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人物赏析宋庆龄21页PPT
合集下载
ppt宋庆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主要形式
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
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 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 定和执行;参与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国家机 构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民主监督是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框架下 ,由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的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
她们扮演了
关于政协你知道多少
主题
从宋庆龄 谈多党合作
适用于可爱卡通及相关类别演示
宋庆龄的生平
1893年1月27日,诞生于上海。 1907年赴美国留学。 1913年获文学士学位毕业。冬,任孙中山秘书。 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1922 年8月23日在上海寓所陪同孙中山与李大钊 等会晤,商讨国共合作等问题。 1925年初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1927年8月1日,支持南昌起义。2 日选为南昌起 义的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929年5月参加南京的孙中山国葬仪式。行前发表 《关于不参与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 1932年12月,与蔡元培、鲁迅、杨铨等在上海组 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6年12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7年7月,在上海寓所接待周恩来、博古和林伯 渠,拥护共产党共同抗日的主张。11月,发表《 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
宋庆龄的生平
1949年7月1日在上海发表《向中国共产党致敬》 一文 9月,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 1957年9月,在全国妇联第三届执委会第一次会 议上,被选为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1959年4月,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62年11月12日,发表《孙中山和他与中国共产 党的合作》一文。 1981年5月被中共中央政治局接收为中国共产党 正式党员。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 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同月29日晚8时18分 在 北京寓所逝世。
近代史人物介绍之宋庆龄

近代风云人物介绍
--by 刘灵 张蜜琳 王丁 王艺鸣
宋庆龄
简介
轶事
评价
一. 简介
宋庆龄:(1893~1981) 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 中山的第二任妻子。1927年11月1 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 委员会。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 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 1940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 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孙中山先 生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 统习惯,宋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 “国母”。1981年5月16日,全国 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 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 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其 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对她的评价: 宋庆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 和共产主义战士,并且首先是一位爱国主义的伟大战士。 爱国,是宋庆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且她也是一 位活跃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舞台,具有重要影响和崇高声 誉的社会活动家。拯救祖国,献身祖国,反映在她的一生, 她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 优秀党员,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宋庆龄同志的一生,是为 国为民,为人类进步事业不停战斗奋进的一生,是不断追 求,不断探索,不断认识新事物,接受新思想,紧随着时 代脚步不断前进的一生。她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为 保卫世界和平,为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所建 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永放光芒。
二. 轶事
1. 抽烟:宋庆龄平常是吸烟的,但从不公开。1959年她在会见比利时王太后 伊丽莎白时互相吸了烟,这是宋庆龄吸烟秘史难得的一次公开。据说孙中 山生前多次劝她戒烟,但都未戒成。 2. 酷爱读书:宋庆龄一生酷爱读书。无论是参观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上海共同 生活的故居,还是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个人在北京和上海的故居,人们都 会惊奇得看到他们的藏书之丰富与广泛。 3. 爱好众多:宋庆龄喜欢鸽子不只是因为她喜欢这种文雅的飞禽,还因为纪 念孙中山——他喜欢鸽子,重要的是鸽子象征着和平。宋庆龄还利用工作 之余绘制花卉、动物。宋庆龄喜爱音乐,尤其弹钢琴,直到八十高龄,在 一天辛勤工作之余,也常在卧室里一面弹钢琴(她从不在公众面前弹)一 面哼着她小时候听父亲唱的一些歌曲,作为休息。 4. 生活朴素:宋庆龄以极大的热情主持中国救济总会,将历年稿费的大部分 收入,捐献给妇女和儿童慈善事业,自己全靠工资生活。她曾对身边工作 人员说:“我愿将私宅、私车捐为公有,做一个彻底的无产者。因为我有 工资生活,其余钱交给救济总会使用,也能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件

这是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 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这是宋庆龄故居里蓬蓬勃勃、 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 樟树。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
席,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
人,她又被人们尊称为“国
母”。敌人因为她的英勇坚
持和高贵的品格,不敢迫害
她。她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
的妇女之一。宋庆龄自己没 有子女,但她以博大的爱心,
1.背诵课文。
2.面对宋庆龄故居,面对故居的 两棵樟树,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请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 篇文章。
1、背诵课文。
2、课外查阅有关宋庆龄 的小故事,更多地了解这位伟 大的女性。
欢迎指导!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讲上海宋庆 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具体写了樟 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他永久保 持香气的可贵之处。 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讲人们爱在 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我舍不这得两棵树。”
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上海宋庆龄故居 的庭院里有两棵 树。开门见山
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 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 的香气不变。
•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 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 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 变。
这是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1936年,宋庆龄得知国 民党反动派非法关押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 著名的爱国人士,十分愤 怒。
在那炎热的7月,她不 顾疲劳,带着十几位救国 会的同志,来到苏州高等 法院。自请入狱。敌人被 吓得一个个狼狈不堪。
宋庆龄的一身正气,
这是宋庆龄故居里蓬蓬勃勃、 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 樟树。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
席,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
人,她又被人们尊称为“国
母”。敌人因为她的英勇坚
持和高贵的品格,不敢迫害
她。她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
的妇女之一。宋庆龄自己没 有子女,但她以博大的爱心,
1.背诵课文。
2.面对宋庆龄故居,面对故居的 两棵樟树,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请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 篇文章。
1、背诵课文。
2、课外查阅有关宋庆龄 的小故事,更多地了解这位伟 大的女性。
欢迎指导!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讲上海宋庆 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具体写了樟 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他永久保 持香气的可贵之处。 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讲人们爱在 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我舍不这得两棵树。”
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上海宋庆龄故居 的庭院里有两棵 树。开门见山
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 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 的香气不变。
•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 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 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 变。
这是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1936年,宋庆龄得知国 民党反动派非法关押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 著名的爱国人士,十分愤 怒。
在那炎热的7月,她不 顾疲劳,带着十几位救国 会的同志,来到苏州高等 法院。自请入狱。敌人被 吓得一个个狼狈不堪。
宋庆龄的一身正气,
607宋庆龄

思维敏捷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 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 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 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 利。”
敏言践行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 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 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 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 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1932年12月,她联合学术文化界的知名 人士鲁迅、 蔡元培、杨杏佛等人,组织了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盟的主要任务是: 营救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人民 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同盟一 成立斗了一生才正式入党?
自一九五七年宋庆龄向刘少奇正式提出入党要求,由于 十年浩劫的影响,自此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这件事情一直被 搁置下来,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宋庆龄积极要求入党的信念, 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我虽然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但是我 参加了中国革命。” 直至1985年5月15日患白血病的宋庆龄躺在病榻上,对邓 颖超同志再一次提出入党要求,一连重复了三遍。当日下午 三时,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一致决定接受 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次日下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举行第18次会议,会议通过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 和国名誉主席称号。5月29日宋庆龄静静的闭上双目,与世长 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宋庆龄终于以自己的一生 证明了,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也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谢谢观赏!!!
编辑: 吴乐佳(17护专11班50号) 陈 程(17护专11班31号)
演讲: 吴乐佳(17护专11班50号) 成员:李桂花(17护专11班22号) 刘兴莲(17护专12班21号) 刘普玲(17护专11班43号) 区晓欣(17护专12班6号)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参考课件

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把毕生的精
力都献给了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这就
如20樟21/3/1树0 蓬__蓬__勃__勃_; 授课:XXX
19
• 在危难时刻,她 大义凛然,英勇战斗, 从不向反动势力妥协, 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保 持着坚定的政治原则, 威武不屈,富贵不淫, 贫贱不移,她一身正 气,一身傲骨,那么 高雅,那么高贵,这 就如樟 树 香气永久保持。
授课:XXX
13
•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 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 的香气不变。
•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 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
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
变。 2021/3/10
授课:XXX
14
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 起撤离,宋庆龄却坚定地说: “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 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 走。”
孙中山只能忍痛和宋庆 龄道别。面对强敌,宋庆龄 毫不畏惧,在危难时刻,她 大义凛然,英勇战斗。等到 确定孙中山安全后,才从容 不授迫课:地XXX 冲出了包围圈。 17
2021/3/10
1936年,宋庆龄得知国
2021/3/10
授课:XXX
15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是国
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她又被人们尊称
为“国母”。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
她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敌人因为
她的英勇坚持和高贵的品格,不敢迫害
她。她为反对侵略、保卫世界和平、增
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021/3/10
授课:XXX
宋庆龄简介PPT课件

221924年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幵在宊庆龄的有力帮劣下终亍宋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折孙中山开始觉悟到建立革命武裃的重要性孙中山先后不苏俄代表维金斯基马林等人多次密谈决定跟中共合作迚行国民大革命
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 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 义的伟大战士。
国母
1.童年和少女时代 2.爱情、革命和理想 3.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4.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 5.为新中国而奋斗
失去孙中 山后的宋庆 龄,32岁
她失去了她的丈夫、领袖 、导师以及给她父亲般慈爱的人 。她伤心极了。但是,每当她想 起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革命 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时 候,心里又油然生起一股巨大的 力量。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7
3、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孙中山先生病逝后,特别 是国民革命形势的发展,工农 群众运动高涨,引起了国民党 右派的极度恐慌和仇恨。他们 勾结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伺机反 扑,或纷纷组织党内右派进行 分裂活动。
• 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 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 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 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 启蒙老师。母亲倪桂珍是徐光启的 第十七代孙女。其家庭成员为:宋 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 宋子良、宋子安。
前排:宋子安 二排左:宋蔼龄、宋子文、 宋庆龄 三排左:父亲宋嘉澎(字耀 如)、母亲倪桂珍 末排左:宋子良、宋美龄
1932年 12月,宋庆龄与鲁迅、蔡元 培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任临时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8年 6月14日,邀集中外著名人 士,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 致力于战时医疗救济和儿童福利工作。
在淞沪抗战期间,宋庆龄以 全部精力投入支前工作中。她 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亲临前线 ,或鼓励将士浴血奋战,或慰 劳官兵奋勇杀敌。有时敌机就 在上空袭击,她却镇定自若, 一派巾帼大将风度。
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 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 义的伟大战士。
国母
1.童年和少女时代 2.爱情、革命和理想 3.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4.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 5.为新中国而奋斗
失去孙中 山后的宋庆 龄,32岁
她失去了她的丈夫、领袖 、导师以及给她父亲般慈爱的人 。她伤心极了。但是,每当她想 起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革命 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时 候,心里又油然生起一股巨大的 力量。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7
3、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孙中山先生病逝后,特别 是国民革命形势的发展,工农 群众运动高涨,引起了国民党 右派的极度恐慌和仇恨。他们 勾结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伺机反 扑,或纷纷组织党内右派进行 分裂活动。
• 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 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 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 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 启蒙老师。母亲倪桂珍是徐光启的 第十七代孙女。其家庭成员为:宋 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 宋子良、宋子安。
前排:宋子安 二排左:宋蔼龄、宋子文、 宋庆龄 三排左:父亲宋嘉澎(字耀 如)、母亲倪桂珍 末排左:宋子良、宋美龄
1932年 12月,宋庆龄与鲁迅、蔡元 培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任临时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8年 6月14日,邀集中外著名人 士,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 致力于战时医疗救济和儿童福利工作。
在淞沪抗战期间,宋庆龄以 全部精力投入支前工作中。她 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亲临前线 ,或鼓励将士浴血奋战,或慰 劳官兵奋勇杀敌。有时敌机就 在上空袭击,她却镇定自若, 一派巾帼大将风度。
近代历史人物赏析——宋庆龄 共22页

、宋庆龄在上海与共产 党人李大钊等中共代表以及列宁派来 的特使进行多次交流,总结经验教训, 磋商国共合作,着手改组国民党。 1924年1月20日,有共产党人参加的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 开。会议通过了孙中山制定的“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 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 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当 时她虽然不在南昌,但仍然 与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 委员会并被推选为7人主席 团成员。继而为了进一步探 求革命道路,实现孙中山的 遗愿,赴苏联访问。在苏联, 她受到了斯大林和其他领导 人的亲切接见,与加里宁夫 妇结下了浓厚的友谊
5.政治贡献:
a.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 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 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 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 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 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 日本东京结婚。她淡漠名利、权势 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 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 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 民主革命。
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 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 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积极参加和 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孙中山宋庆龄夫妇
她与孙中山的结合就遭到父 母的强烈反对,虽然父亲以断绝 父女关系的气话责令她改变初衷, 但她依然我行我素,为此,给父 母的精神带来很大刺激。宋嘉树 曾亲自前往日本劝阻,结果落得 一场重病。后来宋嘉树因癌症病 逝上海,宋庆龄怀着十分内疚和 沉痛的心情从广州赶来为父亲守 灵送终,直到晚年,宋庆龄还念 念不忘此事地对人说道:“我爱 父亲,也爱孙文。今天想起来还 难过,心中十分沉痛。”
她用事实证明了选择的正确性,他们是 灵魂的伴侣,他们都死听从自己内心感受的 人,他们是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及对国家 和人民的责任感。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 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当 时她虽然不在南昌,但仍然 与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 委员会并被推选为7人主席 团成员。继而为了进一步探 求革命道路,实现孙中山的 遗愿,赴苏联访问。在苏联, 她受到了斯大林和其他领导 人的亲切接见,与加里宁夫 妇结下了浓厚的友谊
5.政治贡献:
a.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 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 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 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 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 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 日本东京结婚。她淡漠名利、权势 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 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 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 民主革命。
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 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 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积极参加和 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孙中山宋庆龄夫妇
她与孙中山的结合就遭到父 母的强烈反对,虽然父亲以断绝 父女关系的气话责令她改变初衷, 但她依然我行我素,为此,给父 母的精神带来很大刺激。宋嘉树 曾亲自前往日本劝阻,结果落得 一场重病。后来宋嘉树因癌症病 逝上海,宋庆龄怀着十分内疚和 沉痛的心情从广州赶来为父亲守 灵送终,直到晚年,宋庆龄还念 念不忘此事地对人说道:“我爱 父亲,也爱孙文。今天想起来还 难过,心中十分沉痛。”
她用事实证明了选择的正确性,他们是 灵魂的伴侣,他们都死听从自己内心感受的 人,他们是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及对国家 和人民的责任感。
宋庆龄

为民族争独立,为人权争保障 投身抗日救亡洪流,从事战时救济
走上国家领导岗位,致力妇幼福利 事业
高山仰上,永垂青史
宋庆龄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七十余年。 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 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 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 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所以我认为她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更像是 一位博爱的母亲。“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宋庆龄与中国近代史
家世与青少年时代
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 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 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叛逆”的爱情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 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 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 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 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 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 历程。
精诚无间同忧同乐 笃爱有缘共死生 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 伉俪联袂北上,谋求和平统一
志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志,行先生之行
孙中山过世之后,1926年1月宋庆龄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 员。1927年,当时国民党中,蒋介石一系的南京政府在上海发动清党。 在如何对待共产党的问题上,宋庆龄坚决继承孙中山“联俄容共”的政 策,反对清党,并坚决反对其妹宋美龄嫁给蒋介石。7月份,宋庆龄发表 《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声称“有些领导过革 命的人走上了歧途”,从此与蒋介石一系决裂,7月15日,汪精卫也发动 清党,8月份,宋庆龄和陈友仁赴苏联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