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柱SOP

合集下载

SOP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SOP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
4.2.2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炭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供试品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应选择孔径在15nm(1nm=10A)以下的填料,分析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
4.2.3除另有规定外,普通分析柱的填充剂粒径一般在3~10um之间。粒径更小(约2um)的填充剂常用于填装微径柱(内径约2mm)。
若供试品所含的部分杂质未与溶剂峰完全分离,则按规定先记录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Ⅰ,再记录等体积纯溶剂的色谱图Ⅱ。色谱图Ⅰ上杂质峰的总面积(包括溶剂峰),减去色谱图Ⅱ上的溶剂峰面积,即为总杂质峰的校正面积。然后依法计算。
5.2.5面积归一化法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配制供试品溶液,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各峰的面积和色谱图上除溶剂峰以外的总色谱峰面积,计算各峰面积占总峰
式中tR2为相邻两、W2及W1,h/2、W2,h/2分别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及半高峰宽。
当对测定结果有异议时,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和分离度(R)均以峰宽(W)的计算结果为准。
5.1.6重复性用于评价连续进样中,色谱系统响应值的重复性能。采用外标法时,通常取各品种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采用内标法时,通常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3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至少进样2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也应不大于2.0%。
4.2.6流动相的PH值应控制在2~8的。当PH大于8时,可使载体硅胶溶解;当PH小于2时,与硅胶相连的化学键合相易水解脱落。当色谱系统中需使用PH值大于8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碱的填充剂,如采用高纯硅胶为载体并具有高表面覆盖度的键合硅胶填充剂、包裹聚合物填充剂、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或非硅胶基键合填充剂等;当需使用PH值小于2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酸的填充剂,如具有大体积侧链能产生空间位阻保护作用的二异丙基或二异丁基取代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剂、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

3.编制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4.责任4.1 QC质检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2 QC主管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5.正文5.1简述5.1.1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现代液相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

5.1.2检测器5.1.2.1紫外检测器(Ultraviolet detector,UV)紫外检测器是液相色谱中使用最广泛的检测器,几乎所有的液相色谱仪都配此类检测器,是一种选择性检测器。

5.1.2.2优点:灵敏度高、噪声低、线性范围宽、对流速和温度的波动不灵敏,适用于梯度洗脱及制备色谱。

5.1.2.3缺点:只能检测有紫外吸收的物质,流动相的选择有一定限制,流动相的截止波长必须小于检测波长。

5.1.2.4适用范围:大多数有紫外吸收的化合物。

5.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5.2.1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中“实验室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705-90)”的规定进行定期检定,应符合规定。

5.2.2仪器各部件应能正常工作,管路为无死体积连接,流路中无堵塞或漏液,在设定的检测器灵敏度条件下,色谱基线噪音和漂移应能满足分析要求。

5.2.3具体仪器在使用前应详细参阅各操作说明书。

5.3操作前的准备5.3.1流动相的制备5.3.1.1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必要时照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溶剂检查,应符合要求;水应为新鲜制备的高纯水,可用超级纯水器制得或用重蒸馏水。

凡规定pH值的流动相,应使用精密pH计进行调节。

高效液相色谱柱标准操作程序

高效液相色谱柱标准操作程序

高效液相色谱柱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规定高效液相色谱柱使用时的标准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化验室所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柱。

3职责3.1化验室负责制定本SOP。

3.2经过相应培训的检验员方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柱。

4文件内容4.1购买(1) 化验室提出购买申请。

(2) 供应部负责购买。

4.2验收(1) 高效液相色谱柱购入后,保管员应检查其外观、标签是否完好无损,印刷是否清晰;测试报告中所提到的柱效是否符合需要,保存厂家色谱柱评价报告。

(2)对新购入色谱柱进行柱效测试,并填写《高效液相色谱柱柱效测试记录》。

(3) 在每根色谱柱进行唯一性编号(即柱子编号),分别标记在柱盒和柱子上,编号由7位阿拉伯数字和连字符“-”组成,首4位数字代表购买的年份,后三位数字代表流水号,年份和流水号之间用连字符“-”连接,例如2010-001代表2010年购买的第一根。

(4) 确认无误后,应填写《高效液相色谱柱台帐》上相关内容。

4.3 使用(1) 实验前,选择所要使用的色谱柱,填写《高效液相色谱柱使用记录》。

一般一个品种一个检验项目固定一根色谱柱。

实验前先将反相色谱柱用纯化水:有机相(甲醇或乙腈)为9:1冲洗20~30分钟后换上流动相;正相色谱柱用异丙醇冲洗20~30分钟,换上纯化水:有机相(甲醇或乙腈)为9:1冲洗20~30分钟后换上流动相。

(2) 实验开始前先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确定色谱柱的峰形、重复性、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等参数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如因色谱柱原因无法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可更换合适色谱柱,。

更换的色谱柱必须要通过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才能用于实验。

原色谱柱需进行柱效测试,评估可用性,并填写《高效液相色谱柱柱效测试报告》。

4.4 实验结束后冲洗色谱系统。

(1) 反相色谱柱:如流动相含磷酸盐缓冲液,先用流速为1.0ml/min的纯化水冲洗色谱系统10分钟后再用流速为1.0ml/min的纯化水:有机相(甲醇或乙腈)为9:1冲洗60分钟后再用流速为1.0ml/min 的有机相(甲醇或乙腈)冲洗30分钟;如流动相不含磷酸盐缓冲液,色谱系统先用流速为1.0ml/min 的纯化水-有机相(甲醇或乙腈)为9:1冲洗60分钟后再用流速为1.0ml/min的有机相(甲醇或乙腈)冲洗30分钟。

高效液相色谱柱SOP

高效液相色谱柱SOP

高效液相色谱柱SOP色谱柱的使用和保养:液相色谱仪由高压液体泵、检测器及液相色谱柱等三部分组成,其中液相色谱柱的正确安装和使用,是液相色谱工作的关键;也是液相色谱工作者获得正确可靠的实验数据的必经之路。

色谱柱的使用和保养:液相色谱仪由高压液体泵、检测器及液相色谱柱等三部分组成,其中液相色谱柱的正确安装和使用,是液相色谱工作的关键;也是液相色谱工作者获得正确可靠的实验数据的必经之路,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日常维护与保养规程,保证能正常使用。

一、液相色谱柱的安装1.液相色谱柱的结构:(1)液相色谱柱由柱管、压帽、卡套(密封环)、筛板(滤片)、接头、螺丝(封头)与柱填料等组成。

柱管:多用不锈钢制成,若果使用时柱压不高于70kg/cm2时,也可采用厚壁玻璃或石英管,管内壁要求有很高的光洁度。

用于柱填料的装填。

空柱各组件均为不锈钢材质,能耐受一般的溶剂作用。

但由于含氯化物的溶剂对其有一定的腐蚀性,故使用时要注意,柱及连接管内不能长时间存留此类溶剂,以避免腐蚀。

压帽:即色谱柱两端套合于柱管端外壁的塑性圆柱帽,中部有小孔,多为聚四氟乙烯制成,用于固定筛板。

密封环:位于接头螺旋环内壁的弹性环,多为聚四氟乙烯制成,用于色谱柱两端压帽与柱外壁的密封。

(2)柱填料:液相色谱柱的分离作用是在填料与流动相之间进行的,柱子的分类是依据填料类型而定。

正相柱:多以硅胶为柱填料。

根据外型可分为无定型和球型两种,其颗粒直径在3-10μm的范围内。

另一类正相填料是硅胶表面键合-CN,-NH2等官能团即所谓的键合相硅胶。

反相柱:主要是以硅胶为基质,在其表面键合十八烷基官能团(ODS)的非极性填料。

也有无定型和球型之分。

常用的其他的反相填料还有键合C8、C4、C2、苯基等,其颗粒粒径在3-10μm之间。

2.色谱柱的安装:(1)拆开柱包装盒,确认色谱柱的类型、尺寸、出厂日期以及柱内贮存的溶剂。

(2)拧下柱两端接头的密封堵头放回包装盒供备用。

(3)按柱管上标示的流动相流向,将色谱柱的入口端通过连接管与进样阀出口相连接(如,条件允许,建议在柱前使用保护柱);柱的出口与检测器连接。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化。

2适用围: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检验操作全过程。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容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各组分在柱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4.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色谱柱径一般为3.9~4.6mm,填充剂粒径为3~10μm。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是适应小粒径(约2μm)填充剂的耐超高压、小进样量、低死体积、高灵敏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4.1.1.色谱柱反相色谱柱:以键合非极性基团的载体为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见的载体有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和聚合物等;常用的填充剂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苯基键合硅胶等。

正相色谱柱:用硅胶填充剂,或键合极性基团的硅胶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等。

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也可用作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柱: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手性分离色谱柱:用手性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色谱柱的径与长度,填充剂的形状、粒径与粒径分布、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载体表面基团残留量,填充的致密与均匀程度等均影响色谱柱的性能,应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品种正文中未指明色谱柱温度时系指室温,应注意室温变化的影响。

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温度,但一般不宜超过60℃。

残余硅羟基未封闭的硅胶色谱柱,流动相pH值一般应在 2〜8之间。

残余硅羟基已封闭的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或聚合物色谱柱可耐受更广泛pH值的流动相,适合于pH 值小于2或大于8 的流动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原料、产品职责:检验室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正文:1.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具一定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由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操作前的准备2.1流动相的制备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必要时照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溶剂检查,应符合要求;水应为新鲜制备的高纯水。

凡规定PH值的流动相、应使用精密PH计进行调节。

配制好流动相应通过适宜的0.45µm滤膜滤过,用前脱气,应配制足量的流动相及时待用。

2.2供试溶液的配制供试品用规定溶剂配制成供试溶液定量测定时,对照品溶液和样品供试溶液均应分别配制2份。

供试溶液在注入色谱仪前,一般应经适宜的0.45µm滤膜滤过。

必要时在配制供试溶液前,样品需经提取净化。

以免对色谱系统产生污染或对色谱干扰。

3.系统适用性试验——按各品种项下要指法训练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3.1色谱柱理论板数(n)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峰高宽(Wh/2),按n=5.54(tR/ Wh/2)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

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3.2分离度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

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2(tR2- tR1)R=W1+W2式中t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tR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W 1及W2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sop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sop

LC3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SOP1. 目的与意义规范LC30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操作,保证高效液相色谱仪稳定性。

2. 责任所有使用人员全面负责本SOP的实施。

3. 仪器的组成本系统由高压输液泵、紫外检测器(190~800 nm或190-400nm)、Rheodyne 7725i手动进样阀、EasyChrom色谱工作站、管路接头等组成。

4. 操作步骤4.1 准备4.1.1 准备所需的流动相,用合适的0.45μm或者0.22u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10-15min,装试剂的溶剂瓶一定用泡沫洗涮干净,再用纯净水涮干净,装试剂前用对应的试剂润洗3遍。

4.1.2 根据待分离制备的样品需要更换合适的色谱柱(注意方向)。

4.1.3 配制样品和标准溶液,用合适的0.45μm或0.22μm滤膜过滤。

4.1.4 确保串口线将设备与计算机连接好,电源线链接正常。

4.2 开机接通电源,依次开启泵、检测器开关,打开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双击桌面的EasyChrom色谱工作站(中文版)图标进入工作站。

4.3 排气泡将入液管放入装有流动相的储液瓶中,打开排气阀;用针管等在排气阀处吸出空气,之后打开泵,用大流速冲洗片刻;如管路中仍有气泡,则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气泡排尽。

4.4 创建分析方法可在EasyChrom工作站的配置上直接设置流动相比例、流速、检测波长、时间程序以及检测器开启与关闭等参数,并重命名、保存。

4.5 平衡系统用流动相(梯度系统选用初始梯度平衡柱子)冲洗柱子至基线平稳,一般需要大于15分钟至1小时,使用缓冲盐、离子对试剂的时候可能会更长。

4.6 进样点击基线采集开始平衡柱子20分钟左右,基线完全平衡后在控制面板上点击归零(或在配置页面下可以设置进样后自动归零);点击“单次运行”,设置好样品信息,点击“运行”按钮,等待进样;用进样针定量吸取样品溶液,在LOAD状态下推针进样,再顺时针转动进样阀手柄至INJECT状态即完成进样操作,谱图采集直接触发。

液相色谱仪SOP

液相色谱仪SOP
b、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理工作台面。
待压力线平稳30min后,单击批处理开始,批处理表 开始运行。
a.在LC再解析中,点击LC数据分析。挨个进行数据 处理。在最大浓度数据文件中,点击向导,弹出对 话框,点下一步,标准级别数填入5,再点下一步, 输入标准品名称,标准级别浓度,最后点完成。
b.在文件中点击文件另存为,编辑文件名称,连点 两个确定。新的方法文件就建好了。
2.开机 (打开LC-30A和计算机) 3. 打开方法文件 4.排气 5.编辑批处理并运行 6.数据处理 7.系统清洗 8.关机
a、首先打开UPS,然后依次打开DGU-20ASR真空脱气机、 LC-30AD溶液传输单元(泵)、SPD-M20A系统控制器、 所选用的检测器、自动进样器SIL-30AC,CTO-20AC柱 温箱电源打开。(HPLC组件的电源开关大都在仪器的右 下角)
b、双击Lc solution图标。输入用户名Admin,点击OK。 然后点击启动按钮,听到两声蜂鸣声,说明Lc solution 工作站与仪器联机正常。
在文件中调出已有的方法文件,在仪器参数视图里
面,简单设置里面,模式选择,总流速,泵B浓度,
时间,柱温箱温度,时间程序自动弹出。然后选择 下载,看压力线。单击绘图,可以查看基线。
c.在批处理表中选择新的方法文件,输入级别号, 保存。运行批处理文件。
d.打印数据报告
数据采集完毕后,关闭检测器,将流动相 换成水+甲醇(95+5),冲洗20min,后换 成100%甲醇,冲洗20min。
a、冲洗结束后,关闭泵,待压力降为 0.0MPa,关闭工作站,听到蜂鸣声后,关 闭仪器各部分电源按钮。
2.氨水溶液:量取氨水2mL,加水至100mL,混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柱S O P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柱SOP
1 目的:
色谱柱的使用和保养:液相色谱仪由高压液体泵、检测器及液相色谱柱等三部分组成,其中液相色谱柱的正确安装和使用,是液相色谱工作的关键;也是液相色谱工作者获得正确可靠的实验数据的必经之路。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日常维护与保养规程,保证能正常使用。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高效液相色谱柱的维护与保养。

3 责任人:
液相色谱柱使用者。

4 液相色谱柱的安装:
液相色谱柱的结构:
4.1.1 液相色谱柱由柱管、压帽、卡套(密封环)、筛板(滤片)、接头、螺丝(封头)与柱填料等组成。

柱管:多用不锈钢制成,若果使用时柱压不高于70 kg/cm2时,也可采用厚壁玻璃或石英管,管内壁要求有很高的光洁度。

用于柱填料的装填。

空柱各组件均为不锈钢材质,能耐受一般的溶剂作用。

但由于含氯化物的溶剂对其有一定的腐蚀性,故使用时要注意,柱及连接管内不能长时间存留此类溶剂,以避免腐蚀。

压帽:即色谱柱两端套合于柱管端外壁的塑性圆柱帽,中部有小孔,多为聚四氟乙烯制成,用于固定筛板。

密封环:位于接头螺旋环内壁的弹性环,多为聚四氟乙烯制成,用于色谱柱两端压帽与柱外壁的密封。

4.1.2柱填料:
液相色谱柱的分离作用是在填料与流动相之间进行的,柱子的分类是依据填料类型而定。

正相柱:多以硅胶为柱填料。

根据外型可分为无定型和球型两种,其颗粒直径在3-10 μm的范围内。

另一类正相填料是硅胶表面键合-CN,-NH2等官能团即所谓的键合相硅胶。

反相柱:主要是以硅胶为基质,在其表面键合十八烷基官能团(ODS)的非极性填料。

也有无定型和球型之分。

常用的其他的反相填料还有键合C8、C4、C2、苯基等,其颗粒粒径在3-10 μm之间。

色谱柱的安装:
4.2.1拆开柱包装盒,确认色谱柱的类型、尺寸、出厂日期以及柱内贮存的溶剂。

4.2.2拧下柱两端接头的密封堵头放回包装盒供备用。

4.2.3 按柱管上标示的流动相流向,将色谱柱的入口端通过连接管与进样阀出口相连接(如条件允许,建议在柱前使用保护柱);柱的出口与检测器连接。

连接管是外径为1.57 mm、内径为-0.3 mm的不锈钢管。

连接管的两端均有空心螺钉及密封用压环。

在接管时一定要设法降低柱外死体积。

连接管通过空心螺钉、压环后尽量用力插到底,然后顺时针拧紧空心螺钉,直到拧不动为止。

5 液相色谱柱的使用:
色谱柱在使用前,最好进行柱的性能测试,并将结果保存起来,作为今后评价柱性能变化的参考。

但要注意:柱性能可能由于所使用的样品、流动相、柱温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另外,在做柱性能测试时是按照色谱柱出厂报告中的条件进行(出厂测试所使用的条件是最佳条件),只有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样品的前处理:
5.1.1最好使用流动相溶解样品。

5.1.2使用予处理柱除去样品中的强极性或与柱填料产生不可逆吸附的杂质。

5.1.3使用μm的过滤膜过滤除去微粒杂质。

流动相的配制:
液相色谱是样品组分在柱填料与流动相之间质量交换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要求流动相具备以下的特点:
5.2.1流动相对样品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保证样品组分不会沉淀在柱中(或长时间保留在柱中)。

5.2.2流动相具有一定惰性,与样品不产生化学反应(特殊情况除外)。

5.2.3流动相的黏度要尽量小,以便在使用较长的分析柱时能得到好的分离效果;同时降低柱压降,延长液体泵的使用寿命(可运用提高温度的方法降低流动相的黏度)。

5.2.4流动相的物化性质要与使用的检测器相适应。

如使用UV检测器,最好使用对紫外吸收较低的溶剂配制。

5.2.5流动相沸点不要太低,否则容易产生气泡,导致实验无法进行。

5.2.6在流动相配制好后,一定要进行脱气。

除去溶解在流动相中的微量气体既有利于检测,还可以防止流动相中的微量氧与样品发生作用。

流速的选择:
因柱效是柱中流动相线性流速的函数,使用不同的流速可得到不同的柱效。

对于一根特定的色谱柱,要追求最佳柱效,最好使用最佳流速。

对内径为4.6 mm的色谱柱,流速一般选择1 ml/min,对于内径为4.0 mm柱,流速
ml/min为佳。

当选用最佳流速时,分析时间可能延长。

可采用改变流动相的洗涤强度的方法以缩短分析时间(如使用反相柱时,可适当增加甲醇或乙腈的含量)。

流动相使用注意事项:
5.4.1由于甲醇廉价,对于反相柱推荐使用甲醇体系(必须使用乙腈的场合除外)。

5.4.2 对于正相柱推荐使用沸程为30-60 ℃的石油醚或提纯后的己烷作流动相,没有提纯的己烷不得使用。

用水最好使用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兆欧),去离子水及双蒸水中含有酚类杂质,有可能影响分析结果。

5.4.3含水流动相最好在实验前配制,尤其是夏天使用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不要过夜。

最好加入叠氮化钠,防止细菌生长。

5.4.4 流动相要求使用μm滤膜过滤,除去微粒杂质。

5.4.5使用HPLC级溶剂配制流动相,使用合适的流动相可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提高柱性能。

6 液相色谱柱的保存:
反向色谱柱实验后的保养:使用缓冲液或含盐的流动相,实验完后应用10%的甲醇/水冲洗30分钟,洗掉色谱柱中的盐,再用甲醇冲洗30分钟。

注意:不能用纯水冲洗柱子,应该在水中加入10%的甲醇,防止将填料冲塌陷。

长期保存色谱柱:如色谱柱要长时间保存,必须存于合适的溶剂下,对于反相柱可以储存于纯甲醇或乙腈中,正相柱可以储存于严格脱水后的纯正己烷中,离子交换柱可以储存于水(含防腐剂叠氮化钠或硫柳汞)中,并将堵头堵上,储存温度最好是室温。

7 液相色谱柱的再生:
因为色谱柱是消耗品,随着使用时间或进样次数的增加,会出现色谱峰高降低,峰宽加大或出现肩峰的现象,一般来说是柱效的下降。

反向柱的再生:依次采用20-30倍的色谱柱体积的甲醇:水=10:90 (V/V),乙腈,异丙醇作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完成后再以相反顺序冲洗色谱柱。

正相柱的再生:依次以20-30倍的色谱柱体积正己烷、异丙醇(异丙醇粘度大,可降低流速,避免压力过高)、二氯甲烷、甲醇作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然后再以相反的顺序冲洗色谱柱。

要注意以上溶剂必须严格脱水。

离子交换柱的再生:长时间在缓冲溶液中使用和进样,将导致色谱柱离子交换能力下降。

用稀酸缓冲溶液冲洗可以使阳离子柱再生,反之,用稀碱缓冲溶液冲洗可以使阴离子柱再生。

特别说明:再生过程必须随时关注柱压变化,柱压过高易导致硅胶变形与开裂及键合相极性端连接顺序紊乱,同时要保证再生时间足够。

再生时最好选择不具备在线脱气的独立泵送系统色谱仪器进行,以防正相溶剂损坏脱气机密封膜或分子筛及比例阀等仪器精密部件。

8 液相色谱柱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使用一段时间后柱压过高:
解决方案:首先查看是否HPLC系统原因,排除系统原因后,原因基本是由于实验过程中杂质在柱中的累积。

尽量完善操作条件,做完样品后要及时冲洗干净,如缓冲盐的流动相一定要用高比例的水溶液(如90%)冲洗完全后再用有机相保存。

筛板堵塞与柱头塌陷:
解决方法:如确定是色谱柱头的过滤筛板被污染,可以将色谱柱反方向用甲醇冲洗至正常压力,或者卸下色谱柱头,小心取下筛板,用5%左右的硝酸溶液超声处理20分钟左右,再用纯水超声20分钟左右,重新装入色谱柱。

色谱柱头的填料被样品污染:
解决方法:如确定色谱柱头的填料被污染,将柱头螺丝卸下,挖出柱内前段被污染的填料,用相同的柱填料重新填入,仔细修复后,重新安装上柱头螺丝。

色谱柱内缓冲液中的盐遇到高浓度的甲醇或其他有机溶剂,形成结晶析出:
解决方法:如确定是盐结晶,用10%的甲醇/水冲洗色谱柱使柱内盐全部溶解,再换高浓度甲醇。

注意事项:
1.无论何时,必须保证色谱柱柱床不干涸,尤其是进样检测和柱冲洗过程中
不能让流动相长时间(30 min以上)走空,否则易使色谱柱干涸且带入大量几乎无法排出的气泡,甚至导致柱床局部塌陷或中部开裂。

2.使用与保存时,严禁用力甩,绝对杜绝不小心猛烈撞击或高处掉落,否
则,易导致柱床机械性损坏,则再无再生可能。

3.当柱子和色谱仪联结时,阀件或管路一定要清洗干净;
4.避免使用高粘度的溶剂作为流动相;
5.进样样品要全溶解;
6.大多数反相色谱柱的pH稳定范围是2-,尽量不超过该色谱柱的pH范围
7.每天分析工作结束后,要清洗进样阀中残留的样品;
8.每天分析测定结束后,都要用适当的溶剂来清洗柱;
9.若分析柱长期不使用,应用适当有机溶剂保存并封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