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全国钢琴考级曲目及内容分析(九)

此曲因非常富于诗情画意,经常被小提琴、长笛以及乐队改编而用。这首乐曲的意境表现出月光下景物的变化以及天上云彩的走动和月亮或明或暗、如诗如画的场面。在弹奏时不要弹成象练习曲一样的处理。要注意节奏的稳定,节奏中有三连音、二连音的交替变化,有休止符,有一个音延长几拍的弹奏,要把时值弹够,不要没有弹奏够拍子就急急忙忙的往下弹,一定要数准拍子。要做到在表现音乐的同时又有很准确的内心节奏感觉,这样就能很自然地找到音乐起伏的变化。九十四页第一行第一小节写着一个标记,节奏上要求弹奏地自由一些,不要太死,要很有感情的弹奏。它好象是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表白、倾述,不能说得干巴巴的。中段(九十四页从最后一行开始)要逐渐活跃起来。速度也比较快,象是云彩走动起来似的,然后逐渐慢慢地安静下来。九十六页第三行开始回到安静的月光下,象是月亮突破云彩,跳跃出来重新照在大地上。注意九十八页第一行左手声部出现一个“降do”音,要突出来。这样使安静和谐的和声出现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就象是音乐改变了颜色,然后又慢慢地进入安静的结尾。此时不要换踏板,一直踩到乐曲结束。意境上要表现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感。
九级B组(4) 粤曲 “旱天雷” 陈陪勋
此曲是由我国广东音乐曲牌“旱天雷”移植改编的钢琴曲,不要理解为旱天打雷的意思。此曲要弹出广东音乐细腻的风格,不能象北方音乐一样非常强有力的弹奏,既使是在乐曲中强(mf)奏时,力度也不能太重、太过分。结尾处(第八十一页最后一行第一小节)写着强(fff)奏符号,表现力度上很有力量,但声音不要弹破了,要沉着而有力,速度的选择也要适中,要恰如其氛,以便进入快速弹奏的最后两小节时,显露出明显的变化。全曲音调比较生动,高低音的变化。全曲音调比较生动,高低音的变化很多。另外左右手很多地方弹奏的音符是一样的,要注意两手的整齐和声音的统一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 第九级(上)

多 练 习 曲,但 国 内 没有 整 集 出版 过 , 过 在 一 些 练 习 曲合 集 不 和 考 级 曲 目中也 选 用 了他 一些 有名 的 练 习 曲 。从 中可 以看 到 很 多 练 习 曲写 得 很 好 , 乐 性 很 强 。 现 在 这 首 练 习 曲就 是 选 音 自他 的 《 琴 练 习 曲 2 首 》O .o 中的 第十 首 ,是 一 首 分 解 钢 4 (p7)
的和 声 换 干 净 。
主 和 弦 是 用 二 分 音 符 写 成 , 音 两 拍 , 用 相 同 的 速 度 每 可
弹奏 。
从第 9 小节 开始 是 左 手 的分 解 琶 音 , 手 的 4 5 担 负 左 、指 着 低 音 的任 务 , 一样 要用 手 腕 主 动 调 节 把 手 指 送 到 位 。这
此 处 也 是 要 注 意 手 臂 、 手 腕 、手 指 的到 位 动 作 和 踏 板 的及 时更 换 。 在 第 1 小节 的 开 端 处 , 两 只 手 的 5 应 快 速 而 敏 3 指 锐 的 把 六 个 音 一 组 的 第 一 个 音 点 出 来 , 配 合 节 奏 性 踏 板 在 弹 的 同 时 轻 轻 点一 下, 加 强 节 奏 的律 动 感 。 随 着 音 响 渐 强 情 绪 的 推 进 , 臂 的 分 量 可 以逐 渐 加 多 , 板 也可 以 由浅 变 手 踏 深、 由短 变 长 , 并逐 渐 由点 重 音 转 换 为 较 满 的 踏 板 。 第 1 小节 的 最 后 一 组 音 在 前 面 近 四 个 小节 的 渐 强 到 ∥ 6 后 ,突 然 变 为 , 由右 手单 独 奏 出。 第 1小 节 的 第 二 组 音 且 7 开始 ,出 现 了非 常 动 人 的 、 只 手 呼 应 的 旋 律 线 条 ,右 手 的 两 降 b 音 进 行 在 左 手 的 呼 应 和 衬 托 下 有 了更 明 显 的 渐 强 后 同 又 渐 弱 的 表 情 , 奏 时 要 把 中 间 的 声 部 弹 得 很 轻 , 两 端 旋 弹 把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曲目讲解第九级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周铭孙?第二首《F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K494)莫扎特曲首先要解释一下选用这首奏鸣曲的原因。
在第三级至第七级中,复调性乐曲是作为单独的一个项目出现的,而从第八级开始,复调性乐曲不再是单独的一项,而是放在了“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中了。
复调性乐曲在钢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巴赫平均律的赋格中有的声乐达到了五年声部之多,这在其他乐器中是难以做到的,所以钢琴演奏中练习复调思维和技能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考虑巴洛克时期作品的安排中也必须要考虑到复调乐曲的练习和比重。
这首奏鸣曲复调性很强,是一首较特殊的奏鸣曲,其中运用了大量卡农式的手法,两只手错综交叉,模仿、问答、呼应,要弹清楚必须有复调思维,所以在第九级中选用了这首奏鸣曲既做复调又是大型乐曲,兼而有之。
要弹好这首奏鸣曲,有几个问题需要处理好。
首先是结构。
到了九级的程度,对奏鸣曲式(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等结构的划分)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清楚了,在此就不再赘述。
其次前面说到了这首奏鸣曲运用了复调性和卡农的手法,就应该把运用卡农手法——好像你一句我一句,两只手互相模仿、互相呼应的地方找出来,以便在练习的时候头脑能更加清楚,两只手弹得很均等。
比如,在第28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29小节右手的第二拍开始,以及第30小节左手的第二拍开始和第31小节的右手第二拍开始等等,都是模仿和卡农的作法。
类似的地方在乐谱中还有很多,到了这个级别大家要能够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不是简单把音符弹出来就可以的。
再次,在乐曲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地方不容易弹好。
比如第83小节的右手,上行的音要颗粒性清楚而有动力感,不能拖泥带水弹成连奏了,第84小节的下行的音又要连贯一些,稍微舒缓一点的感觉。
类似的第85小节至第88小节的地方也是一样的,要弹出区别来。
从第90小节开始的音流要注意把轮廓的音弹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每三个音的第一个音要弹出一点音头的感觉来,让呈示部动力性地结束。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

目录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一级.......................................................... - 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上).............................................. - 5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二级(下).............................................. - 7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三级........................................................ - 1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四级........................................................ - 17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五级........................................................ - 24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六级(上)............................................ - 29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六级(中)............................................ - 32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六级(下)............................................ - 35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上)............................................ - 40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七级(下)............................................ - 46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八级(上)............................................ - 5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八级(下)............................................ - 56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 61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下)............................................ - 68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上)............................................ - 77 -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十级(下)............................................ - 84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一级第一级共有四项内容第一项基本练习一共有三组,第一组是C大调,第二组是G大调,第三组是F大调。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周铭孙第九级一共有四项内容。
在乐曲分组上和第八级是一样的,也是分为“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和“浪漫---近现代风格乐曲”四项内容。
根据过去的经验表明,有一部分老师、家长在让学生参加考级时,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其实这对学生以后的长远进步是不利的。
为了防止这些盲目追高的情况出现,对多数乐曲需提出一定的速度要求以保证音乐的正确表现,因此,在这些乐曲上都有速度标记。
比如:每分钟112至132拍的意思是这个曲子最好能达到每分钟132拍,退一步说,至少也要达到每分钟112拍的速度,如果达不到“112”就不能合格了,因为,如果再慢的话,音乐性质就不对了。
另外,从级别的标准来说,如果弹奏的时候达不到最低速度的话,就正好说明你还没有达到九级这个标准,而应该衡量并选择相对低一些的级别去参加考试为好。
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第九级的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其调性分组与第七级完全一样,包括了C大调以及从一个升号到五个升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是C大调加上五组“升号调”,一共六组,统称“升号调”。
和第七级、第八级相比,第九级和第十级取消了属七和弦琶音和减七和弦琶音,但音阶和琶音扩展为同向和反向的结合以及增加了两只手四个音大和弦的练习。
在弹奏同向反向音阶和琶音之前,可以找一下规律:音阶和琶音的跨度是四个八度,上行的前两个八度是同向,到中间时双手开始反向,回中间后,两只手再同向上行两个八度,从高点下来两个八度到中间之后,反向两个八度,回到中间之后再共同向下行。
找到规律后就不会太难了。
希望大家在准备第九级的阶段中,都把同向与反向练得非常熟练。
另外,第九级、第十级和第一级、第二级有相呼应之处,是增加了主和弦的考核。
第一级、二级时曾练过小和弦;到第九级、十级就该练大和弦了。
因为在高的级别中会遇到较多大和弦类的技术,在基本练习中练了主要的大和弦,知道基本的弹奏方法,对作品的演奏会有很大的好处。
九级钢琴考级曲目圆舞曲

九级钢琴考级曲目圆舞曲九级钢琴考级曲目圆舞曲第一节:圆舞曲的起源和历史背景(100字)圆舞曲是一种迷人的舞曲形式,起源于欧洲,最早出现于18世纪末的维也纳,成为当时欧洲社交场合最受欢迎的舞曲之一。
它具有优美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以其优雅的舞步,引领着那个时代的上流社会步入浪漫和舞蹈之中。
第二节:九级钢琴考级曲目中的经典圆舞曲(150字)九级钢琴考级曲目中,圆舞曲作为重要的考试题材之一,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备受考生和评委的喜爱。
例如,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等,无论是在技术要求还是音乐表现力方面,都给考生们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若能娴熟演绎这些经典圆舞曲,不仅需要钢琴基本功扎实,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第三节:圆舞曲在钢琴演奏中的技巧和要求(200字)钢琴演奏圆舞曲时,要求考生熟悉和掌握特定的技巧。
首先,准确把握圆舞曲特有的三拍子节奏,并注重音乐的跳跃感。
其次,要注意手指的协调运动和特殊的手型要求,如大指的侧按和小指的独立运动等。
另外,还要注意对音乐情感的准确表达,掌握音乐的起伏有致,节奏感强烈的特点,使演奏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第四节:圆舞曲演奏技巧的训练方法(150字)为了更好地演绎圆舞曲,考生可以通过多种技巧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首先,可以通过练习跳动的指法来培养对节奏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其次,可以通过练习指尖的轻巧触键,掌握好舞曲中的飞速跳音;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音乐感觉和表达能力,多听多感受不同风格的圆舞曲演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
第五节:圆舞曲的魅力及演奏的意义(100字)圆舞曲以其欢快、轻松的旋律,让人们感受到舞曲中的快乐和幸福。
它既能展现演奏者的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又能带给观众优美和愉悦的听觉享受。
圆舞曲的演奏不仅仅是钢琴考级中的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艺术的诠释和表达。
通过圆舞曲的演奏,考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与观众产生心灵的共鸣。
中国音协九级钢琴曲考级曲目

中国音协九级钢琴曲考级曲目
中国音协九级钢琴曲考级曲目如下:
1. 黄河颂
2. 军队进行曲
3. 翻身的日子
4. 悲怆的小鸟
5.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6. 练习曲——李斯特
7. 彩云追月
8. 军队进行曲
9. 晨歌
10. 悲怆的小鸟
这些曲目都是中国音协钢琴考级中比较经典的代表曲目,其中《黄河颂》是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之一,以宏伟壮丽、气势磅礴著称;《军队进行曲》是一首经典的苏联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有力,常常用于军事场合;《翻身的日子》是中国现代作曲家贺绿汀的代表作之一,以轻快、欢快的旋律表现了翻身农民的喜悦心情;《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奥地利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以富有活力的节奏和优美的钢琴旋律而闻名;《练习曲——李斯特》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代表作之一,以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和华丽、激情的音乐表现受到了广大钢琴爱好者的喜爱;《彩云追月》是中国传统曲目之一,以优美的旋律和柔和的音色表现了天上仙境般的梦幻景象;
《军队进行曲》是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的代表作之一,以轻快、欢快的节奏表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形象;《晨歌》是中国现代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之一,以清新、悠扬的旋律表现了清晨的清新和喜悦。
这些曲目都有着独特的音乐魅力和表现力,不仅展现了钢琴演奏的技巧和水平,也能让听众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魅力。
钢琴9级一般考什么曲(曲目单)

钢琴9级一般考什么曲(曲目单)钢琴9级一般考什么曲(曲目单)艺考时钢琴需要过6级以上,现有钢琴业余考级的制度共分十级,初级为1—6级,中级为7、8级,高级为9、10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钢琴9级一般考什么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钢琴9级一般考什么曲(1)练习曲01、练习曲op.72No.4莫什科夫斯基02、练习曲op.72No.12莫什科夫斯基03、练习曲op.70No.6莫舍04、列斯05、练习曲No.7克罗门等06、练习曲op.25No.2肖邦07、练习曲op.740No.49车尔尼08、复调音乐09、前奏曲与赋格No.12巴赫10、前奏曲与赋格No.6巴赫11、回旋曲No.2巴赫12、前奏曲与赋格No.13巴赫13、前奏曲与赋格No.15巴赫(2):大型乐曲01、奏鸣曲op.7第一乐章格里格02、奏鸣曲k.457第一乐章莫扎特03、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海顿04、奏鸣曲op.10No.1第三乐章贝多芬05、奏鸣曲K.310第一乐章莫扎特06、夜曲op.55No.1肖邦07、圆舞曲op.70No.1肖邦08、浪漫曲op.28No.2舒曼09、幽灵之舞op.39No.8麦克道威尔10、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钢琴考级选哪种全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全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即全国钢琴考级,是全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组织的考级,是目前考级人数最多,考级辐射面最广的钢琴考级机构之一。
全国钢琴考级分为10级,最高等级是10级,可以跳级考试。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由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组织举办,最高级别为9级,级数难度高于全国钢琴考级10级。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一年可考2次,考试时间分别在寒暑假。
原则上不可跳级考试,并且考试时需要考察音乐基础知识,其中一、二级的考生无需“音基”证书。
三级以上的考生,都必须出示“音基”证书。
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上海音乐家协会198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业余钢琴考级活动,考级制度严谨规范,考试内容也逐年不断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曲目讲解第九级(上)周铭孙第九级一共有四项内容。
在乐曲分组上和第八级是一样的,也是分为“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巴洛克—古典风格乐曲”和“浪漫---近现代风格乐曲”四项内容。
根据过去的经验表明,有一部分老师、家长在让学生参加考级时,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其实这对学生以后的长远进步是不利的。
为了防止这些盲目追高的情况出现,对多数乐曲需提出一定的速度要求以保证音乐的正确表现,因此,在这些乐曲上都有速度标记。
比如:每分钟112至132拍的意思是这个曲子最好能达到每分钟132拍,退一步说,至少也要达到每分钟112拍的速度,如果达不到“112”就不能合格了,因为,如果再慢的话,音乐性质就不对了。
另外,从级别的标准来说,如果弹奏的时候达不到最低速度的话,就正好说明你还没有达到九级这个标准,而应该衡量并选择相对低一些的级别去参加考试为好。
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第九级的基本练习一共有六组,其调性分组与第七级完全一样,包括了C大调以及从一个升号到五个升号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是C大调加上五组“升号调”,一共六组,统称“升号调”。
和第七级、第八级相比,第九级和第十级取消了属七和弦琶音和减七和弦琶音,但音阶和琶音扩展为同向和反向的结合以及增加了两只手四个音大和弦的练习。
在弹奏同向反向音阶和琶音之前,可以找一下规律:音阶和琶音的跨度是四个八度,上行的前两个八度是同向,到中间时双手开始反向,回中间后,两只手再同向上行两个八度,从高点下来两个八度到中间之后,反向两个八度,回到中间之后再共同向下行。
找到规律后就不会太难了。
希望大家在准备第九级的阶段中,都把同向与反向练得非常熟练。
另外,第九级、第十级和第一级、第二级有相呼应之处,是增加了主和弦的考核。
第一级、二级时曾练过小和弦;到第九级、十级就该练大和弦了。
因为在高的级别中会遇到较多大和弦类的技术,在基本练习中练了主要的大和弦,知道基本的弹奏方法,对作品的演奏会有很大的好处。
大和弦的弹奏方法和要领与演奏小和弦在主要方面是一样的。
弹奏时身体要挺拔,上身可略前倾,以协调使用身体的力量。
全身和全手臂的力量都要协调用到,手指在弹奏的瞬间可以“抓”一下,把四个音同时抓到一起,使之声音集中。
由于弹和弦的时候下键很快,给了键盘一个作用力,键盘也就有一个反作用力,传回手臂,因此,在和弦发生的同时,手肘要略放开一点儿,以释放反作用力,使声音具有弹性。
在这个瞬间肘关节往外的动作,开始练习时可以夸张一些,以体会力量的通畅和反作用力的释放,等熟练以后就要使动作逐步简练和自然,只需要保留很小的手肘动作,起到减震作用即可。
因为弹和弦时,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把反作用力,压回键盘,造成声音没有弹性而发不出来;也有学生把反作用力顶回肩膀,既难看且声音难听。
另外,弹和弦时,手不要离键过远过高,触键的位置要靠近键盘一点儿为好,尤其手不是特别大的学生,靠近键盘一点儿弹比较牢靠,过高容易出现敲击的动作和声音。
除了弹奏和弦的要领以外,指法也要很清楚,1、2、5指以外的音用3指还是4指,要根据音的距离而定。
同时,此时暂不用的手指不要碰键,不出杂音,音响才能比较干净。
需注意的是,九级的音阶和琶音在最低速度要求上比前面的级别提高了,是每分钟120拍而且所有音阶和琶音都是用十六分音符写成,要同速弹奏。
在考试的时候,不能低于这个速度。
而且如果能力允许,只要弹奏得均匀、流畅,那么快于这个速度是可以的。
主和弦是用二分音符写成,每音两拍,可用相同的速度弹奏。
第二项内容是技巧性练习曲一共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练习曲》莫谢莱斯曲莫谢莱斯(Lgnaz Moscheles,1794---1870)比贝多芬晚出生24年,基本可算是同期的一个著名钢琴家。
他创作过很多练习曲,但国内没有整集出版过,不过在一些练习曲合集和考级曲目中也选用了他一些有名的练习曲。
从中可以看到,很多练习曲写得很好,音乐性很强。
现在这首练习曲就是选自他的《钢琴练习曲24首》(Op.70)中的第十首,是一首分解和弦式的练习曲,乐谱上有一个速度的要求:附点四分音符=92----100,这个速度是很快的,要求至少每分钟弹552个十六分音符,因此对手指及流畅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这首练习曲是12\8拍的,但在弹奏时大多数地方要感觉每六个音作为一组,也就是每个小节四大拍来划分节奏,这样容易使练习曲的弹奏显得更为流畅,而且节奏的律动更为明显。
从技术上看,这首练习曲的开头,每组音是右手一个八度内的快速分解琶音,弹奏时,手腕一定要联动手臂进行左右的自如调解,把每一个手指送到弹奏最舒服的位置,也就是直对琴键的位置。
这样的弹奏可以使音响较为平衡,音流更为流畅。
尤其是4、5指担负着高音的任务,如果不把手指送到位的话,时间久了手容易疲劳,也不能达到非常连贯、流畅并突出高音的效果。
另外,这首练习曲可以适当的加上踏板以润色,但脚要放松,不能过深。
关键是耳朵要仔细听,且不同的地方根据音乐浓淡、和声需要,踏板踩得深浅可有变化。
开头的八个小节是f,声音较浓,踏板可以稍微多一些,用根据和声而变的音后踏板把左手的旋律连接好。
可以看到开始处,左手的旋律基本是在其高音部分,大多数由大指奏出的,要有表情和乐句。
后面的左手部分,根据旋律的走向和音区的变化,也是有语气和变化的。
弹好了,会增添很多音乐趣味。
第1、3小节旋律的音区较之第2、4小节高,因此,第1、3小节可以把渐强和渐弱的走向弹得更加明显,而第2、4小节的前半部分,很多学生容易两拍用一个踏板,但是从和声分析来看,这里是一级和六级不同的和弦,不应该放在一个踏板中。
所以,在左手保留的同一个八度音中,踏板要把不同的和声换干净。
从第9小节开始是左手的分解琶音,左手的4、5指担负着低音的任务,一样要用手腕主动调节把手指送到位。
这里的力度记号已经变为p,虽然是使用和前八小节一样的根据和声而换的音后踏板,但音乐低音部分混响很大,需要踏板踩得少些、浅些,更多的应靠手指把左手连贯好,制造一个很轻很淡的背景。
右手的主旋律是符干朝上的音符,要仔细把这些乐句刻画好,尤其到第10、12小节的渐强---sf---渐弱,要把渐强的幅度弹得足够大,情绪在sf的地方要充分倾诉出来。
要把这样的强弱起伏弹好,前提便是在前面p的地方控制好左手的音量,而且不要太早渐强。
从第13小节开始是双手反向的分解琶音,也是由p开始逐渐强到ff并一直保持到第16小节最后的p以前。
此处也是要注意手臂、手腕、手指的到位动作和踏板的及时更换。
在第13小节的开端处,两只手的5指应快速、而敏锐地把六个音一组的第一个音点出来,配合节奏性踏板在弹的同时轻轻点一下,加强节奏的律动感。
随着音响渐强,情绪的推进,手臂的分量可以逐渐加多,踏板也可以由浅变深、由短变长,并逐渐由点重音转换为较满意的踏板。
第16小节的最后一组音在前面近四个小节的渐强到ff后,突然变为p,且由右手单独奏出。
第17小节的第二组音开始,出现了非常动人的、两只手呼应的旋律线条,右手的降b同音进行在左手的呼应和衬托下有了更明显的渐强后又渐弱的表情,弹奏时要把中间的声部弹得很轻,把两端旋律的强弱倾向弹清楚,并把每一句旋律的句尾解决弹得很委婉,好像一种无奈和叹息。
第21、22小节的左手出现了较长的旋律,乐谱上是用符干向上来标识的。
弹奏时除了要把其突出并注意到谱上要求的渐强以外,还可以把右手每一组的高音都稍加强调,这里右手部分隐伏的下行旋律也是很美的。
从第23小节开始又出现了开头的旋律,情绪一样是比较激动的。
不同的是这次的和声进行和前面不一样了,从第26小节的第三组音开始走到了c小调的主和弦。
接下来,第27小节至30小节的左手和第31小节至34小节的右手都是呼应着的两个句子,两个句子都是“两短一长”,弹奏时可以单独练一练和听一听,也是很有意思的。
同时乐谱上的很多表情记号也要看清楚和做出来。
第35小节至38小节和前面第17小节至20小节已经进行过分析,是很连贯的一些小乐句。
而第35小节旋律变为了敏捷而灵巧的跳音,力度又为pp,触键要很快,声音要轻而且很集中。
因为这里的旋律间有很多的何止符,过多的踏板会使灵巧而敏锐的效果变浑,因此,除了两个音符的小连线之间可以加上一点儿踏板外,其他地方的踏板要十分简洁、十分小心。
第39、40小节是一种很淡、很轻、从高而下的效果,右手5指的高音要在踏板的润色下点出很透明的音色;对比之下第41、42小节的声音就是更浓、更厚、更多感情的抒发了。
(在第42小节的右手第三组音,谱上有一个错音要改。
符干朝下的中央c音应该改为低二度的降b音)第43小节开始右手有很好听的旋律,右手和左手的旋律进行是反向的,渐强到第三组第一个音后,又变为p.随后,在两个小节的波浪式的表情起伏后,全曲在华丽、辉煌的双手分解琶音音流中奔放的结束。
第二首《音诗练习曲》(Op.22,No.2)沃伦豪普特曲这是一首音乐非常舒展、流畅、具有浪漫气质的练习曲。
音乐的进行带有叙事性,甚至可以感觉到有某种史诗性的波澜起伏。
可以想象为好似在田野里迎风而行,和风扑面而来,树草起起伏伏、色彩时浓时淡……技术上来说,是一首指技术的综合练习,在较快的速度下手指的位置有时密集、有时开张,还要保证均匀、流畅、强弱起伏,最好是能让情绪把音乐带动起来。
练习曲的开始,右手上行是琶音,下行是音阶。
上行时要渐强,在最高音处自杀地亮出乐句的峰顶,下行时渐弱,情绪要舒缓下来。
左手有六拍子的律动感,要注意到最后一个音上面有一个重音记号,这里有一种开张、舒展的感觉,好像一种期盼。
第3 小节到达了四小节中的一个小高点,所以,其最高音c4也要更加亮出来。
第5小节至第8小节是前面四小节的一个延续,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一些变化。
左手在第5至6小节多了一个音,显得更具有开张感。
和声方面也在第8小节的第四拍终止在升f小调。
然而右手并没有停下来的感觉,而是紧接着进入了发展着的第三个段落。
第10至第11小节,第12至13小节和第14至15小节都是半音阶的上行。
一般来说,随着音流的上行,要有一点渐强的推动,但是这里三次上行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一样的,不要都弹得一样。
第一次(第10至第11小节)是在A大调上,色彩比较明亮,要把渐强充分做好,左手的低音也给人积极流畅的感觉。
在最后三拍时,右手下行,需有渐弱,以准备进入下一小句。
第二次(第12至13小节)的左手第一个和声就出现了升f小调的导音升e,也是明示了着这个句子的小调色彩,因此渐强的幅度不用像前面一个句子那么大,而且在小调的背景下,似乎包含着更多愁绪在其中,色彩相比前两小节可稍黯淡些。
第三次(第14至第15小节)也是在小调中,色彩可更淡一些,但比较起第二次的小调来可以发现,最后的一个低音停在了极不稳定的七级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