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与铵盐的化学性质
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氨气与铵盐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堂练习
6.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C.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7.目前,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中含有 CO、NO 等多 种污染物。
(1)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尾气中所含的 NO 是如何产生的?说明原因并写出有 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 )
A.1/22.4 mol/L B.1 mol/L
C.不能确定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其产物中都有氨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 C.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烧碱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
NH3↑+H2O D.氯化铵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一、氨气的性质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实验5-6】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NH3,用带有玻 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的橡胶塞塞紧瓶口。 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预先在水 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 使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分析出现这些现象 的可能原因。
(2)治理汽车尾气中 NO 和 CO 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 使 NO 与 CO 反应生成 CO2 和 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措施中,能减少或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有效且可行的是______。 ①制定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 ②开发清洁能源汽车,如氢能汽车、太阳能汽车等 ③市民出行戴防护面具 ④市民大量移居城市郊区
知识讲解_氨和铵盐

氨和铵盐【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理解氨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氨气的工业制法。
3、了解铵盐的性质,掌握氨气和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氨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体积比为1∶700),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
氨在加压下容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急剧降低,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
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要点诠释:NH3·H2O是弱碱,氨水显弱碱性,具有碱的通性。
氨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的存在。
氨水是混合物,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NH3·H2O、NH3、H2O;三种离子:NH4+、OH-及少量的H+。
(2)与酸反应: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白烟)NH3+HNO3=NH4NO3(白烟)2NH3+H2SO4=(NH4)2SO4(3)与某些盐反应:一般生成难溶的碱,如氯化铁溶液与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4+(4)还原性氨分子中的氮元素呈-3价,因此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某些强氧化剂氧化。
8NH3+3Cl2==N2+6NH4Cl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利用复分解反应强碱制弱碱2 NH4Cl +Ca(OH)2CaCl2+2NH3↑+2H2O要点诠释:药品的选择铵盐不选用的理由NH4NO3受热分解,会发生爆炸,不安全(NH4)2SO4与Ca(OH)2反应时生成CaSO4,反应物呈块状,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清洗(NH4)2CO3受热分解会产生CO2,使收集到的NH3不纯②碱:一般用熟石灰,不用NaOH或KOH,因为NaOH或KOH易吸水结块,而且对玻璃仪器腐蚀性较强。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氨气及铵盐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氨气及铵盐进入到中学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常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为大家总结了高一年级各版本及各单元的素有学问点内容,希望大家能谨记呦!!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氨气及铵盐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
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NH4++OH- 可作红色喷泉试验。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 ===(△) NH3 ↑+H2O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 NH4Cl (晶体)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
氨气简洁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汲取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4Cl NH3 ↑+HCl ↑ NH4HCO3 NH3 ↑+H2O ↑+CO2 ↑可以用于试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NH4NO3+NaOH Na NO3+H2O+NH3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对于理科生来说,化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功课,也是一门较为简洁的功课,也就是说,假如学不好化学就会和别人产生差距,所以我准备共享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中学阶段)首先是听讲。
不论学习任何一门课,都离不了课堂,跟着老师的步伐,学问才能牢记,或许有些同学觉得老师不够好,尽管如此,课堂集中听讲也会对你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主动思索。
有些时候,老师不肯定可以讲到全部学问,这是你就须要思索,不紧可以思索老师讲过的,你甚至可以尝试推想老师即将讲什么,当然前提是你不会因为思索而落下重要的学问点主动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氨和铵盐

1、 实验室制氨气时不用氢氧化钠固体来代替氢 氧化钙固体 2、图中的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应注意哪些问 题反?应装置:试管口向下倾斜
收集装置:导气管插到试管底部
若将棉花换为一个单孔橡皮塞可以吗?
3、装置中收集氨气的试管口的棉花的作用是什 么?你在以前学过的哪个实验中也用过棉花?
1、说明盐酸和浓氨水具有什么性质?
浓盐酸、浓氨水易挥发
2.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
有何现象? 白烟
3.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
有何现象? 无明显现象
写出与酸反应的方程式
NH3 + HCl = NH4Cl 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 浓氨水与挥发性酸相遇时均有白烟生成。
探究一:铵盐的性质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加热氯化铵固体
加热氯化铵固体的实验
加热碳酸氢铵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
①试管中固体
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
逐渐消失,
②试管口有白 色固体生成 ①试管中固体逐渐消
生成的NH3和HCl在试 管口反应生成N生成; ③石灰水变浑浊
实质: NH3 + H+ == NH4+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与O2反应 ( 氨的催化氧化)
氨中氮元素化合价为最低价,具有还原性,
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高温 4NH3 + 5O2 催化剂 4NO + 6H2O
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一步)
?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转移电子数为?
铵盐,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6、吸收:用水浸湿的棉花团
U型管
干燥管
➢其本质与加热碘时的本质是否一样 呢? ➢如果NaCl晶体中混有NH4Cl,如何除 去?
注意,并非所有的铵盐加热均有氨气 生成,如:
5NH4NO3 △ 2HNO3 + 4N2↑ + 9H2O
或2NH4NO3 △ O2↑ + N2↑ + 4H2O
2、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Cl + NaOH △ NH3↑+ NaCl+H2O 反应实质:NH4+ + OH- △ NH3↑+ H2O NH4NO3 + NaOH △ NH3↑+ NaNO3+H2O
铵盐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铵盐的性质 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铵盐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 NH3↑+ HCl↑ NH4HCO3 △ NH3↑+ H2O↑+CO2 ↑
NH3+ HCl= NH4Cl ➢与NH4Cl △ NH3↑+ HCl↑互为可逆 反应么?
4、铵盐的用途
铵盐主要用作化肥
贮存铵盐时应注意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 通风处,施肥时应埋在土下并及时灌溉
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NH4Cl + (固)
Ca(OH)2 (固)
△
2NH3↑+
CaCl2+2H2O
2、装置特点:固+固 △ 气体
3、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4、验满: 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②、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氨和铵盐高中化学

氨和铵盐1.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2)分子结构电子式:,空间结构:三角锥形。
(3)氨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 NH 3+H 2ONH 3·H 2ONH +4+OH -,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H +。
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 3·H 2O=====△NH 3↑+H 2O 。
②氨气与酸反应a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HCl +NH 3===NH 4Cl 、NH 3+HNO 3===NH 4NO 3。
b .与CO 2等酸性氧化物反应:NH 3+CO 2+H 2O===NH 4HCO 3或2NH 3+CO 2+H 2O===(NH 4)2CO 3。
③NH 3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
④与盐溶液反应将氨水加入下列溶液,完成下表:被滴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FeCl 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Fe 3++3NH 3·H 2O===Fe(OH)3↓+3NH +4 AlCl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l 3++3NH 3·H 2O===Al(OH)3↓+3NH +4(4)2.铵盐及NH +4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都是白色固体,均易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3)NH +4的检验未知液――→OH-呈碱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NH +4。
3.追根求源——喷泉实验的原理中学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操作是: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则烧杯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高中化学人教版 必修第2册第五章 第二节 氨和铵盐牛老师

判断该物质是铵盐。
深度思考
1.向盛有少量硫酸铵溶液(或氯化铵溶液、硝酸铵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并加热,用镊子夹住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到的现 象是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NH+ 4 +OH-==△===NH3↑+ H2O 。
2.铵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铵盐溶液与烧碱溶液混合后加热: NH+ 4 +OH-==△===NH3↑+H2O 。
跟踪强化
1.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其产物中都有氨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
√C.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烧碱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 +OH-
△ =====
NH3↑+H2O
D.氯化铵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123
解析 A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最终 不产生氨(如硝酸铵); D项,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 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
123
解析 A项,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写成离子形式,错误; B 项,加热条件下 NH3·H2O 应分解为 NH3 和 H2O,离子方程式应为 NH+ 4 +OH- ==△===NH3↑+H2O,错误; C项,符合反应原理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正确; D 项,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向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应生成 Al(OH)3 沉淀,离子方程式应为 Al3++3NH3·H2O===Al(OH)3↓+3NH4+,错误。
(2)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NH4Cl =====
NH3↑+HCl↑,
沪科版高中化学《氨气与铵盐》

混合物、其中NH3·H2O为弱电解质 NH3 H2O NH3·H2O NH4+ OH- H+
受热后氨挥发,一水合氨分解
能否导电
不能
能
❖氨水中有哪些微粒?
❖如何保存浓NH3 水? ❖为什么氨水有氨气的气味?
NH3·H2O是一种弱碱具有下列主要的性质
a.呈弱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NH 3
H 2O
NH
2、NH4Cl溶液可以用作除锈液: 氯化铵溶液能除铁锈是因为氯化铵溶液显弱酸性,譬如0.1mol/L 的氯化铵溶液(pKa=9.26)的pH=(9.26+1)/2=5.13。铁锈的主要成分 是铁的氧化物,其极易溶于pH5的弱酸溶液中,但铁单质在pH5的弱 酸溶液中的溶解却微乎其微(因为酸度太弱)。所以,氯化铵确实能 够除铁锈、但几乎不会除去里面的金属。当然,残存的氯化铵溶液除 完铁锈后其任务也完成了,应该将其清除干净。 3、氯化锌溶液可以用作除锈液: 饱和氯化锌溶液即常说的"镪水". 是与水解有关,氯化锌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后呈强酸性,能除去金属 表面的锈迹
二氧化硫(沸点-10 ℃)
请比较 氨、 氯化氢、 二氧化硫 、氯气 和CO2的溶解度。
常温常压 1:700 1:500
1:40
1:2 1:1
2)化学性质
(1) 与 H2O 反应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液氨、一水合氨、氨水一样吗?
液氨
氨水
分类 组成微粒
稳定性
纯净物
NH3分子
4
OH
b.不稳定性,遇热分解放出氨气
NH 3 H 2O NH 3 H 2O
(2) 与酸反应(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气与铵盐的化学性质
氨气与铵盐的化学性质
一、氨气的化学性质:
氨气,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
(1)氨溶于水时,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即:NH3+H2O=NH3·H2O
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氨与酸作用得可到铵盐,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3)还原性: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氨气的催化氧化)
二、铵盐的化学性质
(1) 铵盐受热分解,一般分解成氨和相应的酸,例如:
NH4HCO3 = (加热)= NH3↑+ CO2↑+ H2O
拓展:硝酸铵的受热分解
硝酸铵极不稳定,分解产物会因为温度的高低而不同。
NH4NO3 =(110摄氏度)= NH3↑+ HNO3↑
NH4NO3 =(190摄氏度)= N2O↑+ 2H2O↑
当温度超过300摄氏度(或撞击)硝酸铵即会发生爆炸性分解(硝铵炸药爆炸原理)。
2NH4NO3 =(300摄氏度)= N2↑+ O2↑+ 4H2O↑
当温度超过400摄氏度且用Pt作催化剂,就会发生如下分解
400℃, Pt
5NH4NO3 ========== 4N2↑+ 2HNO3↑+ 9H2O↑
(2)铵盐与碱共热均产生氨气:NH4+ +OH-===NH3↑+H2O 例如:NH4Cl+NaOH===NH3↑+H2O+NaCl
实验室制氨气原理:2NH4Cl+Ca(OH)2(消石灰)=加热
=CaCl2+2H2O+2NH3↑
(平时保存化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关于氨气、铵盐的化学方程式:
1.氨气与水:NH3 + H2O =可逆= NH3·H2O
2.氨气与氯化氢:NH3 + HCl = NH4Cl (现象:出现白烟)
3.氨气与过量的氯气:2NH3 + 3Cl2 = N2 + 6HCl
4.氨气与氧化铜:2NH3+3CuO==加热==3Cu+N2+3H2O
5.氨气的催化氧化: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
6.碳酸氢铵分解:NH4HCO3 = (加热)= NH3↑+ CO2↑+ H2O
7.实验室制氨气:2NH4Cl+Ca(OH)2 =加热= CaCl2+2H2O+2NH3↑
8.* 硫酸铝铵(NH4Al(SO4)2)与氢氧化钡稀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在硫酸铝铵溶液中,存在NH4+、Al3+与SO42-,当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后,Ba2+和SO42-结合生成BaSO4,OH-则既可与Al3+结合又能与NH4+结合。
由于在含有Al3+的溶液中滴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可知,Al3+结合OH-的能力大于NH4+结合OH-的能力,OH-优先与Al3+结合生成Al(OH)3。
根据铵根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氨水和氢氧化铝沉淀,得出氢氧根离子遇到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铝沉淀时,先与铵根离子反应
所以随着Ba(OH)2的滴加反应顺序如下:
(1)Ba2+ + SO4 2-=BaSO4↓;Al3+ + 3OH- =Al(OH)3↓
(2)NH4+ + OH- =可逆=NH3·H2O=可逆=H2O + NH3↑(NH3极易溶于水,不加热产生的氨气很少)
(3)Al(OH)3+OH-=AlO2 - +2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