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隧道位置选择
隧道洞口段位置的选择

隧道洞口段位置的选择洞口是隧道进出的咽喉和施工的主要通道,也是整个隧道的薄弱环节。
洞口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将对隧道的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有重大的影响。
所以在隧道线路设计中,洞口位置的选择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决定隧道洞口位置时,应坚持“早进晚出”的原则,即隧道宜长不宜短,适当延长洞口隧道的长度,尽量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刷,先做明洞段以便顺利进入暗洞施工阶段,反之出洞的时候就要晚一点,让隧道洞口周围的山体岩土及植被得到妥善保护,尽量维护原有的生态地貌。
在隧道施工中,洞口段围岩一般比较破碎、地质条件较差,应遵循尽量减少对岩体扰动的原则,以提高洞口段岩体和边、仰坡的稳定性。
理想的洞口位置应选择地质条件良好,地势开阔,施工方便,施工造价合理之处。
但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完全满足这些要求,在选择隧道洞口位置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洞口尽可能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不大丰富的地方。
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应当考虑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
确定洞口位置时,对边、仰坡稳定应着重考虑,并结合洞外相关工程和施工难易,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以免造成难以整治的病害,危及施工和运营安全。
(2)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
在一般情况下,垭口沟谷在地质构造上是最薄弱的一环,常会遇到断层带或褶曲带、冲积土等松散地质。
此外,地面流水都汇集在沟底,再加上洞口路堑的开挖,破坏山体原有的平衡,更容易引起塌方,甚至不能进洞。
所以洞口最好放在沟谷一侧,留出泄水通路。
(3)洞口应尽可能设在路线与地形等高线相垂直的地方。
施工中尽量使隧道正面进入山体,邻近建(构)筑物不致受到偏侧压力。
傍山隧道,限于地形有时无法做到上述要求,只能斜交进洞时也应使交角不宜太小,而且要有相应的补救措施,如采用斜洞门或台阶式洞门。
当地形等高线与线路中线斜交角为45°~60°,地面横坡较陡,地质条件较好时,可采用斜交洞门,其端墙与线路的交角不应小于45°,切忌隧道中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
隧道针行位设计注意事项

隧道针行位设计注意事项隧道工程设计位置选择原则:1.隧道位置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尽量避免穿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极为复杂以及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当必须通过时,应有切实可靠的工程措施。
2.穿越分水岭的长、特长隧道,应在较大面积地质测绘和综合地质勘探的基础上确定路线走向和平面位置。
对可能穿越的垭口,应拟定不同的越岭高程及其相应的展线方案,结合路线线形及施工、营运条件等因素,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路线沿河傍山地段,当以隧道通过时,其位置宜向山侧内移,避免隧道一侧洞壁过薄、河流冲刷和不良地质对隧道稳定的不利影响。
应对长隧道方案与短隧道群或桥隧群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4.隧道洞口不宜设在滑坡、崩坍、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及排水困难的沟谷低洼处或不稳定的悬崖陡壁下。
应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合理选定洞口位置,避免在洞口形成高边坡和高仰坡。
5.濒临水库地区的隧道,其洞口路肩设计高程应高出水库计算洪水位(含浪高和壅水高)不小于0.5m,同时应注意由于库水长期浸泡造成库壁坍塌对隧道稳定的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在选择隧道洞口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
2.洞口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以及避开地表水汇集处。
3.当隧道线路通过岩壁陡立,基岩裸露处时,最好不刷动或少刷动原生地表,以保持山体的天然平衡。
4.减少洞口路堑段长度,延长隧道提前进洞。
5.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
6.当线路位于有可能被水淹没的河滩或水库回水影响范围以内时,隧道洞口标高应高出洪水位加波浪高度,以防洪水灌入隧道。
7.为了确保洞口的稳定和安全,边坡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高。
8.当洞口附近遇有水沟或水渠横跨线路时,可设置拉槽开沟的桥梁或涵洞,排泄水流。
9.当洞口地势开阔,有利于施工场地布置时,可利用弃碴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洞口场地,以便布置运输便道、材料堆放场、生产设施用地及生产、生活用房等。
道路隧道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

隧道位置选择
隧道位置选择
隧道位置选择
隧道位置选择
洞口位置选择
4、洞口不宜设在滑坡、崩塌、岩堆、危岩落石、 、洞口不宜设在滑坡、崩塌、岩堆、危岩落石、 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及排水困难的沟谷或不稳定的 悬崖峭壁下。应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 悬崖峭壁下。应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合理 选定洞口位置,避免在洞口形成高边坡和高仰坡。 选定洞口位置,避免在洞口形成高边坡和高仰坡。 5、濒临水库地区的隧道,其洞口路肩设计高程应 、濒临水库地区的隧道, 高出水库计算洪水位不小于0.5m,同时应注意由 高出水库计算洪水位不小于 , 于水的长期浸泡造成库壁坍塌对隧道稳定的不利 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总体设计一般规定
3、原则 、 确定经济合理的断面轮廓; 确定经济合理的断面轮廓; 隧道内外平、 (4)隧道内外平、纵线形应协调 通风方式的选择,通风、照明、 (5)通风方式的选择,通风、照明、交通监控等 机电设备的设置规模的确定 隧道内防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6)隧道内防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辅助通 弃渣处理、管理设置、交通工程设施、 道、弃渣处理、管理设置、交通工程设施、环境 保护等做综合考虑 当隧道与相邻建筑物有相互影响时, (7)当隧道与相邻建筑物有相互影响时,应在设 计与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计与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三节 道路隧道的几何设计
1、概述 、
2、平面线形 、 3、纵断线形 、 4、与平行隧道或其他建筑物的间距 、 5、引线 、 6、净空断面 、 7、断面设计要点 、
几何设计概述
1、要求:安全、经济、适用(基本),通风、照 、要求:安全、经济、适用(基本),通风、 ),通风 安全设施、易于施工、 明、安全设施、易于施工、养护 2、隧道的两个特点: 、隧道的两个特点 (1)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地质资料不充分,动态设 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地质资料不充分, 地质条件的影响大 计 (2)受施工方法的影响大,钻爆法、先墙后拱与 )受施工方法的影响大,钻爆法、 先拱后墙对衬砌的影响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隧道路线设计

25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小结
思考题: 1.隧道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地质调查后应提供的主要资料 2.越岭隧道选择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3.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与目的 4.隧道纵坡的型式、适用条件、限制坡度
26
5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6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洞口应尽可能设在线路与地形等高线正交处 线路与等高线斜交
无法避免时: ◆可采用斜交洞门,
但围岩类别应不小于Ⅲ 级。且斜交角度一般不 小于45
◆接长明洞 ◆采用台阶式洞门
7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4
1.4.2 隧道线路纵断面设计
5.坡段连接
◆为了行车平顺,两个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值不宜太大。 从安全的观点出发,坡段间的代数差值△ip不应大于重车方向 的限坡值 ,否则就应在两个坡段之间插入一段缓和坡段。
◆当相邻坡度差大于一定限值时,设置缓和坡段已不解决问 题,而应在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还要注意竖曲线不应与缓和 曲线重叠。这些规定与洞外明线的要求是一样的。
《隧 道 工 程》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2 讲
中南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系
1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1.2 隧道位置选择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4 隧道线路设计
2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本节主要内容:
➢洞口位置选定的重要性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3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8
1.4.1 隧道线路平面设计
隧道工程方面合理化建议

隧道工程方面合理化建议隧道工程是一种复杂、昂贵且耗时的工程,因此在进行隧道工程设计和建设时,需要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帮助优化隧道工程过程。
1. 合理选择隧道位置选择隧道位置是隧道工程的重要决策之一。
应通过对地质、地形和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选择最优位置。
合理选择隧道位置可以减少地质条件对隧道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降低隧道施工风险和成本。
2. 优化隧道设计隧道设计的优化是提高隧道工程效率的关键。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隧道的规模、结构和功能要求,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此外,使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技术,可以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
3. 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为了提高隧道工程的整体效益,应合理布置相关配套设施。
例如,在隧道入口和出口处设置合适的交通信号灯和标志,优化交通流量的控制;在隧道内部设置紧急出口和照明系统,提高安全性。
4. 控制施工成本隧道工程的施工成本通常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成本。
例如,可以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管理供应链,减少浪费和成本。
5. 引入工程管理技术隧道工程的管理非常重要。
可以引入工程管理技术来优化隧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控制。
例如,使用项目管理软件来实时跟踪施工进度,避免延误;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 加强安全管理隧道工程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要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定。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的合理化建议包括选择合理的隧道位置、优化设计和控制施工成本等。
通过实施这些建议,可以提高隧道工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
在进行隧道建设或扩建时,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隧道的使用效率、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并提高通行安全和可靠性。
以下是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
1. 环境因素:隧道洞口位置必须考虑周边自然环境、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确保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洞口位置不宜选在泥石流、滑坡、地震等灾害易发区。
2. 地质因素:隧道洞口位置应考虑地质条件,选择稳定的地质构造,以避免隧道围岩的滑坡、塌方等事故,同时避免对地质构造造成破坏。
3. 交通因素:隧道洞口位置应在适当位置,以便连接主要道路、街道和公路,使交通效率最大化,同时避免对周边交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4. 安全因素:隧道洞口位置应考虑安全因素,避免选在人口密集地区、商业区、学校等场所。
5. 经济因素: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同时考虑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选择合适的位置可以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从而提高项目回报率。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第2章铁路隧道规划与位置选择

第2章铁路隧道规划与位置选择 (1)2.1 铁路隧道线路位置选择 (1)2.2铁路隧道规划——洞口位置的选择 (3)2.3 铁路隧道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4)2.3.1隧道平面设计 (5)2.3.2隧道纵断面设计 (5)2.4隧道横断面设计 (7)2.4.1.直线隧道净空 (7)2.4.2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9)2.4.3.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衬砌的衔接方法 (12)2.5铁路隧道构造设计 (12)2.5.1衬砌构造 (12)2.5.2洞门与明洞 (14)2.5.3明洞 (15)2.5.4附属建筑物 (16)第2章铁路隧道规划与位置选择2.1 铁路隧道线路位置选择铁路隧道是山区线路穿越山岭时用来克服高程障碍的一种建筑物,是整条线路的组成部分,同迂回绕线的方法相比,往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改善线路的平纵断面以及日后的运营条件,但它相对路基建筑物而言,造价比较高,施工难度大,施工进度也比较慢。
铁路隧道是铁路线上的一种建筑物,其位置选择与线路走向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中、短隧道的位置服从于线路走向的大体位置,可作小幅度的调整。
对于长大隧道,如遇到复杂地质情况,修建技术上有一定困难时,隧道成为线路修建的控制工程,其位置往往影响线路走向的位置,这时线路就得服从隧道所选择的最优位置。
所以,隧道位置的选择与线路的选线是相互关联的,应该综合考虑两者的利弊来决定。
隧道具体位置的选择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工程难易程度、投资的数额、工期的要求,以及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和今后运营条件等因素有关。
1.越岭线上隧道平面和立面位置的选择当铁路线路从一个水系过渡到另一个水系时,穿越高程很大的分水岭而修建的隧道称为越岭隧道。
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以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两大因素来决定。
⑴选择垭口分水岭的山脊线上高程较低处称为垭口。
平面位置选择主要是对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高程的多个垭口的选择,选择时主要考虑垭口地质条件、隧道长度、两侧展线的难易程度、线形和工程量的大小。
隧道洞口位置的确定

隧道洞口位置的确定隧道洞口位置的确定是隧道走向、长度和地层好坏等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探与调绘及环境地质、人文条件、历史人文等综合资料的掌握及自然爆破和人工边坡,并通过工程经验和工程类比来确定.一、洞口位置确定的原则1、隧道洞口设置必须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2、隧道洞口设置不应破坏自然环境,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3、隧道洞口设置后的边仰坡要保证围岩稳定和运输安全;4、隧道洞口设置必须做好排水系统边仰坡及路堑的水不得流入隧道;5、隧道洞口设置必须远离国家重点文物古迹,以防噪音震动和有害气体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和污染;6、位于风景区隧道洞口设置必须与景区景观相协调,洞门宜适度美化;7、长大隧道和特长隧道洞口设置必须贯彻国防要求,要建成战时车辆待避和人员防空的场所;8、隧道洞口设置亦应满足抗震要求.二、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1、隧道洞口要选定在围岩稳定的地层中;2、隧道洞口避免设置在带有危石的陡壁下;3、隧道洞口避免设置在活动的断层破碎带上;4、隧道洞口避免设置在向背斜的轴部,并与主应力方向相平行;5、隧道洞口宜避免设置在岩堆和冲积扇上,实不能躲避要有可靠的工程措施;6、隧道洞口位置的设置要尽量避免靠近高速公路、水渠、井户设置;7、隧道洞口位置的设置要尽量避开村镇和居民点,实不可免也要有工程措施,如缓冲结构、隔音屏障等;8、隧道洞口位置的设置要尽量避开文物古迹庙宇等,洞口的设置要依自然环境、自然坡率和人工坡率来选定,I—IV围岩基本上要零断面进洞,IV —VI级围岩(含新老黄土)应以结构外缘加Im高程为暗涧位置并向外延伸5—10m为洞口位置,叩自然坡率或人工坡率大于45。
时应考虑零断面进洞;如果自然边坡或人工边坡小于45。
时应以结构外缘加lm高程为暗洞位置并向外延伸5- 10m为洞口位置.综上所述,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必须详尽掌握工点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人文景观等综合要素,方能选定好隧道洞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