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

合集下载

宋庆龄

宋庆龄


孙中山病故后,宋庆龄于 1926年 1 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委员。 1927 年 4 月,当时 中国国民党中,蒋介石一系的南 京阵营在上海发动“清党”。在 如何对待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上, 宋庆龄发表通电,谴责蒋介石, 坚持“联俄容共”的政策,反对 “清党”,并坚决反对其妹宋美 龄嫁给蒋介石。 7 月份,宋庆龄 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 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声称“有 些领导过革命的人走上了歧途”, 从此与蒋介石一系决裂。 8 月份, 宋庆龄旅居欧洲。 1931 年 8 月因 母亲去世,宋庆龄回到上海。

1981年5月,宋庆龄因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冠心病 病危。5月 15日晨,前来探望的王光美受中央委派,提及 宋庆龄曾于1957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之事,询问陷入昏 迷的宋庆龄是否愿意再次申请入党,重复三遍得到宋庆龄 的肯定。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在其北京寓 所病逝,享年88岁。20时40分,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共 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公告,宣布为宋庆龄举行 国葬。

结婚与婚后生活

1914 年,在日本担任孙中山英文秘书,与孙相恋。 虽然孙是宋家 20年的朋友,宋庆龄和孙的婚事遭 到其父宋嘉澍等人极力反对,因为孙比她年长27 岁,已婚有一个妻子卢慕贞,还有一儿两女。只 有当时还在美国读书宋美龄对二姐表示支持。 宋庆龄被软禁在上海家中,从窗口逃出后,奔赴 日本。孙中山离婚后,两人于1915年10月 25日在 东京结婚,宋嘉澍赶到日本,但未能及时阻止婚 礼。陈炯明叛变事件中,宋庆龄坚持让孙中山先 走,称“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宋 庆龄在逃亡过程中不幸流产,后终身未再有孕。
国母
英语翻译1302班 殴漫铃 司徒颜菁 谢杏林

宋庆龄简介

宋庆龄简介

宋庆龄简介
宋庆龄(1893-1981),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大学,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她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与此同时,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1981年5月29日病逝于北京。

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
在宋庆龄小的时候,一天早晨,一家人正准备去李伯伯家做客。

突然,她告诉父母:“我和小珍约好,今天上午我要教她叠纸花,我不去李伯伯家了。


爸爸说:“以后再教吧!明天再和她解释一下,再说,李伯伯家有你喜欢的鸽子,你不去会后悔的!”
“不会,”宋庆龄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


妈妈想了想,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言必信,行必果’。

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


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

11点了,小珍还没来,宋庆龄十分失望。

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唉!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


宋庆龄却说:“不。

没有来,我也要等。

虽然没有等到,但我心里很坦然。

”宋庆龄就是这样,从幼年起,终身都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

宋庆龄资料

宋庆龄资料

宋庆龄资料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原名宋秀岩,字乐昌,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

她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现代中国最早的女性政治家之一。

她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早年经历宋庆龄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一个地主家庭,家境优渥。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对教育产生了兴趣。

1907年,她被送往东京的亲属家接受教育。

在东京,宋庆龄接触到了中国的革命思想,特别是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参与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宋庆龄积极参与了反清起义活动,成为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的一员。

她与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庚子科举考试及格的第相识,并迅速投入到革命的行列中。

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她与孙中山结为连理,成为他的夫人,并一直支持和参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3. 妇女解放事业宋庆龄也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者和重要推动者。

她积极倡导妇女的平等权利和解放,提倡妇女受教育,参与社会事务,并亲自组织和领导妇女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为妇女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4. 教育事业宋庆龄对教育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她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工作,提倡推行新教育制度,努力改善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

她自己也亲自投身于教育工作,成立了多所学校,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5. 各种荣誉和奖项宋庆龄因其对中国的贡献而获得了多种奖项和荣誉。

她曾获得过中国人民的友谊勋章、中国妇女的称号、中国人民的功勋奖章等等。

这些奖项和荣誉充分体现了她在中国革命、妇女解放和教育事业中的杰出贡献。

6. 后期生活和逝世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她的离世给中国人民权益、妇女解放和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她被视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人物,其影响仍然存在和继续着。

在回顾宋庆龄的一生时,我们不仅要铭记她为中国的革命、妇女解放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更要学习她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为我们自己的事业奋斗。

抗战中的国母宋庆龄

抗战中的国母宋庆龄

抗战中的“国母”宋庆龄宋庆龄(1893-1981),广东省文昌县(今海南省文昌县)人,生于上海。

1913年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回国后任孙中山秘书,1914年加人中华国民党。

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1925年孙中山病逝后,她于次年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她与国民党左派人士及共产党人一起,多次发表通电、声明和宣言,揭露蒋介石的叛变行为。

同年8月下旬赴苏联、欧洲,积极参加反帝和保卫和平运动,两次当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大会名誉主席。

1931年6月回国,拒绝出任任何职务。

1933年9月,在上海召开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远东会议。

抗战爆发后,她先后在广州、香港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争取国内外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对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重庆,是宋庆龄从事抗战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

抗战期间,宋庆龄先后两次到重庆,第一次1940年3月31日,宋庆龄和居住在香港的宋雷龄受来美龄之邀,并由宋美龄陪同,从香港飞抵重庆,宋庆龄住在上清寺范在孔祥熙家。

4月8日,《新华日报》刊出宋庆龄为该报亲笔题词:“抗战到底”。

4月10日,宋庆龄与两姐妹一起观察中正学校及贵族学校。

4月18日上午7时,宋庆龄向美国发表抗战讲话,她郑重宣告中国‘抱定了继续抗战的决心,自信必能获得最后胜利”。

4月对日上午8时,宋庆龄由两姐妹陪同,自上清寺出发,乘汽车赴成都,沿途到永川、荣昌、隆昌、内江等地视察,5月1日返渝。

5月9日晚,宋庆龄与宋福龄同机飞返香港。

“皖南事变”后,宋庆龄与何香凝等在香港联名通电,谴责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

宋庆龄的第二次重庆之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1941年12月9日,在日军占领启德机场前几小时,宋庆龄乘最后一架飞机离开香港到重庆。

到重庆初期,宋庆龄仍旧住在孔家范庄,但其活动受到国民党特务监视。

后经过她的争取,其弟宋子文才将外交部租杨能深的两路口新村3号房屋一幢给她居住。

但周围仍有特务监视。

宋庆龄的资料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

宋庆龄的资料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

宋庆龄的资料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宋庆龄。

宋庆龄。

伟大的爱国主义。

民主主义。

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

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

献身革命。

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

坚强不屈。

矢志不移。

英勇奋斗。

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

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

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

鞠躬尽瘁。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受到中国人民。

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

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

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中文名,宋庆龄。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893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1981年5月29日。

职业,政治家。

社会活动家。

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人物生平。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

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

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

1907年。

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

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

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

宋庆龄聪敏好学。

思想活跃。

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

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

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1913年。

宋庆龄大学毕业。

获文学学士学位。

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

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归国途中经过日本。

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

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

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宋庆龄的资料宋庆龄的资料她不顾家人的反对。

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

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她淡漠名利。

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

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

她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少年时代。

她即负笈异域。

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

宋庆龄

宋庆龄

宋庆龄在上海与家人合影
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
“宋氏三姐妹”。她们是中国历史上三位富有 传奇色彩的姐妹,有些人给了她们非常简单的 评价:“一个爱钱,一个爱才,一个爱权。”
宋庆龄一生酷爱读书。书,书,到处是书,证明了宋庆龄 对知识的渴求。
宋庆龄养鸽子不只是因为他喜欢这种文雅的飞禽,还因为 纪念孙中山——他喜欢鸽子,重要的是鸽子象征着和平。 宋庆龄还利用工作之余绘制花卉、动物小品。宋庆龄喜爱 音乐,尤其弹钢琴,直到八十高龄,在一天辛勤工作之余,也 常在卧室里一面弹钢琴(她从不在公众面前弹)一面哼着她小 时候听父亲唱的一些歌曲,作为休息。
宋庆龄的家庭:
父:宋耀如,1863年2月—1918年5月3日,海南文昌人。 母:倪桂珍,1869年—1931年7月23日,浙江余姚人。 宋霭龄:女,1889年—1973年10月20日,生于上海。 宋庆龄:女,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生于上海。 宋子文:男,1894年—1971年4月,生于上海。 宋美龄:女,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3日,生于上海。 宋子良:男,1899年—1987年,生于上海。 宋子安:男,1906年—1969年2月25日,生于上海。
在香港和路易 艾黎等合影 (中下 )
1939年 在 香港开展 “保卫中国 同盟”的工 作。
与保盟会部 分成员合影 (左四)
在上海与毛泽东合影(右)
1949年 7月1日在上海 发表《向中国共产 党致敬》一文。同 月7日,在上海各 界纪念“七七”庆 祝大会上发表题为 《帝国主义,滚开 吧!否则将与反动 派同归于尽》的谈 话。
—国母
* 简介 * 生平 * 家庭
* 爱好
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庆

宋庆龄的故事

宋庆龄的故事

宋庆龄的故事
宋庆龄,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女性领袖之一,她的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印记。

宋庆龄,原名宋美龄,生于1893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女性领袖之一。

她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青年时期,她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威尔逊女子学院和韦尔斯利学院,学有所成,成绩斐然。

在留学期间,她接触到了西方的现代思想和文化,这对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国后,宋庆龄投身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改革事业。

她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倡导男女平等,提倡妇女参政。

她还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女子教育,为培养优秀的女性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她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宋庆龄担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主建国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务。

她积极参与了国家的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她的一生中,宋庆龄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懈奋斗,为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倾注了心血,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尊严不遗余力。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

总的来说,宋庆龄是一位杰出的女性领袖,她的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印记。

她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每一个追求进步和发展的人,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宋庆龄事迹

宋庆龄事迹

宋庆龄事迹
宋庆龄(1893年-1981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妇女运动的领袖人物。

宋庆龄出生在湖南长沙,早年留学日本,回国之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19年,她和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华民国无产阶级政党联合会”,但后来与共产党产生分歧,不再参与共产党的活动。

1921年,宋庆龄和柏文蔚等人在北京创办了中国国民党妇女部,并任部长。

她倡导妇女的自主解放,号召妇女走上政治舞台,参与国家建设,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1931年,日军侵略中国东北后,宋庆龄担任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领袖,在国内外积极开展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

1947年,她成为中国民主同盟的主席,代表非共产党的政治力量参与了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宋庆龄的妇女解放思想、国家建设和反侵略的思想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了中国民族英雄人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樟树奖
为了纪念和发扬宋庆龄女士全心全意为
妇女儿童服务的伟大精神,表彰在妇女 儿童事业领域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 使宋庆龄女士毕生关怀和从事的妇女儿 童事业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 福利会于1985年6月创设宋庆龄樟树奖。 樟树,是宋庆龄女士生前最喜爱的树木。 它郁郁葱葱,幽香沁脾,质地坚硬,品 格高洁。因此,以宋庆龄女士名字和樟 树命名,旨在弘扬以她为代表的妇女儿 童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缔造未来的崇高 精神。

宋庆龄自己没有子女,但她以 博大的爱心,把全中国的少年 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并倾注 了毕生心血。人们亲切地称她 为“宋奶奶”。
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 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 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 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
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她
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 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 站在一起,敌人因为她的英 勇坚持和高贵的品格,不敢 迫害她。她为反对侵略、保 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 的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庆龄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
的妇女之一。受到中国人民、 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 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 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在上海中西女塾
读书时的宋庆龄。
1912年,宋庆龄在
美国威斯里安女子 学院和同学合影。
1913年,20
岁的宋庆龄 大学毕业。
1915年,22岁的
宋庆龄与孙中山 的结婚照。
1919年,孙中山
与宋庆龄结婚四 周年纪念照。
孙中山先生过世后,中国国
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 次会议决议:孙中山先生尊 称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 根据传统习惯,宋庆龄女士 亦被尊称为“国母”。1981 年5月16日,在她弥留之际,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 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 主席”称号。宋庆龄被中共 尊称为“宋庆龄先生”、 “孙夫人”;被周恩来誉为 “国之瑰宝”。
图为1982年发行的宋
庆龄逝世1周年邮票。

1993年发行的纪念宋庆龄同 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全套 2枚。
宋庆龄
20世纪的伟大女性
宋庆龄(1893年—
1981年),1893年 生于上海。伟大的 爱国主义、民主主 义、国际主义和共 产主义战士,举世 闻名的二十世纪的 伟大女性。
家庭成员
父亲:宋嘉澍(shù); 母亲:倪(ní )桂珍; 丈夫:孙中山(孙中山与卢慕贞 育有儿子孙科、女儿孙娫(yán) 和孙婉3人); 大姐宋霭(ǎi)龄,姐夫孔祥(xī); 三妹宋美龄,妹夫蒋介石; 弟弟宋子文,弟妹张乐怡; 弟弟宋子良、宋子安; 兄弟姊妹共6人,宋庆龄排行第3。

பைடு நூலகம்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
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 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 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 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 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 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 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 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 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 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