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矿山公园建设与废弃矿山开发研究
矿山公园项目实施方案

矿山公园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矿山公园是指将废弃的矿山进行改造,打造成集休闲、观光、体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园,旨在保护环境、挖掘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矿山公园项目已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项目目标。
1. 利用废弃矿山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提升城市形象;2. 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供市民休闲娱乐场所;3. 挖掘矿山历史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4.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
三、项目内容。
1. 矿山修复。
对废弃的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植被恢复、水体治理、土地整治等工作,使矿山环境得到改善,恢复生态平衡。
2. 公园规划。
根据矿山地貌特点和历史文化,进行公园规划设计,包括游憩区、运动场所、文化展示区等功能区域的布局,注重景观与生态的融合。
3. 设施建设。
在公园内建设必要的设施,如休息点、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为市民提供便利的休闲娱乐场所。
4. 文化挖掘。
结合矿山的历史文化特点,开展文化展示、主题活动等,展示矿山的发展历程,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5. 安全保障。
加强公园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安全设施,保障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立项阶段。
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投资规模,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2. 规划设计阶段。
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公园规划设计,征求相关部门和市民意见,形成最终的规划方案。
3. 建设实施阶段。
按照规划方案,组织施工单位进行矿山修复和公园建设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 设施配套阶段。
配套公园设施,包括休息点、游乐设施、文化展示设施等,提升公园的服务功能。
5. 完善管理阶段。
建立健全的公园管理机制,制定公园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管理和文化活动。
五、项目效益。
1. 城市形象提升,增强城市软实力;2. 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 丰富市民休闲娱乐选择,改善居民生活质量;4. 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升城市品质。
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路径

型矿 山, 有 些是历史上有 过大规模 开采 痕迹的矿业 开采地 , 还有 一些 依然正在 进行 的大型矿业开采地 。总体上 , 江西矿
矿山, 可依 据建 立大 型矿 山 、 关 闭 小型 矿 山的调 整结 构而
朵金 花 ” 。
长 期 以来 所 从 事 的 矿 业 开 采 活 动 也 为 江 西 留下 了 大 量 的矿 业 遗 产 , 这 些 矿 业 遗 产 有 些 是 开 发 殆 尽 5年 , 全省矿山数量在 2 0 1 0年基础 上减少 I N, 矿
目阶 段 性 成 果 ( 1 2 G L 0 4 )
作者简介 : 涂海丽【 1 9 7 9 一 ) , 女, 湖北孝感人 , 讲师 , 硕士 , 从事信 息管理研 究; 黄 国华 ( 1 9 8 1 一 ) , 男, 江西九江人 , 讲 师, 硕士 ,
一
在矿 山环境整治 中, 国土资源厅将关闭矿 山分为宜 “ 建” 、 宜“ 农” 、 宜“ 林” 、 宜“ 园” 和宜“ 景” 等类型 。 由于较多大型矿山 在 开采过程 中 , 造成严重 的地质 问题 , 宜“ 农” 、 “ 林” 难度 较
大, 而将 其合 理改造则将节省成本并促进相关产业开发 。因 此, 建立合理的矿山公 园研究 和利用机制将有利于改善 当地
西矿 业 遗 产 旅 游 资 源 开发 的主 要路 径 。 关键词 : 江西 矿 业 遗 产 ; 旅游 ; 开 发 路 径
中图分类号 : F 5 9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 2 0 1 3 ) 3 6 — 0 2 5 4 — 0 2
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路径 2021年文档

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路径 2021年文档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路径-2021年文档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路径一、江西矿业遗产分布情况江西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矿藏分布广泛。
在已知的150多种矿物中,江西有140多种。
其中,已探明储量84种,居全国前6位的有37种,居全国前5位的有33种,居全国前3位的有21种,居全国第一位的有11种。
黑色金属包括铁、锰、钛和钒;江西是中国最大的铅、锌、铌等稀有金属冶炼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13种贵金属、铜、铌冶炼基地。
大理石、高岭土、花岗岩、石英砂、硫、磷等非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优势突出的矿产有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和放射性矿产,特别是铜、钨、铀、钽、铌和稀土,被称为“五朵金花”。
长期从事的矿业活动也为江西留下了大量的矿业遗产。
这些矿业遗产中,有些是已经完全开发和关闭的大型矿山,有些是历史上有大规模开采痕迹的矿区,有些仍在进行中。
从总体上看,江西矿业遗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可开发价值高,大型矿产地与典型矿产产地并存。
近年来已有三家国家级矿山公园获批,分别是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第一批)、德兴国家矿山公园(第二批)和安源国家矿山公园(第二批),这些矿山公园也是省内有突出矿业特色以及矿业遗产地的旅游开发价值。
江西除已被列为国家矿山公园并已开工建设的几处矿业遗产资源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矿业遗产资源,包括蒙山古银矿、瑞昌铜陵铜矿、大禹西华山钨矿、于都盘古山钨矿。
蒙山银矿至少在元代就采用了“采银铸锭”的一站式流程作业方式,创造了中国发现的第一个采矿综合体。
瑞昌铜陵铜矿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铜矿之一。
伊春钽铌矿区是一个含钽、铌、锂、铍、铷、铯的超大型矿床。
也是我国重要的稀土分散元素矿产资源基地。
2、开发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必要性江西省也面临严重的矿产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矿产枯竭和废弃矿山环境治理。
据统计,全省11个重点钨矿山已进入资源枯竭或严重危机程度,在未来其他有关矿产资源也将出现短缺状况。
对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考

提 到矿 业 遗 产旅 游 的开 发就 不 得 回避矿 山公 园 的建 设 。实际上 , 矿 山公 园的建设是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存 在形式。江西境 内景德镇高岭 国家矿 山公 园已建成并对外开 放, 德兴 国家矿 山公 园和萍乡安源 国家矿山公园两处正在建 设中, 瑞 昌铜岭铜矿 国家矿 山公 园在筹建 中。而江西省 内其
还拥有炼铜 矿 、 金矿 、 银矿等一大批工矿企业 , 可 以发展集古
矿 遗址 景 区 观 光 和 现代 化 大 型采 选 矿 工 业 的观 光 旅 游 。筹 建 中 的铜 岭铜 矿 国 家矿 山公 园可 以与 青 山 自然 景 观 互 补 , 形 成 矿 业遗 址 一自然 景观 带 。上 高 县 蒙 山银 矿 遗 址 是 目前 国 内 最 大、 最 完 整 的银 矿 遗 址 。另 外 , 上 高县 有 丰 富 的硅 灰 石 、 石 灰
他 矿业 遗产 地 大 部 分 还 处 于 自然 的开 采 废 弃 状 态 ,迫 切 需 要 进 行保 护 与 利用 规划 。
二、 矿 业 遗产 旅 游 开 发 的 思 路
区整合 , 形成融矿业遗产 、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旅游为一体的
萍 乡 特 色 旅 游 项 目。 德 兴 市 不 仅 有 建 设 中 的 国 家 矿 山公 园 ,
[ 关键词】江西矿业遗产旅游 ; 整体规 划; 市场定位
[ 作者简介】 涂海丽( 1 9 7 9 -) 女 , 湖北孝感人' 东 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中J , 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信
息管理研究; 黄国华 1 9 8 1 _), 男, 江西九江人,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
景德镇的高岭古 矿遗 址与 自然 风光 、休 闲度假等主题结 合, 形成 了汪 湖生态游览 区、 瓷茶古镇游览 区 、 梅岭休 闲度假
矿山公园景观改造工程方案

矿山公园景观改造工程方案1. 背景介绍矿山公园是一个被废弃的矿山改造而成的公园,位于城市的西部郊区。
在过去,这片区域曾经是矿工们开采煤炭的地方,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这里的矿山逐渐废弃,成为了一片荒地。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部门决定将这片废弃的矿山改造成一个公园,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和提供自然环境。
2. 目标与需求在矿山公园景观改造工程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将这片废弃的矿山变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公园,提供给市民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我们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 提升矿山公园的景观质量,包括通过绿化、种植花草树木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美化公园景观。
- 为市民提供休闲活动的设施,包括散步道、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场所等。
- 保持矿山原有的特色,充分利用坡地、沟渠等地貌特征,将其融入公园景观中。
3. 设计理念在设计矿山公园的景观改造工程方案时,我们将以“回归自然、拥抱生态”的理念为指导,旨在通过优化矿山公园的景观,打造一个充满绿色、生机和活力的市民休闲场所。
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 以绿色植被为主要设计元素,增加公园的植被覆盖率,创造出绿意盎然的景观。
- 结合矿山原有的地貌特征,利用山坡、沟渠等地貌元素,打造出多样化的景观空间。
- 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采用生态工程技术,改善水体环境、土壤质量等,提升公园的生态价值。
4. 具体方案(1)绿化景观设计为了提升矿山公园的景观质量,我们将在公园中大规模种植各种绿色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等,并在矿山原有的山岗和沟渠中种植野花,打造出一个自然生态的植被景观。
同时,我们还计划在公园中增设草坪、花坛等绿化设施,提供市民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
(2)休闲设施设计为了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设施,我们将在公园中建设散步道、健身步道、儿童游乐设施等休闲设施。
同时,我们还将在公园中设置休息亭、座椅等设施,方便市民休息、观赏景观。
(3)地貌元素融合设计为了保留矿山原有的特色,充分利用地貌元素,我们将在公园中设计多样化的景观空间,结合山地、水体、植被、建筑等元素,打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
矿坑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以红河州建水县龙窑生态城矿坑废弃地成为例

矿坑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以红河州建水县龙窑生态城矿坑废弃地成为例摘要: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废弃矿山的土地再利用是挖掘城市资源的有效手段,通过景观干预对场地内的废弃构筑物、地形、自然元素进行景观改造、重组、整合和利用,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废弃矿山将成为人们参观采石遗迹、游览自然景观、体味地域文化的休闲胜地,以科普教育为主线多产业融合是激活废弃矿山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了矿山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营理念。
关键词:矿山公园景观改造生态修复景观更新1前言矿山公园建设,是对新的地质资源的一种利用方式,是实现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业遗迹资源得到保护和永久利用的有效方式。
它担负着恢复矿山生态环境、促进枯竭型矿山经济转型、保护矿业遗迹和地质遗迹和发挥旅游经济效益的多重使命。
同时还充分展示我国社会文明史的客观轨迹和灿烂文化、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普及提供重要的对象[1]通过重组和空间优化更新的方法,利用原有的场地构筑物和设施创造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游憩活动和空间形式,是废弃地更新的最有效手段和直接动力。
2改造与设计基地紧邻鸡石高速,基地北侧接仁和路,南侧青山路,西接永祯路。
龙窑生态城规划设计范围约为2.46km2,重点研究范围约为4.85km2 ,景观生态系统范围约为68.1hm2,采矿区遗址森林公园面积为29.8hm2。
以“打造紫陶文化名片,建设龙窑生态旅游综合体”为总目标,科学全面地发掘自然资源、文物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价值,打造集文物保护、科学考古、自然休闲、旅游度假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采矿区遗址森林公园,具有高品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宜居宜游的山地生态城市综合体。
以建水特有的紫陶文化为依托,结合现有自然景观,保留场所记忆,力求将独特的矿业文化风貌展现给游人,创造出丰富的景观体验。
矿坑公园设计应突出多产业旅游的设计思路,合理组织游览空间,设定不同的景观活动区域,充分利用矿坑遗址独特的历史记忆,改造成景观创意园区为城市周边旅游带来新的思路。
矿山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遭受到了破坏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开始利用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和旅游开发,将废弃矿山改造成矿山公园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矿山公园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为某市的一个废弃矿山项目,旨在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建议。
二、项目基本概况1.1 项目名称:某市废弃矿山公园项目1.2 项目地点:某市1.3 项目规划面积:约1000亩1.4 项目投资总额:约5000万元1.5 项目建设周期:2年1.6 项目主要内容:矿山生态修复、公园景观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3.1 市场分析废弃矿山公园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景点形式,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增长,废弃矿山公园的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而且,某市目前并没有类似的大型矿山公园,因此该项目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3.2 技术可行性分析废弃矿山公园项目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矿山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
在生态修复方面,需要通过植被恢复、水体处理等手段,将废弃矿山变成一个有着较好生态环境的公园。
而景观设计方面,需要根据矿山的地貌特点和历史文化,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景点和游览线路。
3.3 经济可行性分析从投资回报率来看,废弃矿山公园项目是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的。
首先,通过对矿山的生态修复,可以提高土地的价值,增加土地的多功能利用价值,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景点,矿山公园将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3.4 社会可行性分析废弃矿山公园项目对于当地的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项目的建设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其次,项目的建设将带动当地的就业岗位增加,提高当地的就业率,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探讨摘要: 矿山公园越来越成为后矿业时代解决废弃矿区场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运用景观手法将废弃矿区场地改造成矿山公园,使得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矿山公园的发展现状历程、建设存在问题和景观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结论和展望。
关键词:矿山公园发展历程存在问题景观设计矿山公园是运用景观设计方法,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集旅游、生态、科研等多种价值于一体的特定的空间区域。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矿山区域开采废弃地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当地可持续发展,矿山遗迹的改造逐渐提上日程,矿山公园发展建设应运而生。
一、国内矿山公园发展历程我国矿山公园发展起步与国外相比较晚,按照时间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1980年代-2000年)1987年,原地质矿产部在《关于建立地质保护区规定的通知(试行)》(地发[1987]311号)中,首次以部门法规的形式,提出对包括采矿遗址在内的地质遗迹建立保护区。
(二)发展阶段(2000年-2004年)2000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77号),将“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典型产地”作为地质遗迹景观主要内容之一。
2000年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的四川自贡,将“保存有世界最早的采盐油气井”列为“主要人文景观”。
2003年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的“广东佛山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也将“明代采石遗迹”列为主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56号),正式命名了国家矿山公园,并启动国家矿山公园的申报与建设工作。
2006年1月2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强调做好矿山地质工作,进一步促进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弃矿山的利用问题由来已久,随着矿产资源开采的枯竭,对于废弃矿山的生态恢复和利用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其中,开发废弃矿山为旅游景观和休闲场所是一个重要路径。
1987年原地质矿产部在《关于建立地质保护区规定的通知(试行)》(地发[1987]311号)中,首次以部门法规的形式提出对包括采矿遗址在内的地质遗迹建立保护区。
继2000年四川自贡国家地质公园“采盐油气井”和2003年广东佛山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将“明代采石遗迹”列为地质遗迹保护对象[1],2004年11月19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56号)文件,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注重和加强对矿山开采形成的矿业遗迹的保护和开发[2],同时也是我国正式提出建设国家矿山公园的开端。
200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首批共计28处国家矿山公园开始建设,截止目前,10多个国家矿山公园相继开园。
2010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函(2009)1183号)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矿山废弃地合理利用和推动国家矿山公园建设。
1江西矿产资源开发及废弃矿山概况截至2007年底,江西省内已发现各种有用矿产183种(以亚种计),矿产地5000余处,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124种,已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119种,矿产地1476处。
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我省有36种,其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铜、钽、重稀土、铀、钍、铷、伴生硫、化工用白云岩、麦饭石、黑滑石等10种,第二位的有钨、铋、银、铌、铯、碲等8种,第三位的有金、铍、锂、化肥用及制灰用灰岩、玻璃用砂及玻璃用砂岩、海泡石粘土等12种。
但是,江西省也面临严重的矿产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矿产枯竭和废弃矿山环境治理。
据统计,全省11个重点钨矿山已进入资源枯竭或严重危机程度,其它有关矿产资源也将出现短缺状况。
为此,提出了建立重要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示范工程。
另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相继关闭的矿山环境治理和后续产业转型也将成为资源难题。
根据江西省关于调整矿山开采结构和数量中的调整目标。
2008-2010年,江西省矿山数量减少五分之一,矿山总数到5100个左右。
中期规划,至2011-2015年,全省矿山数量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五分之一,矿山总数减少到4100个左右。
所关闭的这些矿山有些是小型矿山,依据建立大型矿山、关闭小型矿山的调整结构而关闭,还有一些是开采殆尽的大型矿山。
这些矿山关闭后的环境治理和后续利用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
在矿山环境整治中,资源厅将关闭矿山分为宜“建”、宜江西矿山公园建设与废弃矿山开发研究Jiangxi Mine Park'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bandoned Mines郭增勇杜书瑞Guo Zengyong Du Shurui(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抚州344000)(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xi Fuzhou344000)摘要:本文通过回顾矿业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江西省矿山关闭和后续利用的现实状况,指出江西省目前仍缺乏对矿业文化挖掘和矿山公园建设的重视,并从矿山环境治理和矿业城镇经济转型方面提出了江西省建设矿山公园和加强对废弃矿山开发研究的观点。
关键词:矿山公园;废弃矿山;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792-(2010)6-0153-03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lated mining tourism development's theory and practice,combines with the reality of Jiangxi mine closure and follow-up utilization,points out that the Jiangxi mining culture and mine parks construction is still lacking of empha-sis.At last,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points that constructing mine parks and strengthe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bandoned mines..Keywords:Mine Park;Abandoned Mines;Tourism Development 江西矿山公园建设与废弃矿山开发研究153科技广场2010.6“农”、宜“林”、宜“园”和宜“景”等类型。
由于矿山在开采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地质问题,宜“农”、“林”难度较大,如将其合理改造则将节省成本并能促进相关产业开发。
因此,建立合理的矿山公园研究和利用机制将有利于改善当地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促进江西废弃矿山的治理。
2矿业旅游开发的国内外研究及问题国内关于矿山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向:一是废弃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对工业废弃地改造,使其具有观光休闲价值和开展旅游活动的功能,这种开发主要源于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遵循生态原则的合理改造;另一方向是工业旅游的研究成果推动对废弃矿山和矿业遗迹改造。
以当地工业旅游的理念,对矿山进行重新设计和建造,营建适合开展旅游活动的场所,这种旅游开发形成了类似主题公园的矿山公园建设。
从两种理念来比较,废弃地治理的理念是一种被动的资源利用思想,环境治理和产业转型是其重要目的,而工业旅游的开发则是以主动资源利用为理念,通过对废弃矿山的人文、自然景观进行整合并合理改造,最终创造出当地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比之下,废弃地改造的思想符合生态学思想改造环境的视角,而关于工业旅游开发的思想则符合旅游开发的观点,尽管二者不同,但都以废弃地为改造研究对象,实现当地的产业转型。
国外没有矿山公园的概念,而主要以矿业遗迹旅游开发为主,建立的目的多出于对矿业遗迹的保护。
从表面上看,我国关于矿业遗迹和废弃矿山旅游开发与国外类似,但如果进一步分析其发展脉络便会发现,二者有一定不同之处。
国外矿业遗迹保护和旅游开发从属于遗产管理的研究,在开发中更加注重对遗迹人文内涵的发掘和综合利用;而国内的矿山公园建设则更加富于主题公园的特点,开发中功利性比较明显,较多强调其实施效果,而对矿业文化的保护和矿业遗迹的认同、研究相对欠缺。
另外,国内和国外的废弃地治理的理念也有部分不同,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造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大地艺术,美国艺术家哈维·菲特把纽约州的一座废弃青石采矿场创造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奥普斯40[3]。
其后,废弃地改造的观念开始影响国内外的生态学观念,国外废弃地治理起源于艺术思想,注重对细节的改造和生态学思想的融合,创造独具个性的产品。
相比之下,国内在废弃地改造中还缺乏实质性的艺术成果,在废弃地改造中过度追求环境治理效果和旅游开发,对艺术性的追求和产品最终效果较少关注,产品雷同化趋势严重。
3江西矿山公园建设的意义根据国家关于矿山公园的分类,矿山公园分为国家矿山公园和省级矿山公园。
其中首批共计28处国家矿山公园于200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列入其中。
2010年4月30日国土资源部公布第二批33个国家矿山公园,江西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和江西德兴国家矿山公园获批[4]。
3.1总体建设目标的要求从总量上算,到目前为止,江西共三家国家矿山公园,仅为国家矿山公园总数的1/20,与江西矿产资源大省的地位并不匹配。
另外,从目前来看,我国面临城市转型和各地相继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状况,矿山关闭和矿山经济转型都会对未来废弃矿山的转型利用提出挑战,废弃矿山的旅游开发也会促进未来相当大数量的国家级矿山公园建设。
3.2经济转型和环境治理的要求随着矿山的资源枯竭,尤其是大型矿山关闭后,必然面临当地居民的安置和就业问题,如果难以解决经济的转型,伴随大量矿山关闭出现的失业和当地人口外流等社会问题,都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建设矿山公园不仅可以实现当地经济的转型,开展旅游和娱乐业,增加当地就业,还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其次,一般情况下,矿山关闭通过论证后并不能保证矿山的长期稳定,目前还不能做好对关闭矿山长期和良好的检测效果,通过矿山公园的建设可以实现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的多渠道来源,同时旅游业开发所要求的优质环境也会促进当地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4江西废弃矿山开发矿山公园的实现路径4.1建立省级矿山公园体系,加强资源保护开发评选一批具有历史、人文价值和矿产知识普及价值的矿山进行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加强矿山公园的体系建设,形成江西独有的矿山公园群,突出各自的特点,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突出其体系优势。
同时在开发前必须做好环境评价的工作,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项目坚决不能上马。
在开发过程中要做到环境友好,实现长远利益。
4.2借鉴国外经验,开发矿业旅游城镇相对于我国矿山公园的建设,矿业城镇是国外废弃矿山资源旅游开发的主要方向,矿业旅游城镇更加注重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延伸。
与矿山公园相比,矿业城镇的建立需要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废弃矿山的产业延伸研究。
通过发掘当地的矿业文化和矿产科普知识,围绕以当地人文—历史—资源综合载体的旅游吸引物建立产业延伸体系,打造和开展一批以当地矿业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以综合性和富有当地矿业文化特色的“食住行,游购娱”来吸引游客和开展旅游项目。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协调景观与文化的和谐,使参观者不但增长了见识而且学到了知识,同时可以承接一些学校的教学活动,使其变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4.3建立省级矿山公园体系154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江西尚未有省级矿山公园的严格评审体系和实质性的省级矿山公园。
建立相应的江西省矿山公园评审和管理机构是当前矿山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省级矿山公园的梯队建设,逐步完善矿山公园的申报和管理体制不仅可以加大对矿山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改善提高矿山公园的环境,同时也是对国家关于建立国家及省级矿山公园体系的落实,为评审国家矿山公园积累经验,避免无序申报和盲目评审等问题。
这就需要出台一套切实可行的法规进行调控,指引。
4.4加强废弃矿山旅游开发与矿山公园建设的研究从目前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来看,矿山公园的中心吸引物主要分为两类:遗迹类(凤凰山等)和资源类(黄石、阜新海州等)。
遗迹类矿山公园以古代采矿遗迹和采矿历史等人文景观构成核心吸引物,而资源类多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型采矿地,矿产知识和矿产开采历史等构成其核心吸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