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通过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指出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原材料,施工工艺两大影响因素;并结合这些影响,提出了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的预防措施以及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时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预防措施;控制措施1.引言混凝土是由水泥,集料,水以及其他一些物质经过混合处理,养护后得到的聚集体;是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工程建筑材料。

所以,其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建筑行业的关注,而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强度。

通常用强度来评定和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评价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指柢,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能。

本文旨在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预防措施以及控制措施进行详细分析[1]。

2.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2.1原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2.1.1水泥的影响水泥在混凝土有着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作用。

因此,水泥强度的高低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最直接因素。

而水泥的强度主要来自于由水化速度较快的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形成的早期强度以及水化速度较慢的硅酸二钙形成的后期强度。

所以,用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含量较高的水泥去制作混凝土,其早期强度增长就比较快,后期强度却增长缓慢。

若用硅酸二钙含量较高的水泥,则反之。

水泥的细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细度越大,混凝土的水化速度越快,因而会加大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率。

但太大的细度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甚至后期还会出现颈缩[2]。

2.1.2粗骨料的影响粗骨料的强度,粒径,弹性模量,品种,颗粒外貌等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影响。

粗骨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越高,混凝土强度越强。

可也不能太高。

弹性模量过大,过强的粗骨料可能会因为温度膨胀等其他原因进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粒径大小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之一。

大量的实验以及经验证明,要想配置高强的混凝土,必须选用粒径较小的粗集料。

一般为5mm~10mm为宜。

2.1.3细骨料的影响相较于粗骨料来说,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较小。

高强混凝土生产及其质量控制几个问题论文

高强混凝土生产及其质量控制几个问题论文

关于高强混凝土生产及其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摘要】高强混凝土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选用的水泥有足够的强度,完全可以用普通材料和常规工艺生产出优质的高强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由于对水泥强度及水灰比的波动更为敏感,生产中应加强控制,除严格按配比配料外,特别应注意混凝土坍落度的波动。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水灰比;强度衰退;强度变异性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强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

由于高强混凝土的性能及其生产、施工等方面的特殊性,对混凝土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根据多年的生产时间及其有关实验情况,就高强混凝土生产与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采用常规工艺生产高强混凝土的途径目前,国内一般将c60以上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或超高混凝土(大于c120),普遍认为配置高强混凝土应遵循低水灰比(小于0.38,甚至0.30 ~ 0.25)、高水泥用量、高标号水泥、掺加超细矿粉,使用高效减水剂等原则,从而使高强混凝土的配置与生产带有某种神秘色彩,而在实际生产与供应中,则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当混凝土水灰比小于0.38、水泥用量大于450kg时,新拌混凝土的粘性过大,流动缓慢,导致搅拌时间延长(特别是采用搅拌运输车拌合时难以拌匀),施工性能差。

(2)除分级粉煤灰之外,其他超细矿粉或没有稳定的市场供应或价格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3)更为重要的是,当水灰比低于0.38后,水泥中就有一部分未水化的水泥,这不仅是一中能源的浪费,而且未水化水泥在后期的继续水化过程中,水化产物产生的收缩应力和结晶应力,均有可能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jgj/t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中建议的公式作出:rh = 0.48 rc (c/w -0.52)(1)式中, rh ,rc 为相同龄期混凝土与水泥的强度,c/w为水灰比。

在此不妨将rh/rc 成为混凝土水泥强度系数,可以看出混凝土强度对水泥强度的依赖性。

影响高强混凝土试件强度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_百度文库.

影响高强混凝土试件强度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_百度文库.

影响高强混凝土试件强度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高强混凝土的试件强度及检验提要]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强混凝土试件强度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试件强度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提出了构件混凝土强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1.前言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高强混凝土(以下简作HSC的应用已越来越广。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99,以下简作《规程》已于1999年颁布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HSC的设计和应用。

由于HSC的强度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大量掺合料的使用,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无论是试件强度检验、构件强度检验,尤其是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等,均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

甚至产生了这样一种概念:配制和生产HSC已不存在太多困难,而如何准确测定评价HSC的强度,己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我们在相关试验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此类问题。

如试件强度远低于或远高于实际构件混凝土强度;构件混凝土强度采用何种无损检测方法准确评价等等。

本文主要就此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以期在推广应用HSC的同时,更好地把握和确保工程质量。

2.HSC的试件强度检验2.1试件尺寸和平整度随着HSC强度的不断提高,试验机量程的限制,以及骨料最大粒径一般为25mm,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采用100×100×100(mm的立方试件。

在普通混凝土中,与标准试件150×150×150(mm的尺寸换算系数为0.95。

而HSC中一般均小于此值。

且随着强度提高,折算系数下降。

《规程》中提出的100mm立方体试件折算成标准尺寸试件的折算系数如表1:表1Fcu,10(MPa K Fcu,10(MPa K≤550.95 76--85 0.9256--65 0.94 86--95 0.9166--75 0.93 >96 0.90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度提高何以使折算系数下降。

普通混凝土中主要认为是大试件存在内部缺陷概率高,在 HSC中同样有这一因素,但还存在更重要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试件平整度。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分析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分析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分析摘要混凝土作为一种混合材料,其强度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

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计量搅拌等过程,对混凝土强度及其评定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评定;影响因素如何有效地监督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对提高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的整体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最终验收。

混凝土工程质量包括生产质量和施工质量,从设计到成型涉及到多道工序,其作为一种混合材料,强度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选材、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工程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试验管理水平等均能影响到混凝土强度,每种组成材料的性能及其配合比的变异,搅拌、运输、成型和养护等工艺条件的变异,都会引起混凝土强度的彼动,且各种影响因素都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很难科学准确地加以控制。

一旦施工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的要求,补救困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由于强度不合格引发的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如何科学地反映各种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通过何种措施有效地评定混凝土的强度,己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1生产过程管理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水泥的品种和体积安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水泥品种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工程使用性质、施工时气候条件、所处使用环境、成本等因素。

不同品种水泥或同一种品种水泥由于其成分的差别其性能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

水泥品种的误用可以引起很多工程缺陷如抗冻性差、抗干缩能力差、易起粉、早期强度低、抗侵蚀能力差、抗干湿交替变化的能力低等。

水泥含碱是引起混凝土产生碱—骨料反映的条件之一。

水泥的碱与某些碱集料发生化学反应,可引起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

碱集料反应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和破坏,而且这种破坏会继续发展下去,难以补救。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因素-建筑结构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因素-建筑结构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因素-建筑结构论文-土木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已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成分,但传统混凝土由于污染大、强度低,且使用年限短等缺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比传统混凝土强度更高,使用年限更长,但变形挠度却更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青睐。

但是高强高性能的优越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原材料自身的性质以及在混凝土成型过程中的各种添加剂,因此各种组分的合理配比是获得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

由于高强混凝土影响因素众多: 如水胶比、砂率、减水剂以及各种矿物颗粒等,传统的试验方法以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国内外学者为此进行了多种研究。

Vanderplaats 等通过改变混凝土中胶结材料的含量,并测定最终抗压强度,从而找到最优的胶结材料的比例; Hirotaka Nakayama 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试配造成的时间及金钱浪费,法国路桥着手于原材料的流变以及力学性能试验,从而获得了最优配比参数; 邵阵通过ANN 建立数值模型,并利用MATLAB 软件进行数据的计算与处理,研究混凝土的配合比并进行优化设计; 喻乐华等,王博等分别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珍珠岩粉以及磨细钢渣等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 朱凯等主要研究了混凝土集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配置混凝土原材料提出了要求; 黄有丰等主要研究了水泥颗粒的级配以及水泥颗粒的表面形态等,从细观上说明了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罗华连等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矿物添加物中粉煤灰、硅粉等进行了研究,并着重研究了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上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试验研究因素较少,结果离散性较大。

当试验因素较多时,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试验已获得较理想的试验结果。

因此本文以利用SPSS 软件,以正交方案为基础,进行多因素的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坍落度在各种因素下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各种因素变化对两个指标的相关性大小,试验结果对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坍落度的影响以及权重有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应用论文

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应用论文

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使得建筑施工工程越来越普遍,然而人们对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并且相关的混凝土等级与配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建筑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高强度混凝土;应用由于我国近年来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从而带动了高强度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人们对混凝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建筑施工中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因此,开发新型优质高强混凝土,减轻结构自重、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并且简化施工工艺已经成为当代建筑施工科学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因为,高强度混凝土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及特殊结构的使用要求,在高层建筑中能够有效地增大工程的使用面积与有效空间,并能够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以及节约用水、钢材等材料。

此外,由于强混凝土具有低水灰比、富配合比等特点,从而更容易配制成高强混凝土,更利于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进程,进而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1.原材料的组成1.1细骨料细度模量2.65~3.0、需要选用中砂并且要使其容量大约在1400kg/m3左右。

同时,要使空隙率在40%左右,其品质必须符合igj52-79《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还要符合11区级配要求,并且还要保证其含泥量小于2%。

1.2粗骨料其中的石灰岩碎石和花岗岩碎石的规格要保持在0.5~2厘米范围之内,确保其粒径不能超过3.2厘米,并且要质地坚硬,同时,务必使其外形接近正方形。

对于针片颗粒状的压碎指标9%~12%,粒径不超过5%,此外,其强度比与所配混凝土的强度要高于20%~50%,还要使含砂量不大于1%,最终,要使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相关规定。

1.3水泥应使用不低于525#的硅酸盐水泥,并且务必要使其质量符合gbj175-85《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的相关规定,同时,要好相应的质量检查工作,在水泥进场后,还要对其反复进行复验,确保其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摘要:混凝土是以水泥和骨料为主要原料,加入辅助材料和外加剂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抗压性强、抗拉性、刚度高、抗冲击性强,弹性模量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等特点。

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抗压、抗拉、刚度等性能的定量表现。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原料、外加剂和拌合物的性质、施工工艺三方面探讨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措施1.混凝土原料的特性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是水泥和骨料,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混凝土硬度和强度的提升。

因此,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是否使用了优质水泥。

同时,水泥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品质,也取决于混凝土的使用环境。

因此,在使用混凝土时,应根据不同环境选择合适型号的水泥,以保证其质量。

骨料是混凝土的第二主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混凝土的内部耐久性、抗张强度和抗剪强度等性能。

骨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如果采用劣质骨料,则混凝土的强度不能满足规定要求。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经过严格抽样和检验,以保证混凝土中所采用的骨料的质量,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

2.外加剂和拌合物的性质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还与外加剂和拌合物的性质有关。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材料,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抗老化性、抗侵蚀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拌合物的性质也很重要,混凝土受到拌合物的影响,拌合物不同的掺量和水灰比会影响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也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因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掌握好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此外,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抗冻、抗冲击、抗渗漏等性能,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

4.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1)采用优质水泥和骨料:优质水泥和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浅析摘要:混凝土是目前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和隧道工程、水利及特种结构工程的建设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混凝土结构物主要用来承受荷载或抵抗各种作用力,因此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能。

本文就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提高措施1、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1.1混凝土原材料对其强度的影响1.1.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所用的水泥标号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越高。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很大。

随着细度增加,水化速率增大,就导致较高的强度增长率,但应避免细磨粉的含量。

1.1.2水灰比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可知,灰水比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即充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水灰比程度下的毛细管孔隙率由水灰比所确定。

水灰比和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程度都对混凝土体积都有影响,当混凝土混合料能被充分捣实时,混凝土的强度随水灰比的降低而提高。

在水泥标号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与骨料粘结力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

1.1.3粗骨料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粗骨料可以制成质量好的混凝土,但过强、过硬的粗骨料不但没有必要,相反还可能当混凝土因温度或湿度等原因发生体积变化时,使水泥石受到较大的应力而开裂。

骨料颗粒的粒形、粒径、表面结构和矿物成分往往影响混凝土过渡区的特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试验表明,增加骨料粒径对高强混凝土起反作用,低强度混凝土在一定水灰比时,骨料粒径似乎无大的影响。

粗集料的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大,因而一定要控制和选择好粗集料级配。

1.1.4细骨料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试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着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在现代化混凝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从而找到提升高强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科学的进行工艺上的改变,从而更好的提升高强混凝土的强度。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
高强混凝土是具有高强抗压能力、密度大以及孔隙率低等特点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材料,被大量的运用于大型桥梁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

高强混凝土具有的强大抗压能力,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提高其经济效益。

由于普通的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较短,使用环境也较为复杂,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强,现代化混凝土的工作效率也越高。

而对影响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因素进行研究,能够不断提高其性能,发挥材料的优势,提升建筑的水平。

1 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强混凝土的制成和运用涉及到了一系列工艺,对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材料运用进行分析,能够找到高强混凝土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不断改进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其运用范围。

1.1 水泥等级
水泥等级对水泥强度的影响是成正比的,在保证矿渣掺量、硅粉掺量、胶凝材料用量、砂率以及水胶比相同的情况下,高等级的硅酸盐水泥能够比低等级的硅酸盐水产生更高的强度。

这说明,在配
合高强混凝土时,运用等级越高的硅酸盐水泥,最终得到的混凝土
的强度也就越高。

1.2 胶凝材料用量
胶凝材料的用量不同观点也会造成混凝土的等级差异。

在水胶比一致的前提下,增加胶凝材料的用量,会使得混凝土的拌和物流动
幅度增大,提升水泥浆体的数量。

这种胶凝材料的用量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并非是胶凝材料用量越多产生的混凝土抗压能力越强。

1.3 掺合料品种
不同品种的掺合料会影响到高强混凝土的强度。

按照一定的比例,对矿渣、硅粉以及粉煤灰进行掺合,并且在保证砂率以及水胶比相同的前提下,所得到的高强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及抗压强度都是不同的。

相对来说,硅粉和矿渣的组合能够带来更高的强度。

1.4 水胶比
水胶比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拌和物的流动性,最终造成高强混凝土的强度不同。

传统的普通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的用水量很大,多余的水分会在水泥硬化以后蒸发,在水泥板区域内形成大量的孔隙,
以及水分蒸发过程中形成的微管等缝隙,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性能。

在高强混凝土中掺入高效的减水剂,从而降低水胶比,获得更高的强度。

1.5 砂率
砂率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在胶凝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运用不同的砂率来进行混凝土制成,会得到不同的流动性和抗压强度。

砂率的大小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是存在最佳点的,38%的砂率能够产生较高的混凝土强度。

1.6 减水剂用量
减水剂的用量不同带来的混凝土强度也会不同。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减水剂掺量的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及强度会提高,但在达到1.1%的节点之后,减水剂掺量的提高对于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及强度影响会降低,最后出现负作用。

因此,在提高高强混凝土强度过程中,应该采用合理的减水剂掺量,改善水泥的水化程度,从而达到最好的混凝土强度。

1.7 粗骨粒的最大粒径
对粒径大小不同的石灰岩进行碎石试验,在水泥等级、胶凝材料用量、磨细矿渣、硅粉掺量、砂率以及水胶比都相同时,粗骨粒的最大颗粒半径越大,获得的高强混凝土土的流动性以及强度也越大。

但由于粗骨粒的颗粒半径过大会影响到混凝土负荷力的均匀程度,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粗骨粒的最大粒径应该选用科学,不宜过大和过小。

1.8 养护龄期
养护龄期的增长能够提高高强混凝土的强度。

养护龄期对于高强混凝土的影响不同于普通的混凝土,其养护龄期也存在一个峰值点。

早期,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增加,但在达到28天以后,增长速度会放缓。

这就决定了在提升高强混凝土强度的
过程中,应该选用适合的养护龄期,来达到最佳效果。

2 高强混凝土强度的提升办法
通过对影响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能够通过改进这些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提升高强混凝土的强度。

在科学的实验中,提高混凝土水泥石的强度以及水泥浆内部的粘结力,防止威风出现,提高混凝土强度。

2.1 提高材料的性能组合
新的胶结材料、骨料以及改进生产工艺能够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按照混凝土内部组合方式不同,有聚合物以及浸渍混凝土两种。

在混凝土结构不同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不同的组合效果,从而提高结构的粘接力。

通过一些化学作用,可以在混凝土的孔隙中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磨等性能。

2.2 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形成
在混凝土的内外部形成的裂缝会降低其最终混凝土的强度,防止裂缝形成可以采用纤维以及钢管两种混凝土方式来进行。

在纤维混凝土中需要将钢筋、细钢丝以及铁屑等材料以一定比例配置在混凝土中,一般采用较少的短钢丝用量,就可以达到较高的抗压强度。

在钢管混凝土中,主要是在混凝土中加入薄壁钢管而形成的。

这些都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内部的裂缝,从而提升高强混凝土的强度。

2.3 相关工艺手段的采用
进行搅拌、震动以及养护等工艺能够对混凝土的最终强度起到较
好的影响。

采用搅拌工艺时,需要运用到搅拌机以及二次投料工艺,与自由落体的拌合制混凝土强度相比有大大提升。

在震动成型的工艺中,主要运用到了振动来进行加压,离心成型以及真空吸水等措施,来达到提升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干湿养护能够对高强混凝土的增强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达到较为理想的参数,从而更好的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3 结语
影响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水泥等级、胶凝材料用量、掺合料品种、水胶比、砂率、减水剂用量、粗骨粒的最大粒径以及养护龄期几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具体分析,能够更好的达到提升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在提升高强混凝土强度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采取措施:提高材料的性能组合、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形成以及相关工艺手段的采用,通过不断改变传统混凝土的制作工艺和流程,来达到提升高强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随着现代化高层建筑等的发展,高强混凝土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混凝土的强度是重要的力学性能,可以通过各种测评方法来进行实验,从而找到科学的方法,最终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提高安全性能以及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