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章末检测

第一章章末检测
第一章章末检测

第一章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天体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若天体1为太阳,则诗中“婵娟”可能是()

A.天体2

B.天体3

C.天体4

D.天体2或天体4

解析第1题,图中包含以天体1为中心和以天体2为中心的两级天体系统。第2题,诗中“婵娟”指明月,若天体1为太阳,天体2、3组成地月系,天体3为月球。

答案 1.B 2.B

2019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甲为“‘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不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4.“嫦娥二号”发射期间,地球位于图乙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有月球和地球,故应该是地月系,总星系包括河

外星系和银河系,其中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故选C。第4题,根据图中时间可知,“嫦娥二号”的发射时间为10月8日,此时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读乙图可知,①为秋分日,②为冬至日,③为春分日,④为夏至日,故“嫦娥二号”发射期间位于①~②之间。答案 3.C 4.A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2级

B.3级

C.4级

D.1级

6.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降落火星,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解析第5题,图中天体是太阳、地球、月球,包含太阳系和地月系2级天体系统。第6题,人类从地球上发射探测器到火星,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地月系。答案 5.A 6.A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距离太阳最近的天体,椭圆为天体的运行轨道。读图回答7~8题。

7.属于卫星的天体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天体②的地表最高温度远高于地球,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有()

①天体的公转周期长②天体的自转周期长③与太阳的距离较近④天体外围的大气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7题,①、②、③围绕太阳转,为行星,④围绕③转,所以为卫星。第

8题,天体地表温度高可能是由于距离太阳近,或者自转周期长,白天时间长。答案7.D8.B

下图为太阳系8颗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⑧,分别示意地球和土星的是()

A.②、⑦

B.③、⑥

C.③、⑤

D.④、⑤

10.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

C.自身能发光

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

解析第9题,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此可以判断图中各行星序号。第10题,由于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所以其表面温度高于地球。

答案9.B10.D

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图中字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日地距离,大约150亿千米

B.A表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辐射

C.图中B、D两点的太阳辐射强度,D点更强

D.图示时刻,B点是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的点

12.图中A对地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A.适当的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B.使地球有了厚层的大气

C.相互的辐射,抑制了地球上的病菌

D.使地球成为固态的球体

解析第11题,图中字母A表示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此时太阳光垂

直照射在B点,因此该点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第12题,图中A表示适当的日地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答案11.D12.A

2019年3月20日,壮观的日全食美景在欧洲上演。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

A.都是光球层

B.都是色球层

C.都是日冕层

D.光球层与色球层

14.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黑子、耀斑

15.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曾母暗沙夜空的美丽极光

B.风调雨顺,农业增产

C.磁针指向失准

D.流星现象多发

解析第13题,日全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色球层及日冕层可见。第14题,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第15题,太阳活动活跃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导致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流星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极光发生在较高纬度,曾母暗沙在赤道附近,看不到极光。太阳活动活跃时,往往自然灾害多发。

答案13.D14.A15.C

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与四川盆地相比较,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阳辐射量差异明显,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气象

C.下垫面

D.大气环流

解析第16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D项正确。第17题,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纬度一致,故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辐射与纬度、气象因素无关,排除A 项和B项;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大气环流形式没有本质区别,排除D 项;而a处海拔更高,故C项正确。

答案16.D17.C

下图为1954~2019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19.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解析第18题,结合中国政区图判断,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关系: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负相关;安徽省正相关与负相关的面积大约相同;正相关最大值出

现在图中东北部。第19题,太阳黑子是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所发生的现象,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和耀斑往往相伴而生,故D项错误。太阳黑子强盛,说明太阳活动剧烈,其发出的各种带电粒子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干扰通信卫星信号。从图中看出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正相关、负相关均有,故A 项错误。漠河地区纬度低于北极圈,不会出现极昼现象,并且极昼现象的发生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和太阳黑子没有关系。

答案18.D19.B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20~21题。

20.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1.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界面为古登堡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解析第20题,地下岩浆主要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中。第21题,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两种地震波均能在该界面通过。地震波由该界面向下传播时速度明显加快。由于大陆地壳较厚,因此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大陆部分较大。答案20.B21.D

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甲为()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成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解析第22题,地壳厚度不均,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在陆地上,地表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根据图中信息,大体可判断曲线甲与地形曲线呈正相关,曲线甲为表达地壳厚度的曲线。第23题,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厚,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关系不大,山地丘陵不一定比高原高,所以它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不一定厚,海拔高度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D正确。

答案22.C23.D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回答24~25题。

24.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该大气层气温的垂直变化()

A.受地面影响明显

B.主要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

C.主要与臭氧气体有关

D.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

解析由图中数值可知,图示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臭氧吸收了紫外线。

答案24.A25.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试绘出昆明至上海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曲线。

(3)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原因。

(4)说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太阳总辐射量曲线的走向特点,这是由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特别是地形差异及其纬度位置决定的。第(2)题,在绘图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一级控制点,还要注意次级控制点,具体绘图过程中可参照等高线剖面图的画法进行。第(3)题,台湾岛东、西两侧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太阳辐射分布具有不同特点。第(4)题,拉萨之所以成为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条件有关。

答案(1)东部受纬度的影响呈东西走向,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呈南北走向。

(2)图略。

(3)西侧较高。西侧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东侧反

之。

(4)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19年11月9日4时16分,中国“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一起发射升空。

材料二地球与火星资料对照表。

(1)根据表中信息,说明火星大气和地球大气的主要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火星表面均温低的原因。

(3)若在2019年后再次发射火星探测器,最佳发射时间宜选在2019年。请结合材料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火星大气密度比地球大气小很多,且主要成分是CO2,说明火星大气稀薄,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第(2)题,可从日火距离、公转周期、大气密度三方面分析。第(3)题,地火距离较近的时间利于火星探测器的发射,而火星公转周期接近2年,所以宜选择在2019年再次发射。答案(1)火星大气密度稀薄,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

(2)距离太阳较远,公转周期较长,缺少大气保护。

(3)火星探测器的发射一般选在地球和火星距离较近的时间,而火星公转周期接近2年,因此宜选在2019年。

28.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为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这些区域是由于________而黯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________的标志。

(2)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它的爆发是________的显示。

(3)C是________层。

(4)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________。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________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太阳大气抛出________,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解析从图上看,A为太阳大气的最内层光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B层为色球层,该层太阳活动为耀斑,C为日冕层。

答案(1)光球黑子比四周温度低太阳活动强弱(2)色球耀斑太阳活动最强烈(3)日冕(4)相关性电离高能带电粒子磁暴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5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9年2月27日14:34,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39千米,震源位于地下55千米。

材料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智利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太平洋上()

A.只测到横波

B.只测到纵波

C.同时测到横、纵波

D.均测量不到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地震波通过B 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_____,D+E____________,

F+G____________。

(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解析第(1)题,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因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当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会诱发海啸,也会对人类产生重大危害。第(2)题,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第(3)题,由图可知A为莫霍面,B为古登堡面,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会突然下降,横波会完全消失。第(4)题,由图可知C为地壳,D+E为地幔,F+G为地核。第(5)题,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判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状态。

答案(1)A(2)B(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4)地壳地幔地核(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可能为液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