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学原理及其理论体系

合集下载

深入浅出话内丹之炁论(四)

深入浅出话内丹之炁论(四)

深入浅出话内丹之炁论(四)彭 旭肾藏通过内丹术的修炼,获取的先天炁,存储在人体的肾里面,所以肾炁足的肾脏充盈饱满,肾衰的病人肾皮质只剩薄薄一层。

中医说肾藏先天,为什么会是肾,而不是其它脏腑呢?秦少齐《议黄帝难经》:“元气起于子,乃人命之所生于此也……夫天地元气既起于子之位,属水,水之卦为坎……人之元气亦同于天地,在人之身生于肾也。

”《云笈七签》:“元气,元始于水。

”黄钟之炁起于子位,坎水,属肾。

这就是肾藏先天的理论依据。

《黄帝内经》水热穴论篇:“岐伯曰:肾者,牝藏也。

”《云笈七签》:“牝牡者,肾也,肾门元气也。

”《云笈七签》五芽论:“肾者,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此气是人之根本。

”“海洋-水库-水箱”理论关于天地间的先天炁和人的关系,为了说明清楚其中的原理,我构建了一个“海洋-(水泵)-水库-水箱”理论,把先天炁比喻为水,来说明其中的关系。

宇宙虚空中充满了先天炁,浩瀚无际,就像水量丰沛的大海。

而我们人体的先天炁是装在肾里,我们的肾就好比一个水库,水库连接大洋,通过水泵抽取大洋里的水。

这个水泵就是我们人体的小太极,它是父母赐予,位于神阙,水泵不停地旋转,把海洋里的水抽到水库里储存起来。

水库的水装满了的时候,就会发生满溢现象,每次把肾气排出一个小水箱的量,外在表现是精满自溢,即遗精。

或者是水库满了以后,肾气充足会刺激人体产生性欲,主动进行性生活,把满涨的肾气排泄出一部分,每次的量是一箱,它不可能一次把整个水库的肾气都排完,那样人就一下子死了。

所以,每次的量不会多,这也是人体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

水库的水量减少以后,水泵又继续抽取海洋里的水补充。

另外,日常生活也会消耗先天炁,也需要补充,特别是夜晚睡眠的时候,补充效果最好,这就是为什么睡眠能恢复体力的原因。

普通人的水泵的使用寿命就是一个易数的周期,当16岁的时候,抽取海洋水的能力最强,水库也最满,天癸至。

后来随着水泵的损坏,水库里的水越来越少,直至枯竭,人就死亡了,这就是从先天炁角度来看生命的整个过程。

道教从外丹发展到内丹,是一个由繁入简,博而返约的必然过程。

道教从外丹发展到内丹,是一个由繁入简,博而返约的必然过程。

道教从外丹发展到内丹,是⼀个由繁⼊简,博⽽返约的必然过程。

道教炼养术从外丹发展到内丹,是⼀个由繁⼊简,博⽽返约的必然过程。

内丹术的出现虽然要⽐外丹术来得晚,但同样是源远流长。

内丹术是早期神仙道术中守⼀、⾏⽓、导引、房中等炼养功夫的综合发展。

它以长⽣成仙为核⼼,继承了古代哲学中有关天道、形神、阴阳五⾏等学说,同时⼜受到儒、佛两家⼼性理论的刺激,有感于外丹术的弊端和不⾜,结合道教的炼养实践,构成⼀种涵道教宇宙观、⽣命哲学和⼈体科学的观念形态和⾏为模式。

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并述内外丹术,不过尚未正式以内丹之名⽽论,且其时外丹术⽅兴未艾,故是书长时期仅被视为外丹经典著作。

⼀般认为内丹术起于隋代道⼠苏元朗。

隋开皇中,苏元朗在罗浮⼭修炼⼤丹,见弟⼦“竞论灵芝”,“乃著《旨道篇》⽰之,⾃此道徒始知内丹矣。

”⼊唐以后,内丹学逐渐兴盛,有关著作也不断涌现。

唐末五代,有钟离权、吕洞宾、施肩吾等⾼道,奉《参同契》之旨,以内丹⾏世,为以后道教各丹派开宗⽴基。

北宋初期著名道者陈抟,远承伯阳,近接钟、吕,著《⽆极图》,述“顺则成⼈,逆则成丹”之旨,为内丹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陈抟门⼈众多,不少是道教史上著名的⼈物。

其再传弟⼦张伯瑞,著有⾦丹名作《悟真篇》,以性命双修之理,⽽明内丹之要,被后世道家“推为正宗”,与《参同契》同为内丹学的⾸要经典。

两宋是内丹学的⿍盛期,内丹学理论和修炼⽅法⼤都在此时得到确定,⽽后开始分化出许多流派。

内丹派名道施肩吾《修仙词》说:“丹⽥⾃种留为药,⽞⾕长⽣续命芝,世上漫忙兼漫⾛,不知求⼰更求⼈。

”内丹与外丹的理论基础同为天⼈合⼀思想,但内丹学对这⼀古⽼的命题的理解和认识显然要深⼊得多。

内丹学认为:“天法象我,我法象天。

”仙丹不必外求,⼈体是炉⿍,精、⽓是药物,运⽤神去烧炼,⽽能使⼈体内的精、⽓、神凝聚不散结成圣丹,即内丹。

道教把⼈的精、⽓、神视作⽣命的三种元素,称为“三宝”三者合则⽣,离则死。

内丹学三要件

内丹学三要件

内丹学三要件、身体观及人体关窍胡孚琛我讲过进行内丹修炼的“法、财、侣、地”等基本条件和精、气、神等基本概念。

在入室修炼之前,还必须掌握一些内丹学的基本理论。

内丹学的理论最重要的莫过于内丹三大要件和人体关窍学说。

药物、鼎炉、火候为内丹学三大要件,下面我逐一作出解释。

《规中指南》说:“身中之药者,神、炁、精也。

”药物、鼎器、火候等术语,皆是从外丹黄白术(ALCHEMY)中借用来的。

内丹家以为药物不是外界的硫、汞、铅、砷等凡间之物,而是在自己身中,不假外求,这是内丹和外丹的根本区别。

内丹起火用功之初,首先炼后天的精、气、神促生先天药物。

精气初生时称“外药”,外药生而后采。

活子时到来时初生之元精又称“小药”、“真种子”,采入炉中生成“内药”,故内药采而后生,为先天元气,写作“炁”,是精气合凝的代号。

内药经小周天炼化为“大药”,又称丹母。

初关仙术以神为主宰,气为动力,精为基础。

中关仙术采大药服食过关,转入炼炁化神的上关仙术。

人体疾病,须求医服药,岂不知真正的药物却在自己身中。

内丹家在人体修炼中发现自身的小药能治百病,大药能起死回生,内丹药物本身就有确实的医疗效果,这也是丹家将之称作“药物”的原因。

火候之称亦是比拟外丹炉火而来。

丹家将炼丹时的意念喻为“火”,呼吸喻为“风”,“火”即神,火候指炼丹时意念及呼吸运用的程度。

急运称武火,缓运称文火,停住吹嘘称沐浴。

火候之妙在於真意的运用,用意紧则火燥,用意缓则水寒。

丹经中多用十二消息卦表示十二时火候,有进阳火、退阴符之分,以卦爻铢两计算呼吸次数。

很多人读丹经被卦爻、分寸、铢两、铅汞、火符之类隐语、代号搞得头昏目眩,皆是没弄清它们仅是教人如何调整意念和呼吸而设,同时也表示精炁在体内运行的路线。

特别要注意,内丹火候所用的时辰是人身这个小天地里的时辰,实是药物在体内运行的部位和景象的代号。

小周天功法小药生时生殖器无念而动称“活子时”,师传口诀中有“凤凰三点头”之说。

大周天功法在大药生时有“六根震动”之景和“阳光二现”之象,称作“正子时”。

内丹学名词解释

内丹学名词解释

内丹学名词解释
一、内丹:
内丹是中国传统的一项针灸疗法,由穴位、药物、锻炼等组成。

来源于《内经》,是中医脉络诊断和治疗中常用的技术和手段。

二、穴位:
穴位是人体全身密密麻麻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其中有很多能够调和和改善身体能量运行的穴道。

这些穴道上有特定的穴位,其中包括内丹穴,它们周围有脉络,慢慢地穴位和药物被用来治疗,通过持续的针灸和触穴,可以达到辨治的目的。

三、药物:
药物在内丹治疗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有很多原料是中草药经过精心研究才发现的精英草。

所有经过认证的原料都具有特定的功效,当结合内丹穴位,可以有效治疗一些疾病。

四、锻炼:
在内丹治疗中,运动练习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运动练习可以调动
体内的自然的机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活力。

运动还
能让经络活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疗养的目的。

五、针灸:
针灸是中国经典的治疗手段,常用于内丹治疗中。

采用针灸,可以刺
激到穴位,调节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促进机体自身恢复能力,改善
机体功能失调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六、保健:
内丹的练习可以改善机体的活力,调和生理机能,增强机体的表现力。

内丹的锻炼在个人健康方面非常有益,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同时也可
以有效改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从而达到健康保健的目的。

内丹术修炼基础

内丹术修炼基础

内丹术修炼基础
内丹术是一种中国古老的修炼方法,旨在通过修炼内丹,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内丹术修炼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丹的概念和分类:内丹是内在的精气之源,分为三种类型:先天内丹、后天内丹和婴儿内丹。

二、内丹术修炼的原理和方法:内丹术的修炼主要包括炼丹、固本、清心等步骤,需要通过深入的呼吸、静坐、打坐等方式,逐渐提升自身的气血和精神状态。

三、内丹术的功效:内丹术能够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减轻疲劳、缓解压力,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延缓衰老等。

四、适合修炼内丹术的人群和注意事项:内丹术适合大部分人群,但是需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和饮食,避免过度消耗身体能量。

总之,内丹术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修炼方法,但需要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保持正确的心态和态度,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 1 -。

内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产物

内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产物

内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产物
什么是“内丹”?
“内丹”与我们熟悉的气功、养生术相似,但它不仅仅是一种保健的方法,在道教的理念里,它更是一种使人长生不老的仙术“内丹”这个名词出现较晚,大约在隋唐之际
隋唐以前,古代中国的养生术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辟谷食气;二是引挽健体;三是房中术(参李零《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
“内丹”同中医、气功等一样,折射的是古代中国人思维的特征,难以用现代理性思维方式来解释,因而在现代人看来非常“神秘”
“内丹”的根本——气
古代中国人把世界分为两种——“大宇宙”(天地)和“小宇宙”(人的身体),他们认为这两者是相通的
道教认为“外丹”能够使人成仙,主要是因为鼎炉模拟了宇宙,黄金丹砂又是不朽之宝,两者组合在一起,自然能够制成使人永生的丹药
至于人体本身,道教认为人是由父精母血禀受天地阴阳二气而成的,气(炁)是人生命的根本——人在婴儿甚至胞胎状态,气是周流循环于全身的,此时是“先天的元气”,根本不用鼻呼吸;但一旦人生下来,气只能在上到鼻子下到尾闾这个范围流动,不能贯通全身,而且人在世上有诸种欲望,有欲望就心烦气躁,就耗损了原来的元气,再加之食用五谷杂粮荤腥等东西,愈加减损生命之气
补充“气”的办法
辟谷食气——即用自己的意念引导吸进来的“炁”在身体里运行,是全身气脉贯通,吐故纳新→少食或不食五谷,餐风饮露,吸取自然精华之气
引挽健体——引导“炁”在身体里更大范围内的流转→《导引图》、五禽戏
房中术——通过男女和合来调和阴阳之气→马王堆帛书《合阴阳》、《十问》、《养生方》。

道教内丹学的究竟境界

道教内丹学的究竟境界

道教内丹学的究竟境界(节录)——胡孚琛.....[顶楼]道教内丹学的究竟境界(节录)——胡孚琛一、讲丹道的究竟义。

佛陀传法多言“无常”、“苦”、“无我”、“不净”等,而《涅槃经》、《圆觉经》中却又讲“常、乐、我、净”,盖前者为“不了义”的方便说法,后者为“了义经”,丹道之传法亦复如是,也有“不了义”与“了义”之别。

我以前讲学习丹道有“理、事、法”三项,而以访求真师秘传丹诀为入手要义,现在却打破师徒秘传的旧规,倡导学者由“见地”悟入,将“穷理”放在首位。

这是因为我自1980年冬季至2001年深秋,花了21年时间拜师访道,由这些师传的丹诀入手,终于悟透两重天地、出生入死的丹道原理,发觉丹道的法诀皆是由这个丹道原理衍生而来,学者如能先从“理”上证入,称作“见地开悟”,相当佛教的“文字般若”,也可以作丹师。

江湖术士辈所传丹道皆重“诀”不明“理”,故难达丹道究竟境界。

丹道研究一旦驱散江湖术士为冒充“真师”故意散布的迷雾,进入学术研究的殿堂,则“处处杨柳堪系马,家家有路通长安”,不难找到科学的修炼程序。

《上品丹法节次》云:“殊不知此道之在人心,不分三教,不问何宗,大家有不可磨灭之良知良能,直贯乎太上之心传”。

我求道23年的经验证明,丹诀并不神秘,只要立下弘道大愿,勇猛精进不懈,必有缘得知丹诀。

金丹大道,只“存诚”两字可入,贵乎与古真心心相印,一旦机合神融,天心洞启,法尚应舍,何须寻师,自会豁然有路可通。

内丹学要公开普度,首先必须破除江湖术士辈为敛财行骗制造的寻师传法的迷信,只我所著《丹道法诀十二讲》,已经将“理”、“法”揭破,学者只管由此悟入,诚心修证,不必再入江湖受寻师求法之苦了。

我以前讲丹道有“三家四派”之传,即自身阴阳之清净丹法,同类阴阳的彼家丹法和龙虎丹法,虚空阴阳之虚无丹法。

按丹家秘传的说法,“阴阳交合谓之丹”,丹字日头月脚,日月即阴阳,即男女,即男女二炁逆向交合而生成的“婴儿”。

丹道的发明一开始即和吐纳、行气的思路不同,其运气路线要逆转任督,最初盖由房中术的“还精补脑”发展而来。

丹道宗师黄元吉内丹法门概述及精要

丹道宗师黄元吉内丹法门概述及精要

丹道宗师黄元吉内丹法门概述及精要传统丹法历来有两家三元之分,其中能够大众化而普及者,唯清静独修之法。

此法子自己基本能作主,没有诸多的外界条件限制。

中国清静独修修丹法中,亦有几派,此皆是由于各人所处自身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其实是筑基阶段相异而已。

真正的丹法之间并无高下之分,凡最适于自己修炼者,即可称为上乘法。

如专就丹法而论丹法,则有高底、上下、巧拙之分。

最上一乘法子,能使行动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所行所事,无不暗合丹法之妙机,所谓行、住、坐、卧皆是丹法,“玩玩耍耍”皆是功修,而以内外交感、天人合一之玄关窍为总持门。

上乘者,以玄关一窍为总持门,而行功与日常多有脱节处,还不能完全悟丹法丹功丹理于日用平常之间。

中乘者,亦以玄关为总持门户,但无日常运用心法,修功时丹法,而停止做功时则不时丹法矣!下乘者,不但修功与日常完全脱节,且不是以玄关窍为总持门。

然,由下方能渐达上,直修最上一乘也是不乏其人。

黄元吉先生讲道于清道咸年间,继陈邵三丰一脉之真传(今有称其为隐仙派者),发明阐述清修丹道最上一乘心法,其所著《乐育堂语录》、《道德经精义》、《道门语要》等内发前哲之未发,揭前贤之所未泄,且言言朴实,在在真诠,凡稍有文学功底者,皆可读懂。

清修丹道之理法的完善与发明,至先生已是大成。

学丹道者,首先必要穷理,而穷理就需彻知大道之根源,此乃关键。

若大道根源不明,就去行修,可谓盲修瞎炼。

学人如果彻了大道根源,则自然使其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彻底之改变,亦知道人为什么要修炼,更重要的是在正式修炼之中,难被外魔侵扰,在功中亦容易辨别真假。

否则,“见底行多阻”,甚或入于旁门邪道,永无翻身之日。

何谓大道根源?即天地之源,性命之根也。

有关大道根源,在黄元吉先生所阐述之《道德经精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中有朴实而彻底的论说,如《道德经精义》中言:“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无可闻”、“至无之内,有至有者存;至虚之中,有至实者在”,此皆实际之言,并非象征形容之语,后一句乃是从功修证验上言;前一句则又是从功修境界上而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丹学原理及其理论体系.txt内丹学是一种含有丰富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仅是由于丹家千百年来靠口诀秘传,世人鲜知,因之学术界至今尚少人研究。

我们将在今后逐次探讨各派内丹法诀和具体修持程序,在这之前,不得不再费笔墨综述一下内丹学的理论。

人们知道,内丹学被称为仙学,首先在于它是古代神仙家的创造,是数千年来神仙家汲取道、释、儒、医等传统文化的精华,苦苦探索宇宙自然法则和人体生命科学的智慧结晶。

内丹学是一种寓道于术的文化体系,上千卷《丹经》实际上就是内丹家前仆后继地世代实施人体系统工程的实验记录。

从这个意义上说,内丹学是一种综合道家和道教文化的宇宙论、人生哲学、人体观、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又是一项为探索人体奥秘、开发人体潜能而修炼的系统工程。

在哲学上,内丹学上承唐代的重玄学,下为周敦颐开启宋明理学提供了思想资料。

宋明以来,知识分子研读《丹经》已成风尚,朱熹注《参同契》,王阳明读《悟真篇》,王夫之着《愚鼓乐》丹词,林兆恩创三一教,皆是人所共知的事。

先秦之后,中国哲学兴起玄学、佛学、理学和内丹学四个理论思维高潮,内丹学实际上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理性思维之花。

在科学史上,内丹学进行人体生命科学的探索,在脑科学、心理生理学、老年养生学上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自古以来内丹学说,尤其是男女双修派的内丹功夫,被礼教的卫道者和谤道的伪君子诋为邪术,这并没有阻碍内丹各派的发展和流传。

今天我们要对内丹学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高度进行学术研究,更不必理会那些无知的伪君子依靠权势而来的恶口诽谤。

内丹仙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术研究是没有禁区的,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有献身科学的大智大勇。

人们知道,庄子道家学派认为人的生死是如同昼夜交替一样的自然规律,主张自然无为以顺应物理之情。

道教哲学则“贵逆不贵顺”,主张丹可炼、金可作、仙可学、世可度,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

内丹学的理论核心是要“归根返元”,要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挑战,从逆的方向模拟宇宙反演的规律。

陈致虚注《参同契》云:“太极之分,有先天,有后天。

何谓先天?形而上者谓之道,以有入无也。

何谓后天?形而下者谓之器,从无入有也。

”“世人惟顺行后天之道,故一生一死而轮转不息。

圣人善逆用先天之道,故能致知格物正心修身乃长存而不泯。

”“顺行阴阳,生人生物;逆用阴阳,必成金丹,此原理也。

”《丹经》也有“顺为人,逆为仙,只在其间颠倒颠”之说。

因之我们将“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称作内丹学原理。

内丹学要追求一种不生不死,绝对永恒的状态,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物质运动有熵增趋势,动植物皆有一个由生而长、而壮、而衰、而老、而死的过程。

凡是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灭亡,这是自然科学定律。

然而内丹学家却找出了一种永恒不灭的东西,这就是“虚无”。

《唱道真言》说:“夫道之要,不过一虚,虚含万象。

世界有毁,惟虚不毁。

道经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道无他,虚而已矣。

形神俱妙者,形神俱虚也。

”丹家将虚无写作“○”,用一个圆圈表示宇宙未创生之前的状态。

实际上,虚无就是道。

按照道家与道教的宇宙创生演化图景及人体生成说,宇宙和人体生命的生成皆源于道。

《悟真篇》云:“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

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

”道自虚无状态中先化生出元始先天一炁(又称太乙真气,先天祖气),这种先天一炁被认为是宇宙万物运动的一片生机,也是人体及一切生命活动的源泉。

然后由先天一炁化生出阴阳二性,“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是贯通天道、人道、丹道的宇宙根本规律,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及一切学问的出发点。

初始状态的宇宙由于阴阳二性的交会、激荡,产生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再由三元演化成万物纷纭的世界。

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演化图式。

仇兆鳌《悟真篇集注》云:“以此道准诸丹法:真气浑合者,虚无也。

金水初萌者,一炁也。

铅汞相见者,阴阳也。

婴儿是一,内含真气者,三体重生也。

调神出壳,千百化身者,万物滋张也。

”根据内丹学的理论,人的生成也和宇宙的创生图式相互对应。

男女两情相悦,你贪我爱,两性交合之际,忘乎所以,恍恍惚惚,也是一种浑沌状态,和宇宙浑沌未判时的虚空信息能相互感应。

宇宙中的元始先天太乙真气,在父母阴阳二性交合时被招摄进母腹之中,形成胎元,将性命寓于其中。

直至十月期满,胎儿长成,出离母腹之际,又和浑沌初判时的宇宙初始信息相交感,婴儿出世,“哇”的一声,先天祖气断开,后天气生,性命开始分判而立。

丹家特别重视父母交感形成胎元之际和胎儿出离母腹之际两个关节点,认定这是人体和宇宙初始信息相互感应的时机。

丹家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它和天地的大宇宙是相互感应的,人体生成图式也和宇宙演化图式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原理是中国哲学的理论支柱,内丹学的法诀也是根据天人相通的理论设计的。

清净孤修派的丹法也认为寡阴孤阳不能成丹,也将丹法的要点放在招摄宇宙中的先天一炁上,只不过是以人体自身的阴阳和宇宙的阴阳相感应。

清修派丹家甚至说人体一身皆属阴,断言在体内守窍、运气终究难脱生死,强调不要在腔子里摸索。

清修派丹家顿入虚无的入定功法,阴阳双修派丹家的男女合炁的交感法诀,实际上都是一种恍惚杳冥的浑沌状态。

丹家认为只有进入浑沌状态才能和宇宙的初始状态相感应,从而招摄先天一炁。

我们说过,这种先天一炁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信息源,是时间和空间还没展开的初始信息,是自然界最根本的内在节律。

初始的宇宙中隐藏着秩序,存在着产生普适的宇宙节律的信息源。

内丹家通过一种将人体节律和宇宙节律调谐的技术,使人体精、气、神等元素充分激发,在量子层次上和自然界的本源相互作用,将这种残留在宇宙中的初始信息招摄到体内,从而达到后天返先天的天人合一境界。

打个比方说,宇宙中的道就如同至真、至善、至美和全智、全能的上帝,上帝有一个电台,如同是宇宙初始状态的信息源,向全宇宙发射的初始信息就是先天一炁。

丹家的炼丹鼎器如同是架收音机,它利用调谐的技术使收音机的接收频率和上帝电台的发射频率相一致,从而听到上帝的声音。

清修派和双修派丹家通过自体或彼体阴阳交感的调谐技术达到恍惚杳冥的浑沌状态后,就使人体的收音机接受到上帝电台的电波,从而使自己和上帝感应,同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将先天一炁招摄到体内。

内丹家听到上帝的声音,也就进入上帝那样至真、至善、至美、全智、全能的人生艺术境界,成为开发出人体潜能的仙人了。

按“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内丹学原理,人体的生成演化图式要经过“三变”而成熟,达到精旺、气足、神全的极盛时期。

其中父母初交,于恍惚之中,合成一炁,生长出形体未具,神炁未判,性命尚未分立的,处于浑沌状态的胎儿,为人道的“第一变”。

由心肾成形,神炁始分,到十月胎圆,婴儿出离母腹而生,为人道的“第二变”。

以后每三十二个月,生元气六十四铢,由一阳生之地雷复卦(两岁零八个月),至地泽临卦(二阳生,五岁零四个月)、地天泰卦(三阳生,八岁)、雷天大壮卦(四阳生,十岁零八个月)、泽天夬卦(五阳生,十三岁零四个月),直到十六岁生乎六阳,变为乾卦的纯阳之体。

由初生婴儿至十六岁少年,得元气三百六十铢,加上父母祖 二十四铢,共三百八十四铢,正合一斤之数,阳精成熟将泄,情欲始萌,为人道的“第三变”。

男子应乎六阳之乾卦,精满气足神全,生殖器无念而举,每日可自然发生六次,夜半子时必阳生。

十六岁之后,七情六欲萌动,知识渐开,机诈日深,识神主事,名利分心,情欲伤身,每九十六个月,耗元气六十四铢,而生一阴。

由二十四岁为天风姤卦,经天山遁卦(二阴生,三十二岁)、天地否卦(三阴生,四十岁)、风地观卦(四阴生,四十八岁)、山地剥卦(五阴生,五十六岁),至六十四岁,将三百八十四铢元气耗尽,六阴生,为纯阴之坤卦,而死期将至。

以上为一般情况,具体分析则因人而异。

现代文明社会,电影、电视等各种传媒使少年儿童过早开化,男子不及十六岁便遗精耗气者所在多有。

更因社会上欲海横流,官场、商场、情场争斗不休,一些夙慧神童英年早逝者亦不在少数。

然而又因现代医疗条件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繁荣,年至八十而身强力壮者也屡见不鲜。

至于得道家养生之术而享高寿遐龄者,更是理所当然。

内丹学修炼功夫是一种人体返还工程,即由坤卦返回乾卦的返老还童之术。

内丹学原理是认为宇宙演化和人体生命都可以从逆的方向上进行反演的思考。

所谓顺则生人生物,这是自然界新陈代谢的一般规律;所谓逆则修炼成仙,则是向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挑战,采取宇宙的无限生机,补偿自己的先天生命力,进而使自身的信息融化入宇宙之中。

人体的生命力最显见的,是心脏的跳动和肺部的呼吸,进而是人脑的思维能力。

人只要息不停、脉不住,思维不断,则还有生命存在;如果这些先天功能停止,则生命力耗尽,便是死亡。

丹家讲“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以丹法自我控制生命力,炼到息停脉住,识神排除,便是“活死人”,从而突破生死的极限。

内丹家以“三关修炼”阻止人体熵效应,通过“炼精化炁”的初关仙术,将精气凝炼为炁,精化尽只剩下炁和神,便是“三归二”的过程。

进而经过“炼炁化神”的中关仙术,使神 合凝为神,便是“二归一”的过程。

最后一著“炼神还虚”的上关仙术,使神还为虚无之道,便是“一还○”的过程。

这样人体沿着逆的方向由衰老之体补养修炼到“第三变”的童真之体,再由“第三变”返到“第二变”,继由“第二变”返回“第一变”,直到不生不灭的虚无之位,丹功就炼成了。

内丹学认为,宇宙的自然本源是道,道就是虚无,是宇宙中唯一不生不灭的○。

炼神还虚,就是要炼得神不自神,形神两忘,不见有道法可修,不见有神仙可证,尽归虚无,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

内丹学中所谓“得道成仙”的概念,也无非是虚无一个圈子。

世人像在现实社会中求名、求利、求色、求权一样追求长生成神仙,这本身就和内丹学的理论背道而驰。

内丹功夫以“有为法”入“无为法”,“有为”是手段,“无为”是目的。

修炼内丹,不下一番艰苦卓绝的苦功夫不行,脱离开自然无为之旨,执象而求之也不行。

自然无为并非不修不炼,得过且过,而是要破除“法执”和“我执”。

终生死抱丹诀,冥顽不灵者为法执;贪生畏死,热衷私利者为我执。

丹家欲求长生,先要看破生死;欲炼丹功,先要参透法诀。

《唱道真言》云:“炼丹,非有事事也。

无所事事,方谓之炼丹。

人能无所事事,以至于心斋、坐忘,丹亦何必炼?丹至于不必炼,乃善于炼丹者也。

”又说:“夫无上之道,原无可道;无上之丹,原无所为丹;欲执象而求之,背道远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