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养殖行业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养猪场常用消毒药物及作用特点

养猪场常用消毒药物及作用特点

养猪场常用消毒药物及作用特点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为广谱杀菌剂,能迅速杀灭细菌、病毒、芽孢、霉菌。

主要用于熏蒸消毒,舍内lm3用30ml福尔马林加l5g高锰酸钾熏蒸,熏蒸2~4h。

也可用2%一4%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地面、墙壁、用具消毒。

由于熏蒸必须有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故在熏蒸前要喷水增湿,熏蒸时门窗紧闭,熏蒸后通风换气。

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仅适用于空舍消毒。

酸类制剂:过氧乙酸: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对细菌、病毒、霉菌和芽孢均有杀灭作用。

配制0.4%一l%水溶液喷雾,作用l一2h。

可用于空栏熏蒸消毒,一般按l一3g/m3,稀释成3%~5%的溶液,加热熏蒸l一2h,可杀灭除虫卵以外的病原体。

过氧乙酸对皮肤、黏膜有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加热至60℃时能引起爆炸。

过氧乙酸化学性质很不稳定.配制好的溶液只能保存几天,应现用现配。

双季胺盐类消毒剂:双季胺盐(百毒杀):该类产品安全、高效、无腐蚀、无刺激,对各种病原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消毒力可持续l0一l4d。

常用于猪场圈舍、环境、用具等的消毒(浓度0.0l%~o.03%)和饮水消毒(0.005%一0.0l%)。

卤素类消毒剂:漂白粉:配成l0%一20%的水溶液喷酒,作用l一2h,可杀灭除虫卵以外的病原体。

由于漂白粉中的氯易挥发,效果不稳定,故不能用于金属物体消毒。

碘制剂:碘对各种病原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但单纯碘制剂由于碘化学性质不稳定,消毒效果也不稳定。

双季胺盐络合碘效果较好。

碱类制剂:火碱(氢氧化钠):对细菌、病毒均有较强的灭菌力,对细菌芽孢、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

常配成2%.3%的溶液,用于出入口、运输工具、空栏、料槽、墙壁、运动场等处的消毒。

火碱腐蚀性很强,使用时切记要注意防止被溅到。

生石灰(氧化钙):消毒作用不强,只对大部分繁殖型细菌有效,对芽孢无效。

l千克生石灰加水350ml,消毒墙壁、地面、嗣栏等,可杀灭病毒、虫卵。

生石灰必须与水混合后使用才有效,且宜现用现配。

畜牧场消毒方法(一)

畜牧场消毒方法(一)

畜牧场消毒方法(一)畜牧场消毒方法前言畜牧业是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畜禽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畜牧场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畜牧场消毒方法。

1. 物理消毒方法•高温烘烤:利用高温将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杀灭,适用于畜舍设备、饲料等物品的消毒。

•紫外线照射: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适用于清洁平整的表面消毒,如地面、墙壁等。

•临时关闭通风:通过封闭畜舍,减少外界微生物的侵入,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2. 化学消毒方法•氯化物消毒剂:如漂白粉、含氯消毒液等,对细菌、病毒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过氧化物消毒剂: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能迅速分解并释放活性氧,杀灭微生物。

•醛类消毒剂:如福尔马林、戊二醛等,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3. 生物消毒方法•益生菌消毒:通过施用益生菌制剂,改变畜舍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生物降解剂: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有机废弃物,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环境。

4. 环境控制•定期清理:定期清理畜舍内的积尘、粪便等废弃物,减少病原菌滋生。

•合理通风:保持良好的畜舍通风,降低湿度,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消毒区域设置:设立专用的消毒区域,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5. 注意事项•使用消毒剂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比例和方法使用。

•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畜舍设施、病原菌种类和消毒对象等进行科学判断。

•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是常用的畜牧场消毒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可有效控制畜禽疾病的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希望本文对畜牧业从业者有所帮助,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6. 消毒操作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 - 清理畜舍,清除积尘、粪便等废弃物。

- 确保畜舍设备和工具的清洁。

步骤2: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消毒对象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 参考产品说明书,按照正确的配比将消毒剂兑入清水中。

步骤3:开始消毒 - 使用喷雾器或喷壶等工具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在畜舍内的表面。

奶牛场常用消毒剂及其应用_耿建虎

奶牛场常用消毒剂及其应用_耿建虎

中国牛业科学2012,38(4):71-72China Cattle Science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殑殑殑殑科技转化科技转化奶牛场常用消毒剂及其应用耿建虎(陕西省彬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彬县713500)摘 要:消毒是控制动物疾病流行的重要环节,通过消毒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维持或提高奶牛健康水平。

论文对奶牛场几种常用消毒剂的性质、消毒机制及使用方法做一介绍,以期为奶牛生产中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奶牛场;消毒剂;应用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11(2012)04-0071-02 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是获得最佳生产效益的基本保障,在奶牛生产中消灭病原微生物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消毒是控制奶牛疾病流行的重要环节,通过消毒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维持或提高奶牛健康水平[1]。

目前奶牛生产中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主要有过氧化物类、碱类、碘与碘化物、含氯化合物、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本文介绍几种奶牛场常用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以期为奶牛生产中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

1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消毒剂,主要包括过氧乙酸、过氧戊二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依靠其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对细菌酶系统的功能进行干扰,阻止细菌进行正常的代谢,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2]。

一般用0.2%~0.5%过氧乙酸对奶牛场地面、墙壁、门窗进行喷雾消毒,保持时间应当为30~60min,然后打开门窗通风。

对牛场房屋空间密闭后,用浓度为15%、用量为7mL/m3的过氧乙酸溶液(1g/m3),放入玻璃器皿中,加热熏蒸消毒120min,消毒结束后可打开门窗通风。

对奶牛场饲养工具等的消毒可用浓度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保持时间不少于60min。

2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主要包括、漂白粉、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钠等。

养殖厂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养殖厂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养殖厂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和产品的质量安全,养殖厂越来越重视消毒工作。

选择和正确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是做好养殖场消毒工作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选用适合养殖场的消毒剂当选择养殖厂消毒剂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功能全面:消毒剂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杀灭多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2. 安全环保:选择的消毒剂应符合环保要求,对人、动物和环境无毒副作用,不会对养殖场造成二次污染。

3. 稳定性好:消毒剂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易于储存和使用,不易挥发和分解。

4. 经济实用:消毒剂的价格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考虑到实际运营成本,确保消毒剂的使用经济实惠。

具体到市面上常见的消毒剂,可以考虑以下几种:1. 氯类消毒剂:如含氯消毒片、漂白粉等,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价格较低,但会产生有害气体,对设备和环境有腐蚀作用,使用时需注意。

2. 酚类消毒剂:如苯酚、环酚等,具有较好的抗菌能力,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3. 过氧化物消毒剂: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具有较好的抗菌能力,且分解产物对环境无毒副作用。

4. 卤素化合物消毒剂:如碘酊溶液、氯胺酮等,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体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效果。

5. 醛类消毒剂:如福尔马林、戊醛等,具有较好的杀菌和消毒效果,但对皮肤和呼吸系统有一定刺激作用,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工作。

二、正确使用消毒剂的方法1. 预先清洁:在使用消毒剂之前,要先将养殖场进行充分清洁,去除残留的饲料、粪便和其他污物,保持养殖场的卫生环境。

2. 确定浓度:根据消毒剂的说明书,按照要求配制出合适的消毒液浓度,不可滥用或稀释过多。

3. 均匀喷洒:将配制好的消毒液均匀地喷洒在需要消毒的区域,确保每个角落都得到充分的覆盖。

4. 规定时间:根据消毒剂的特性和要求,在喷洒完消毒液后,应保持一段时间,使消毒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过氧乙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过氧乙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过氧乙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病害成为了制约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型的治疗方法。

其中,过氧乙酸作为一种新兴的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

过氧乙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通过对水质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病原菌和病毒,减少水产养殖中的疾病发生。

过氧乙酸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以对多种常见的水产病原菌进行有效控制,如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等。

同时,过氧乙酸对水中的有害物质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能够提高水质的清洁度,为水产养殖提供良好的环境。

过氧乙酸对水产养殖设备的消毒也非常有效。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设备的消毒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过氧乙酸可以通过浸泡、喷洒等方式对养殖设备进行消毒,能够杀灭设备表面的细菌和病毒,确保养殖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过氧乙酸还可以用于水产物品的消毒。

在水产养殖中,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水产产品,包括鱼类、虾类等。

过氧乙酸可以通过浸泡、喷洒等方式对水产产品进行消毒,有效地杀灭水产产品表面的细菌和病毒,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当然,过氧乙酸的应用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浓度,避免对水产生毒害作用。

其次,过氧乙酸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应该合理使用,避免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过氧乙酸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过氧乙酸作为一种新型的消毒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水产养殖中,过氧乙酸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有效地控制病原菌和病毒的传播,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但是,在使用过氧乙酸时需要注意控制浓度、避免对水生态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过氧乙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常用消毒剂用于非洲猪瘟消毒的优缺点

常用消毒剂用于非洲猪瘟消毒的优缺点

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由于非洲猪瘟是新传入的外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给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其防控难度很大,主要体现在防堵难、排查难、普查难等方面。

对此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营造好的控病防病氛围。

而作为政府部门,要以乡镇为单位,联合官方兽医、防管员,协同做好辖区内猪场疫病调查,做好生猪场/户日排查,掌握生猪疫病动态情况,配置专业的疫情防控专业队伍,统一调度、配合执法,发现有可疑情况要及时拦截,及时处置。

对基层生猪养殖户而言,则要重塑消毒重于防疫、防疫重于治疗的理念,切实落实好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降低猪场感染此病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1]王兴.非洲猪瘟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9(15).[2]杨娟,等.屠宰场非洲猪瘟检测[J].肉类工业,2019(07).为了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稳定生猪生产发展,指导感染非洲猪瘟的养殖场有效落实防控措施,科学有序恢复生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制定了《感染非洲猪瘟养殖场恢复生产技术指南》。

恢复生产是一项基于生物安全的系统工程,消毒则是生物安全最为重要的一环,笔者分析了各类消毒剂的常用成分、作用机理、优缺点及应用,指导养殖场户选择消毒剂。

1季铵盐类消毒剂该类消毒剂属于复合物质低效消毒剂,常用成分为双癸基二甲、基溴铵、本扎溴铵。

杀菌作用归功于其正电荷,通过静电引力,与微生物细胞表面带负电荷的基因结合,在亲脂性长烷基取代链的推动下,穿透细胞壁,最终引起细菌裂解死亡。

主要用于畜栏、器具、消毒池、屠宰场、畜禽体表、环境及饮水等消毒。

这类消毒剂杀菌浓度低、毒性与刺激性低、溶液无色、无腐蚀性、气味小、水溶性好、表面活性强、使用方便、性质稳定、耐光、耐热、耐贮存。

但是,其对口蹄疫病毒和猪水疱病病毒等无囊膜病毒效果很差,容易被各种表面所吸附而降低有效浓度;配伍禁忌较多(不宜使用硬水,季铵盐本扎溴铵可与钙、镁、铝等金属离子产生白色沉淀而降低杀菌作用,最好使用蒸馏水;同时温水稀释才会使其澄清有效);杀菌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大(消毒前,畜舍需要清洗干净)。

过氧乙酸消毒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过氧乙酸消毒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过氧乙酸消毒剂优点的进一步认识,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养殖场把过氧乙酸消毒剂当作首选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特别是在猪场控制口蹄疫病流行时使用,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过氧乙酸作为酸性消毒剂,对非囊膜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病毒及鸡法氏囊病毒)有着超强的杀灭能力。

但是养殖户对该消毒剂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以致在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当,降低了消毒的效果。

为了加深大家对过氧乙酸特性,使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认识,现对该消毒剂作一部分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和实验人员在使用中学习参考。

1、理化性质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强氧化剂,分子式为C2H4O3,分子量为76.06。

结构式为CH3-C(=O)-O-OH。

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

相对密度 ( 15℃/4℃) 1.226, 沸点105℃, 凝固点+ 0.1℃。

闪点40.56℃。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其过氧键极不稳定,溶于水后易分解,稀释度越大分解越快。

过氧乙酸在贮存过程中会自然分解,遇热、重金属离子、强碱、有机物等更易分解。

高浓度(大于45%)经剧烈碰撞或加热可爆炸。

目前兽药市场销售的过氧乙酸浓度多在 4~16%左右,一般无爆炸危险。

2、杀菌机理有资料报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过氧乙酸作用后, 发现不仅引起芽孢壳层、皮质等通透性屏障结构的破坏,而且还使芽孢核心破坏和溶解。

而次氯酸钠或盐酸等作用于芽孢时对核的破坏迟缓或不明显相比,过氧乙酸对芽孢通透性屏障有较强的穿透力。

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芽孢经过氧乙酸作用后大分子的漏出与减少情况,发现0.2%过氧乙酸作5min后,芽孢氨基酸、DNA 与RNA等开始漏出,吡啶二羧酸亦有所减少, 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漏出与减少的量与芽孢存活曲线相一致。

因此,芽孢的通透性屏障与核心的破坏与其死亡密切相关。

可以说, 过氧乙酸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和酸性作用致微生物死亡的: (1)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 进而破坏酶系统。

猪场常用的消毒药

猪场常用的消毒药

(一)猪常用的几种消毒药1、过氧化物类消毒药(1)过氧乙酸:过氧乙酸又叫醋酸,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杀死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真菌、病毒、芽胞和其它微生物。

实际应用:配成%%浓度用于厩舍内外环境、用具及带猪消毒。

但要注意带猪消毒时。

不要直接对着猪头部喷雾,防止伤害猪的眼睛。

(2)高锰酸钾:又称锰酸钾或灰锰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的消毒药,它能氧化微生物体内的活性基,而将微生物杀死。

实际应用:常配成浓度,用于猪的皮肤、粘膜消毒,主要是对临产前母猪乳头,会阴以及产科局部消毒用。

2、氯化物类消毒剂氯消毒剂是杀菌谱广,能有效杀死细菌、结核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包囊和藻类,作用迅速,其残氯对人和动物无害。

缺点,对金属用品有强腐蚀性,高浓度对皮肤粘膜有一定刺激性。

(1)漂白粉:属于氯消毒剂的次氯酸钙的产品,杀菌广谱,作用强,但不持久。

主要用于厩舍、畜栏、饲糟、车辆等消毒。

实际应用:用5%-10%混悬液喷洒,也可以用干粉末撒布。

用%%作用饮水清毒。

(2)次氯酸钠(NaOCl):次氯酸钠是液体氯消毒剂,是一咱有效、快速、杀菌力特强的消毒剂。

目前广泛采用它做水、污水及环境消毒。

实际应用:畜禽水质消毒,常用维持量2-4ppm有效氯。

用于猪舍内外环境消毒,常用5-10ppm有效氯的氯消毒剂溶液。

用5ppm浓度氯溶液带猪喷雾消毒。

(3)菌毒王消毒剂菌毒王是一种含二氯化氯的二元复配型消毒剂。

消毒剂与活化剂等量混合活化后,可释放出游离的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

因此它能杀灭各种细菌、霉菌、病毒和藻类等微生物。

又由于具有安全、高效、广谱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畜禽场、饲喂用具、饮水、环境等方面消毒。

实际应用:畜禽水质消毒常用5ppm,环境消毒用200ppm,饲喂用具消毒有700ppm的菌毒王消毒剂。

(4)强力消毒王强力消毒王是一种新型复方含氯消毒剂。

主要成份为二氯异氰尿酸钠,并加入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人们对过氧乙酸消毒剂优点的进一步认识,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养殖场把《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当作首选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特别是在猪场控制口蹄疫病流行时使用,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过氧乙酸作为酸性消毒剂,对非囊膜病毒(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病毒及鸡法氏囊病毒)有着超强的杀灭能力。

但是养殖户对该消毒剂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以致在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当,降低了消毒的效果。

为了加深大家对过氧乙酸消毒剂特性,使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认识,现以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为例对该消毒剂作一部分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和实验人员在使用中学习参考。

1、理化性质
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强氧化剂,分子式为C2H4O3,分子量为76.06。

结构式为
CH3-C(=O)-O-OH。

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

相对密度?(?15℃/4℃)?1.226,沸
点105℃,凝固点+?0.1℃。

闪点40.56℃。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其过氧键极不稳定,溶于水后易分解,稀释度越大分解越快。

过氧乙酸在贮存过程中会自然分解,遇热、重金属离子、强碱、有机物等更易分解。

高浓度(大于45%)经剧烈碰撞或加热可爆炸。

目前兽药市场销售的过氧乙酸浓度多在?5~21%左右,一般无爆炸危险。

2、杀菌机理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后,发现不仅引起芽孢壳层、皮质等通透性屏障结构的破坏,而且还使芽孢核心破坏和溶解。

而次氯酸钠或盐酸等作用于芽孢时对核的破坏迟缓或不明显相比,《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对芽孢通透性屏障有较强的穿透力。

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芽孢经过氧乙酸作用后大分子的漏出与减少情况,发现0.2%过氧乙酸作5min后,芽孢氨基酸、DNA与RNA等开始漏出,吡啶二羧酸亦有所减少,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漏出与减少的量与芽孢存活曲线相一致。

因此,芽孢的通透性屏障与核心的破坏与其死亡密切相关。

可以说,《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主要是通过氧化作
用和酸性作用致微生物死亡的:
(1)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进而破坏酶系统。

过氧乙酸可直接氧化细菌细
胞壁的蛋白质,使细胞壁和胞膜破坏,?通透性改变,?破坏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平衡。

《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再进入菌体内部,直接作用于酶系统,破坏酶的结构和功能,干扰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生长,致细菌死亡。

(2)酸性作用直接损伤细菌。

过氧乙酸的强酸性可改变细胞pH值,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作用,配合和增加氧化作用,直接损伤细菌,致细菌死亡。

3、应用范围
《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消毒能力,作用高效而迅速,对细菌、真菌、寄生虫及病毒有高度杀灭效果。

优点是它不仅在常温下能消毒,即使在低温下(-40~-20℃)也同样具有杀菌能力,不过时问需要延长数十倍至数百倍,其他普通消毒剂在低温下就不能发挥它的杀菌作用,甚至失去消毒能力。

其分解产物为乙酸、氧气和水,这些对人体和动物是没有危害的,加之其在消毒过程就已挥发,在消毒后不留气味和痕迹,不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畜禽养殖的场所、粪便污水及传染性病控制等方面,消毒效果显著,对雏鸡、育成鸡、产蛋鸡的产蛋率和孵化率等均无不良影响,对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既可作为预防性消毒,又可作为紧急性消毒,当发生传染病时,每天消毒1-2次,连续3-5天有很好的效果。

4.实践应用
《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的使用有四种方式:喷雾、熏蒸、浸泡和自然挥发。

4.1喷雾法:用微粒子喷雾器喷雾,使喷出气溶胶粒覆盖于室内各种表面而达到消毒。

这种消毒方法适用于养殖场所的地面、墙面、器具及车辆消毒。

用0.05~0.5%或以上浓度的溶液以喷雾器喷雾,每立方用药20~30毫升,覆盖被消毒物体的表面。

带鸡带猪喷雾消毒用
0.1~0.3%的浓度,每立方米空间用15毫升,关闭门窗进行。

喷雾次数可根据鸡的不同生长时期,育雏鸡每日1次,育成鸡每2日1次,产蛋鸡可5~7天1次。

4.2熏蒸法:熏蒸法即将过氧乙酸放在不易腐蚀的容器内加热,使其蒸发,加热到快蒸发干前停止加热,防止损坏容器,过氧乙酸可选用高浓度商品或稀过乙酸。

常用3.0-
5.0%溶液加热熏蒸,一般舍温不应低于18℃,相对湿度以60%~80%为好,不宜低于60%。

当舍温在26℃,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消毒效果最好。

消毒后禽舍内气味较浓、有刺激性,因此,要打开禽舍门窗,通风换气2天以上,等气体完全逸散后再使用。

4.3浸泡法:凡能耐稀浓度过氧乙酸的物品,可用此法消毒。

若某些物品不适合采用浸泡法,也可采用擦拭法消毒。

0.2%~0.5%过氧乙酸溶液对衣服和某些物品,不致损坏或腐蚀,但此种浓度对金属物品仍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在消毒后必须用水冲洗擦干,防止其生锈。

如搪瓷、玻璃和塑料制品;肉、蛋等;白色工作服、毛巾等,可用0.04~0.2%溶液浸泡2~120分钟。

药液的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浸泡时间可短。

4.4自然挥发法:《三桥牌》过氧乙酸消毒剂在室温条件下能自然挥发同样能达到消毒效果,可用塑料容器将4-21%溶液放在不易触碰的角落,自然挥发,适合长期24小时使用。

5、注意事项
5.1保存:过氧乙酸溶液容易分解减效,应用塑料瓶盛装避光、低温保存,其有效期为6~12个月,过期后浓度降低,影响消毒效果。

5.2防护:过氧乙酸4%以上浓度会灼伤皮肤,所以手脚不可与其直接接触,尤其在瓶口不严或则瓶破裂时要更加注意。

5.3喷雾消毒:0.1%~0.3%的浓度喷雾工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由于药液能腐蚀金属,不宜使用金属容器盛装。

5.4带鸡消毒:多用0.1%~0.3%的浓度喷雾,消毒前关闭门窗,消毒后15分钟后再开启,
以加强通风换气育雏期喷雾消毒时,可将室温升高2~3℃,以防雏鸡因温度下降应激致死。

5.5 带猪消毒:1.先清除粪便,再清水冲洗。

2.用过氧乙酸。

带猪体一并消毒。

喷雾消毒的浓度为0.1~0.3%,用量为每立方米30ml,喷雾的粒子直径0.08~0.1mm,喷雾距离1~2米最好。

如无猪在圈内,仅对空气消毒时,浓度为0.3~0.5%,用量为每立方米30m,喷雾后密闭1~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