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总结.doc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总结

上篇植物器官的显微构造第一、二章植物的细胞、组织一、名词解释1.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有密切关系。

质体可分为含色素和不含色素两种类型,含色素的有叶绿体、有色体两种,不含色素的有白色体。

2.后含物:一般是指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废弃物质,以成形或不成形的形式分布在细胞质或液泡内。

3.纹孔:指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呈凹陷孔状的构造。

纹孔处只有胞间层和初生壁,没有次生壁,因此为较薄的区域。

4.气孔〔器〕及气孔轴式:〔1〕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两个保卫细胞凹入的一面是相对的,中间的孔隙为气孔,气孔连同周围的两个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

〔2〕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的副卫细胞的排列方式称为气孔轴式,分为不定式、不等式、环式、直轴式、平轴式等多种。

5.皮孔:茎枝外表色浅直横或点状的突出物,是植物进展气体交换和水分蒸散的通道。

6.木质化:细胞壁在附加生长时增加较多的木质素而变的坚硬结实,增加了支持力。

7.次生分生组织:由已经分化成熟的薄壁组织经过生理上和构造上的变化,重新恢复分生机能而形成的分生组织,包括木栓形成层和形成层。

8.晶鞘纤维:一束纤维的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9.周皮:是一种复合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种不同组织构成,属于次生保护组织。

10.腺鳞:一种无柄或短柄的腺毛,其头部常由6到8个细胞组成,略呈扁球形,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称为腺鳞。

11.伴胞:是位于筛管分子旁边的一个近等长,两端尖,直径较小的薄壁细胞,和筛管相伴存在,称为伴胞。

12.辐射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交互间隔排列,呈辐射状并排成一圈,存在于被子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中。

二、简答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根本构造。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原生质体、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等4局部组成。

〔1〕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胞最外一层比拟坚硬的局部,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

1、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2、厚角组织:①特点:细胞内含有原生质体,具有一定的潜在分生能力,厚角组织常具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②分布:常存在于草本植物茎和尚未进行次生生长的木质茎中,以及叶片主脉上下两侧、叶柄、花柄的外侧部分,多直接位于表皮下面,或离开表皮只有一层或几层细胞,或成环成束分布。

3、厚壁组织根据细胞的形态不同,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4、输导组织:根据导管增厚所形成的纹理不同,常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①环纹导管:导管壁呈一环一环的木质化增厚。

②螺纹导管:在导管壁上有一条或数条呈螺旋带状木质化增厚的次生壁。

③梯纹导管:在导管壁上增厚的并与未增厚的初生壁部分间隔成梯形。

④网纹导管:导管增厚的木质化次生壁交织成网状,网孔是未增厚的部分。

⑤孔纹导管:导管次生壁几乎全面木质化增厚,未增厚部分为单纹孔或具缘纹孔,前者为单纹孔导管,后者为具缘纹孔导管。

5、分泌组织:①外部分泌组织:腺毛、蜜腺②内部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溶生式分泌腔、裂生式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无节乳汁管、有节乳汁管)6、双韧维管束:常见于茄科、葫芦科、夹竹桃科、萝藦科、旋花科、桃金娘科等植物茎中的维管束。

7、⊿根的形态:根通常呈圆柱形,生长在土壤中,越向下越细,向四周分枝,形成复杂的根系。

一般不生芽、叶和花,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8、根的次生构造是由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而产生。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①保护层为周皮;②初生皮层已不存在,常有次生皮层;③维管组织为无限外平面型。

9、形成层的产生:当根进行次生生长时,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一些薄壁细胞恢复分裂功能,转变成为形成层,并逐渐向初生木质部外方的中柱鞘部位发展,使相连接的中柱鞘细胞液开始分化成为形成层的一部分,这样形成层就由片断连成一个凹凸相间的形成层环。

形成层的原始细胞只有一层,但在生长季节,由于刚分裂出来的尚未分化的衍生细胞与原始细胞相似,从而形成多层细胞,合称为形成层区。

药用植物学复习整理

药用植物学复习整理

药用植物学复习整理- 1 -题型:10个判断、10个单选、20个填空、5个名词解释、简答若干名词解释范围:第三章间混套作立体种植之类第六章病虫害引种野生抚育无性繁殖之类(以上非照搬,都仅仅是范围)简答论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在药用植物栽培生产中的应用。

生态因子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第二章)菌类药材的栽培管理种子休眠的原因以及如何打破休眠药用植物的良种繁育(第四章第三节)上过课的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和加工方法以上的也仅供参考,因为一共四套卷子,已经搞不清楚了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药用植物的群体。

传统意义上的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简称。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EP中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标准操作规程(SOP)就是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绪论思考题:1.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2.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3.简述国内外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

4.概述中药材GAP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5.当前应注重研究和制定的SOP有哪些?栽培药用植物,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保障药材质量。

同时,由于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属于特用经济作物,经济价值较高,因此,发展药材生产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药材生产已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

另外,药材生产的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

毛茛科特征:1、草本,稀木质藤本。

2、单叶分裂或复叶,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叶片多缺刻或分裂,稀全缘,常无托叶;3、花常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重被或单被;4、萼片3至多数,有时花瓣状,花瓣3至多数或缺,雄蕊和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在膨大的花托上;子房上位,1室,每心皮含1至多数胚珠。

5、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口诀:毛茛全科尽草本,雌蕊雄蕊数不少,螺旋排列突花托,房上蓇瘦为聚合。

重要的属:毛茛属、黄连属、乌头属、铁线莲属。

乌头属:常为多年生草本,直根肥厚,或具2至数个块根(附子);叶常掌状分裂;总状花序;花两性,两侧对称, 萼片5,花瓣状,常呈蓝紫色,稀黄色,最上一片呈盔状或圆筒形,花瓣有2片退化成蜜腺,另3片消失;雄蕊多数;心皮3—5。

聚合蓇葖果。

根含多种乌头碱可供药用,有剧毒。

代表植物:(1)乌头:多年生草本,地下块根常4~5个连生,母根长圆锥形,侧生子根短圆锥形。

茎直立。

叶互生,具短柄,掌状3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裂片边缘具粗齿或缺刻。

总状花序顶生,花蓝紫色;蓇葖果。

药用:主根称川乌,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大毒,一般炮制后用。

子根称“附子”能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止痛。

川乌与附子均具有抗炎、镇痛与局麻作用,其活性成分为乌头碱类生物碱。

附子、川乌具强心作用。

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

川乌合乌头碱类具有扩张血管,起一过性降压作用。

川乌与附子具有很强的毒性,急性中毒时,心搏增强,继而引起传导阻滞而致心律不齐,最后心脏停止于舒张期。

乌头碱引起恒温动物急性中毒,表现为呼吸兴奋、运动麻痹、末稍痉挛,呕吐样开口运动,通常称为乌头碱症状。

功效:●川乌性热,味苦、辛,有大毒。

制川乌功效同生川乌,毒性小。

能祛风湿,温经止痛。

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症。

●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用于治疗忘阳虚脱、肢冷脉微、宫冷、心腹寒冷、寒湿疲痛等症。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上篇整理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上篇整理

药⽤植物学期末复习上篇整理第⼀章植物的细胞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般细胞的直径为10~100µm3、⼀个典型的植物细胞是由原⽣质体、细胞后含物和⽣理活性物质、细胞壁三部分组成。

4、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包括细胞核、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尔基体、核糖核蛋⽩体和溶酶体。

5、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液、染⾊质等四部分。

6、质体是植物体特有的细胞器,与碳⽔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

质体按照有⽆⾊素可分为:叶绿体、有⾊体(含⾊素)和⽩⾊体(不含⾊素)7、有⾊体和⾊素的区别:有⾊体是⼀种细胞器,具有⼀定的形态结构,存在于细胞质中,主要是黄⾊、橙红⾊或橙⾊;⾊素是溶解在细胞液(液泡)中,呈均匀状态,主要是红⾊、蓝⾊或紫⾊。

8、线粒体是呼吸作⽤的场所,细胞的动⼒⼯⼚,线粒体对物质合成、盐类的积累等起着很⼤的作⽤。

9、液泡是植物体的特有结构,细胞液中存在草酸钙结晶等不少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理活性的物质,是植物药的有效成分。

10、内质⽹——合成输出蛋⽩质;⾼尔基体——合成和运输多糖,合成果胶、半纤维素和⽊质素,参与细胞壁的构成;核糖体——蛋⽩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分解⼤分⼦(消化和消除残余物)、保护作⽤(保护细胞免于⾃⾝消耗)11、细胞后含物和⽣理活性物质细胞后含物的特征是中药鉴定的依据之⼀;单粒淀粉粒①淀粉粒复粒淀粉粒鉴定:加氯化锌碘液,显蓝⾊或红紫⾊半复粒淀粉粒②菊糖:(多含在菊科、龙胆科、桔梗科部分植物根的薄壁组织中)细胞后含物鉴定:10%α—萘酚⼄醇+硫酸紫红⾊并很快溶解③糊粉粒(蛋⽩质粒):加硫酸铜和苛性钠⽔溶液显紫红⾊④脂肪和脂肪油:加苏丹Ⅲ溶液显橙红⾊;加锇酸变⿊⾊⑤晶体——代谢废物12、代谢废物——晶体草酸钙结晶:⽅晶(⽢草、黄柏)、针晶(半夏、苍术)、簇晶(⼤黄、⼈参)、砂晶(⽜膝、曼陀罗)、柱晶(射⼲、淫⽺藿)代谢废物鉴定:不溶于醋酸,遇20%的硫酸溶解,形成硫酸钙针晶碳酸钙结晶:多存在于爵床科、桑科、荨⿇科等植物叶表⽪细胞中鉴定:加醋酸溶解并放出⼆氧化碳⽓泡13、细胞壁、液泡、质体⼀起构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上的三⼤区别;光学显微镜结构下,将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壁、次⽣壁三层;胞间层——果胶类物质,易被酸或酶溶解(组织解离法的原理)初⽣壁、次⽣壁——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质素单纹孔存在于薄壁细胞、韧型纤维、⽯细胞;具缘纹孔存在于纤维导管、孔纹导管和管胞;14、纹孔对 ——松科和柏科等裸⼦植物的具缘纹孔形成纹孔塞,有三个同⼼圆半缘纹孔存在于导管、管胞与薄壁细胞 ——被⼦植物的导管⼝15、细胞壁的特化16、植物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丝分裂、减数分裂章节要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什么是原⽣质体?质膜有哪些特征?3.简述细胞核的光学结构及其⽣理功能4.质体包括⼏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的联系5.简述淀粉粒的类型、各⾃特点、存在部位及检验⽅法?6.菊糖有何分布特点?如何检验?7.草酸钙结晶有⼏种类型?如何检验、区别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 8.常见的细胞壁特化有⼏种?如何鉴别?名词解释——细胞器、质体、具缘纹孔、⽊质化第⼆章植物的组织组织是由许多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紧密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药用植物学复习要点

药用植物学复习要点

药用植物学(知识复习要点)绪论一、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容及任务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二、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公元1世纪到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37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

唐代(公元659年)由官方颁发的《新修本草》(习称“唐本草”),被认为是古代首部药典。

最著名的古代本草著作为明朝时珍的《本草纲目》。

第一篇植物的显微构造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构造,通常称为植物的显微构造,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

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的构造,可见外面包围着一层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为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有生命的物质。

此外细胞含有多种非生命物质,它们是原生质的代产物,称为后含物。

一、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三)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高尔基复合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

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代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介绍。

淀粉粒的形状有圆球形、卵球圆形、长圆球形或多面体等;脐点的形状有颗粒状、裂隙状、分叉状、星状等,有的在中心,有的偏于一端。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药植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

2、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由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3、凯氏带: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上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形成木质化或木栓化的带状结构,环绕径向壁和上下壁而呈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4、异型叶性:通常每一种植物具有特定形状的叶,但也有一些植物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型叶性。

5、双悬果:伞形科的植物的分果由两个心皮的下位子房发育形成,成熟时分离成两个分果瓣,分着悬于中央果柄的上端,特称双悬果。

6、无限外韧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中间有形成层,可进行增粗生长。

7、模式植物细胞: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细胞的构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示意说明,把这个细胞叫做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8、药用植物:在生活中,凡是在医疗、诊断、保健、预防疾病以及其他方面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统称药用植物。

9、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由茎的基部节上生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似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

如葱、蒜、小麦等。

10、颖果:果实内含一粒种子,果皮薄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如稻、麦、玉米、薏苡等,为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11.蝶形花冠:花瓣5片分离,排成蝶形,上面一片最大称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称翼瓣,最下面两片形小且上部稍联合并向上弯曲成龙骨状,称龙骨瓣。

如大豆、甘草等豆科植物。

12.维管束:是在植物进化到较高级的阶段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时才出现的组织,它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

13.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14.坚果:果皮坚硬,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如板栗、榛子等壳斗科植物的果实,这类果实常有总苞(壳斗)包围。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下篇整理

药用植物学期末复习下篇整理

下篇植物界的分类被子植物门重点科整理 一、双子叶植物纲 (Ⅰ)离瓣花亚纲㈠木兰科 magnoliaceae主要特征1)木本为主,体内常具油腺体;2)单叶互生,托叶大而早落,托叶环痕明显;3)花大,单生,顶生或腋生,多两性;花被3基数,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排列于延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 4)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树皮或树根(厚朴) 2)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果实(五味子) 3)八角 Illicium verum 果实(八角)㈡豆科 Leguminosae 主要特征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细菌门 黏菌门 真菌门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门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种子植物 (显花植物)植物界1)草本、木本或藤本,根部常有根瘤2)叶常互生,多为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多具托叶和叶枕3)花两性,二体雄蕊,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边缘胎座4)荚果,种子无胚乳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合欢 Albizia julibrissin 树皮(合欢皮)2)小决明 Cassia tora 决明 C.obtusifolia 种子(决明子)3)皂荚 Gleditisia sinensis 果实(皂荚)4)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根及根茎(甘草)5)荚膜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根(黄芪)6)补骨脂 Psoralea corylifolia 果实(补骨脂)7)密花豆 Spatholobus suberectus 茎藤(鸡血藤)8)野葛 Pueraria lobata 根(葛根)㈢大戟科主要特征1)木本或草本,常有乳汁2)叶互生,多为单叶,基部有时有腺体,托叶早落或缺3)花单性同株或异株,单被或无被花,有花盘或腺体;子房上位,心皮3,3室4)果多为蒴果,稀为浆果或核果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巴豆种子(巴豆)2)蓖麻种子(蓖麻子)3)大戟根(京大戟)㈣五加科主要特征1)木本,多年生草本,茎常有刺2)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单叶则多为掌状分裂3)花多两性,辐射对称,伞形花序在集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5基数,花盘生于子房顶部,子房下位,心皮2~15合生4)浆果或核果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人参根(人参)2)三七根(三七)3)西洋参根(西洋参)4)细柱五加根皮(五加皮)5)刺五加根、根状茎、茎皮(刺五加)㈤伞形科主要特征1)草本,常含挥发油,有香气;茎中空,表面常有纵棱2)叶多为一至多回三出复叶或羽状分裂,叶柄基部扩张成鞘状3)花小,两性花,集成伞形花序或复伞形花序,花5基数,子房下位,2心皮合生2室4)双悬果重要药用植物及入药部位1)当归根(当归)2)柴胡根(柴胡)3)川芎根状茎(川芎)4)防风根(防风)5)白花前胡根(前胡)(Ⅱ)合瓣花亚纲㈠唇形科主要特征1)草本,多含挥发油2)茎四棱形,单叶对生3)腋生聚伞花序排成轮伞花序,在组成其他形状,花冠5裂二唇形;二强雄蕊或仅两枚发育,具花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本草名称成书年代作者收载药物总数历史意义神农本草经后汉283B. C 不详365 将药物分成上中下二品我国现存第一部本草本草经集注梁代南北朝536A. D 陶宏景730 首创自然属性分类法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显庆四年659A. D苏敬844 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代元佑年间1107A.D 唐慎微1746本草纲目明代万历24年1596A. D李时珍1892 附方11096,200万言,共52 卷我国十六世纪刖医约学的全面总结,世界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文献,被译成多种文字本草纲目拾遗清乾隆30年1765A. D赵学敏增加716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细胞-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根据植物体所含细胞的多少将植物分为:A.单细胞植物例如:衣藻.小球藻、细菌等B.多细胞植物例如:种子植物等大多数植物。

三•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模式植物细胞: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

(二)•一个模式植物细胞包括:A.细胞壁B.有生命的物质:原生质体C.非生命的物质:后含物和生理活性(三)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外面包围着没有生命的而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内的生活物质(有生命的物质)总称为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等。

此外,细胞中尚含有多种非生命的物质,它们是原生质体的代谢产物,称为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四•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三大区别:(―)•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的ii胞凰;(二)•植物细胞有质困(叶绿体.白色体等)(三)植物细胞有礙物质基础:是原生质(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等组成),它是细胞生命物质的基础(―)细胞质cytoplasm五、生质体:原牛质体杲细胞内育生命物质的总称。

1.细胸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2.在幼嫩的植物细胞里,细胞质充满整个细胞,随着细胞的逐渐长大和液泡的形成.扩大,细胞质被挤压到细胞的周围并紧贴细胞壁。

3.细胞质可相对划分为三层:A.细胞质膜:特性:一是半透性,二是渗透现象。

B.中质:在幼小的细胞中细胞质占据着细胞腔的大部分。

C・液泡膜:液泡液泡膜胞质运动(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分类1.核膜::细胞核表面的一层薄膜。

核膜的作用一般认为是把核中物质一主要是去氧核糖核酸(DNA)〕与细胞质隔开而维持核内一定的代谢环境。

而核膜孔又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物质交换提供了通道2.核液:它的主要成分是聚合度较低的蛋白质.DNA和多种隔。

核仁和染色质就是分布在核液中3.核仁:是细胞核中折光率更强的小球体,有一个或几个。

核仁主要是由蛋D (80%)和核糖核酸(RNA)所组成。

它的作用主要是产生核糖核蛋匕体,然后转移到中质中去4.染色质: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散布在核液中。

染色质是由DNA和蛋自质所组成,而DNA 又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染色质与植物的遗传有重要的关系(三)细胞器------ 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畚官,分散在细胞质中。

1.质体质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爲。

质体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⑴白色体:不含色素,存在植物的分生组织.种子的幼胚以及所有器官的无色部分。

⑵叶绿体:存在于植物体内能透光的部分,而以叶肉细胞中最多。

是逬行光合作用和合成同化淀粉的场所。

所含的色素主要有四种:叶绿素氐叶绿素X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因为叶绿素含量最多,所以呈绿色。

其中叶绿素能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其它两种只起辅助作用。

⑶有色体:常存在于花.果实和根中。

所含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及叶黄素。

两者比例的不同而使常使植物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上述三种质体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液泡:也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A液泡膜是有生命的。

B.细胞液一液泡内含有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物质的混合液,称细胞液,是无生命的。

C.幼小的细胞中无液泡或液泡不明显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后含物的种类很多。

有些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些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淀粉(-)菊糖存在: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存在于菊科.桔梗科和龙胆科部分植物的根的细胞里。

性质: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将植物材料浸于乙酹中,一周后切片,可见圆形或扇形结晶。

鉴别:遇25% oc -荼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显紫红色而溶解。

(三)蛋白质性质:化学性质稳定的无生命的物质,为储藏蛋白质,与构成原生质体的活性蛋白质完全不同。

存在:在种子的胚乳和子叶细胞里多含丰富的蛋白质,有结晶和无定形的。

结晶的有胶体和晶体二重性,称为拟晶体,无定形的以糊粉粒的状态贮存在细胞质或液泡里。

鉴别:遇碘呈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硕水溶液显紫红色(四)脂肪和脂肪油存在:植物各器官尤其是种子中。

性质: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酉旨,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称脂肪(如可可豆脂),若呈液态的称脂肪油。

鉴别:遇苏丹UI溶液显橙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五)晶体1.淀粉粒的形成:A.形成淀粉的核心一脐点h订uin,然后环绕核心继续向外层沉积,B.形成层纹C.淀粉粒的形状、大小,脐点的形状,层纹的有无及疏密,均是鉴别药材的一种依据。

单粒淀粉:一个淀粉粒只具有一个脐点。

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有各自层纹。

半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囹个脐点除有它各自的层纹外,在外面见被有共同层纹。

鉴别:滴加稀碘液,显蓝紫色。

2.草酸钙结晶类型:主要形状有单晶(又称方晶或块晶入针晶.簇晶.砂晶.柱晶。

鉴别:不溶于醋酸,但遇20%硫酸溶解并形成硫酸钙针状结晶析出。

3.碳酸钙结晶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形态:其中一端与细胞壁相连,形如一串悬垂的葡萄,形成钟乳体。

存在:植物叶的表层细胞中,爵床科、桑科.寻麻科等植物体中。

三.细胞壁的结构形成:植物细胞原生质外的坚硬的外壳. 功能:能保护原生质体.决定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一)细胞壁的层次1.细胞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由外至内分为三层A・胞间层B.初生壁C.次生壁1.胞间层------ 为细胞壁与细胞壁之间所共有的薄层。

2.初生壁形成: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增加在胞间层的内方而形成。

许多细胞终生只有初生壁.有初生纹孔场.特点: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3.次生壁形成:细胞壁停止生长后,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层层地积累一些物质,使细胞壁增厚形成同心层。

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少量木质素.特点: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为大多死细胞的特征.(二)纹孔和胞间连丝1•纹孔形成次生壁在加厚的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此处没有次生壁,只具有胞间层和初生壁。

纹孔对纹孔膜纹孔腔纹孔口纹孔的类型:A.・单纹孔 B.具缘纹孔 C.半缘纹孔(1)单纹孔:次生壁上未加厚的部分,呈圆筒形,即从纹孔膜至纹孔□的纹孔腔呈圆筒状(2)具缘纹孔:又称重纹孔。

纹孔□小底大。

孔的内缘较大,为初生壁的孔口。

外缘较小,为次生壁的孔口;有时,在松柏类裸子植物的管胞中, 其纹孔膜(即纹孔所在的初生壁)上常略为增厚形成纹孔塞,从侧面观察,形成“三重孔”。

(3)半缘纹孔——在管胞或导管与薄壁细胞间形成的纹孔,即一边有架拱状隆起的纹孔缘,而启一边形似单纹孔,没有纹孔塞。

(三)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液质化矿质化1・木质化形成:细胞壁在附加生长时(次生壁)增加了较多的木质素。

作用:增加了植物细胞群和组织间的支撐能力。

鉴别:间苯三酚+浓盐酸亠红色。

例子:导管、木纤维.石细胞。

2.木栓化形成:细胞壁内增加了脂肪性的木栓质。

作用:保护植物内部组织。

特点:细胞壁不透气、不透水,使细胞内原生质体与周围环境隔绝而坏死。

鉴别:苏丹1D试液一红色。

例子:树干外面的褐色外层树皮。

3.角质化植物的组织分类(-)分生组织:具有细胞分裂能力的细胞群,是分化产生其他各种组织的基础。

(-)成熟组织:分生组织产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能力,逬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也叫永久组织。

植物的组织的分类:顶端分生组织分生组织I侧生分生组织J居间分生组织薄壁组织厂植物组织J保护组织成熟组织]机械组织匚输导组织分泌组织分生组织:植物体内能不断逬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特点:细胞代谢旺盛,体积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无明显的液泡。

作用:1>维持自身的细胞数量2.产生其它类型的分化细胞使植物逬行顶端生长和加粗生长.植物体内其它各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而来.分生组织的分类:(―)根据来源分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来源于种子内的胚,终身具有分裂能力。

位于根、茎的先端,即生长点,又称顶端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使根、茎和枝不断地伸长和长高。

初生分生组织:是原生分生组织分化出来,仍然保持分生能力的细胞,如原表皮层、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初生分生组织分生继续分化,产生根和茎的初生构造。

次生分生组织:是成熟组织中的某些薄壁细胞如皮层.维管柱鞘等细胞重新恢复分生功能而形成的。

举例:木栓形成层、根的形成层和茎的束间形成层。

所以又称为侧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产生次生构造,使根.茎和枝不断加粗。

单子叶植物无(-)根据组织所处位置分1.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顶端。

即原分生组织。

2侧分生组织:使根、茎加粗生长。

相当于次生分生组织。

3居间分生组织:位于茎节的基部.叶基部等。

相当于初生分生组织。

与居间生长有关,比如植物的拔节等。

二者之间的关系:顶端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 -------------- 初生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 生组织薄壁组织又称基本组织和营养组织。

特点:为生活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间隙大,壁薄,液泡大。

具有潜在分生能力。

保护组织一.分类:初生保护组织一一表皮次生保护组织一一周皮(—)表皮组织epidermal tissue:来源:为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分化而来,分布于幼嫩的器官表面。

特点:多为1列生活细胞,少数2~3列。

细胞为扁平的方形、长方形和波状不规则形。

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液泡大。

外壁常增厚并角质化,或有蜡被。

二•表皮表面附着物(一)•气孔 1.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中间的空隙称为气孔。

2气孔器:气孔和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

分布:植物叶片和嫩茎枝上。

作用:逬行气体交换的通道,防止水分蒸发。

3保卫细胞:比周围表皮细胞小,含叶绿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