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简介 PPT
合集下载
ppt宋庆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主要形式
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
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 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 定和执行;参与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国家机 构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民主监督是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框架下 ,由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的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
她们扮演了
关于政协你知道多少
主题
从宋庆龄 谈多党合作
适用于可爱卡通及相关类别演示
宋庆龄的生平
1893年1月27日,诞生于上海。 1907年赴美国留学。 1913年获文学士学位毕业。冬,任孙中山秘书。 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1922 年8月23日在上海寓所陪同孙中山与李大钊 等会晤,商讨国共合作等问题。 1925年初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1927年8月1日,支持南昌起义。2 日选为南昌起 义的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29年5月参加南京的孙中山国葬仪式。行前发表 《关于不参与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 1932年12月,与蔡元培、鲁迅、杨铨等在上海组 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6年12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7年7月,在上海寓所接待周恩来、博古和林伯 渠,拥护共产党共同抗日的主张。11月,发表《 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
宋庆龄的生平
1949年7月1日在上海发表《向中国共产党致敬》 一文 9月,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 1957年9月,在全国妇联第三届执委会第一次会 议上,被选为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1959年4月,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62年11月12日,发表《孙中山和他与中国共产 党的合作》一文。 1981年5月被中共中央政治局接收为中国共产党 正式党员。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 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同月29日晚8时18分 在 北京寓所逝世。
宋庆龄简介 PPT

1940年三姐 妹的合影
1913年宋庆龄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 获文学士学位。这是她的大学毕业照。
1913 年春,当她以优异 的成绩毕业于威斯里安女子 学院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以 后,便决定立即问国, 蔼龄担任孙中山的秘书。
1894 年,孙中山第一次在宋 家见到了宋庆龄。当时,她仅仅 是个一岁多婴儿。以后,孙中山 常在宋家寄居,受到宋家的尊敬 和热情接待。孩子们把这位“温 文尔雅”的叔叔视若“教父”一 般。孙中山的救国理想和革命的 献身精神,在宋庆龄幼小的心灵 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15年 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在东京结婚。
“我当时并不是爱 上他,而是出于对 英雄的景仰。我协 助他工作,是出于 少女的罗曼蒂克的 念头——但这是一 个好念头。我想为 拯救中国出力,而 孙博士是一位能够 拯救中国的人,所 以,我想帮助他。”
1919年, 国父孙中 山与国母 宋庆龄的 结婚4周 年纪念照 。
宋庆龄别墅原址
失去孙中 山后的宋庆 龄,32岁
她失去了她的丈夫、领袖 、导师以及给她父亲般慈爱的人 。她伤心极了。但是,每当她想 起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革命 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时 候,心里又油然生起一股巨大的 力量。
3、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孙中山先生病逝后,特别 是国民革命形势的发展,工农 群众运动高涨,引起了国民党 右派的极度恐慌和仇恨。他们 勾结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伺机反 扑,或纷纷组织党内右派进行 分裂活动。
1925 年在北京,孙中山先 生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道路。 宋庆龄守在病榻旁日夜待候, 体贴入微,经历了她一生中最 为悲痛的时刻。3 月12 日晨, 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 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时候只 有59 岁,他和宋庆龄结婚还不 满十年。
宋庆龄个人简介 ppt

宋庆龄小时侯,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 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因为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 教她叠花篮。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父亲让以后再教 她吧,宋庆龄说不行,跟她约的今天,因为她你说过, 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 可以的。 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认为不能言而无信,于是便 独自一个人留在了家里。
视频观看
/ w_19s0p79sn9.html?soc ial_platform=wechat_f riend&p1=2_21_211&vfm =m_553_wxfx
https://compaign. /v/XMTkx ODM2O • 并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
化、教育、卫生与福利
事业中
与邓小平等出席全国政协的茶会。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 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想:如果和孙中山同时撤离, 目标太大,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于是她坚持自己留下,使敌军误以为 孙中山还在,不会过早冲进府来.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撒离。 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他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肩背药箱, 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由护卫带着出了总统府,避过叛军,平安地登 上了永丰兵舰。 宋庆龄化装成士兵由卫士护卫冲出大门。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 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 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 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 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1940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 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统习惯,宋 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国母”。 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 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国母宋庆龄》课件

终身贡献
1
逝世后的传记
宋庆龄去世后,人们对她的纪念如同对国母一般尊敬和感激。许多著名的作家、 历史学家写过关于她的传记和历史研究。
2
对中国现代女性事业的影响
宋庆龄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她的一生,她通过领导和策划,推动了中国女性事业的 发展和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3
后人纪念宋庆龄的方式
中国许多地方都设有纪念总理宋庆龄的馆、公园和纪念碑等。近年来社会各方面 在纪念宋庆龄的方面不断发挥创意,如绘画、书法、摄影、诗歌、音乐、电影等。
《国母宋庆龄》PPT课件
本次课件将介绍著名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宋庆龄女士的一生。她为中国女性 争取平等权益,为革命事业默默付出,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个人简介
生平介绍
宋庆龄,1893年出生于江苏省松 江县。是五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 小的一个。
抗战时期的经历
宋庆龄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 国主义者,她致力于抗日战争, 曾于1940年担任原国民政府宣传 部长和文化教育部长。
宋庆龄为中国的对外交流和国际事务作出了杰出贡献。她多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与各国领导 人接触、交流和展开友好合作。
与国际妇女运动接触
宋庆龄积极参与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的工作。她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厅妇女和 社交主义建设部委员,并受命代表中国出席联合国关于妇女权利问题的大会。
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会议
作为中国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妇女儿童事业的倡导者,宋庆龄多次代表中 国出席国际会议,推动中外联系和各领域的合作。
2
儿童救助运动
宋庆龄认为儿童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和成长是国家未来的保障。因此,她 不断推动儿童救助事业的发展,并为其捐献大量财物。
3
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宋庆龄幻灯片

3、“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
未来充满了希望。”
爱国名言
1、读书不忘报国,报国不忘读书。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大家
理解感悟 1、“拥有五千年文明的 中国,没有被淘汰,也 不可能被淘汰。”
2、 “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 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拥有五千年文明 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她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绝 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有多少仁人志士正 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 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 界!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 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 优良的传统……”
勤奋 思索 估计 沉睡
文静 传统 振兴 忧虑 悠久 不以为然 温文尔雅 艰苦卓绝 仁人志士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14自然段内容。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逐步体会宋庆龄的爱国情感,激 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课文。
学习提示(默读课文反馈)
1,、班里举行的历史问题讨论会上,宋庆龄 做了哪些准备? 2、那位美国学生怎样评价中国的? 3、宋庆龄对美国学生的评价持什么态度?又 是怎样反驳的? 4、同学们对宋庆龄的反驳持什么态度? 5、从中你认为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我不能失信》优质课PPT课件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不仅 是个守信的人,还是个诚实的人。
点睛之笔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 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守信比 玩重要,诚信是第一位的。
耐心地等待
宋庆龄在家等候小 珍的午
独自一人 百般无聊
对比 小珍没来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很想去这位伯伯家?
宋庆龄如果去了伯伯家,会怎么样?
她会看到漂亮的鸽子,伯伯 也许会送她一只鸽子呢。
她会喂鸽子吃食,和鸽子做游戏。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词语积累(与“诚信”有关的词语)
一诺千金 金口玉言 说一不二 信誓旦旦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抱诚守真 以诚相见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课堂演练
一、选字填空。 耀 要 药 闪_耀___ 盼 畔 判 湖_畔___ 歉 欠 纤 __欠__钱
__药__品 企__盼__ __纤__夫
只_要___ __判__断 道_歉___
二、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尖尖的
眼睛
红红的
嘴巴
耐心地
孩子
守信用的
等待
课后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个人在家是很 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这句话的理解。
那我…明…白回了来,你我去们小的珍庆家 解龄释是一个下守,信表用示的歉孩意子,。改天 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
庆你龄不,是你一怎直想 去么伯不伯走家啦吗? ?改天再 教小珍吧。
过 如 见 可能 和 今 我我 了 多以果 到,不去 小 天 教会走 不我 她的做爸不,了 珍 她 她扑了 好忘 时,人爸行妈! 约 来 叠空, 啊要但记 向,!妈我 好 我 花不小的!信了 她我我。昨 了 们 篮行珍,守这 道已不您天 , 家 。!来那经诺件 歉说,想言事 是。, 起来了,就不能失信 了!
点睛之笔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 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守信比 玩重要,诚信是第一位的。
耐心地等待
宋庆龄在家等候小 珍的午
独自一人 百般无聊
对比 小珍没来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很想去这位伯伯家?
宋庆龄如果去了伯伯家,会怎么样?
她会看到漂亮的鸽子,伯伯 也许会送她一只鸽子呢。
她会喂鸽子吃食,和鸽子做游戏。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词语积累(与“诚信”有关的词语)
一诺千金 金口玉言 说一不二 信誓旦旦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抱诚守真 以诚相见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课堂演练
一、选字填空。 耀 要 药 闪_耀___ 盼 畔 判 湖_畔___ 歉 欠 纤 __欠__钱
__药__品 企__盼__ __纤__夫
只_要___ __判__断 道_歉___
二、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尖尖的
眼睛
红红的
嘴巴
耐心地
孩子
守信用的
等待
课后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个人在家是很 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这句话的理解。
那我…明…白回了来,你我去们小的珍庆家 解龄释是一个下守,信表用示的歉孩意子,。改天 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
庆你龄不,是你一怎直想 去么伯不伯走家啦吗? ?改天再 教小珍吧。
过 如 见 可能 和 今 我我 了 多以果 到,不去 小 天 教会走 不我 她的做爸不,了 珍 她 她扑了 好忘 时,人爸行妈! 约 来 叠空, 啊要但记 向,!妈我 好 我 花不小的!信了 她我我。昨 了 们 篮行珍,守这 道已不您天 , 家 。!来那经诺件 歉说,想言事 是。, 起来了,就不能失信 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完美版

•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
•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子方法 :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继续 运用我 们总结 的这些 体会句 子的方 法去学 习课文 ,一定 会有更 多的收 获。
•
日积月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 化宝库 中的一 笔财富 ,这节 课我们 一起细 细品读 鲁迅先 生文章 中的脍 炙人口 、发人 深省的 名言警 句。
•
1、学生自读。指名读。
•
2、理解重点词语:
•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
趣味语文
•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 故事, 这节课 我们就 来读一 个鲁迅 巧对先 生的故 事。
•
2、学生自读。指名读。
•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 得好?
•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 搜集此 类故事 ,与同 学们交 流。
•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
•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宋庆龄ppt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 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 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 久的纪念。
为什么“人们怀着 崇敬的心情前来 瞻仰宋庆龄的故 居,也总爱在这 两棵樟树前留个 影,作为永久的 纪念”?
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
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 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 风范和高贵品质,人们在樟树前留影 纪念,表达了人们对故居主人宋庆龄 同志的衷心爱戴和怀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第1课时)
宋庆龄(1893~1981年) 政治家,社会活动家, 广东文昌(今属海南) 人。宋庆龄,是举世闻 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 义、共产主义和国际主 义的伟大战士,是杰出 的国际政治活家、中华 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 人。
稠密
粗壮
纪念
崇敬
蓬蓬勃勃 繁衍后代
瞻仰
搬家
枝枯叶落 四季常青
√
2.不变的; 3.时常。
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那么
, , 。
樟树不高,但它
gàn
的枝干粗壮,而且伸 向四面八方,伸得远
·
·
远的。稠密的树叶绿
得发亮。樟树四季常
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
那么蓬蓬勃勃。
“我舍不得那么樟树的内 在美又是什么?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 久保持。
石榴树 比较 樟树
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读第5节,想一想: 这还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其实,樟树即是它们的主人——宋庆
龄的化身。她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 革命斗志,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世界和 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在任何情况下都 保持着坚定的政治原则,威武不屈,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动。
永久保持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为新中国而奋斗!
• 1945年
• 9月,在重庆上清寺桂 • 园张治中住所同毛泽东 • 会见。
• 12月,离重庆回到上海。组织“中国福利基 金会”(即“保卫中国同盟”的后续组织), 从事妇女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救济事业, 支持进步组织和民主力量。
1950年4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救济 代表会议。 当选为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11月23日,出席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 和平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25 年在北京,孙中山先 生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道路。 宋庆龄守在病榻旁日夜待候, 体贴入微,经历了她一生中最 为悲痛的时刻。3 月12 日晨, 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 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时候只 有59 岁,他和宋庆龄结婚还不 满十年。
1925年孙中山 丧礼完后,宋 庆龄于4月11 日返回上海。
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 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 义的伟大战士。
国母
1.童年和少女时代
2.爱情、革命和理想 3.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4.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
5.为新中国而奋斗
• 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 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 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 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 启蒙老师。母亲倪桂珍是徐光启的 第十七代孙女。其家庭成员为:宋 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 宋子良、宋子安。
抗战期 间1942 年,宋 庆龄49 岁
她到处演讲,撰写文章,呼吁 人民为抗战出钱出力。有一次, 她到上海南洋女子中学演讲,教 师和学生满满一堂。宋庆龄穿着 朴素,带着慈祥的、充满信心的 微笑,操着亲切的上海口音,向 师生们介绍抗日形势,号召妇女 们爱祖国、爱人民,为中国抗战 贡献一份力量。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宣 布无条件投降。 9 月2 日正式 签署投降书。八年抗战,宋庆 龄也同全国人民一道终于盼来 了胜利的一天。但是在短暂的 庆幸之余,她不得不开始思考 一个重大的问题:抗战胜利了 ,中国向何处去?光明与黑暗 的较量也许即将到来,她又将 面临新的拼搏⋯⋯
宋庆龄不顾家庭和社会的 压力,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1927 年8 月,为寻找中 国革命胜利途径,实现孙中 山的遗愿,经过同友人的共 同商讨,宋庆龄决定离开中 国,去莫斯科。
1927年,宋庆 龄34岁
4、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
1931 年9 月18 日,日本 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 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 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蒋介石的 卖国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 极大愤慨,全国很快掀起了抗 日反蒋的浪潮。
失去孙中 山后的宋庆 龄,32岁
她失去了她的丈夫、领袖 、导师以及给她父亲般慈爱的人 。她伤心极了。但是,每当她想 起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革命 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时 候,心里又油然生起一股巨大的 力量。
3、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孙中山先生病逝后,特别 是国民革命形势的发展,工农 群众运动高涨,引起了国民党 右派的极度恐慌和仇恨。他们 勾结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伺机反 扑,或纷纷组织党内右派进行 分裂活动。
1922年6月份16日,广州 发生陈炯明兵变,在危难之际 ,宋庆龄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孙 中山:“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 可以没有你!”
1924年,孙中山顺应历史 潮流,并在宋庆龄的有力帮助 下终于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 的转折,孙中山开始觉悟到建 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孙中山 先后与苏俄代表维金斯基、马 林等人多次密谈,决定跟中共 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前排:宋子安 二排左:宋蔼龄、宋子文、 宋庆龄 三排左:父亲宋嘉澎(字耀 如)、母亲倪桂珍 末排左:宋子良、宋美龄
母女四人合影
童年、少女时的宋庆龄
1909 年9 月,宋庆龄考入美 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Wesleyan College for Women)文学系。 入学后,她勤奋刻苦,阅读了大 量的文史哲著作。同时,她也热 心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她曾担任 学院校刊《威斯里安》的文学编 辑,又是学院文学社的通讯员, 还是院戏剧俱乐部的演员。她的 全面发展深得同学们的钦佩。
1932年 12月,宋庆龄与鲁迅、蔡元 培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任临时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8年 6月14日,邀集中外著名人 士,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 致力于战时医疗救济和儿童福利工作。
在淞沪抗战期间,宋庆龄以 全部精力投入支前工作中。她 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亲临前线 ,或鼓励将士浴血奋战,或慰 劳官兵奋勇杀敌。有时敌机就 在上空袭击,她却镇定自若, 一派巾帼大将风度。
• 1915年 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在东京结婚。
“我当时并不是爱 上他,而是出于对 英雄的景仰。我协 助他工作,是出于 少女的罗曼蒂克的 念头——但这是一 个好念头。我想为 拯救中国出力,而 孙博士是一位能够 拯救中国的人,所 以,我想帮助他。”
1919年, 国父孙中 山与国母 宋庆龄的 结婚4周 年纪念照 。
1940学院毕业, 获文学士学位。这是她的大学毕业照。
1913 年春,当她以优异 的成绩毕业于威斯里安女子 学院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以 后,便决定立即问国,投身 到救国救民的大潮中去。 1914年,宋庆龄接替宋 蔼龄担任孙中山的秘书。
1894 年,孙中山第一次在宋 家见到了宋庆龄。当时,她仅仅 是个一岁多婴儿。以后,孙中山 常在宋家寄居,受到宋家的尊敬 和热情接待。孩子们把这位“温 文尔雅”的叔叔视若“教父”一 般。孙中山的救国理想和革命的 献身精神,在宋庆龄幼小的心灵 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6 年1 月8 日,宋庆 龄出席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一系 列决议草案,重申了国民党 “一大”的纲领,惩处了右 派分子。她本人也被选为国 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妇 女部部长。
1927 年4 月12 日,是 中国现代史上黑暗的一天,蒋 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 党人和革命群众。4 月18 日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他个人 独裁的“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