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预制桩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合集下载

预应力管桩施工规范学习资料总结

预应力管桩施工规范学习资料总结

预应力管桩施工规范学习资料总结一、进场成品桩质量检查:1)外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2)用钢尺工具及(拉线)检查:桩径偏差±5mm;管壁厚度偏差±5mm;桩尖中心线偏差<2mm;顶面平整度偏差10mm;桩体弯曲偏差<1/1000L(L为桩长) 3)进场验收资料:管桩出厂检验报告、管桩产品合格证书。

4)管桩桩身的砼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设计强度100%后才能出厂)及龄期(常压养护为28d,压蒸养护为1d)后方可沉桩。

5)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均为工厂生产后运到现场施打,工厂生产时的质量检验应由生产的单位负责,但运入工地后,打桩单位有必要对外观及尺寸进行检验并检查产品合格证书。

6)产品合格证内容:合格证编号;采用标准编号;管桩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及壁厚;产品数量;砼强度等级;制造日期或管桩编号;制造厂厂名、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或盖章(可用检验员代号表示)。

7)现场应对其外观质量及桩身砼强度进行检验。

二、预制砼桩的起吊、运输和摆放1 预制砼桩的起吊要求砼预制桩出厂前应作出厂检查,期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应符合所属的验收批号内容。

砼设计强度达到70%及以上方可起吊,桩起吊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平稳,保护桩身质量,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

吊点位置和数目应符合设计规定。

单节桩长在20m以下可以采取两点起吊,为20-30m时可采用3点起吊。

当吊点多于3个时,其位置应该按照反力相等的原则计算确定。

2 砼预制桩的运输桩的运输通常可分为预制厂运输、场外运输、施工现场运输。

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运输。

运桩前,应按照验收规范要求,检查桩的砼质量,尺寸、预埋件、桩靴或桩帽的牢固性以及打桩中使用的标志是否备全等。

水平运输时,应做到桩身平稳放置,严禁在场地上直接拖拉桩体。

运至施工现场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桩。

预应力砼空心桩的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1.出厂前应作出厂检查,其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应符合所属的验收批号内容;2.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桩基是结构的主要承重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适用安全性及长久性。

桩基工程分类繁多,一般按承载力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

桩基检测技术从80年代末的只使用声波透射法抽检发展到目前的低应变、声波透射法、静荷载、钻孔取芯、高应变等综合全面普查。

一、低应变检测方法1.1 基本原理低应变检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

低应变原理图1.2. 检测目的(1) 检测桩身缺陷及扩颈位置。

根据波形特点无法判定缺陷性质,无论是缩颈、夹泥、混凝土离析或断桩等缺陷的反射波并无大差别,要判定缺陷性质只有对施工工艺、施工记录、地质报告以及某种桩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非常熟悉,并结合个人工程经验进行大概的估计,估计是否准确只有通过开挖或钻芯验证。

(2)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所谓完整性类别就是缺陷的程度,缺陷占桩截面多大比例,会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但是目前缺陷程度只能定性判断,还不能定量判断。

1.3 适用范围(1) 低应变检测法适用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如灌注桩、预制桩、预应力管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

(2) 低应变检测法过程检测中,由于桩侧土的摩阻力、桩身材料阻尼和桩身截面阻抗变化等因素影响,应力波传播过程,其能力和幅值将逐渐衰减,往往应力波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致使检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无法判定整根桩的完整性。

根据实测经验,可测桩长限制在50m以内,桩基直径限制在1.8m之内较合适。

1.4 优缺点分析低应变检测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

一根桩检测费用约60元。

低应变检测二、声波透测法超声波检测三、静荷载试验法3.1 基本原理及检测目的桩基静荷载试验法是指在桩顶施加荷载,了解在荷载施加过程中桩土间的作用,最后通过测得Q~S曲线(即沉降曲线)的特性判别桩的施工质量及确定桩的承载力。

4种桩基检测基本方法

4种桩基检测基本方法

4种桩基检测基本方法桩基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都能达到不同的检测目的,为更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减少工程隐患的存在,需对桩基进行检测,并对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桩基及时进行处理,以便达到施工要求。

01钻芯检测法这种检测方法是使用钻机钻取芯样来进行的一项桩基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桩长及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来确定桩端岩土的性状,并能确定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及连续性或密实性是否良好。

适用情况如下。

(1)对试块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有怀疑时。

(2)因材料、施工或养护不良而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时。

(3)混凝土遭受冻害、火灾、化学侵蚀或其他损害时。

(4)需检测经多年使用的建筑结构或构筑物中混凝土强度时。

由于大直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荷载一般均较大,用静力试桩法有较多困难,所以常用地质钻机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芯样,通过对芯样的观察和测试确定桩的质量。

但这种方法只能反映钻孔范围内的小部分混凝土质量,其缺点为,设备庞大、费工费时、价格昂贵,不宜作为大面积检测方法,而只能用于抽样检查,一般抽检总桩量的3%~5%。

02低应变动力检测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普查桩身完整性和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反射波法是建立在一维弹性杆波动理论基础上,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界面时,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部位、缩径、扩径,将产生反射现象,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字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利用波在桩体内传播的速度和相位变化判定桩身质量和缺陷位置。

适用范围:(1)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2)方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03高应变法该法的适用范围如下。

(1)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

(2)进行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应具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对比验证资料。

管桩专项检测方案

管桩专项检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2. 《预制管桩质量检验标准》(GB/T 13477-2015)3.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范》(GB/T 50315-2011)4. 相关地方性施工规范及标准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具体工程位置],工程规模为[具体规模],基础形式为预制管桩基础。

设计桩长为[具体长度]米,桩径为[具体直径]毫米,桩身强度等级为C[具体等级]。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具体值]千牛。

三、检测目的为确保预制管桩施工质量,验证单桩竖向承载力,本方案旨在通过以下检测手段,全面评估预制管桩的施工质量和性能:1. 检测预制管桩的桩身完整性。

2. 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四、检测内容及方法1. 预制管桩桩身完整性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或超声波法等。

- 检测数量:检测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10根。

2.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静载荷试验法。

- 检测数量:检测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3. 预制管桩桩身质量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

- 检测数量:检测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根。

五、检测流程1. 现场准备: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规范、仪器设备,并做好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2. 现场检测:按照检测方法进行现场检测,记录检测数据。

3. 数据处理: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检测结果。

4. 报告编制: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

六、检测结果评定1. 预制管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应符合《预制管桩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

2.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预制管桩桩身质量:检测结果应符合《预制管桩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

七、结论通过本次管桩专项检测,如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则预制管桩施工质量合格,可继续进行后续施工。

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的检测

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的检测

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以下简称“基桩检测”,确定建筑工程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的检测与评价。

一、总要求(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基桩检测》3.1.1 基桩检测可分为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和施工后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检测。

基桩检测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方法的适应性、桩基的设计条件、成桩工艺等,按表3.1.1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二、试桩(施工前)《基桩检测》3.1.2 当设计有要求或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桩检测并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2 无相关试桩资料可参考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桩基;3 地基条件复杂、基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4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采用新工艺成桩的桩基。

《基桩检测》3.3.1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应依据设计确定的基桩受力状态,采用相应的静载试验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地基条件、桩长相近,桩端持力层、桩型、桩径、成桩工艺相同”即为本规范所指的“同一条件”。

对于大型工程,“同一条件”可能包含若干个桩基分项(子分项)工程。

同一桩基分项工程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条件”的桩组成,如直径400mm和500mm 的两种规格的管桩应区别对待。

本条规定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得少于一组3根,是保障合理评价试桩结果的低限要求。

三、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施工后)《基桩检测》3.1.3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

基桩质量检测时,承载力和完整性两项内容密不可分,往往是通过低应变完整性普查,找出基桩施工质量问题并得到对整体施工质量的大致估计,而工程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则需通过有代表性的单桩承载力检验来实现。

《基桩检测》3.2.7 验收检测时,宜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
应知条文
必会条文
(1)2.1.2桩身完整性: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
(2)2.1.6低应变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在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同时,实测桩顶部的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的时域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1受检桩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
2受检桩的截面尺寸及配筋情况;
3加、卸载方法;
4本规范第6.4.1条要求绘制的曲线;
5承载力判定依据;
6当进行钢筋应力测试并由此计算桩身弯矩时,应包括传感器类型、安装位置、内力计算方法以及本规范第6.4.2条要求的计算结果。对水平位移不敏感的建筑物取lOmm。
(38)7.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当采用本方法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时,钻探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8)3.2.6验收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局部地基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3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部分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E类桩;
4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5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6除本条第1~3款指定的受检桩外,其余受检桩的检测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3.3~3.3.8条的相关规定,且宜均匀或随机选择。
(3)2.1.8声波透射法: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4)3.1.2当设计有要求或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桩检测并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
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桩基静载检测压力要求

桩基静载检测压力要求

桩基静载检测压力要求一、检测标准桩基静载检测的依据为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等。

在进行桩基静载检测时,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设备桩基静载检测需要使用到静载试验设备,包括反力装置、荷重装置、沉降观测装置等。

其中,反力装置可采用堆载或锚桩方式,荷重装置可采用千斤顶或预制桩等。

所有设备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经过计量检定或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方法桩基静载检测的常用方法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等。

其中,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并检测桩身结构的完整性。

在进行检测时,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合理选择试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报告桩基静载检测结束后,应编写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目的和要求、试验方法和原理、试验数据和计算分析、结论和建议等。

报告的编写应遵循客观、准确、清晰的原则,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格式化和标准化。

五、合格判定桩基静载检测结果应进行合格判定。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于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应将其值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判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桩身结构的完整性,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判定是否存在缺陷或隐患。

在合格判定中,应遵循客观、准确、严谨的原则,避免误判或漏判。

六、检测频率在进行桩基静载检测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定合理的检测频率。

通常情况下,对于重要的建筑物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应适当增加检测频率,以确保桩基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七、检测人员进行桩基静载检测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检测工作。

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桩基础检测方法及适用性

桩基础检测方法及适用性

桩基础检测方法及适用性桩基是结构的主要承重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适用安全性及长久性。

然而桩基是隐蔽工程,其质量的评价、判定必须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

桩基工程分类繁多。

一般按承载力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

桩基检测技术从80年代末的只使用声波透射法抽检发展到目前的低应变、声波透射法、静荷载、钻孔取芯、高应变等综合全面普查。

一、低应变检测方法1.1 基本原理低应变检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

低应变原理图1.2. 检测目的(1) 检测桩身缺陷及扩颈位置。

根据波形特点无法判定缺陷性质,无论是缩颈、夹泥、混凝土离析或断桩等缺陷的反射波并无大差别,要判定缺陷性质只有对施工工艺、施工记录、地质报告以及某种桩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非常熟悉,并结合个人工程经验进行大概的估计,估计是否准确只有通过开挖或钻芯验证。

(2)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所谓完整性类别就是缺陷的程度,缺陷占桩截面多大比例,会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但是目前缺陷程度只能定性判断,还不能定量判断。

1.3 适用范围(1) 低应变检测法适用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如灌注桩、预制桩、预应力管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

(2) 低应变检测法过程检测中,由于桩侧土的摩阻力、桩身材料阻尼和桩身截面阻抗变化等因素影响,应力波传播过程,其能力和幅值将逐渐衰减,往往应力波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致使检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无法判定整根桩的完整性。

根据实测经验,可测桩长限制在50m以内,桩基直径限制在1.8m之内较合适。

1.4 优缺点分析低应变检测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

一根桩检测费用约60元。

二、声波透测法2.1 基本原理及检测目的声波透测法是在灌注桩基混凝土前,在桩内预埋若干根声测管,作为超声脉冲发射与接收探头的通道,用超声探测仪沿桩的纵轴方向逐点测量超声脉冲穿过各横截面时的声参数,然后对这些测值采用各种特定的数值判据或形象判断,进行处理后,给出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知识】预制桩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学员问题】预制桩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解答】1、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孔内摄像或将低压灯泡放入管桩内腔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查。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预制桩工程,应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静载试验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
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

1)场地地质条件为岩溶的桩基工程。

2)非岩溶地区上覆土层为淤泥等软弱土层,其下直接为中风化岩、或微风化岩、或中风化岩面上只有较薄的强风化岩。

3)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

4)采用引孔法施工的桩基工程。

3、对本条第2、款规定以外的预制桩工程,应采用高应变法同时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8%,且不得少于10、根。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管桩基础工程,抽检桩数应增加一个百分点。

其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工程,抽检桩数可减少一个百分点:
1)已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对焊接接缝进行了抽检的桩基工程。

2)对于已采用孔内摄像或低压灯泡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查、检查桩数超过工程桩总数的80%且未发现明显质量缺陷的预应力管桩工程。

3)采用机械接头的预应力管桩工程。

4)施工过程中采用打桩自动记录设备进行施工记录的桩基工程。

注:当不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抽检时,检测方法和抽检桩数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规定。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