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暑期课程《回归分析》(Linear-Regression-Analysis)讲义PKU5汇编

北大暑期课程《回归分析》(Linear-Regression-Analysis)讲义PKU5汇编
北大暑期课程《回归分析》(Linear-Regression-Analysis)讲义PKU5汇编

Class 5: 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F-tests

I. What is ANOVA

What is ANOVA? ANOVA is the short name for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essence

of ANOVA is to decompose the total variance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to two additive components, one for the structural part, and the other for the stochastic part, of a regression. Today we are going to examine the easiest case.

II. ANOVA: An Introduction

Let the model be

εβ+= X y .

Assuming x i is a column vector (of length p) of independent variable values for the i th'

observation,

i i i εβ+='x y .

Then b 'x i is the predicted value.

sum of squares total:

[]

∑-=2

Y y SST i []

∑-+-=2

'x b 'x y Y b i i i

[][]

[][]

∑∑∑-+-+-=Y -b 'x b 'x y 2Y b 'x b 'x y 2

2

i i i i i i

[][]

∑∑-+=2

2

Y b 'x e i i

because [][][]∑∑=-=--0Y b 'x e Y b 'x b 'x y i

i i i i .

This is always true by OLS. = SSE + SSR

Important: the total variance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decomposed into two additive parts: SSE, which is due to errors, and SSR, which is due to regression. Geometric interpretation: [blackboard ]

Decomposition of Variance

If we treat X as a random variable, we can decompose total variance to the between-group portion and the within-group portion in any population:

()()()i i i x y εβV 'V V +=

Prove:

()()

i i i x y εβ+='V V

()

()()

i i i i x x εβεβ,'Cov 2V 'V ++=

()()i

i

x εβV 'V +=

(by the assumption that ()

0 ,'Cov =εβk x , for all possible k.)

The ANOVA table is to estimate the three quantities of equation (1) from the sample.

As the sample size gets larger and larger, the ANOVA table will approach the equation closer and closer.

In a sample, decomposition of estimated variance is not strictly true. We thus need to

separately decompose sums of squares and degrees of freedom. Is ANOVA a misnomer?

III. ANOVA in Matrix

I will try to give a simplied representation of ANOVA as follows:

[]

∑-=2

Y y SST i (

)

∑-+=i i y Y 2Y y 2

2

∑∑∑-+=i i y Y 2Y y 2

2

∑-+=2

22

Y n 2Y n y i (because ∑=Y n y i )

∑-=2

2

Y n y i

2

Y n y 'y -=

y J 'y n /1y 'y -= (in your textbook, monster look)

SSE = e'e

[]

∑-=2

Y b 'x SSR i

()()[

]

∑-+=Y b 'x 2Y b 'x 2

2

i i

()[]

()∑∑-+=b 'x Y 2Y n b 'x 2

2

i i

()[]()∑∑--+=i i i e y Y 2Y n b 'x 2

2

()[]∑-+=2

2

2

Y n 2Y n b 'x i

(because ∑∑==0e ,Y n y i i , as always)

()[]∑-=2

2

Y

n b 'x i

2

Y n Xb X'b'-=

y J 'y n /1y X'b'-= (in your textbook, monster look)

IV. ANOVA Table

Let us use a real example. Assume that we have a regression estimated to be y = - 1.70 + 0.840 x

ANOVA Table

SOURCE SS DF MS F with Regression 6.44 1 6.44 6.44/0.19=33.89 1, 18

Error 3.40 18 0.19 Total 9.84

19

We know

∑=100x

i

, ∑=50y i , 12.509x 2

=∑i , 84.134y 2

=∑i , ∑=66.257y x i i . If we

know that DF for SST=19, what is n?

n= 20

5.220/50Y ==

84.95.25.22084.134Y n y SST 2

2

=??-=-=∑i

()[]

∑-+=0.1250.84x 1.7-SSR 2

i

[]

∑-???-?+?=0.125x 84.07.12x 84.084.07.17.12

i i

= 20?1.7?1.7+0.84?0.84?509.12-2?1.7?0.84?100- 125.0

= 6.44

SSE = SST-SSR=9.84-6.44=3.40

DF (Degrees of freedom): demonstration. Note: discounting the intercept when calculating SST. MS = SS/DF

p = 0.000 [ask students]. What does the p-value say?

V. F-Tests

F-tests are more general than t-tests, t-tests can be seen as a special case of F-tests.

If you have difficulty with F-tests, please ask your GSIs to review F-tests in the lab. F-tests takes the form of a fraction of two MS's.

MSR/MSE F , df2df1

An F statistic has two degrees of freedom associated with it: the degree of freedom in

the numerator, and the degree of freedom in the denominator.

An F statistic is usually larger than 1.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 F statistics is that

whether the explained variance by the alternative hypothesis is due to chance. In other words, the null hypothesis is that the explained variance is due to chance, or all the coefficients are zero.

The larger an F-statistic, the more likely that the null hypothesis is not true. There is a

table in the back of your book from which you can find exact probability values.

In our example, the F is 34, which is highly significant.

VI. R 2

R 2 = SSR / SST

The proportion of variance explained by the model. In our example, R-sq = 65.4%

VII. What happens if we increase more independent variables.

1. SST stays the same.

2. SSR always increases.

3. SSE always decreases.

4. R 2 always increases.

5. MSR usually increases.

6. MSE usually decreases.

7. F-test usually increases.

Exceptions to 5 and 7: irrelevant variables may not explain the variance but take up degrees of freedom. We really need to look at the results.

VIII. Important: General Ways of Hypothesis Testing with F-Statistics.

All tests in linear regression can be performed with F-test statistics. The trick is to run

"nested models."

Two models are nested i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one model are a subset or linear

combinations of a subset (子集)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the other model.

That is to say. If model A h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1, 1x , 2x ), and model B h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1, 1x , 2x ,3x ), A and B are nested. A is called the restricted model; B is called less restricted or unrestricted model. We call A restricted because A implies that

0=3β. This is a restriction.

Another example: C has independent variable (1, 1x , 2x +3x ), D has (1, 2x +3x ). C and A are not nested.

C and B are nested. One restriction in C: 32ββ=

.

C and

D are nested. One restriction in D: 0=1β. D and A are not nested.

D and B are nested: two restriction in D: 32ββ=

; 0=1β.

We can always test hypotheses implied in the restricted models. Steps: run two

regression for each hypothesis, one for the restricted model and one for the unrestricted

model. The SST should be the same across the two models. What is different is SSE and SSR. That is, what is different is R 2. Let

()()df df SSE ,df df SSE u u r r ==;

df df ()()0u r u r r u n p n p p p -=---=-<

Use the following formulas:

()()()()()

,SSE SSE /df SSE df SSE F SSE /df r u r u dfr dfu dfu u u

---=

or

()()()()()

,SSR SSR /df SSR df SSR F SSE /df u r u r dfr dfu dfu u u

---=

(proof: use SST = SSE+SSR)

Note, df(SSE r )-df(SSE u ) = df(SSR u )-df(SSR r ) =df ?,

is the number of constraints (not number of parameters) implied by the restricted model

or

()()()2

2

,2R R /df F 1R /df

u

r dfr dfu dfu

u

u

--?=- Note that

df 1df ,2

F t =

That is, for 1df tests, you can either do an F-test or a t-test. They yield the same result. Another way to look at it is that the t-test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F test, with the numerator DF being 1.

IX. Assumptions of F-tests

What assumptions do we need to make an ANOVA table work?

Not much an assumption. All we need is the assumption that (X'X) is not singular, so that the least square estimate b exists.

The assumption of ε'X =0 is needed if you want the ANOVA table to be an unbiased estimate of the true ANOVA (equation 1) in the population. Reason: we want b to be an unbiased estimator of β, and the covariance between b and εto disappear.

For reasons I discussed earlier, the assumptions of homoscedasticity and non-serial correlation are necessary for the estimation of ()i V ε.

The normality assumption that εi is distributed in a normal distribution is needed for small samples.

X. The Concept of Increment

Every time you put one more independent variable into your model, you get an increase in 2

R . We sometime called the increase "incremental 2

R ." What is means is that more variance is explained, or SSR is increased, SSE is reduced. What you should understand is that the incremental 2

R attributed to a variable is always smaller than the 2

R when other variables are absent.

XI. Consequences of Omitting Relevant Independent Variables

Say the true model is the following:

0112233i i i i i y x x x ββββε=++++.

But for some reason we only collect or consider data on 21,,x and x y . Therefore, we omit

3x in the regression. That is, we omit in 3x our model. We briefly discussed this problem

before. The short story is that we are likely to have a bias due to the omission of a relevant variable in the model. This is so even though our primary interest is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1x or 2x on y.

Why? We will have a formal presentation of this problem.

XII. Measures of Goodness-of-Fit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assess the goodness-of-fit of a model. A. R 2

R 2 is a heuristic measure for the overall goodness-of-fit. It does not have an associated test statistic.

R 2 measur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variance i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at is “explained” by the model: R 2 =

SSE

SSR SSR

SST SSR +=

B. Model F-test

The model F-test tests the joint hypotheses that all the model coefficients except for the constant term are zero.

Degrees of freedoms associated with the model F-test: Numerator: p-1 Denominator: n-p.

C. t-tests for individual parameters

A t-test for an individual parameter tests the hypothesis that a particular coefficient is equal to a particular number (commonly zero).

t k = (b k - βk0)/SE k , where SE k is the (k, k) element of MSE(X’X)-1, with degree of freedom=n-p.

D. Incremental R 2

Relative to a restricted model, the gain in R 2 for the unrestricted model:

?R2= R u2- R r2

E. F-tests for Nested Model

It is the most general form of F-tests and t-tests. ()()()()()

,SSE SSE /df SSE df SSE F SSE /df r u r dfu dfr u dfu u u

---=

It is equal to a t-test if the unrestricted and restricted models differ only by one single parameter.

It is equal to the model F-test if we set the restricted model to the constant-only model.

[Ask students] What are SST, SSE, and SSR, and their associated degrees of freedom, for the constant-only model?

Numerical Example

A sociological study is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You are now asked to answer a series of questions. The data are real but have been tailor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The total number of observations is 400. The variables are defined as: y: math score

x1: father's education

x2: mother's education

x3: family's socioeconomic status x4: number of siblings x5: class rank

x6: parents' total education (note: x6 = x1 + x2) For the following regression models, we know: Table 1 SST SSR SSE DF R 2 (1) y on (1 x1 x2 x3 x4) 34863 4201 (2) y on (1 x6 x3 x4) 34863 396 .1065 (3) y on (1 x6 x3 x4 x5) 34863 10426 24437 395 .2991 (4) x5 on (1 x6 x3 x4) 269753 396 .0210

1. Please fill the missing cells in Table 1.

2.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effects of father's education (x1) and mother's education (x2) on math score are the same after controlling for x3 and x4.

3.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x6, x3 and x4 in Model (2) all have a zero effect on y.

4. Can we add x6 to Model (1)? Briefly explain your answer.

5.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effect of class rank (x5) on math score is zero after controlling for x6, x3, and x4.

Answer: 1. SST SSR SSE DF R 2 (1) y on (1 x1 x2 x3 x4) 34863 4201 30662 395 .1205 (2) y on (1 x6 x3 x4) 34863 3713 31150 396 .1065 (3) y on (1 x6 x3 x4 x5) 34863 10426 24437 395 .2991 (4) x5 on (1 x6 x3 x4) 275539 5786 269753 396 .0210

Note that the SST for Model (4)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Models (1) through (3). 2.

Restricted model is 01123344()y b b x x b x b x e =+++++

Unrestricted model is ''''''0112

23344y b b x b x b x b x e =+++++

(31150 - 30662)/1

F 1,395 = -------------------- = 488/77.63 = 6.29 30662 / 395 3.

3713 / 3

F 3,396 = --------------- = 1237.67 / 78.66 = 15.73 31150 / 396

4. No. x6 is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x1 and x2. X'X is singular.

5.

(31150 - 24437)/1

F 1,395 = -------------------- = 6713 / 61.87 = 108.50 24437/395

t = 10.42t ===

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方案

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方案 一、北大中文系推免生专业研究方向 名称: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创意写作(CreativeWriting)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古今各类文体写作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形成规律,研究和掌握中外文学、文化基础知识,研究现代传媒与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走势,推动中国当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北大中文系推免生培养目标 通过对古今各类文体经典和范本的系统研习,激发创造性思维习惯,在大量创意写作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成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能力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专才,成为从事当代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具体而言,也就是培养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诗人、剧作家;新闻媒体、影视、动漫、视频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人员;新闻、出版、广告、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书和文案的写作人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文和日常应用文书的写作人员等。 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制:2年制,全日制班(全脱产)。 应修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 四、北大中文系推免生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20学分 A.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 1、英语(2学分)(第一学期) English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学分)(第二学期) Theliterary&arttheoryofMarxism B.专业必修课程16学分 1、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2学分) Theoryandresearchmethodsofcommunication 2、新媒体理论与实践(2学分) Theoryandpracticesofnewmedia 3、广告及创意策划案例解析(2学分) Advertisingandcreativeplanning 4、古代诗文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classicalpoetryandprose 5、现代诗文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modernpoetryandprose 6、现代小说研究与创作(2学分) ResearchandwritingofChinesemodernnovels 7、创意写作(2学分) Creativewriting 8、专业实习(2学分) Internship 不少于四周时间,在新闻机构、新媒体、作协、影视公司、广告文化公司等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完成实习作品并

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活动状况数据统计表

北京大学本科教学及管理状况调查表 院(系): 学年:2005-2006

教务部 二零零六年六月 填表说明: 1.为迎接2007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及掌握我校本科教学的基本状况,特制定本表。 2.请各院系提供2005-2006学年教学基本数据,数据按学期填写后合订一册。 3.请于2006年7月1日前此表报送至教务部评估办,并传送电子版至zhuyibo@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650377.html,。 4.本电子表格可从教务部(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650377.html,)→评估办公室网页下载。 5.填表中遇有不明问题及其他相关事宜,请与教务部评估办联系,电话:62751400。

2005-2006学年教学基本数据统计信息 表一: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状况统计表(统计数据须是完整讲授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人数及比例)本学年开课总数门。其中,由教授讲授的本科课程共门,占开课总数的比例; 由副教授讲授的本科课程共门,占开课总数的比例; 此外,由多位教授或副教授共同讲授的本科课程共门,占开课总数的比例。 本院系教授总数人,其中,本学年讲授本科课程的教授共人,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本院系副教授总数人,其中,本学年讲授本科课程的副教授共人,占副教授总数的比例。 表二:双语教学课程状况统计表 本学年开课总数门,其中,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共门,占开课总数的比例。 表三:本科课程教材选用及多媒体教学情况统计表 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数量本,占全部教材比例。获得省部级(含)以上奖励的教材数量本。 本学年开课总数门,其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共门,占开课总数的比例。 本学年必修课总数门,其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必修课共门,占必修课总数的比例。 表四:教学管理及相关数据统计表 表1: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状况表(2005年秋季学期)

北大中文系必读书目

北大学生应读书目 本书目是1998年为北大百年校庆而作,由北京大学校内外50多位著名教授推荐而成。 清华学生应读书目 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张岂之,徐葆耕主编。清华大学教务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印,1997年9月。 本书目参考清华大学校内外专家的意见,提出供清华大学本科生试用的80种书目,

其中含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四类,每类20种。

梁启超开列之《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1923年,梁启超应《清华周刊》之约,拟就《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后又精简此书目,开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1.《四书》 2.《易经》 3.《书经》 4.《诗经》 5.《礼记》戴圣编 6.《左传》左丘明著 7.《老子》老聃著 8.《墨子》墨翟著 9.《庄子》庄周著

10.《荀子》荀况著 11.《韩非子》韩非著 12.《战国策》 13.《史记》司马迁著 14.《汉书》班固著 15.《后汉书》范晔著 16.《三国志》陈寿著 17.《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司马光著 18.《宋元明史记事本末》 19.《楚辞》刘向辑 20.《文选》萧统编 21.《李太白集》李白著 22.《杜工部集》杜甫著 23.《韩昌黎集》韩愈著 24.《柳河东集》柳宗元著 25.《白香山集》白居易著 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清华卷 第一部分中国文学 《诗经选》(毛舜钦注)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 《魏晋南北朝诗选》(丁夏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唐诗三百首》(朱洙)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诗三百首》(金性尧选编)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 《唐宋词选》(人民出版社) 《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鲁迅全集》 《女神》(郭沫若) 《子夜》(茅盾) 《家》(巴金) 《骆驼祥子》(老舍) 《围城》(钱钟书) 《曹禺选集》 《青春之歌》(杨沫)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我本身就是学中文的.所谓中文就是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部分,只不过大学不象研究生分方向分的那么详细,语言和文学是都要学的. 语言这块主要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这块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他辅助理论还有文学概论(主要是初级阶段的文艺理论,很枯燥的) 美学写作等,要是师范类的中文系还要设置教法. 至于共同课无非是外语政治计算机还有现在需要选课(一般为本专业以外的课程是自己自由选择) 这个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 语言工程与中文信息处理 文学原理 高级汉语 汉语修辞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化 语法研究 中文工具书使用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文字学 版本学 古文献学史

散曲研究 实验语音学基础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说文解字概论 诗经 汉语史 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西方文学理论史 文言小说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散文研究《论语》《孟子》选读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 汉语和汉语研究 《论语》《孟子》导读 古代汉语 文学概论 民俗研究 大学语文 沈从文研究 专书选读 现代汉语词汇词义研究 近代汉语研究 古音学 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 当代语言学 <说文解字>研读 <马氏文通>研读 现代文学批评史 汉学师承记研究 汉书艺文志研究 欧美汉学文本导读 宋诗史料学 清代考据学 现代学术史研究 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

如何利用好大学时间:充分利用大学四年(北大校长对新生的讲话)

新华网:充分利用北大四年时光――给2008年入学新生】 去年我写了给2007年新生的建议,6000多字,现在我将它浓缩如下: 北大本科是世界最好的,北大给你今后飞得更高的平台,因此这四年要充分利用。四年的起点是高考后。北大广东招生组组李靖博士在北大广州校友会欢送会上第一句话,就是“停止旅游,进入学习状态”。我认为首先要按教学大纲将自己完善为合格的中学生,即中学要学的几门课除历史、政治外都要补齐,因为北大是文理兼修。 进北大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学会做人和做学问。 做学问就要掌握本学科的最基本知识和方法,将来就依靠这些学习新的知识。 工作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还需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北大培养目标是各领域的领军人,但将军是从士兵做起。因此在大学学会如何在三个层次――基层、中层、领导层处理人际关系。 还要有健康的身体,艺术修养。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要各方面都做好,还需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善于利用时间。就是毛泽东提倡的“学会弹钢琴”。(作者 su) 附:给2007级北大新生的建议 今天高考,考后你认为有把握上北大,可先看;没有把握,等你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再看。 今年春节前,我带两位在校学生去暨南大学见一位校友。他说:“做什么事要比别人快半步,这样你的机会比别人大得多,你和别人的差距会愈来愈大。”我认为很有道理,做起来很不简单,因为人有惰性。你要在北大强手如林中脱颖而出,必须快半步。也就是说现在起你就要以北大人要求自己,开始自己的征程。 一、上北大干什么? 实际上就是要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孔夫子是十五岁就定目标,而你们已晚了两三年。我把高中定义为由初中到大学的过渡。大学则是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大学(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也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次集中学习的阶段。学习是终生的,“学不可以已”。大学后的学习是边工作边学习,以工作为主。再没有这样完整的时间系统学习了。大学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北大,就是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为求学而来,以研究学问为天职。“北大学生求学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北大人求学就是为了祖国富强,民族复兴,重振中国雄风。“学”,按孔夫子的观点应包括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 学会做人,包括三方面:

北京大学暑期学校说明

PKU Summer School 说明 根据北京大学校历安排,2014年北京大学暑期学校将于6月30日-8月1日在北京大学校本部举行,有关今年暑期学校的学生注册、选课、教学等日程及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暑期学校课程及收费标准: 目前,北京大学暑期学校课程正在申报和审核中,预计将于4月中旬审核结束并上网发布。按照今年暑期学校的计划,暑期学校的课程根据授课对象分为以下几类: 1、A类为北大本科生教学计划内的必修课程、实习实验等实践性课程及体育类课程,只对北大本校学生开设,不对外开放选课。 2、B类课程为北京大学受欢迎的特色课程,对本校学生和校外人员均开放。 3、C类课程为小班课、外语类课程、高级讲座课程等,主要对校外人员开放,本校学生少量开放。校外学生修读B、C类课程的收费标准为:B类课程500元RMB/学分,C类课程800元RMB/学分; 4、国际暑期学校课程是各学术领域的特色课程,全英文授课,主要面向外国学生,可视选课情况接收少量国内学生(含港澳台地区学生)。只选修课程不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含港澳台)收费标准为2000元RMB/学分。选修课程并参加课外活动的收费办法及说明请见北京大学国际暑期学校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650377.html,/summerschool。 5、B、C类课程根据教室容量,先安排本校学生选课。本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选课不收学费,延迟到下一阶段者,均按校外学生身份选课,其收费标准为150元RMB/学分,成绩照常登录。 二、日程安排: 1、4月21日早9:00-5月12日早10:00,校内在读本科学生选课。所有课程(包括实习课)均由学生个人通过教务部选课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650377.html,/student/ )进行网上选课,先到先得,额满为止。 2、5月21日早9:00-6月23日上午10:00,校外学生进行网上注册、缴费和选课。暑期学校实行全程网络系统管理,点击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650377.html, 注册后,按流程进行在线缴费和选课。北大在读研究生选暑期学校同样在此时间内进行选课,但不需要注册,直接用校内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即可。 3、校外学生领取听课证时间:6月27日下午1:00-5:00;6月29日上午9:00 -11:30、下午1:30-5:00持本人有效证件原件、复印件(身份证、护照或军官证,未上传照片的还须带1张1寸证件照片),在北京大学教务部领取暑期学校听课证。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我本身就是学中文的.所谓中文就是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部分,只不过大学不象研究生分方向分的那么详细,语言和文学是都要学的. 语言这块主要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这块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他辅助理论还有文学概论(主要是初级阶段的文艺理论,很枯燥的) 美学写作等,要是师范类的中文系还要设置教法. 至于共同课无非是外语政治计算机还有现在需要选课(一般为本专业以外的课程是自己自由选择) 这个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 语言工程与中文信息处理 文学原理 高级汉语 汉语修辞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化 语法研究 中文工具书使用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文字学 版本学 古文献学史

散曲研究 实验语音学基础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说文解字概论 诗经 汉语史 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西方文学理论史 文言小说研究专题中国现代散文研究《论语》《孟子》选读 中国古代文化 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 汉语和汉语研究 《论语》《孟子》导读 古代汉语 文学概论 民俗研究 大学语文 沈从文研究 专书选读 现代汉语词汇词义研究 近代汉语研究 古音学 语言学前沿问题讲座 当代语言学 <说文解字>研读 <马氏文通>研读 现代文学批评史 汉学师承记研究 汉书艺文志研究 欧美汉学文本导读 宋诗史料学 清代考据学 现代学术史研究 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系统功能语法

汉魏六朝文学要籍导读 近代作家研究 客家方言语法研究 国际汉学研究 比较诗学论著选读 德国美学东渐史专题 接受问题专题研究 语言学讨论班 电影理论与批评实践 欧美文学导读 卞之琳研究 当代批评理论研究 中国说唱艺术研究 历史语言学专题 欧美经典小说专题研究 上古音研究 语言接触实例分析 语义分析 中国古代小说评论史 当代小说经典文本分析 当代文学前沿研究文艺美学 认知语言学 生成音系学 <文心雕龙>研究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我想知道大学(无论哪个大学)中文系的大一到大四的详细科目,书本名称,以及出版人(主要我是自学,怕买错书),最好是2010大学中文系的科目,没有的话,时间不要太落后了(例如2000年附近时期的,我就晕了........)。 本人只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穷小子,先谢大家了啊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9月)

北大中文系本科生课程.docx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史; 文献学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不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不提供以往考试试题以及导师姓名,以下为中文系本科生各专业四年必修课程及所用教材,仅供参考: (加括号的课程或书目为2001 年 9 月调整后“没有”列出的), “主要参考书”为调整后新增的。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 / 版别编着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馆 1999 年 1 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1993 年 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9 月)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 1—4)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 7 月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上、下)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6 月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7 月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三版)张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3 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8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7 月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上、下)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6月 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 / 版别编着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4 月 理论语言学(无书目) 汉语史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王力中华书局1980 年 6 月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7 月)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学教程(内部讲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9 年 8 月) 文字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1988 年 8 月 主要参考书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贺阳、沈阳语文出版社 2000年 4 月 简明汉语史(上、下)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 5 月 音韵通讲耿振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5 月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1 月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11 月

北京大学暑期班课程申请表

北京大学暑期班课程申请表 1.基本信息 1. 简介 本课程涵盖了一系列全球音乐产业的前沿问题, 并介绍音乐产业的重要概念和案例。本课程以教师授课为主,并在适当的时侯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案例。课程第五部分的谈判练习将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以培养他们在音乐产业领域的谈判能力。 2. 课程目标 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将来在商业音乐市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培养学生将来在商业音乐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对商业音乐产业的理论认识; ·引导学生对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在这种环境中运行的音乐产业的关系进行批评性思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化和商业的理解不断尝试各种角色,为他们将来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将来进行恰当的研究生学习的能力。 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的能力: ·对音乐产业各个关键环节间的商业关系有基本的认识; ·对音乐产业目前在法律和版权方面的事宜有基本的认识; ·领会音乐管理的基本原则; ·了解商业管理,特别是音乐领域的商业管理对技术、资源和法律的基本要求; ·了解唱片业的版税核算、现金流量以及相关信息科技的应用; ·了解音乐产业的企业战略管理和网络经营; ·了解音乐产业的风险管理与经营管理;

·了解在欧洲和广泛的国际范围内,音乐出版业和权益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音乐产业的国际市场并掌握开拓其国际市场的策略; ·掌握并熟练运用唱片业以及相关产业开拓市场和营销的方法; ·掌握并熟练运用谈判的策略,并能对国际唱片业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了解音乐产业的经营原则和创业原则。 3. 课程内容以及涵盖的知识 第一部分音乐产业的历史背景 音乐首次被看作一种产业 音乐的商品化 美国音乐产业发展史 英国音乐产业发展史 全球音乐产业(历史背景) 因特网和数字化的冲击 第二部分文化产业范畴内的音乐产业 文化的商品化 文化产业(音乐领域) 音乐文化的根基(全球视角) 第三部分解剖全球音乐产业 全球唱片业中的各要素的作用 唱片公司 出版公司 艺术家管理 电台的作用 推广公司 非数码音乐及数码音乐的发行 数码音乐产业 内容提供商的作用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作用 点对点网络 社区网络的作用 第四部分当代音乐产业的经营模式 音乐产业公司和歌星的相互关系 音乐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和资金流 第五部分音乐产业的法律基础 知识产权 综述 国际背景(美国、英国和欧洲)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前言 很多同学希望了解在北京大学各院系的某个年级要学习哪些课程,但又不容易查到课程表。本日志充当搬运工作用,将各院系开设课程列于下方,以备查询。 查询前必读 注释: ※在课程名称后标注含义如下: 标注(必)表示此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 标注(限)表示此课程为专业任选课(原称专业限选课),各院系规定需在所有专业任选课中选修足够的学分(通常为30~40)以获取学士学位; 标注(通)表示此课程为通选课,非本院系本科生可选修此类课程,并计入通选课所需总学分;通选课无年级限制; 标注(公)表示此课程为全校任选课(原称公共任选课),此类课程不与学位挂钩,公选课无年级限制。 标注(体)表示此课程为体育课,每名学生必须且仅能选修4.0学分体育课;男生必须选修“太极拳”,女生必须选修“健美操”。 ※实际上,多数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也没有年级限制。对应的年级是“培养方案”推荐的修该门课程的适当年级。 ※不开设任何专业必修课的院系为研究生院或其他不招收本科生的部门,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武装部等。 ※由于在某些院系下有不同专业方向,标注为必修课的课程可能并不对于所有学生均为必修(如外国语学院的各个语种分支)。相关信息请咨询相应院系教务。 ※多数课程可以跨院系选修,但可能需缴纳额外学费。 ※院系编号为学号中表示院系字段的数字,因院系调整原因,编号并不连续。“系”可能为院级单位,具体以相应主页标示为准。 ※课程名称后标注数字表示学分。一般情况下,对于非实验课及非习题课,每学分表示平均每周有一节50分钟时长课程,16-18周。 ※院系设置的课程不一定由本院系开设。 ※医学部课程仅包含在本部的课程内容。 ※本一览表不包括政治课、军事理论课、英语课、文科计算机基础、辅修及双学位课程。※本一览表不提供上课地点及主讲教师信息,请与相应院系教务联系。 001 数学科学学院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650377.html,/ 一年级秋季学期 数学分析(I)(必)5.0 数学分析(I)习题(必)0.0 高等代数(I)(必)5.0 高等代数(I)习题(必)0.0 几何学(必)5.0 几何学习题(必)0.0 一年级春季学期 数学分析(II)(必)5.0

北京大学中系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整理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 “最低限度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大、清华出版社都有。 一口气可以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 选录作品比较多,或许不太好找。 ◆作品: 《古文观止》没事背几篇吧。 《天下才子必读书》常森老师经常推荐的,是金圣叹的评点本,可以翻翻。 这两本书读完,古代散文一关勉强可以算过了。这里面诸子文、骈文比较少,可以自己找来补充。《论语》《孟子》《庄子》等等,看不完全部,找个选本看。后者可以看《文选》《六朝文絜》等。汉赋就看《文选》中选的吧。大赋太难,不想看的拉倒,《登楼赋》《洛神赋》这样的总该能看。《诗经》《楚辞》还是那句话,看不完的看选本。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汉唐之间的诗歌,看看也就够了。 《唐诗别裁集》读这本书让人有勇气不考六级。两千左右首诗,有点多。 关于唐诗,我最想说的是,可以先熟读《唐诗三百首》。 马茂元《唐诗选》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我很喜欢的一个注释本。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大约有六七百首,比较全面的反映唐宋词的面貌。 钱钟书《宋诗选注》不用我说了。 张鸣《宋诗选》 张老师的书,长长的一个序言,加上很精彩的作家小传、诗歌分析,了解宋代诗歌基本够用了。汪辟疆《唐人小说》程毅中《宋元小说话本集》 宋元之后,大家可以把以前作为最常识性的知识知道却没有读过的书读一下,比如《西厢记》《牡丹亭》还有传说中的四大名著等等。可以不喜欢,可以尝试读一下读不下去再扔掉,但不能不读,总不能从中文系毕业后连四大名著都没有尝试读过吧。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教材: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郭绍虞《历代文论选》有一卷本和四卷本,各取所需。 像毛诗序、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沧浪诗话等经典文献,不怕熟读成诵。 中国现代文学 ◆课本: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史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我们现代文学的祖师爷。 其实他的《中古文学史论》也非常值得一看,虽然与现代文学专业不直接相关,其方法直承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经典之作,现在还出了一个简编本。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上述几则书目都是陈平原老师开列的。一个总括的现代文学史,以下是各类别的文学史,如小说史、诗歌史、批评史,都是各领域的专家撰写的。 ◆研究著作: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说它政治色彩、僵化偏颇,但我认为这种开山之作还是应该看一看。会很有意思,很多与我们接收的主流文学史判然相悖的论述与视角,我当时还小,读完以后感觉像看了秘籍乱练功的小孩,两道内力在体内打架。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心灵的探寻》《1948天地玄黄》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学史书写

2007级本科新生选课指引-北京大学教务部

2007 级本科新生选课指南 首先祝贺你考入北京大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选课,是开始大学学习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怎样根据教学计划和个人学习能力对四年的学习进行合理安排,如何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志趣选择适当的课程,是你顺利完成学业并为将来发展做好准备的前提和保证。在选课之前,首先要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相关的选课管理办法有所了解。 一、课程设置: 北京大学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1、必修课,是教学计划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类: A、公共必修课,是全校本科学生都必须学习并达到一定学分要求的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体育等; B、专业必修课,是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必须学习并达到一定学分要求的课程,体现了所修专业对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2、选修课,是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或个人兴趣选择学习的课程,包括: ――专业选修课,是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该专业领域内可选择学习并达到一定学分要求的课程,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 ――通选课,是面向全校本科生通识教育而开设的跨学科精品课程,学生可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在各领域内进行选修,旨在使学生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特点和研究方法。。这部分课程有选课总学分要求(16学分),还有分领域的学分要求(详见素质教育通选课手册)。 ――公共选修课,是学校开设供全校本科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的课程,也可以是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部分课程没有规定的学分要求。 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包括学制、教学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学时安排和进度计划等。北京大学教学实行有限度的弹性学年学分制,即在规定的年限内(4+1)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学分。 为进一步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2003年对本科教学计划作了重大调整,规定各专业应修满的学分为140左右,课程分类学分要求参见各院系本科教学手册。 除大学英语1-4级和部分有先修课程要求的专业课外,其他课程均实现了滚动开课,可在四年中的任一学期选修。总体上,在低年级学生以通识教育为主,特别是一年级只安排少量专业基础课;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以专业学

完整版北大中文系教材书目

北大中文系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已有 674 次阅读2010-2-8 09:58|个人分类:语言学习|关键词:北大北京大学中文系书目入学考试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史; 文献学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不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不提供以往考试试题以及导师姓名,以下为中文系本科生各专业四年必修课程及所用教材,仅供参考: (加括号的课程或书目为2001年9月调整后“没有”列出的), “主要参考书”为调整后新增的。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 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 馆 1999年1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1993年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2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4)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 社 1963年7月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上、下)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三版)张钟等北京大学出版 社 1998年3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上、下)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6月 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 位出版时间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 理论语言学(无书目) 汉语史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王力中华书局 1980年6月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学教程(内部讲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9年8月) 文字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 主要参考书

北京大学完善暑期学校计划 中山大学推行三学期制答辩

北京大学完善暑期学校计划中山大学推行“三学期制” 小学期热推动本科教学改革 暑假期间,已举办6年的北京大学暑期学校增加了两个新项目——国际暑期学校和中学生暑期学校,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也开始了实行小学期的新尝试;从9月起,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也将全面推行以增加“小学期”为主要内容的学期制度改革。北大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评价说,新一轮“小学期热”已成为高校教学制度改革一个自发的重要方向。 新的学期制度改革,核心是将传统的春、秋两学期制,改为春、秋和暑期的“三学期制”。这一改革始于2004年北大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尝试,在2005年前后曾被许多学校效仿,形成第一次“小学期热”。 小学期的实施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安排的变化,而是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的改变。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告诉记者,该校推行三学期制总的方针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小学期的推行,必然要缩短原有学期的学时,这为各高校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契机。北大的做法是,将原来的1学分对应17学时课堂讲授,改为1学分对应1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时间。卢晓东告诉记者,课堂教学时间的长短,其实与本科教学质量并不成正比。学生结构化学习过多必然导致非结构化学习时间少,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另外,这一改革也有利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科研,有利于将科研的最新成果反映到课堂上。 小学期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的平台,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充分的时间。 小学期所安排的课程,既有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学术前沿的选修课程,也安排一些必修课,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相关高校同一类课程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北大每年都要邀请国内外高校的著名教授,以及中科院、社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到暑期学校讲课。每年大概有近500名外校学生参加北大的暑期学校学习。无论对北大还是其他高校,这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卢晓东认为,如何进一步发挥暑期学校的积极作用,还有待于相关高校在学分互认、学期安排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08-30/ 储召生赖红英

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开学典礼上致辞

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开学典礼上致辞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XX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对各位癿到来,表示热烈癿欢迎! 刚才周校长讲了,我们办“现代经济学”全国高校教师暑期师资读程迚修班仂年已经是第四届了,从我们刚刚开始改革后癿一两年就开始办这个班了,“现代经济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仂年是第二次办。首先,我想谈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办这两个暑期班?答案很简单:就是国家需要人才。从国家収展戓略来看,我们需要高层次创新型癿人才来实现人才强国、强校。温家宝总理非常深刻地总结了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乊间癿关系: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中国要发成现代化癿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癿人才,包括现代商学人才。 但现实癿情况是,尽管现代商学和经济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収展速度最快、在校学生最多、生源质量最好癿学科乊一,戔止2021年底,我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本、与科和研究生在校生已占全部在校生人数癿24.16%,近四分乊一。但是,我们培养癿真正意义上癿商学人才特别少。现在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癿现代商学癿概念,传统财经类大学癿培养重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癿财经类国民经济从业人员,综合型大学经管学院癿主体学科也丌是现代商学,是以工程背景収展出来癿管理科学,国内经管学院癿早期教师也基本上是由工科背景癿教师转行过来癿。但是,说得丌好听,师资很差,研究也很差,经济学家更差,有些经济学家跟算命先生一样癿,没有结合仸何经济学理论在谈问题。这就构成了一个矛盾:生源质量很高、师资力量很差,所以有些“集天下英才而毁乊”癿味道。 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癿复兴和崛起,必须实斲人才强校、强国戓略,需要各斱面癿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我为各位学员癿到来而感到高兴。希望通过丼办这两个暑期迚修班,一斱面希望研究生仂后能够诺博士,培养研究型癿人才,另一斱面希望我们癿老师扎扎实实癿学好这几门读。我们丌捣糨糊,因为许多培训班,培训一天、两天最多一个星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我也弼过农民,办事情咱们就是要实实在在癿去做。我们这个班就是用我们最好癿老师,从海外引迚癿海弻博士,幵丏是按照国际前20名大学癿经济学读程体系设置,按照我院培养博士研究生癿水平严格设置暑期班癿读程,每门51学时。就像美国癿暑期小学期,

北大中文系本科生课程

&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史; 文献学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不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不提供以往考试试题以及导师姓名,以下为中文系本科生各专业四年必修课程及所用教材,仅供参考: (加括号的课程或书目为2001年9月调整后“没有”列出的), “主要参考书”为调整后新增的。 一、中文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订本上、下)郭锡良等商务印书馆 1999年1月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馆 1993年7月 (逻辑导论新逻辑教程宋文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1—4)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7月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上、下)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三版)张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3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年月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7月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上、下)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6月 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必修课及所用教材: 课程名称教材名称/版别编著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 理论语言学(无书目) 汉语史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王力中华书局 1980年6月 汉语音韵学(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汉语方言学(汉语方言学教程(内部讲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1999年8月) 文字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 主要参考书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贺阳、沈阳语文出版社 2000年4月 简明汉语史(上、下)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5月 音韵通讲耿振生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 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11月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简介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从1999年成立起,已经伴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我们作为跨学科校级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整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相关研究资源,深化文化产业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2000年11月,研究院举办了“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首届年会”,标志着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开始集产、学、研为一体,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群力群策。 随后,2001年3月,叶朗教授在全国政协大会上做了题为《充分重视文化产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专题报告,该报告被作为“两会”新闻播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人民政协报》和《北京日报》等众多媒体都做了报道,引起了巨大反响。 2002年4月,研究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以文化产业园区整合中国文化产业”概念,并提出文化产业园区战略规划模式。 鉴于研究院三年来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努力,2002年6月,文化部批复在研究院建立国家级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同志、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担任基地顾问,叶朗教授担任基地主任。至此以后,研究院与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携手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而努力。 进入2005年,12月研究院被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评为“北京大学文科优秀研究机构”。 更另研究院鼓舞的是,2007年11月20日下午,在中南海召开的主题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对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所具有的前瞻性研究和以往的工作予 以高度肯定,并对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不仅要下力量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要为党和政府提供咨询,起到一个思想库的作用。”

北京大学的简单的介绍

北京大学的简单的介绍 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作为近代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大学教育,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 展开编辑本段学校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 大学堂匾额 [1]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大学”身份(名称)建立的学校,也是近代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大学,最初也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

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国立北京大学。[2]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出32个)。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也是第一所招收研究生的中国大学。[3] 北京大学西门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亦是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九校联盟(C9)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成员。 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

北大中文系第一学期课程表

2010-2011北大中文系研究生课程表 课程名课程类别参考学 分起止 周 班 号 专业教师姓 名 教师职 称 上课时间教室备注 系统功能语法任选 2.0 1-17 01 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王洪君教授周一3-4 二教 402 语言学讨论班专业必修 2.0 1-17 01 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汪锋副教授周二3-4 理教 124 合上 汉语语言学理论问题任选 2.0 1-17 01 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陈保亚教授周二3-4 理教 124 语言接触实例分析任选 3.0 1-17 01 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王超贤副教授周二7-9 二教 511 当代音系学专业必修 3.0 1-17 01 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王洪君教授周四7-9 理教 112 当代语言学专业必修 3.0 1-17 01 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陈保亚教授周三7-9 理教 121 汉语词汇词义研究任选 3.0 1-17 01 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朱彦副教授 周二3-4 周五 3-4 三教 108 古音学专业必修 3.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耿振生教授周四7-9 三教 207 汉语语法史研究专题任选 3.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杨荣祥教授周二7-9 文史 219 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任选 2.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项梦冰教授周四3-4 二教 302 计算语言学概论任选 2.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詹卫东副教授周二7-8 一教 304 上古音研究任选 2.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孙玉文教授周三3-4 三教 108 语义分析任选 2.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郭锐教授周一7-8 二教 416 方言学概论任选 3.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项梦冰教授周四7-9 二教 309 王力先生学术讲座任选 2.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邵永海副教授周五3-4 二教 515 《说文解字》研读专业必修 3.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胡敕瑞教授周二5-6 三教 206 《马氏文通》研读专业必修 3.0 1-17 01 汉语言文字学宋绍年教授周三7-9 二教 401 讨论课 清代考据学专业必修 3.0 1-17 01 中国古典文献学漆永祥教授周二7-9 三教 4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