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的故事

合集下载

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500字

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500字

宋庆龄(1893年1⽉27⽇-1981年5⽉29⽇),伟⼤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举世闻名的⼆⼗世纪的伟⼤⼥性。

以下是⼩编带来的宋庆龄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宋庆龄⼩的时候,⼀天早晨,⼀家⼈正准备去李伯伯家做客。

突然,她告诉⽗母:“我和⼩珍约好,今天上午我要教她叠纸花,我不去李伯伯家了。

” 爸爸说:“以后再教吧!明天再和她解释⼀下,再说,李伯伯家有你喜欢的鸽⼦,你不去会后悔的!” “不会,”宋庆龄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

” 妈妈想了想,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必信,⾏必果’。

⼀个有道德的⼈要讲信⽤,不能⾃⾷其⾔。

” 就这样,宋庆龄⼀个⼈在家等⼩珍。

11点了,⼩珍还没来,宋庆龄⼗分失望。

中午,⽗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珍没来,爸爸说:“唉!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

” 宋庆龄却说:“不。

没有来,我也要等。

虽然没有等到,但我⼼⾥很坦然。

”宋庆龄就是这样,从幼年起,终⾝都要求⾃⼰恪守信⽤,决不⾃⾷其⾔。

宋庆龄守信⽤的故事”⼀次,妈妈给⼩庆龄讲了“⾃⾷其⾔”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边有⼀个重⾂叫孟武伯,他有⼀个的⽑病,就是说话不算数。

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

⼀天,哀公举⾏宴会招待群⾂,孟武伯和哀公的宠⾂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

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怎麼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个⼈常常吃掉⾃⼰的诺⾔,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

对此⼩庆龄铭记⼼间。

宋庆龄遵守诺言的故事

宋庆龄遵守诺言的故事

宋庆龄遵守诺言的故事
宋庆龄一直以来都是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宋庆龄遵守诺言的故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一、从小心怀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

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

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
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
经被历史淘汰了。

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

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缩双眉,耐心地听者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的沉睡下去。

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

名人宋庆龄信守诺言的故事

名人宋庆龄信守诺言的故事

名人宋庆龄信守诺言的故事
一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宋耀如的'二女儿宋庆龄显得格外高兴。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美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但她刚走出门口,忽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学叠花篮儿。

小珍和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庆龄说明了原委。

父亲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以后再教吧!”
“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

我走了,她会扑空的。

”庆龄为难地回答。

“那也不要紧,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

”父亲又说。

可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不,你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记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既然我想起了自己的诺言,怎能不守信用呢!”接着,她又向父母、姐妹挥了挥手,说:“你们去吧,祝你们快活!”。

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故事

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故事

三一文库()〔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故事〕导语: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

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宋庆龄简介】宋庆龄(曾用名:宋庆林、宋庆琳;英文译名:Soong Ching-ling;曾用英文名:Rosamond;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是已故中国革命家、中国国民党总理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在中国的第二任正式妻子,孙在前已有元配卢慕贞以及日配大月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代理国家元首等职务,1981年获授予国家名誉主席称号。

▲【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故事】一次,妈妈给小庆龄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

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

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

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麽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

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麽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

“为什麽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着女儿说。

“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

”庆龄说。

“我原以为有什麽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

宋庆龄简介宋庆龄简介宋庆龄的故事有哪些?宋庆龄的简介

宋庆龄简介宋庆龄简介宋庆龄的故事有哪些?宋庆龄的简介

宋庆龄简介-宋庆龄简介宋庆龄的故事有哪些?宋庆龄的简介宋庆龄大家肯定都知道,她是孙中山的老婆,也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女性。

宋庆龄简介她的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不仅对中国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夫人贡献,还致力于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

可以说是为祖国的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鞠躬尽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随ak军事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宋庆龄的故事有哪些呢?宋庆龄的故事宋庆龄简介宋庆龄在1893年1月27日的时候出生在上海,她的家境十分优越,她的父亲是她的启蒙老师。

在少年的时候宋庆龄便到美国接受教育,即便身在国外但是她也始终关心着国事,她总是看父亲给他寄来的资料,在辛亥革命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推翻后她对祖国的富强和独立充满着渴望。

所以学成之后她便回到了祖国,成了孙中山的助手,和他一起完成革命事业,后来宋庆龄不顾家人阻挠嫁给了孙中山,开始了跟着丈夫捍卫共和制度的生活。

后来孙中山去世了,但是宋庆龄为祖国奋斗的脚步并没有终止,她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始终与中国的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事业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她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

宋庆龄的故事有哪些?宋庆龄发生过很多的故事,她是一个上进的女性,爱好颇多,比如她喜欢养鸽子。

除了喜欢鸽子外,宋庆龄养鸽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中山喜欢鸽子,因为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宋庆龄简介她每天亲自给鸽子喂吃的,为了和鸽子交流她还学会了鸽子的叫声,每当她一叫鸽子便全部都飞回来了。

除了养鸽子,宋庆龄还很喜欢绘画画,她喜欢画花和小动物,除此之外她还喜欢音乐,尤其是弹钢琴。

弹钢琴的爱好一直延续到宋庆龄的晚年,她八十多岁的时候每当空下来便会弹钢琴,作为休息。

宋庆龄还有一个值得学习的爱好,这个爱好就是读书,因为对知识存在着渴求,她的家里到处都放着书,这个爱好反映出宋庆龄广泛的爱好和知识面。

除了爱看书这一优点外,宋庆龄生活简朴也值得后人学习,她生前把自己稿费捐给需要的人,除了稿费她还捐房子和汽车,自己生活在一个坏境不好的地方。

宋庆龄的小故事简短

宋庆龄的小故事简短

宋庆龄的小故事简短1.宋庆龄的简短故事1、诚实守信宋庆龄小时侯,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

因为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

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

父亲让以后再教她吧,宋庆龄说不行,跟她约的今天,因为她你说过,做人要守信用。

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

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认为不能言而无信,于是便独自一个人留在了家里。

2、爱国之情宋庆龄15岁,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

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

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缩双眉,耐心地听者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的沉睡下去。

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3、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爱情故事宋庆龄从美国毕业后,第二天就由父亲和姐姐陪着去拜访孙中山,。

宋庆龄见到孙中山,极为兴奋,她也加入了父亲与姐姐的行列,协助孙中山处理英文信件。

1914年9月做了孙中山的秘书。

爱国故事-宋庆龄的执着

爱国故事-宋庆龄的执着

爱国故事-宋庆龄的执着宋庆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爱国故事-宋庆龄的执着吧!宋庆龄的执着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人物简介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人物名言1.我的一生是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2.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

3.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4.对儿童要恪守我们的天职是我们的根深蒂固的传统之一。

5.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归根结底,应该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一条规律。

宋庆龄的故事和名言

宋庆龄的故事和名言

宋庆龄的故事和名言导读:导语: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宋庆龄的故事和名言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宋庆龄的故事宋庆龄的小故事之诚实守信宋庆龄小时侯,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孩子?”爸爸奇怪地问。

“我不能去了。

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

”宋庆龄答道。

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

“哦,是这样。

”父亲松了口气。

“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的。

”宋庆龄忙说。

“不要紧,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

”爸爸继续劝说着。

“不,你说过,做人要守信用。

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

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

”宋庆龄坚定地说。

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

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心中坦然。

”宋庆龄信守诺言,宁可不去伯伯家看鸽子,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心中坦然,这是守信用的表现。

宋庆龄的小故事之爱国之情1908年,宋庆龄15岁。

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庆龄奶奶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宋庆龄奶奶小的时候……
一天早晨,一家人正准备去李伯伯家做客。

突然,宋庆龄告诉父母:“我和小珍约好,今天上午我要教她叠纸花,我不去李伯伯家了。

”爸爸说:“以后再教吧!明天再和她解释一下,再说,李伯伯家有你喜欢的鸽子,你不去会后悔的!”“不会,”宋庆龄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

”妈妈想了想,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言必信,行必果‟。

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

”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

11点了,小珍还没来,宋庆龄十分失望。

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唉!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

”宋庆龄却说:“不。

没有来,我也要等。

虽然没有等到,但我心里很坦然。


宋庆龄奶奶就是这样,从幼年起,终身都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