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肠道门诊消毒制度

肠道门诊消毒制度
1、严格执行肠道门诊隔离制度,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2、肠道门诊医务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检查和护理病人时须戴口罩。
3、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接诊处理完病人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检查每一患者前后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
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冲洗后备用。
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每日2次,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5、地面每日清洁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拖把用后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6、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7、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8、对病人的污水、污物经二次消毒后排放。
若有周围环境或物品被污染,均必须严格消毒。
9、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双层闭封包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按照《霍乱防治手册第六版》要求,开展消毒隔离工作。
安排专人负责每天的清洁、消毒工作,并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记录。
2.诊室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设施。
医护人员一级防护,接诊每例病人后立即清洗、消毒双手;接触污物时必须佩戴手套,污物处理完毕脱掉手套后应规范清洗、消毒双手。
3.诊室配置肠道门诊常用防护用品、诊疗器械和消毒剂等药械物资,做到专室专用和在有效期内使用;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可用75%酒精擦拭或浸泡后继续使用。
4.每日诊疗后,诊室按相关要求进行规范消毒:物表、地面等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
确诊或疑似霍乱患者离开后诊室立即终末消毒,病人使用后的厕所、便池用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
5.确诊或疑似霍乱病例呕吐物尽量用容器盛装,容器中放入500ml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对直接吐在地面的呕吐物,先用漂白粉覆盖10分钟后清扫干净,放入医疗废弃物收集袋中,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擦拭地面;排泄物(稀便)与消毒剂按10:1比例加入漂白粉干粉,充分搅拌作用2小时;盛装吐泻物的容器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浸泡1—2小时,洗净晾干备用。
6.医疗废弃物用黄色垃圾袋双层封闭、包扎,损伤性医疗废物按规定入利器盒后集中处置。
所有医疗废物均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规范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肠道门诊口常消毒工作由肠道门诊护士负责。
2.肠道门诊护士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无菌操作时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空气:开窗通风,每天用紫外线消毒2次(上午11:00-12:00,下午16:00-17:00),每次1小时。
4.用具:肠道门诊内诊察台、桌子、椅子等用具每天用0.1%的含氯消毒液擦试1次,如有污染及时擦试。
5.地面:每天用0.05%的含氯消毒液拖地。
遇有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时及时用0.05%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或用相当于排泄物、呕吐物1/5量的漂白粉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再侄入专用厕所。
6.医护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接触每一病人及污染物后要及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
7.打扫厕所的清洁用具与打扫其他场所的工具应严格分开。
8.凡腹泻病人做到“有泻必检”、及时送检标本,及时治疗,防止传染病流行。
9.对疑似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院感科提供(干货)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院感科提供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执行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2、肠道门诊医务人员工作是须穿工作服,戴帽子,检查和护理病人是须戴口罩。
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接诊处理完病人后应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检查每一患者后用1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溶液擦试手3分钟,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
每日更换泡手消毒液及擦手毛巾. ......感谢聆听3、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
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抹布用后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备用). ......感谢聆听4、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擦拭后,再湿式清扫。
拖把用后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5、便器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6、病历、化验单熏蒸消毒后发出7、在诊室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使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
8、对病人的污水、污物经二次消毒后排放。
若有周围环境或物品被污染,均必须严格消毒。
9、检查疑似霍乱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用1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溶液擦拭诊室的桌椅、门把手、门窗、诊查床及诊疗器械,并浸泡被污染物品1小时。
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溶液浸泡消毒,放置2小时倒入下水道。
便器、痰盂可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溶液作用30分钟,冲洗后备用. ......感谢聆听10、严格按规范分类和处置医疗废物。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肠道门诊需配有固定医护人员;严格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物品器
械要定时、定位放置并专室专用。
二、诊室环境保持整洁,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每日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桌椅、门把手、水龙头、地面2次。
三、诊室每日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次(每次1小时),做好记录。
四、医务人员要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应诊。
诊疗、护理每一位患者后都要认真
清洗、消毒双手。
五、诊疗、护理可疑霍乱患者,应加穿胶鞋、戴橡胶手套,患者转走后,产生的废物
按医疗废物处理,并在出诊室前多加套一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对患者去过的区域行终末消毒。
诊室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布类用黄色医疗废物袋装,并注明“感染”标识送布供处理。
六、器械尽量用一次性的,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并在出病房前加套一层医疗废物袋,
可重复使用的器械用密闭容器装运送至供应室清洗、消毒和灭菌。
七、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漂白粉,按1:2的比例搅拌消毒,放置2小时倒入
下粪池。
便器、痰盂可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2小时。
八、所有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均视为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并在
出病房前加套一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闭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九、化验单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后发出。
十、诊室应有纱窗、纱门等防蚊措施。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衣帽整齐。
戴工作帽、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二、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医务人员接诊每一位患者前后,应及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下班后必须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方可离开。
三、诊室内每日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两次。
地面和物体表面,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先用湿式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消毒方法采用500mg/L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
墩布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四、医疗器械、办公用品专用;听诊器、血压计每日清洁消毒两次,消毒用75%酒精擦拭,污染后及时清洁与消毒;体温表使用后先清洁,再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干燥备用。
五、如确诊或可疑霍乱等传染病患者后,被污染的物品及周围环境用1000mg/L含有效氯消毒剂擦拭,病人的吐泻物用2000mg/L含有效氯消毒剂密闭消毒两小时后排入下水道,便盆用1000mg/L含有效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病历和化验单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诊室做好终末消毒。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产生的垃圾全部视为医疗废物,依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执行。
1。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实施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根据需要选择口罩、手套、帽子、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治疗准备室、诊室及观察室定时通风换气,每天两次,每次60分钟。
每日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周用7596酒精棉球擦拭12次;动态空气消毒机应每月清洗滤网或根据说明书要求;做好相关记录。
3.认真落实手卫生指征,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不同病人、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应洗手或手消毒;被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手和皮肤,可立即清洗再采用手消毒剂擦拭,作用3-5分钟。
4.治疗室准备室、诊室、观察室及卫生间的拖布、抹布应分开,标记明确, 应先清洁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悬挂晾干。
5.肠道门诊内的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各物体表面;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抱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6.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每日1〜2次,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墙面;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泡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7.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
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先清洗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听诊器可用7596乙醇擦拭消毒(手足口病除外);体温计每次清洗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干燥保存。
8.非一次性的诊疗用品如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应交供应室集中处理。
9.与管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氧气面罩、胃肠减压器、吸引器等器具清洁后,可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清洁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密闭保存(均由供应室集中消毒、灭菌处理)。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标准版)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肠道传染病及疑似肠道传染病病人必须在肠道门诊就诊,由专科医师诊治,需留观旳必须在专用旳观察室观察治疗。
二、设立专用厕所,有专人负责病人呕吐物和粪便旳消毒解决工作。
三、采样化验时,尽量在肠道专用厕所留取,送化验室化验,标本化验后严格消毒解决。
四、肠道门诊医务人员接诊解决完病人后应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治疗解决工作前均应洗手,接触病人后双手应进行手消毒,再给下一位病人诊治。
五、室内旳物品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要定期更换。
诊断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六、观察室应通风换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地面消毒液湿拖把擦洗,床、床头柜、凳子每日用消毒液擦洗,抹布、拖把应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诊室和治疗室固定医护人员,并进行上岗前的培训,熟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二、医务人员进入肠道门诊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
三、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速干手消毒液、干手用品;医务人员遵循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执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四、环境及各种医疗物品、物体表面、病人排泄物等消毒方法:
1、空气
(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每日上午、下午下班时紫外线消毒各1次,每次>30分钟,有记录;每年2次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并有记录。
2、地面
(1)每日上、下午下班时地面湿式拖扫各1次;
(2)拖把有明显标记,严格分区使用;
(3)当地面受到血迹、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应立即用0.1%含氯消毒液(康威达片2片/1公斤水)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分钟后,用拖把拖净;
(4)使用后的拖把应先用0.1%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备用。
3、物体表面
(1)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等物体表面用0.05%含氯消毒液(康威达片1片/1公斤水)擦拭,作用30分钟,每日2次,必要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2)使用后的抹布在0.25%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用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4、病人粪便、排泄物、分泌物可直接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五、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