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酶解技术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二部分酶的应用教案浙科版选修1

在教学《酶的应用》这一章节前,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 学生层次
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在生物学科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对生物实验技能也较为熟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在基础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对生物实验技能的掌握也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 学生可以关注与酶应用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官方网站,了解酶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和最新动态。
- 学生可以参加与酶应用相关的比赛和竞赛,如科学实验竞赛、创新项目等,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1. 请简述酶在食品工业中的三种应用及其作用原理。
答案:酶在食品工业中的三种应用包括发酵、嫩化和提取。发酵是通过酶的作用将糖类转化为酒精或乳酸;嫩化是通过酶的作用使肉类变嫩;提取是通过酶的作用从植物中提取特定成分。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我将运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酶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作用原理,以及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知识。通过生动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
(2)讨论法:针对酶应用的实例和实验,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酶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作用原理。
(2)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生物酶解技术原理

生物酶解技术原理引言:生物酶解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酶来加速化学反应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医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从生物酶解的基本原理、酶的特性、酶的作用机制以及酶解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酶解的基本原理生物酶解是指利用生物酶对底物进行分子水解或转化的过程。
生物酶是一类具有高度专一性和高效催化活性的蛋白质,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
它们通过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并在底物分子中引入特定的化学变化,从而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二、酶的特性1. 酶的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底物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这种专一性是由于酶与底物之间的特定的空间结构和化学键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2. 酶的催化效率:酶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催化底物反应,具有高效的催化效率。
酶催化的速度常常比非酶催化的速度快上几个数量级。
3. 酶的可逆性:酶催化的反应通常是可逆的,酶可以在催化反应后恢复到其原始状态,从而参与下一轮的催化反应。
4. 酶的特异性:酶对于底物的特异性是由于酶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的亲和力所决定的。
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与底物分子形成氢键、离子键或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催化作用。
三、酶的作用机制酶催化作用的机制通常可以分为两类:酸碱催化和亲合催化。
酸碱催化是指酶通过给予或接受质子来改变底物的化学性质,从而促进反应进行。
亲合催化是指酶通过与底物分子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通过改变底物分子的构象和电子分布来促进反应进行。
四、酶解技术的应用生物酶解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食品加工:生物酶解技术可以用于食品加工中的面包、啤酒、奶酪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选择合适的酶,可以改善产品的质地、口感和营养价值。
2. 医药领域:生物酶解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合成和制备。
酶可以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合成具有特定活性的药物分子。
3. 环境保护:生物酶解技术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
生物酶解技术

生物酶解技术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新技术——生物酶解技术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形式存在的一类特殊的生物催化剂。
某些酶可以在常温、常压和温和的酸碱条件下,将植物细胞壁分解,较大幅度提高天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改善生产过程中的滤过速度和纯化效果,提高产品纯度和制剂的质量。
生物酶解技术包括酶法提取(又称酶反应提取)和酶法分离精制两方面。
该技术是在传统的天然植物成分提取基础上进行的,应用常规提取设备即可完成,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1原理酶法提取是根据植物细胞壁的构成,利用酶反应所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酶,将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水解或降解,破坏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成分溶解、混悬或胶溶于溶剂中,从而达到提取目的,且有利于提高成分的提取率。
许多天然植物中含有蛋白质,采用煎煮法时蛋白质遇热凝同,影响提取成分的煎出,如加入蛋白酶,就可以将天然植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析出,如此可提高成分的提取率。
天然植物水提液除了含有提取成分外,还含有淀粉、蛋白质、果胶、树胶、树脂、黏液质等,这些成分的存在往往使提取液呈混悬状态,并影响提取液的滤过速度,为此要实施除杂,常用的方法有离心法、澄清剂法、醇沉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微孑L滤膜滤过法及超滤法。
而酶法除杂是分离精制的新方法,此方法是根据天然物提取液中杂质的种类、性质,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酶,将这些杂质分解或除去,以改善液体产品的澄清度,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由于酶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决定了酶解方法除杂的高效性。
2酶的种类2.1 用于天然植物细胞破壁的酶2.1.1 纤维素酶纤维素是由链状结构的β-D-葡萄糖以β- l,4-葡萄糖苷键结合而成的聚合物,纤维素分子束聚集成为较大的单位——微纤丝,构成了植物细胞壁的框架,在微纤丝之间的空隙中尚有其他物质(角质、木质素、二氧化硅),形成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结构。
微生物酶解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微生物酶解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酶解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中特定的酶,对分子结构发生反应,达到改变其化学性质和提高其功能性的一种生物技术。
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不仅可以提高食品品质,还可以改善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增强其保健功能。
一、微生物酶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微生物酶解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特定酶,对食品原料中的部分成分进行分解或加工改变,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过程,改变物质的性质。
微生物酶解技术可按照不同的酶类分为多种类型,如踏酶、酸奶发酵和葡萄糖氧化等。
其中最常用的微生物酶解技术是蛋白酶和淀粉酶的作用。
蛋白酶可将食品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尤其适用于肉制品和豆制品的加工;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单糖,提高食品的甜度和营养价值,适用于米面制品和饮料的加工。
二、1、肉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利用微生物蛋白酶对肉类蛋白质进行裂解,将其变成肽和氨基酸,提高酶解肉制品的嫩度和口感,增加其风味特点。
另外,酶解过程中产生的多肽和氨基酸可以提高酶解肉制品的营养价值,增强其养分吸收能力。
2、乳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主要利用酸奶发酵方式,利用发酵酶将乳中的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分解为多肽、脂肪酸和乳酸等物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例如,利用淀粉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对乳蛋白进行酶解,可以制作出口感细腻、口味浓郁的乳制品,如芝士、酸奶和凝乳等。
3、面点加工面点加工能够利用微生物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增加面团的韧性和口感,同时还能够增加面点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对于高热量和高脂肪的糕点和面饼,孝企酶解可减少吸收,降低卡路里和脂肪含量,增强其保健功能。
4、饮料加工饮料加工中,利用微生物淀粉酶对淀粉进行酶解,可以制造出葡萄糖酸饮料,口感比传统饮料更甜且更健康,实现了酿造过程的简化和改善。
三、微生物酶解技术的未来展望微生物酶解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有望继续发挥其优势,拓宽应用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食品酶学》第2章 酶的分离纯化(精制)

此法难以用于工业化生产。
(2)压力差破碎法
通过压力的突然变化使细胞破碎。 常用的有高压冲击、突然降压和渗透压差等方
法。
(3)超声波破碎法
通常人的耳朵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16至 20kHz的波称之为超声波。
《食品酶学》 第2章 酶的分 离纯化(精制)
第2章 酶的分离纯机械运动所产生剪切力作用, 使细胞破碎的方法称为机械破碎法。
分类:机械捣碎法、研磨法、匀浆法
(1)机械捣碎法
利用捣碎机的高速旋转叶片所产生的剪切 片将组织细胞破碎。转速可达10000r/min。
常用于动物内脏、植物叶芽等比较脆嫩的 组织细胞破碎,也可用于微生物,特别是 细菌的细胞破碎。
此法在实验室和生产规模均可采用。
(2)研磨法
利用研钵、石磨、球磨、细菌磨等研磨器 械所产生的剪切力将组织细胞破碎。
必要时可加入精制石英砂、玻璃粉、氧化 铝等作为助磨剂,以提高研磨效果。
研磨法设备简单,可用人力操作也可电动 操作,但效率较低。
(3)匀浆法
利用匀浆器所产生的剪切力将组织细胞破碎。
匀浆器一般由硬质磨砂玻璃制成,也可由硬质 塑料或不锈钢等制成。
通常用来破碎那些易于分散,比较柔软,颗粒 细小的组织细胞。
大块的组织或细胞团需先用组织捣碎机或研磨 器捣碎分散以后才能进行匀浆。
匀浆器的细胞破碎程度较高,其机械切利对酶 的破坏也较少,但难于在工业生产上应用。
在超声波作用下,细胞膜由于空穴作用而破碎。 超声波破碎在实验室应用具有简便、快捷、效
果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微生物细胞的破碎。 但要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应用,困难很多。
生物酶解机制

生物酶解机制
1. 底物结合:酶通过非共价键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底物结合:酶通过非共价键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2. 酶催化:酶通过改变底物的构象或提供催化基团,降低底物
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包括三种类型:酸碱催化、亲核催
化和金属离子催化。
酶催化:酶通过改变底物的构象或提供催化基团,降低底物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包括三种类型:酸碱
催化、亲核催化和金属离子催化。
3. 反应:在酶的作用下,底物发生结构变化,形成产物。
反应:在酶的作用下,底物发生结构变化,形成产物。
4. 产物释放:产物与酶结合的非共价键断裂,产物被释放出来。
产物释放:产物与酶结合的非共价键断裂,产物被释放出来。
5. 酶再生:酶底物复合物经过产物释放后,酶回到活性状态,
可以催化下一轮的反应。
酶再生:酶底物复合物经过产物释放后,
酶回到活性状态,可以催化下一轮的反应。
生物酶解过程涉及到多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酶与底物之间的非共价键结合,以及酶与产物之间的非共价键断裂是关键步骤。
通过这种方式,生物酶解可以高效地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更简单的分子,在生物体内起到重要的代谢作用。
总结而言,生物酶解机制包括底物结合、酶催化、反应、产物释放和酶再生这几个关键步骤。
了解这些步骤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酶解的原理,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生物酶解工程

生物酶解工程
介绍
生物酶解工程是一种利用生物酶,尤其是酶的高选择性,精确地修改特定化合物的过程。
生物酶解工程利用添加新的酶,或修改现有酶来调节物质结构,或者使用新的反应条件来改变这种酶的性能。
生物酶解工程特别适用于合成有机物,如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抗肿瘤药物,抗过敏药物等。
应用
生物酶解工程已经在一系列包括制药,有机合成,催化剂制备,活性成分结构调整,有机污染物体外降解,食品及饮料加工,生物质转换,滤液分离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生物酶解工程在制药上的应用:
(1)酶催化的药物合成:利用双功能及氨基酸局部调控酶催化患有溶剂敏感或稳定性不佳的多组分合成反应,得到抗肿瘤,抗病毒,抗病原生物,抗过敏及其他药物的合成。
(2)酶催化反应的多组分体外配体调整:利用功能型蛋白质的高精确度,在体外催化患有敏感团或偶合团的药物,对结构进行调控,使药物更有效更安全。
(3)酶催化的药物活性成分加工及提纯:利用酶催化反应提取有效成分,可以加工植物类食品,提纯非药用蛋白质,如维生素及抗原,也可以加工某些蛋白质产品,如抗体,病毒,抗生素等。
总结
生物酶解工程是一种准确地改变特定化合物结构的技术,用于合成有机物,如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它在制药,有机合成,催化剂制备,活性成分结构调整,有机污染物体外降解,食品及饮料加工,生物质转换,滤液分离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生物酶解技术

生物酶解技术
生物酶解技术是利用生物酶对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和合成的技术。
它是一种温和、高效、环保的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生物酶解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食品原料和功能性食品。
例如,利用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用于生产高蛋白食品和保健品;利用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和麦芽糖,用于生产糖浆和饮料。
在医药工业中,生物酶解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药物原料和药物制剂。
例如,利用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用于生产葡萄糖注射液;利
用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用于生产肽类药物和氨基酸类药物。
在化工工业中,生物酶解技术可以用于生产精细化学品和生物燃料。
例如,利用脂肪酶可以将油脂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用于生产肥皂和润滑剂;利用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用于生产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
在环保领域,生物酶解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例如,利用蛋白酶可以将污水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便于后续的处理;利用淀粉酶可以将固体废弃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用于生产生物燃料或有机肥料。
总之,生物酶解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它可以提高物质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证试验:按原醇提取工艺进行3次试验,同时根据 正交试验优选结果对酶解工艺进行3次重复试验,结果 见表3。可见,两工艺重现性良好,但是加酶工艺比不加 酶收率提高了3.92%。
同样酶解技术可以用于提取黄酮类,皂苷 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蛋白质类,挥 发油。
二、酶解技术在中药成分转化中的应用 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具有抗菌、抗癌、抗炎、抗过 敏、降血脂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是目前 研究较热门而有希望的抗癌药剂之一。 白藜芦醇在虎杖中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因此, 作者考虑将白藜芦醇苷转化成白藜芦醇苷元,这将 大大提高白藜芦醇的得率。(虎杖提取用乙醇)
3. 酶的比活力
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
比活力 =
酶活力单位数(U) 酶蛋白质量(mg)
比活力是酶制剂纯度的常用指标 —— 比活力越大,表示酶越纯
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解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均有较高收 率,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该技术也 存在着局限性。酶法提取对生产条件 要求较高,为使酶发挥最大作用,并 将其用于工业化时,必须综合考虑酶 的浓度和底物浓度,温度,pH,作用 时间等对提取物的影响。
2. 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较大。其原因有:
pH影响酶分子解离状态。
pH影响底物的解离,从而影响酶与 底物的结合。 极端pH的条件引起酶蛋白的变性。 每种酶只能在一定的pH范围内表现出它 的活性,且在某一pH值范围内活性最高, 其两侧活性都下降。∴ 酶促反应具有一最 适pH。
(二)酶解温度
温度升高加速化学反应
但酶的本质是( 范围( 度范围内活性随( 过实验考查来确定。 )所以温度超过一定 )升高而( )。 )所以对同一种酶在一定温
对于对不同药材酶的最适合的温度可以通
方法
实例1.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固定酶的用量,作用时间,酶解液的PH值 等相同的条件,将酶解液分成若干份,分 别控制不同的温度进行酶解反应,测定代 表性的有效成分为考查指标,根据含量多 少确定最合适的酶解温度
1. 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会加快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蛋白会失 活,使反应速度下降
因此,在这双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下,酶促反应具有一最适温度。
四. 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也不一样。动物酶的最适温度 一般在35~40℃,植物酶为40~50℃。 酶的最适温度并非酶的特征性常数,它与底物、作 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是酶的辅助因子,有的是酶的辅助因子
的必要成分。 如: 激酶需要Mg2+激活
唾液淀粉酶需要Cl-激活
5. 激活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有机小分子: 一些还原剂,如抗坏血酸、半胱氨
酸,使含-SH的酶处于还原态
金属螯合剂,如 EDTA( 乙二胺四乙
酸 ) ,可络合一些重金属杂质,解除它
们对酶的抑制,从而使酶活升高。
单因素考查法(一)温度
(二)酶用量
酶解温度55,pH6.5酶解2小时纤维素酶
(三)酸碱度
固定纤维素酶的量,酶解温度,时间2h, 考查pH影响。
(四)酶解时间
固定: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55pH6.5考查 不同时间
二、酶解技术的工艺设计
实例1.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1.酶解液黄酮成分测定 2.正交实验设计
6. 抑制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抑制作用:有些物质与酶结合后,引起酶的活 性中心或必需基团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从而使酶活力降低或丧失。
第三节 生物酶辅助提取中药成分的机制
原理
酶解破壁
纤维素酶 解提取
有效成分的提取
内切葡聚糖酶 纤维素酶 纤维素二糖水解酶 β-葡萄糖苷酶 β甘露聚糖酶 半纤维素酶 β-木聚糖酶 β-葡萄糖苷酶 β-甘露糖苷酶 β-木聚糖苷酶 果胶酶 聚α-1,4半乳糖醛酸的聚糖水解酶 果胶质酰基水解酶
(二)生物碱
生物碱一般采取方法? 酶法辅助提取率比传统方法显著增加,生 物碱结构无( )键, 不存在被酶水解问题。 实例3.贝母生物碱酶 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1)酶解条件单因素 考查
(2)酶解条件正交试验
温度
pH
由极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度:A>D>B>C, 由此可见,酶解温度为主要因素,酶解时间为次要因素,其 次是pH值,而酶用量的影响最小。因此得到最佳提取条件: 提取温度为60℃,pH值为45,酶用量为2.5g/L,提取时3.5h
以70%乙醇为空白参比,10min后用1cm比色 皿于510nm测定吸光度,得芦丁的回归方程: Y=0.0749A+0.0022(R2=0.9961)。 苦荞茎总黄酮的测定:准确称取2.50g苦荞茎 叶粉,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水,按试验 设置的处理条件,在不同的加酶量、酶解温度 和pH值条件下,酶解不同的时间,然后升温至 90℃提取,离心去沉淀,用70%乙醇定容至 200mL,作为待测液。取3mL待测液于50mL 量瓶中,按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 光度,计算总黄酮的质量,并计算总黄酮得率 (总黄酮得率=提取液中总黄酮质量/苦荞茎叶 粉质量×100%)。
某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强,成为酶
的激活剂,某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
低,成为酶的抑制剂。
再如一些金属螯合剂如EDTA(乙二胺
四乙酸)等能除去重金属离子对酶的
抑制作用,也可视为酶的激活剂。
5. 激活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激活剂: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 主要的激活剂有: 无机离子: 主要是金属离子,它们有的本身就
反应速度和pH的关系见下图:
2. 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的最适pH一般在7左右。也有很多例外,如胃蛋白 酶 的 最 适 pH 只 有 1.5 , 木 瓜 蛋 白 酶 (5.6) , 胰 蛋 白 酶 (7.8) 。酶的最适 pH 并非酶的特征性常数,它与底物的 种类、浓度等因素有关。
3.底物浓度的影响
1. 酶活力概念
酶的定量并非对其蛋白质进行定量, 而是对它的催化能力进行定量。
所以,酶的定量就是测定酶的活力,
也即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
2. 酶活力与单位
A.国际单位 (U)
这种单位是由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的。 在标准条件(25℃、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下, 酶每分钟催化 1 mmol 底物转化,这样的速度所代 表的酶的活力即酶的量定义为1个国际单位 (IU)。
一、 酶的概念
酶的概念—酶是由生物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
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催化剂。
生物体内的反应是在很温和的条件(
如温和的温度、接近中性的pH)下进
行的,而同样的反应若
在非生物条件下进行,则需要高温、
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条件。
第二节酶反应的特点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一、酶反应的特点 酶的高效性 酶的专一性
第五节 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一、酶解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一)多糖 实例2.甘草多糖的酶辅助提取 运用正交设计法设计酶法提取工艺,采用 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酶法 提取甘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是温度40℃、pH 值5.0、加酶量5g•kg(-1)、提取时间5h。提 取率3.29%酶法提取甘草多糖速度快,提取 率高。
第二章 生物酶解技术
细胞壁的层次
生物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 中的应用
胞间层(中层)(middle lamella):果胶类物质组成, 具强的亲水性和可塑性。 初生壁(primary wall): 细胞生长过程中,原生质 分泌,有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果胶,还含有酶和糖 蛋白。 次生壁(secondary wall): 细胞停止生长,原生质产 生的壁物质沉积在初生壁 内侧。由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木质素构成。分内层 (S3)、中层(S2 )和外层S1 )。
2.复合酶的作用
由于植物组织细胞壁的多样性,有时采用 复合酶,但由于复合酶的作用广泛应考虑 对有效成分的多重影响。 有效成分含量明显超过单一酶 复合酶 综合作用 有效成分含量低于单一酶
复合酶解法提取三七皂苷结果比较
提取方法 皂苷含量(%) 平均
纤维素酶解法 9.46 8. 78 9.46 9.23 果胶酶酶解法 8.90 8.64 9.16 8.90 复合酶解法 11.26 11.38 10.97 11.17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 化剂的107 ~1013 倍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 或一类的化学反应 酶所催化的反应一般是 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 行的。
酶的作用条 件较温和
二、酶活力与酶单位
酶活力:是酶促反应的能力。酶活力大
小就是指在一定条件所催化的某一化
学反应速度的快慢,即酶催化的反应
速度越快,酶活力越高,反之则表示 该酶活力低。
酶解优点
4.
提高提取率
3.
加速有效成分释放
2.
将植物组织温和分解
1.
选用纤维素酶
第 四节 生物酶解辅助提取条件优选
一、酶辅助提取条件的优选 植物根茎类药材——纤维素酶 种子药材——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花类、果类——选用果胶酶 动物药材——蛋白酶
(一)酶的种类
1.酶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催化水解酶(纤维素酶)对苷类药材的影响P48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纤维素(cellulose): 由葡萄糖分子串联而成。 结构单位:微团(micelle) 、微纤丝(microfibre) 、 大纤丝(macrofibre) 纤维素的网络结构中交联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
第一节 概述
目前,生物酶技术在现代中药提取中正展
示着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许多企业和科 研单位的关注,并已经开始了在这一领域 的探索和应用。世界上广泛开展了有关酶 的性质的研究,至今已从动物,植物中发 现了两千多种酶,并有两百多种酶已得到 结晶。
多糖的酶及超声联合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