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用的急救知识

幼儿园常用的急救知识
幼儿园常用的急救知识

幼儿园常用的急救知识

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幼儿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幼儿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幼儿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幼儿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幼儿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幼儿休克。

碰伤

应为碰伤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幼儿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幼儿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幼儿送去医院救治。

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幼儿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

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幼儿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幼儿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鼻内有异物

幼儿鼻内有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幼儿的呼吸发生困难,甚至窒息。

家长应为鼻内有异物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动物性异物进入时,可能1%地卡因将其麻醉后再用鼻钳取出。

2、较大异物进人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急救。

切割伤

应为切割伤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

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幼儿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中暑

幼儿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应为中暑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幼儿中暑时,家长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

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幼儿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

2、设法降低室温。

3、多让幼儿喝水。可给幼儿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幼儿睡眼时进人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幼儿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幼儿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应为昆虫进入耳道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幼儿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眼内有异物

应为眼内有异物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幼儿的眼睛,妈妈可以翻开幼儿的眼脸,让幼儿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幼儿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鼻内有异物

应为烫伤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幼儿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

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应为休克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

2、让幼儿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幼儿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幼儿热敷,因为

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幼儿的脉搏,密切注意幼儿病情的变化。

惊厥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惊厥发生前幼儿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

应为惊厥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让患儿平卧,头恻向一边,以防舌后坠和口腔分泌物反流而堵塞气管。

2、在上下牙齿间可填垫毛巾或手帕,防止咬破舌头。

3、给予头部物理降温。

误用药物

幼儿误服药物可表现为:用药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发生灼热感、

胸闷、心慌、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用药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固定性红斑(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常有殖),兼有发热。突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嗜睡等症状。

拓展阅读:儿童误食药物后如何抢救

儿童误食尼群地平后治疗原则

尼群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的跨膜钙离子内流,主要作用部位为血管,引起冠状动脉及肾小动脉的扩张,而起到降压的作用。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面部潮红,头晕、恶心、低血压、足踝部水肿等。大剂量时可引起血压明显降低,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低灌注导致休克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也有导致心肌受损、药物性肝损害、皮疹等病例。口服药物后约30分钟收缩压开始下降,约60分钟舒张压开始下降,约1.5小时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半衰期为10-22小时。

儿童误食后基本治疗原则是活性炭催吐洗胃,扩容、升压,保心保肝治疗等,必要时给予血滤治疗,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测定血药浓度。本例患儿由于发现及就医都比较及时,考虑误食量较小,因此血压没有明显降低。

儿童误食药物,最重要的是要防患于未然

在此提醒家长,儿童误食药物,最重要的是要防患于未然。6岁以前尤其是3岁前的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由于好奇心及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发生误食的病例比较多。常见的有药物、纽扣、硬币、打火机、玻璃球等。对于药物误食来言,平时不要逗孩子药品是糖豆,特别是带颜色的药片、胶囊。要把药品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一旦发现儿童误食,第一时间在家催吐,可抠咽部,压舌后根,同时联系急救中心,保留误食的药品标本以便于医务人员进行分析。

幼儿园大班教案《急救小常识》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急救小常识》 大班课程《急救小常识》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简单方法,帮助儿童充实急救事故的重要性和方法.在活动中,鼓励孩子表达自己.见解,看看幼儿园班《急救小常识》课程计划. 活动目标: 1.帮助儿童充实各种意外伤害急救的重要性和方法. 2.通过活动,我们必须提高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简单方法. 3.鼓励孩子们在活动期间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4.提高幼儿思维敏捷性. 5.能够在小组面前大胆说话,积极想象并提高你的语言技能. 活动准备: 老师教学PPT;了解各种意外事故或急救方法. 活动程序: 一,引言部分,导致意外伤害的概念. 1.播放PPT,显示一个男孩摔断膝盖并流血的照片 孩子受伤了,请快点帮帮我,你该怎么办?先做什么,做什么等等?什么?

幼儿将利用他们现有的经验告诉,例如:用纸巾或干净的手帕擦掉孩子伤口的血液,然后用创可贴粘住止血,或用干净的手帕握住伤口止血.如果伤口很大,它会及时送到医院. 2.猜猜孩子受伤的原因. 其次,帮助孩子了解各种意外伤害的形式. 1.老师:除了摔跤,人们还会受伤,并会发生意外伤害.还有哪些其他事故也会造成伤害事故? 2.孩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然后老师补充. 3.使用PPT图片了解许多不同类型的意外伤害:如溺水,从高处跌落,触电,被动物咬伤等. 请告诉孩子们. 三,观察图片,了解各种意外事故的急救措施. 1.以狗咬为例,请孩子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观察结果,并谈谈如何进行急救:用水冲洗伤口,最好打开伤口用于洗涤,如果有血液及时止血,则去医院接受治疗,狂犬病疫苗针,如果不打这针,后果非常严重. 2.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内容并了解其他类型的事故. 在孩子谈论它的地方,教师使用超链接来展示面孔,引导孩子勇敢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幼儿园常用急救措施-

幼儿园常用急救措施 一、碰伤 1. 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 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 3. 4.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二、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 首先要保持镇定,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止鼻血方法,如将出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中隔,压迫数分钟,或者将消毒后的干棉球塞入出血鼻腔后再作压迫;另外在孩子的额头可敷湿毛巾或冰袋;也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患儿中指指甲根部的两侧,右鼻出血捏左侧,左鼻出血捏右侧。经过以上处理,大多数儿童鼻出血都能止住,若不见效,应立即去附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 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 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 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 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 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 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切割伤 1. 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

幼儿园常见急救知识

幼儿园常见急救知识 幼儿园常见急救知识 一小儿惊厥(抽筋)时如何护理 惊厥是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发作时,孩子会失去知觉,全身抽动发挺、两眼上翻、牙关紧咬、头向后抑,甚至大小便失禁。 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常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第一天,39oc以上的高热最易发生。 碰到孩子抽筋,我们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可使你摆脱困境。 1. 一名教师一手把孩子平抱在膝盖上,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使孩子呼吸通畅。另一只手用大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 2. 另一名老师赶紧取一筷子(最好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 两侧或一侧上下大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如果来不及老师先把自己的手指塞在孩子的口中。(被孩子咬时,有些疼要忍住),同时用另一只手捏住患儿手上的虎口穴用劲掐压。 3. 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4. 打电话给家长,让他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食物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噎食发生具有以下特征: 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痛苦表情。 2、患儿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抠口腔。 3、如为部分气管阻塞,可出现剧烈咳嗽,咳嗽间有哮鸣音。预防噎食,除了及时治疗诱因,还应做到“四宜”:食物宜软,进食宜慢,心宜平静,食宜适量。 如万一发生噎食,可采取以下急救法: 1、清醒儿可采取坐或站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只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的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噎食严重者可仰卧位)---------抢救者按上面方法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压力迅速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上移,并被驱出。 2、如无效,可几秒钟重复一次,造成人为咳嗽,将阻塞食物冲出气道。再无效,就急送医院处理。 三、中暑 中暑一般发生在炎热的夏天,但其他季节宝宝穿衣太厚或空气不流通也可能引发中暑。宝宝语言能力弱表达能力差,我们要留心观察,一旦宝宝啼哭不止,食欲不佳有先兆中暑症状后,我们就不要掉以轻心,赶快按以下步骤处理:

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精选文档

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一二年级教案 第一堂课 导入: 首先自我介绍——很高兴认识大家,说来我应该和一些同学的姐姐一般大呢。见到你们啊,就让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特别爱看动画片,让大家猜猜,有个机器猫的,那个叫什么动画片来着。对,哆啦A梦,哈哈,看来大家也很喜欢呀。嗯,哆啦A梦,是不是很厉害呀。所以呢,你们可以不用叫我老师,叫我哆啦A梦就可以了,好不好呀? 哆啦A梦要给大家上的课呢,叫做“医疗急救”(在黑板上写下),那么,同学们肯定会想,是吧,什么是医疗急救呢?嘿嘿~别急,待我呀,慢慢讲来。 医疗急救就是当受伤或疾病突然发作时﹐在医疗人员未到达或患者尚未送达医院前的一种短暂而有效的处理措施。 那我们为什么要急救呢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外伤害无时无刻都存在,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遇到意外伤害时,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才能得到尽可能的保护。 据报道,我国一天大约有四十名中小学生死亡,也就是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多么可怕的数字啊!所以掌握一些必备常识大家还是必须要知道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人。 现代急救医疗体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医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运送救护;二是医院急救,即决定性救治;三是救治缓解后的康复治疗。在这三个阶段中,院前急救是时间最短,但是决定危重病人抢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这方面,急救人员的含义是很广的,除在场医务人员之外,还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救护车、出租车驾驶员,消防特警人员以及所有在场的人们,其目的是救命,是稳定病情,减少伤残、减轻痛苦,维持伤者生命,防止伤情进一步的恶化。因此掌握基本的生命急救技术是向全民普及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急救小常识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它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提早准备,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 一项最新的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的第一“杀手”。意外伤害导致的儿童年死亡人数逐渐攀升,已经超出了任何一种可以导致儿童死亡的恶性疾病年死亡人数的总和。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去年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孩子是1.6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相当于一个班级的孩子过早夭亡。这样的意外带给家庭的创伤永远不可修复,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很多意外是完全可以防范的,而出现意外之后的急救尤为重要。不少意外事故都需要及时处理然后再送往医院,限于经验和知识的缘故,很多监护人在面对孩子的意外事故时,不知道怎样处理或者进行了错误处理,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幼儿园急救常识(全)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紧急处理小常识 孩子遭遇意外伤害,你该知道的紧急处理 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提早准备,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 一项最新的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的第一“杀手”。意外伤害导致的儿童年死亡人数逐渐攀升,已经超出了任何一种可以导致儿童死亡的恶性疾病年死亡人数的总和。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去年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孩子是1.6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相当于一个班级的孩子过早夭亡。这样的意外带给家庭的创伤永远不可修复,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很多意外是完全可以防的,而出现意外之后的急救尤为重要。不少意外事故都需要及时处理然后再送往医院,限于经验和知识的缘故,很多监护人在面对孩子的意外事故时,不知道怎样处理或者进行了错误处理,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以下枚举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处理措施。 一小儿惊厥(抽筋)时如何护理 惊厥是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发作时,孩子会失去知觉,全身抽动发挺、两眼上翻、牙关紧咬、头向后抑,甚至大小便失禁。 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常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第一天,39oC以上的高热最易发生。 碰到孩子抽筋,我们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可使你摆脱困境。 1.一名教师一手把孩子平抱在膝盖上,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 使孩子呼吸通畅。另一只手用大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 2.另一名老师赶紧取一筷子(最好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 两侧或一侧上下大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如果来不及老师先把自己的手指塞在孩子的口中。(被孩子咬时,有些疼要忍住),同时用另一只手捏住患儿手上的虎口穴用劲掐压。 3.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以利迅速散热降 温。 4.打给家长,让他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查明原因,针 对病因进行治疗。

幼儿园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保证幼儿生命安全,5月11日,兴隆园幼儿园组织全院教职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在幼儿园大厅举行,首先,医生为大家讲解了何为心肺复苏抢救以及它的作用和专门针对的对象和实施者的要求。关注到教师们教育的对象——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医生又另外重点讲解了幼儿心肺复苏术和成人心肺复苏术的不同之处及应重点注意的方面。最后,为了让广大教职工们对心肺复苏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医生指导大家相互配合练习,使大家更深入的掌握急救要点和注意 事项。 通过此次培训,全园教职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急救知识对幼儿进行救助,也可以进行自救和互救,保教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心肺复苏急救步骤:检查意识,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1人时→先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再打电话呼救。心肺复苏要点:A.通畅气道(头略后仰、清除异物、解开衣领) B.人工呼吸(口对口或简易气囊)C.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 1。人工呼吸是采取人工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复呼吸功能的急救技术。人工呼吸不仅在麻醉时使用,对溺水、电击、中毒、工矿事故、地震、航海意外和战地急救等往往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2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不需任何器械,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口鼻内异物痰液,取出假牙,拉出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操作者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捏紧鼻孔,术者先深吸一口气,再对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此反复施行。如病人胸壁能随每次吹气而举起,吹气停止后于病人口部能感到气流呼出时,即证明人工呼吸有效。人工呼吸每分钟进行16次。如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口对口呼吸则可行口对鼻呼吸。如同时有心跳停止,则可人工呼吸同时作胸外心脏按摩。一般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比率为1∶4,即作一次人工呼吸,需作4次人工胸外心脏按摩。3人工呼吸必须进行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并继续间断进行才能有效。 (1)判断意识; (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3)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 (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 (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 (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 (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每按压15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1、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2、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3、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①“110”报警电话。②“120”急救电话。③“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④“119”火警电话。打电话不要慌张、语无伦次,必须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的特征。 一、溺水现场急救: 溺水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1、迅速将溺水者拖离溺水现场;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3、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 7、尽快转送医院。 二、触电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然后采取下一步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三、交通伤现场急救: 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 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 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 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部位; 5、尽快转送医院。 四、火灾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迅速转送医院。 五、中毒急救法: 1、在打通120急救电话前什么也不做。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中毒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只有急救中心能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2、监护人应当及时提供给医生以下资料: 1)吞食的有毒物质的种类,是液体清洁剂,有毒的植物,还是某种药物; 2)孩子的吞食量多少; 3)从吞食到采取措施时的时间间隔多久等等。 如果无法及时将孩子送医院,医生建议你让孩子吸入活性碳。 六、烧伤、烫伤急救法:

小学生急救小常识

小学生急救小常识一: 一、足踝扭伤急救法 1、轻度足踝扭伤,应先冷敷患处,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即可减轻症状。 二、触电急救法 ①迅速切断电源。 ②一时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 ③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 ④可用盐水或凡士林纱布包扎局部烧伤处。 三、动脉出血急救法 ①小动脉出血,伤口不大,可用消毒棉花敷在伤口上,加压包扎,一般就能止眩 ②出血不止时,可将伤肢抬高,减慢血流的速度,协助止眩 ③四肢出血严重时,可将止血带扎在伤口的上端,扎前应先垫上毛巾或布片,然后每隔半小时必须放松1次,绑扎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两小时,以免肢体缺血坏死。作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四、儿童抽风急救法 1、发现小儿抽风,不宜惊慌失措,乱摇患儿,以致加重病情,不要灌水喂汤,以免吸入气管。应打开窗户,解开患儿上衣让呼吸通畅。将筷子用布包裹塞入患儿上下牙之间以免咬破舌头。发高烧引起的抽风,可用毛巾蘸冷水敷于额部。详细记录抽风的时间、症状,立即送医院治疗。 五、狗咬伤急救法 被狗咬伤后,应在伤口上下5厘米处用布带勒紧,用吸奶器将污血吸出,然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咬人的狗应加隔离,一旦确诊为携带狂犬病毒,应即处死。 小学生急救小常识二: 一、骨折急救法 救护骨折者的方法: ①止血:可采用指压、包扎、止血带等办法止眩

②包扎:对开放性骨折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 ③固定:以旧衣服等软物衬垫着夹上夹板,无夹板时也可用木棍等代用,把伤肢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④治疗:如有条件,可在清创、止痛后再送医院治疗。 二、急性腰扭伤急救法 1、腰突然扭伤后,如伤势较轻,可让病人仰卧在垫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垫1个枕头。先冷敷伤处,1~2天后改用热敷。如症状不减轻或伤重者,应急送医院治疗。 三、脊柱骨损伤急救法 脊柱骨损伤的病人如果头脑清醒,可让其动一下四肢,单纯双下肢活动障碍,提示胸或腰椎已严重损伤;上肢也活动障碍,则颈椎也受损伤。先使患者平卧地上,两上肢伸直并拢。将门板放在患者身旁,4名搬动者蹲在患者一侧,一人托其背、腰部,一人托肩胛部,一人托臀部及下肢,一人托住其头颅,并随时保持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4人同时用力,把患者慢慢滚上门板,使其仰卧,腰部和颈后各放一小枕,头部两侧放软枕,用布条将头固定,然后急送就近医院。 四、韭菜治误吞金属异物法 取一把韭菜,不切断,投入沸水中汆熟,拌些麻油服食,能将误吞的金属等异物裹住,然后顺利排出。 五、咯血急救法 ①让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安静,不可大声说话和用力咳嗽。 ②胸部用冷毛巾敷,同时防止受凉。 ③服用止咳祛痰药,但忌用氨茶碱。 ④选服一些止血药,如:八号止血粉、三七粉、白芨粉、维生素K。 ⑤尽快送医院救治。 六、猫咬伤急救法 被猫咬伤后,应在伤口上端用止血带扎紧,并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伤口,再用5%的石炭酸腐蚀局部。 七、煤气中毒急救法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62092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 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幼儿园急救小常识

幼儿园急救小常识 幼儿园急救小常识一: 1、咬伤 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蛰伤的情况。蜂蛰伤有时会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孩子会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休克。一旦孩子被蛰,如果有刺残留在孩子皮肤内,先用镊子把刺拔出来,再用手挤出被蛰伤处的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与此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此外,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与其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6岁以下孩子身形小,一旦被猫狗咬伤,多为脸部和颈部,要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前往医院前,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如果伤口过大,则不宜过度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 2、刺伤 被钉子、针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很容易引发炎症。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流出一小点鲜血,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假如被刺伤,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务必要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木刺、竹刺等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

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是玻璃碎片或是铁钉断在伤口里,应让宝宝马上停止活动,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通过手术清除。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神经。 3、跌伤 顽皮的孩子经常跑动、攀高,很容易摔伤。3—5岁的孩子,头部较大,自身平衡性又不好,摔破头部的案例极为多见。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玩耍时要精心。在床上装置护栏,不要让孩子爬高。如发生意外,视孩子摔伤部位进行护理,摔破头部应赶紧送往医院,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 幼儿园急救小常识二: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及措施

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及措 施 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及措施 1.扭伤处理 一立即让患部休息不要过度移动患部。 二对患部施用冰敷以降低肿胀及疼痛。 三抬高患部。 四二十四小时后对患部施以温湿敷。 2. 擦伤(伤口止血)的处理 伤口若有出血情形表浅的划伤和擦伤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 1、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2、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 3、经过 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如果血渗透了绷带或衣服请不要把绷带去除而是在上面再加一块绷带如果直接压迫5分钟后仍未止血需赶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还要继续压迫伤口过长或者过深的伤口可能需要缝

针。 4、一旦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5.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6.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或受伤位置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幼儿就医。 3.烫伤处理 1.及时用冷水冲洗烫伤(10-30分钟)。 2.不要用冰块冷敷伤处避免冻伤。 3.不要在伤处涂抹植物油或者其他油脂不仅对伤口无益还容易引起感染。 4.用干净的棉布包裹伤口。 5.如果伤口严重立即到医院去诊疗。 4.吞异物处理 让孩子向左右侧位躺下头向后仰如异物在喉部附近可以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切忌手指在咽喉部乱动以免将异物推向更深处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按向头部冲击的方向拍其背部四下刘孩子尽量咳出异物不要在孩子直立时拍打其后背这样可能把异物震到气管的更深处如果这

幼儿防溺水小知识

幼儿防溺水小知识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3.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4.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专家介绍,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

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四、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溺水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幼儿园常用的急救知识

幼儿园常用的急救知识 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幼儿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幼儿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幼儿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幼儿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幼儿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幼儿休克。 碰伤 应为碰伤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幼儿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幼儿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幼儿送去医院救治。 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幼儿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

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幼儿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幼儿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鼻内有异物 幼儿鼻内有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幼儿的呼吸发生困难,甚至窒息。 家长应为鼻内有异物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动物性异物进入时,可能1%地卡因将其麻醉后再用鼻钳取出。 2、较大异物进人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急救。 切割伤 应为切割伤的幼儿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

幼儿园常见急救措施

幼儿园常用急救措施(很实用的,收藏吧)字体:大中小 已有94 次阅读2014-6-9 21:31|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分享空间|幼儿园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 度。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 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 行撕下。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 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 患处的血流减少。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 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 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 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 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 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 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 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1、用冷水在鼻子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2、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3、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 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 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此种方法可迅速止血。4、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 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塞入。六、切割伤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 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 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 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处理。七、中暑

幼儿园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园幼儿急救常识(幼师都必须知 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

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三、扭伤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通用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通用版)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通用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小学生安全急救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1、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2、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3、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4、记住四个电话:①“110”报警电话。②“120”急救电话。③“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④“119”火警电话。打电话不要慌张、语无伦次,必须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的特征。 一、溺水现场急救: 溺水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1、迅速将溺水者拖离溺水现场;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3、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7、尽快转送医院。

二、触电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然后采取下一步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三、交通伤现场急救: 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 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 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 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部位; 5、尽快转送医院。 四、火灾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8、迅

儿童急救知识整理

儿童急救知识整理,父母和教师果断收藏备用! 一、儿童(0﹣12岁)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年龄-2)×2㎏+12㎏ 二、儿童(0﹣12岁)标准身高计算公式 年龄×7+70㎝ 三、刺伤 刺伤多为锐性尖物所引起,这类伤易伤及深部组织和脏器,容易发生感染,特别是厌氧菌的感染。儿童受伤后,须根据伤口的深度和出血的多少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1、伤口流血:用力压迫伤口,如果流血不是特别快,不要马上按住,流血可以带出脏的异物,不容易引起感染。血止后,用碘伏涂擦伤口进行消毒,然后用胶布式绷带包扎紧,尽量不要活动。 2、伤口未流血,却有明显的刺伤迹象,很可能是伤口过深,需及时往医院就诊。 3、如果伤口较小可先用冷开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伏进行消毒,将患侧胳膊举高来止血,再用创可贴包好。 4、如果伤口深且大,出血量多时,应一边止血,一边立即带儿童去医院。 5、如果是被脏的、生锈的锐器或钉子刺伤(新钉子比旧钉子更为危险),应及时去医院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 四、头部被撞伤或摔伤

急救处理措施: 1、孩子虽有哭闹但意识清醒,且伤处只是起个包,就不用太担心,在肿的地方 进行冷敷(冰袋或用毛巾裹上冰块),48小时后改用热敷,这样可消肿止痛活血化 瘀。同时在头3天里密切观察儿童的情况,有异样时立刻就医,若是3天内并无异样,则发生变化的机会就很低。观察时,需要注意: (1)观察儿童的活动力是否比平常差,是否会手脚无力。如果出现类似状况就 要及时送往医院。 (2)观察儿童是否呕吐。假如儿童在头部碰撞后连续呕吐了3次,且时间越来 越密集时,需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3)观察儿童的食欲状况。撞击之后食欲降低不是好现象,需要小心观察。 (4)观察儿童有无昏睡的状况。假如儿童变得嗜睡,虽然叫得醒,却在叫醒后又很快的昏昏入睡,可能就是有问题,应该去医院检查。 (5)观察儿童的瞳孔状况。方法是用手电筒照射儿童的双眼,检查瞳孔的光发 射是否正常。正常的状况下瞳孔会在亮处缩小,在暗处放大,且左右两边的大小一致,假如瞳孔一边大一边小,则必须赶快送医院才行。 在观察时机上,建议成人于儿童头部受伤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每小时观察1次,接着在第二个24小时内,每2小时观察一次,到第三个24小时内,每3小时观察一次就可以了。 2、如是头部先着地,则有可能伤到颈椎,此时不能随意移动伤者,需保持原样 并及时致电120,送往医院就诊。 五、儿童被蚊虫毒虫咬伤或蜇伤

幼儿园常用急救措施 2014

幼儿园常用急救措施 一、烧伤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 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 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 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 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 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 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 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 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 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 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 1.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