴△AGF ∽△BDF , ∴AG BD =AF BF ∴3AG y =23∴AG =2y∴AE :EC =AG :CD =2y :y =2:1故选:C .【点睛】根据三角形相似,找到各对相似三角形的共公边,建立起不同三角形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由重心的性质可得AD =AD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N 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详解】解:∵点A′恰好是△ABC 的重心∴AD =AD ∵将△ABC 沿BC 边上的中线AD 平移到A′B′C′的位解析:19【分析】由重心的性质可得A 'D =13AD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 ′MN 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21()9A D AD '=. 【详解】 解:∵点A′恰好是△ABC 的重心,∴A'D =13AD , ∵将△ABC 沿BC 边上的中线AD 平移到A′B′C′的位置,∴△ABC ∽△A'MN ,∴△A′MN 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21()9A D AD '=, 故答案为:19.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重心的性质,掌握重心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14.1:2【分析】设△ABC 的面积为1ΔEDG 的面积为xΔBDG 的面积为y 则由题意可得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xy 的值后可得问题解答【详解】解:设△ABC 的面积为1ΔEDG 的面积为xΔBDG解析:1:2【分析】设△ABC 的面积为1,ΔEDG 的面积为x ,ΔBDG 的面积为y ,则由题意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x 、y 的值后可得问题解答.【详解】解:设△ABC 的面积为1,ΔEDG 的面积为x ,ΔBDG 的面积为y ,∵DE 为三角形ABE 的中位线,∴三角形DEB 的面积为三角形ABE 面积的一半或者三角形ABC 面积的四分之一, ∴x+y=14, 又由题意可得:△DGE ∽△CGB , ∴214DGE CGB S DE S BC ⎛⎫== ⎪⎝⎭, 即()111442CBD GBD x S S y ⎛⎫=-=- ⎪⎝⎭,∴ 1184x y =-,所以有: 141184x y x y ⎧+=⎪⎪⎨⎪=-⎪⎩, 解之得: 11216x y ⎧=⎪⎪⎨⎪=⎪⎩, ∴1112126EDG BDG S S x y ===::::,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线、中位线的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关键 .15.25【分析】连接EO 可知EO ⊥ED 延长DE 到点F 作BF ⊥DF 根据题意可知△DEO ∽△DFB 在△EFB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得出半径的长然后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如图:连接EO 可知EO ⊥ED解析:25π【分析】连接EO ,可知EO ⊥ED ,延长DE 到点F ,作BF ⊥DF ,根据题意可知△DEO ∽△DFB ,在△EFB 中,222EB EF FB =+,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得出半径的长,然后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如图:连接EO ,可知EO ⊥ED ,延长DE 到点F ,作BF ⊥DF ,∵∠FDB=∠EDO ,∠DEO=∠DFB ,∴△DEO ∽△DFB ,∵EO=r ,ED=10,EB=∵DO=OB , ∴12DO EO DE DB FB DF===, ∴EF=10,FB=2r , 在△EFB 中,222EB EF FB =+,(22=1004r +,∴ r=5,∴ 圆的面积为225r ππ=,故答案为:25π【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面积公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这些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B ∥CDAB=CDAD=BC ∠BAD=90°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DE=CD=AB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AB=CD 解析:43【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B ∥CD ,AB=CD ,AD=BC ,∠BAD=90°,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DE=12CD=12AB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B=CD ,AD=BC ,∠BAD=90°,∵E 为CD 的中点,∴DE=12CD=12AB , ∴△ABP ∽△EDP , ∴AB PB DE PD =, ∴21PB PD = , ∴23PB BD = , ∵PQ ⊥BC ,∴PQ ∥CD ,∴△BPQ ∽△DBC , ∴23PQ BP CD BD ==, ∵CD=2,∴PQ=43, 故答案为:43.【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7.【分析】易证△ABE ∽△DCE 即可求得【详解】∵∠ABE=∠DCE=90°∠BEA=∠DEC ∴△ABE ∽△DCE ∴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40m【分析】易证△ABE ∽△DCE ,即可求得.【详解】∵∠ABE=∠DCE=90°,∠BEA=∠DEC∴△ABE ∽△DCE ∴=AB BE CD CE即20=2010AB cm m cm =40AB m故答案为:40m【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8.【分析】连接MN 过点O 作于点E 交CD 于点F 先证明得到相似比是然后求出和的面积用矩形MNCD 的面积减去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得到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如图连接MN 过点O 作于点E 交CD 于点F ∵四边形ABC 解析:23【分析】连接MN ,过点O 作OE MN 于点E ,交CD 于点F ,先证明OMN PQO ,得到相似比是4:1,然后求出OMN 和PQO 的面积,用矩形MNCD 的面积减去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得到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如图,连接MN ,过点O 作OE MN ⊥于点E ,交CD 于点F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AD BC =,∵M 、N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DM CN =,∴四边形MNCD 是平行四边形,∴//MN CD ,∴OMN PQO ,相似比是:4:1MN PQ =,∴:4:1OE OF =, ∵152EF BC ==, ∴4OE =,1OF =, ∴184162MNO S =⨯⨯=,12112PQOS =⨯⨯=,8540MNCD S =⨯=, ∴4016123S =--=阴影.【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9.或【分析】分两种情况求解或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PC 的长【详解】解:①如图∵且D 是AB 中点∴∴∵∴∴∵∴∴解得;②如图此时∴即解得故答案是:或【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 解析:4或254【分析】分两种情况求解,90CPD ∠=︒或90CDP ∠=︒,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PC 的长.【详解】解:①如图,90CPD ∠=︒,∵90ACB ∠=︒,且D 是AB 中点,∴AD BD CD ==,∴DCP ABC ∠=∠,∵90CPD BCA ∠=∠=︒,∴CPD BCA , ∴CP CD BC BA =, ∵6AC =,8BC =,∴10AB =,5AD BD CD ===, ∴5810CP =,解得4CP =;②如图,90CDP ∠=︒,此时CDP BCA ,∴CP CD BA BC =,即5108CP =,解得254CP =.故答案是:4或254.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0.或2【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2(a+b+c )=k (a+b+c )根据因式分解可得a+b+c=0或k=2根据分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由得b+c=ak①a+c=bk②a+b=ck③①+②+③得2(解析:1-或2【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2(a+b+c )=k (a+b+c ),根据因式分解,可得a+b+c=0或k=2,根据分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由()0a b a c b c k k c b a+++===≠,得 b+c=ak ①,a+c=bk ②,a+b=ck ③,①+②+③,得2(a+b+c )=k (a+b+c ),移项,得2(a+b+c )-k (a+b+c )=0,因式分解,得(a+b+c )(2-k )=0a+b+c=0或k=2,当0a b c ++=时,a b c +=-,1a b c k c c+-===-, ∴1k =-或2.故答案为:1-或2.【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出2(a+b+c )=k (a+b+c )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分式的性质.三、解答题21.(1)四边形ABCE ;(2)13或10;(2)【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三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相似、“友爱四边形”的定义判断;(2)根据旋转变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两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证明;(3)AM ⊥BC ,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及勾股定理用AB 表示出A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BC ×AB =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1)∵AB =2,BC =1,AD =4,∴由勾股定理得,ACCDAE =CE 5,∴BC AC =AB AE =AC CE , ∴ABC ∽EAC ,∴四边形ABCE 是“友爱四边形”, ∵BC AC ≠AC CD , ∴ABC 与ACD 不相似,∴四边形ABCD 不是“友爱四边形”,故答案为:四边形ABCE ;(2)∵AC 平分∠BCD ,∴∠ACB=∠ACD ,当∠B=∠DAC 时,ABC ∽DAC , 则BC AC =AB AD =AC CD, ∵2AB =,3BC =,4AC =, ∴34=2AD =4CD, 解得AD =83,CD =163, ∴友爱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816321333+++=; 当∠B=∠D 时,ABC ∽ADC , 则BC DC =AB AD =AC AC=1, ∵2AB =,3BC =,4AC =, ∴3DC =2AD=1, 解得AD =2,CD =3,∴友爱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233210+++=, 综上所述,友爱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13或10; (3)如图3,过点A 作AM ⊥BC 于M ,则∠AMB =90°,∵60ABC ∠=︒,∴∠BAM =30°,∴BM =12AB , ∴在Rt △ABM 中,AM, ∵ABC 的面积为,∴12BC = ∴BC ×AB =12,∵四边形ABCD 是被BD 分割成的“友爱四边形”,且AB ≠BC , ∴ABD ∽DBC∴AB BD BD BC=, ∴BD 2=AB ×BC =12,∴BD =12=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变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理解“友爱四边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2.(1)(4,)1-;(2)画图见解析;(3)12.【分析】(1)直接利用关于x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得出对应点位置即可;(2)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3)直接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A 2BC 2的面积即可. 【详解】解:(1)如图所示:111A B C △,即为所求,则1C 的坐标为:(4,)1-.故答案为:(4,)1-.(2)如图所示:22A BC ,即为所求.(3)22164122A BC S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以及轴对称变换,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3.(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2C(1,0);(3)10【分析】(1)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的坐标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的坐标即可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进而可得点C2的坐标;(3)根据所画图形判断出△A2BC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C2即为所求,C2点坐标为(1,0),故答案为:(1,0);(3)∵A2C2=BC2=22+=,A2B=224225+=,62210∴A2C22+BC22= A2B2,∴△A2BC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2C2B=90°,∴△A2BC2的面积位为:1×(25)2=10平方单位,2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变换和位似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掌握变换性质,正确得出变换后的对应点的位置是解答的关键.24.见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CDF≌△CBE,所以可得∠DCF=∠BCE,进一步结合菱形的性质可得∠H=∠BCE,再由∠B=∠B即可得到所证结论成立.【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CD=CB,∠D=∠B,∵DF=BE,∴△CDF≌△CBE(SAS),∴∠DCF=∠BCE,∵CD∥BH,∴∠H =∠DCF ,∴∠H =∠BCE ,∵∠B =∠B ,∴△BEC ∽△BCH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综合应用,综合运用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及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是解题关键 .25.(1)BG=12,;(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AD ∥BC ,点F 是AC 边上的中点,可证△ADF ≌△CGF ,得AD=CG ,再由BE :AE=3:1及AD ∥BC ,得BG=3AD ,BC=2AD=8,得AD=4,可求BG ;(2)由∠1=∠2,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得∠AEF=∠FCG ,又对顶角∠AFE=∠GFC ,可证△AFE ∽△GFC ,利用相似比证题.【详解】(1)解:∵AD ∥BC ,∴∠D=∠G ,又∠AFD=∠CFG ,AF=FC ,在△ADF 和△CGF 中D G AFD CFG AF FC ∠=∠⎧⎪∠=∠⎨⎪=⎩∴△ADF ≌△CGF(AAS),∴AD=CG ,FG=FD ,又∵AD ∥BC∴△ADE ∽△BGE ∴BE BG AE DA= 又BE :AE=3:1,∴BG=3AD ,又AD=CG∴BC=2AD=8,解得AD=4,∴BG=3AD=12;(2)证明:∵∠1=∠2,∴180°-∠1=180°-∠2,即∠AEF=∠FCG ,又∵∠AFE=∠GFC ,∴△AFE ∽△GFC ,EF AF FC FG=,又AF=CF ,DF=GF , 即EF CF CF FD=, ∴FC 2=FE•F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利用平行线,中点,等角的补角相等,推出全等和相似三角形.26.(1)见解析;(2)(-2a ,-2b );(3)10【分析】(1)把B 、C 的横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B′、C′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2)利用(1)中对应点的关系求解;(3)先计算△OBC 的面积,然后利用相似的性质把△OBC 的面积乘以4得到△OB ꞌC ꞌ的面积.【详解】(1)如下图,△OB ꞌC ꞌ为所作;(2)点M 对应点M ′的坐标为(-2a ,-2b );(3)''11144(23212131)10222OB C OCB S S ∆∆==⨯⨯-⨯⨯-⨯⨯-⨯⨯=.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熟练应用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两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关系确定变换后对应点的坐标,然后描点得到变换后的图形.。

初三相似试题及答案

初三相似试题及答案

初三相似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选项中,哪两个图形是相似的?
A. 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
B. 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
C. 一个圆形和一个椭圆形
D. 一个菱形和一个正方形
答案:A
2. 如果两个图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
A. 相等
B. 互补
C. 互为余角
D. 互为补角
答案:A
3. 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似比是边长的比值
B. 相似比是面积的比值
C. 相似比是周长的比值
D. 相似比是体积的比值
答案:A
二、填空题
1. 两个相似图形的相似比是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_。

答案:4:9
2. 如果一个图形的长和宽分别是8cm和6cm,那么与它相似的图形的长和宽分别是12cm和________cm。

答案:9
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3:5,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_。

答案:9:25
三、解答题
1.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三角形ABC的边长分别是
3cm、4cm和5cm,三角形DEF的边长分别是6cm、8cm和10cm。

求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的相似比。

答案: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的相似比是3:6,即1:2。

2. 一个矩形的长是10cm,宽是4cm,与它相似的另一个矩形的长是20cm,求这个矩形的宽。

答案:矩形的宽是8cm。

3. 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6cm,与它相似的另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9cm,求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

答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36:81。

【初三数学】天津市九年级数学下(人教版)第二十七章《相似》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数学】天津市九年级数学下(人教版)第二十七章《相似》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 章末复习卷一、选择题:1、制作一块3m ×2m 长方形广告牌的成本是120元,在每平方米制作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此广告牌的四边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扩大后长方形广告牌的成本是( C )A .360元B .720元C .1080元D .2160元 2.如果x ∶y =2∶3,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D ) A.x +y y =53 B.y -x y =13C.x 2y =13D.x +1y +1=343.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DE ∥BC ,若BD =2AD ,则( B )A.AD AB =12 B .AE EC =12 C.AD EC =12 D .DE BC =12 4. 下列各组图形中有可能不相似的是( A ) A .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各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 .各有一个角是10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 ,将 绕点A 顺时针旋转 ,使点E 落在点处,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 AF 垂直平分C. ′∽D. ′是等腰三角形6. 下列图形中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C )7.已知△ABC中,AB=AC,∠A=36°,以点A为位似中心把△ABC的各边放大2倍后得到△AB′C′,则∠B的对应角∠B′的度数为( C )A.36° B.54° C.72° D.144°8、若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且a=3 cm,b=2 cm,c=9 cm,则线段d的长为( C )A.4 cmB.5 cmC.6 cmD.8 cm9.如图,在△ABC中,DE∥BC,,∠ADE=∠EFC,AD∶BD=5∶3,CF=6,则DE 的长为( C )A.6 B.8 C.10 D.1210. 如图所示3个图形中是位似图形的有( B )A.1个 B.2个 C.3个 D.0个二、填空题:11、在比例尺为1:6 000 000 的海南地图上,量得海口与三亚的距离约为3.7 厘米,则海口与三亚的实际距离约为 222 千米.12. 若k=a-2bc=b-2ca=c-2ab,且a+b+c≠0,则k= -1 .13.若△ABC∽△A1B1C1,AB=2,A1B1=3;则△A1B1C1与△ABC的相似比为 3∶2 .14.如图,有三个三角形,其中相似的是①与② .15. 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位似中心点是O,OEOA=35,则FGBC=35.三、解答题16.若a+23=b4=c+56,且2a-b+3c=21.试求a∶b∶c.解:a∶b∶c=4∶8∶7.17.已知四边形ABCD和A1B1C1D1中,ABA1B1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复习_第27章_相似_单元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3 分,共计30分,)1. 已知,则下面结论成立的是()A. B. C. D.2. 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A.,,,B.,,,C.,,,D.,,,3. 如图,若,则的度数是()A. B. C. D.4. 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成比例的是()A.,,,B.,,,C.,,,D.,,,5. 若点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设,则的长为()A. B. C. D.或6. 如图,,,、分别交于点、,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有()A.个B.个C.个D.个7.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室温太高、太低都会感觉不舒服.有人研究认为人的满意温度与正常体温的比是黄金分割比,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和数学知识,该温度约为()A. B. C. D.8. 如图,中,若,,,则的长为()A. B. C. D.9. 若的各边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倍,得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与的对应角不相等B.与不一定相似C.与的相似比为D.与的相似比为10. 如果线段、、、满足,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3 分,共计30分,)11. 如图,在矩形中,、分别是、的中点.若矩形与矩形是相似的矩形,则________.12. 如图,,,已知,,则图中线段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若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且较大的三角形的周长为,则较小的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14. 如图,在中,、分别是、边上的点;,,.当________时,.15. 如果两个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长分别为和,且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差为,则较大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16. 如图,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tag_underline,使,17. 如图,在中,点、分别在、上,.若,,则的值为________.18. 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19. 小亮带着他弟弟在阳光下散步,小亮的身高为米,他的影子长米.若此时他的弟弟的影子长为米,则弟弟的身高为________米.20. 如图,中,,,,为的中点,若动点以的速度从点出发,沿着的方向运动,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秒,连接,当是直角三角形时,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计8 小题,共计60分,)21.(4分) 如图,是由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1)求出与的相似比,并指出它们的位似中心;(2)是的位似图形吗?如果是,求相似比;如果不是说明理由;(3)如果相似比为,那么的位似图形是什么?22.(8分) 【问题情境】如图,中,,,我们可以利用与相似证明,这个结论我们称之为射影定理,试证明这个定理;【结论运用】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点是对角线、的交点,点在上,过点作,垂足为,连接,(1)试利用射影定理证明;(2)若,求的长.23. (8分)如图,在中,,于,求证:,.24.(8分) 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是边上的一点,,,垂足分别为,.(1)求证:;(2)与是否垂直?若垂直,请给出证明;若不垂直,请说明理由.25.(8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分别为,,.(1)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缩小为原来的,得到.请在第一象限内,画出.(2)在(1)的条件下,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26. (8分)已知矩形与矩形是位似图形,为位似中心.已知矩形的周长为,,,求与的长.27. (8分)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长分别为、、,另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一边长为,它的另外两边长分别可以为多少?28.(8分) 如图,在中,,,,动点(与点,不重合)在边上,交于点.(1)当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求的长;(2)当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求的长;(3)试问在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第27章相似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3 分,共计30分)1.【答案】A【考点】比例的性质【解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两边都除以,得,故符合题意;、两边除以不同的整式,故不符合题意;、两边都除以,得,故不符合题意;、两边除以不同的整式,故不符合题意;2.【答案】A【考点】比例线段比例的性质【解析】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注意在线段两两相乘时,让最小的和最大的相乘,另外两条相乘,看它们的积是否相等.【解答】解:根据两条线段的乘积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则四条线段叫成比例线段.所给选项中,只有中,,四条线段成比例,故选:.3.【答案】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求出,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解答】解:在中,,∵,∴.故选.4.【答案】D【考点】比例线段【解析】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则四条线段叫成比例线段.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解答】解:、,故选项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项正确.故选.5.【答案】D【考点】黄金分割【解析】根据黄金分割的概念得到较长线段根据黄金分割的概念得到较长线段,再根据,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是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线段,∵,∴,∴较短的线段;故选.6.【答案】B【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析】根据,可以判定图中所有的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出与相似的三角形.【解答】解:,∴,,∵,∴,∴与相似三角形有对.故选.7.【答案】C【考点】黄金分割【解析】根据人的满意温度与正常体温的比是黄金分割比,可知该温度约为.【解答】解:∵人的满意温度与正常体温的比是黄金分割比,而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人的满意温度约为.故选.8.【答案】D【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析】由,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又由,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求得的长.【解答】解:∵,∴,又∵,∴,∴.故选.9.【答案】C【考点】相似图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析】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之比等于相似比,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因为的各边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倍,得到,那么的各边为的倍,即与的相似比为.故选 . 10.【答案】 C【考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对所给选项进行整理,找到不一定正确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 、∵,∴,即,正确,不符合题意;、∵,∴,即,正确,不符合题意;、∵,∴ , ,∴,错误,符合题意,、∵ 、 、正确,∴ 相除可得,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11.【答案】【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解析】首先设 ,则 ,进而利用矩形 与矩形 是相似的矩形,则,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解:设 ,则 ,∵ 矩形 与矩形 是相似的矩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相似》单元测试(Word 版有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ABC ∽△DEF ,若△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34,则△ABC 与△DEF 对应中线的比为( )A.34B.43C.916D.169 2.已知b a =513,则a -b a +b的值是( )A.23B.32C.94D.49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若AD =1,BC =3,则AO CO 的值为( )A.12B.13C.14D.194.如图,在△ABC 中,DE ∥BC ,DE 分别与AB ,AC 相交于点D ,E.若AD =12,DB =4,则DE ∶BC 的值为( )A.23B.12C.34D.355.如图,不能判定△AOB 和△DOC 相似的条件是( )A .AO ·CO =BO ·DO B.AO DO =ABCDC .∠A =∠D D .∠B =∠C6.如图,矩形ABCD ∽矩形ADFE ,AE =1,AB =4,则AD =( )A .2B .2.4C .2.5D .37.已知如图①,②中各有两个三角形,其边长和角的度数如图上标注,则对图①,②中的两个三角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①相似B .只有②相似C .都不相似D .都相似8.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 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图中点D ,E ,F 也都在格点上,则下列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是( )A .△ACDB .△ADFC .△BDFD .△CDE9.如图,点M 在BC 上,点N 在AM 上,CM =CN ,AM AN =BMCM,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BM ∽△ACB B .△ANC ∽△AMB C .△ANC ∽△ACMD .△CMN ∽△BCA10.如图,在△ABC 中,DE ∥BC ,DF ∥AC ,EG ∥AB ,且AE ∶EC =3∶2.若BC =10,则FG 的长为( )A.1 B.2 C.3 D.411.阳光通过窗口AB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米的亮区DE(如图所示),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角的距离EC=8.7米,窗口高AB=1.8米,则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为( )A.4米 B.3.8米 C.3.6米 D.3.4米12.在Rt△ABC和Rt△DEF中,已知∠C=∠F=90°,在下列条件中:①∠A=30°,∠E =60°;②AC=5,BC=4,DF=15,EF=12;③AB=5,AC=3,DE=10,DF=6;④AC∶AB =1∶3,DF=a,DE=3a.能够判断Rt△ABC∽Rt△DEF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3.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与CD的中点重合.若AB=2,BC=3,则△FCB′与△DGB′的面积之比为( )A.9∶4 B.16∶9 C.4∶3 D.3∶214.如图,将△ABC的高AD四等分,过每一个分点作底边的平行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四部分S1,S2,S3,S4,则S1∶S2∶S3∶S4等于( )A.1∶2∶3∶4 B.2∶3∶4∶5 C.1∶3∶5∶7 D.3∶5∶7∶9 15.如图,在△ABC中,AC=BC,CD是边AB上的高线,且有2CD=3AB=6,CE=EF=DF,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AFB=90° B.BE= 5C.△EFB∽△BFC D.∠ACB+∠AEB=45°16.如图1,在Rt△ABC中,∠ACB=90°,点P以每秒1 cm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折线AC —CB运动,到点B停止,过点P作PD⊥AB,垂足为D,PD的长y(cm)与点P的运动时间x(秒)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当点P运动5秒时,PD的长是( )A.1.5 cm B.1.2 cm C.1.8 cm D.2 cm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12分.17~18小题各3分;19小题有2个空,每空3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7.如图,已知AD∥BE∥CF,且AB=4,BC=5 ,EF=4,则DE=.18.如图,已知△OAB与△OA′B′是位似比为1∶2的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若△OAB 内一点P(x,y)与△OA′B′内一点P′是一对对应点,则点P′的坐标是.19.如图,在△ABC 中,AB =AC =10,BC =16,点D 是边BC 上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ADE =∠B =α,DE 交AC 于点E.则当BD =4时,CE = ;当∠AED =90°时,BD =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矩形ABCD 中,AB =3,BC =6,点E 在对角线BD 上,且BE =1.8,连接AE 并延长交DC 于点F ,求CFCD的值.21.(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2,3),C(3,0).(1)以点O 为位似中心画△DEF ,使它与△ABC 位似,且位似比为2;(2)在(1)的条件下,若M(a ,b)为△ABC 边上的任意一点,则△DEF 的边上与点M 对应的点M ′的坐标为 .22.(本小题满分9分)已知:如图,在△ABC 中,BC =10,BC 边上的高h =5,点E 在边AB 上,过点E 作EF ∥BC ,交AC 边于点F ,点D 为BC 上一点,连接DE ,DF ,△DEF 的面积为4,求点E 到BC 的距离.23.(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D垂直于AB的直线交BC于点E,交AC延长线于点F.求证:(1)△ADF∽△EDB;(2)CD2=DE·DF.24.(本小题满分10分)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来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这栋楼的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案,具体测量情况如下:如图,小明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到点E处时,可以使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时,测得小明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CD=1.2 m,CE =0.8 m,CA=30 m(点A,E,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小明的身高EF是1.7 m,请你帮小明求出楼高AB.(结果精确到0.1 m)25.(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ABC中,BC=8 cm,AC=6 cm,点P从B出发,沿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章末专题训练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章末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图形相似的是( B )A.B.C.D.2.制作一块3m×2m长方形广告牌的成本是120元,在每平方米制作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此广告牌的四边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扩大后长方形广告牌的成本是( C )A.360元B.720元C.1080元D.2160元3.如图,直线l1∥l2∥l3,直线AC分别交,l1,l2,l3于点A,B,C,直线DF分别交,l1,l2,l3于点D,E,F.若DE=3,EF=6,AB=4,则AC的长是( D )A. 6B. 8C. 9D. 124.如图,已知DE∥BC,EF∥AB,则下列比例式错误的是( C )A. B.C. D.5.在△ABC和△DEF中,AB=AC,DE=DF,根据下列条件,能判断△ABC和△DEF相似的是( B )A.=B.=C.∠A=∠ED.∠B=∠D6.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C )A.1对B.2对C.3对D.4对7.如图,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BEC的斜边放在矩形ABCD的BC边上,恰好完全重合,BE、CE分别交AD于点F、G,BC=6,AF∶FG∶GD=3∶2∶1,则AB的长为( C )A. 1B.C.D.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B. 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C. 两个位似图形一定在位似中心的同侧D. 位似图形中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必互相平行9.已知△ABC∽△DEF,△ABC的面积为1,△DEF的面积为4,则△ABC与△DEF的周长之比为( A )A. 1∶2B. 1∶4C. 2∶1D. 4∶110. 如图,△ABC∽△DEF,相似比为1∶2.若BC=1,则EF的长是( D )A.1 B.2 C.3 D.4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C为线段AB上一点,且满足AC∶BC=2∶3,D为AB的中点,且CD=2 cm,则AB=________ cm.【答案】20则海口与三12.在比例尺为1:6 000 000 的海南地图上,量得海口与三亚的距离约为3.7 厘米,亚的实际距离约为千米.【答案】22213.在△ABC中,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若AM=1,MB=2,BC=3,则MN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114.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连接OE 交AD 于点F.若CD =5,BC =8,AE =2,则AF = .【答案】16915.在△ABC 中,AB =6 cm ,AC =5 cm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若△ADE 与△ABC 相似,且S △ADE ∶S 四边形BCED =1∶8,则AD =__________ cm. 【答案】2或 三、解答题16. 已知四条线段a ,b ,c ,d 的长度,试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 (1)a =16 cm,b =8 cm,c =5 cm,d =10 cm; (2)a =8 cm,b =5 cm,c =6 cm,d =10 cm.(1) 【答案】∵8×10=80,16×5=80,∴bd =ac.∴能够成比例. (2) 【答案】∵8×6=48,10×5=50,∴不能够成比例.17.问题背景:在某次活动课中,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如图1:甲组: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80 cm 的竹竿的影长为60 cm ; 如图2:乙组: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900 cm ;如图3:丙组:测得校园景灯(灯罩视为球体,灯杆为圆柱体,其粗细忽略不计)的高度为350 cm ,影长为300 cm. 解决问题:(1)请根据甲、乙两组得到的信息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2)如图3,设太阳光线MH 与⊙O 相切于点M ,请根据甲、丙两组得到的信息,求景灯灯罩的半径?【答案】解(1)∵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即=,解得DE=1 200 cm;(2)连接OM,设OM=r,∵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即=,解得NG=400 cm,在Rt△NGH中,NH===500 cm,设⊙O的半径为r,∵MH与⊙O相切于点M,∴OM⊥NH,∴∠NMO=∠NGH=90°,又∵∠ONM=∠GNH,∴△NMO∽△NGH,∴=,即=,又∵NO=NK+KO=(NG-KG)+KO=400-350+r=50+r,∴500r=300(50+r),解得r=75 cm.故景灯灯罩的半径是75 cm.18.如图已知,在△ABC中,CD⊥AB,BE⊥AC,BE交CD于点O.求证:△ABE∽△OCE.证明:因为CD⊥AB,BE⊥AC,所以∠AEB=∠ADC=90°.又∠A=∠A,所以∠ABE=∠OCE.又因为∠AEB=∠OEC,所以△ABE∽△OCE.18.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上,且CE=BD,BE、AD相交于点F.求证:(1)△ABD≌△BCE;(2)△AEF∽△ABE.【答案】证明 (1)∵△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 =BC ,∠ABD =∠C =∠BAC =60°, 在△ABD 和△BCE 中,∴△ABD ≌△BCE (SAS); (2)∵△ABD ≌△BCE , ∴∠BAD =∠CBE , ∴∠EAF =∠ABE , ∵∠AEF =∠BEA , ∴△AEF ∽△ABE .1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为A (-2,3),B (-3,2),C (-1,1).(1)若将△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请画出平移后的△A 1B 1C 1; (2)画出△A 1B 1C 1绕原点旋转180°后得到的△A 2B 2C 2;(3)△A'B'C'与△ABC 是位似图形,请写出位似中心的坐标: ; (4)顺次连接C ,C 1,C',C 2,所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1) 【答案】如答图.(2) 【答案】如答图.(3) 【答案】(0,0)(4) 【答案】如答图,所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0.如图,△ABC、△DEP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PDE=90°.(1)若将△DEP的顶点P放在BC上(如图1),PD、PE分别与AC、AB相交于点F、G.求证:△PBG∽△FCP;(2)若使△DEP的顶点P与顶点A重合(如图2),PD、PE与BC相交于点F、G.试问△PBG与△FCP还相似吗?为什么?【答案】(1)证明如图1,∵△ABC、△DEP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DPE=45°,∴∠BPG+∠CPF=135°,在△BPG中,∵∠B=45°,∴∠BPG+∠BGP=135°,∴∠BGP=∠CPF,∵∠B=∠C,∴△PBG∽△FCP;(2)解△PBG与△FCP相似.理由如下:如图2,∵△ABC、△DEP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7章相似》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若a:b=3:2,且b2=ac,则b:c=()A.4:3B.3:2C.2:3D.3:42.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A.a=,b=3,c=2,d=B.a=4,b=6,c=5,d=10C.a=2,b=,c=2,d=D.a=2,b=3,c=4,d=13.已知点C在线段AB上,且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2=AC•BC B.BC2=AC•BC C.AC=BC D.BC=AC 4.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若AD:DB=3:2,则AE:AC等于()A.3:2B.3:1C.2:3D.3:55.将直角三角形三边扩大同样的倍数,得到的新的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6.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4:9,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为()A.4:9B.2:3C.:D.16:817.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则其面积之比是()A.:B.2:3C.4:9D.8:278.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A、B、C、D四个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EFG相似的是()A.B.C.D.9.如图,在△ABC中,已知∠ADE=∠B,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B.C.D.10.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所标注的尺寸,这支蜡烛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的长是()A.B.C.D.1 cm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若,则=.12.如果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8cm,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km.13.若线段AB=6cm,点C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AC>BC),则AC的长为cm (结果保留根号).14.已知:AM:MD=4:1,BD:DC=2:3,则AE:EC=.15.若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倍.三.解答题(共4小题)16.已知a:b:c=2:3:4,且2a+3b﹣2c=10,求a,b,c的值.17.某考察队从营地P处出发,沿北偏东60°前进了5千米到达A地,再沿东南方向前进到达C地,C地恰好在P地的正东方向.回答下列问题:(1)用1cm代表1千米,画出考察队行进路线图;(2)量出∠PAC和∠ACP的度数(精确到1°);(3)测算出考察队从A到C走了多少千米?此时他们离开营地多远?(精确到0.1千米).18.如图,△ABC中,AB=AC,∠A=36°,CE平分∠ACB交AB于点E,(1)试说明点E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2)若AB=4,求BC的长.19.如图,l1∥l2∥l3,AB=3,AD=2,DE=4,EF=7.5.求BC、BE的长.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7章相似》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若a:b=3:2,且b2=ac,则b:c=()A.4:3B.3:2C.2:3D.3: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a:b=3:2,b2=ac,则b:c可求.【解答】解:∵b2=ac,∴b:a=c:b,∵a:b=3:2,∴b:c=a:b=3:2.故选:B.【点评】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对比例式和等积式进行互相转换即可得出结果.2.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A.a=,b=3,c=2,d=B.a=4,b=6,c=5,d=10C.a=2,b=,c=2,d=D.a=2,b=3,c=4,d=1【分析】根据比例线段的概念,让最小的和最大的相乘,另外两条相乘,看它们的积是否相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3≠2×,故本选项错误;B.4×10≠5×6,故本选项错误;C.2×=×2,故本选项正确;D.4×1≠3×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线段,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在线段两两相乘的时候,要让最小的和最大的相乘,另外两条相乘,看它们的积是否相等进行判断.3.已知点C在线段AB上,且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2=AC•BC B.BC2=AC•BC C.AC=BC D.BC=AC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得出=,从而判断各选项.【解答】解:∵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即AC2=BC•AB,故A、B错误;∴AC=AB,故C错误;BC=AC,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金分割,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若AD:DB=3:2,则AE:AC等于()A.3:2B.3:1C.2:3D.3:5【分析】由DE∥CB,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求得AE、AC的比例关系.【解答】解:∵DE∥BC,AD:DB=3:2,∴AE:EC=3:2,∴AE:AC=3:5.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根据已知得出AE与EC的关系是解题关键.5.将直角三角形三边扩大同样的倍数,得到的新的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分析】因为直角三角形三边扩大同样的倍数,而角的度数不会变,所以得到的新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因为角的度数和它的两边的长短无关,所以得到的新三角形应该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角的度数和它的两边的长短无关”的知识点.6.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4:9,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为()A.4:9B.2:3C.:D.16:81【分析】直接根据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为4:9,∴两个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2:3,∴这两个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是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即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7.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则其面积之比是()A.:B.2:3C.4:9D.8:27【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计算即可.【解答】解:∵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是2:3,∴其面积之比是4: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A、B、C、D四个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EFG相似的是()A.B.C.D.【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易得出△ABC的三边的边长,故只需分别求出各选项中三角形的边长,分析两三角形对应边是否成比例即可.【解答】解:∵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ABC中,EG=,FG=2,EF=,A中,一边=3,一边=,一边=,三边与△ABC中的三边不能对应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故A错误;B中,一边=1,一边=,一边=,有,即三边与△ABC中的三边对应成比例,故两三角形相似.故B正确;C中,一边=1,一边=,一边=2,三边与△ABC中的三边不能对应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故C错误;D中,一边=2,一边=,一边=,三边与△ABC中的三边不能对应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根据图形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应角的度数、对应边的比.本题中把若干线段的长度用同一线段来表示是求线段是否成比例时常用的方法.9.如图,在△ABC中,已知∠ADE=∠B,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B.C.D.【分析】首先证明△AED∽△ACB,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可得答案.【解答】解:∵∠A=∠A,∠ADE=∠B,∴△AED∽△ACB,∴=.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关键是掌握判断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0.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所标注的尺寸,这支蜡烛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的长是()A.B.C.D.1 cm【分析】据小孔成像原理可知△AOB∽△COD,利用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就可以求出CD 之长.【解答】解:如图过O作直线OE⊥AB,交CD于F,依题意AB∥CD∴OF⊥CD∴OE=12,OF=2而AB∥CD可以得△AOB∽△COD∵OE,OF分别是它们的高∴,∵AB=6,∴CD=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小孔成像原理给我们带来的已知条件,还有会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若,则=.【分析】根据合比定理[如果a:b=c:d,那么(a+b):b=(c+d):d(b、d≠0)]解答即可.【解答】解:∵,∴,即=.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比定理:在一个比例里,第一个比的前后项的差与它的后项的比,等于第二个比的前后项的差与它们的后项的比,这叫做比例中的分比定理.12.如果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8cm,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8km.【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可直接得出实际距离.【解答】解:根据题意,5.8÷=5800000厘米=58千米.即实际距离是58千米.故答案为:58.【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线段的知识,注意掌握比例线段的定义及比例尺,并能够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13.若线段AB=6cm,点C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AC>BC),则AC的长为3(﹣1)cm(结果保留根号).【分析】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的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他们的比值()叫做黄金比.【解答】解:根据黄金分割点的概念和AC>BC,得:AC=AB=3(﹣1).故本题答案为:3(﹣1).【点评】此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点的概念,要熟记黄金比的值.14.已知:AM:MD=4:1,BD:DC=2:3,则AE:EC=8:5.【分析】过点D作DF∥BE,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而为公共线段,作为中间联系,整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D作DF∥BE交AC于F,∵DF∥BE,∴△AME∽△ADF,∴AM:MD=AE:EF=4:1=8:2∵DF∥BE,∴△CDF∽△CBE,∴BD:DC=EF:FC=2:3∴AE:EC=AE:(EF+FC)=8:(2+3)∴AE:EC=8: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作出辅助线,利用中间量EF 即可得出结论.15.若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分析】由题意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对应边长成比例来求解.【解答】解:∵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扩大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九年级数学相似试卷免费【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相似试卷免费【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相似试卷免费【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比例不是相似图形的相似比?A. 2:1B. 3:2C. 5:4D. 1:32. 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为:A. 2:3B. 4:9C. 3:2D. 9:43. 在相似三角形中,下列哪个比例是正确的?A. 对应角相等B. 对应边成比例C. 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D. 所有的角都相等4. 下列哪个图形不是相似图形?A. 两个正方形B. 两个矩形C. 两个圆D. 两个三角形5. 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36cm²和81cm²,则它们的相似比为:A. 1:3B. 3:1C. 2:3D. 3:2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

()2. 相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相似的。

()4. 相似图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它们一定相似。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______。

2. 若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为______。

3. 相似三角形的______相等。

4. 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12cm和18cm,则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

5. 相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______的平方。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相似图形的定义。

2.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什么?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4. 如何计算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5. 相似图形的周长比与相似比有什么关系?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4,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54cm²,求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2. 两个相似图形的周长分别为24cm和36cm,求它们的相似比。

3.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100cm²和225cm²,求它们的相似比。

九年级数学相似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相似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相似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数学相似测试题及答案很快又到期末考试了,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九年级数学相似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二十七章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A.足球上所有“黑片”形状相同【拓展探究】14.在一矩形花坛ABCD的四周修筑小路,使得相对两条小路的宽均相等.若AB=20米,AD=30米,则小路的宽x与的比值为多少时,能使小路四周所围成的矩形A'B'C'D'与矩形ABCD相似?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1(解析:C中==,==,所以=,所以a,b,c,d是成比例线段.故选C.)2.D(解析:两个平行四边形的角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相似;两个菱形的角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相似;两个矩形的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所以不一定相似;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故选D.)3.B(解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所以=,所以B'C'=16.故选B.)4.A(解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及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可得138°+60°+75°+α=360°,解得α=87°.故选A.)5.B(解析: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三个矩形的对应角相等,甲和丙的对应边的比相等,而甲和乙的对应边的比不相等,即甲和丙的对应边成比例,甲和乙的对应边不成比例,所以甲和丙相似,甲和乙不相似.故选B.)6.= a=bx(解析:根据成比例线段定义可得=,由比例基本性质可得a=bx.故填=,a=bx.)7.(解析:设a=5,b=2,则==.故填.)8.21.72(解析:设实际距离为x c,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得=,解得x=2172000,2172000 c=21.72 .故填21.72.)9.⑤⑥(解析: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相似,所以①②错误;两个多边形不相似时,对应角可能相等,如矩形和正方形不相似,但对应角相等,所以③错误;两个多边形不相似时,对应边可能成比例,如菱形和正方形不相似,但对应边成比例,所以④错误;任意两个正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故任意两个正方形都相似,所以⑤正确;全等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的特例,所以⑥正确.故填⑤⑥.)10.解:(1)设矩形ABCD的长AD=x,则DM=AD=x.∵矩形DMNC 与矩形ABCD相似,∴=,即=,∴x=4或x=-4(舍去).∴AD的长为4. (2)矩形DMNC与矩形ABCD的相似比为4∶4=1∶.11.(解析:设x=,=3,z=5,所以===.故填.)12.18 c(解析:∵梯形AEFD∽梯形EBCF,∴=,∴=,解得EF=18.故填18c.)13.提示: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因为EFGH也是正方形,所以两个正方形相似.连接EG,HF可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正方形EFGH 面积的两倍,故正方形EFGH的面积是a2,所以边长为a,所以正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相似比为a∶a=∶1.14.解:∵矩形A'B'C'D'与矩形ABCD相似,∴=,即=,∴20(30+2x)=30(20+2),解得=.∴小路的宽x与的比值为时,矩形A'B'C'D'与矩形ABCD相似.本节课首先提出问题:矩形黑板四周加宽后的四边形与原四边形形状是否相同?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认为相同,教师告诉学生其实不相同,本节课的内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不相同,顺势导入课题,再以学生熟悉的放大镜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通过探究放大镜下的三角形、四边形与原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之间的关系,很自然地引出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在概念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以小问题的形式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概念的形成过程,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探究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及应用时,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达到了良好效果.本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重点是探究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性质及应用其进行有关的计算,因为是课容量较小的课时,所以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大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但学生展示自己的热情不够,表现拘谨,放不开.学生是课堂的唯一主角,教师只是课堂上的引导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为教师,在数学课上应尽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相似多边形是在相似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对对应边、对应角数量关系的一个刻画得出的.以黑板加宽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由于直观上观察相似,所以教师给出不相似的结论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然后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探究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课堂上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多给学生思考、交流、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教材第27页)1.提示:根据比例尺列出方程,求得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000 .2.解:相似.因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3.提示:根据两个多边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a=3,b=4.5,c=4,d=6.习题27.1(教材第27页)1.解:2∶200000=1∶100000.2.解:任意两个矩形不一定相似,因为任意两个矩形的对应边不一定成比例.3.提示: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x=6,=3.5.5.(1)解:∵AD=2,BD=4,AE=2.5,EC=5,∴AB=AD+BD=2+4=6,AC=AE+EC =2.5+5=7.5.又∵DE=3,BC=9,∴==,==,==. (2)证明:∵DE∥BC,∴∠ADE=∠B,∠AED=∠C.在△ADE与△ABC 中,∠A=∠A,∠ADE=∠B,∠AED=∠C,且===,∴△ADE与△ABC相似.6.解:这两个矩形不相似.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小路内边缘所形成的矩形的长为30 ,宽为20 ,小路外边缘所形成的矩形的长为30+1×2=32(),宽为20+1×2=22(),∵≠,即两个矩形的对应边不成比例,∴这两个矩形不相似.7.解:若两个多边形仅有对应角相等,则它们不相似.例如:矩形A的长与宽分别为6 c和4 c,矩形B的长与宽分别为5 c和3 c,对应边的比分别为6∶5,4∶3,∵6∶5≠4∶3,∴这两个矩形不相似.若两个多边形仅有对应边成比例,则这两个多边形也不相似.例如:边长为3 c的正方形和边长为4 c、内角分别为60°,60°,120°,120°的菱形,对应边的比为,但对应角不相等,∴这两个多边形不相似.8.解:设原来矩形的长为x,宽为,则对折后的矩形的长为,宽为x.由相似图形的性质可知x∶=∶,2=x2,x=或x=-(舍去),∴x=,即x∶=∶1,即原来矩形的长宽比是∶1.将这张纸再对折下去,得到的矩形都相似,理由如下:两次对折后得到的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x和,则x∶=∶=2∶1,即两次对折后得到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如此重复下去,结论相同.(1)本节课的相似多边形是在相似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对对应边、对应角进行数量上的刻画得出的,相似图形是本章内容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相似多边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学习相似三角形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导入中,以加宽黑板这一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放大镜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在学习过程中会收获更多的知识.(2)线段成比例是探究相似多边形概念和性质的基础,在教学设计时首先知道什么是线段的比,导出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概念,为探究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做好铺垫.通过探究放大镜下的三角形、四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之间的关系,很自然地得到相似多边形的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在课堂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中,学生自主探究有关概念、性质及例题时,由小问题层层深入解决,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得出结论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中习题的设计解决验证导入中的实例,做到首尾呼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已知矩形ABCD中,AB=1,在BC上取一点E,将△ABE沿AE向上折叠,使B点落在AD上的F点.若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求AD 的长.〔解析〕设AD=x,由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根据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用方程思想解答几何题是常用的思想方法.解:∵矩形ABCD中,AF由AB折叠而得,∴ABEF是正方形.又∵AB=1,∴AF=AB=EF=1.设AD=x,则FD=x-1.∵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即=.解得x1=,x2=(负值,舍去).∴AD=.。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相似三角形 单元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相似三角形  单元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相似三角形一、选择题1.如果2a =5b ,那么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A .a b =25B .a 5=2b C .a 2=b 5D .a 5=b 22.如图,直线l 1∥l 2∥l 3,AC =6,DE =3,EF =2,则AB 的长为( )A .3B .125C .165D .1853.如图,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PA >PB ,若AB =2,则PA 的长度是( )A .5−1B .3−5C .25−4D .14.如图, 在▱ABCD 中, E 是边AB 上一点, 连结AC ,DE 相交于点F . 若AE EB =23,则 AF CF 等于( )A .13B .23C .25D .355.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图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A .B .C.D.6.△ABC和△DEF是两个等边三角形,AB=2,DE=4,则△ABC与△DEF的面积比是( ) A.1:2B.1:4C.1:8D.1:27.如图,在△ABC中,BC=6,AC=8,∠C=90°,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与AB交于点D,再分别以点A,D为圆心,大于12A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分别交AC,AB于点E,F,则AE的长度为( )A.52B.103C.3D.228.如图,△ABC和△A1B1C1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点A在线段O A1上,若OA:A A1=1:2,则△ABC和△A1B1C1的周长之比为( )A.1:2B.2:1C.1:3D.3:19.如图,在△ABC中,D为线段AC上一点,点E在AC的延长线上,过点D作DF∥AB交BC于点F,连结BE,EF,若A C2+D E2=A E2,则△BEF与△DCF的面积比为( )A.1:2B.1:3C.2:3D.2:510.如图,矩形ABCD中,AB=4,AD=2,E为边AD上一个动点,连接BE,取BE的中点G,点G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F,连接CF,则△CEF面积的最小值是( )A .4B .154C .3D .114二、填空题11.如图,AC 、BD 交于点O ,连接AB 、CD ,若要使△AOB ∽△COD ,可以添加条件 .(只需写出一个条件即可)12.已知△ABC ∽△DEF ,且AB:DE =1:3,△ABC 与△DEF 的周长比是 .13.如图,在这架小提琴中,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BC >AC ).若AB =60cm ,则BC = cm .14.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AB =4,AC =5,AE 平分∠BAC ,点D 是AC 的中点,AE 与BD交于点O ,则的值AOOE .15.如图,矩形ABCD 中,AB =3 6 ,BC =12,E 为AD 中点,F 为AB 上一点,将△AEF 沿EF 折叠后,点A 恰好落到CF 上的点G 处,则折痕EF 的长是 .16.如图,正方形ABCD 中,BF =FG =CG ,BE =2AE ,CE 交DF 、DG 于M 、N 两点,有下列结论:①DF ⊥EC ;②S △MFC =59S 四边形MFBE ;③DM :MF =2:1;④MN NC =913.其中,正确的有  .三、解答题17.(1)已知线段a =2,b =6,求线段a ,b 的比例中项线段c 的长.(2)已知x :y =3:2,求2x−yx的值.18.如图,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DE ∥BC ,AD BD =32,求DE BC 的值.19.如图,AD 、BC 相交于点P ,连接AC 、BD ,且∠1=∠2,AC =6,CP =4,DP =2,求BD 的长.20.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DC 边上一点,∠EAB =∠EBC .(1)求证:△ABE∽△BEC ;(2)若AB=4,DE=3,求BE的长.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OA=OC,OB=OD,AB=BC,AC=12,BD=16.(1)求证:四边形ABCD时菱形;(2)延长BC至点M,连接OM交CD于点N,若∠M=12∠BAC,求MNOM.22.如图,AB∥CD,且AB=2CD,E是AB的中点,F是边BC上的动点(F不与B,C重合),EF与BD相交于点M.(1)求证:△FDM∽△FBM;(2)若F是BC的中点,BD=18,求BM的长;(3)若AD=BC,BD平分∠ABC,点P是线段BD上的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DP⋅BP=BF⋅CD,若存在,求出∠CPF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12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OB=OC=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ABC=∠BCM,如果存在,求M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D是抛物线第二象限上一动点,过点D作DF⊥x轴于点F,过点A、B、D的圆与DF交于E点,求△ABE的面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2.【答案】D3.【答案】A4.【答案】C5.【答案】B6.【答案】B7.【答案】A8.【答案】C9.【答案】A10.【答案】B11.【答案】∠A=∠C(答案不唯一)12.【答案】1:313.【答案】(305−30)14.【答案】9415.【答案】21516.【答案】①④17.【答案】(1)解:∵线段a=2,b=6,线段c是线段a、b的比例中项,∴c2=ab=12,∴c=23(负值舍去);(2)解:∵x:y=3:2,∴可设x=3k,y=2k(k≠0),∴2x−yx=6k−2k3k=43.18.【答案】3519.【答案】BD=320.【答案】(1)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AB//CD,∴∠EBA=∠BEC,又∵∠EAB=∠EBC,∴△ABE∽△BEC.(2)解:∵四边形ABCD 平行四边形,∴AB =DC =4,∵DE =3,∴CE =1,∵△ABE∽△BEC ,∴AB EB =EBEC,∴AB ⋅CE =B E 2=4×1=4,∴BE =2.21.【答案】(1)证明:∵ 在四边形ABCD 中,OA=OC ,OB=O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B=BC∴ 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DC的中点,AE交BD于点F,S△DEF =12cm2,则S△AOB的值为()A.12cm2B.24cm2C.36cm2D.48cm2(第1题) (第2题) (第5题)2.如图,△ABC,AB=12,AC=15,D为AB上一点,且AD=AB,在AC上取一点E,使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AE等于()A.B.10 C.或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3.(3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这个三角形的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比为()A.B.C.D.4.点P是△ABC中AB边上的一点,过点P作直线(不与直线AB重合)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最多有()A.2条B.3条C.4条D.5条5.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B.C.D.6.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BC中点,DE交AC于F,若DE=12,则EF 等于()A.8 B.6 C.4 D.37.已知正方形ABCD,E是CD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P与△ECP 相似的是()A.∠APB=∠EPC B.∠APE=90°C.P是BC的中点D.BP:BC=2:3(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1题)8.如图,矩形ABCD中,BE⊥AC于F,E恰是CD的中点,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BF2=AF2;B.BF2=AF2C.BF2>AF2D.BF2<AF29.(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M是AB的中点,连接CM、DM、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D.10.在坐标系中,已知A(﹣3,0),B(0,﹣4),C(0,1),过点C作直线L交x轴于点D,使得以点D,C,O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这样的直线一共可以作出()A.6条B.3条C.4条D.5条二、填空题:11.如图,把一个矩形纸片ABCD沿AD和BC的中点连线EF对折,要使矩形AEFB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长与宽的比为.12.已知:===,2b+3d﹣5f=9,则2a+3c﹣5e=.13.如图,在Rt△ABC中,∠C=90°,MN⊥AB于M,AM=8cm,AC=AB,BC=15cm,则四边形BCNM的面积为.(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边上一点,且BE:EC=2:1,AE与BD交于点F,则△AFD 与四边形DEFC的面积之比是.15.如图,已知梯形AECF中,已知点D是AB边的中点,AF∥BC,CG=3,GA=1,若△AEG的面积为1,那么四边形BDGC的面积为.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为AB的三等分点,DM、DN分别交AC于P、Q两点,则AP:PQ:QC=.三、解答题:(共36分)17.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E是BA延长线上一点,CE与AD、BD交于G、F.求证:CF2=GF•EF.18.(8分)已知:如图AD•AB=AF•AC,求证:△DEB∽△FE C.19.以长为2的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P,连接PD,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PF=PD,以AF为边作正方形AMEF,点M在AD上.(1)求AM,DM的长;(2)求证:AM2=AD•DM;(3)根据(2)的结论你能找出图中的黄金分割点吗?20.已知:如图,AD是Rt△ABC的角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EF交C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FD2=FB•F C.21.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D平分∠CAB交BC于点D,过点C作CE⊥AD,垂足为E,CE的延长线交AB于点F,过点E作EG∥BC交AB于点G,AE•AD=16,.(1)求AC的长;(2)求EG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DC的中点,AE交BD于点F,S△DEF =12cm2,则S△AOB的值为()A.12cm2B.24cm2C.36cm2D.48cm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DC=2DE,OD=OB,DC∥AB,求出△DFE∽△BFA,推出===,=()2=,==,求出△AFB的面积是48cm2,△ADF 的面积是24cm2,求出△ABD的面积即可.【解答】解:∵E为DC的中点,∴DC=2D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2DE,OD=OB,DC∥AB,∴△DFE∽△BFA,∴===,=()2=()2=,==,∵S△DEF=12cm2,∴△AFB的面积是48cm2,△ADF的面积是24cm2,∴△ABD的面积是72cm2,∵DO=OB,∴△ADO和△ABO的面积相等,∴S△AOB的值为×72cm2=36cm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FB的面积和△ADF的面积.2.如图,△ABC,AB=12,AC=15,D为AB上一点,且AD=AB,在AC上取一点E,使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AE等于()A.B.10C.或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ADE与△ABC相似,则存在两种情况,即△AED∽△ACB,也可能是△AED∽△ABC,应分类讨论,求解.【解答】解:如图(1)当∠AED=∠C时,即DE∥BC则AE=AC=10(2)当∠AED=∠B时,△AED∽△ABC∴,即AE=综合(1),(2),故选C.【点评】会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3.(3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这个三角形的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比为()A.B.C.D.【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本题主要利用勾股定理和面积法求高即可.【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斜边为5,∴斜边上的高为=.(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得)∴这个三角形的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比为5:=.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利用面积法求高,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掌握程度.4.点P是△ABC中AB边上的一点,过点P作直线(不与直线AB重合)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最多有()A.2条B.3条C.4条D.5条【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常规题型;压轴题.【分析】根据已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作辅助线即可求得这样的直线有几条.【解答】解:(1)作∠APD=∠C∵∠A=∠A∴△APD∽△ABC(2)作PE∥BC∴△APE∽△ABC(3)作∠BPF=∠C∵∠B=∠B∴△FBP∽△ABC(4)作PG∥AC∴△PBG∽△ABC所以共4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运用.5.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 B.C.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网格中的数据求出AB,AC,BC的长,求出三边之比,利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三角形相似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AC=,BC=2,∴AC:BC:AB=:2:=1::,A、三边之比为1::2,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不相似;B、三边之比为::3,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不相似;C、三边之比为1::,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D、三边之比为2::,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不相似.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6.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BC中点,DE交AC于F,若DE=12,则EF 等于()A.8 B.6 C.4 D.3【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BC中点,所以CE=AD,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CEF∽△ADF,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出==,再根据DF=DE﹣EF即可得出EF的长.【解答】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BC中点,∴CE=AD,∵AD∥BC,∴∠ADF=∠DEC,∠AFD=∠EFC,∴△CEF∽△ADF,∴==,=,即=,解得EF=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先根据题意判断出△CEF∽△ADF,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进行解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已知正方形ABCD,E是CD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P与△ECP 相似的是()A.∠APB=∠EPC B.∠APE=90°C.P是BC的中点D.BP:BC=2:3【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做题即可.【解答】解: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判断.A、B可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D可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判断.只有C中P是BC的中点不可推断.故选C.【点评】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8.如图,矩形ABCD中,BE⊥AC于F,E恰是CD的中点,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BF2=AF2B.BF2=AF2C.BF2>AF2D.BF2<AF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射影定理.【分析】此题即是探求BF2与AF2之间的关系.利用△ABF∽△CEF所得比例线段探究求解.【解答】解:根据射影定理可得BF2=AF×CF;∵△ABF∽△CEF,∴CF:AF=CE:AB=1:2∴BF2=AF×AF=AF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射影定理及三角形的相似的性质.9.(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M是AB的中点,连接CM、DM、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B .C .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到△AME ∽△CD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边对应边成比例,求得EH ,EF 的长,从而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如图,过点E 作HF ⊥AB∵AM ∥CD ,∴∠DCE =∠EAM ,∠CDE =∠EMA ,∴△AME ∽△CDE∴AM :DC =EH :EF =1:2,FH =AD =1∴EH =,EF =.∴阴影部分的面积=S 正﹣S △AME ﹣S △CDE ﹣S △MBC =1﹣﹣﹣=.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找出各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0.在坐标系中,已知A (﹣3,0),B (0,﹣4),C (0,1),过点C 作直线L 交x 轴于点D ,使得以点D ,C ,O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这样的直线一共可以作出( )A .6条B .3条C .4条D .5条【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常规题型;分类讨论.【分析】△AOB是直角三角形,所作的以点D,C,O为顶点的三角形中∠COD=90度,OC与AD 可能是对应边,这样就可以求出CD的长度,以C为圆心,以所求的长度为半径作圆,圆与x轴有两个交点,因而这样的直线就是两条.同理,当OC与BD是对应边时,又有两条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四条.【解答】解:以点D,C,O为顶点的三角形中∠COD=90度,当OC与AO是对应边,以C为圆心,以CD的长度为半径作圆,圆与x轴有两个交点,因而这样的直线就是两条.同理,当OC与OB是对应边时,又有两条满足条件的直线,所以共有四条.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相似,注意到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如图,把一个矩形纸片ABCD沿AD和BC的中点连线EF对折,要使矩形AEFB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长与宽的比为.【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相等,设出原来矩形的长与宽,就可得到一个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解答】解:根据条件可知:矩形AEFB∽矩形ABC D.∴=.设AD=x,AB=y,则AE=x.则=,即:x2=y2.∴=2.∴x:y=:1.即原矩形长与宽的比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根据相似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把几何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正确分清对应边,以及正确解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已知:===,2b+3d﹣5f=9,则2a+3c﹣5e=.【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等比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2b+3d﹣5f=9,∴2a+3c﹣5e=×9=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熟记并理解等比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Rt△ABC中,∠C=90°,MN⊥AB于M,AM=8cm,AC=AB,BC=15cm,则四边形BCNM的面积为.【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AMN∽△ACB,推出==,由AC:AB=4:5,设AC=4k,AB=5k,则BC=3k,由BC=15,推出k=5,AC=20,AB=25,根据四边形BCNM的面积=S△ABC ﹣S△AMN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MN⊥AB,∴∠AMN=∠C=90°,∵∠A=∠A,∴△AMN ∽△ACB ,∴==,∵AC :AB =4:5,设AC =4k ,AB =5k ,则BC =3k ,∵BC =15,∴3k =15,∴k =5,AC =20,AB =25,∴MN =6,AN =8,∴四边形BCNM 的面积=S △ABC ﹣S △AMN =×20×15﹣×8×6=126. 故答案为126.【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上一点,且BE :EC =2:1,AE 与BD 交于点F ,则△AFD 与四边形DEFC 的面积之比是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题意,先设CE =x ,S △BEF =a ,再求出S △ADF 的表达式,利用四部分的面积和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得到x 与a 的关系,那么两部分的面积比就可以求出来.【解答】解:设CE =x ,S △BEF =a ,∵CE =x ,BE :CE =2:1,∴BE =2x ,AD =BC =CD =AD =3x ;∵BC ∥AD ∴∠EBF =∠ADF ,又∵∠BFE =∠DFA ;∴△EBF ∽△ADF∴S △BEF :S △ADF ===,那么S △ADF =a .∵S △BCD ﹣S △BEF =S 四边形EFDC =S 正方形ABCD ﹣S △ABE ﹣S △ADF ,∴x 2﹣a =9x 2﹣×3x •2x ﹣,化简可求出x 2=;∴S △AFD :S 四边形DEFC =: =: =9:11,故答案为9:11. 【点评】此题运用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还用到了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5.如图,已知梯形AECF 中,已知点D 是AB 边的中点,AF ∥BC ,CG =3,GA =1,若△AEG 的面积为1,那么四边形BDGC 的面积为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分析】先求出△AFG 的面积,然后找出S △CEG =9S △AFG =3,再求出S △AFD =2S △AFC =2×=,S △DEB =S △AFD =,最后用面积差即可.【解答】解:AF ∥BC ,CG =3,GA =1,∴,∴FG =EF ,∵AF ∥BC ,∴, ∵D 是AB 的中点,∴AD =BD ,∴ED =FD ,∴FD =EF ,∵=,∴S △AFG =S △AEG =,∵AF ∥BC ,∴△CEG ∽△AFG ,∴,∴S △CEG =9S △AFG =3,∵FG =EF ,FD =EF ,∴FD =2FG ,∴DG =FG ,∴S △AFD =2S △AFC =2×=,∵△BED ≌△AFD ,∴S △DEB =S △AFD =,∴S 四边形BDGC 的面积=S △CGE ﹣S △BED=3﹣=.【点评】此题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分,等底的两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出△AFG 的面积.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N 为AB 的三等分点,DM 、DN 分别交AC 于P 、Q 两点,则AP :PQ :QC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AMP∽△CDP和△ANQ∽△CDQ,可分别得到AP、PQ、QC的关系式,进而求出AP、PQ、QC的比值.【解答】解:由已知得:△AMP∽△CDP,∴AM:CD=AP:PC=AP:(PQ+QC)=,即:3AP=PQ+QC,①△ANQ∽△CDQ,∴AN:CD=AQ:QC=(AP+PQ):QC=,即2QC=3(AP+PQ),②解①、②得:AQ=AC,PQ=AQ﹣AP=AC,QC=AC﹣AQ=AC,∴AP:PQ:QC=5:3:12.【点评】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三、解答题:(共36分)17.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E是BA延长线上一点,CE与AD、BD交于G、F.求证:CF2=GF•EF.【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D∥BC,AB∥CD,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利用等量代换得到=,然后根据比例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即CF2=GF•E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8.(8分)已知:如图AD•AB=AF•AC,求证:△DEB∽△FE 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利用两边对应比值相等,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进而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D•AB=AF•AC,∴=,又∵∠A=∠A,∴△DEB∽△FE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19.以长为2的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P,连接PD,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PF=PD,以AF为边作正方形AMEF,点M在AD上.(1)求AM,DM的长;(2)求证:AM2=AD•DM;(3)根据(2)的结论你能找出图中的黄金分割点吗?【考点】黄金分割;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由勾股定理求PD,根据AM=AF=PF﹣PA=PD﹣PA,DM=AD﹣AM求解;(2)由(1)计算的数据进行证明;(3)根据(2)的结论得:=,根据黄金分割点的概念,则点M是AD的黄金分割点.【解答】(1)解:在Rt△APD中,PA=AB=1,AD=2,∴PD==,∴AM=AF=PF﹣PA=PD﹣PA=﹣1,DM=AD﹣AM=2﹣(﹣1)=3﹣;(2)证明:∵AM2=(﹣1)2=6﹣2,AD•DM=2(3﹣)=6﹣2,∴AM2=AD•DM;(3)点M是AD的黄金分割点.理由如下:∵AM2=AD•DM,∴═=,∴点M是AD的黄金分割点.【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的概念.先求得线段AM,DM的长,然后求得线段AM和AD,DM和AM之间的比,根据黄金分割的概念进行判断.20.已知:如图,AD是Rt△ABC的角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EF交C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FD2=FB•F 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首先连接AF,可证得△AFC∽△BFA,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证得FA2=FB•FC,则可得FD2=FB•F C.【解答】证明:连接AF,∵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AF=DF,∴∠FAE=∠FDE,∵∠FAE=∠FAB+∠BAD,∠FDE=∠C+∠CAD,且∠BAD=∠CAD,∴∠FAB=∠C,∵∠AFB是公共角,∴△AFB∽△CFA,∴,∴FA2=FB•FC,即FD2=FB•F C.【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1.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D平分∠CAB交BC于点D,过点C作CE⊥AD,垂足为E,CE的延长线交AB于点F,过点E作EG∥BC交AB于点G,AE•AD=16,.(1)求AC的长;(2)求EG的长.【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CAD是公共角,∠ACB=∠AEC=90°,所以△ACE和△AD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整理即可得到AC2=AE•AD,代入数据计算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度为8,再根据AD平分∠CAB交BC于点D,CE⊥AD证明△ACE 和△AF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CE=EF,最后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EG=B C.【解答】解:(1)∵CE⊥AD,21 ∴∠AEC =90°,∵∠ACB =90°,∴∠AEC =∠ACB ,又∠CAE =∠CAE ,∴△ACE ∽△ADC ,∴,即AC 2=AE •AD ,∵AE •AD =16,∴AC 2=16,∴AC =4;(2)在△ABC 中,BC ===8,∵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CAE =∠FAE ,∵CE ⊥AD ,∴∠AEC =∠AEF =90°,在△ACE 和△AFE 中,,∴△ACE ≌△AFE (ASA ),∴CE =EF ,∵EG ∥BC ,∴EG =BC =×8=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单元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两个图形:①两个等腰三角形;②两个直角三角形;③两个正方形;④两个矩形;
⑤两个菱形;
⑥两个正五边形. 其中一定相似的有( )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6个斜三角形:①△ABC,②△BCD,③△BDE,④△BFG,•⑤△FGH,
⑥△EFK,其中②~⑥中与三角形①相似的是( )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3.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分别从台湾
来大陆参观访问,先后来到西安,都参观了新建成的“大唐芙蓉园”,该园占地面积约为800000m2,
若按比例尺1:2000缩小后,其面积大约相当于( )
A.一个篮球场的面积
B.一张乒乓球台台面的面积
C.《陕西日报》的一个版面的面积
D.《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
4.如图,小明设计两个直角,来测量河宽BC,他量得AB=2米,BD=3米,CE=9米,•则河宽BC为( )
A.5米
B.4米
C.6米
D.8米
5.如图,已知等腰△ABC中,顶角∠A=36°,BD为∠ABC的平分线,则的值等于( )
A. B. C.1 D.
6.如果整张报纸与半张报纸相似,则此报纸的长与宽的比是( )
A.2:1
B.
C.4:1
D.
7.△ABC的面积被平行于BC的两条线段三等分,如果BC=12cm,•那么这两条线段中较短的一条的长是( )
A.8cm
B.6cm
C.
D.
8.如图,梯形ABCD中,AB∥CD,∠A=90°,E在AD上,且CE平分∠BCD,BE•平分∠ABC,则下列关系式中
成立的有( )
①;②;③;④CE2=CD×BC;⑤BE2=AE ×B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下列说法:①位似图形都相似;②位似图形都是平移后再放大(或缩小)得到;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
中线与斜边的比为1:2;④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4:9,则周长的比为16:81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点M在BC上,点N在AM上,CM=C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M∽△ACB
B.△ANC∽△AMB
C.△ANC∽△ACM
D.△CMN∽△BCA
1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4),C(0,3),过C作直线交x轴于D,使以D、O、C为顶点
的三角形与△AOB相似.这样的直线最多可以作( )
A.2条
B.3条
C.4条
D.6条
12.(淄博)如图,路灯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离灯的底部(点O)20米的点A 处,沿OA所在的直
线行走14米到点B时,人影的长度( )
A.增大1.5米
B.减小1.5米
C.增大3.5米
D.减小3.5米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3.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小明的身高为1.5米,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同时一古塔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0米,则古塔高为________.
14.(江苏常州)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中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DF平分CE于点G,CF=1,则BC=_______,△ADE•与△ABC•的周长之比为_______,•△CFG与△BFD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
15.已知D、E两点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DE∥BC,且△ADE的周长与△ABC•的周长之比为3:7,则AD:DB=________.
16.△ABC三边的长分别是2cm、3cm、4cm,与其相似的△DEF的最短边是8cm,那么它的最长边的边长
是________.
17.(湖南岳阳)如图,要使△ACD∽△ABC,只需添加条件_______(•只要写出一种合适的条件即可).
18.如图是幻灯机的工作情况,幻灯片与屏幕平行,光源距幻灯片30cm,•幻灯片距屏幕1.5m,幻灯片中的小树高8cm,则屏幕上的小树高是______.
19.如图,在△ABC中,点D在线段BC上,∠BAC=∠ADC,AC=8,BC=16,那么CD=______.
20.如图,梯形ABCD中,AD∥BC,AC、BD交于O点,S△AOD:S△COB=1:9,则S△DOC:S
=_______.
△BOC
三、解答题(第21题~24题每题6分,第25、26题每题8分,共40分)
21.(湖北荆州)如图,梯形ABCD中,∠A=∠B=90°,且AD=AB,∠C=45°,将它分割成4个大小一样,都与原梯形相似的梯形(在图形中直接画分割线,不需要说明)
22.(苏州)如图,梯形ABCD中,AB∥CD,且AB=2CD,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与BD相交于点M.(1)求证:△EDM∽△FBM;(2)若DB=9,求BM.
23.如图,在离树AB的3米远处竖一长2米的杆子CD,站在离杆子1米远EF处的人刚好越过杆顶C看到树顶A,这个人高EF=1.5米,求树高.
24.在《九章算术》“勾股”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今有邑方不知大小,各中开门,出北门二十步有木,出南门十回步,折而西行一千七百七十五步见木.问邑方几何.”
用今天的话说,大意是:如图,DEFG是一座正方形小城,北门H位于DG的中点,南门K位于EF的中点,出北门20步到A处有一树木,出南门14步到C,再向西行1775步到B处,正好看到A处的树木(即点D在直线AB上),求小城的边长.
25.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一直角边是1.5米,另一直角边长是2米,要把它加工成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桌面,甲、乙二人的加式方法分别如左图和右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谁的加工方法符合要求.
2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点B 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
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
(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对四边形QAPC的面积,提出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
(3)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A 提示:③⑥;
2.B
3.C 提示: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
4.B 提示:由题意知△ABD∽△ACE,

5.B 提示:AD=BD=BC,△ABC∽△BCD;
6.B 提示:根据题意设报纸的长为x,宽为y,有

7.C 提示: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
8.B 提示:②③④成立;
9.B 提示:①③正确;
10.B 提示:由CM=CN,∴∠CMN=∠CNM,∴∠AMB=∠ANC,又

∴△ANC∽△AMB;
11.C 提示:如图:
12.D 提示:设AM=x,BN=y,
.
二、填空题
13.30米提示:设古塔高为h,;
14.2,1:2,1:6
15.3:4
16.16cm
17.∠1=∠ABC或∠2=∠ACB或AC2=AD·AB(答案不唯一)
18.48cm
19.4
20.1:3 提示:∵S△AOD:S△COB=1:9,,∵△AOD与△DOC等高,∴S△AOD:S△
=1:3,
DOC
∴S△DOC:S△BOC=1:3.
三、解答题
21.如图
22.(1)证:∵E是AB的中点,
∴AB=2EB,∵AB=2CD,∴CD=EB.
又AB∥CD,•∴四边形CBED是平行四边形.
∴CB∥DE,∴∴△EDM∽△FBM.
(2)解:∵△EDM∽△FBM,∴.
∵F是BC的中点,
∴DE=2BF.∴DM=2BM.∴BM=DB=3.
23.3.5米
提示:延长AE、BF交于点P,由由
.
24.解:设小城的边长为x步,根据题意,Rt△AHD∽Rt△ACB,
因为有,即,
去分母并整理,得x2+34x-71000=0,解得x1=250,x2=-284(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小城的边长为250步.
25.乙加工的方法合理.
提示:设甲加工桌面长xm,
过点C作CM⊥AB,垂足是M,与GF相交于点N,
由GF∥DE,可得三角形相似,
而后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可以得到CN:CM=•GF:AB,即(CM-x):CM=x:AB.
由勾股定理可得AB=2.5,由面积相等可求得CM=1.2,•
故此可求得x=;
设乙加工桌面长ym,
由FD∥BC,得到Rt△AFD∽Rt△ACB,
所以AF:AC=FD:BC,即(2-y):2=y:1.5,解得y=,
很明显x<y,故x2<y2,所以乙加工的方法符合要求.
26.(1)对于任何时刻t,AP=2t,DQ=t,QA=6-t,
当QA=AP时,△QA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6-t=2t,t=2秒.
(2)S△QPC=S△QAC+S△APC =(36-6t)+6t=36cm2,
在P、Q两点移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APC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或P、Q两点到对角线AC的距离之和
保持不变)
(3)分两种情况:
①当时△QAP∽△ABC,则从而t=1.2,
②当时△PAQ∽△ABC,则从而t=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