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总结

合集下载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姓名:李宗霖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概述了我国从古到今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本文综述了三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情况。

阐述了资源的保护、培育与利用;探索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途径,并附之于自我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的看法。

关键字: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可持续中国参考文献:张康健王蓝,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陈士林等. 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J ]. 中国中药, 2005, (15).刘麦娥, 高海琪1 加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刻不容缓[J ]. 中国药业, 2004, (08).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区划[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李西林等. 中药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eesLi Zonglin前言:我国是应用天然药物最为广泛、最为久远的国家。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文化与理论,即中医药文化理论。

进入21世纪后,传统草药和近代东西方发展起来的植物药被认为是将来健康产业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长期采挖以及滥用资源致使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蕴藏量大大减少。

为了解决这些药用植物--特别是那些药效明显、生境特殊、引种困难的药用植物的资源日渐匮乏的问题,科研人员、相关企业和一些政府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在保护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植物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现有有记载的药用植物11146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

由于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过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有相当一部分珍惜药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

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

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

园艺园林 422020.9虱以及斑潜蝇,前者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按照1.8%以及3000倍液的配比进行喷涂,也可借助黄板对成虫进行诱杀,或直接引入丽蚜小蜂,实施生物防治。

后者可使用杀虫纸对成虫进行诱杀,如果叶片上出现5只以上的2龄幼虫,可在幼虫活动时,使用25%爱福丁乳油,或直接引入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

综上所述,在温室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对相关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合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黄瓜丰产,这对于农民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还需要相关部门针对各项技术措施进行大力推广,使其能够造福更多的农户。

木本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崔庆利(朝阳县林业工作总站,辽宁 朝阳 122639)合理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药用植物资源,对人类探索自然,拯救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合理地保护、利用和发展药用植物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就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

1 建立药用植物基因库和种子库每一种药用植物资源的消失,给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诸多方面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逆的。

所以,建立药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和种子库,对于保护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杀鸡取卵”现象。

2 建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专类园通过设置围栏、宣传警示牌匾等多种手段,降低人类活动强度,对现有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有效的现地保护,依靠药用植物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其生长势;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珍贵的、价值高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形成药用植物园。

通过这些有效的保护手段,使药用植物资源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为加快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3 改良药用植物品种在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的基础上,利用组织培养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培育和改良药用植物品种,保证药用植物的多样性,使药用植物结实更多、品质更好、产量更高,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综述学号:20103260 姓名:陈芳芳专业:会计摘要药用植物的保护是世界性的课题,我国在药用植物开发利用领域上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要用植物的保护以及可持续研究和开发利用上存在很大不足。

因此,就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上,应根据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开发利用,同时,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注意资源的可持续。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可持续英文题目The study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hdent id:20103260 Name:Chen Fangfang Professional :Accounting前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生产的源头,是优质中药材形成的物质基础,种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药材质量的差异,进而影响临床用药疗效。

因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作持续、稳定地保证人民健康需求的物质保障,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由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我国很种质资源正在面临灭绝的危险。

此外,还有很多种质资源由于没有科学的共享和保存机制,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通过该研究项目整理、整合了全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5000份,包括了目在中医药研究中常用的中药材品种和濒危品种;制定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原则和方法,并采用该规范及标准制定了两面针等80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科学分类、统编目、统一描述规范,同时为国家E-平台提供了3700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共性描述信息;建立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共享网络。

正文一、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果的回顾建国49年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己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的研究和汗发的特点,取得了显著成果。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最新文档资料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最新文档资料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药用植物在我国历史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甚至影响到了现代,到了如今的信息科技时代,我们对药用植物的需求仍然不减古代。

药用植物就是我们的中药,有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但由于人们对药用植物需求的增加,过度开采,导致很多中药植物产量持续下降,甚至有一些珍贵药材已经灭绝,也有很多药材正处在有待开发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利用药用植物,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必须对药用植物进行保护性开发,并完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根据药材的社会需求以及药材本身的特点,合理利用药物资源以及可持续开发。

1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我国野生药材资源都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存活或者死亡,由于缺乏相关的保护性措施,大量自由采挖者随意乱采、任意浪费,导致药用植物遭到严重损坏,同时也会造成生态问题。

1.1 资源利用率低,开发不合理我国地域广阔,且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采挖的方式还是以随意、掠夺的模式进行,得到开发与利用的资源较少,大多数药用植物并未开发,处于自灭状态。

虽然我们常见的药材种类比较丰富,但整体利用率还是较低,加上药用植物的滥采、滥挖现象十分严重,草林退化加快,药材分布量剧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有的甚至永久性灭绝。

1.2 科技含量低,种植规模小我国药用植物主要产于山区、林区,但由于这些地方比较封闭,经济较落后,大部分村民不具备合理采挖意识,药物工业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药用植物采挖规范和保护措施,医药产业结构层次低,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以原料出售、初加工产品、低档产品生产为主,整体科技含量低,造成了大量药用植物的浪费。

我国广大山区缺乏专业的研究人员,对药用植物资源研究、野生药材人工驯化种植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药用植物资源的技术含量低,新技术、新成果得不到及时应用。

群众没有种植概念,靠天采药,就算有少数地区进行了人工种植药用植物,那些品种也是单调、数量较少的。

除了我国中药药物并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之外,中药市场的价格不稳定,市场混乱等原因,也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限制药用植物的良好发展。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

3 中药现代化
开发研制 1 种新的药物 , 西医需根据临床发现 的病症特征, 研究发病原因, 查找治病的根原, 对病 原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然后根据病原体的基因链组 成, 寻找打破其基因链的方法 , 再去用化学合成的
88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
总第 1 7 0 期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
21 世纪 , 林业产业的发展由木材利用为主转 变为生态保护为主。当前 , 林业的生产发展正处于 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过度地砍伐木材 , 给生态带 来严重破坏。作为林业工作者 , 认清工作重点 , 在 保护生态的同时 , 注重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产业 除木材加工之外 , 还有森林旅游、 花卉、 竹加工和林 药生产利用等。笔者对药用植物的资源、 中药与世 界医药关系、 中药产地、 中药与保健等几个方面对 林药进行概述。 的植物药。一般指民间的 背法 。
shur iensi sk om 、桔 梗 Pl aty codon gr andif lor us ( Jap. ) A. D. C. 、 升麻 Cimi ci f uga f oeti da L. 、 鹿 茸草 M onochasma shear er i 等。 ( 5) 怀药: 主要指河南省四大怀药 怀地黄、 怀 牛漆、 怀菊花、 怀山药 久负盛名 , 还有禹白附 T y p honi um gi ganteum Engl. 、 辛 夷 M agnol i a l i li f lor a Desr 、 红花 Cart hamus t inct or i us L. 、 山茱萸 Cor nus of f i ci nali s Sieb. et zucc. 、 茜 草 Rubi a cor dif oli a 等。 ( 6) 浙药 : 主要指浙江唱的地道药材贝母、 玄参 A nemone al taica F ish ex C. A. M ey. 、 白术 A t r ac ty l odes macrocep hal a 、 麦冬 Op hi op ogon j ap oni cus 等。 ( 7) 云药 : 云 南省 产 的地 道 药材 三 七 Panax p seudo - ginseng var. not og inseng 、 茯苓 Pori a cocos ( Schw. ) Wolf、 山茶 Camell ia j ap onica L. 等。 ( 8) 贵药: 贵州省产的地道药材天麻 Gast rodi a el at a Bl. 、 黄 精 Pol y onatum sibir i cum Delar ex Redo ut e 、 杜仲 E ucommi a ul moid es oliver 、 朱砂草 Salv ia cav al evi ei . var. sim plicifolia st ib. 等。 ( 9) 广药 : 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产的地道药材 山豆根 Euchrest a j ap oni ca 、 马钱子 S tr y chnos nux - vomica L inn. 、 槟 榔 A r eca catechu L inn. 、 广防 己 A ri stol ochi a f angchi Y. C. w u ex L . D. Chow et s. M. H w ang 、 佛手 Cit rus med ia v ar . sarco dac t ylis( N oot . ) sw ingle 、 金钱草 Gl echoma long it uba ( Nakai ) Kupr. 、 何 首 乌 P ol y gonum mul t if or um T hunb. 等。 ( 10) 川药: 四川、 重庆等地产的地道药材川贝母 Fritil laria cir rhosa D. Don、 大 黄、 黄 莲 Cop tis chi mensis Franch 、 川乌 A 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等。 ( 11) 南药 : 长江以南的湖南、 江西、 福建、 台湾 等地产的地道药材江枳壳、 见泽泻、 南沙参 A deno p hor a sty l osa F isch、 栀 子 Gard eni a j asminoi des Ellis、 百部 S temona j ap oni ca ( Bl. ) Miq 等。 ( 12) 藏药 : 青海、 西藏等地产的地道药材红景 天河等。其他还有蒙药肉芙蓉。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笔记(补充)(一)补虚药一、补气药人参:五加科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西洋参:五加科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党参:桔梗科功效:益气,补血,生津太子参: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小儿多用大枣:鼠李科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山药:薯蓣科植物薯蓣功效:补脾益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蜂蜜: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酿成的蜜功效:补中止痛,润燥,解毒二、补阴药麦冬:百合科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天门冬:百合科功效:养阴润燥,养肺滋肾,生津止渴石斛:兰科功效:养阴清热,益胃生津,补肾明目百合:百合科功效: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枸杞子:茄科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三、补阳药杜仲:杜仲科功效:补肾阳,强筋骨,止痛,安胎,降血压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植物_________寄生在昆虫______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功效: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四、补血药当归:伞形科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白芍:毛茛科功效: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阿胶: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黑色胶块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肺何首乌:蓼科植物功效: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龙眼肉: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二)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紫苏:唇形科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姜科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毒苍耳子:菊科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木兰科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二、发散风热药薄荷:唇形科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桑叶:桑科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肺,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菊科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三)清热药金银花:忍冬科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清热解暑连翘:木樨科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清心利尿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凉血消斑、消肿鱼腥草:三白草科功效:清热解毒,清肺排脓(肺痈),利尿通淋蒲公英:菊科功效:清热解毒,善治乳痈,清热利湿野菊花:菊科功效:清热解毒,平抑肝阳,清肝热射干:鸢尾科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消痰平喘止咳白头翁:毛茛科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牡丹皮:芍药科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散瘀消痈赤芍:毛茛科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栀子:茜草科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四)活血调经药丹参:唇形科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烦安神,凉血消痈红花:菊科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益母草:唇形科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桃仁:蔷薇科功效:活血祛瘀,祛瘀消痈,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五)化痰药半夏:天南星科功效:燥湿化痰,止咳,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桔梗:桔梗科功效:祛痰止咳,利咽,排脓(六)止咳平喘药苦杏仁:蔷薇科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子:唇形科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苑:菊科功效:润肺化痰止咳马兜铃:马兜铃科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白果:银杏科功效: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药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培育和利用这些植物对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综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探讨其对经济和生态的影响。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据统计,我国药用植物种类约为5000种,其中有很多是独特的物种,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例如,中药材葛根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和抗炎作用的植物,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此外,中药材川芎、陈皮等也都是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种植和繁育,推动药用植物的规模化生产。

中国对一些常用的中药材进行了大规模种植,并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了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通过研究和开发,提取和利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许多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植物碱、挥发油等,这些成分被提取出来用于制药和保健品生产。

最后,通过保护和研究,推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确保其种群的稳定和繁衍,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

药用植物是中药制剂的重要原料,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大规模种植和提取植物成分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其次,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量种植和采集植物可能导致植物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需要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对各类药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记录。

这有助于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

其次,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植物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植物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植物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植物药用植物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对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一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植物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措施。

一、植物药用植物资源的价值与重要性植物药用植物资源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和药理学作用。

这些植物资源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同时还能够提供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方面的需求。

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药用植物资源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植物药用植物资源面临的问题1.过度采集和滥伐:由于植物药用植物资源的广泛应用,很多植物物种面临过度采集和滥伐的问题,导致种群减少和地理分布范围的缩小。

2.非法贸易和盗窃:一些珍稀植物物种因其稀有性和高药用价值,容易受到非法贸易和盗窃行为的侵害,给资源保护带来极大挑战。

3.生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量的植物药用植物资源生境受到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生态稳定性下降。

三、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植物保护基地: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和建立植物保护基地,保护植物药用植物资源的自然栖息地,确保其生存和繁衍。

2.加强法律法规保护:完善植物药用植物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资源的产权和使用规定,严厉打击非法采集、贸易和盗窃行为。

3.推广人工种植和繁育:通过人工种植和繁育,提高植物药用植物资源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加强对植物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开展新品种的培育和新药物的开发,提高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益。

5.宣传教育和意识提升: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植物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倡导环保和可持续利用的理念。

四、未来展望和发展方向1.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植物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和交流经验,共同推动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叶类药材:其用药部位为植物的叶
• 罗布麻叶、十大功劳(小檗科)、石韦、艾叶、大青叶、 枇杷叶、侧柏叶、番泻叶。
细叶十大功劳 :木黄连
阔叶十大功劳:土黄莲
• 4.皮类药材:其药用部位为树皮或根皮。
• 秦皮、肉桂、杜仲、黄柏、五加皮、木槿皮、白藓皮、合 欢皮、地枫皮、苦楝皮、桑白皮、海桐皮和紫荆皮。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8生物技术一班 陈国明
LOGO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 药用植物资源包括藻类、真菌类、地衣类、苔藓 类、蕨类及种子植物等植物类群。 • 目前,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有385科、2312属、 11118种(包括9905种、1208个种以下单元)。 藻类、真菌类、地衣类同属低等植物,药用资源 共计92科、179属、463种;苔藓类、蕨类、种子 植物为高等植物,药用资源计划性293科、2134 属、10553种。也就是说,约95%的药用植物资 源属于高等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占90%以上,而 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等孢子植物 仅占8.6%。显然,种子植物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 的主体。
腊梅药用
• 现代药理分析:腊梅花含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 祖国医学认为:腊梅花味微甘、辛、凉,有解暑生津,开 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热头晕、呕吐、 热病烦渴、气郁胃闷、咳嗽等疾病。民间常用腊梅花煎水 给婴儿饮服,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 蜡梅花药用价值,如花蕾:性温,味甘、微苦。解暑生津, 开胃散郁,通乳润燥,止咳。主治暑热头晕,呕吐,气郁 胃闷,麻疹,百日咳,烫伤,火伤,中耳炎等。根及茎, 辛,温。祛风理气,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劳伤咳嗽,胃 痛,腹痛,风湿痒痛,疗疮肿毒,跌打创伤等。外用适量, 研末撒。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 种子植物类:中国有种子植物237科、2988属、25734种。其中药用 种类有223科、1984属、10153种(含种以下等级1103个)。种子植 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其中被子植物亚门的药用种数 十分庞大,约占药用总种数的99%。 • 1.裸子植物: • 中国有裸子植物11科、42属、243种,其中药用种类有10科、27 属、126种:包括13个变种、4个变型。目前,只有引进的南洋杉科 中尚未见药用记载,其余各科均含药用植物。 • 2.被子植物 • 中国现存被子植物共226科、2946属、约25500种,其中药用种 类有213科、1957属、10027种(含1063个种以下等级)。其中双子 叶植物179科、1606属、8598种;单子叶植物34科、351属、1429种。
• 9. 藻菌类 为药用藻类和真菌。 如海藻、冬虫夏 草、茯苓、灵芝、猴头菌等。
花的药用价值
十 二 月 一 品 红 水 肿 中 风 十 一 月 菊 花 清 风 解 热 十 月 芙 蓉
十二月花之功效
七 月 百 合 六 月 荷 花 五 月 芍 药 四 月 牡 丹 三 月 迎 春 花 利 肝 解 毒 二 月 梅 花 一 月 腊 梅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 藻类:中国藻类植物估计有数千种其中药用藻类 资源共计划处42科、53属、114种。药用藻类中 较重要的是红藻、绿藻和褐藻,占种数的88%。
• 菌类: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是药用 低等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药用真菌中比较重 要的是子囊菌和担子菌两个纲。担子菌纲尤为突 出,药用种数约占药用真菌的90%。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 地衣类:中国地衣植物有200属、2000种。《中 国药用地衣》收载药用地衣植物9科、17属、71 种。本次普查记录了9科、15属、55种,包括不 完全地衣:1科、1属、2种。 • 苔藓类:中国有苔藓植物108科、494属、2181种。 药用资源有21科、33属、43种(包括2个变种)。 其中,苔类4科、5属、6种;藓类17科、 28属、 37种,苔藓类药用种数比较多的有泥炭藓科(l属 6种)和金发藓科(3属5种),此外真藓科、曲 毛藓科及柳叶藓科各有3种,其他科均含一二种。
九 月 桂 花
八 月 凤 仙
散 热 解 毒
止 咳 祛 痰
消 温
柔 肝 止 痛
清 热 凉 血
生 津 止 渴
顺 气 止 咳
一月腊梅
腊梅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 纲:双子叶植 目:樟目 科:蜡梅科 属:蜡梅属
形态特征
• 落叶灌木,高可达4-5米。常丛生。 • 叶对生,近革质,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 端渐尖,全缘,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冬末先叶 开花,花单生于一年生枝条叶腋,有短柄及杯状 花托,花被多片呈螺旋状排列,黄色,带腊质, 花期12-1月,有浓芳香。瘦果多数,6-7月成 熟。 • 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腊梅 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腊,浓香扑鼻, 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腊梅的花经加工是名贵药 材,有解毒生津之效。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 蕨类:中国有蕨类植物52科、204属、2600种。 药用蕨类资源有49科、117属、455种,包括12个 变种、5个变型。蕨类药用资源居孢子植物之首, 在药用植物中占有重要地位药用蕨类中较重要的 是真蕨亚门和石松亚门,占药用种数的98%,真 蕨是现代最繁盛的蕨类植物,药用种类数占87%, 常见的如水龙骨科(17属86种)和鳞毛蕨科(5 属60种)。
根据药用部位分类
• 1. 根和根茎类:药用部位为根及其地下茎
• 人参、三七、川芎、川乌、山药、干姜、大黄、贝母、天 冬、丹参、木香、天麻、升麻。
• 2. 茎木类药材:其用药部位为草本或木本植物的 茎藤、枝、木、髓等。
• 桂枝、钩藤、降香、通草、檀香、青风藤、鸡血藤、首乌 藤、络石藤、海风藤和桑寄生。
• 5.花类药材:其用药部位为花
• 菊花、蒲黄、合欢花、松花粉、金银花、红花、辛夷、芫 花厚朴花、密蒙花、旋覆花和款冬花。
• 6.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其用药部位为果皮、果肉、 果核、种仁。
• 紫苏子、棕榈子、黑胡椒、酸枣仁、覆盆子、王不留行、 山楂、木瓜。
1~9
• 7.全草类药材:药用部位为植物茎叶或全株。 • 鱼腥草、穿心莲、益母草、夏枯草、木贼、泽兰、 佩兰、细辛、卷柏、荆芥、菌陈。 • 8. 树脂类 其药用部位为来源于植物体的树脂。 如安息香、血竭、阿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