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卤水成盐化学

合集下载

西藏盐湖卤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西藏盐湖卤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西藏盐湖卤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研究西藏盐湖是西藏自治区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卤水资源。

本文将探讨西藏盐湖的卤水资源特征以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一、卤水资源特征:1. 盐化程度高:西藏盐湖的卤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同时还含有其他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

2. 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西藏盐湖的卤水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钠、钾、镁、钙等元素,还含有锂、硼、锶、碘等稀有元素,这些元素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高温高寒环境:西藏盐湖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冬季长、夏季短。

这种高寒环境对盐湖的开发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4. 天然环境保护:西藏盐湖位于人迹罕至的地区,近乎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得卤水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

二、开发利用途径:1. 盐类产品生产:西藏盐湖的盐类资源丰富,可以通过蒸发结晶法、日晒法等方式进行盐类产品的生产。

这些盐类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

2. 碱性产品生产:由于西藏盐湖的卤水中含有丰富的碱性物质,可以通过提取这些物质制备碱性产品,如苛性钠、烧碱等,这些产品在冶金、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 稀有元素提取:西藏盐湖的卤水中含有一些稀有元素,如锂、硼等,可以通过提取这些元素制备各种稀有元素化合物,用于高科技领域的制造。

4. 水利利用:除了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外,西藏盐湖还可以利用其水资源进行饮用水供应、农田灌溉等用途,这对于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5. 旅游观光业的发展:西藏盐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可以通过发展旅游观光业来推动盐湖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 盐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利用盐湖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对盐湖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确保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可以采取加强监管、科学规划等措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描述卤水泉盐泉的形成过程

描述卤水泉盐泉的形成过程

描述卤水泉盐泉的形成过程
卤水泉和盐泉是由地下水中溶解的盐类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沉
积形成的。

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地下水中含有大量溶解的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等。

这些盐类可以来自于岩石的风化和溶解,也可以来自于海水或者湖
泊的渗漏。

其次,当这些含盐的地下水受到地壳运动或者其他地质作用的
影响,可能会被挤压到地表或者地下岩层中的裂缝或孔隙中。

随着地下水的挥发和流动,水分逐渐蒸发,盐类逐渐沉淀在地
表或者地下岩层中,形成盐矿或者盐层。

这个过程类似于蒸发盐湖
的形成过程。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盐类沉积物逐渐堆积形成了盐矿
或盐层。

如果这些盐层被地壳运动抬升到地表,就会形成盐原或者
盐碱地。

而如果地下水在地表形成了泉眼,就会形成卤水泉或盐泉。

总的来说,卤水泉和盐泉的形成过程是地下水中盐类沉积的结
果,经过地壳运动和水文地质作用,最终形成了地表或者地下的含盐泉水。

这些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盐类,对于当地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环境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

盐湖化学成分

盐湖化学成分

盐湖化学成分盐湖是指地表或地下含有高浓度盐分的湖泊,主要在干燥地区分布,是非常重要的盐化资源。

盐湖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钾、锂、镁、钠、钙、硫酸盐、氯化物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盐湖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一、钾钾是盐湖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之一,主要存在于卤水中,也可以从沉淀物中提取得到。

盐湖钾的产量在全球水平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加拿大。

盐湖钾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肥料、玻璃原料和磨料用途。

此外,钾还广泛应用于制造肥皂、玻璃、合成橡胶、合成纺织品、电解铝和蓄电池等行业。

二、锂盐湖中的锂主要来自卤水。

盐湖锂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八成,能满足世界上大部分锂需求。

锂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电池、玻璃陶瓷、铝工业、光学玻璃和药物等领域。

特别是随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锂电池需求量急剧增长,使得盐湖锂的开采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镁盐湖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

盐湖镁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轻质及高强度金属材料,还广泛应用于铸造、石油工业、化工、建筑材料和防腐剂等。

此外,镁也被用作医疗器械及飞机、卫星等航空航天领域。

四、钠盐湖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主要存在于卤水中。

钠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沥青熔点剂、皂剂、纺织助剂、脱硫剂、制革助剂等工业生产中。

此外,钠也被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和纱线。

五、钙盐湖中的钙主要来自沉积物,其中以石膏为主要成分。

钙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石膏板、陶瓷、造纸、皮革等行业。

此外,钙也被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中。

六、硫酸盐盐湖中还含有大量的硫酸盐,主要存在于石膏中。

硫酸盐主要用于石油、化学、医药和纺织工业。

此外,硫酸盐还被用作肥料和卫生用品。

七、氯化物盐湖中的氯化物主要存在于卤水中,包括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钾等。

氯化钠是盐湖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主要用于食盐生产。

氯化镁和氯化钾也有很多应用,包括医药、农业、食品、建筑等行业。

综上所述,盐湖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使其成为非常重要的盐化资源。

各种元素都有各自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随着全球需求的不断增长,盐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新疆塔里木盆地大型盐湖卤水成因与演化机制探讨

新疆塔里木盆地大型盐湖卤水成因与演化机制探讨

新疆塔里木盆地大型盐湖卤水成因与演化机制探讨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盆地之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该盆地的地质历史非常悠久,盐湖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是地质学家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疆塔里木盆地大型盐湖卤水的成因与演化机制。

卤水是指富含钠、钾、钾、镁等阳离子及氯、硫酸根等阴离子的高盐度水体。

在盐湖中,卤水是主要的水质类型。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盐湖主要由古生代的碱性玄武岩和安山岩火山岩及其碎屑物组成,由于水文地质的影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地下水系统。

而地下水受到气候变化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逐渐溶解了盆地地层中的矿物质,形成了丰富的卤水。

另外,盆地中广泛存在的长山砾石有较高的破碎度和渗透性,使得大量的地下水被输送到地表,进而蒸发形成了盐湖。

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处亚热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很少,而蒸发量却很大,气候条件条件非常适宜盐湖的形成。

盆地周围环山屏障阻挡了湿润的气流,降水很少能够进入盆地。

由于水分的蒸发速度大于供应速度,导致了水体的盐度逐渐增大。

同时,地壳的下沉和地震活动使得盆地狭长地区形成了许多地下断层和倾斜构造,这些构造破坏了盆地的地下水动力系统,使得地下水停滞和固定在盆地内部,为卤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盆地内的盐湖根据其成因和演化可分为多个阶段。

首先是盆地的发育阶段,此阶段主要受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由于地壳的抬升和破裂,盆地内的火山岩被破碎并与水混合,形成了卤水过程的起始条件。

然后是演化阶段,此阶段卤水的演化主要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特别是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盆地降水量减少,蒸发作用加剧,导致水体盐度增加。

此外,受到地壳活动的影响,地下水被阻断,无法循环,导致了卤水固定在盆地内部,进一步促进了盐湖盐度的增加。

此外,盆地内盐湖卤水的成因和演化还与地下水的循环有关。

地下水在地下断层和裂缝的作用下形成循环系统,一部分水流向地表,一部分水被重新补给,在地表蒸发后,再次加入地下水系统。

江苏沭阳县典型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江苏沭阳县典型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江苏沭阳县典型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江苏沭阳县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盐湖卤水资源丰富,成为该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地理特征。

本文将探讨江苏沭阳县典型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盐湖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含盐量、溶解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组成上。

江苏沭阳县盐湖卤水含盐量普遍较高,一般达到3%以上,部分超过20%。

这是因为盐湖卤水主要由地下深层水溶解盐分而成,长期地下富集生成。

盐湖卤水中还含有大量溶解有机质,包括腐殖酸、藻类分泌物等。

此外,盐湖卤水中也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锂、钾、镁、硼等。

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使得盐湖卤水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源价值,还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就资源价值而言,盐湖卤水可以广泛用于制盐、化工、医药等行业。

其中,制盐业是沭阳县盐湖卤水的主要利用方式。

沭阳县的制盐厂利用盐湖卤水进行煮制、晒制等工艺,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食盐,不仅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还远销海内外。

此外,盐湖卤水中的微量元素如锂和镁等也可以用于化学工业和医药制剂的生产。

然而,盐湖卤水的开发利用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盐湖卤水的开采和利用会消耗大量地下水资源。

由于盐湖卤水的形成依赖于长期地下积累,盐湖卤水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发地下水资源的枯竭。

这将不仅影响当地农田的灌溉和生态系统的水源供应,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其次,盐湖卤水开采和盐制品生产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和溶解有机物,如果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中,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水体污染,破坏农田生产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固体废弃物包括盐渣和盐碱土,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土地退化和土壤盐碱化。

此外,盐湖卤水开发利用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盐湖卤水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嗜盐菌和蓝绿藻等。

这些微生物对盐湖卤水的生态功能和营养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盐湖卤水的开采和利用可能导致微生物群落的破坏和失衡,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盐湖卤水资源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盐湖卤水资源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盐湖卤水资源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盐湖卤水是指含有丰富盐类的湖水,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矿产资源。

其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包括元素组成、离子分布、同位素组成等方面。

下面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盐湖卤水的元素组成主要包括钠、镁、钾、钙、氯、硫等元素。

其中,钠离子(Na+)是盐湖卤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部分,通常占据离子总量的主要比例。

镁离子(Mg2+)和钾离子(K+)也是较为丰富的元素,它们的含量通常相对较高。

钙离子(Ca2+)和硫离子(SO42-)的含量一般较低,但在一些盐湖卤水中也可能富集。

其次,盐湖卤水中的离子分布通常符合一定的规律。

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盐湖卤水中的主要阳离子含量逐渐增加,如钠、镁、钾等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

反之,阴离子如氯离子的含量则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这是由于随着蒸发作用的进行,盐湖卤水中溶解的盐分浓度逐渐增大。

盐湖卤水的同位素组成也具有一定的地球化学特征。

其中,氢氧同位素(D/H、18O/16O)是研究盐湖卤水水文过程及水源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盐湖卤水中氢氧同位素的比值,可以判断盐湖卤水的来源,如大气降水、地下水等。

此外,碳同位素(13C/12C)也可用于盐湖卤水的研究,其比值可反映盐湖卤水中有机物的来源及成因。

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盐湖卤水的成因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

大部分盐湖卤水形成是由于水文循环和蒸发作用导致的。

首先,地下水或大气降水在地表集聚形成湖泊。

随着区域气候的变化,湖水蒸发,盐分逐渐富集,形成盐湖卤水。

有些盐湖卤水的形成还与地质构造有关,如构造断陷区域中的盐湖卤水可能与地下构造构造演化及地下矿化作用有关。

盐湖卤水资源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以帮助了解盐湖卤水的成因,为资源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通过离子分布和元素组成的分析,可以评估盐湖卤水的矿化程度,判断其潜在经济价值。

此外,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还能为盐湖卤水的利用、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使得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能够达到良好的平衡。

陕西省南部盆地型盐湖卤水成因演化机制与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陕西省南部盆地型盐湖卤水成因演化机制与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陕西省南部盆地型盐湖卤水成因演化机制与开发利用前景分析陕西省南部盆地型盐湖卤水成因演化机制与开发利用前景分析一、成因演化机制陕西省南部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型盐湖分布区,盆地内有丰富的卤水资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的综合作用。

1. 地质构造:盆地型盐湖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陕西省南部处于秦岭造山带和秦晋沉降带的过渡区域,构造活动频繁,地壳断裂和背斜抬升造成了地下岩层的裂隙和断裂。

这些裂隙和断裂的存在为盐湖的卤水成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物源供给:陕西南部区域有丰富的泉碱类地下水资源,其中含有丰富的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元素。

这些元素为盐湖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物源供给。

3. 气候条件:陕西省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盐湖中水分的蒸发浓缩,从而使得卤水中的盐类浓度增加。

基于上述成因机制,陕西南部盆地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盐湖资源。

二、开发利用前景分析陕西省南部的盐湖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盐类产品开发利用:盐湖中丰富的盐类资源可以用于制盐、食盐加工等领域,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的盐质受到市场的青睐。

2. 高纯度化工产品开发:盐湖中还含有丰富的钾、锂、锶等稀有金属元素。

这些元素可以用于制造电池、电子产品、光学玻璃等高科技产品,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在利润。

3. 生态旅游开发:盐湖具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和生态环境,可以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度假。

同时,还可以开展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4. 卤水综合开发利用:卤水中含有丰富的氢氧化钠、氯化钾等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制造化肥、玻璃等产品。

此外,卤水中还含有锂、锶等贵金属,可以用于制造电池、光学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利用盐湖资源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

同时,应加强科研力量,深入研究盐湖卤水的成因演化机制和资源分布规律,为盐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盐湖卤水资源的技术开发与利用

盐湖卤水资源的技术开发与利用

盐湖卤水资源的技术开发与利用第一章:绪论盐湖卤水是指通过蒸发后剩余的含有水分和盐类的水体,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硫酸盐等,是典型的碳酸盐岩区水体的化学组成。

我国地广人稀,但是却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物资源之一。

盐湖卤水可以用于多个领域,比如化肥、氯碱工业、玻璃工业、制盐等,因此其技术开发和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探索盐湖卤水资源的技术开发与利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章:盐湖卤水的开采与储存技术盐湖卤水是由深层水体、地下水、雨水等经过自然作用形成的一种水体,其开采与储存需要一定的技术。

卤水开采主要有一下几种方式:直接采取地表卤水、人工覆盖和已经形成氯化钾的卤水矿采挖。

常规的盐湖卤水储存是采用传统的采用地下水井、塘坝、水库等方式,还有采用特殊地形、地质构造等地下开采技术,如地下水埋膜法、水平井法、岩溶溶洞法等。

第三章:盐湖卤水的利用技术盐湖卤水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化工领域,包括氯碱工业、制盐、化肥等。

氯碱工业:盐湖卤水可用于氯碱工业中的氯碱电解法生产工艺中的制氢、饱和氯化钠、液氯、氢氧化钠和氯气。

制盐:盐湖卤水中的氯化钠含量高达25%-30%,因此可用于制控制盐的生产。

化肥:盐湖卤水中的氯化钾和硫酸钾是制造化肥不可少的成分,尤其是在西北地区盐湖卤水是主要的钾肥原料。

第四章:盐湖卤水的环境保护虽然盐湖卤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开发和利用也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严格的开采和利用制度和标准,合理规划开采和利用方式,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

其次,需要多次加强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盐湖卤水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环境安全。

最后,要积极探索更加环保的卤水开采和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盐湖卤水资源丰富,其技术开发和利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好地保护盐湖卤水资源,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开采和利用规划、监测和检测措施以及探索更为环保的卤水开采和利用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湖卤水成盐化学
摘要探讨柴达木盐湖卤水的物理化学成盐,卤水硼酸盐化学以及盐卤体系非热力学平衡的液固相关系;为盐湖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盐湖;卤水;成盐化学
地球的造山运动使古老文明的亚细亚瞬间隆起了一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巍巍昆仑屹立在屋脊的南面,与之遥相呼应的祁连山脉四季冰峰,闪耀着日月的光辉,在两条山脉间怀抱着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以往那喧喧嚷嚷的一片汪洋也由此沉寂。

经过几万年的生成变化,逐步形成了以富含钠、钾、镁、钙及锂、硼等微量元素的资源内陆湖;盐湖卤水化学是研究成盐元素的化学。

成盐元素是容易从岩石圈进入水圈的元素,是海洋水中含量较大的元素,它包括周期表中第一主族中氢、锂、钠、钾、铷和铯;第二主族的镁、钙、锶和钡;第七主族的氯、溴和碘;第六主族的氧和硫;加上第二周期的硼、碳和氮,共计十八个主族元素。

称之为‘门’字形主族成盐元素。

1 物理化学成盐
地球化学家根据盐水体系平衡溶解度的相关系和介稳相关系,结合盐湖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对天然盐形成过程提出过不同的成盐学说和理论。

高世扬等盐湖研究人士从盐溶液物理化学的角度,对盐湖中各种盐卤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提出了下述物理化学成盐作用。

1.1 温度成盐
指导盐水体系相关系化学研究的热力学基础是吉布斯相律。

则适用于盐水凝聚体系的相律公式可写成F=C-P+1,其中F代表自由度,C代表独立组分数,P代表相数,1表示强度因素温度(T)。

所有盐水体系平衡溶解度或介稳溶解度实验结果都可以表示成为温度(T)-组份(Ci)浓度-组分(Cj)浓度的相关几何图形-简称相图。

其中任一组分的平衡溶解度或介稳溶解度的温度系数(dSi/dT)J,K…=C=K是该组分的相关系化学表征系数。

对盐水体系实验相图进行研究认为,存在物理化学温度成盐作用。

现以芒硝Na2SO4-H2O二元体系为例说明:该体系溶解度曲线由两部分组成,由于温度在32.384℃时会溶解于自身的结晶水中,故在温度为32.384℃以下范围内时,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32.384℃,形成正溶解度温度系数曲线。

这就决定了硫酸钠在32.384℃以下具有-△T温度成盐作用——出现冷却结晶过程。

换句话说,将32.384℃时的饱和硫酸钠水溶液进行冷却降温,会有芒硝结晶析出,析出量取决于溶解度温度系数K1值的大小。

反之,在高于32.384℃温度范围内,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
dS/dT=+K2,形成逆溶解度曲线。

这就决定硫酸钠在32.384℃以上温度范围内具有+△T温度成盐作用——出现升温(不蒸发的条件下)结晶成盐过程。

也就是说,将32.384℃时的饱和硫酸钠水溶液进行加热升温(不蒸发的条件下),会有无水硫
酸钠结晶析出。

析出量取决于溶解度温度系数K2值的大小。

这两种形式的温度(正温度+△T和负温度-△T)成盐作用不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且在生产中广泛被采用。

1.2 浓度成盐
盐水体系实验相图是在严格遵守并达到热力学平衡条件下测得的结果,从热力学平衡溶解度的观点只能得出正浓度(+△C)成盐的结论。

人们很早就认识正浓度成盐这一过程,并广泛用于盐业生产中。

通常采用使盐溶液中溶剂水在恒温下不断蒸发的方式使溶质浓度增加,当溶液中盐分Ci浓度饱和时,继续蒸发水使该组分浓度增加+△C的同时,会使该组分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相应的固相。

一直以来,无论是成盐地球化学家,还是盐溶液物理化学家都不曾提出在实验室、自然界是否存在负浓度(-△C)成盐,稀释成盐?在辨证认识论中无疑应该是肯定存在的结论。

高世扬等盐湖研究人士还在研究青藏高原新类型硼酸盐盐湖的过程中发现:根据湖底沉积中的柱硼镁石即能形成粘土硼矿,也能形成石膏硼矿,芒硝硼矿,甚至在泻盐、白钠镁矾和软钾镁矾沉积层中也能见到柱硼镁石。

由此可见,无论在那一种盐类沉积阶段形成的柱硼镁石,一般都可以见到伴随稀释冲淡作用而形成的标志矿物——碳酸盐、石膏、芒硝和粘土矿物。

在盐卤硼酸盐化学中,制备了不同的含富硼浓缩盐卤水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系列的不同含硼卤水加水稀释实验;得出结论:加水稀释可以加速硼酸镁盐结晶析出;无论不同稀释卤水在室温放置相同时间,还是同一稀释卤水在室温放置不同时间都可以结晶析出含不同结晶水的不同硼酸镁盐。

这就为长期不能解释的水合硼酸镁盐形成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解释。

2 各种浓度的卤水硼酸盐及水盐体系非热力学平衡液固相关系化学
盐湖卤水在25℃等温蒸发,卤水的蒸发浓缩过程中的结晶路线是按介稳相图所预示的路线进行。

卤水浓缩倍数与浓缩卤水中硼酸盐富集倍数的一致性可以认为,盐湖卤水在浓缩过程中硼酸盐在达到动态极限溶解度之前,一般并不以固体盐形式析出,而是完全赋存于浓缩卤水中并在不同阶段生成相应形式的硼镁盐结晶体。

用合成复体法研究Na+、K+、Mg2+、//Cl-、SO2—-H2O体系得到的25℃平衡溶解度相图与海水性盐卤天然蒸发测定得“太阳相图”和25℃等温蒸发得到的“介稳相图”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

Nehmann教授采用配制MgO.3B2O3-MgCl2-H2O过饱和溶液在70℃以上不同恒温制得六硼酸镁的不同水合盐。

高世扬等采用碱式碳酸镁高温焙烧制得得到具有溶解活性的MgO基础上制成MgO-nB2O3(n=0,1/5,1/3,1,2,3,5等)过饱和的浓氯化镁水溶液,在恒温静置条件下进行结晶动力学研究,绘制出该体系过饱和范围内析出各种不同固相的结晶相区分别为:H3BO3,MgO-3B2O3-7H2O,MgO-3B2O3-7×1/2H2O,2MgO-2B2O3-MgCl2-14H 2O,3Mg(OH)2-MgCl2-8H2O和5Mg(OH)2-MgCl2-8H2O,同时给出结晶动力学方
程。

3 结论
综合上述:可将天然盐的成盐归纳为正温度(+△T)成盐和负温度(-△T)成盐以及正浓度(+△C)成盐和负浓度(-△C)成盐;由于使用动力学方法研究盐水过饱和溶液结晶过程中所得到的液固相关系图与热力学平衡溶解度(结晶动力学方法中t=∞时的结果)相关系图显然有所不同。

因而,把这样的相图称为盐水体系非热力学平衡态液固相关系图。

参考文献
[1]高世扬.盐湖化学与盐溶液化学.溶液化学热力学和热力学进展.1991,7.
[2]物理化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3]水盐体系相图.天津大学出版社.
[4]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无机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