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标准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标准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标准
雾化吸入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1.按医嘱抽取药液,用蒸馏水稀释或溶解药物在5ml以内,注入雾化器;
2.能起床者,可在治疗室内进行,不能起床者,将用品移到床边向病人解释使用方法;
3.嘱咐病人漱口,以清洁口腔,取舒适体位,将喷雾器的一端联在氧气桶的橡胶管上,取下湿化越,再调节氧流量达到6-
10ml/min,便可使用;
4.病人手持雾化器,把喷气管放入口中,紧闭口唇,吸气时以手指按住出气口,同时深呼吸,可使药液充分达到支气管和肺内,吸气后再屏气1-2秒,效果更好。
呼气时,手指移出空口,以防药液丢失。
5.吸毕,取下雾化器,关闭氧气筒,清理用品。
氧气雾化吸入的方法

氧气雾化吸入的方法
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通过将氧气转化成雾状,并通过呼吸吸入的方法,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或提供额外的氧气供应。
以下是氧气雾化吸入的方法:
1. 准备氧气雾化器:首先,将氧气雾化器安装在氧气源上,确保连接紧密,不漏气。
2. 洗手并准备设备:清洁双手,并准备好干净的水和洗净的雾化器罐。
3. 加入药物:将医生或药师开具的药物添加到雾化器罐中。
常用的药物包括氧气化合物、糖皮质激素等。
4. 加水:将雾化器罐中加入适量的水,注意不要加入过多水,以免影响药物雾化效果。
5. 安装雾化器罐:将雾化器罐安装在雾化器上,并确保连接紧密。
6. 开启氧气:打开氧气源,使氧气流经雾化器,将液体药物雾化成小颗粒。
7. 检查雾化效果:观察雾化器产生的水雾是否足够细小,如果颗粒太大或有异常现象,需要检查雾化器是否正常运作。
8. 使用面罩或嘴口罩吸入:将雾化器与面罩或嘴口罩连接,并将其戴在口鼻处。
通过鼻或口腔呼吸,吸入雾化器产生的药物雾气。
9. 持续吸入: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示,保持吸入雾气的时间和频率。
10. 清洁设备:使用后,将雾化器、雾化器罐和面罩或嘴口罩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防细菌滋生。
重要提示: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示,并严格按照药物的适量使用。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确保使用的设备干净,并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出现不适或疑问,及时向医生咨询。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及评分标

旁。
3.核对、解释。
4.评估呼吸音。
5.取合适体位,方法正确。
6.装氧气流量表,检查气源。
7.正确连接各管道,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
8.调节氧流量6—10L/min,将面罩罩住病人
口鼻(含嘴放入病人口中),指导正确吸
入。
9.取下雾化器,关氧流量表。
10.擦脸,安置病人,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协助排痰。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及评分标准
日期:科室:姓名:得分:评委: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实际扣分
目的
1.稀释痰液,消炎,促进痰液排出。
2.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预防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
3
少1项
-2
用物
治疗车上置LCD雾化器、插入式02流量表、药物、弯盘、毛巾。
5
少备一件
-1
操
作
步
骤
1.洗手、戴口罩。
4、若吸入为激素者,嘱雾化后漱口或喂少许开水,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5、若患儿雾化时出现剧烈哭吵者,可待入睡后进行。最好空腹时雾化,以免哭吵,引起呕吐、窒息。
5
少1点
-1
11.操作后再次进行肺部评估,方法正确。
12.取下氧流量表。
13.整理用物。
14.记录。
15.仪表、态度、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16.整体评价,操5
5
10
5
5
5
5
5
5
5
5
2
未洗手/戴口罩
未核对/操作不规范
未查对/未解释
未评估
未安置体位/
未检查气源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患有呼吸道疾病或需要增加氧气摄入量的患者。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氧气雾化吸入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设备和药物。
确保雾化器、氧气瓶和吸入器具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没有损坏或漏气的情况。
同时,准备好医生开具的雾化药物,如可待因或布地奈德等。
检查一下氧气瓶的氧气储量,确保能够满足整个治疗过程的需要。
2.连接设备。
将雾化器连接到氧气瓶上,并确保连接处没有漏气。
调整雾化器的雾化量和颗粒大小,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将吸入器具连接到雾化器上,并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氧气泄漏。
3.准备药物。
根据医生的处方,将需要使用的雾化药物放入雾化器的药槽中。
注意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或不足。
关闭药槽盖,确保药物不会外溢或受到污染。
4.开启氧气。
打开氧气瓶的阀门,让氧气流入雾化器。
调节氧气流量,使其达到医生建议的治疗标准。
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氧气泄漏或过度流量。
5.开始吸入。
患者坐在舒适的位置上,将吸入器具放入口中,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吸入。
吸入时要深呼吸,使药物能够充分进入呼吸道,起到治疗作用。
同时,患者要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6.观察病情。
在吸入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皮肤颜色和意识状态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结束吸入。
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吸入的时间和次数。
在完成吸入治疗后,关闭氧气瓶的阀门,将吸入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将雾化器中剩余的药物清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8.记录治疗情况。
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
包括吸入的药物种类和用量、吸入的时间和次数,以及患者的病情反应等。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治疗和病情评估非常重要。
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通过雾化器将氧气转化为微小颗粒状的气雾,使患者能够更有效地吸入氧气,从而改善呼吸道症状,缓解呼吸困难。
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首先要确保氧气雾化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氧气瓶是否有足够的氧气供应,确认雾化器内的药液是否充足。
2. 清洁操作:在使用氧气雾化器之前,需要对雾化器进行清洁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使用清洁剂擦拭雾化器外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3. 装填药液:将医生开具的药液倒入雾化器的药液仓中,注意不要超过标记线。
然后将雾化器的雾化头部分安装好。
4. 连接氧气瓶:将氧气管连接到氧气瓶上,并打开氧气瓶的阀门,调节氧气流量,使其适合患者的需要。
5. 吸入操作:患者坐在舒适的位置上,将雾化器的雾化头部分放入口腔中,嘴唇紧贴雾化器口部,开始吸入氧气雾化物。
呼吸时应深呼吸,使氧气雾化物能够充分进入呼吸道。
6. 观察症状:在吸入氧气雾化物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呼吸困难是否有所缓解,咳嗽是否有所减轻等。
7. 结束操作:当患者吸入完毕后,关闭氧气瓶的阀门,拆卸氧气管和雾化器,清洁雾化器并储存好。
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氧气雾化器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其次,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药液,避免不良反应;最后,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氧气流量,确保吸入氧气的效果。
希望患者在使用氧气雾化器时能够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氧气雾化吸入标准

氧气雾化吸入标准
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通过将氧气与液体药物雾化形成雾气,让患者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通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
标准的具体实施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处方。
以下是一般的氧气雾化吸入的常见标准:
1.氧气流量:氧气的流量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流量需要确保患者能够充分吸入到足够的氧气,但不至于造成过度供氧。
2.药物浓度:如果在氧气中加入雾化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确定雾化药物的浓度。
这有助于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地达到呼吸道并发挥治疗效果。
3.雾化时间:患者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治疗时间的长短可能因病情而异,一般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4.使用雾化器的频率:治疗的频率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而有所不同。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每天进行多次雾化吸入,而有些患者可能只需要在需要时进行。
5.治疗效果监测: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医生通常会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使用设备和进行治疗时应仔细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对于具体的治疗标准和方案,最好咨询医疗专业人士的意见。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注意事项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前
设备检查:
确保雾化器正确组装,连接管道密封性良好。
使用前详细阅读雾化器使用说明书,确认设备无损坏。
药液准备:
确认药液未过期或污染。
新的雾化器或面罩使用前应用生理盐水等对着空气先雾化3-5分钟。
操作中
体位选择: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无法坐立的患者可以采取竖抱或半卧位。
氧流量控制:
掌握氧流量的大小,避免过大压力导致管道脱落。
呼吸配合:
雾化过程中尽量配合呼吸动作,使药物充分进入呼吸道。
面罩使用:
使用面罩时,面部不能抹油性面霜,雾化结束后立即清洗脸部。
面罩与面部应有约0.5 cm缝隙,避免药物进入眼睛。
操作后
清洁护理:
雾化结束后及时用清水漱口或喝水,减少药物在口腔中残留。
使用面罩吸入者应及时洗脸。
设备清洁:
每次治疗后,雾化器(包括雾化面罩/咬嘴等)应充分清洗干净,避免感染。
面罩专人专用,定期消毒和更换。
注意事项
雾化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停止雾化。
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好氧气雾化设备、氧气瓶、雾化器、氧气管、面罩或嘴嚼等。
2. 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完整、清洁,并检查雾化器是否正常工作。
3. 检查氧气瓶:检查氧气瓶是否充足,确认压力调节为适宜的氧气流量。
4. 使用方法:根据设备说明,正确安装雾化器和氧气管,将面罩或嘴嚼连接到氧气管上。
5. 准备药物:根据医嘱,将适量药物溶液加入雾化器中。
6. 动作要领:患者坐直或半坐位,握住氧气面罩或嘴嚼,将面罩或嘴嚼放入口腔,并将另一手中的雾化器转动或加压,启动雾化器将药物雾化成细小颗粒。
7. 吸入操作:患者深吸一口气,同时按压雾化器,吸入药物雾化后的气体。
8. 检查效果: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畅顺、咳嗽减轻等反应。
9. 结束操作:关闭雾化器,拆卸面罩或嘴嚼以及氧气管,清洗
和储存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和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标准 2017年3月修订
相关知识点:
(一)氧气雾化吸入的概念:借助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
(二)氧气雾化吸入的目的:
湿化气道,协助患者消炎、镇咳、祛痰。
帮助患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预防、治疗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
(三)指导要点:
向患者介绍氧气雾化器的作用原理并教会其使用方法,教会患者深呼吸配合雾化的方法,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四)注意事项:
注意用氧安全,室内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内勿装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影响疗效,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吸氧装置是否漏水、漏气,患者是否能正确使用雾化器,观察患者痰液排出情况,可给予拍背、吸痰等方法协助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