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主要有哪几种(2021版)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2021年自2021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
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
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场,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
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
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宏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
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
从23日开场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
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第5 应对自然灾害课后综合练习题课含答案

A.自然灾害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B.人类无法抗击自然灾害,只有屈服 C.自然灾害是天灾,也是人祸 D.自然灾害会造成资源破坏
3.洪涝灾害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是( A )。
5.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特别严重级别用( C )表示。
A.蓝色
B.橙色
C.红色
D.黄色
6.泥石流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A.向平行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B.原地等待救援
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以上都不对 7.人们想准确地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可以利用( B )。
A.侦察卫星 C.通信卫星
B.气象卫星 D.地对空导弹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抗灾精神的是( C )。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不屈不挠,团结互助 9.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 C )。
A.远远逃离 C.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B.保护好自己就行 D.与我无关,不闻不问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5 应对自然灾害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六年级 下册
学习目标
1 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人类的 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2 了解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 与技能。 3 了解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感人事例,体会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 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七、拓展训练。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8月1日18时,在此次灾害中,全市共遇难 292人,失踪47人。每个生命的逝去都让人痛惜,他们不幸遇难,带 给家人的是哀伤。
(2021年整理)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自然灾害分级标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自然灾害分级标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自然灾害分级标准的全部内容。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冰雹、沙尘暴、雪灾、道路结冰,共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蓝:一般黄:较重橙:严重红:特别严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
自然灾害类型

自然灾害类型过去的一年,我国多灾并发,重灾连发,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城镇受灾重,重复受灾、贫困地区受灾比例高,农业损失、民房倒塌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特别是年初1月份北方大部严重寒潮冰雪、2月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省市出现严重秋冬春百年一遇连旱、3月份台湾、河北地震、北方爆发大规模沙尘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强震、5月份重庆12个区县遭受了大风、冰雹、暴雨灾害、汛期南方地区连续多次严重暴雨洪涝、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数次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人数之多、灾情之重、救灾和恢复重建难度之大历史罕见,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经核定,2021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858.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
【材料二】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7月12日报道,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最近公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前六个月全球自然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650亿美元(约合1.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21年全年的2220亿美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
这样看来,2021年将成为史上最昂贵灾年。
报道称,今年3月,日本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损失约为2100亿美元(约合1.36万亿元人民币)。
今年损失第二大的是发生在2月的新西兰大地震,共损失200亿美元(约合1294万元人民币),然后是美国西南部发生的龙卷风造成损失75亿美元(约合485万元人民币),澳大利亚12月和1月发生的洪水使五分之一的面积陷入百年一遇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3亿美元(约合472万元人民币)。
以美国为例,除了龙卷风外,美国今年上半年共发生其他自然灾害98次,包括风暴、洪水、火灾以及地震等,总经济损失达270亿美元(约合1748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十年平均值118亿美元(约合764亿元人民币)的两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灾害 (2)

防灾演练
家庭常备 应急物品
2.防灾:加强自然灾害的 监测、预报
卫星遥感技术对台风的路径监测
我国地震监测站
2007-2017年,中 国地震局共为阿尔及 利亚、巴基斯坦、老 挝、缅甸等国家援建 了40个地震监测站, 实行对中国南海和邻 近区域的地震海啸监 测预警。
3.防灾:修建防灾工程
引发
山区洪水
台风
暴雨
洪灾 引发
泥石流
地震
崩塌 滑坡
强降水引发 泥石流 洪水
堵塞河道引发
市气象局预测: 2021年严重影响广州的台风大致有3-5个。 做好台风及相关联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
山
自
然
布
城
局
田
海
广州市地形地势图
山 位置
成因
自然灾害
主
要 自 然
北部 山区
城
山高坡陡谷深 纬度较高 海拔较高
夏季风迎风坡
四、课堂练习 1.下图中,甲、乙、丙代表的气象灾害分别是( A )
春旱
寒潮 沙尘暴
A.春旱、寒潮、沙尘暴 C.台风、暴雪、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D.台风、寒潮、冻害
2.近年来,丙自然灾害与人们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关。下列 能够有效减少这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人类活动是( C )
春旱
寒潮 沙尘暴
A.农业中使用滴灌、喷灌等技术 B.适当增加草场载畜量 C.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D.开垦草场,扩大耕地面积
3.下图所示区域,容易发生哪种地质灾害( D )
黄土高原
某区域地形简图
A.寒潮 B.沙尘暴
以山地、高原为主 山高,坡陡,相对高差大。
C.地震 D.泥石流
(浙江专用)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考要求分析主要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一、我国的地震灾害1.根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原因〔1〕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
〔2〕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加之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地震发生的频率较高。
3.分布我国地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西部有六大地震带,东部有七大地震带,总体上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4.预报:地震监测系统。
我国地震成因及分布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左右,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
[特别提示]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灾情却比西部严重的原因灾情的大小除与灾害本身的强度有关外,还与经济开展水平上下有关。
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建筑物密集程度小,经济开展水平低,经济密度小,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灾情轻。
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建筑物密集程度大,经济开展水平高,经济密度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灾情重。
读“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图示,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2〕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地震灾情为什么东重西轻?答案〔1〕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
〔2〕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泼,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
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地区外,大局部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兴旺、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自然灾害年度总结评估(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国相关部门对自然灾害进行了年度总结评估。
二、自然灾害基本情况2021年,我国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近5000起,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其中,洪涝、地震、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为主要类型。
1. 洪涝灾害:2021年,我国南方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受灾面积达2.6亿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
2. 地震灾害:2021年,我国发生多次地震,其中四川茂县6.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台风灾害:2021年,我国共遭受14个台风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
4. 干旱灾害:2021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5亿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0亿元。
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1. 完善政策法规: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提升基础设施:我国加大了对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3. 强化监测预警:我国建立了完善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了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
4.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我国加强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
5. 强化科普宣传:我国加大了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防灾减灾救灾投入不足: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投入占GDP的比例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滞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部分地区存在安全隐患。
3. 公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薄弱:部分群众对防灾减灾救灾知识了解不足,缺乏自救互救能力。
4. 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部分地区对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五、对策建议1. 加大防灾减灾救灾投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投入占GDP的比例,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
23中国的自然灾害-三年(2020-2022)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23 中国的自然灾害一、选择题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2022年我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
遭遇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遭遇地震,快速乘电梯逃生B.台风来临,站在广告牌下躲避C.遇泥石流,顺着山坡往下跑D.洪水来袭,尽量往地势高处逃生【答案】D【解析】地震来临时,不能乘电梯逃生,可以躲在狭窄的空间里,或是躲在桌子下面,A错误。
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在家关好门窗。
如果站在广告牌下容易被掉落物体砸到,B错误。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C错误。
洪涝来袭时,尽量到较高地方,减少被淹的危险,D正确。
故选D。
2.(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列措施有利于防灾减灾的是()①营造防护林②兴修水利工程③运用遥感技术④围湖造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以上四项措施中,营造防护林有利于保持水土、减少沙尘暴的发生等;兴修水库工程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运用遥感技术有利于观测灾害范围、更好地防范灾害的发生或蔓延;围湖造田会削弱湖泊的蓄洪能力,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根据题意,①②③正确,故选A。
3.(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洪涝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下列成就与防洪救灾无关的是()A.遥感技术增强天气预报能力B.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C.建设大量救灾物资储备中心D.北方地区营造防护林【答案】D【解析】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我国的旱涝灾害频繁,为应对洪涝灾害,遥感技术增强天气预报能力、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和建设大量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都有助于防洪救灾。
北方营造防护林主要目的是防止风沙入侵和土地荒漠化,与防洪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2022·吉林·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至9日,福建省部分地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引发多起地质灾害险情,多处道路中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自然灾害主要有哪几种(2021
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自然灾害主要有哪几种(2021版)
若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划分(不包括人为原因),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1.气象灾害: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台风、暴雨、冰雹、大风、雷暴、暴风雪等天气灾害,还包括干旱、洪涝、持续高温、雪灾等气候灾害,沙漠化、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病虫害、海啸等气象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也时有发生。
此外,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环境污染、海洋赤潮、重大传染性疾病、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扩散、地震、火灾等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安全的重要问题。
2.地质灾害:由岩石圈活动所引起的灾害。
具体地说,在地壳某个薄弱的地方突然发生剧烈变形、位移及地表物质运动,给生活
在这一区域的人们带来突如其来的灾难,称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很多,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滑坡、泥石流、地裂以及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异、煤层自燃、瓦斯爆炸、有害地气、黄土湿陷、泥沙淤积等,它可以在瞬间吞没数十万人的生命,将整座城市毁灭。
3.生物灾害:在生物圈内,由于各种生物活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对人类生命和生存环境引发的重大伤亡和破坏称为生物灾害,包括动物灾害、植物灾害和微生物灾害。
4.天文灾害:指空间天体或其状态,如太阳表面、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瞬时或短时间内发生异常变化,如强的日冕物质抛射、大耀斑、高速太阳风、磁暴、亚暴、电离层突然骚扰等,可引起卫星运行、通信、导航以及电站输送网络的崩溃,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