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规范零件图作业的标准化
(技术规范标准)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写及使用规范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空调器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写及使用规范。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东芝开利合资公司家用空调的所有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
2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几何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结构、形位公差、结构要素;➢加工、装配和工艺要求: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提出的工艺要求;➢理化参数:是指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产品性能及检测要求:是指使用及调试方面的要求;➢其他要求;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如电磁参数、化学成分、湿度、硬度、金相要求等);➢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等);➢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对产品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噪声、耐振性、自动、制动及安全等);➢试验条件和方法;➢颜色要求。
如为外观通用件,为了增强图纸通用性,图纸技术要求中不需要增加颜色的描述,只需在PDM 构件名称中进行描述;➢其他说明。
注:上述几方面,对于每一个图样代号的零部件图或装配图,上述几个方面并非都是必备的,应根据表达对象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
2.3编制图纸技术要求的注意事项:➢条文用语力求简明、规范、或约定俗成,切忌过于口语化。
在装配图中,当表述涉及到零部件时,可用其序号或代号(即“图样代号”)代替。
➢在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已明确了的技术要求不必重复描述;➢引用验收方法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时,应给出标准编号(不需标注年份代号)和标准名称;➢对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的具体要求应在技术要求中予以明确。
当企业标准或企业其他技术文件对未注公差已有明确规定时,则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可略去不写;➢对于图纸中零部件已经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引用企业标准,要求与标准中一致的,则不需在技术要求中列出,要求与标准有出入的,则需单独列出并注明不引用企业标准中的X款X条(*注);➢对于图纸中零部件没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在技术要求中逐条列出重要技术参数和要求;➢技术要求中引用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必须为最新的版本。
机械图纸的规范

机械图纸的规范在机械设计制图中,机械图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件,是机械制造的基础。
因此,机械图纸的规范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机械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那么,机械图纸的规范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机械图纸的格式规范机械图纸的格式规范是指机械图纸的标准化布局,其目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快速和准确地理解图纸内容,方便生产制造。
首先要规范注释文字的大小、字体和线条粗细,注释的文字必须清晰易读,且不得杂乱无章,注释线条的粗细要与图形相适应。
其次,还要标明图纸名称、图幅规格、纸张方向、比例尺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归档。
第二,机械图纸的尺寸规范机械图纸的尺寸规范是指机械图纸中所包含的几何尺寸的规范化,其目的是为了使机械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的变化符合生产制造的要求,保证其相互协调,方便生产加工。
在制图中,应该遵守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尺寸标注应该放在图形的外部且不与图形相交,同时指明公差等级。
第三,机械图纸的符号规范机械图纸的符号规范是指机械图纸中所包含的符号和标记的规范化,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机械制图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消除可能产生的误解。
制图中所使用的符号和标记应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如:公差符号、表面质量符号等,并要求注释明确、简洁、易懂。
第四,机械图纸的线型规范机械图纸的线型规范是指在机械图纸中使用的线条的规范化,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和属性,易于辨认。
制图中所使用的线型应该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比如:实线、虚线、点线等,同时每种线型的使用范围应该明确、易懂。
总之,机械图纸的规范化对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机械设计师要牢记规范制图的重要性,严格遵照图纸所规定的标准,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机械零件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产品设计中标准化的重要性(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在做产品图册时,无论是图纸的图幅、标注的字体,还是各个零件图之间的配合、每个尺寸的规范,都存在一个有据可查的标准。
若是没有执行这些标准化,各个技术员画出来的图纸杂乱无章,所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必然问题重重。
由此可见在产品设计中标准化的重要性,通过最近对IATF16949 和网上资料的学习,总结如下。
1、标准化是提高产品性能的有效手段。
1.标准是先进技术的结晶,正是标准的不断更新引导着产品设计的不断发展。
只有认真及时地贯彻最新的标准,才能获得性能不断提高的新产品。
在一些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和企业正是遵循这一规律向前发展的,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和企业,积极采用国际的先进标准,则是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条捷径。
2.产品性能的先进与否,不仅取决于某一技术指标的高低,必须实行多项指标综合考核。
标准既是综合指标的技术准绳,又是成熟可靠的技术规范。
因此,产品设计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可以充分保证新产品性能可靠、质量优良。
3.产品性能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工作的程序好坏。
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工作接受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的审查,大力推行设计管理和设计方法的标准化,从而可达到设计工作的科学化和程序化,进而大大提高设计水平和产品质量。
二、标准化是提高设计效率的关键因素。
1.标准化是产品设计要素单纯化。
包括术语符号标准化、图幅样式标准化、尺寸公差标准化、材料标准规格化、零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以致各个产品系列标准化、典型化,可使整个产品链单纯化,最终达到设计的效率提高。
2.标准化使技术储备得以活用。
产品设计是活用和继承以往的技术储备,通过选择、交换、组合,创造出新的产品。
若没有标准化的执行,许多技术便会丧失,最后重复研究就会浪费人力物力。
3.标准化使思考方式定型化和规律化。
通过把技术工作程序化、模式化,可以把个人自由思考的设计方式转变为有组织的、具有部门技术和经验的集体思考的设计方式,最终达到设计工作的高效率。
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

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是指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机械设计图纸的内容、格式、符号、尺寸等进行统一规定,以便于交流、传达和使用。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本文将就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内容主要包括图纸的编制、图幅的确定、图样的分类、图纸的抄写、图形符号和标注的规定等。
图纸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包括图幅的确定、图样的分类、图纸的抄写等。
图幅的确定应根据图纸的内容和尺寸来确定,一般包括A0、A1、A2、A3、A4等不同规格。
图样的分类应根据机械零部件的性质和用途来确定,包括总装图、零部件图、工艺图等不同类型。
图纸的抄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包括字迹的工整、线条的清晰、符号的规范等。
图形符号和标注的规定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包括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公差标注等。
其次,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标准化的机械设计图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最后,要实现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需要加强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图纸编制的技能和水平,加强图纸的审核和审查,建立健全图纸管理制度,加强对图纸标准化的宣传和推广,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化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图纸标准化的宣传和推广,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化工作,提高图纸编制的技能和水平,加强图纸的审核和审查,建立健全图纸管理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机械设计图纸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
图纸标注规范

1.基本制图标准
1.1.图框的选择: 公司图框有分三种,A4 横版、A4 竖版和 A3 横版,根据视图布局选择,一般优先使用 A4 横版,复杂零件及装配图可选 用 A3 横版。 A4 横版:
A4 竖版:
3 / 25
1.2.标题栏的填写
23.5
1.2.1. 需填写的项目: 设备名称型号、零件名称、图号、材料、规格/外形尺寸、比例、数量、重量、第几张. 凡是经过切削加工的粗糙度必需填写。 1.4.2. 零件上有要求的粗糙度标记在加工面轮廓线的外侧或尺寸界线上,无特别要求的加工面标记在图纸右上角。 1.4.3. 标记方法:
粗糙度
其余/全部
其余
1.5.版本的填写 版本填写位置:图纸左上角;初版 1.0,升版 1.1,依次类推。
六、其它常见不规范标注设置···································································25
2 / 25
一、前言
1. 编写说明 公司产品为各类检测仪器、自动化设备、非标设备,由于公司产品的特性,以及各工程师工作经验、习惯、素养的原 因,以及其它各种因素,导致公司图纸在标注这一块不规范,没有标准。 本规范从工艺角度进行制定,使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能够结合加工工艺,从零件设计上降低产品成本。 2. 编写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图纸标注的统一,提高标准化作业。 3. 使用范围 适用于机械结构 2D 图纸。 4. 职责与权限 权力:技术部负责标准的制定、修改、解释; 义务:各使用人员按此规范进行作业,对不合理的地方有义务提出、反馈意见。
五、常见不规范标注示例 示例 1-9:··············································································19-23 示例 10:腰形孔标注方式···································································24
生产标准化作业流程目的

生产标准化作业流程这个标准的目的就是指导标准作业,就是给操作者的一个详细的、同步的、可能连续性就是最好的基本的工作手册。
目录1.定义与目标2.一个好的标准作业的关键因素3.节拍与客户需求节拍时间4.工作定额5.表格6.执行7.车间标准作业8.更新9.日常工作的应用10.流程图1 –定义与目标标准作业就是给操作者的一个详细的、同步的、连续性可能就是最好的工作手册、它包括周转与操作控制,可也包括移动与其它必要的步骤的节拍。
标准作业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详细说明。
因此标准作业的模式经常需要与客户需求的变化相协调一致。
标准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安全、质量、生产效率与交付的绩效目标,在生产线中表现在:减少危险操作操作、重复工作的具体控制的要求正确使用工作量基于客户的要求识别并消除浪费操作者进行训练与评价2 一个好的标准作业的因素一个低变差的过程、它要求每个步骤就是可重复的、相同的、连续的基本操作、例如, 工位不同就是节拍变差的一个原因,那么返工的完成应该在相同的设备上完成。
因此设备必须就是可靠的并且不能造成太多的质量缺陷、产品变差的管理、在相同的线上会得到不同的产品的情况, 这个变差必须被识别、分析与减小(如果可能就排除)。
每个产品必须定义标准作业。
人与机器的作业评价须分离、操作者的工作时间必须要与设备运转时间分离。
防止产生与客户需求节拍不一致的动作。
低频率的操作、她们造成操作者节拍的变差: 操作者必须避免不属于工作循环中的拖延的操作,可就是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必要的(如:用叉车撤离工装,最终检验员进行的长时间的返工…)快速有效的处理合理化建议的过程、操作者如果提出一个改进的建议,必须快速修改标准作业,就应该鼓励她们加入改善小组。
3 –节拍与客户需求节拍时间客户需求节拍时间特性(在单元时间) 客户期望我们交付的产品的数量、节拍就是描述在标准作业中分配给每个操作者去完成的操作的顺序。
4 –工作定额工作定额(生产一个件的时间总额) 就是每个工作站获得一个完整的好的产品所有基本工作消耗的时间的总与。
零件图的工艺要求

零件图的工艺要求
零件图的工艺要求是指在绘制零件图时需要符合的一些制图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清晰性和易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艺要求:
1. 符合尺寸标准:零件图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尺寸标准,如ISO标准等,以便与其他零件图进行配合和交流。
2. 符号和标记的正确使用:零件图中应正确使用标准化的符号和标记,如直径符号、深度符号、孔位偏差符号等,以便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
3. 文字和标注的清晰可读:零件图的文字和标注应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确保图纸的可读性。
4. 正确的比例尺:零件图的比例尺应选择适当的比例,以便在图纸上能够准确表示零件的尺寸和形状。
5. 材料和加工要求的明确表达:零件图应明确表达零件的材料和加工要求,如材料类型、表面处理、加工工艺等,以便制造部门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
6. 图纸布局的合理性:零件图的布局应合理,包括零件的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和剖视图等,以便清晰地展示零件的各个面和细节。
7. 图纸的完整性:零件图应包含完整的信息,如零件号、零件名称、制图日期、制图人员等,以便识别和管理。
总之,零件图的工艺要求是为了确保制图的准确性、清晰性和易读性,以便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

作业改善:
精益生产方式
等待、中间 环节的堆垒 码放、二次
二、什么是标准作业?
1、标准作业是运用较少的工位、人员, 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一种工作手法。
2、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排除在作业动作中的浪费( MUDA )。
总之:标准作业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物、 设备有效地组合,把管理要求(品质Q、成本 C、生产物流的时机D、安全等)按目标设定 最有效的全员必须遵守的作业规则,严格实 施不断改善。
精益生产方式
在TOYOTA制定标准作业的人是现场监督人员(组长),同时也负 责标准作业的更正。
标准作业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
1. 作业的改善。
2. 设备的更改 、生产线的调整。
3. 生产量的变化 、节拍( T·T )变化,而随之变化。
精益生产方式
标准作业是改善的基础:
1.标准作业是完全以人的动作做为基础,进行合理的作业研究而得出来的。 2.如果生产过程中每一次作业程序都不相同的话,或是作业动作有偏差时, 这就表示,该项作业并没有标准化。 3.如果一项工作流程没有制定标准化,即使人们努力改善作业,但他的改 善效果也不容易明显化(维持不住)。 4.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一个没有作业标准化的生产工程里,即使进行改 善也是丝毫没有意义的,所以作业标准化是改善第一个首要步骤和基础。
上述三个条件已基本具备,但还特别需要政策的 支撑,措施的保证。
精益生产方式
四、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规范零件图作业的标准化
1.目的:規範零件圖作業的標準化。
适用範圍:全體設計人員。
(2D繪圖使用Autocad2000軟件,其快捷鍵統一使用制定標準)
2.尺寸標注操作規範:
2.1零件圖的視圖擺放:
2.1.1視圖採用第三角畫法,按視圖關係展開投影面。
2.1.2主視圖應擺放在圖紙的中央位置,在主視圖中應盡可能的表現出零件的特徵,不應使過多的特徵在圖中是虛綫。
2.1.3各零件視圖在圖紙上的比例選擇要恰當,標注尺寸線閒隔一般應不要小於1mm。
對形狀較爲複雜的零件比例可盡可能放大,以使圖形清晰。
2.2基本規則:
2.2.1基準角及標注方法:根據本公司多年經驗及慣例對模仁(尤其是較大且複雜的)、模板標注時均要注明裝配基準所在,基準方向參照模座基準。
2.2.2零件圖尺寸標注基準選擇
對如手機、打印機、相機、電池蓋等較大且複雜以及3D面多的模仁在標注時應以產品的中心為X-Y-Z方向標注基準,並用細紅色中心線表示。
而如齒輪類模仁則可按設計模仁中心標注。
2.3樣板圖及標準件的選擇
新模設計樣板圖需從Data-Sinyon2→新永設計部標準文件導入。
標準件形式必須採用樣板圖中所訂形式。
2.4尺寸形式及標注設置:
2.4.1 尺寸標注設置必須與樣板圖一致,不得隨意變更。
設置形式見圖例。
其中的公差及圖紙比例以標注實際要求而作相應改動。
2.4.2尺寸標注要清晰,尺寸、箭頭不能與零件的輪廓線重疊。
2.4.3視圖中尺寸較多時應採用坐標標注,坐標原點的四個方向均需標出,
尺寸線拉出零件輪廓外,尺寸標注要整齊,拉倒輪廓外的尺寸線盡量平齊,根據需要不要出現尺寸線與0.00尺寸線交叉的情況,同一方向的尺寸線不可出現交叉。
2.4.4如有尺寸線與0.00尺寸線很近的情況時則要在該尺寸上加標(+)或
(-)前綴,以免加工單位判斷錯誤。
2.5.零件圖標注方法:
2.5.1 模板標注以模座中心(0.0.0)為基準分中標注,並注意基準方向。
2.5.2 所有零件必須標出最大尺寸,最大尺寸必須捕捉到最高點,否則飛料時容易使料偏小,導致該料報廢。
(對由UG中轉出來的3D面複雜的模仁尤其注意)。
2.5.3 產品上標有公差的尺寸均需在模仁相應處表示出來,並且對於產品
上標注有N A+
-0、N0+
-B
、N A
B
+
-
及N±0.05尺寸的則在模具設計時,對模仁相應成型
處要向金型可修正方向調整。
N±0.1及以上則可不用。
2.5.4對重要成型尺寸在標注時要以前綴“*“注明。
並以產品公差的20%標注模仁公差。
2.5.5對重要成型尺寸在3d模型中應用紅色面表示,CAM組在畫電極時會將加工電極精度調整為N±0.1。
2.5.6所有的圓孔、柱位方形槽和具有對稱形狀的等要畫上中心線。
2.5.7 對於水孔、支柱孔、拉杆孔、螺絲孔等直徑及位置尺寸均以小數點后一位小數(.0)來表示。
2.5.8 對於插破面,需要重點標注大端或小端尺寸及斜度,並用文字注解方
式寫出插破。
2.5.9零件中若有斜度小於1°的斜面,則應根據需要在該斜面上下端尺寸后加注(UP)or(Down)。
2.5.10 若設計螺釘孔尖點距水道、氣道和膠位比較近時,則需要標注螺絲深度、底孔深度(要標注尖點)尺寸,否則只需標注螺紋深度。
2.5.11.標注尺寸時對於非中心對稱的要單邊標數。
2.6.標注中容易出錯的地方:
2.6.1 (A)UG18轉DXF or Dwg 檔時有些圓孔會看不見,再重新生成時注意不要將φ值畫錯。
(可用NX2.0進行轉檔,圓孔均在)
(B)在標注較復雜UG轉檔時,有些線並沒有相交,在抓點時易抓錯。
2.6.2 在使用3D,2D設計時,應保證2D与3D圖檔一致,如模仁厚度,長寬尺寸等。
2.7注解、注釋:
2.7.1 技術要求和特別說明根據需要寫在圖紙的右下角,字體采用樣板圖中的HZ字體。
2.7.2 標注模仁時建議給出基準角。
2.7.3 零件圖中的尺寸相近的孔根據需要標注P1,P2以便區分。
2.7.4 零件上的頂針應根據直徑大小標注EP1,EP2……區分。
2.7.5 靠破、插破面除注意尺寸外應加注釋指明是插破、靠破,並標注公
差。
2.8.圖檔整理:
2.8.1 當一套模具圖設計OK后,應刪除圖檔中多餘的部分如改過的圖面,不要的圖框、標準件等。
2.8.2 應使用Filter及Purge命令去除,多餘的層設置,以達到減小圖檔大小的目的。
3.設計基本原則:
3.1模架所設計頂出導柱的直徑值應等於或大於該型號模座回針的直徑。
3.2模板為x*300及以上時應設計垃圾釘,在垃圾釘設計時回位銷後一定要加,以防止頂出板變形。
3.3設計直徑<φ2.00mm的頂針必須使用雙節形式,並且盡量使底部粗段長些。
3.4模具設計中畫組立圖時對圖中的螺絲應以S n來注明方便讀圖及拆模板。
公模側S1、S3、S5……母模側S2、S4、S6……
3.5對某些有特殊外觀要求的模仁如鏡面、咬花、噴砂等都需要注明所留加工餘量。
4.圖面公差表説明:
4.1對部品圖面上未注公差而有兩位小數的則按±0.02來管控。
4.2部品圖面有公差管控的則模具圖面按其20%來管控。
4.3部品上如肋位,盜肉槽或孔等則用±0.05來管控可。
5.設計變更及修模注意事項:
5.1無論是設變或是修模都必須在圖示注明變更理由、變更者簽名及日期。
並將記號標示餘變位置、或位置尺寸。
所下發圖面則用彩筆做標示。
5.2 設計變更或修模後要完成以下幾點工作:
(1).更新設計電腦數據及模具卷宗,並唯一完整保留。
(2).將CNC-FILE下對應工號下的舊數據刪除,置入最新data, 並保證唯一. (3).若是設計變更,則完成後必須在卷宗里設計履歷表上注明:設計者、時間大致内容等。
6.組立圖標準畫法:
5.1繪圖標準調用已經制定設置標準。
5.2規定樣條線見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