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简便的运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完成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便运算方法的分类。

一、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1.结合律:根据结合律,可以改变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顺序,将数按照方便计算的顺序进行合并。

例如:45+28+12=(45+12)+28=57+282.换位律:根据换位律,可以改变加法和减法运算的位置,使得计算更方便。

例如:25+18=18+253.去零法:当加数或被减数的个位数是0时,可以利用去零法简化运算。

例如:140+60=14+6×10=140+60×10=140+600=740。

4.进退法:可以通过进退法在心算中进行数位的进位和退位。

例如:67-28=67-8-20=59二、乘法运算方法:1.对称律:根据对称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因数的顺序,使计算更方便。

例如:8×9=9×82.乘法交换律:根据乘法交换律,可以将乘法算式的因数换位,计算结果不变。

例如:4×6×5=4×5×63.合并乘法:当计算两个数量较多的乘法时,可以将其中一部分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因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4×7×5=(4×5)×7=20×7=140。

4.进位法:在乘法中,可以先忽略进位,最后再进行进位操作。

例如:25×8=(20×8)+(5×8)=160+40=200。

三、除法运算方法:1.整十整百法:在除法中,可以先通过整十整百法将被除数和除数调整为容易计算的数。

例如:169÷8=160÷8+9÷8=20+1.125=21.1252.倍数法:在除法中,可以利用倍数法将除数调整为被除数的倍数,简化计算。

例如:314÷8=31.4÷8=3.9253.高位除法:在除法中,可以先从高位开始计算,忽略低位的数,最后再计算低位的数。

四年级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四年级数学8种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一、整数和零的加减运算方法(字数:150字)1.整数加整数: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结果的符号由数字的绝对值大小决定。

2.整数减整数:减去一个整数等于加上这个整数的相反数。

3.整数加零/减零:任何整数加零/减零等于本身。

二、整数和零的乘法运算方法(字数:150字)1.乘法交换律:两个整数相乘,无论先乘哪个数,结果都一样。

2.整数相乘的符号问题:两个整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三、整数和零的除法运算方法(字数:150字)1.除法交换律:两个整数相除,结果不受顺序的影响。

2.除数为零:任何数除以零结果都是无意义的。

四、简便的乘法计算方法(字数:150字)1.分解相乘:将一个数中的因数分解开,再相乘。

如6×8可以分解为2×3×2×22.乘法分配律:a×(b+c)=a×b+a×c。

可以通过分解相乘再相加的方法计算更大的数。

五、简便的除法计算方法(字数:150字)1.快速算法:可以用9法和11法来进行快速除法计算。

如72÷9=8,72÷11=6,通过一些特定的规律可以快速得出结果。

六、乘法表的应用(字数:150字)1.利用乘法表:熟练掌握乘法表,可以在计算过程中直接查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七、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字数:150字)1.逆向思维:根据题意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推测和解答。

如:一些数加7的结果是20,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得出原数是13八、估算法(字数:150字)1.估算法:在计算大数时,可以先估算再验证。

如:75×38,可以估算为70×40=2800,再通过减去一些数得到准确结果。

综上所述,四年级数学的简便计算方法分为整数和零的加减、乘法及除法运算方法,还包括乘法表的应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和估算法。

学生在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后,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总结
一、加法与减法:
1.用进位或借位:当两个数相加的和大于9时,可以将进位的数加到十位上。

当两个数相减的差小于0时,可以向高一位借位。

2.整十数相加或减:当一个数是整十数时,可以将另一个数分解为个位和十位,然后单独计算个位和十位的运算结果。

3.规律运算:例如,从1加到100的和是5050,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快速计算其他类似的运算。

二、乘法:
1.分解法:将待运算的两个数分解为更易计算的数,然后逐步相乘得到结果。

2.缩位相乘法:将乘数中的数按位分解,并将其与被乘数相乘,然后相加得到结果。

3.乘数零尾法:当乘数中有0时,可以直接得到结果为0。

4.对乘数交换律与分配律:乘法的交换律与分配律可以帮助简化乘法运算。

三、除法:
1.整十数的除法:除数或被除数为整十数时,可以将其分解为更易计算的数,然后逐步计算得到结果。

2.乘法逆运算法:将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然后利用乘法逆运算得到结果。

3.余数法: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可以直接将被除数作为结果,而余数为被除数。

4.规律运算:例如,在100以内求2的倍数,可以利用规律每隔2个数选出一个即可。

四、整数计算:
1.加法与减法: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减时,可以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减,并保持原有的正负号。

2.乘法:正整数与负整数相乘时,可以将它们的绝对值相乘,并根据两个数的正负确定结果的正负号。

3.除法:正整数除以负整数时,将它们的绝对值相除,并根据两个数的正负确定结果的正负号。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总

一、加法运算方法:1.记忆小学加法口诀表:例如1+1=2,2+2=4,依次类推,能够快速地计算小于10的两位数之和。

2.利用数的交换律:例如3+7等于7+33.利用进位法:当两个数字相加时,如果个位数相加大于10,可以将进位数加到十位数上。

例如8+6=14,可以将1进位到十位,结果为14二、减法运算方法:1.利用借位法:当减数比被减数大时,可以向高位借位进行计算。

例如15-8,可以借1个十位,结果为72.利用数的倒数法: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例如7-5可以转化为5+?=7,通过思考得知?=2,即结果为23.利用数轴法:在数轴上标出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通过计算两个数的距离得出结果。

三、乘法运算方法:1.利用数的倍数关系:例如3*5可以转化为15/3,即找到比3大的最接近15的倍数,然后将结果除以原来的数。

2.利用配对法:将乘法转化为多个相同的加法。

例如3*4可以转化为3+3+3+3,即4个3相加,得到123.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例如5*2可以改写为2*5,或者将5*2*3改写为2*3*5,便于计算。

四、除法运算方法:1.利用倍数的特性:例如12/3可以找到12中有几个3,即计算倍数,结果为42.利用乘法的逆运算:例如15/3可以转化为15*1/3,即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

3.利用倍数的交换律:例如20/4可以改写为4/20,或者将24/4/3改写为4/3/24,便于计算。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的归类总结。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进行数学运算。

在运算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逆运算等性质,能够使计算更加简便。

同时,通过练习和巩固这些运算方法,可以提高数学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超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

超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

六大类+30种具体简便运算一、连加的简便运算。

(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凑整)要点:看交换(或结合)后是否有两个数的和为整数。

(在计算时,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两个数的和为整数的特征:个位相加为10,十位相加为9,百位相加为9,以此类推。

例题:二、连减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例题:②28+56+144=28+(56+144)=28+200=228①317+256+683=317+683+256=(317+683)+256=1000+256=1256568-345-155=568-(345+155)=568-500=68378-88-278=378-278-88=100-88=12791-(391+255)=791-391-255=400-255=145三、加减混合简便运算(依据: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例题:例题(加括号):例题(减括号):例题:四、连乘的简便运算(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要点:看交换(或结合)后,是否有两个数的乘积为整数。

记住常考的乘积为整数的算式:25×4=100125×8=100025×8=200625×16=10000 142+50-22=142-22+50=120+50=17458+239-139=458+(239-139)=458+100=558458-239+139=458-(239-139)=458-100=358247+(153-99)=247+153-99=400-99=301476-(276-196)=476-276+196=200+196=396459+199=459+(200-1)=459+200-1=659-1=658668-99=668-(100-1)=668-100+1=568+1=569例题:例题:例题:五、连除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25×27×4=25×4×27=100×27=270019×8×125=19×(8×125)=19×1000=190001500÷25÷40=1500÷(25×4)=1500÷100=15125×88=125(8×11)=125×8×11=1000×11=110001000÷(125×2)=1000÷125÷2=8÷2=4125×88=(125×8)×(88÷8)=1000×11=11000例题:例题:五、乘除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加括号):例题(去括号):六、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简便运算6×100÷25=6×(100÷25)=6×4=24250÷100×4=250÷(100÷4)=250÷25=102500÷4÷25=2500÷25÷4=100÷4=25625÷125=(625÷25)÷(125÷25)=25÷5=51000×9÷125=1000÷125×9=8×9=72125×(8÷50)=125×8÷50=1000÷50=2036÷(9÷7)=36÷9×7=4×7=28例题:例题:例题:例题:注意: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或差不能简便运算。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及公式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及公式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四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掌握一些简便的运算方法和公式,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以下是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及公式的介绍。

一、加法和减法1.加法简便运算方法:-近似数法:将数按位数对齐,然后相加,再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交换律: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进位加法:将相加的两个数按位数对齐,从低位开始相加,如果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就要向前一位进位。

公式:-a+b=b+a(交换律)-x+y=y+x(具体数值代入)2.减法简便运算方法:-近似数法:将数按位数对齐,然后相减,再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换位减法:将减法变为加法,即a-b=a+(-b),然后按加法的方法进行运算。

公式:-a-b=a+(-b)(换位减法)-x-y=x+(-y)(具体数值代入)二、乘法和除法1.乘法简便运算方法:-近似数法:将数按位数对齐,分别相乘后再相加,最后取近似值。

-分配律:乘法满足分配律,即a*(b+c)=(a*b)+(a*c)。

-结合律: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b)*c=a*(b*c)。

公式:-a*(b+c)=(a*b)+(a*c)(分配律)-(a*b)*c=a*(b*c)(结合律)-x*y=y*x(具体数值代入)2.除法简便运算方法:-近似数法:将被除数按位数对齐,然后相除,再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乘法逆运算:除法可以通过乘法的逆运算来进行计算,即a/b=a*(1/b)。

公式:-a/b=a*(1/b)(乘法逆运算)-x/y=x*(1/y)(具体数值代入)三、整数运算1.加法和减法简便运算方法:-交换律:加法和减法的整数运算满足交换律,即a+b=b+a,a-b=-(b-a)。

-结合律:加法和减法的整数运算满足结合律,即(a+b)+c=a+(b+c),(a-b)-c=a-(b+c)。

公式:-a+b=b+a(交换律)-a-b=-(b-a)(交换律)-(a+b)+c=a+(b+c)(结合律)-(a-b)-c=a-(b+c)(结合律)2.乘法和除法简便运算方法:-交换律:乘法和除法的整数运算满足交换律,即a*b=b*a,a/b=(1/b)*a。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数学是一门需要掌握运算方法的学科,正确的运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们需要逐步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简便运算方法。

本文将对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进行归类整理。

一、加法运算方法1.整数加法:-规律性加法:根据数字规律进行加法运算,比如:10+20=30,20+30=50。

-补充法:将数字分解成更容易计算的数,再进行相加,比如:48+36=48+2+34=86-十位进位法:将个位数相加得到结果,十位数根据个位数的进位数确定,比如:48+37=48+10+27=852.小数加法:-对齐小数点:将计算数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加。

3.分数加法:-通分后相加:将分数的分母统一,然后分子相加即可,比如:1/2+1/3=3/6+2/6=5/6二、减法运算方法1.整数减法:-借位法:当被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减数的相应位时,可以向高位借位,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比如:32-17=22-7=15-补充法:将数字分解成更容易计算的数,再进行相减,比如:68-39=68-9-30=592.小数减法:-对齐小数点:将计算数对齐小数点,然后按位相减,注意减法公式为"先减后加"。

3.分数减法:-通分后相减:将分数的分母统一,然后分子相减即可,比如:3/4-1/3=9/12-4/12=5/12三、乘法运算方法1.整数乘法:-乘法口诀法:利用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将乘数依次与被乘数的每一位相乘,再将所得积相加即可。

-巧算法:通过观察数字的特点,找到乘法规律,例如:近似数法、近似倍数法等。

2.小数乘法:-公式法:按小学规定的小数乘法公式进行计算,注意小数点位置。

3.分数乘法:-分数化简法: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然后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母,比如:2/3×4/5=8/15四、除法运算方法1.整除法:将除数整除得到商,余数为0,比如:16÷4=42.估商法:通过估算商的大小,然后再进行验证计算。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类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城关镇卸旗小学闵诗义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简便计算是一个常用而且难度较大的问题,学会掌握简便计算,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帮助。

现将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纳如下:一、运用交换律进行简算(带符号搬家)例1:137+65-37=137-37+65=100+65=165例2:25÷100×4=25×4÷100=100÷100=1二、运用加法结合律进简算(a+b)+c=a+(b+c)例3、5.76+13.66+4.24=13.66+(5.76+4.24)=13.66+10=23.66例4、37.24+23.59-17.24=37.24-17.24+23.59=20+23.59=43.59三、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这种题型往往含特殊数字之间相乘,如:4×25=100 8×125=1000 8×25=200 125×4=500)(a×b) ×c=a×(b×c)例5、4×3.68×0.25=4×0.25×3.68=1×3.68=3.68例6、125×296×0.8=125×0.8×296=100×296=29600四、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做这类题不能急着去算,应先分析数量之间的特殊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窍门)(a+b) ×c=ac+bc (a-b) ×c=ac-bc例7、(1.25+2.5)×32=1.25×32+2.5×32=1.25×8×4+2.5×4×8=400+80=480例8、3.58×6.92+6.42×6.92=(3.58+6.42) ×6.92=10×6.92=69.2例9、37.89×25.25-17.89×25.25=(37.89-17.89) ×25.25=20×25.25=505例10、87.96×99+87.96=87.96×(99+1)=87.96×x100=8796五、拆分法(利用加减乘除把数拆分后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例11、26×9.9=26×(10-0.1)=26×10-26×0.1=260-2.6=257.4例12、86×101=86×(100+1)=86×100+86=8686例13、9.8×1.1=9.8×(1+0.1)=9.8+0.98=10.78例14、32×125=4×8×125=4×1000=4000例15、25×0.36=25×4×0.09=100×0.09=9例16、67×2/65=(65+2)x2/65=2+4/65=2又4/65六、连减或连除a-b-c=a-(b+c) a÷b÷c=a÷(b×c) 例17、63.5-37.2-12.8=63.5-(37.2+12.8)=63.5-50=13.5例18、56.3÷0.8÷12.5=56.3÷(0.8×12.5)=56.3÷10=5.63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 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 ×b ×c=a ×c ×b,
a ÷
b ÷c=a ÷
c ÷b,a ×b ÷c=a ÷c ×b,a ÷b ×c=a ×c ÷b)
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
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
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
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a+b+c=a+(b+c), a+b-c=a +(b-c), a-b+c=a -(b-c), a-b-c= a-( b +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
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
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
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a ×
b ×c=a ×(b ×c), a ×b ÷c=a ×(b ÷c), a ÷b ÷c=a ÷(b ×c), a ÷b ×c=a ÷(b ÷c)
(二)去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
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

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
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
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a+(b+c)=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
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

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
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注:去掉
括号是添加括号的逆运算)
a ×(
b ×c) = 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a ÷b ÷
c , a ÷(b ÷c) = a ÷b
×c
三、乘法分配律法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24×(1211-83-61-3
1)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 516×137-53×13
7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257×103-257×2-25
7 2.6×9.9 四、借来还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
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9999+999+99+9 4821-998
五、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
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3.2×12.5×25 1.25×88 3.6×0.25
六、巧变除为乘
也就是说,把除法变成乘法,例如:除以41可以变成乘4。

7.6÷0.25 3.5÷0.125
七、裂项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

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要仔细的观察每项的分子和分母,找出每项分子分母之间具有的相同的关系,找出共有部分,裂项的题目无需复杂的计算,一般都是中间部分消去的过程,这样的话,找到相邻两项的相似部分,让它们消去才是最根本的。

分数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分数裂项的最基本的公式
这一种方法在一般的小升初考试中不常见,属于小学奥数方面的知识。

有余力的孩子可 以学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