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柱的选择与使用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选择与优化

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选择与优化

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选择与优化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等多个领域。

在HPLC中,色谱柱的选择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分离效果的好坏。

本文将探讨HPLC色谱柱选择与优化的相关问题。

一、色谱柱选择的基本原则在选择HPLC色谱柱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样品特性:首先要考虑待分离的样品特性,包括其化学性质、分子量、溶解度等。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色谱柱,如反相色谱柱、离子交换色谱柱、手性色谱柱等。

2. 分离效果: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是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分离效果好的色谱柱能够提供较高的分离度和较好的峰形,从而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 色谱柱品牌和质量:选择知名品牌和质量可靠的色谱柱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品牌和质量好的色谱柱通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能够提供稳定的分离效果。

二、色谱柱优化的方法和技巧除了选择合适的色谱柱,还可以通过优化色谱条件来改善分离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色谱柱优化方法和技巧:1. 流动相的优化:流动相的选择和组成对于分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可以通过调整流动相的pH值、浓度、添加剂等来改善峰形和分离度。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梯度洗脱法,即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流动相的组成,以提高分离效果。

2. 温度的优化:温度对于色谱柱的分离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调整温度可以改善分离度和峰形。

一般来说,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分离速度,但也可能导致峰形变宽。

因此,在优化温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分离效果和分析时间的平衡。

3. 流速的优化:流速是影响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流速可能导致峰形变宽、分离度下降,而过低的流速则会延长分析时间。

因此,需要根据样品特性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流速。

4. 注射量的优化:注射量的大小也会对分离效果产生影响。

hplc色谱柱的选择

hplc色谱柱的选择

hplc色谱柱的选择
高效液相色谱( 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分离技术。

在(HPLC(分析中,色谱柱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是一些选择(HPLC(色谱柱的要点:
1.(色谱柱类型:HPLC(色谱柱主要分为反相柱、正相柱和离子交换柱等类型。

根据待分析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类型,例如,对于非极性化合物,通常选择反相柱;对于极性化合物,正相柱可能更合适。

2.(填料粒度:填料粒度越小,分离效率越高,但柱压也会相应增加。

一般来说,分析小分子化合物时选择细粒度填料,分析大分子化合物时选择粗粒度填料。

3.(柱子长度:柱子长度越长,分离效果越好,但分析时间也会延长。

根据分离要求和分析时间的限制选择合适的柱子长度。

4.(柱子内径:柱子内径越小,柱效越高,但柱压也会相应增加。

一般来说,分析小分子化合物时选择细内径柱子,分析大分子化合物时选择粗内径柱子。

5.(固定相: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根据待分析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定相,例如,对于非极性化合物,可以选择(C18(固
定相;对于极性化合物,可以选择硅胶固定相。

6.(品牌和价格:不同品牌的色谱柱质量和价格可能存在差异。

在选择色谱柱时,可以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经验,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在选择(HPLC(色谱柱时,需要综合考虑待分析物的性质、分离要求、分析时间和成本等因素。

如果对色谱柱的选择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的色谱柱供应商或实验室技术人员。

液相色谱柱使用注意事项

液相色谱柱使用注意事项

色谱柱使用注意事项
一、色谱柱有方向:
柱子标签上箭头指示方向为,流动相溶液流动方向。

若方向
反,会影响柱效和使用寿命。

二、新柱子使用:
新柱子使用前,先要活化,具体方法:
1、把柱子接在泵上,检测器一端不接(注意)。

废液直接从
柱子另一端流出。

2、用纯甲醇溶液,以1ml/min,流速冲洗20—30分钟,即
可。

三、日常保养及维护(柱子连接色谱系统)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色谱柱进行保养:
①反相色谱柱每天实验后的保养:使用缓冲液或含盐的流动相,
实验完成后应用10%的甲醇/水冲洗30min,洗掉色谱柱中的
盐,再用色谱甲醇冲洗30min。

注意:不能用纯水冲洗柱子,
应该在水中加入10%的甲醇,防止将填料冲塌陷。

②长期保存色谱柱:如色谱柱要长时间保存,必须存于合适的
溶剂下。

对于反相柱可以储存于纯甲醇或乙腈中,并将购买
新色谱柱时附送的堵头堵上。

储存温度: 室温。

安捷伦液相色谱柱选择指南

安捷伦液相色谱柱选择指南

安捷伦液相色谱柱选择指南000什么是色谱柱1.简介英文名chromatographiccolumn装填有固定相用以分离混合组分的柱管。

多为金属或玻璃制作。

有直管形、盘管形、U形管等形状。

色谱柱可分为填充柱和开管柱两大类。

液相色谱通常均采用填充柱。

色谱柱的分离效果取决于所选择的固定相,以及色谱柱的制备和操作条件。

色谱是一种分离分析手段,分离是核心,因此担负分离作用的色谱柱是色谱系统的心脏。

对色谱柱的要求是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

市售的用于HPLC的各种微粒填料如多孔硅胶以及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氧化铝、有机聚合物微球(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多孔碳等,其粒度一般为3,5,7,10μm等,柱效理论值可达5~16万/米。

对于一般的分析只需5000塔板数的柱效;对于同系物分析,只要500即可;对于较难分离物质对则可采用高达2万的柱子,因此一般10~30cm左右的柱长就能满足复杂混合物分析的需要。

柱效受柱内外因素影响,为使色谱柱达到最佳效率,除柱外死体积要小外,还要有合理的柱结构(尽可能减少填充床以外的死体积)及装填技术。

即使最好的装填技术,在柱中心部位和沿管壁部位的填充情况总是不一样的,靠近管壁的部位比较疏松,易产生沟流,流速较快,影响冲洗剂的流形,使谱带加宽,这就是管壁效应。

这种管壁区大约是从管壁向内算起30倍粒径的厚度。

在一般的液相色谱系统中,柱外效应对柱效的影响远远大于管壁效应。

2.色谱柱的构造色谱柱由柱管、压帽、卡套(密封环)、筛板(滤片)、接头、螺丝等组成。

柱管多用不锈钢制成,压力不高于70kg/cm2时,也可采用厚壁玻璃或石英管,管内壁要求有很高的光洁度。

为提高柱效,减小管壁效应,不锈钢柱内壁多经过抛光。

也有人在不锈钢柱内壁涂敷氟塑料以提高内壁的光洁度,其效果与抛光相同。

还有使用熔融硅或玻璃衬里的,用于细管柱。

色谱柱两端的柱接头内装有筛板,是烧结不锈钢或钛合金,孔径0.2~20µm(5~10µm),取决于填料粒度,目的是防止填料漏出。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和方法开发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和方法开发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和方法开发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高效、准确和灵敏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和方法开发是HPLC分析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们直接影响到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相色谱柱的选择和方法开发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液相色谱柱的选择1.分子排阻柱(SEC):适用于分离和分析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聚合物等。

根据目标物分子量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分子排阻柱。

2.反相柱(RP):适用于分离和分析非极性、低极性化合物。

常用的反相柱有C18、C8、C4等,根据目标物的亲疏水性选择不同的柱材和碳链长度。

3.离子交换柱(IEC):适用于分离和分析离子化合物,如酸、碱、金属离子等。

根据目标物的离子性质选择阴离子交换柱或阳离子交换柱。

4.亲合性柱:适用于分离和分析具有特定亲和性的目标物,如抗体、酶、细胞等。

常用的亲合性柱有亲和色谱柱、亲和半制备色谱柱等。

二、方法开发方法开发是指在具体的分析目标下,通过调整柱材、流动相、柱温、检测器等参数,寻找出最佳的分离条件和分析方法。

方法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参数调整和结果评估等步骤。

1.实验设计:按照试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包括选择柱材、柱尺寸、流动相、梯度条件、柱温等参数,并确定荧光标准品的浓度和检测波长。

2.参数调整:根据实验设计,逐步调整各种参数,寻找出最佳的分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参数调整的过程中,要逐步变化,避免一次性调整多个参数。

3.结果评估: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分离效果和结果,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分离度、保留时间、峰形等。

注意事项:1.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柱材和柱尺寸。

不同的柱材和柱尺寸对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

2.合理选择流动相和梯度条件。

流动相的选择应考虑样品的亲疏水性质,梯度条件应选择合理的温度和时间。

怎样选择合适的液相色谱柱

怎样选择合适的液相色谱柱

HPLC色谱柱一、色谱分离模式——正相、反相、离子交换、离子抑制、亲水作用正相色谱是色谱的经典形式,使用极性固定相和非极性流动相。

洗脱物通过其极性基团和固定相上的极性基团作用被保留。

这种应用,经典的是使用未键合的硅胶和氧化铝,但现在使用的极性键合相有以下优点:键合相平衡快,对流动相中微量的水不敏感,和产生不同的选择性。

二醇基键合相比纯硅胶极性小,平衡速度快;氰基键合相是保留能力最小的正相吸附剂;氨基键合相适宜分离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反相色谱已成为最流行的色谱分离模式。

反相色谱中,固定相非极性,流动相极性。

典型的流动相一般是水或水系缓冲液与甲醇、乙腈或四氢呋喃的混合物。

典型的固定相是用脂肪烃硅完化的硅胶键合相,其它用于反相色谱的基质有石墨化碳和苯乙烯-二乙烯苯基质。

反相色谱的性能还受残留的硅醇基的活性的影响。

硅醇基与洗脱物的极性基团作用。

因此,根据硅醇基的活性不同,填料显示出不同的选择性。

而且,常能观察到碱性物质在硅醇基活性高的填料上产生拖尾峰。

修饰硅醇基活性的一个办法是封端,即用硅烷化试剂把硅醇基转变成三甲基甲硅烷基基团。

不过,即使是作了封端,基质表面的硅醇基密度还是比键合配基的密度大。

硅醇基的活性也和硅胶的预处理(基质灭活)、硅胶纯度有关。

碱性分析物的色谱分析推荐使用高纯度硅胶基质、充分封端的键合相。

未封端的填料在许多应用中有可以获得不同选择性的优点。

使用带有离子电荷的固定相,使根据洗脱物电荷进行分离成为可能。

对于硅胶基质的离子交换填料,离子基团通过标准的硅烷化技术键合到硅胶表面。

对于聚合物基质的离子交换填料,离子交换基团分布于交联聚合物的整体(through the matrix)。

有四种离子交换填料:强/弱阳离子交换填料和强/弱离子交换填料。

弱离子交换填料的特征是电量与pH值有函数关系。

以羧酸基为功能基的离子交换剂是弱阳离子交换剂的代表。

弱阴离子交换剂由一级、二级、三级铵为功能基。

大部分强离子交换剂的电荷与pH值无关。

使用液相色谱柱的流程

使用液相色谱柱的流程

使用液相色谱柱的流程概述液相色谱柱是液相色谱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分离、纯化和定性定量分析化合物。

正确使用液相色谱柱是确保色谱分析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使用液相色谱柱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柱筛选、样品准备和柱的使用。

准备工作在使用液相色谱柱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柱的状态:检查柱的外观是否有损坏,确认柱封堵是否严实,并检查是否有柱堵塞。

2.校准检测设备:确保流速计和检测器等检测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校准。

3.准备色谱柱过渡条件:如果之前使用的是另一种类型的柱或不同的流动相,需要准备过渡条件来避免对柱和样品的影响。

柱筛选选择适合实验需求的液相色谱柱是流程中的重要一步。

以下是柱筛选的步骤:1.确定分离模式:根据实验需求,确定需要分离的化合物性质和分离模式(反相、离子交换、手性、凝胶过滤等)。

2.考虑析出度和保留时间:根据化合物的性质,确定选择具有适当分离度和保留时间的柱。

3.考虑样品种类和溶剂:柱的选择也应考虑样品类型以及所使用的溶剂系统。

4.参考经验和文献:查阅相关的经验和文献,了解柱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5.进行实验验证:根据实验需求,在几种柱中选择一种进行实验验证,比较分离效果和保留时间。

样品准备样品准备对于液相色谱分析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样品准备的步骤:1.准备样品溶液:根据实验需求,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用过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和颗粒。

2.离心:如果样品中存在固体颗粒或沉淀物,需要用离心机将其分离。

3.稀释:对于浓度较高的样品,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确保在柱上获得准确的峰。

4.pH调节: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缓冲溶液或酸碱溶液来调节样品的pH值。

柱的使用在使用液相色谱柱进行分析之前,需要进行下列步骤:1.连接柱:将柱连接到液相色谱系统中,并确保连接处严密,避免泄漏。

2.准备流动相:根据实验需求,配制适当的流动相,确保溶剂混合均匀。

3.条件优化:根据柱的特性和样品性质,优化流动相的组成、温度和流速等条件,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高效液相色谱柱的正确使用 液相色谱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柱的正确使用 液相色谱操作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柱的正确使用液相色谱操作规程色谱是一种分离分析手段,分离是核心,因此担负分离作用的色谱柱是色谱系统的心脏。

对色谱柱的要求是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

关于色谱柱的安装、维护、保色谱是一种分离分析手段,分离是核心,因此担负分离作用的色谱柱是色谱系统的心脏。

对色谱柱的要求是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

关于色谱柱的安装、维护、保存以及由色谱柱导致的这样那样的色谱故障也是一门学问。

高效液相色谱柱的正确使用包含:加装保护柱,过滤流动相和样品,净化样品,避免过高的柱压,注意温度和酸碱度,正确及时的冲洗等。

1.加装保护柱保护柱的作用是过滤掉来自流动相和样品的化学“拉圾”同时也可以有效除去流动相和样品中的不溶物。

尽管现在的色谱仪在流动相吸入口、进样阀后部以及在色谱柱的两端都装有1、2μm等不同孔径的滤器,但滤器只能除去不溶性颗粒而不能除去化学污染,因此,加装保护柱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分析中药、中成药等复杂混合物和生物样品时更是保护分析柱必不可少的措施。

保护柱填料应与分析柱一致,粒径可较分析柱大。

保护柱属消耗品,经过一定次数的样品分析(5~1次)后,出现柱压显著升高或峰形变坏或基线漂移时,应考虑更换保护柱。

2.过滤流动相和样品流动相通常由水或缓冲溶液与有机溶剂混合而成,原则上,所有经过色谱柱的流动相均应过滤,但在实际操作上应视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当有机溶剂用色谱纯级,水用石英亚沸水或其它超纯水时,在能确保水和有机溶剂的质量且没有受到污染时,过滤并无更多实际意义。

当流动相中含有缓冲盐时,则过滤是必要的,如前所述,当缓冲溶液放置一段时间(视环境温度不同而异,夏季一般不超过48h,冬季一般不超过一周)后,在使用前还应重新过滤。

所配制的样品试液在注入流路系统前均要经.45μm(.22μm则更好)孔径滤膜过滤。

要注意区分水系和油系,二者不可混用,以防止滤膜溶解而造成污染。

装流动相的容器和色谱系统中的在线滤器要定期清洗和更换,以避免滤器因过载而起不到过滤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与使用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与使用
目录 一、液相色谱柱的选择 1、 分离模式的选择 2、 C-18柱的性能影响因素 3、 保留值与pH的关系 二、液相色谱柱的安装 1 、液相色谱柱的结构 2、 色谱柱的安装 三、液相色谱柱的使用 1 、样品的前处理 2 、流动相的配制 3、 色谱柱的平衡 4、 流动相流速的选择 四、 分析条件调整的影响 五、液相色谱柱的维护
• 可电离的组份的分离可能会随pH变化发生显著变化 —甚至很小的 0.05–0.25 个pH变化单位.
保留值与pH的关系
pH变化: 0.2个pH(7.0~7.2) 保留时间改变: 1.2分钟 (13.6~14.8分钟)
保留时间随pH 改变不明显
保留时间随pH改变 不明显(酸性环境中)
保留时间
保留值与pH的关系
•碳覆盖率 •封端
•硅胶纯度 •色谱柱尺寸 •颗粒形状 •粒径 •表面积 •孔径
C-18柱的性能影响因素:色谱柱物理性质
硅胶纯度 • 填料硅胶的纯度与残留金属离子浓度
色谱柱尺寸 • 填料床的长度和内径
颗粒形状 • 球型或不规则型
粒径 • 平均颗粒直径, 通常3-10µm
表面积 • 颗粒外表面和内部孔表面的总和, 以m2/gram表示
封端 • 键合步骤之后, 用短链将裸露的硅羟基键
合后封闭起来
C-18柱的性能影响因素:键合类型
CH3
键合类型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 O Si
单齿键合:
CH3
OSi
CH3
提高传质速率, 加快色谱柱平衡
O Si CH3
CH3
OSi
CH 3
双齿键合:
O Si
增加色谱柱稳定性, 增加色谱柱的载
CH3 CH3
300Å 孔径可改善大分子的峰形
色谱柱: 4.6 x 150 mm, 5 mm
流动相: 60% MeOH: 40% 0.1% 三氟乙酸
分子量虽小但 hydrodynamic
流速: 0.75 mL/min
O
volume(水动力学体积)较大的
温度: RT 检测器: UV 282 nm
CH3 CHO
H3C
不规则形
1.8µm 3.5µm 5µm 7µm
10µm
C-18柱的性能影响因素:表面积与孔径
表面积 --- 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高表面积对于多组份样品的分离具有 较强的保留能力, 柱容量和分离度. 表面积低的填料通常能迅速达到平衡 状态, 对于梯度淋洗尤为重要
孔径 --- 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大孔的填料颗粒可以延长溶质大分子在填 料表面滞留的时间, 达到充分分离, 改 善峰形
CH2
分子
HO
O O CH2
H3C O
OCH3 OCH3 CH2 O
HOH3C N CH3
O O
OH
O CH3
O
HO
CH3 OH
CH3
SB-C3
CH3
Tylosin(泰乐菌素)
300SB-C3
(80Å)
MW. 926
(300Å)
Pw 1/2 = 0.442
Pw 1/2 =0.125
0
5
Time (min)
中性组份 酸性组份
碱性组份
保留值与pH的关系
Extend C18 pH 2~11.5
Bonus-RP pH 2~9
Eclipse XDB C18 pH 2~9 StableBond C18 pH 1~8
复杂组分的流动相pH选择技巧
Extend-C18 pH 7
高pH下,
碱性成分的保留增加
Extend-C18 pH 11
Zorbax Rx-SIL: 11种金属< 35 ppm (未检出其他杂质, <1ppm); 99.995% 纯度的二氧化硅
C-18柱的性能影响因素:柱尺寸
色谱柱尺寸 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 短柱 (15-100mm) - 运行时间短, 柱压低 • 长柱 (150-250mm) - 分辨率高, 运行时间长 • 窄径柱 (≤ 2.1mm) - 检测器灵敏度高 • 宽径柱 (3-21.2mm) - 载样量高
1
2
3
4
Time (min)
5
6
样品: 1. ketoprofen 2. ethyl paraben 3. Hydrocortisone 4. fenoprofen 5. propyl paraben 6. Propranolol 7. ibuprofen
pH
12
45
67
7.25
3
0
1
2
3
4
5
6
Time (min)
柱填料基质
高或低pH下, 硅胶会溶解 • 硅胶基质- pH 3~8
化学修饰困难 • Al2O3 . nH2O - pH1~14 孔结构复杂, 孔径不均匀,导 • 聚合物基质 - pH1~14
致柱效不够高, 有机溶剂可能 导致聚合物基质溶涨而受损
2、C-18柱的性能影响因素: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键合类型
0.16
SB-C18 (80Å)
0.14
0.12
0.10
0.08
0.06
II)
00..00024LeMu.EWn. k=e5p5h6alinAnMgi.oWte. n=s1in04II6(血Ins管Mu紧.lWin张.B=素3,
496 CyMt C.W. = 12,
3R2n7Mas.We(.核=糖13核, 酸6酶L8y4)sMo.Wzy.m=e1(溶3,菌酶90)0
1.6
保留值与pH的关系
pH 色谱柱: ZORBAX Eclipse XDB-C8
12
45
4.6 x 75 mm, 3.5 µm 流动相: 44% 25 mM磷酸,
pH 7.00 : 56% 甲醇
7.00
7
3
6
流速: 1.0 mL/min
温度: 25°C
0.25 个pH 0
检测: UV 250 nm
样品 MW ≤ 4, 000, 选择 80Å 的孔径 样品 MW > 4, 000, 选择 300Å 的孔径
大孔径填料适用于大分子分析
大孔径300Å 全多孔色谱柱

可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多肽

分子量虽小但hydrodynamic volume(水动力学体积)较大的分子
Poroshell 色谱柱
O Si R
固定相键合 二甲基硅烷
封端 四甲基硅烷
3、保留值与pH的关系
色谱柱:Zorbax
StableBond C18
4.6 X 250mm, 5um
部件号:880975-906
流动相:27%甲醇:73%磷酸
pH 2.5 & 2.6
温度:500C
流速: 1.0mL/min.
pH
RS






0.1
中等pH下,分析酸性、碱性 和中性组分,可用于100%全 水相,尤其极性组分峰形优 异,柱寿命长
中~高pH下,分析酸性、碱 性和中性组分,尤其碱性组 分峰形优异, 柱寿命长RO Fra bibliotekiR OH
R
O Si
R OH
R
O Si R
色谱柱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的作用和峰形产生原理
色谱柱
高压泵
检测器
色谱工作站
进样器
液相色谱仪由高压液体泵、检测器及液相色谱柱等三部分组 成,其中液相色谱柱的正确安装和使用,是液相色谱工作的关 键;也是液相色谱工作者获得正确可靠的实验数据的必经之路。
一、液相色谱柱的选择
1、分离模式的选择
溶于正己烷
传统键合及封端技术
OH CH 3
+ OH Cl Si R
OH CH 3
OH
R = C8,C18e, tc.
CH 3
O Si R
+ OH CH 3
OH CH 3 O Si R
CH 3
CH 3 Cl Si CH 3
CH 3
(TMS)
CH 3
O Si R
OH CH 3 CH 3
O Si CH 3 CH 3 CH 3
孔径 • 颗粒的孔或腔的平均尺寸, 范围80-300Å
C-18柱的性能影响因素:硅胶纯度
(以安捷伦柱为例)
A类硅胶
Original ZORBAX SIL (1970s) 由于带负电荷的残留硅羟基和酸性表 面上金属含量高 (硅羟基的pKa低), 导致碱性化合物发生拖尾
B类硅胶 (高纯)
ZORBAX Rx-Sil (1987) 由于金属含量低, 硅羟基pKa高, 碱性化合物不发生拖尾
OSi
样量
O Si CH3
CH 3 CH3
OSi
O Si
CH 3
C-18柱的性能影响因素:碳覆盖率
碳覆盖率--- 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高碳覆盖率:提高分辨率, 分析时间长 低碳覆盖率:缩短运行时间
封端 --- 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封端:减轻待测组份与硅胶表面残留的酸 性硅羟基反应而引起的色谱峰拖尾现象 对于极性样品, 未封端与经过封端处理的 色谱柱在选择性上有明显差异
二氧化硅 Zorbax Rx-SIL Zorbax SIL Nucleosil Hypersil nd = 未检出
金属浓度(ppm) Na K Mg Al Ca Ti Fe Zr Cu Cr Zn 10 < 3 4 1.5 2 nd 3 nd nd nd 1 17 nd nd 57 9 32 21 88 < 1 nd 88 56 N/ A N/ A nd 130 57 76 nd N/ A N/ A nd 2900 N/ A 40 300 38 65 230 N/ A N/ A N/ A N/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