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
谈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 国基础建设规模 的不断扩大 , 混凝土的用 量越来越大 , 同时 对混凝土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近年来 , 国高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发 我 展迅速 , 高强 、 免振捣混凝土 已在大量工程 f应用 为满足建筑物大跨 { 1 度、 重载和节约空间 、 降低施工造 价以及 提高耐久性的要求 , 混凝土的 平 均强度 已由原来 的 C 5提高到 C 0 2 4 ,而且还在不断提高 ,6 C 0及 C 0 8 甚 至更高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 已经在很多工程中使用 。 为满 足 建 筑 物 多样 的 外 形 、 杂 的 内部 结 构要 求 , 复 多数 建 筑 物 工 程 结构配筋稠密 、 复杂, 振捣棒不容易插入 , 难以震动成 型; 而且多数工程 地处繁华闹市区, 施工噪音必须加以控制。以上这些都要求混凝土在不 加振捣的情况下即可 自行通过钢筋 , 充填模 板的空间 , 即要求混凝土具 有高 的流动性 、 高的填充性 、 高的间隙通过能力 和高的稳定性 。这些要 求 的存在 , 给高强 自密实混凝土提出了新的要求 : 进行高强 自密实混凝 土 的工作性研究,改变高强混凝土粘度非常高而不能实现 自密实的工 作性现状 , 使之 既达到高工作性要求 又具有 高的尺 寸稳定性和耐久性 , 更易于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使之成为一种既可持续发展 又可获得较大 经 济 效 益 的 绿 色建 材 。 结材料有水 泥浆 、 环氧树脂 、 甲基丙烯酸脂 、 聚氨脂等化学材料 。 嵌缝法是裂缝裂缝封堵是 中最常用的一种 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 凿槽 , 在槽 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 , 以达到封 闭裂缝 的目的 。常用 的塑性材料有 聚氯 乙烯 胶泥 、 塑料油膏 、 丁基橡胶等等 , 常用的刚性止 水 材 料 为 聚合 物 水 泥 砂 浆 。 2 结构 加 固法 、 当裂缝影 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 ,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 土结构进行处理 。 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 几种方法 :口 J 大混凝土结构 J 的 截 面面 积 , 构件 的 角部 外 包 型 钢 、 用 预 应 力 法 加 固 、 贴钢 板 加 在 采 粘 固、 增设支点加 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 强加固。例如 : 在沈 阳长城长龙电 缆厂厂房施工 中, 其中有一根立柱被物体撞击产生裂缝 , 我们就采用加 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 ,首先剔除裂缝周 围的部分混凝土在其空 隙部分增加钢筋加 固, 四周用 钢板外包 , 用螺栓 固定 , 钢板 中间部分用 水泥膨胀剂填塞灌满震实 。从而保证混凝 土结构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讲稿—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讲稿—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结构性材料,它具有很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性能混凝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材料之一。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和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通常指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特别是强度等级在C70以上的混凝土。
它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耐久性、渗透性、抗冻融性、防火性、耐酸碱性、抗腐蚀性等特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通常的混凝土高出数倍,同时有很好的耐压性。
2.耐久性好: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不容易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损害。
3.渗透性低: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低,它可以避免水的渗透和钢筋腐蚀。
4.防火性好:高性能混凝土的耐火性能好,不易受到高温、火灾等因素的影响。
5.耐酸碱性好:高性能混凝土抗酸碱性和腐蚀性好,它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
当时,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的不断扩大,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为此,高强混凝土材料的研究逐步得到推广。
40年代末期,美国耐用材料协会ACC和美国铁路协会ARA两个机构先后提供了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和标准,并开始推广应用。
欧洲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加入了这一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近年来,国内研究人员和企业也开展了大量的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和应用研究,逐步在高速公路、大桥、港口、地铁、商业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公路和桥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和桥梁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高速公路、隧道和桥梁等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
2.建筑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国外研究及应用状况

超高性能混凝土国外研究及应用状况1、国外研究现状1986年~1993年,XXX组织了政府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建筑公司等单位,承担了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研究项目“高性能商品混凝土2000”,投入研究经费550万美元。
XXX和工程研究基金持续资助高强商品混凝土和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研究。
日本建设省于1993年~1998年进行了一项综合开发计划“钢筋商品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超轻质、超高层化技术的开发”(简称“新RC计划”)。
为实施该项研究计划,共成立了五个分科会,其中高强商品混凝土材料分会由水泥协会、建筑协会建设省研究所、建材实验中心、化学外加剂协会等机构和多所高等院校以及有关公司参加。
1994年,XXX16个机构联合提出了一个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应用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建议,并决定在10年内投资2亿美元进行研究和开发。
瑞典在1991年~1997年由政府和企业联合出资5200万法郎,实施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研究的国家计划。
挪威在使用和研究高强商品混凝土和超高强商品混凝土方面更是走在世界前列,他们在XXX的海上钻井平台上,曾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超过100MPa的超高强商品混凝土施工,并于1989年就制订和实施了抗压强度高达105MPa的SHPC结构设计标准;前面提到的XXX与XXX合作研制成功的无宏观缺陷(MDF)水泥,其抗压强度300MPa,抗折强度达50MPa-200MPa。
近些年来,国际上又出现了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RPC),其抗压强度已达800MPa。
二十世纪末,法国的XXX研究成功了一种超高强、低脆性和优异耐久性的新型商品混凝土——活性粉末商品混凝土(Reactive PowderConcrete,简称RPC)。
RPC由石英砂、石英粉、硅灰、水泥、高效减水剂和钢纤维组成,成型工艺与普通商品混凝土相似,其抗压强度可与钢材相媲美。
RPC制作的结构自重与钢结构相当,而造价仅为钢结构的三分之一,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刘怡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e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1、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195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和美国混凝土协会(ACI)首次提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但是到目前为止,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提出的要求和涵义完全不同。
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易于浇注、捣实、不离析,能长期保持高强、韧性与体积稳定性,在严酷环境下使用寿命长的混凝土。
美国混凝土协会认为:此种混凝土并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但仍需达到55MPa 以上,需要具有很高的抗化学腐蚀性或其他一些性能。
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则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填充能力的的混凝土,在新拌阶段不需要振捣就能完善浇注;在水化、硬化的早期阶段很少产生有水化热或干缩等因素而形成的裂缝;在硬化后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加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弹性模量、高密度、低渗透性和高抗腐蚀能力的混凝土。
综合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可以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抗渗性(高耐久性的关键性能);高体积稳定性(低干缩、低徐变、低温度变形和高弹性模量);适当的高抗压强度;良好的施工性(高流动性、高粘聚性、自密实性)。
中国在《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2006对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各项力学性能,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是一种适应新时代潮流,符合现代建筑风格和经济形势的新型建筑混凝土,其建筑特点最显著的就是耐久性,面对不同使用使用情况,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1研究背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渐严峻,中国建筑行业难免面临一些窘境,建筑材料高强度材料造价太高、造价低的建筑材料使用性能又不符合标准、材料源的采集合成过于复杂等等一些建筑行业前后两难的问题,所以必须尽可能解决建筑行业的建筑原材料问题,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应运而生。
随着国外与国内乡村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娱乐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对疫情的警惕与防止,混凝土应用在百姓眼中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在发展混凝土的同时一定要对其性能把握准确。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对材料源,质量检验,配合比,坍落度,施工条件的要求比一般混凝土的要求更苛刻。
2研究生产材料高强度混凝土是我们根据普通混凝土研究比对,加之一定科学理论的基础提出的新概念。
顾名思义,就是要适应太空中极端的恶劣环境,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新型混凝土。
高强度混凝土是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创新性新能源材料,虽然都是混凝土,但在成分比例功能上却大不相同。
我们以研究普通混凝土的结构性质等为基础,深度挖掘一种可以利用生物资源制成的新型材料。
通过比对二者之间的结构和性质,得出了太空混凝土这一大胆设想。
废旧建筑中具有丰富的资源,若能应用新型原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将会极大地将增强我们在建筑原地中“自给自足”的能力,减少对原生材料的依赖。
而高强度正是完美的利用这一概念。
如果能重复利用建筑场地的砖瓦,钢筋,木材,岩石等材料,加建筑垃圾和建筑土壤组成的,利用原建筑中的原位资源与原生材料的进行二次有机结合,其结果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因此,高强度混凝土的成功研制将为人类的有机住房打下建筑基础和具体可操作性,也为建筑产业的振兴计划做出重大贡献。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是对传统混凝土技术的突破。
本文就高性能混凝土在技术上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钢筋混凝土基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钢筋结构施工的主体。
我国每年的混凝土使用量约为十亿立方米。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兴起和建筑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建筑工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建筑工业的高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建筑技术知识的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前言在21世纪初,快速发展的建筑技术不断进步,并大大改善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新的混凝土技术不断出现在不同的现代大型建筑中。
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我国经济和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现今高性能的混凝土及施工技术正处在研究阶段。
但我相信,其未来肯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许多施工优点:(1)能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2)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压力,施工相对安全;(3)能减小建筑施工的噪音。
(4)能缩短建设工期。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的方式方法:浇筑速度不能过快,以确保连续不断浇筑,直接滴落不超过3米,同时合理地分配管道,防止过早干涸。
1.高性能混凝士的特性人们又称高性能混凝土为三高混凝土,即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力学性能: (1)良好耐久性:这种具有高性能的混凝土必须具备较好抵抗掺杂和防止介质冲击腐蚀的能力。
且具有高弹模、低收缩、低涂层改变和温度应变,在采用硬化工艺的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的体积和腐蚀特性,细观外形结构致密,不易在空气中产生宏观和微观裂缝,抗掺耐腐蚀能力好。
混凝土在碳化,氯离子的作用和侵蚀,钢筋腐烂,碱性骨料的反应,冻融和破坏这几个方面都可以认为是对于建筑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大破坏。
(2)优秀的工作性:有更好的能力来填充和防范,同时可以反映出重力作用下的流动性和混凝土化合物的变形。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强、高耐久、高可靠性的建筑材料,它主要由水泥、超细矿物粉、硅烷、高性能细骨料、钢纤维等材料制成。
UHPC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将从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研究1.材料制备:UHPC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原材料比例和加工工艺,以确保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目前,研究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原材料的使用:研究者们通过改变水泥、矿物掺合料、细骨料等原材料的种类和使用比例,调节混合物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提高UHPC的性能。
(2)添加剂的使用:添加剂可以改善UHPC的流动性、黏结性、凝固时间和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等性能,使其更加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
(3)混合工艺的优化:研究者们通过探索不同的混合工艺,如干混法、湿混法、高速搅拌法等,以提高UHPC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性能研究:UHPC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防护性能等多个方面,目前研究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强度和韧性:强度和韧性是评价UHPC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目前研究者通过探索不同的材料组成和混合工艺,以及添加不同类型的纤维等方法,实现了UHPC的高强度和高韧性。
(2)耐久性:UHPC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冻融性、抗碳化性、抗氯离子渗透性等多个方面,目前研究者通过探索不同的材料组成和混合工艺,以及添加不同类型的添加剂等方法,提高了UHPC的耐久性能。
(3)防护性能:UHPC的防护性能主要包括抗震、防火、隔热、隔音等多个方面,目前研究者通过探索不同的材料组成和混合工艺,以及添加不同类型的添加剂等方法,提高了UHPC的防护性能。
二、应用UHPC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久性好、抗冻融性强、抗碳化性好、抗氯离子渗透性好、抗震、防火、隔热、隔音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高强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技术

高强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技术一、引言高强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混凝土,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震性能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本文将从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和应用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1.材料的选用高强混凝土的制备需要选用高强度水泥、细砂、细石、高性能的掺合料等材料。
其中,高强度水泥的C3S含量应大于65%,C2S含量应小于15%;细砂和细石的颗粒大小应控制在2-4mm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2.掺合料的选用高强混凝土的掺合料一般采用微硅粉、矿渣粉、膨胀剂等高性能的掺合料。
这些掺合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流动性,同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
3.掺合比的设计高强混凝土的掺合比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高强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小于0.35,掺合料的掺量应控制在10%-30%之间。
4.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高强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时间应控制在2-3分钟之间。
浇筑时应采用振捣机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三、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技术1.桥梁建设高强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强混凝土可以用于桥梁的桥台、桥墩、墩台等部位,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地铁建设高强混凝土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地铁隧道的衬砌、地下车站的地面、墙面等部位都可以采用高强混凝土,以提高地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高层建筑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很常见。
高层建筑的柱子、梁、板等部位都可以采用高强混凝土,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4.水利工程建设高强混凝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也有很多应用。
比如,大坝、水库的堤坝、坝肩、坝基等部位都可以采用高强混凝土,以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高强混凝土的发展趋势1.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震性能强等特点,将成为未来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
本文对高强混凝土当前的技术水平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情况与标准化情况进行介绍,对高强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推广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探讨。
标签:高强混凝土;研究应用;发展趋势;应用
高强混凝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推广使用。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高强混凝土在其预拌混凝土公司基本都能够生产出来,在房屋、桥梁、道路、港口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强混凝土作为新型建筑材料,是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之一,一直受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高强混凝土的广泛推广,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且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作为公路、铁路、水工、建筑等行业部门研究推广的新技术之一的高强混凝土,在2004年的《工程建设中钢铁、水泥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加大高强混凝土的升级,建议将C100-C160混凝土作为高端战略,把我国争取建设成为世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强国。
1、高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在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中,国内外科研人员进行了系统研究。
降低水灰比可以采用高效减水剂,过渡区界面结构的改善可以通过添加矿物掺合料,用来消耗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改善混凝土生产施工工艺可以使用“水泥裹砂搅拌工艺”和“高频振捣成型工艺”等。
如果需要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黏粘度可以选择较低单位的水和水泥用量,采用优质砂石、高强水泥等原材料,这也是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点。
近年来,我国混凝土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对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格外重视,进行了一系列的应用研究,例如高强混凝土的收缩裂缝、自收缩规律、配置技术和施工技术等。
同时,为了能够推广高强混凝土,使高强混凝土得到普及,在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项目;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中以及其他一系列各类专项基金课题研究中都对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有针对与涉及。
关于高强混凝土方面的研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对此展开了大量的工作,主持了大量的相关科研项目,并且承担了重大的高强混凝土技术服务项目。
例如,沈阳富林大厦C100级混凝土、上海中技C60~C80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方桩耐久性技术研究等技术项目的承担。
因此,我国高强混凝土方面得到了飞跃发展。
与此同时,高强混凝土的强度也在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的深入研究中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发展推广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并且让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更加提高工程质量。
因此,高强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其性能被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研究:
1.高强混凝土的脆性
研究表明,当高强混凝土的应变值达到3%0时,其实际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零,同样的应变值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其承载能力仍然能够保持在一半以上,高强混凝土的脆性问题显而易见。
高强混凝土的脆性致使混凝土在应变值还很高时,就出现可用肉眼观察到的裂缝,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此,国内外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观点是以GProkopski科学家为代表的,认为混凝土的脆性受界面过渡区的影响,可通过改善其界面性能,提高断裂韧度和承载能力;另一种观点是以徐世娘为代表,认为混凝土的断裂韧度与骨料的最大粒径有关,改善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可以通过采用高强韧度的骨料。
在目前的研究与工程实践中,多采用掺入纤维、聚合物等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提高其韧度。
但是,高强混凝土的脆性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研究和改进措施仍然是研究热点和难点。
2.高强混凝土的抗裂性
高强混凝土在发展推广中因在工程的应用中存在着易开裂的问题,而且其开裂敏感性远远超过普通混凝土,受到了阻碍。
经过研究,高强混凝土的开裂有很多因素,包括其材料性能、结构荷载、应用环境等。
高强混凝土的开裂性不解决就难以在市场推广,因此,国内外科研人员对如何增强高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外界气温、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内部气温等产生的变形都会造成高强混凝土开裂。
提高混凝土抗裂的基本途径是减小其收缩,可以通过在高强混凝土中掺加纤维、减缩剂等成分,提高其抗裂性。
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如何长时间维持其抗裂性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3.高强混凝土的耐高温性
高强混凝土在高温下会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在火灾等温度速升的情况下,高强混凝土甚至会发生爆裂现象。
虽然经过长期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数据,掺入少量的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能够改善加强高强混凝土的耐火耐高温性,但是没有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质量检测,并且缺乏规定和措施。
2、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强混凝土体积稳定、经济合理、环保节约,是未来混凝土发展的趋势。
在世界范围内房屋建筑物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对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发展尤为重视,在多个城市的工程中采用高強混凝土,不仅节约工程成本,而且应用效果良好。
在桥梁工程等领域,高强混凝土通过掺入新成分,提高其抗侵蚀性,而且结构轻,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
在混凝土制品领域,制备管桩、桥梁构件、
轨枕等建筑制品中,高强混凝土得到了较高的利用,同样,由于高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港口和海洋工程领域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发展,其中码头建设、采油平台的建筑中多采用高强混凝土。
沈阳市是我国最早采用高强度混凝土的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有沈阳富林大厦,主要应用了C100高强度混凝土,在1997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其高度为420.5米,采用的高强混凝土型号为C60,或者在2009年广州所建成的国际金融中心,高度为103层,主要采用了C60-C100高强混凝土,在施工的时候将C100高强混凝土一次性成功泵送到400多米的高度,从而开创了混凝土泵送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