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黄粉酶解工艺条件研究
酶解玉米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S t u dy o n p r e p a r a t i o n t e c h no l o g y o f e n z y ma t i c h y d r o l y s i s o f c o r n f l o u r
Yu Fe i ,Pe n g F e n g j i a n g
Na n c h a n g Te l l c a n F o o d Co .,Lt d .( Na n c h a n g 3 3 01 0 0 )
Ab s t r a c t :T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wa s t o d e t e r mi n e t h e o p t i mu m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c o n d i —
3 3 0 1 0 0 )
摘 要 : 为优 化 酶解 玉米粉 的 制备 工 艺 , 在 单 因素试 验 基 础 上 , 采用 L ( 3 ) 正 交 实验 , 研 究了 酶 添加 量 、 酶解 时 间、 酶 解温度 3个 因子的 交互 作 用及 其 最佳 水 平 。研 究结 果表 明 : 酶 添 加 量 显著
强, 状态 均 一 , 口感 细 腻 滑顺 , 具有 谷 物浓 郁 的天 然
香 。然 而 , 随着温 度 的降低 和货 架期 的延长 , 分子 链 间借氢 键相 互 吸引 与排列 , 使 体 系 自由焓 降低 , 最 终
中性蛋白酶水解玉米黄粉的工艺优化

KEYW ORDS:c r l t n me l n u r lp o e s ; y r l s sd g e o n g u e a ; e ta r ta e h d o y i e r e
玉米 是 世界 上 三 大 粮食 作 物 之 一 , 是 我 国传 也 统 的 农 作 物 ,2 0 年 ,我 国 玉 米 产 量 已 达 09 1 9 . 63 7 4万 t ]一 [_ 玉米 大 量 用 来 生 产 玉 米 淀 粉 , 1。 湿 磨 法生 产玉 米淀 粉过 程 中 的主要 副产 品是 玉米 蛋 白
1 0 . d r t e e c n i o s t e a t a y r l ss d g e s 2 . 5 ,wh c s c n it n t h r d c e au f . Un e h s o d t n , h c u lh d o y i e r e i 5 2 i ih wa o ss e t wi t e p e itd v l e o h
( c o l fF o n o n ie rn , h n o g Po y e h i Un v r i ,J n n 2 0 5 Ch n ) S h o o d a d Bie g n e i g S a d n l t c n c o ie st y ia 5 3 3, i a
Op i i a i n h d o y i r c s i g o o n g u e e lb e t a r t a e tm z to y r l ss p o e s n f c r l t n m a y n u r lp o e s
Li , i o, a Cu Li B Li Qin
搏 铷 饲 科工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是一种有效利用玉米营养成分的技术,其主要过程是通过添加酶对玉米蛋白质进行酵素水解,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改善其口感和加工性能。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的主要步骤如下:
一、制备
1.准备净玉米黄粉,将其细粉后,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在4~8小时;
2.用混合型酶处理,冲称混合型酶和水的比例为1:10,搅拌均匀;
3.加热,将混合的酶和玉米黄粉放入恒温槽中,温度维持在
40~50℃,搅拌均匀;
二、添加抑制剂
1.添加适量的抑制剂,如硫酸钠等,有利于抑制多余的酶的活性;
2.搅拌均匀,使酶和抑制剂分散均匀,防止凝结;
三、过滤
将进行酶水解的混合物过滤,以液体和固体两部分分离。
四、脱色处理
将过滤的液体部分放入色谱仪中,利用碘汞柱进行脱色处理,将蛋白质中的胆红素、脂肪等色素捕获出来,以达到纯白色的水解液。
五、浓缩处理
将脱色后的水解液经过浓缩处理,使其蛋白质浓度达到
60~80mg/ml,使其浓度较高,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
六、凝胶法及超速冷冻
将浓缩液放入含有适量乳糖和氯化钠的容器中,加热到80℃,冷却到4℃,使其水解液凝固成胶体,即可形成玉米黄粉蛋白胶。
最后,将胶体超速冷冻到-20℃,方可使用。
玉米黄粉蛋白酸水解是一种有效利用玉米营养成分的有效技术,其实施过程中均要求精确控制,以保证其最终产品质量。
2008-11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工艺条件的

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刘振春,董源,王朝辉*(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摘 要:通过单因素分析,对影响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酶水解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3%、酶浓度(E/S)3.0%、水解时间1h、温度45℃,在pH值为9.0条件下,水解度可达38.12%。
关键词:玉米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水解度Study on Alkaline Protease Hydrolysis of Corn Gluten MealLIU Zhen-chun,DONG Yuan,WANG Zhao-hui*(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Abstract:The factors affecting hydrolysis of corn gluten meal by alkaline protease were studied by mono-factor analysis, and the optimum technique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concentration of substrate 3%,enzyme to substrate ratio 3.0%,temperature 45 ℃,hydrolysis time 1 h and pH 9.0,the hydrolysis of degree is 38.12%.Key words:corn gluten meal;alkaline protease;hydrolysis;degree of hydrolysis中图分类号:TS2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8)11-0130-04玉米蛋白是淀粉厂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下脚料,蛋白质含量60%上,其中68%以上是醇溶蛋白,22%是谷蛋白,另有少量的球蛋白和白蛋白[1],还含有15种无机盐及玉米独有的黄色素[2]。
(2009比较哪种酶的效果好)酶法水解玉米蛋白粉研究进展

3 几种常用酶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 3. 1 A lca lase酶 韩继福等研究 发现 A lcalase 酶水 解 玉米 蛋白 粉 的最 适 条件是 : 底物浓度 5% 、 酶浓度 2. 5% 、 温度 50∀ 、pH8. 5 和时 间 4 h, 在此条 件下水解度为 27. 86% 3. 2 碱性蛋白酶
2009, No. 2
19
酶法水解玉米蛋白粉研究进展
郜 培 , 裴爱田 , 逯
1 2
苗 , 周俊梅
2
1
(1 . 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 , 湖北 武汉 摘
430079; 2. 淄博职 业学院 , 山东 淄博
255013)
要 :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湿法加工 过程中的重要副产物 , 除做饲料外 , 还有很多 用途 , 但由于溶 解性差 、 口感粗糙 , 限制 了其
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 通过酶法水解的方法可改善溶 解性等特 点 , 可增加 其使用 范围 。 概述 了酶法 水解玉 米蛋白 粉的机 理及 特点 、 影响水解的因素 , 总结了不同蛋白酶种类的最佳水解条件 。 关键词 : 酶法水解 ; 玉米蛋白粉 ; 机理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 T S201. 2+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6202( 2009) 02- 0019- 02 DH ) 来衡量酶解的效果。可采用 TCA 法测定 , 也可根据水解 过程中 N aOH 的消耗量 来衡量 , 还可以 用酶解产 物氨基 酸和 总氮的比值来表示。 DH 越大 表示 水解的 程度 越高 , 生成 的 小分子物质也就越多 , 当 DH 达 到 100 % 时蛋 白质 完全降 解 为氨基酸。在酶法水 解蛋白 过程 中完 全水解 的情 况不可 能 出现 , 主要原因在于 DH 受到很 多因素 的共同 作用 , 然而 , 即 使各种因素达到最优水平的组合 , 由于酶解 产物中出现 了能 够限制 酶解 继续进 行的 肽 , DH 也会保 持在 100% 以下的 一 个极限值。因此 , 采用酶法水解玉 米蛋白要 考虑酶的种 类及 酶解条件对 DH 的影响。 1. 4 玉米蛋白前处理 天然玉米蛋白分 子具 有紧密 的立 体结构 , 由 于氢 键、 疏 水键、 二硫键等作 用 , 使肽链 卷曲 于蛋 白分子 内部 近似于 球 状 , 很难被蛋白酶水解 , 因此必须对其 进行预处理 , 破坏 玉米 蛋白质的 二、 三级或 四级结 构 , 打 开氢键、 二 硫键及 疏水键 , 使之变成无秩序的 肽链 状态。使 肽链 中与酶 作用 的部位 暴 露出来 , 使蛋白酶的作 用点大大增加 , 提高酶解速度。 2 影响酶法玉米蛋白水解的因 素 2. 1 酶的种类对玉米蛋白水解的影响 酶的选择是蛋白 水解的关键 , 直接影响产品种 类、 收率、 水解效果等。可用于蛋白水解的酶的 种类主要有 三种 : 碱性 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 酶。文献中 报道的玉米 蛋白 水解有采用单一蛋白酶水解和复合酶水解两种方法。 李红 梅等采用 诺维信 公司生 产的地 衣芽孢 杆菌碱 性蛋 白酶进行水解 , 获得的最佳水解 度为 ( 34. 05 ! 0 . 94)% [ 8] ; 金 英姿等采用 S igma碱 性蛋白酶进行 水解 , 获得的 最佳水 解度 为 38 . 92% [ 9] ; 李进等采用国产食品级酸性蛋白酶进行水解 , 通过在初期酶解反应后添加新 鲜酸性蛋 白酶 , 水解 1 h 后获 得的水解度为 22 . 24% [ 10] , 黄 家音等 对比 了嗜热 菌蛋 白酶、 胰凝乳蛋白酶、 胰 蛋白酶 和碱 性蛋 白酶 , 结果 显示 水解能 力 从大至小依次 为 : 碱 性蛋 白 酶、 嗜热 菌 蛋白 酶、 胰 凝乳 蛋 白 [ 11] 酶、 胰蛋白酶 。 李艳 丽等采用 碱性蛋 白酶与 木瓜蛋 白酶分 步对玉 米蛋 白粉进行水解 , 研究 结果 显 示双 酶分 步 水解 的水 解 度达 到
酶解玉米黄粉工艺的研究

关键词 : 玉米黄粉 ; 木瓜 蛋 白酶 ; 水解 ; 耗碱量
St u dy o n Re a c t i o n Co nd i t i o n s o f En z y ma t i c Hy dr o l y s i s o f Co r n Gl u t e n Me a l
玉米黄 粉( C o r n G l u t e n Me a l , 简称 c G M) 是 由玉米 经湿磨 法工艺制 得粗 淀粉乳 , 再 经蛋 白质 分离得 到麸 质水 , 然 后浓缩 、 干燥 而制得 , 是 玉米湿法 加工 淀粉时 的主要 副产 品。玉米黄粉 含有 丰富的蛋 白质 , 大 约含 6 O%以上 的 蛋 白质 ,约 6 8%的蛋 白质 为 醇 溶 蛋 白 ( z e i n ) t “ 。近年来 , 人们对一些生 物活性 肽的研 究发现 ,
J I N Y i n g - z i , W ANG D a - w e i
( 1 . X i n j i a n g O c c u p a t i o n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 U r u m q i 8 3 0 0 2 1 , X i n j i a n g ,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第3 4卷第 1 6期
5 9 == I
酶解玉米黄粉工艺的研究
金英姿 , 王大为
( 1 .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 院 , 新 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2 1 ; 2 . 吉林农业大学 食 品科技学 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1 1 8 )
摘 要: 利 用 木 瓜 蛋 白酶 对 玉米 黄粉 进 行 水 解 , 研 究 了底 物 浓度 、 酶 浓度 、 温度 、 水 解 时 间等 主 要 因 素 对 水 解 效 果 的
玉米黄粉的酶解工艺与抗氧化活性肽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玉米黄粉的酶解工艺与抗氧化活性肽的制备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黄粉是其经过热处理后的主要产品之一,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被广泛食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玉米黄粉中含有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如多酚类、化合物和蛋白质等。
其中,蛋白质是其中最丰富的成分之一,具有多种功能,如抗氧化、抗血糖、抗高血压、免疫调节等。
然而,玉米黄粉中的大部分蛋白质都是不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这主要是由于其结构较为坚硬,难以被人体消化酶降解。
因此,如何将其中的蛋白质转化为易被人体利用的形态,提高其生物活性成分的利用率,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种可行的方法是通过酶解技术将其中的蛋白质进行裂解,制备出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利用酶解技术将玉米黄粉中的蛋白质进行裂解,并制备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小分子肽。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优选酶解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或响应面试验,优选酶解条件,包括酶种、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底物质量比、酶底物比等因素。
2、酶解产物的分离和纯化采用不同的手段,例如超滤、透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便于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定。
3、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利用体外实验方法,如DPPH自由基清除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等方法,对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未酶解前的原料进行比较。
4、抗氧化活性肽的分析和鉴定采用质谱、氨基酸分析和电泳等方法,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酶解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以确定产物的结构和组成。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优选出适宜的酶解条件,制备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小分子肽,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可以为玉米黄粉中蛋白质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同时,通过研究抗氧化活性肽的制备与结构特点,可以深入了解生物活性肽的产生机制及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玉米黄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K1 01342 01289 01269 01273
K2 01293 01315 01303 01315
K3 01283 01314 01346 01330
κ1
01114
01096
01090
01091
κ2
01098
01105
01101
01105
κ3
01094
01105
01115
表 2 不同干燥方式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序号
干燥方式
光密度 OD(450nm)
1
冷冻干燥
01088
2
微波干燥
01025
3
真空干燥 (50 ℃)
01084
4
热风干燥 (50 ℃)
01084
5
热风干燥 (70 ℃)
01070
6
热风干燥 (90 ℃)
01055
2 玉米黄色素的应用研究 211 日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玉米黄色素的抗氧化机理在于它作为类胡萝卜 素所具有的共轭不饱和双键的特性 ,这一特性使之具 有较强与氧反应的能力 。因此 ,绝大部分类胡萝卜素 都是单线态氧及自由基的清除剂 ,可以与氧以及由于 亚油酸氧化而产生的自由基快速反应 ,阻止了脂质过 氧化反应的链式传递 ,中断过氧化的链式反应[4] 。
我们对玉米黄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 ,并 与常 用 的 合 成 抗 氧 化 剂BHT进 行 了 比 较 。结 果 表
图 1 氧对玉米黄色素的影响
图 2 柠檬酸对玉米黄色素的影响
图 3 蔗糖对玉米黄色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米黄粉 ; 玉 木瓜蛋 白酶 ; 白酶 解 蛋
S u y 0 p i i a i n o o n g u e e l y r l ssb a a n t d n o tm z to fc r l t n m a o y i y p a P C 0  ̄ h d p i l
活 性 白土 2 I0 1 10 1 2 0 2 0 20 0 20 0 5 0 3 5 56 . 35 . 水凝 胶 L 0 2 90
[1] 李星 , . 等 脱胶和脱 色工序对米糠油精 炼的影响 [ l J 中国粮油 】
学 报 , 0 7 2 1 :7 — 8 . 2 0 ,2( ) 9 2
[ . e n C a ag : M] 5 d , h mp in AOC rs , 9 7 SPes1 9 .
玉 米 黄 粉 酶 解 工 艺 条 件 研 究
秦 思思 , 宋俊 梅 , 刘天 蒙 ( 东轻 . 业 学 院食 品 与生物 工程 学院 , 山东济 南 2 0 0 山 Y - 5 10)
c lr f c r i [ .bd 1 8 , 2 4 2 1 9 . oo f e a o lJ Ii , 9 5 6 :1 9 — 4 5 o i bn ]
[6 ]DeB ,Bh t c a y K. h s c l e n n frc r n o l n K a t h r ya D P y i a f i g o i e b a i i a ri
[ 2]满时勇 , . 等 脱色工 艺对油质品质 的影响 [l J 中国油脂 ,0 1 】 20 3
[3 ]Bhat c ayy C , at c a y a D De u mi g o ic a ta h r aA Bh ta h r y K g m n ff ebr n
I d a 9 4 n i ,l 8 .
() 1 水凝胶 L0 对米糠油脱色效果显著。对其脱色 90
效果主要影响因素为水凝胶 L0 添加量, 90 对脱色影响因 素主次顺序为: 水凝胶 L 0 添加量>处理时间>加热温 90
度>搅拌速度; 其最优条件组合为, 在水凝胶 L0 添加 90 量 2 处理时间 2 i, %, 0mn 搅拌速 度 20r i, 0 mn 加热温度 / 10 脱色后米糠油色泽黄 3 、 3 , ℃, 1 5红 . 效果较为理想。 5 () 2 通过 水凝 胶与 白土 脱色 效 果 比较 ( 表 9 , 见 ) 可看 出水凝胶 L 0 脱 色效果优 于活性 自土 。但考 虑 90
2 1 第 7期 0 0年
表 8
粮 食 与 油 脂
l 7
到水 凝胶 经济 成本 , 目前 推 广其使 用 尚有 一定难 度, 建议可与活性 白土结合使用 。
[ 参考 文献 ]
水凝胶 L 0 与活性 白土对米糠油脱色效果如表 9 90 。
表9
脱色剂 添加量 加热温度 处理时间搅拌速度 色泽( 3 . m l槽 ) 13 i 4 l ( ) ( ) ( i % ℃ r n) ( / n) 黄 a r mi 红
s mi a n t tt ft c no o y f rt e p o u to fe bl— e n ro he sauso h l g o h r d ci n o di e e
4结 论
g a e i rn o1A] K n r :OiT c n lg s s caino rd c b a . [ . a pu re l e h oo i s t Aso i o f t
rlt n t e u e i d g mmiga dd wa ig[]I i , 9 9 6 :1 6 — ao o n n e xn J. bd 1 8 , 6 4 9
1 71 4 .
[7】Ao e c 。Of c l eho sa d r c m me de r c i e ft e AOCS i f a t d n e o m n d p a t so c h
摘 要 : 究木瓜 蛋 白酶 水解 玉 米黄粉 蛋 白最佳 工 艺 , 过 单 因素 实验 研 究底 物 浓度 、 研 通 酶底 比和 酶 解 时 间对制 备 工 艺影 响 , 并经 正 交 实验 , 果表 明 , 结 木瓜 蛋 白酶 水 解 玉米 蛋 白最 佳 工 艺条件 为 : 底 物 浓度 50 , 底 比 0 % , H65 温度 5 ℃ , 行 酶解 4小 时水 解度 最 高, 条件 下 水 解度 可 达 . 酶 % . 4 p ., 0 进 此
o lJ. l e h o. s c I da 1 8 , 7 2 — 3 . i [ Oi T c n 1Aso .n i 9 5 1 : 7 ] 0 [ Bh t c ay aD K. e n n f ieb a i[ ] P e e tda e 4】 a a h r y R f igo r rno lC . r sne th t i c t
[5 ]Ki SK ,Ki C J m m ,Ch i hH eg S,e 1 Efe t fc u tcr fn n t . f c o a si e i g, a i s l e tr fn ng a d s e m e ni g o he d a i i c to nd ov n e i n ta rf n n t e cd f ai n a i i i
QI is。 O N S- i S NG u - iL U in me g J n me, I Ta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