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超声标准切面25张图
《产科超声》PPT课件

• 中央性前置胎盘可能合并 胎盘植入
精选课件ppt
38
羊水切面
• 羊水过多 37周前AFI >或=240mm 37周后AFI >或=200mm 最大深度>或=80mm
• 羊水过少 37周前AFI <或=80mm 37周前AFI <或=50mm 最大深度<或=20mm
内出血、先天性肠管畸形
精选课件ppt
30
股骨长度的标准测量
• 声束与股骨长径垂直,从股骨外侧扫查,完全显 示股骨且两端呈平行的斜面。
精选课件ppt
31
双侧下肢及足底切面
• 如果股骨长与足长之比小于0.9,可能存在骨骼发 育不良,如果股骨长与足长之比在0.9到1.0之间, 可能为小胎儿或发育匀称的IUGR儿。
20.腿纵切面——足底(双幅图)
21.纵切面显示胎盘下缘和宫颈的关精选系课件ppt
5
颅脑的常见切面
• 在胎儿颅脑检查时,最 重要、最常用的横切面 有丘脑水平横切面(b 平面)、侧脑室水平横 切面(a平面)、和小 脑水平横切面(c平 面)。
• 通过这三个切面的系统 观察,95%的中枢神经 系统明显畸形可以检测 出来。
中晚孕期胎儿超声筛查 标准切面
精选课件ppt
1
掌握标准切面
• 所谓标准切面只是相对测量时来说的,目的是为 了减小测量数据的误差,帮助准确评估孕周,增 加测量的可重复性
• 对于筛查来说是切面越全越好,掌握标准切面 • 有利于培养好的筛查习惯,提高诊断水平 • 牢记正常标准切面,筛查时才容易发现异常 • 牢记标准切面,迎接产科超声诊断质量控制
超声各级规范化检查与标准切面

超声各级规范化检查与标准切面各位超人大家好,在各位同道的大力支持和编委会老师们的协助下,超声入门丛书的编写已经进入尾声,在这里把书中部分内容献给大家先行过目,更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本次主要是各级别检查的标准切面,文中直接使用中文标记,省去了英文再转化的步骤,更利于初学者学习。
产前超声检查分级指南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的文件内容要求,产前检查分为四个级别。
早孕期超声检查要求和内容,这项检查一般在11-13周6天进行中孕期1-4级超声检查要求和内容,这项检查一般在20-24周进行产前超声检查操作要点1、对扫查部位要有清晰的记忆,形成适合自己的检查次序,这一点非常重要。
2、切勿跳跃式扫查,避免漏查。
3、对于胎儿位置欠佳的,应记录观察不理想的部位,如观察难度较大,可嘱产妇稍后再行检查。
4、笔者的检查方式供各位医师参考:先测量数据,再观察,不要边测数据边检查结构;扫查顺序:宫颈内口→胎位→颜面部→颅脑→双肺→心尖方向和胃泡位置(连续观察)→心脏详细结构→脐静脉及分支→肝脏及腹腔其他脏器→脐孔→双肾水平面→膀胱及CDFI显示膀胱两侧脐动脉→生殖器→脊柱矢状面观察骨骼及脊髓末端→双肾及双侧横膈矢状面→脊柱冠状面→股骨→胫腓骨→足(双侧连续扫查)→肱骨→尺桡骨→手(双侧连续扫查)。
产前超声检查标准切面标准切面是产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这些切面是保证产前检查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级产前超声检查标准切面:1(宫颈内口矢状面)2(丘脑水平面)3(腹部水平面)4(股骨纵切面)5(脐带入胎盘处切面)6(脐动脉频谱)二级产前超声检查标准切面:1(宫颈内口矢状面)2(丘脑水平面)3(小脑水平面)4(四腔心切面)5(腹部水平面)6(双肾水平面)7(脐带腹壁入口切面)8(膀胱及脐动脉血流水平面)9(脊柱矢状面)10(股骨纵切面)11(脐带进入胎盘处切面)12(脐动脉频谱)三级产前超声检查标准切面:1(宫颈内口矢状面)2(丘脑水平面)3(侧脑室水平面)4(小脑水平面)5(上唇冠状面)6(双眼水平面)7(面部矢状面)8(肩胛骨水平面)9(四腔心切面)10(左室流出道切面)11(右室流出道切面)12(三血管气管切面)13(三血管切面)14(脊柱水平面)15(腹部水平面)16(胆囊切面)17(双肾水平面)18(脐带腹壁入口切面)19(膀胱及脐动脉血流水平面)20(髂骨水平面)21(双肾矢状面)22(肾动脉切面)23(膈肌矢状面)24(膈肌冠状面)25(脊柱矢状面)26(脊柱冠状面)27(股骨纵切面)28(腿及足纵切面)29(胫腓骨切面)30(足底切面)31(肱骨纵切面)32(臂及手纵切面)33(尺桡骨切面)34(手切面)35(脐带进入胎盘处切面)36(脐动脉频谱)胎儿心脏标准切面1(宫颈内口矢状面)2(腹部水平面)3(横位四腔心切面)4(竖位四腔心切面)5(左室流出道切面)6(右室流出道切面)7(三血管气管切面)8(三血管切面)9(主动脉弓矢状面)10(动脉导管弓矢状面)11(上下腔静脉矢状面)产前超声检查特殊切面除了标准切面以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用到以下部分切面,这些切面并不是产前超声检查所必须扫查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产科急诊超声诊断ppt课件

.
13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脐带:
脐带内含一条脐静脉和二条脐动脉。胎 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营养与代谢物质的交 换。
.
14
脐带超声声像图
脐带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超声像图
.
15
正常脐动脉血流频谱较宽,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S)和舒张 末期流速(D)是评价中晚期妊娠母儿血液循环的重要指标。
脐动脉S/D比值,从18周开始,随着孕龄的增长而进行性下降, 24周前有一增高,24周后急剧下降。
产时有妊高征、羊水过少,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 迫时,S/D值≥3 S/D值在各种产科并发症时异常增高,可以提早发 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
.
17
常规检查步骤及方法(总结)
先寻找胎头,确定胎儿位置。继之在胎头部位作纵、横向 连续扫查,观察胎头形状及内部结构,测量胎头有关径线。
以胎头为起点,寻找胎儿脊柱,先后作脊柱的纵向和横向 连续扫查,观察其形态是否正常。
.
7
II级:晚孕后期,胎盘成熟,胎盘母体面基底层可见线状高 回声,此时亦称为胎盘钙化II度。
.
8
胎盘Ⅱ级示意图
a — Ⅱ级纵切 b — Ⅱ级早期 C — Ⅱ级晚期
.
9
III级:胎盘老化,功能开始减退,胎盘被分成多小叶状结构,基 底层及实质内高回声连成环状,胎盘实质内可见散在强回声光斑。
.
10
a — Ⅲ级纵切 b — Ⅲ级早期 C — Ⅲ级晚期
胎盘绒毛间隙
.
4
胎盘的分度: 0级:早、中孕期胎盘,呈均匀等回声,胎盘胎儿面绒毛板平直,胎 盘内无分叶样结构,此时胎盘未成熟。
.
5
I级:晚孕早期,胎盘回声较低,绒毛板起伏呈波浪状,胎盘实质 内可出现点状强回声,为胎盘成熟早期。此期又称为:胎盘钙化I 度。
产科胎儿畸形筛查标准切面扫查及意义

脐带入口切面
01
腹部横切面:
03
观察有无脐膨出,腹裂等畸形
02
显示脐带与腹壁的连接处
膀胱+双脐动脉切面
下腹部横切面:显示膀胱及膀胱两侧的脐动脉 观察两条脐动脉,排除单脐动脉等。
外生殖器切面
观察有无尿道下裂、阴茎缺如、两性畸形等生殖系统畸形。
胎盘厚度及位置
01
测量切面:声束垂直于子宫壁和胎盘
02
01
测量方法:声束与血管长轴夹角小于30度,取样门置于动脉中段,取频谱形态较好的波形测量,用频谱包络法测量各值(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峰值流速)
02
双侧桡骨发育不良
可单侧或双侧,出现在许多综合症里,如Holt-Oram综合症,18-三体等, 注意观察有无心脏畸形、椎体和血管畸形、肾脏畸形、单脐动脉等
心脏横径;垂直于心轴的一侧外缘到对侧外缘的最大距离(房室瓣处)
胸腔横径:垂直于胎儿躯体长轴的一侧肋骨外缘到对侧肋骨外缘的最大距离(舒张末期),回放显示心室舒张末期在同一切面测量心脏横径和胸腔横径。
左室流出道切面
显示左室流出道长轴,升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相连续,后壁与二尖瓣前叶相连续。
右室流出道切面
测量方法:测量胎盘最厚处,胎盘子面和胎盘子宫交界处
测量方法:声束垂直于宫壁,不包含胎儿结构及脐带
羊水深度
脐动脉频谱
测量切面:脐带游离段长轴切面 测量方法:取样框大小、声束和血流夹角小于30度 意义:舒张末期血流消失或反向才有意义
对于宫内缺氧有一定意义
大脑中动脉频谱
测量切面:双顶径测量切面下方,彩超显示呈五边形的Willis动脉环
01
鼻骨长
02
鼻唇冠状切面
产科超声标准切面25张图共30页文档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产科超声标准切面25张图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妇产科超声检查PPT(完整版)(行业精制)

专业分享
14
二、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胎盘:
1.胎盘绒毛膜板 胎盘的胎儿面,于羊水及胎盘实质之间。 2.胎盘基底膜 胎盘的母体面,于胎盘实质与子宫肌层之间。 3.胎盘实质 胎盘绒毛膜板与基底膜之间的胎盘组织。
腹围测量切面模式图
专业分享
15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胎盘成熟度:
0级 绒毛膜板:直而清晰,光滑平整。 胎盘实质:均匀分布,光点细微。 基底膜:分辨不清。 I级 绒毛膜板:出现轻微的波状起伏。 胎盘实质:出现散在的强回声光点。 基底膜:似无回声。
III级 绒毛膜板:深达基底膜(至少两切迹)。 胎盘实质:出现环状回声及不规则强光点、 光团,可伴声影。 基底膜:光点增大,可融合相连,能伴有 声影。
专业分享
a — Ⅲ级纵切 b — Ⅲ级早期 腹围测量C切—面Ⅲ模式级图晚期
18
二、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羊水:
①羊水指数(AFI): 正常值50-240mm;完全正常:80200mm, ≤50mm为羊水过少;≥240mm为羊水过 多 50-80mm为羊水(可疑)偏少; ②20羊0-水24最0m大m深为度羊(水单(位可cm疑)):偏多 ≤2cm为羊水过少 ≥8cm为羊水过多。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闫坤
专业分享
1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一)、早孕期
早孕期最多不能超过3—5分钟。彩超和脉冲多普勒强度分别 为B超的10倍、100倍,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注意可能产 生的潜在危险性。 检查重点:确认是否宫内孕,孕囊的结构是否正常,胚胎的 数目,是否存活,估计孕龄,胎儿早期结构畸形检测,胎盘、 子宫及附件。
• 在孕囊内见到卵黄囊或呈现双环征可以肯定为真孕囊, 但<10mm(早早孕),孕囊不能显示双环征无法区别 真假孕囊,此时宫外包块也难显示,要提示查HCG测定
妇产科常见病超声检查ppt课件

4
宫内节育器
5
宫内节育器,正常超声图
6
节育器下移
节育器下移至宫颈内口或以下
7
节育器嵌顿:
节育器部分 或全部嵌入 子宫肌层
8
节育器外移:节育器穿透肌层 及浆膜层,造成子宫穿孔
9
病理声像图
(1)先天性子宫畸形 先天性无子宫、幼稚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纵 隔子宫、处女膜闭锁。 (2)子宫肌瘤(uterine leiomyoma)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分为浆膜下型、肌壁间型、 粘膜下型,可伴钙化、囊性变、玻璃样变、脂肪变等。 (3)子宫腺肌症 (4)子宫内膜疾病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癌、子宫囊肿 (5)卵巢非赘生性疾病 卵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巧克力囊肿 (6)卵巢囊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 囊性畸胎瘤 (7)输卵管积液
39
子宫底部明显增大,回声不均匀
40
后壁增厚,回声增强、杂乱
41
后壁明显增厚,回声增强、杂乱,有声衰减
42
子宫弥漫增大,回声增强、杂乱
43
结节型(局灶型) 高回声,边界不清
44
后壁增厚,回声增强、杂乱 可见小囊肿样结构
45
后壁回声杂乱,可见囊肿样结构 (腺肌症是子宫肌层囊肿的最常见原因)
妇产科 超声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方法
(1)经腹探测法:适度充盈膀胱,以能清晰显示宫底为 宜。根据局部解剖结构及病变特点,作纵、横、斜向 角度探测 (2)经阴道探测法:患者排空小便,取膀胱截石位,将 套有避孕套的阴道探头自阴道送至阴道后穹窿或侧穹 窿,进行纵向、冠状或斜向探测,探头频率5.0- 7.5MHz,图像较经腹探测清晰 (推荐)
妇科超声模板

妇科超声模板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子宫cmX cmX cm,前水平后位,内膜厚cm,肌层回声均匀。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宫内节育器子宫cmX cmX cm,前水平后位,内膜厚cm,肌层回声均匀,宫腔内探及节育器强回声,后方伴“彗星尾征”,位置及形态正常。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先天性无子宫多切面反复检查均未探及子宫轮廓,膀胱后骶骨前为一薄层软组织,两侧可见卵巢,体积较小,分别约cmX cmX cm、cmX cmX cm。
始基子宫多切面反复检查子宫极小,无子宫腔及内膜。
两侧可见卵巢,体积较小,分别约cmX cmX cm、cmX cmX cm。
幼稚子宫子宫发育不全,子宫颈比子宫体长,宫体小,呈前位。
两侧可见卵巢,体积分别约cmX cmX cm、cmX cmX cm。
符合双子宫、双阴道畸形子宫cmX cmX cm,子宫横切时见两个宫腔,左侧内膜厚cm,右侧内膜厚cm,呈“猫面状” ,子宫肌层回声均,可见两个宫颈回声及两条阴道气体回声。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符合双角子宫畸形子宫cmX cmX cm,子宫横切时见底部有一凹陷,子宫中段至宫底可见两个宫腔,左侧内膜厚cm,右侧内膜厚cm,子宫肌层回声均,可见单个宫颈回声。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符合纵隔子宫畸形子宫cmX cmX cm,子宫横切时见底部平滑,横径增宽,其内可见两个宫腔内膜回声,中央有一条状中等回声的隔,左侧内膜厚cm,右侧内膜厚cm,子宫肌层回声均。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子宫腺肌症子宫cmX cmX cm,体积较大,内膜厚cm,肌层回声明显不均匀,可见多个小无回声区,以后壁为著。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子宫多发肌瘤子宫cmX cmX cm,内膜厚cm,子宫形态失常可,宫腔内见cmX cmX cm低回声。
肌层回声明显不均匀,可见多个低回声,最大的位于右侧壁,cmX cmX cm。
右侧壁见cmX cmXcm低回声,向外突。
CDFI:病灶周围呈“环状”血流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测量切面:透明隔腔+双侧 丘脑切面。放大至胎头占屏 幕的1/2以上。 • 测量方法:测量近场颅骨骨 板外缘至远场颅骨内缘间垂 直于脑中线的最大距离。 • 注意事项: • (1)颅骨外的软组织不包 括在内; • (2)尽量使声束垂直于大 脑中线。
头围
• 测量切面:透明隔腔+双 侧丘脑切面,不应显示小 脑半球横断面。放大至胎 头占屏幕的1/2以上。 • 测量方法:用椭圆功能键 沿胎儿颅骨外缘直接测出 头围长度。 • 注意事项:不应显示小脑 半球,测量值不能包括颅 骨外的头皮等软组织。
• 腹围 • 测量切面:胎儿腹部 横切面,显示胎儿胃 泡,门脉左、右支及 脊柱的横切面,尽量 使胎儿腹部横切面呈 圆形。放大至胎儿腹 部占屏幕的1/2以上。 • 测量方法:以椭圆功 能键测量胎儿腹壁皮 肤外缘的周长。测量2
股骨长 测量切面:股骨长轴切面,显示股 。 骨全长及两端低回声的骨骺端。股 骨长轴与声束夹角应大于60°。放 大至股骨长占屏幕长度的1/2以上。 测量方法:测量点应为股骨两端“U” 形的中点,不包括骨骺端。测量2次
膀胱+双脐动脉切面 标准切面:下腹部横切 面,显示膀胱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膀 胱两侧的脐动脉。
脊柱矢状或冠状面
标准切面:脊柱呈两条平行的串珠状强回声带,尾端
融合,骶尾部略向后翘
股骨、胫骨、腓骨、肱骨、尺骨、桡骨切面 标准切面:显示各长骨长轴切面。
足切面 标准切面:足矢状切面或足底冠状切面,显 示尽可能多的跖骨及趾骨。
颈背部皮肤厚度 测量切面:小脑横断面。放大至胎头占屏幕的1/2以上。 测量方法:从枕部颅骨的外侧缘至皮肤的外侧缘。 注意事项:中孕时测量。 切面应避免过度向枕部后下方倾斜,以免使测值偏大。
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
• 标准切面:声束尽可能正 对胎儿面部,显示前额、 额骨、鼻、鼻骨、上下唇、 下颌。放大至颜面部占屏 幕的2/3以上。此切面可 以测量鼻骨长度 测量方法:光标置于鼻骨 两端的外缘。 注意事项:在此切面不应 显示眼眶。
羊水深度
• 测量方法:声束应垂 直于子宫壁,测量处 应不包含任何胎儿结 构及脐带。
侧脑室宽度 测量切面:侧脑室体部切面。放大至胎头占屏幕的2/3以上。 测量方法:测量远场的侧脑室,在近脉络丛球部,光标置于脑室壁内缘, 与侧脑室长轴垂直,取最宽处测量(测量点放置方法参照下图所示)。无 异常时仅测量远场侧即可。 注意事项:测量点应与侧脑室长轴垂直,而不是与脑中线垂直。
• 小脑横断面 • 标准切面:小脑水平 胎头横切面,脑中线 居中,显示透明隔腔、 完整的两侧丘脑、小 脑半球、中线处的小 脑蚓部、小脑延髓池。 放大至胎头占屏幕的 1/2以上。小脑延髓池, 透明隔与颈项皮肤皱 褶测量
脐带入口切面 标准切面:腹部横 切面,显示脐带与腹壁的连接处。
双肾横切面 标准切面:腹部横切面,同时 显示脊柱横切面及其两侧的肾脏。
胆囊+脐静脉切面
• 标准切面:胎儿腹部 横切面,显示胆囊及 脐静脉,正常时胆囊 位于脐静脉的右侧。
胃泡+脐静脉切面
• 标准切面:胎儿腹部 横切面,显示胎儿胃 泡,脐静脉腹内段、 门脉左、右支及脊柱 的横切面。正常时胃 泡位于左侧腹腔。
心率
• 测量方法:选择M超测 量时,取样线上结构 应同时包含心房和心 室流出道; • 采用多普勒测量时, 尽量增大取样门使心 房与流出道的频谱血 流均包含于频谱内, 正常时心房和心室率 相同,测量两个连续 心动周期中同一时相 之间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胎盘厚度及位置
• 测量切面:声束垂 直于子宫壁和胎盘。 测量方法:测量胎 盘最厚处,测量点 分别为胎盘外缘和 胎盘子宫交界处。 测量1次。
眼距
• 测量切面:胎头横切面, 声束尽量从胎儿面部正前 方进入,显示两眼眶最大 横切面。放大至胎头占屏 幕的1/2以上。 测量方法:眼外距为两眼 眶无回声区外缘的距离。 眼内距为两眼眶无回声区 内缘之间的距离。取样点 均置于无回声与强回声的 交界处。晶体距为两侧晶 体中心点的距离。测量2 次
鼻唇冠状切面 标准切面:显示双侧鼻孔、 鼻翼、鼻柱、上唇、下唇、颏部。
。
左室流出道切面
• 标准切面:显示 左室流出道长轴, 升主动脉前壁与 室间隔相连续, 后壁与二尖瓣前 叶相连续。
右室流出道切面
• 标准切面:显示 主肺动脉从右心 室发出,可见肺 动脉瓣回声,动 态观察时可见其 根部与左室流出 道方向垂直。
脐动脉频谱
• 测量切面:脐带游离段长轴切面。 • 测量方法:调节取样门大小和多普勒角度, 测量频谱轮廓清晰的波形,最好选取与声 束夹角小于30°的节段测量。测量2次。可 用“autotrace”功能键自动获得所需数据 (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 EDV、平均峰值流速TAMAX)。 • 注意事项:避免在胎儿呼吸样运动时测量。
手切面 标准切面:手的各切面,显示尽可能 多的掌骨和指骨,动态观察手的姿态。
四腔心切面
• 标准切面:心尖 四腔心切面或胸 骨旁四腔心切面, 为胎儿胸部横切 面,清晰显示心 脏四个腔室、房 室间隔、左右房 室瓣
上纵隔三血管切面
• 标准切面:胸腔从左到右依 次为肺动脉主干及与其相延 续的动脉导管、主动脉长轴 切面及上腔静脉横断面,三 者平行排列,内径逐渐变小。 上腔静脉后方有时可见气管 横切面。正常时两根动脉内 血流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