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修复科: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合集下载

修复学第六章全口义齿

修复学第六章全口义齿

全口牙列缺失的影响
第一节 全口义齿修复的有关知识
一、无牙颌解剖标志 牙列缺失的上下颌称为无牙颌, 全口义齿的制作和修复与无牙颌的 解剖标志密切相关。
(一)无牙上颌的解剖标志
1.上颌牙槽嵴:天然牙赖以存在的基础 牙列缺失后院牙槽突逐渐吸收成牙槽 嵴。它是承受上半口义齿咀嚼压力的 主要区域,它将口腔分为内外两个部 分:口腔前庭和口腔本部。
2.上颌唇系带:义齿基托边缘在此 形成“v”字形的凹陷,以适应上唇系 带 的活动,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3.上颌颊系带:位于前磨压压根部, 呈扇形,数目部定,义齿基托应在此处 作切迹。 4.颧突:表面粘膜较薄,此处基托应 作缓冲,以防产生压痛。
5.上颌结节: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 的圆形骨突,上颌义齿基托翼缘应充 满此间隙,有利于义齿固位。 6.翼上颌切迹:位于上颌结节之后,是 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 7.切牙乳突:位义梨形或卵圆形的软 组织突起。它是人工牙中线的标志。
3.磨牙后垫:是位于下颌第三磨牙远 中的牙槽嵴远端的粘膜软垫,呈圆形或 卵圆形,是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封闭区, 它作为排列人工牙的标志。 4.舌系带:下颌全口义齿舌侧基托边 缘应在此处形成切迹。 5.下颌隆突:为于下颌两侧前磨牙根 部。
6.“p”切迹:为于下颌骨内缘,下颌舌 骨嵴前方,是口底上升时的最高点。 7.下颌舌骨嵴:为于下颌骨后部的舌 面,此处粘膜较薄,其下方有不同程度 的倒凹。 8.舌侧翼缘区:是下颌全口义齿舌侧 基托接触部位的解剖标志,此处基托 应有足够的伸展。
(二)义齿结构和义齿间隙 1.义齿结构: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人工 牙两部分组成,它们构成义齿的三个 面。 (1)组织面:组织面使义齿基托与 口腔粘膜组织接触的面,必需与口腔 粘膜组织紧密贴合,两者间形成大气 压和吸附力,使义齿在口腔中获得固 位。

口腔修复名词解释

口腔修复名词解释

口腔修复名词解释口腔修复是一种口腔医学领域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和材料来修复因外力、疾病或先天缺陷而导致的牙齿和口腔组织损伤。

口腔修复的目标是恢复口腔功能、改善咀嚼和言语能力,以及提升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美观度。

在口腔修复领域,有许多常见的名词需要解释。

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口腔修复的相关概念。

1. 全口义齿:全口义齿是指完全缺失或几乎完全缺失牙齿的患者所使用的一种修复方法。

它可以恢复失去的咀嚼功能和美观度。

全口义齿通常由人工牙齿和支承结构组成,可以通过种植牙或卡环等方式固定在口腔中。

2. 种植牙:种植牙是一种通过人工牙根植入患者的颌骨中,以恢复缺失牙齿的方法。

种植牙带有一个人工牙冠,可以与周围的牙齿无缝融合,恢复口腔功能和美观度。

种植牙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长期的稳定性,是口腔修复领域的重要方法之一。

3. 烤瓷牙:烤瓷牙是一种修复牙齿的技术,通过在牙齿表面覆盖一层陶瓷材料,以改善牙齿的形状、颜色和美观度。

烤瓷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美观度,并且在口腔内外观上与自然牙相似。

4. 活动义齿:活动义齿是一种用于修复部分缺失牙齿的方法。

活动义齿通常由人工牙齿和支承结构组成,支承结构可以通过卡环或其他固定方式与周围的牙齿连接。

活动义齿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保护牙齿的作用,并且可以方便地拆卸和清洁。

5. 牙套矫正:牙套矫正是一种用于矫正牙齿不齐、咬合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在牙齿表面粘贴或戴上一层透明的矫正器,来调整牙齿的位置和排列。

牙套矫正可以改善牙齿的外观和咀嚼功能,并且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美观度。

总之,口腔修复是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和材料来修复牙齿和口腔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

在口腔修复领域,全口义齿、种植牙、烤瓷牙、活动义齿和牙套矫正等名词都是常见的术语,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口腔修复的相关概念。

口腔修复不仅可以恢复口腔功能和美观度,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因此,口腔修复在现代口腔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口腔健康非常重要。

Prosthdontics-Complete Denture-口腔修复学

Prosthdontics-Complete Denture-口腔修复学

口腔修复学第七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第一节概述(掌握全口义齿的定义,了解其病因及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

)一、定义(一)牙列缺失:又称无牙颌(edentulous-jaw),指整个牙弓上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

(二)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称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为黏膜支持式。

它靠义齿基托与黏膜紧密贴合及边缘封闭产生的吸附力和大气压力产生固位,吸附在上下颌牙槽嵴上,借基托和人工牙恢复患者的面部形态和功能。

二、牙列缺失的病因及患病率龋病,牙周病,生理退行性改变,全身疾患、外伤、不良修复体。

三、牙列缺失对患者的影响(一)牙列缺失对口腔功能的影响1、影响咀嚼功能;2、面容形态改变;3、影响发音;4、牙槽嵴、口腔黏膜、TMJ、咀嚼肌及神经系统改变;5、影响吞咽功能;6、心理影响。

(二)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1、骨组织的改变→牙槽嵴吸收,其吸收速度与以下因素有关:(1)失牙的原因①牙周病引起的牙列缺失吸收快;②单纯拔牙引起的缺失吸收慢(2)失牙的时间:时间越长,吸收越多①牙缺失后3个月最快,6个月吸收速率下降;②2年后速度稳定;③余留牙槽嵴吸收终生持续,每年0.5mm左右。

(3)骨质密度:骨松质较骨密质吸收快,吸收顺牙根方向①上颌骨外侧骨板较内侧疏松,吸收方向呈向上内,外形逐渐缩小;②下颌骨内侧骨板较外侧疏松,吸收方向呈向下外,下牙弓逐渐变大;(4)与患者全身健康状态和骨质代谢状况相关(5)口腔局部情况:同一患者上下颌牙弓牙槽骨吸收不一样,同一颌弓牙槽骨也可因不规则吸收而凹陷和不对称(6)全口义齿情况2、软组织的改变(1)唇颊系带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短;(2)唇颊沟及舌沟间隙变浅;(3)肌肉张力平衡遭到破坏;(4)组织萎缩,黏膜变薄变平;(5)唇颊部肌肉向内凹陷(6)舌向前外伸展扩大。

3、TMJ改变:髁突后移可压迫耳颞神经、血管等,引起耳鸣,听力下降四、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第二节无牙颌解剖标志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无牙颌的结构特点、解剖标志及分区。

14.牙列缺失

14.牙列缺失

病名:牙列缺失
李某,男,70岁
主诉:全口牙缺失半年要求义齿修复
现病史:患者之前曾有严重的牙周病史,经治疗后,情况有好转。

但由于老年性退行性改变,余留牙松动,以致不能行使咀嚼功能,半年前拔除上下颌余留牙,现要求修复。

既往史:牙周病史,无过敏性疾病,无高血压,精神病史。

个人史:无
体格检查:神清,对答切题。

专科检查:颌面部对称,唇面丰满度良好,上唇的长度与面部协调,下颌张口无偏斜,无前伸,下颌运动正常,上下唇系带与中线一致,侧面面型平面型,颞下颌关节正常,牙槽嵴呈高而宽,颌弓呈方形,颌间距离一般,下颌隆突过大,咬合关系丧失。

辅助检查:全景片,侧位片
诊断:上下颌牙列缺失
治疗计划:全口义齿修复
(1)取模
(2)颌位关系记录
(4)全口义齿初戴
(5)定期复诊调改。

全口义齿修复护理

全口义齿修复护理

全口义齿蜡型的试戴
义齿仍处于蜡型阶段,可以修改 检查颌位关系 前牙的颜色、大小;中线与面部中线是
否一致 后牙咬合情况
初戴
义齿已经制作完成 咬合接触是否良好 磨光面形态 基托边缘长短是否合适 固位力大小
全口义齿修复的护理
护理评估
健康史
– 全身健康状况 – 慢性疾病病史 – 有无口腔表现
肌肉、系带附着位置
牙槽嵴低平,肌肉、系带附着点离牙槽 嵴顶近或平齐,义齿易脱位。
上下唇系带的位置:
是否与面部中线一致
舌的位置和大小:
牙列缺失后,舌失去了限制,变大,运 动时影响义齿的稳定。
陈旧义齿的检查:
重做的原因,要求 是否有黏膜损伤 记录咬合垂直距离作为参照
(二)修复前准备
口腔情况
– 拔牙原因及时间 – 伤口愈合情况 – 牙槽嵴情况
心理及社会因素
– 牙列缺失后对病人心理的影响程度 – 病人对全口义齿的认知情况、期望值 – 病人的文化背景及个性特征 – 经济承受能力
护理问题
咀嚼功能丧失 急躁、缺乏耐心 期望值过高 全口义齿知识缺乏
护理计划
Secondary stressbearing area
缓冲区
副承托r区elief area
Secondary stress-bearing area
义齿表面
1. 组织面:
基托与口腔粘膜接触的面,形成负压
2. 咬合面:
上下颌人工牙咬合接触的面,咬合平衡
3. 磨光面:
义齿与肌肉粘膜接触的面,形成凹斜面
肌功能修整
在印模材料的可塑期内,模仿口腔内软 组织的正常生理运动,如舌的运动,唇 颊部的运动等,对印模进行整塑,使其 边缘既伸展到粘膜转折处,又不致伸展 过多而妨碍肌功能活动,达到合理的伸 展范围。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知识点总结(总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七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一、教学要求(考试占10-15分)(一)掌握无牙颌的结构特点、解剖标志及分区,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临床操作步骤(印模、颌位关系记录)。

(二)熟悉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准备、技工制作操作(排牙原则、平衡牙合理论)、戴牙时的注意事项及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三)了解牙列缺失对机体的影响,牙列单颌全口义齿和即刻全口义齿的特点和修复要求。

二、教学内容(一)牙列缺失的病因、患病率、影响,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

(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及其临床意义,组织结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牙列缺失的组织改变。

(三)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吸附力、大气压力、表面张力),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颌骨的解剖形态、口腔粘膜的性质、基托的边缘、唾液的质和量),影响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良好的咬合关系、合理的排牙、理想的基托磨光面)。

(四)全口义齿修复前与患者的交流、口腔检查、外科处理,全口义齿与终止全口义齿的选择。

(五)全口义齿制作。

1.全口义齿印模的分类(一次、二次印模法:开口、闭口式印模法:粘膜静止,运动式印模法)。

、步骤方法、要求及模型的要求、灌注方法。

2.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

①垂直颌位关系,包括垂直距离、牙合托的定义,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的影响。

②水平颌位关系(哥特氏弓描计法、直接咬合法、肌监控仪法)。

③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

④上牙合架的操作步骤,前伸踝道斜度、侧方踝道斜度、切道斜度的确定。

3.排牙,包括人工牙的选择(质地、形态、色泽和大小)、排牙原则(美观原则、组织保健原则、咀嚼功能原则)、前牙后牙排牙方法。

4.平衡牙合的分类(正中牙合平衡、非正中牙合平衡、)平衡牙合的理论(五因素:髁导斜度、切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定位平面斜度,十定律,三因素四定律)。

口腔修复学 第六章全口义齿修复

口腔修复学 第六章全口义齿修复

十定律
三因素
髁道斜度
切道斜度 牙尖平衡斜面斜度
四定律
一:髁道斜度增加,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增加
二:髁道斜度增加,切道斜度减小 三:切道斜度增加,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增加 四:髁道斜度增加,切道斜度减小,牙尖平衡
斜面斜度增加
三因素四定律指导排牙和选磨
原因 试排牙时处理 选磨时处理 前牙接触, 后牙不接触 前牙不接触, 后牙接触
牙列缺失的修复
牙列缺失的修复
1 牙列缺失对人体的影响
2
3 4 5
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全口义齿的结构和基托范围 无牙颌的分区 小结及练习
牙列缺失对人体的影响
消化功能 面型 发音 心理
口腔颌面部的组织改变
骨缝纹路变浅 ◆颅骨: 骨质变疏松 重量减轻 ◆颌骨: 牙槽嵴吸收 苍老面容 ◆软组织: 舌体变大 粘膜敏感性增强 等关节症状
疼痛、弹响 ◆颞下颌关节:
牙列缺失后牙槽嵴吸收规律
◆时间 拔牙后1~3个月吸收较快;3~5 个月减慢;1年后相对稳定 牙周病吸收比龋病、外伤多
健康时吸收慢而少
◆拔牙原因
◆全身健康状况
◆吸收方向
◆部位
与牙根方向一致
后牙区吸收多,前牙区少
上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
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无牙颌的解剖标志—牙槽嵴
无牙上颌的解剖标志 —口腔前庭
前弓 区
唇系 带 颊系 带
后弓区
上颌结 节
颧突 区
无牙颌的解剖标志—口腔前庭
一、唇系带
二、颊系带
基托缓冲
三、颧突区
四、上颌结节
无牙下颌得解剖标志 ---口腔前庭
远中颊角区 后弓区 颊侧翼缘区
前弓区

全口义齿修复

全口义齿修复

印模
▪ 一、印模的要求:精确的组织解剖形态、适 度的伸展范围、周围组织的功能形态。
▪ 二、印模范围:
1上无牙颌 包括上颌牙槽嵴和上腭,唇颊侧 边缘为唇、颊系带和前庭粘膜皱襞,后缘为 翼上颌切迹和后颤动线(或腭小凹后2毫米)。
2下无牙颌 包括下牙槽嵴,唇颊侧边缘为 唇颊系带、前庭粘膜皱襞,后缘盖过磨牙后 垫,舌侧边缘为舌系带、口底粘膜皱襞和下 颌舌骨后窝。
修复前的口腔准备
▪ 一、外科治疗 ▪ 1牙槽嵴修整术 ▪ 2唇颊舌系带成形术 ▪ 3唇颊沟加深术 ▪ 4牙槽嵴加高术 ▪ 5切除炎症性增生软组织:缝龈瘤、松软
牙槽嵴
▪ 二、非外科治疗 ▪ 1义齿支持组织的休整 ▪ 2旧义齿咬合调整 ▪ 3颌面部肌肉训练
无牙颌的印模和模型
为无牙牙合患者制作全口义齿必须利用 石膏模型在口外进行。准确的无牙颌印模 和模型是保证全口义齿具有良好的支持、 固位和稳定作用,恢复功能,并具有保护 口腔组织健康的基础。
翼上颌切迹 翼下颌切迹
▪ 下无颌的解剖标志
▪ 下唇系带 ▪ 下颊系带 ▪ 颊棚区 ▪ 远中夹角区 ▪ 磨牙后垫 ▪ 舌系带 ▪ 舌下腺 ▪ 下颌隆突 ▪ 下颌舌骨嵴 ▪ 下颌舌骨后窝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 牙槽嵴吸收
▪ 1特点:上颌牙槽嵴向上向内吸收,前部牙槽嵴顶的 位置逐渐后移,后部颌弓宽度越来越窄;下颌牙槽 嵴向下向外吸收,前部牙槽嵴顶位置逐渐前移,后 部颌弓宽度越来越宽。
▪ 2影响因素:牙齿缺失原因、缺失时间、骨密度、牙 槽嵴受力情况、全身健康与骨质代谢。
▪ 软组织改变
▪ 1 随着牙列缺失和患者年龄增大,软组织将 出现退行性和增龄性改变。咀嚼粘膜上皮变 薄。肌肉松弛,肌张力和弹性降低。此外还 可能有味觉功能减退和唾液分泌减少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级:牙槽嵴吸收达基骨,后部形成凹陷
软组织的改变
唇颊部肌肉向内凹 唇颊系带附丽与牙槽嵴距离变短 肌张力平衡遭到破坏 粘膜变薄变平 舌体肥大 有味觉异常, 口干 义齿所致的口腔软组织改变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面容改变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面容改变
正面观
侧面观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定义
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又称总义 齿,是用来修复上颌, 下颌或上下颌牙列缺 失的修复体。 人工材料,替代完整 牙列及相关组织,可 摘义齿
定义
若仅有上颌或下颌牙列缺失,则用 单颌全口义齿修复,分别称为
上颌总义齿 ( Upper Complete Denture)
下颌总义齿 (Lower Complete Denture)
前庭沟变浅,系带位置改变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口腔组织的增龄变化
粘膜和皮肤的改变 舌和味觉的改变 唾液分泌的改变 牙槽骨的增龄改变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及预防牙医学的进步,牙列 缺失出现的年龄推迟了,患者保护剩余组织的要求也 增多了。
成功的全口义齿修复要求医生有专业知识、医学 知识及相关知识。
小结
掌握牙列缺失、全口义齿定义 掌握全口义齿的组成 掌握牙槽嵴吸收规律 了解牙槽嵴吸收程度分级
历史
木 头 材 料 全 口 义 齿
象牙材质的全口义齿
1764
George Washington
1770年,Alexis Duchâteau制作出第一副 瓷质义齿
1850年
20世纪
历史
印模方法的改进、he架的发明、基托材 料的改进等,逐渐趋于完善。种植义齿 问世前是牙列缺失的唯一修复方法。
大影响,继而可引起牙槽嵴、口腔粘膜、颞 下颌关节、咀嚼肌及神经系统损害。牙列缺 失影响患者社交,对患者心理因素造成巨大 影响。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牙列缺失 后的组织改变包主要表现在牙槽嵴吸收
硬组织改变
牙槽骨随着牙齿的生长、萌出而发育, 因牙齿的功能而保持。牙槽骨在牙齿缺 失后,宽度高度发生改变而形成牙槽嵴, 牙槽嵴是支持义齿的主要区域。
病因
牙列缺失病因:
龋病、牙周病 全身疾患、外伤、不良修复体 发育异常
发病率
牙列缺失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多见于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内分泌、钙代谢); 上颌多于下颌。在65-74岁年龄组中, 牙列缺失占6.8%(2005年)。
人口老龄化
影响
牙列缺失对患者的面容、咀嚼功能产生重
组成
基托
Denture base
全口义齿组成:
人工牙
Artificial teeth
组成
性质
全口义齿是粘膜支持式义齿
(另外还有 牙齿支持式义齿 混合支持式义齿)
历史
历史
公元前700年,Etruscan人,开始以人牙 或兽牙制作义齿
15世纪或更早:欧洲出现最早的义 齿,基托由兽骨或象牙雕成,而牙 齿则由尸体或他人口中得来
硬组织改变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牙槽嵴吸收图
拔牙后三个月内,骨吸收较 快,拔牙后六个月吸收速率 显著下降,拔牙后两年,才 逐渐趋于稳定。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影响牙槽嵴吸收程度的因素
1. 失牙原因 :因牙周病缺牙者牙槽嵴吸收明显 2. 失牙时间:前3个月吸收最多,6个月速率下降,
2年趋于平缓,每年约0.5mm 3. 骨质致密度:骨质疏松部位较致密部位显著 4. 受力情况:下颌单位面积受力大 5. 全身因素 :骨质疏松症患者牙槽嵴吸收明显
牙槽嵴吸收的特点
不同个体牙槽嵴吸收不同
牙槽嵴吸收的特点
不同个体牙槽嵴吸收不同
牙槽嵴吸收的特点
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牙槽 嵴吸收程度也不同
牙槽嵴吸收的特点
上颌牙槽嵴向内向上吸收 下颌牙槽嵴向外向下吸收
上颌骨外侧骨板较 内侧疏松,下颌骨 内侧骨板较外侧骨 板疏松,骨皮质较 骨松质吸收慢
最终患者上颌弓小于下颌弓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
第九 章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Complete Denture for Restoring Edentulous Jaws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
牙列缺失 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上颌或(和) 下颌牙列全部缺失
定义
无牙颌 (Edentulous jaw) 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上颌或(和)下颌 牙列全部缺失后的颌骨
牙槽嵴吸收的特点
同一个体上下颌牙槽嵴吸收方向 不同,导致上下颌弓不协调
牙槽嵴吸收的特点
同一患者牙槽嵴的不同时期 可呈现不同形态
牙槽嵴吸收程度分级
Atwood根据牙槽嵴形态分四级:
一级:吸收较少,有一定高度和宽度,形态丰满
11%
21%
二级:高度降低,宽度明显变窄,呈刃状
三级:高度明显降低,牙槽嵴低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