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规则字偏误分析X

合集下载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进行学习和深造,学习中文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留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常常存在偏误。

这些偏误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汉语书写水平,也可能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留学生在汉字书写中的常见偏误,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期为他们的汉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常见偏误类型1. 笔画顺序错误笔画顺序是汉字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字形的美观和书写的规范性。

许多留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往往忽视了笔画顺序的重要性,随意变换顺序甚至直接错位书写,导致汉字的外形杂乱不堪,严重影响了书写的效果。

2. 汉字结构混淆由于留学生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不够熟悉,所以在书写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结构混淆的情况。

将“石”写成“矢”,将“目”写成“日”等,这些都是由于留学生对汉字结构不够敏感而导致的书写错误。

3. 字形误认由于汉字的形态复杂,一些留学生在书写时往往将相似的汉字形态混淆,导致字形误认的情况。

将“天”写成“夭”,将“口”写成“囗”等,都是常见的字形误认的表现。

4. 汉字笔画过于生硬由于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缺乏对笔画的理解,他们在书写汉字时往往过于生硬,笔画之间的连贯性差,显得生硬刻板。

这样不仅影响了汉字的整体美感,也影响了汉字书写的规范性。

二、偏误产生的原因1. 文化背景差异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文化背景和书写习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特别是对于拉丁字母文字习惯的留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汉字的书写和结构并不敏感,因而容易出现书写偏误。

2. 语音与形旁声旁歧义汉字的发音与形旁声旁结构是比较复杂的,一些留学生由于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够,往往会出现声旁歧义的情况。

比如将“官”写成“宀”、“一”、“木”、“一”,将“医”写成“匚”、“矢”、“一”等。

3. 缺乏书写训练在一些国家,学生对于书写的训练可能并不够充分,或者书写的规范性要求并不高。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和工作。

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许多留学生在书写汉字时会出现一些偏误。

这些偏误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也给沟通造成了困难。

本文将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偏误现象1. 笔画顺序错误许多留学生在书写汉字时会将笔画顺序颠倒,造成字形丑陋,影响书写美感。

“人”字的书写顺序应该是横、竖、横,但一些留学生可能会写成横、横、竖;“木”字的书写顺序应该是横、竖、横,但一些留学生可能会写成竖、横、横。

这些偏误使得汉字书写不规范,难以辨认。

3. 集体书写错误由于留学生对汉字书写规范不熟悉,他们在书写时常常出现集体书写错误的情况。

“的”字的结构应该是白、勾、白、中,但一些留学生可能会将勾写得太长,或者将勾写成了横。

这些偏误使得汉字书写不规范,难以辨认。

二、产生原因1. 语言差异由于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的书写规范与许多其他语言的书写规范不同。

许多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会出现语言差异,导致书写偏误。

2. 缺乏练习许多留学生在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充足的练习,导致汉字书写能力不够熟练。

缺乏练习使得留学生无法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从而出现偏误。

3. 学习方法不当由于汉字的复杂性,许多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采取了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书写偏误。

他们可能会忽略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或者没有及时纠正错误。

三、改进建议1. 提高语言意识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应该提高对语言的意识,尽量减少语言差异对汉字书写的影响。

他们可以通过多读多写,提高对汉字书写规范的认识,从而减少偏误的发生。

2. 加强练习留学生在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汉字书写的练习,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抄写、默写等方式,增加对汉字书写规范的掌握,并及时纠正错误。

3. 排除干扰因素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留学生应该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尽量专心致志地学习汉字书写规范。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深造。

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差异,留学生常常犯下汉字书写的偏误。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语音转写错误由于汉字的发音往往和其他语言不一致,留学生容易将汉字的发音错误地转写成自己的母语发音。

这导致他们在书写时常常将相近发音的字混淆。

将“要”误写成“药”,将“办”误写成“班”。

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母语发音概念的干扰所致。

二、笔画顺序错误汉字的书写有严格的笔画顺序要求,留学生往往由于对笔画顺序不够熟悉而犯下错误。

笔画顺序错误会导致写字的整体形状不正确,给人一种书写草率、随意的感觉。

将“人”写成“入”,将“力”写成“且”。

这些错误主要是由于对汉字笔画规律不熟悉所致。

三、结构模糊错误汉字的结构十分复杂,留学生常常由于缺乏对汉字结构的理解而犯下错误。

他们往往在书写时忽略了汉字中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具体形状,导致写出的汉字形状模糊不清。

将“上”写成“下”,将“工”写成“己”。

这些错误主要是由于对汉字结构规律不熟悉所致。

四、写字速度过快由于考试或写作的时间限制,留学生常常在书写时过于追求速度,导致写字过于匆忙,出现错误的概率增加。

这种错误往往是由于对细节的精确性要求不够高所致。

将“好”写成“爱”,将“学”写成“字”。

这些错误主要是由于对汉字书写的精确性要求不够理解所致。

为了避免以上偏误,留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应重视以下几点:1. 学习准确的发音,避免将汉字的发音错误地转写成自己的母语发音。

2. 掌握汉字的正确笔画顺序,并注重在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3. 熟悉汉字的结构规律,理解汉字中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具体形状。

4. 在书写时注重细节,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忽略了书写的准确性。

留学生学习汉字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不断练习和纠正。

希望通过加强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为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汉字学习方法和指导,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书写技巧,提高汉语水平。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汉字偏误。

汉字偏误指的是外国留学生在书写和使用汉字时,由于对汉语的语音和文字特点不熟悉,造成书写错误或用字不当的现象。

一般来说,汉字偏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音形混淆、误用生僻字、误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误写同音字和异形字等方面。

下面将对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进行分析。

一、音形混淆由于中文拼音和拉丁文拼音系统的不同,外国留学生常常在音形上出现混淆。

例如,L和N音相近,容易混用“老”和“奶”,“里”和“你”等字。

R和L音相似,容易混用“热”和“乐”,“荣”和“弄”,“鸭”和“压”等字。

C和S音相似,容易混用“错”和“初”,“华”和“画”等字。

棘手的是,有些汉字音形相同,但意义截然不同,如“洪”(大水)和“红”(颜色),“话”(谈话)和“化”(改变)等等。

二、误用生僻字生僻字是文学语言中常见的用以表达特定含意的汉字,包括俗字和文言字等,不常用,难以记忆。

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字时,常常误用生僻字。

例如,“卜”字和“篷”字非常相似,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外国留学生很容易把它们弄混,导致书写错误。

此外,“弭”字和“迷”字的读音非常接近,造成在写作时混淆。

因此,在学习汉字时,应该注意生僻字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注意认清汉字的内涵意义和字形结构。

三、误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汉字是一种形音义的文字,它除了表达事物内涵,还有一定的书写规律。

而且汉字在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上与其他语言都不相同,因此外国留学生易出现误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的情况,比如“句”字和“既”字,以及“乙”和“飞” 等容易混淆的字。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字时,应该多加练习汉字书写,熟悉多种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从而确保汉字的准确书写。

四、误写同音字和异形字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和异形字,如“好”字和“号”字,容易混用或误写。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需要认真学习汉字的同音异形规律,并加强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要记忆并区分近义词和同音字,减少误写汉字的概率。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留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偏误,这主要是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多音字的存在导致的。

以下是针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分析。

1.音节偏误:由于汉字的发音和拼写之间存在差异,留学生常常会将汉字的读音从他们母语的语音系统中照搬过来。

“长”字的拼音为“cháng”,但留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读作“chang”。

2.声调偏误:汉字的声调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他们可能会在书写汉字时忽略了正确的声调,导致意思的误解。

“来”字的第二声读作“lái”,但留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读作“lǎi”。

3.字形偏误:汉字的字形非常复杂,不同的笔画顺序和结构都会影响字的意义。

留学生可能会在书写汉字时遇到一些字形上的困难,导致写错或写漏。

“马”字的中间部分为竖起的横杠,但留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将其写成平直的横线。

4.字义偏误:汉字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重含义,在书写时留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偏误。

他们可能会将一个汉字的意思与其在母语中的对应词汇进行简单的翻译,但这样有时会导致理解上的差异。

“爱”字在英语中通常翻译为“love”,但其实“爱”的含义远远不止“love”。

5.书写顺序偏误:汉字的笔画顺序对于字的书写非常重要,不同的顺序可能导致字形变形或不易识别。

留学生可能会忽略了正确的笔画顺序,导致汉字的书写产生偏误。

“中”字的正确书写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但留学生可能会从中间开始书写,导致字的结构上的偏差。

留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常常会遇到音节、声调、字形、字义和书写顺序等方面的偏误。

这些偏误主要是由于汉字的特点和复杂性所导致的。

为了改善这些偏误,留学生需要加强对汉字的学习和理解,注重练字和反复书写,加强对字形、字义和书写顺序的掌握。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

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误。

这种现象不仅在初学者中普遍存在,甚至在高级学习阶段也时有发生。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不仅影响他们的汉语能力表现,还可能导致交流误解和沟通障碍。

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正确书写和使用汉字对于理解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学习汉语,因此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对于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外国留学生常见的汉字偏误现象,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汉语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表现形式、影响及改进方法,对于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00字】1.2 研究目的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影响着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交流能力。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表现形式、影响以及改进方法和教学策略。

通过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的偏误现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他们,提高他们的汉字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的目的还在于为教育部门和汉语教学机构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提升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交流能力。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解决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的研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有助于深入了解外国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效率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分析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情况,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知识。

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也有利于促进汉语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提高外国学生汉语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其中不乏有些人因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和热情而来。

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很多留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偏误。

本文将针对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地改进书写技巧。

一、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主要原因1.语言差异汉字与拉丁字母、西方语言中的字母和单词有明显的区别。

许多留学生的母语使用拉丁字母表进行书写,这导致他们在学习汉字时很难适应汉字书写的特点。

汉字的结构是以笔画为基本单位的,而拉丁字母则是由基本的字母组合而成的。

2.书写技巧不熟练汉字书写需要掌握一定的笔画顺序和笔画习惯,这对留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由于母语的书写习惯和汉字书写有所不同,许多留学生在书写汉字的时候容易出现笔顺错误、结构不规范等偏误。

3.认知障碍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一些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会出现认知障碍。

他们很难辨识不同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导致书写时出现偏误。

1.笔顺错误由于汉字书写的笔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留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出现笔顺错误。

一些留学生在书写“人”字时可能会先写横画,而正确的笔顺应该是先写竖画再写横画。

2.结构不规范汉字的结构非常规范,一些留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出现结构不规范的偏误。

一些留学生在书写“月”字时可能会出现月份、阴阳两点一线的结构不够流畅的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笔画的顺序、结构的规范以及字形的练习。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够有效地改进书写技巧。

2.多练习、多写多读练习是提高汉字书写技巧的有效方法,留学生应该多写多读,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留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中文书籍、报纸等来提高对汉字字形的辨识能力。

3.借助工具辅助现代科技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工具,比如在手机上下载一些汉字书写辅助软件,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来检查自己的书写差错并及时改正。

4.请教老师或同学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有问题及时解决。

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越来越多来自海外的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他们不仅在学习中国文化和习惯,还要学习中文语言。

学习汉语最重要的一部分,当然是字形,然而在中文书写过程中,外国留学生常常会有一些偏误。

首先,外国留学生往往对汉字的书写方向有偏差,他们常常把汉字的书写方向颠倒过来,从而影响到了汉字的整体美观。

例如,“人”字应该是从左下往右上书写,而外国留学生往往会把“人”字书写的反过来,从右上往左下书写。

其次,外国留学生也容易混淆汉字的写法。

比如,“一”、“丨”等字母书写相同,“一”书写时只有一笔,“丨”却是两笔,这两个汉字容易混淆,外国留学生常常把它们混淆了。

此外,外国留学生在书写字体时也往往会发生一些错误。

中文字体一般有“瘦金书”、“黑体”和“行楷”等几种,而外国留学生往往把它们混拣开来,导致字体混乱。

最后,外国留学生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句子拼写或单词拼写错误,例如“爱情”拼成“爱惜”,“活泼”拼写成“活着”等。

要想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中文,解决他们在书写汉字时出现的偏误问题,首先,要加强外国留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在课堂上多多增加一些汉字书写的实际练习,以加深外国留学生对中文书写的理解。

其次,可以开展系统的相关培训,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书写的方法,例如,在培训中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同时,重视汉字书写的美观,不要让字体杂乱无章。

最后,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结合汉字的输入法来帮助外国留学生书写汉字,比如把汉字的拼音输入系统改进,让拼音输入更加精准,避免拼写错误的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希望能够有效的帮助外国留学生解决在汉字书写中出现的偏误问题,更好地学习中文,促进留学生与中国文化交流,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外国留学生规则字偏误分析Ξ———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高立群提要 本文根据中介语语料库数据,对外国留学生在读音规则形声字和不规则形声字的错误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国籍(母语)和HSK等级和留学生形声字的掌握有密切的关系;外国留学生对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学习掌握没有差别,表明他们对规则和不规则字具有同样的依赖字形信息的加工策略,这一点符合直通模型的假设;欧美和韩国留学生在不成字部件构成的汉字上的错误率高于成字部件构成的汉字,这部分支持了外国留学生在形声字的认知加工中主要依赖字形信息的观点。

关键词 汉字习得;形声字;规则字;不规则字;字形和字音一 引言在对字词进行阅读、命名或者语义判断等认知加工时,需要通达该字词在心理词典中的词条表征。

在由外界刺激模式激活心理词典相应词条的过程中,有两种信息可以被利用:词形和语音信息。

那么,哪一种信息才是对词汇通达起决定作用的呢?1.1拼音文字方面的研究在拼音文字方面的研究中,对此问题主要存在三种理论观点。

第一种被称为语音中介理论,它认为在词汇加工过程中,形态信息并不能直接激活心理词典中的词汇信息,而必须经过由形—音这一加工阶段,然后再由语音信息通达心理词典中的词条(Van Orden,et.al.1988)。

其次是直通模型(Direct Access Model),该理论认为在阅读中通达心理词典中的词条主要是通过词的形态特征实现的,因为依据形—义的通路要比形—音—义的通路环节更少,加工也更为直接、快速和有效(McCuster,et.al.1981;Fleming1993)。

虽然也有研究(Grainger& Ferrand1994)表明在词汇加工的过程中存在语音的自动激活,但它对形—义通路没有影响,而只是一个词汇加工的伴随现象。

Coltheart等(1993)提出的双通道模型可以说是对前两种理论的结合,它认为在词汇加工中存在两条不同的加工路径:词汇通路和非词汇通路。

在词汇通路的加工中,词汇的形态特征会直接激活心理词典中的相应词条,并获得词汇的语义和语音信息。

非词汇通路的加工则是Ξ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号:99B YY014)。

本研究的语料收集工作得到了崔永华、陈小荷教授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外界字母串的形态特征经过一个形音转换规则(Grapheme2to2Phoneme Conversion Rule, GPC)获得该字母串的语音,然后这些语音信息再激活心理词典中相应的词条和语义信息。

在实际的词汇认知加工中,这两条加工路径是被平行启动、相互竞争的,哪一个加工路径加工快,它就决定词汇加工的结果。

1.2汉语方面的有关研究现在国际语言学界把文字分成浅层文字(如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西班牙文)和深层文字(希伯莱文、英文)两种。

浅层文字容易见形知音,而深层文字见形知音较困难。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和这些文字相比,字形和字音的关系不,因此一些研究者(周晓林1997)认为在汉字的加工中,形态信息在汉字语义通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语音信息是不发挥作用的。

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

他们认为汉字虽然是表意文字,但也有标音功能。

王凤阳(1989)系统探讨了形声字在汉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后认为,大量发展形声字是汉字独特的表音道路。

还有许多学者利用汉字材料对汉字语音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

张厚粲等(1989)和Cheng等(1988)以及Perfetti等(1992,1995)在启动实验、词汇判断和同义判断等多种认知作业中,均发现了汉字语音的早期自动激活现象。

Perfetti和Zhang(1991)和Tan等(1996)的研究更是在时间进程上证实了汉字的语音激活发生在语义通达之前。

另外,有关汉字规则性效应的发现也有力地支持了汉字加工中语音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

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构成的,声符和整字读音相同的字我们通常称之为规则字,声符和整字读音不同的字则是不规则字。

大量的以汉语母语者为被试的实验研究(Hue,et.al.1992; Peng,D.et.al.1994;Zhou et.al.1999)表明,规则字在命名作业中的加工速度要快于不规则字,这就是规则性效应。

另外,有研究(高立群2000a)还发现在形声字的语义范畴作业中,低频规则字的判断时间也比低频不规则字的判断时间要短。

1.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外国留学生在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对汉语字词的加工主要依赖的是形态信息呢,还是语音信息呢?笔者在对外国留学生汉字校对作业的研究中(高立群2000b)发现,在汉语校对阅读过程中,无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同形错别字的检出率要明显地低于同音错别字,这表明形态信息在外国留学生的汉字识别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我们还发现,日韩留学生汉语形声字的错误率和非形声字的错误率并没有差异,由此我们推测日韩留学生对汉语形声字的加工和非形声字一样,为整字加工。

另外,还发现欧美留学生在甲乙级非形声字和形声字的错误率上没有差异,但在丙级字方面,形声字错误率要明显高于非形声字。

由此我们推测欧美留学生在低频形声字的加工方面不同于非形声字,可能使用了部件策略(高立群2000c)。

形声字的部件不仅在读音上有可能和整字相同和相近,而且在字形方面也和整字部分相同。

那么欧美留学生在汉字形声字的加工中所使用的部件策略是依赖于部件形的信息还是利用了部件的表音性信息呢?为此,我们对外国留学生读音规则的形声字和读音不规则的形声字的错误率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形态和语音信息在外国留学生形声字认知加工中所起的作用。

二 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比较分析2.1语料的选择我们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开发的中介语语料库中分别选取日本留学生使用过的4265个汉字、韩国留学生使用过的2551个汉字和欧美留学生使用过的2550个汉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了日、韩、欧美学生共同使用的形声字1891个作为分析之用。

在筛选的1891个汉字中,按HSK等级划分共有甲级字547个,乙级字630个,丙级字379个,丁级字271个,超纲字64个;按结构类型划分共有上下结构401个,左右结构1255个、半包围结构221个,嵌入结构14个;按部件数划分共有2部件字577个,3部件字793个,4部件字371个,5部件字124个,6部件字22个,7部件字4个。

2.21891个规则形声字和不规则形声字的错误分析2.1.1欧美、日、韩学生1891个形声字的错误分析我们预测外国留学声对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掌握会表现出不同,并且不同母语的学生可能在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学习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

因此,对1891个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错误率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表1列出欧美和日韩留学生在1891个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平均错误率。

表1 1891个规则和不规则字的平均错误率(%)分布 HSK等级欧美留学生日本留学生韩国留学生不规则字甲 5.0 3.3 4.2乙7.2 4.2 5.2丙 6.1 5.0 5.0丁 5.1 5.57.2超纲 4.4 5.8 5.9规则字甲 5.7 4.0 4.9乙 6.4 4.97.1丙8.4 4.8 4.6丁 3.3 4.8 5.6超纲8.1 5.310.2 对此进行ANOVA分析,结果显示,HSK等级(F(1,1881)=4.35,p=.002)和国籍(母语)因素(F(2,3762)=4.83,p=.008)的主效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规则性因素(F(1,1881)=2. 43,p=.12)的主效应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规则性因素和HSK等级的交互作用(F(4,1881)= 1.74,p=.14)规则性和国籍因素的交互作用(F(2,3762)=.74,p=.48)以及规则性、HSK等级和国籍因素三者的交互作用(F(8,3762)=1.59,p=.12)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HSK等级和国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F(8,3762)=2.95,p=.003)达到了显著水平。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显示,韩国留学生对乙级和丁级字的错误率显著地高于甲级字(F(4,1886)=4.08,p =.003);欧美留学生对乙级和丙级字的错误率显著高于甲级字(F(4,1886)=3.54,p=. 007);日本留学生对乙级、丙级和丁级字的错误率显著高于甲级字(F(4,1886)=3.12,p=. 014)。

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国籍(母语)和HSK等级都影响汉字掌握,但是我们所关注的规则性对各国留学生的汉字错误率没有影响,这是否表明外国留学生对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认知和学习机制是相同的呢?对此,我们尚不能断言,因为在上述语料中,规则字和不规则字在字频、HSK等级、笔画数、部件数和结构类型等诸多影响汉字认知的因素方面可能不平衡,这有可能对规则性因素作用的表现产生影响,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2.1.21891个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频率、部件数、笔画数及结构分布为了验证字频、HSK等级、笔画数等因素可能掩盖了规则性因素作用的假设,我们对1891个规则字和不规则字在字频、部件数、笔画数、结构类型和HSK等级等方面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检验。

另外,为方便计算,我们在结构类型上分别用1、2、3、4、5来表示独体、上下、左右、半包围和内嵌结构的汉字。

表2列出了1891个规则字和不规则汉字在字频、部件数、笔画数、结构类型和HSK等级等方面的数据分布。

对这些数据采用One2Way2ANOVA分析,结果显示,规则字和不规则字在字频(F(1,1889)=6.96,p=.008)、部件数(F(1,1889)=20.59,p=.000)、笔画数(F(1, 1889)=18.74,p=.000)和结构类型(χ2(3)=21.97,p<.001)等方面的差异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HSK等级(F(1,1889)=2.80,p=.094)也接近显著水平。

这一结果表明,规则字和不规则字在字频、部件数、笔画数、结构类型和HSK等级等影响汉字认知的主要因素上都存在差异。

与规则字相比,不规则字的HSK等级、字频更高,部件数和笔画数更少,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汉字所占的比例更高。

表2 1891个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字频、部件数、笔画数及HSK等级的分布 笔画数部件数字频HSK等级不规则9.60 2.99.3018 2.27规则10.20 3.19.2283 2.35 彭瑞祥等(1980)和喻柏林等(1990)在研究中发现,汉字的字形结构对汉字的认知加工具有显著的影响;Zhu等(1991)、张武田等(1992)和彭聃龄等(1997)在实验中均发现汉字的笔画数和部件数对汉字的认知加工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规则字和不规则字在部件数、笔画数和结构类型上的差异可能对规则性效应造成了干扰,因此我们决定在对上述因素进行匹配之后再对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偏误进行对比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