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
大一计算机实验报告(共5篇)_0

大一计算机实验报告(共5篇)主题:指导教师:年级:姓名:学号:主题选择及内容:本次计算机实践网页制作,我制作的网页是“我的家乡汉中”。
我的家乡在汉中,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也是一个历史名城。
余秋雨说“汉人,汉水,汉文化。
”可见,能以“汉”字命名,足以见其历史底蕴。
刚刚进入大学,离家千里,难免对家和家乡生出眷恋和私念。
所以,以此为题,在怀念家乡的同时,也把家乡介绍给大家,那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欢迎大家能够去领略她的风采。
虽然我做出来的作品,由于时间和条件以及能力的不足会有所欠缺,但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
本网站分为4个栏目实验成绩: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3.1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实验报告专业班级:经贸1103姓名——- 学号0111891031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10一、实验题目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二、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文件与文件夹管理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
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
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班/王帅、王鹏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建立树状目录。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一学号:23333333 姓名:XXX学院:XX学院专业及班级:XX实验目的及对象:检验学生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的基本使用及操作情况,对象为全日制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实验要求:如实完成下面操作所涉及到的命令以及详细过程,每完成一道题要求有截屏图片为证(在word里完成)。
完成作业后请将电子作业先提交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在下次上课时提交全班电子作业给老师,文件名为学号姓名(如:222013XXXXXXXX张三)。
以下操作为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如有雷同所涉及到的所有人按0分计,全部正确完成题按100分记分。
实验内容:1.请在D盘根目录下建一个文件夹,名字为“MyFile”,请问建此文件夹有几种方法(至少写出两种方法),分别写出它的具体步骤。
(步骤方法14分,截图6分(只需一张截图))2.写出打开“卸载或更改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方法14分,截图6分(只需一张截图))3.在新安装的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桌面上如何添加“计算机”、“Administrot”、“网络”的图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步骤方法14分,截图6分(只需一张截图))4.用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设置显示器的分辩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步骤方法14分,截图6分(只需一张截图))5.如何利用“任务管理器”中结束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步骤方法14分,截图6分(只需一张截图))6.实验过程:(将上面实验过程按题目顺序填写在下面)操作系统为Window8.11、有3种方法。
a、打开这台电脑,双击鼠标左键进入d盘,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新建下选择文件夹,然后命名MyFile。
b、打开这台电脑,双击鼠标左键进入d盘,点击工具栏处的“主页”,选择新建文件夹,然后命名MyFile。
c、打开这台电脑,双击鼠标左键进入d盘,用ctrl+shift+N新建文件夹,然后命名MyFile。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

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参考模板一、实验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二则侧重于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每台计算机均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并配备了常用的办公软件、编程工具和网络浏览器等。
实验室还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以便进行网络相关的实验操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一1、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观察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外观和接口。
了解各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2、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使用安装光盘或 U 盘启动盘,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
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如用户名、密码、日期时间等。
安装驱动程序,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3、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打开 Word 软件,进行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和保存。
使用 Excel 软件进行表格的制作、数据计算和图表绘制。
利用 PowerPoint 软件创建演示文稿,添加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
(二)实验二1、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
学习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的概念和设置方法。
通过命令提示符(CMD)窗口,使用 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2、网络服务与应用配置 Web 服务器和 FTP 服务器,实现网页的发布和文件的上传下载。
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搜索信息和下载文件。
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注册邮箱并进行邮件的收发。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一1、硬件认识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并对其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对于一些较新的硬件技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过程较为顺利,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但在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少数学生遇到了兼容性问题,需要通过更新驱动或寻求技术支持解决。
大计基课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大计基课程实验,旨在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1. 系统安装与配置2.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3. 计算机病毒防治4. 办公软件使用5. 网络基本操作三、实验过程1. 系统安装与配置(1)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安装盘,将电脑开机设置为从光驱启动。
(2)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系统安装,选择合适的安装选项。
(3)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配置,包括设置用户账户、安装驱动程序等。
2.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1)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熟悉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2)创建新文件夹,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3)移动、复制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4)使用搜索功能查找文件。
3. 计算机病毒防治(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和传播途径。
(2)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
(3)对电脑进行病毒扫描,清除病毒。
4. 办公软件使用(1)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包括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
(2)使用Excel进行表格制作,包括单元格操作、公式应用、图表制作等。
(3)使用PowerPoint进行演示文稿制作,包括幻灯片设计、动画效果设置等。
5. 网络基本操作(1)了解网络基本概念,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2)设置网络连接,包括有线和无线连接。
(3)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安装与配置:成功安装操作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基本配置。
2.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能够快速找到所需文件。
3. 计算机病毒防治:了解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治。
4. 办公软件使用: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能够完成简单的文档处理、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
5. 网络基本操作:了解网络基本概念,能够设置网络连接,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大计基课程实验,我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大学计算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X日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性质:基础性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
2. 熟练运用计算机基本操作,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内容:一、操作系统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文件操作、窗口操作等基本操作。
2. 实验步骤:(1)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熟悉桌面环境,包括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3)创建文件夹,并练习文件操作(如复制、粘贴、删除等)。
(4)调整窗口大小、位置,切换窗口。
(5)使用搜索功能查找文件。
3. 实验结果:成功完成上述操作,熟悉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配置、网络连接等操作。
2. 实验步骤:(1)查看网络连接状态,包括有线和无线连接。
(2)配置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3)测试网络连通性,如ping命令测试。
(4)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络资源。
3. 实验结果:成功配置网络连接,实现网络通信。
三、信息安全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杀毒软件的使用、数据加密等操作。
2. 实验步骤:(1)安装杀毒软件,并进行病毒库更新。
(2)使用杀毒软件扫描系统,查杀病毒。
(3)设置防火墙,防止恶意软件入侵。
(4)使用加密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密。
3. 实验结果:成功完成上述操作,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四、团队协作实验1. 实验目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效率。
2. 实验步骤:(1)分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交流实验心得,分享经验。
3. 实验结果:成功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总结:本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我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实验报告(以上由学生填写)__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系__年__月__日实验成绩记载课程实验报告一一、实验题目:Win7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控制面板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掌握“计算机”(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2.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了解显示属性的相关内容,掌握显示属性的设置。
4.掌握鼠标、键盘的属性设置。
5.掌握应用程序的添加/删除功能。
6.掌握输入法的设置方法。
7.掌握系统属性的设置方法。
8.掌握计算机名或域的查看及更改方法。
三、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实验主要内容的介绍、主要的操作步骤)(列出实验主要内容通过截屏显示出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一)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1、双击桌面上“计算机”→选择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重命名文件夹→改名为“windows练习”→双击“windows练习”→右击空白处分别新建三个文件夹为“LX1”、“LX2”、“LX3”。
2、双击“C盘”打开→搜索框搜索“*.wmf”单击搜索按钮→选择任意三个图片文件→右击→选择“复制”→粘贴至“LX1”文件夹中→并对三个文件分别重命名为“图片1.wmf”、“图片2.wmf”、“图片3.wmf”。
3、打开“LX1”文件夹→右击图片“1.wmf”→剪切→打开“LX2”文件夹→右击空白处点击“粘贴”→选中剩下的两个文件→复制→打开“LX3”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右击“LX2”选择“剪切”→打开“LX1”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4、右击“LX3”文件夹→选择“属性”→选择“常规”属性卡→勾选“隐藏”→右击“LX2”文件夹→选择“常规”属性卡→勾选“已读”5、开始→附件→记事本→右击选择“发送到”→选择“桌面快捷方式”→桌面找到该图标→重命名为“笔记”6、将“LX2”文件下的文件“图片2.wmf”在“LX2”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快捷方式,快捷方式名为“剪贴画”7、将D盘中的“LX1”复制到C盘→更名为“练习1”8、将D盘中的“LX2”文件夹中的文件删除后再恢复,将D盘中的“练习1”删除且不能恢复(二)控制面板设置1、打开“控制面版”实用程序开始→控制面板→选择相应需要使用的程序2、根据需要进行显示属性的设置。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
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
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
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D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
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
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
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步骤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2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实验目的】
掌握论文中,页面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的设置;
掌握多级项目编号的设置方法;
掌握段落设置、首字下沉、底纹、边框、页眉页脚等的设置;
掌握论文中图片嵌入、图号图名标注;
掌握论文中表格的设计和设置,掌握非规则表格的设计;
掌握复杂公式编辑;
掌握论文目录设置、自动生成及更新;
掌握论文中脚注、页眉及页脚的设置方法;
掌握论文密码的设置方法;
【重点和难点】
章节标题的设置方法;
图片、表格的题注设置及交叉引用方法;
公式的插入方法;
目录的自动生成;
文档页眉、页脚及脚注的插入方法;
文档的加密设置;
【课后思考题】
如何生成目录?如何进行目录的更新?
如何对文章中章节的项目编号进行设置?
如何增加新的样式?样式中的自动更新有什么用?
何对文章中的图、表添加题注信息及进行交叉引用?如何自动生成图目录、表目录?
如何添加页面、页脚信息?如何设置页码?如何添加脚注信息?
如何对文档进行加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教师评语
1、完成所有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正确,结果正确;
2、完成绝大部分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正确,结果正确;
3、完成大部分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正确,结果正确;
(2)Windows7的文件、文件夹管理操作:①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Test”,将C盘中某个含字母“L”的文本文件,复制到“D:\Test”中;②将“D:\Test”文件夹中所有文件复制到E盘中,并将这些文件的属性设置为只读和隐藏状态;③将“D:\Test”文件夹删除到回收站中,接着撤消删除操作。
4、基本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基本正确,所完成的结果基本正确;
5、未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或实验步骤不正确或结果不正确。
6、其它: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教师签名:
2016年月日
步骤2:右单击D盘空白处,选“新建”,左单击文件夹,创建文件夹。步骤3:文件夹重命名为“TEST”
步骤4:对上题C盘中搜索到的文件按ctrl+A全选
步骤5:再按ctrl+c复制,打开文件TEST,按ctrl+v粘贴
②将“D:\Test”文件夹中所有文件复制到E盘中,并将这些文件的属性设置为只读和隐藏状态;步骤1:右单击D:\Test,选复制。
(3)使用画图软件绘制一台微型计算机外观示意图(包括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及主机等)或应用控制面板的某一个图标完成某一个功能。(选做)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结论陈述)
输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左单击“文件”单击“保存”
③利用文件查找功能在C盘中搜索以字母“L”开头且扩展名为“TXT”的所有文件。步骤1:打开“本地磁盘(C:)”步骤2:左单击“搜索”
步骤2:打开E盘,将D:\Test黏贴到E盘中
步骤3右单击Test,左单击选属性,在常规中勾上只读和隐藏,最后按确定。
③将“D:\Test”文件夹删除到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站中,接着撤消删除操作。步骤1:右单击D:\Test,选删除,按是
步骤2:打开回收站,右单击D:\Test,选删除,按是
5、实验总结(包括心得体会、问题回答及实验改进意见)
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编号
及实验名称
实验一中文Windows 7实验
系别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实验时数
4
指导教师
同组其他成员
无
成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2、掌握Windows7的文件、文件夹管理操作;
3、了解Windows7的常见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主要仪器及材料等)
1、实验设备:微型计算机;2、软件系统:Windows7、IE7.0浏览器
三、实验内容
(1)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①排列、对齐和隐藏桌面图标;②在C盘新建一个记事本文件(用自已的学号命名),在桌面上创建该文件的快捷方式,并用快捷方式打开这个文本文件,然后在文本文件中输入自己的基本信息并保存;③利用文件搜索功能在C盘中搜索扩展名为“TXT”的所有文件。
步骤3:左单击“所有文件和文件夹(L)”
步骤4: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O)”中输入“L*TXT”步骤5:左单击“搜索(R)”
(2)Windows XP的文件、文件夹管理操作:
①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Test”,将C盘中所有以字母“L”开头的文本文件,复制到“D:\Test”中;
步骤1;打开“本地磁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