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液相色谱柱的柱效测定方法应趋于统一化

合集下载

液相色谱柱的操作使用 液相色谱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液相色谱柱的操作使用 液相色谱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液相色谱柱的操作使用液相色谱常见问题解决方法色谱柱在使用前,可以进行柱的性能测试,并将结果保存起来,作为今后评价柱性能变化的参考。

但要注意:柱性能可能由于所使用的样品、流动相、柱温等条件的差异而有色谱柱在使用前,可以进行柱的性能测试,并将结果保存起来,作为今后评价柱性能变化的参考。

但要注意:柱性能可能由于所使用的样品、流动相、柱温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另外,在做柱性能测试时是依照色谱柱出厂报告中的条件进行(出厂测试所使用的条件是较佳条件),只有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1、样品的前处理:a、可以使用流动相溶解样品。

b、使用予处理柱除去样品中的强极性或与柱填料产生不可逆吸附的杂质。

2、流动相的配制:液相色谱是样品组分在柱填料与流动相之间质量交换而达到分别的目的,因此要求流动相具备以下的特点:a、流动相对样品具有确定的溶解本领,保证样品组分不会沉淀在柱中(或长时间保留在柱中)。

b、流动相具有确定惰性,与样品不产生化学反应(特别情况除外)。

c、流动相的黏度要尽量小,以便在使用较长的分析柱时能得到好的分别效果;同时降低柱压降,延长液体泵的使用寿命(可运用提高温度的方法降低流动相的黏度)。

d、流动相的物化性质要与使用的检测器相适应。

如使用UV检测器,可以使用对紫外吸取较低的溶剂配制。

e、流动相沸点不要太低,否则简单产生气泡,导致试验无法进行。

f、在流动相配制好后,确定要进行脱气。

除去溶解在流动相中的微量气体既有利于检测,还可以防止流动相中的微量氧与样品发生作用。

3、流动相流速的选择:因柱效是柱中流动相线性流速的函数,使用不同的流速可得到不同的柱效。

对于一根特定的色谱柱,要努力探求较佳柱效,可以使用较佳流速。

对内径为4.6mm的色谱柱,流速一般选择1ml/min,对于内径为4.0mm柱,流速0.8ml/min为佳。

当选用较佳流速时,分析时间可能延长。

可接受更改流动相的洗涤强度的方法以缩短分析时间(如使用反相柱时,可适当加添甲醇或乙腈的含量)。

液相色谱实验柱效测定

液相色谱实验柱效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柱的柱效
实验目的: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造及操作
掌握液相色谱柱校和分离度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柱效常以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用来说明柱子性能好坏,理论塔板数越高,柱效越好,分离出的组份峰又尖又高。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按计算公式:n= 16/(t R/ Y )2=5.54 [t R/( Y h/2)]2
实验原理:1.溶液的配制
配制20ppm萘和50ppm苯的混合液
2.实验条件的选择
(1) 反相色谱柱
(2) 流动相甲醇:水(90:10),流量1.0mL·min-1
(3) 监测器紫外光度监测器,254nm
(4) 进样量20uL
(5) 柱温30℃
3.测定
(1) 将配制好的流动相甲醇水溶液脱气15min。

(2) 根据实验条件,将高效液相色谱仪按照操作步骤调节至进样状态,待仪器液路和电
路系统达到平衡时,记录仪基线呈平直,即可进样。

数据处理:根据色谱图计算分离度和理论塔板数。

问题讨论。

液相色谱柱柱效的提高和测算

液相色谱柱柱效的提高和测算

液相⾊谱柱柱效的提⾼和测算液相⾊谱柱柱效的提⾼和测算叶农摘要本⽂通过对如何提⾼液相⾊谱柱柱效的阐述,介绍了⼏种国际上流⾏的测量和计算柱效值的⽅法。

关键词液相⾊谱柱谱峰扩宽柱效值理论塔板数⼀、提⾼液相⾊谱柱柱效的⽅法我们知道⾊谱峰的扩宽与移动相在热⼒学的分配过程、移动相和固定相中传质阻⼒所引起的不平衡有关,谱峰扩宽(⾮平衡)的程度是流速对传质速率的直接函数。

要提⾼液相⾊谱的效率可从以下⼏⽅⾯⼊⼿。

(1)降低移动相的流速,但会使分析时间延长。

(2)减少固定相的量,但⾊谱柱中样品的负载量也随之减⼩。

(3)减⼩固定相的颗粒度,但不能过分,过分后⾊谱柱的渗透率也会减⼩。

(4)选⽤低粘度的移动相,以利于快速传质,但却不利于多组份分析。

(5)适当提⾼柱温,可降低移动相的粘度,但柱效和分离度也随之降低。

(6)尽量减⼩停滞移动相的体积,但却加快了移动相的流速。

从以上介绍可看出,在⾊谱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

只有通过对柱效值的跟踪测算,对⾃⼰分析⽅法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找到最佳的⼯作条件。

⼆、对柱效值进⾏跟踪测算应注意的问题我们也应记住柱效值即塔板数只表⽰该⾊谱柱装填的好坏,只⽤柱效值并不⾜以预测在所有条件下的柱性能,因为在这些条件下,柱性能主要表⽰动⼒学过程对⾊谱柱谱带加宽的量。

其他⼀些影响峰宽的因素,如柱外效应和热⼒学因素(通常表现为峰拖尾),在理想情况下对于确定柱效值并不起重要作⽤。

因为任何⼀个柱性能的定义都必然与⽤此⾊谱柱所做的分离相联系,所以依据⼀个单独的数字来评定柱性能是不切实际的。

对⼤多数⾊谱⼯作者来说,柱性能指的是⾊谱柱⽤于特定分离的能⼒,⽽仅仅有⾼柱效并不能保证这种分离能⼒。

不管⽤什么特定的测试⽅法,都会有⼏个参数影响柱效的测定。

这些参数包括:洗脱液的成分和粘度及其线流速,测定塔板数所⽤的溶质,温度,柱长,填料装填⽅式,颗粒度,还有所选⽤的测量和计算⽅法。

尽管⼤多数柱效测算没有设法消除液相⾊谱仪器系统各部件对表观峰宽的影响,但只要仪器是正常使⽤的,这些影响是次要的。

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能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能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能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分析法,它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如保留值、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容量因子、分离度等,与气相色谱是一致的。

但又有不同之处。

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主要区别可归结于以下几点。

(1)流动相的不同,在被测组分与流动相之间、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力;(2)由于液体的粘度较气体大两个数量级,使被测组分在液体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比在气体流动相中约小4~5个数量级;(3)由于流动相的化学成分可进行广泛选择,并可配制成二元或多元体系,满足梯度洗提的需要,因而提高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分辨率 (柱效能);(4)高效液相色谱采用5~10μm细颗粒固定相,使流动相在色谱柱上渗透性大大减小,流动阻力增大,必须借助高压泵输送流动相;(5)高效液相色谱是在液相中进行,对被测组分的检测,通常采用灵敏的湿法光度检测器,例如,紫外光度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萤光光度检测器等。

与气相色谱相比较,高效液相色谱同样具有高灵敏、高效能和高速度的特点,但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据估计在自然界数百万种有机化合物中,仅有20%可以不经过化学预处理,直接采用气相色谱分析。

而对于总数的75%~80%,则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析,特别是许多高沸点、难挥发、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如生物化学制剂、金属有机络合物等物质的分离分析,尤需借助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已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根据固定相的类型和分离机制,高效液相色谱可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液-液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几大类。

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与气相色谱分析相似,在定性分析中采用保留值定性,或与其他定性能为强的仪器分析法联用,如与质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等联用。

在定量分析中,采用测量峰面积的归一化法、内标法或外标法等,但高效液相色谱在分离复杂组分试样时,有些组分常不能出峰。

色谱柱柱效

色谱柱柱效

色谱柱柱效关于“色谱柱柱效”色谱柱是色谱分析中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好坏对于分析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色谱柱柱效是衡量色谱柱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色谱柱柱效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色谱柱柱效?色谱柱柱效是用于描述色谱柱分离性能的一个指标,用来反映某一物质在色谱柱中距离占总色谱柱长度的百分数,即某一物质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

通俗地说,色谱柱柱效就是描述色谱柱在分离上表现的能力或强度的量化指标。

色谱柱柱效的高低取决于柱内填料的特性和柱的设计。

它与分离石英管的长度和直径、填料颗粒大小、填料类型、填充密度等有关。

二、色谱柱柱效的计算方法在分析中,某一物质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tR)除以色谱柱的总长度(L)即可得出该物质在色谱柱中占据的百分比,即柱效(N)。

柱效(N)=保留时间(tR)/ 总柱长(L)×100%其中,保留时间的计算方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测量该物质的到达时间(ta)和流出时间(tf)后,减去流出时间,即tR=tf – ta。

三、如何影响色谱柱柱效?总的来说,影响色谱柱柱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填料类型锥形管填充材料是影响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柱效随填料活性的增加而增加。

2、填料粒径填料粒径可以影响柱效。

通常情况下,细小的颗粒(即小粒径)的柱比粗颗粒(大粒径)的柱效果更好。

3、填料形状填料形状也会影响色谱柱柱效。

颗粒形状越规则,柱效越高。

4、柱直径随着柱直径的不断增加,柱效不断降低。

5、流速在某些情况下,流速的增加可能会提高柱效。

但随着流速的继续增加,柱效会逐渐降低。

四、如何提高色谱柱柱效?了解了色谱柱柱效的影响因素后,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方法也就很清晰。

1、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填料粒径,根据分析需要进行选择,最大化柱效的作用。

2、保持柱内工作温度的稳定。

在色谱柱用于样品分离过程的过程中,温度波动会导致柱效下降。

3、注意选择适当的流量。

流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柱效。

4、柱的维护保养。

柱就像人的身体一样,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发挥出良好的性能。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C 所有有机化合物D 所有化合物2.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A 柱前压力高B 流速比GC的快C 流动相粘度较大D 柱温低3.分离糖类化合物,选以下的柱子()最合适。

A ODS柱B 硅胶柱C 氨基键合相柱D 氰基键合相柱4.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5.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A 减小填料粒度B 适当升高柱温C 降低流动相的流速D 增大流动相的流速6.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可选择以下方法()定性。

A 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B 加人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C 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D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7.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 紫外吸收检测器B 示差折光检测器C 热导池检测器D 荧光检测器8.离子色谱的主要特点是()。

A 高压、高效、高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B 采用柱后抑制技术和电导检测,特别适合离子分析C 采用了阴离子专用检测器,对阴离子分析有高灵敏度D 采用紫外检测器合柱压衍生装置,对离子分析有高效9.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采用高压主要是由于()。

A 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B 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着提高C 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D 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10.与气相色谱相比,在液相色谱中()。

A 分子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B 涡流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C 传质阻力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D 速率方程式同样由三项构成,两者相同11.在液相色谱中,下列检测器可在获得色谱流出曲线的基础上,同时获得被分离组分的三维彩色图形的是()。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试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一:选择题1。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D )A。

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C.降低流动相流速D。

减小填料粒度2。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C )A。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B.改变栽气和固定液的种类C。

改变色谱柱温 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和色谱柱温3。

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B )A.涡流扩散项B。

分子扩散项C。

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

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4。

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A )A。

适当提高柱温 B。

增加固定液含量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

增加柱长5.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缩短分析时间,应采用的装置是 ( B )A. 高压泵B. 梯度淋洗C. 贮液器D. 加温7。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C ) A. 组分与流动相 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 组分与组分8. 在液相色谱中, 通用型检测器是 (A )A.示差折光检测器B.极谱检测器C.荧光检测器D.电化学检测器9.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A )A。

直形填充柱 B。

毛细管柱 C。

U形柱 D.螺旋形柱10。

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似? ( B)A.毛细管扩散作用 B。

萃取分离C。

液—液离子交换D。

液—固吸附二:简答题1。

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是什么?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三:计算题1。

一液体混合物中,含有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

用气相色谱法,以热导池为检测器进行定量,苯的峰面积为1。

26 cm2.甲苯为0。

95 cm2,邻二甲苯为2.55 cm2,对二甲苯为1.04 cm2。

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重量校正因子:苯0.780,甲苯0。

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能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能的测定
四、实验条件:
1.检测器:紫外光度检测器,测试波长254nm 2.流动相:甲醇:水(83:17),流量0.8 ml/min 3.色谱柱:长250mm,内径4.6mm,装填C-18烷基键合
相(粒度5μm) 4.进样量:20 μL
五、实验步骤:
1. 根据实验条件,将仪器调至可进样状态,待基线平 稳后,即可进样。 2. 吸取标准使用液(含甲苯、萘、联苯各10ug/ml的 正己烷溶液)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3. 记录下色谱图。 4. 从色谱图中测得甲苯、萘、联苯的保留时间tR,半 峰宽Y1/2,计算对应的理论塔板数n及分离度R。
敏度10-11g。
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类型及分离原理
根据分离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为: 液-液色谱及化学键合相法 液-固色谱法 离子对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空间排阻色谱法
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固定相:极性较小的键合固定相,如硅胶一C18H37、 硅胶一苯基等;
流动相:极性较强的溶剂,如甲醇、乙睛、水和无机 盐的缓冲溶液等。
高效液相色谱图:
数据处理:
甲苯

tR /min
Y1/2 /min
n/
块·m-1
R
n 5.54( tR )2
Y1/ 2
R
tR2 tR1
2 2.35
(Y1/ 2(1)
Y1/
2(2)
)
联苯
天美LC2130 HPLC操作规程
一、开机准备 1.实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5~30℃之间,湿度小于65%。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安装,准备相
标,混合物能否在色谱柱中得到分离,除取决于选择 合适的固定相外,还与色谱操作条件及色谱柱的装填 状况等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