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4
18.1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2、争斗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了争夺领地、食物、配偶
等发生争斗,又叫攻击行为。
特点:发生在同种动物之间 意义:提高种群的整体素质
3、繁殖行为 动物的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
与繁殖有关的行为。
特点:提高动物繁殖能力和 幼体成活率 意义:有利于动物种群的延续
4、社群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
1、无论哪一种行为都是运动、变化动态的过程。
2、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作用,动物的 行为与生活环境是相互适应的。
3、动物的行为产生是在遗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统和运动系统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在于认识、 保护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 防治有害动物。
二、动物的行为的分类:
1.觅食行为
1、按照对动物 所起的作用分
2.争斗行为 3.防御行为
4.繁殖行为
5.社群行为
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存 活和繁殖的机会。
观察 p69图 17—8中 几种动物 的行为, 分析这些 行为的特 点。
1、觅食行为
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生 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特点:本能行为,是动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意义: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能量
2、动物行为按获得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先天性行为: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的一种本能,是生来就有的,
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
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所以又叫学 习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表现出的行 为也就越复杂多样。
先天性行为
后天性行为
三、动物行为的特点
生物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介绍

生物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介绍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可以按不同表现分类,也可以按获得途径分类。
一、按不同表现分类:1、攻击行为动物的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
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只要一方认输,胜者那么立即停顿攻击。
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互相攻击或战斗。
巢区是指动物在正常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地方,如觅食、活动、休息、筑巢、育幼等活动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范围较大。
2、觅食行为觅食行为(foraging behavior)是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与之亲密相连的是贮食行为,各种动物都有贮食行为,如蚂蚁。
这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如:鲸鱼吞吃小鱼;蟒追青蛙。
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链条,每种植物和动物都是食物链的一局部。
3、繁殖行为繁殖行为(reproductive behavior),是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
主要包括识别雌雄动物、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
如:蜻蜓点水;夏日蝉鸣。
动物进展繁殖,首先要吸引异性、寻找伴侣。
萤火虫的闪烁光亮,春天里的蛙鸣,长颈鹿的互相依偎,骆驼散发出的不同气味,都是他们发出的求偶信号。
许多动物会靠华美的外表来吸引异性的注意力。
比方雄性变色蜥会鼓起它们亮丽的喉袋吸引异性,并警告情敌赶快分开。
热带蝴蝶鱼的皮肤里特殊的颜色细胞会随着它们的行为发生改变。
当雄鱼准备交配时,它们会变得很兴奋,也很有侵略性。
他们不仅换了花纹的款式,身上的颜色变得更加闪亮动人,而且将鱼鳍竖起以使自己看起来更强壮威武。
交配完毕后,雄鱼又会恢复原貌。
4、防御行为防御行为(defensive behavior)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戒备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
又分为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初级防御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都起作用,它可减少与捕食者相遇的可能性,而次级防御只有当捕食者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者相遇后的逃脱时机。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八章动物的行为第一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PPT课件

防御行为
维持个体的 生存和种群 的延续
生殖行为
繁衍后代, 增加个体数 量
迁徙行为
随季节变化, 通过迁徙来 寻找合适的 栖息地。
动物的多种多样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适 应性表现。
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二、动物的社会行为
根据91页内容,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心跳、血液循环等内部生理活动不属于 动物的行为。
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3、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探究目的:说出蚂蚁的觅食行为 推荐器材:糖、面包、辣椒酱、醋、纸盒、放大镜 探究指导:
1.学生4人一组,课前捕捉20只蚂蚁,放在纸盒备用。 2.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提出蚂蚁觅食行为的问题。 3.根据问题,作出假设。小组讨论并制订探究方案。 4.观察和记录蚂蚁的觅食行为。
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二、动物的社会行为
(1)觅食行为 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熊捕鱼
蜜蜂采蜜
响尾蛇红外感受器
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
美洲乌鸦取食海螺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保护色
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
青
蛙的体蜥蜴变色龙桦 尺 蛾雷 鸟
变
色桦
把体表的颜色改变 为与周围环境相似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防御行为 、 生殖行为 和 迁徙行为 等。 3.动物的多种多样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
适应性 表现。
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生物八年级上册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六、节律行为
概念: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又称生物节律。 意义:使动物的生活与环境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
1、潮汐节律:随着海洋涨潮落潮动物产生的节律性的产化 2、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其行为和白昼黑夜的交替相关 3、年节律:节律周期为一年
潮汐节律
牡蛎
日节律
夜行性动物
取食行为
动物的食性不同,捕捉方式也多种多样 很多动物有诱捕猎物的手段:如鮟鱇鱼 有些动物能利用工具猎取食物:如黑猩猩用草根掏白蚁吃 有些动物有贮食的习性:如蚂蚁,蜣螂滚粪球
二 攻击行为
概念:动物为了保护资源(如食物、配偶、领域等),所表现出 的同种动物之间的争斗。
特点:是同种动物之间,没有伤害或残杀的意思,只是排 除对手。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取食行为
动 (2)攻击行为
物
行 (3)领域行为
为 的
(4)防御行为
主 (5)繁殖行为
要 类
(6)节律行为
型 (7)社群行为
一 取食行为
概念:全部与获得食物和处理食物有关的活动都是动物的取 食行为。 意义:为了保证生存,是最基
领域行为
攻击行为 繁殖行为
防御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 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B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人类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C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贮食行为 D.防御行为
昼行性动物
年节律
迁徙
雪兔的换毛
冬眠
七、社群行为
概念: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 活。的现象。 意义:对动物的取食,防御,生殖及对抗恶劣环境都有好处。 特点:
北师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招潮蟹的潮汐节律
大雁南飞的季节节律
夜行性动物
昼行性动物
动物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它是一种以体内的生物 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青蛙冬眠
七、社群行为
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共同维系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课堂检测
4.杜甫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这描述的是蜻蜓的(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课堂检测
5.在哺乳动物的社群行为中( B ) A.个体彼此平等,不分贵贱 B.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C.个体形态上没有差异,彼此十分相似 D.多数个体是最占优势者
意义:利于动 物取食、繁殖 和抚育后代
企鹅捍卫自己的领域
四、防御行为
不同生物之间一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1.可减少和捕食动物相遇的可能性,不论捕食动物是否出 现,都起作用
2.在捕食动物出现之后才起作用,以增加脱逃的机会。
招潮蟹颜色鲜艳的蟹肢
乌贼喷出墨汁
五、繁殖行为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动物的繁殖 行为。
雄狮
雌狮
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
占有繁殖空间
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后代的抚育
六、节律行为
节律行为: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称 为节律行为。 1.潮汐节律:随着海洋涨潮落潮动物产生的节律性的变化 2.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以月亮的运行为定时因素
八年级生物动物行为的类型

条件反射
例如,狗通过训练学会听 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社会学习
例如,猴子观察其他猴子 的行为,学会使用工具获 取食物。
04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定义
社会行为是指动物在群体中与同 种或异种动物通过各种相互关系
而发生的行为。
社会行为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 成和遗传下来的,是动物适应环 境、生存和繁衍的一种重要方式。
节律行为的特点
周期性
节律行为表现为周期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时 间规律。
环境依赖性
节律行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 等。
内外因相互作用
节律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内在机制与环境因素相 互作用的产物。
节律行为的例子
日行性
如蜜蜂采蜜、鸟类迁徙等,这些动物 在白天活动,夜晚休息,随光照变化 而呈现规律性行为。
习等都是社会行为的表现。
适应性
04
社会行为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通过社 会行为,动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提高
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社会行为的例子
蜜蜂采蜜
猴子互相梳理毛发
蜜蜂在采蜜过程中,会分工合作,有 负责采集花蜜的工蜂,有负责制造蜜 蜂巢的工蜂等。
猴子之间会互相梳理毛发,这是它们 之间的一种社交行为,可以加强彼此 之间的关系。
。
02
动物本能行为
本能行为的定义
本能行为是指动物在出生后或很短时 间内就表现出来的行为,这些行为是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 ,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和经验。
本能行为包括寻找食物、逃避天敌、 繁殖等基本生存活动。
本能行为的特点
1 2
3
固定模式
本能行为通常具有固定的模式,这些模式是经过长时间的自 然选择而形成的,能够使动物最有效地完成某一生存任务。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八章 动 物 的 行 为 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8章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体态、发生声和其他所有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行为
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①觅食行为(是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②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延续十分重要):保护色(变色龙);拟态(枯叶蝶、尺蠖);警戒色(黄蜂、毒蛙)③生殖行为:求偶、占区、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哺乳④迁徙行为: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行为、冬眠行为⑤社会行为: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白蚁、蜜蜂、蚂蚁、黑猩猩)
3.动物行为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也称为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例子: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结网、鸟类迁徙、婴儿喝奶、小鸭游泳、动物哺乳
5.学习行为:(条件反射)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行为。
例子:海豚的顶球,转圈和跳跃,蚯蚓走迷宫,小狗做算术,大山雀偷喝牛奶,大猩猩钓白蚁。
6.先天性行为奠定了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学习行为大大增强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能力。
7.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
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越强。
8.动物的行为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的调控。
八年级生物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警戒色——章鱼
保护色-美洲豹
保 护 色
竖起两个大钳示威
刺猬遇到敌害缩成一 团 蛇抬起前身,伸缩舌头, 还发出嘶嘶之声
遇到敌人时,常装死 然后伺机逃走。
壁虎遇到敌人时,会自断其尾,断尾 还在跳动,引诱动物去捕捉,而自己 逃之夭夭,然后再生出一个尾巴。
多种甲虫当遭到攻击时,突然以假 死来逃避,卷缩其足,掉到地上,蜘蛛 也类似。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动物的行为
觅食行为 贮食行为 攻击行为 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动物的觅食行为 ——动物通过独特的方式
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不同动物获取食物的方式不同
老虎捕食一头小牛
狮子捕食一头斑马
贮食行为:
北方松鼠
金仓鼠
有些动物还有贮食行为。它们在食物丰富的时 候,把食物贮藏起来,以供短缺时食用。
21、用线段连接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 ①金龟子遇敌假死 A、繁殖行为 ②雌鸟衔虫喂养雏鸟 B、防御行为 ③天鹅的按时迁徙 C、社群行为 ④饿狗为食物而争斗 D、攻击行为 ⑤蚂蚁间的分工合作 E、节律行为
鸭孵卵
企鹅哺育后代
海龟产卵
鸟 类 筑 巢
动物的繁殖行为——求偶
——每种鸭后面,有节奏地把头弯 向侧后方,喙指着翅膀, 以引起母鸭的注意。
雄性孔雀开屏以鲜 艳的颜色吸引雄性
自然类中也并不全是雄性追求雌性, 蛾类就会上演一场场“凤求凰”。雌 性蛾类会放出一种激素吸引雄性。
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有什么区别?
• 攻击行为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 物配偶领域或巢穴而相互攻击 • 特点:虽然斗争激烈 ,但很少有致死性伤 害。 • 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抵御敌害的行 为。 • 特点:一般都是在不同种动物斗争中出现 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孵卵
企鹅哺育后代
海龟产卵
鸟 类 筑 巢
动物的繁殖行为——求偶
——每种动物的求偶方式都有其特点。
家鸭的雄性个体,追随母 鸭后面,有节奏地把头弯 向侧后方,喙指着翅膀, 以引起母鸭的注意。
雄性孔雀开屏以鲜 艳的颜色吸引雄性
自然类中也并不全是雄性追求雌性, 蛾类就会上演一场场“凤求凰”。雌 性蛾类会放出一种激素吸引雄性。
4、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 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 6、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 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 大量食草动物
8“蜻蜓点水”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行为结果相同 ( ) A、母鸡孵卵 B、鲤鱼产卵 C、蝙蝠捕 捉蚊子 D、海豚戏水 9、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 A、亲鸽衔虫喂雏鸽 B、鸟占巢区 并筑巢 C、松鼠将蕈类挂在树枝上 D、雄鸟在雌鸟身 旁“跳舞” 10、猫头鹰昼伏夜出,这是一种( ) A、攻击行为 B、节律行为 C、捕食行 为 D、繁殖行为
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有什么区别?
• 攻击行为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 物配偶领域或巢穴而相互攻击 • 特点:虽然斗争激烈 ,但很少有致死性伤 害。 • 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抵御敌害的行 为。 • 特点:一般都是在不同种动物斗争中出现 的行为。
动物的繁殖行为
——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 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 以及对子代的哺育等)。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 个体之间由于争夺 食物 配偶 领域或巢 穴而相互攻击。
两只羚羊格斗
• 攻击行为的特 点: • 双方虽然斗争 相当激烈,但 是很少受到致 死性的伤害。
动物的防御行为 ——动物为了保护自己,
防御敌害的行为 如:逃 跑躲避 静止不动 释放臭 气 集体御体等。
逃跑躲避
尺蠖的拟态 平时身体弯曲,休息 时就伸直身体,伪装成小 树,迷惑敌人,保护自己
息场所。
三文鱼洄游
三文鱼洄游
大马哈鱼洄游
节律行为
• 动物随着地球 日 月的周期性变化, 逐渐形成了许多 周期性的 有节律 的行为。 • 分为昼夜 季节和 潮汐节律行为。
动物的社群行为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个体之
间维持群体共同生存的一系 列的行为。
群体组织的特点:
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不是同一种的许多 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群体内成员之间 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合作的蜜蜂群
工蜂
雄蜂
蜂王
建筑蜂巢 喂养幼蜂
与蜂王交配
专职产卵
合作的白蚁群
兵蚁
兵蚁和工蚁
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食物的行为 觅食行为:
动 物 行 为 的 类 型
攻击行为: 同种动物之间为争夺食物 配偶
领域 巢穴而相互攻击的行为
防御行为: 动物这为了保护自己 防御敌害的行为 繁殖行为: 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 节律行为: 动物随着地球 日 月的周期性变化 形成了许多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
生殖行为
有些动物的行为随昼夜而改变
昼 行 性 动 物
夜 行 性 动 物
——某些鸟类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
科学家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 鸟类迁飞的时候,常常集结成 群,一般是有组织有秩序地飞。
有些动物随季节而改变自己和行为
雪 兔 的 换 毛
动 物 冬 眠
——洄游——某些鱼类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
1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B、两只 雄海豹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 C、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D、螃蟹 反击天敌的进攻 13、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 A、蜜蜂的群体 B、蚂蚁的群体 C、 白蚁的群体 D、绵羊的群体 14、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 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 )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 C.防 御行为 D.招引行为
的一系列的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维持群体共同生存 社群行为:
1、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A ) A.昼夜节律 B.潮汐节律 C.季节节律 D.没有节律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B )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3、尺蠖静止时,形态象一段树枝,这属于( A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八年级生物
孟涛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动物的行为
觅食行为 贮食行为 攻击行为 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动物的觅食行为 ——动物通过独特的方式
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不同动物获取食物的方式不同
老虎捕食一头小牛Βιβλιοθήκη 狮子捕食一头斑马贮食行为:
北方松鼠
金仓鼠
有些动物还有贮食行为。它们在食物丰富的时 候,把食物贮藏起来,以供短缺时食用。
8“蜻蜓点水”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行为结果相同 ( ) A、母鸡孵卵 B、鲤鱼产卵 C、蝙蝠捕 捉蚊子 D、海豚戏水 9、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 A、亲鸽衔虫喂雏鸽 B、鸟占巢区 并筑巢 C、松鼠将蕈类挂在树枝上 D、雄鸟在雌鸟身 旁“跳舞” 10、猫头鹰昼伏夜出,这是一种( ) A、攻击行为 B、节律行为 C、捕食行 为 D、繁殖行为
警戒色——章鱼
保护色-美洲豹
保 护 色
竖起两个大钳示威
刺猬遇到敌害缩成一 团 蛇抬起前身,伸缩舌头, 还发出嘶嘶之声
遇到敌人时,常装死 然后伺机逃走。
壁虎遇到敌人时,会自断其尾,断尾 还在跳动,引诱动物去捕捉,而自己 逃之夭夭,然后再生出一个尾巴。
多种甲虫当遭到攻击时,突然以假 死来逃避,卷缩其足,掉到地上,蜘蛛 也类似。
21、用线段连接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 ①金龟子遇敌假死 A、繁殖行为 ②雌鸟衔虫喂养雏鸟 B、防御行为 ③天鹅的按时迁徙 C、社群行为 ④饿狗为食物而争斗 D、攻击行为 ⑤蚂蚁间的分工合作 E、节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