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最让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情就是写作文。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写作文的乐趣。首先要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畅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思绪能在开阔的意境中自由驰骋。我们可以用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法,所谓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旨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独立地去观察分析生活,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那么应该如何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充分理解语文课标,保持一颗童真之心。

要搞好作文教学,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教师首先要熟知《语文课程标准》,贯穿语文学习的实践精神。有了语文学习实践的理念,懂得作文教学改革的规律,就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去引导学生分析、鉴赏生活中的美。其次教师始终要有一颗对生活敏感的率真的心。小学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正值年少,心胸纯洁无暇,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与教师会存在一些距离,学生虽幼稚但真诚,教师虽成熟但主观。为缩小这种差距,教师要尽可能保持一颗童真之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时地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掘生活中的美。

二、从作文素材来源入手,加强来源于生活的比重。

作文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注视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的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方案人类社会正进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理解到掌握科学技术新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所以,作文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2、基于对当今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的思考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作文教学改革已初具成效,很多实验学校已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学生习作已由以往的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转变为说“真话”“趣话”,“情话”,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再品尝,教师也逐步树立了“为情趣而作文”,“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教学追求做人的真谛。趁着这股改革的东风,我校提出“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一定会让广大语文教师更多地吸取人家的经验,更好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展开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师生语文素养的共同提升。 二、课题的界定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实行的各种活动。本课题中的生活主要指学生所有的日常生活积累,教师创设的各类活动或情景,和在教师指导下持续拓展的学生的生活时空。 作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并在期间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活动。 作文教学生活化,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作文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作文是学生表达、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12-07-26T16:09:33.170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晓妮 [导读]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 李晓妮(邯郸县三陵中心校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学生,他们不但觉得作文难写,而且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无从着手写。为此,我提出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 1.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材料 虽然我们的学生对外界生活接触不多,但其实每时每刻,学生们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如果有敏锐的洞察力,就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找到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题材,写出内容充实,事例具体的文章 比如,一天上语文课时,因学校临时召开一个紧急会议,耽误了几分钟。等我走进教室时,值日班长周湛已经组织大家在读课文了。同学告诉我,刚才有几个同学在捣蛋,是周湛制止了他们。听到这一切,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回忆:上课铃响后,教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教室门口,你是怎么想的?几位调皮的同学是怎样捣蛋的?同学们是怎样做的?周湛是怎样制止的?这几位调皮的同学又是怎样反应的?你又有什么感受?经过讨论,同学们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作文材料。这时,我趁热打铁:“下面就请大家把这一题材记在你的‘拾贝集’里。放学后,请大家再把它具体地写下来。”同学们听了,欣然应允。 “拾贝集”是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的一本记录本。学生每天用三言两语记上当天发生的有意义、有趣的事,不强调有头有尾,也不强调文字优美生动,而着重强调真实,强调句子通顺,让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活动、感受朴朴实实地写下来。如今天在学校里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在音乐课上学到了一首新歌、体育课上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美术课上由同学做模特儿画了第一次肖像画),在家里做错了一件事或种了一盆花……诸如此类的小事都可以成为“拾贝集”的内容。这样每天注意材料的积累,到作文时,就不愁没有内容可写了。每天都进行的练习,还能够使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得到培养。 2.作文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乐写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的,我们在研究作文生活化策略时,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内容系列。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照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强调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活化生活积累,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学生脑中沉睡着的生活积累,一旦被激活,情感的大海就有壮丽的浪涛。这样火热的情感与内部语言有机融合,所写之作才有血有肉。因此,平时应抓拄契机,活化学生丰富的积累,让学生有强烈的写作冲动,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活跃思维,给学生以自由命题的空间,我经常选取报刊上的短文和电视上的一些热点新闻作为作文材料。选取的材料短小精悍,情节性强,贴近生活。在谈到参与十多年WTO谈判的外经贸部处长王真被一家外国保险公司百万年薪挖走、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伤熊”时,学生的反应异常激烈,从对人才的流失的扼腕之痛、人才的管理机制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从口诛笔伐这位清华学子、学历与人格的思考到家庭学校的教育机制等等,学生思维活跃,视觉敏锐,能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作文,自由命题空间大,真正做到了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然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 3.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体验生活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增加见闻、认真体验,才会有新鲜的收获,有真切的感受,也才会有倾吐的需要和欲望。这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许多活动:游览“江南八达岭”——临海古长城,领略祖国的山河之美;参观“毛主席遗物展”,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封闭性军训活动,体验军营生活;组织学生上街清除城市的“牛皮癣”——乱贴乱涂的广告……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获益良多。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引导他们回忆叙述活动的进行情况,交流收获和感想,既活跃了思想、沟通了情感,又训练了作文。 譬如,五天的军训活动时间虽不长,但这是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其间得到的感受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军训一开始,我们就发给学生每人一本写有“军事训练系列”的日记本,让他们自由选择,自由命题,抽出一定的时间记下军训时的生活。回到学校以后,及时组织了一次“我的军营生活”征文活动。学生交上来的征文题材非常丰富,有的写了部队纪律是如何的严格,连吃饭都要排队的《一次特殊的中餐》;有的写训练时非常严厉,平时又是非常幽默有趣的《我们的梅教官》;有的写自己打开水时,由于天黑,竟然把汽油当作是开水拿到了宿舍里面,闹了一场笑话的《打开水的风波》;有的表达自己离开部队时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受的《再见了,军营》;还有的同学写《练正步》、《过集体生活真好》、《想家的感觉》……只有学生有了亲身的感受、丰富的社会接触,才会写出这样题材新颖、贴近生活的作文来。 总之,要想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就应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素材,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和赏识性评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自由表达,自主作文,才能写出真实的生活化的作文。

(一)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一)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学生,他们不但觉得作文难写,而且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无从着手写。为此,我校提出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今年,青岛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热点就是“生活化作文”。因此,我在教学中就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将收获总结如下:适用范围:小学四、五年级 理论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我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操作要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 通用模式:先要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途径,学生亲自实践,耳闻目睹感受大自然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另一条是间接的途径,是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想写。 透视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小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闭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小学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是由于忽视了以真实为原始生态的生活作为学生写作的逻辑始点,才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同。因此,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改变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革除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弊病,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带来活力。首先,我们应让学生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生命的律动。 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学生常常叼着笔杆发椤,觉得每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学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历史,感受人生,丰富生活经历,丰富人生体验,就能更好地感知作品形象。这种人生体验可以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来自他人的生活经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种体验就能丰富起来。在写《我学会了洗衣服》这一文前,我先让学生参加一次洗手帕劳动,鼓励学生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会,才能把本次作文写好。要写作文,不仅要认真仔细看,还要用心记。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修订版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选题的背景 (1)时代需求:写作无处不在,上起领导发言稿、作报告,下至朋友间的问候祝福,生活中的领款借物等,都需要写作,可以说生活离不开写作,而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属于启蒙,需抓好作文第一步。 (2)教师因素:习作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习作课上教师给出一个命题,再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最后学生动手习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单调,而且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真实体验,自然写不出真情实感来,只好应付式的完成。为此,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实施习作生活化教学。即在习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习作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产生习作的欲望,从而在习作中写真话,表真情,提高习作效率。 (3)学生因素:一是学生惧怕习作。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为了安全考虑,孩子生活圈子狭窄,除了学校就是家里,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少,视野不开阔,就连周末孩子也被禁锢在各种学习班中。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习作素材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自然惧怕习作,更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开展习作生活化教学成为必然趋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美国着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我国着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要“教学做合一”,指出教育要去“真做、真教,教人做真人”。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怎样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怎样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摘要】作文能够让学生提升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其有更好的情感认知和人文 情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对教师来讲一直是一大挑战,要让小学生感受到作文学 习内容的趣味性,又要对其学习与成长发展有益。生活化的语文作文教学也就应 运而生,将生活与小学生的写作相结合,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之一。 【关键词】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071-01 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作文缺乏真实情感,文章内容都是空 话和套话,使学生个人语文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提升。对此,教师在现阶段小学写作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写作水平,创 作出内容真实、情节生动的作文,实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活 化写作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一、写作主题回归生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作文中的通病在于学生缺乏真情实感,学生写出的文章过于模板化、格式化, 从而不能打动读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导致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迟迟得不到提升。 学生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过于追求教学速度,急于求成,想快速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让学生按照固定的写作模板进行写作练习, 在给学生选择写作主题时,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对所写主题缺乏个人亲身 经历,难以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给的作文模板进行模仿创作,导致 学生的语文作文内容并不真实,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写作。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 选择贴近实际的写作主题,尽可能让学生写身边真实的事件,便于学生情感抒发,完善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生在学校组织春游过后,我让学生以春游为写作主题进行作文创作,由于学生刚刚经历过春游这一活动,学生从中有很多感悟和收获,学生可以在写作中将个人 春游的经历和感悟记录在作文中,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真实,让学生将个人情感尽情表达。教师给学生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写作主题,可以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改变学生以往 完不成作文字数要求的状态,使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方法下不断强化语文写作能力。 二、注重写作日常练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锻炼中逐 渐形成,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练习的作用,让学生养成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提高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对语文 写作产生新的学习态度。教师在以往写作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日常练习的作用,认为作文只 要在考试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很少有写作练习的 机会,不利于学生写作才能的发展和完善。对此,教师在现阶段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 学习习惯,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养成勤于写作的优秀习惯。例如我让学生建 立一个日记本,学生可以将每天发生的新奇事件进行记录,不对学生进行写作字数的规定, 发挥学生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日常的小练笔中完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避免学生由于日常缺乏写作训练,使学生丧失基础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日常写作练习 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完善个人语文写作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投 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写作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写作更加熟悉,改变以往写作给学生的印象,减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在不断积累练习 中逐步完善语文写作才能。 三、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激发学生生活感悟 学生在小学语文写作过程中,常常发现自己缺少写作素材,在教师给定的写作主题下自 己难以找到合适的事件进行论证。学生在小学语文写作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可以归结为学生由 于个人年龄和生活经历的限制,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从而导致个人写作素材的缺乏。对此, 教师为完善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可以鼓励学生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感 悟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学生只有真正融入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爱,才能发现生活

细节化,细节生活化作文课堂实录

社会·生活·细节(一) ――“生活细节化,细节生活化”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请坐。” “北宋词人、诗人黄庭坚称赞苏轼说‘苏轼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意思是称赞苏轼,无论什么形式和题材,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很好的文章来。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怎样将生活写到作文中去,又怎样用作文来反映生活呢?我们一起来欣赏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打出投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小令,并且感受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自由朗读。 师:“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沈):“表达出作者对一种人的思念之情。” 师:“你觉得应该是对什么人?” 生(沈):“应该关系很亲密的人。” 师:“比如?” 生(沈):“友人、亲人。” 师:“说得真好!” “那么作者这种思想感情又是通过文中哪些文字表现出来的呢?” 生(周):“‘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三个字可以看出。” 师:“作者自称是‘断肠人’,由此三字可以看出。不错。请坐。” “还可以从哪些字上看出呢?” 生(周):“我觉得还可以从‘枯藤’、‘老树’、‘昏鸦’等词上可以看出。”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好。作者正是通过‘枯藤’‘老树’‘古道’‘西风’‘瘦马’来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又通过写‘昏鸦’‘夕阳’来表达已经是傍晚了,连乌鸦都有树可栖,而我却骑着瘦马在古道上奔波这种天涯游子的思念亲人、渴盼团聚之情。” “由这首词,我们又可以领悟到:生活是如此的广阔,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要表达的中心的需要,选取生活中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再对细节进行细致、独到的描写。也就是我们要将‘生活细节化’后,再‘细节生活化’。” “而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下面我们就进入到我们的作文训练系列之‘社会·生活·细节’,今天第一讲是‘生活细节化,细节生活化’。”(打出投影) 社会·生活·细节 ――生活细节化,细节生活化 师:“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我们常常截取生活的细节,用细节来反映生活、折射生活。那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内涵及策略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内涵及策略 目前的应试作文教学,与真实生活隔绝、和现实应用割裂,成了在封闭真空中进行的应试技艺的训练,丧失了基本的教育伦理。写作脱离了生活的现实需要,作文屮“无我”、“假我”,却又过分追求“立意高、选材精、结构巧、语言美”,其结果只能是陷入了“虚假文本制作”的无意义写作的困境。 于是我们呼吁要“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可充实、真挚、个性必须植根于真实的生活需要之屮。只有具有生活体验、生命感悟的写作,才能让作文教学走出虚假、空洞的泥潭,也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生活化作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生活化作文教学”内涵及意义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以生活世界为对象,通过拓展活动形式,科学冇效 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以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完善人格的教学策略。它强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训练过程突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积累,表达方式贴近生活,写作目的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学生全妞发展。生活化作文对解决写作教学中存在着的动机缺失、内容空泛、表达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生活需要、心灵需要、成长需耍的写作,是最本质意义上的写作。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 (一)创设具体的写作语境 木真的写作应是基于生活的,是在具体真实语境下的表达。同样是书面表达,多数人喜欢发短信、网络聊天,却讨厌作文。因为前者出于我们真实的情感交流的需要,具有真实的写作语境和交流目的。 生活化作文无论是对生活琐事的叙述、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还是对社会时事的品评,都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同样是写奇异果,给妈妈留的吃了家里的奇异果的便条,为家乡特产奇异果写的宣传简介,以及以奇异果为中心创作的小说、诗歌,就会因不同情境而不同。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下,有目的地写作,才会更主动、更积极,这才是写作的本真状态。 (二)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写作即交流”,写作时如果缺乏读者意识,就会束缚了表达的主动 性,写作就成了被动的苦差事。所以,生活化作文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如果是记叙,多想想:通过我的文字,读者能否再现与我所见的景象高度吻合的形象、场景?我的叙述节奏对于读者來说是不是快了?如果是发议论,就多想想:我的论述条理是否清楚?我的论述能否足以支撑我的观点?读者会对我哪方面的论述产生误解等等。有了读者意识,学生就更关注用读者视角去看问题,用心揣摩、选用相应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持久的发展。 (三)强化活动体验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作文是对生活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叶老特别强调

小学生活化作文初探

小学生活化作文初探 高戈庄小学谭乐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现在的学生,仍是谈“文”色变,感到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究其原因,是没有生活,没有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缺乏个性,有些学生甚至敷衍了事,这是传统作文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写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作到了以下几点:一、转变观念,让作文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在传统作文课堂教学中,都是老师让写什么,老师让学生怎样写,写作前还要讲些传统套路,一节指导课下来,学生的写作激情大大降低,剩下的只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写作,还有的学生一堂课下来,也不知道这个作文到底“该”怎样写,应写些什么?所以每到写作文时便要搜肠刮肚,痛苦万分,真可谓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因此,我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改变陈旧的观念,不再去充当让学生必须去写某个“命题作文”的发号施令者,而是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作文的全过程中充当引导者、设计者。充分组织和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所感受,并激发学生急于用语言文字来沟通,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二、在生活中体验,让学生积累素材。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善于观察积累,所以导致学生在写作时下笔无“神”。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打破常规的作文教学形式,不再把作文局限在几节作文课上,而是把它贯穿于学

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作文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具体的实践活动有: 1、社会活动。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并说出自己参加完社会活动的感受。比如,一次在学校组织的保洁护绿活动中,由于那几天风大,所以我班负责的楼区内垃圾特别多,有些学生嘟嘟囔囔开始埋怨,我便在活动结束后引导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建议他们把想说的话写进日记。这次日记,学生们写的很认真。一位学生写到:“我今天在网上查到,有一种虫子可以吃塑料。我想研制出一种药水,使所有的塑料袋都能浆解,减少地球污染。我也在此奉劝地球上所有的人们,要爱惜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眼中多些绿色,让我们的童年远离污染。”一次普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引发学生诸多的感想、感受,可见亲身经历的事情,学生写起来要容易的多。 2、学校活动。学校也是一个小型社会,学校的发展变化,学校的新鲜事物,学校组织的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都是写作的好素材,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增强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比如在学校组织的“法制报告会”后,回班后我们针对本班现存问题进行了集体讨论,学生们的发言积极中肯,有针对性。我班的“捣蛋大王”在日记中写到:“今天警察叔叔的每句话都说到了我的心里。回班后同学们给我提意见时我一点儿也没生气。我知道大家都是为我好,要是真有一天我犯罪进了监狱,到那时再后悔再改可就晚了。请大家放心,我一定改掉爱打架的坏毛病,不再让老师和妈妈操心,请大家看我的行动吧!”通过这次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也使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并写出自己的收获和真情实感,提高了写作能力。 3.家庭活动。学生的成长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往往是最真实,

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

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 生活化作文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作文内容为学生 创设或真实或虚拟的生活化情境,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指导学生观察和表达方法,课外再去生活中实践运用的作文训练形式。 一、课堂创设生活情境 1.精心策划,直现生活 游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事,也是学生作文经常训练的题材,一般的游戏和活动多是学生在课外自己和同学一起做,为了便于指导观察和写作,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便于在课堂上做的游戏和活动,先让学生明确观察方法、观察重点,再让他们带着任务去做游戏和活动,这样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察体会和收获。活动结束,教师再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写出来。 除了游戏和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状物描写之类的习作也可以在课堂上直现。 2.角色表演,模拟生活 写人和以表现人物为主的记事文不便在课堂上直现,教师可以生活中常见的人或事为原型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分角 色表演,模拟生活中的人或事。比如写老师关心学生的习作,

这类事情其实老师为学生做过很多,但是具体写起来,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是怎么样的呢?因为没有观察,所以无从想起。为了指导学生现场观察描写,教师可以课前找一位学生合作“排练”:老师正上着课,该同学突然病了,然后老师关切地询问,并且着急地带他去看医生。课堂上师生表演,其余学生观察,之后描写。在指导表达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情境表演还可以反复片段“回放”,让学生带着疑问再次观察、描写,直至观察具体、描写生动为止。 此外,同学之间在课堂上、课外发生的事,均可经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模拟表演。需要注意的是,指导学生观察这一形式的生活情境时,侧重点必须放在凭借情境进行观察方法、表达方法的指导上,而非记录事件本身的过程。 3.媒体辅助,再现生活 有的习作内容不便在课堂上真实呈现也无法模拟再现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大显身手了。比如写景、游记等习作,学生不可能都有机会外出游玩,就算有的学生真的有过游山玩水的经历,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便可让“游玩”与观察指导在课堂上同时进行,一举多得。 有条件的老师也可自己赶赶“DV拍客”的时髦,拍人录事摄景……处理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实生活情境。

怎样把作文教学做到生活化

与活力,为改变这种不良状况老师在校给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非常有用的。有一次活动课,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比赛过程中本人也跑去和男生打乒乓球,学生见教师也来参加都显得异常兴奋,团团围了过来为笔者加油,还个个争抢着和笔者一比高低。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感受特别深刻,这次活动课后很多学生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本,有些同学对人物描写还非常细致。教师把学生引进一个广阔的空间来进行作文教学,不必刻意只要乐趣,能做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你就成功了,这样的作文课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 (三)作文教学与家庭生活 家庭的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很大程度来源于家庭。根据这个特点,老师在作文训练当中,可以实行让学生多“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的方案,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劳动任务,如扫地、买菜、购物、做饭等等,然后让他们写一写,说说亲自当家的感受。在“小鬼当家”活动中,有位学生写《我学剖鱼》一文中有这样的感受:“··我双手捞起一条滑溜溜的鲫鱼,把它放在砧板上,左手按住它的头,腾出右手拿起菜刀,刚想刮鳞片,鱼儿不知哪来的劲,一挣扎,‘扑’的一声,头尾都翘了起来,我的妈!吓得我扔下刀往后退,这真是‘鱼儿好吃,剖鱼难’。”这段话一开始就连用了好几个动词,把剖鱼前的准备工作写得形象生动,真可谓生活体会多深,写得就有多真,这就是实践真知的结果。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技能训练轻自由表达,这导致作文教学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这种没有实践、没有体验,没有情感的写作让生活经验还十分贫乏的小学生不堪言。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学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这些话都充争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重新树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学观。

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有效指导 发表时间:2019-06-27T13:04:16.92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5期作者:杜丽玲[导读] 而且这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背景,探究了实现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有效指导。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510800 摘要:教学是通过生活来实现的。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无话可写的现状,而且这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背景,探究了实现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有效指导。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表达真情积累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中考、小考的语文作文题,都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进行命题写作;《南方都市报》举办的“非虚构作文大赛”……这些都说明语文作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是作文获得高分的条件之一。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著名语文教育学家李镇西在作文教学中也力主“作文生活化”。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生活化作文呢?如何克服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障碍?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有效指导学生生活化作文的途径。 一、创造情景,用心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1.重视即兴体验。即兴体验,它不刻意追求情景、场地的设置,它是对生活的“即时”反应,是稍纵即逝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失去将很难补救,所以教学中一旦有这样的场景出现,老师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能获得意外收获。 2.善于发现,采集材料。生活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如:美丽的家乡、传统节日、参观展览、各项活动、游戏……这些素材都是学生日常所得。只要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探寻生活,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用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去发现,就能汲取丰富多样的生活材料,就能用自己的笔去讴歌生活、赞颂生活。 二、激发兴趣,张扬个性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1)组织活动法。在布置写作前,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留意收集相关材料,做好写作准备。(2)实物展示法。如要写一种物品,就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物品回学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再到功能作用,使学生有话可写,写作的情绪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3)讨论辩论法。语文课本上经常有一些辩论题,这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从收集资料到辩论比赛,个个都情绪高涨,在课堂展开讨论争辩中引导学生去思辩,认识问题、丰富思想,从而获取写作的材料。 2.张扬学生的个性。全天下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生活对人的要求。作文教学,我们追求立意、创新,有自己独立体验,摒弃千篇一律。同样的作文要求我们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写作技巧,多角度发掘材料,多方面进行描述,这样的文章才会百花齐放。 3.培养学生的真诚性。说真话,说实话不只是作文的问题,更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写作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做到“用我手写我心”,写出真情实感,表达出独特的感受,不虚构,不写“假、大、空”的文章。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学生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真切体验。”因此作文教学就要培养学生敏锐、诚实、勇敢的态度。生活化作文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积累,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出发,去认识生活,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三、生活化作文的评价 1.美文分享。唐朝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启示我们,在训练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认真修改文章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 组织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可以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促进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四人小组在互评互改中挑出成员中最好的习作进行分享评价,最后张贴在教室的“小作家专栏”中,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这样的做法能够对学生写作的热情起到促进作用,好文章就这样源源不断产生了。 2.面批面改。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参与生活体验、表达主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习作,我采用一对一的面批,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上提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修改的方向,因材施教的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3.赏识评价。在作文训练中,学生特别希望自己的作文公开给别人阅读或诵读给别人听,得到师生的肯定,因为毕竟这是自己倾注心血的作品,我们应该给予尊重。因此,评讲作文时,我常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指出修改意见,待其修改后,再朗读给大家听,老师和同学对其修改后的文章给予肯定。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志辉走向生活,表达生活——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 [2]张江林撷生活之材开兴趣之源——浅析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师,2017,(03):43。 [3]郝本信生活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文学教育,2017,(19):74。

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23T16:50:40.5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3期作者:孙红[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而初中作文教学则是为了能够锻炼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能够把在语文学习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并且能够在其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作文是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能力的表现。而往往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存在客观性,作文写作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技巧性,其次要求学生把好词佳句生 搬硬套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的写作方式往往缺少作文写作的灵魂,学生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在作文中凸显不出来。为了能够提升学生作文写作的真实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寻找一种贴近生活化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本文就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生活化作简单的分析概述,促使学生能够找出适合自己作文写作的一种生活化作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 一、引言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多情况下作文指导写作也是教学中的重点目标。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表达效果。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作文的写作技巧运用,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就会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也缺乏一定的真实性。为了有效地引起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方面应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身边的写作素材入手,真正地把生活当作写作的源泉。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生活化的作文指導需要教师从学生语文学习的氛围上主动去吸引。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写作要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养成一种详细记录生活的一种学习习惯,慢慢地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艺术熏陶和人格养成。 (一)教学资源生活化 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当然要从生活中寻找一定的写作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到的是生活与教学资源相结合,不断的借助自然化的教学资源将它们融入教学当中。利用学生已知元素进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此外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一同感知生活中的语文元素。 例如,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引出很好的生活化写作素材。本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深深的喜爱的赞美之情。而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运用得越发的打动人心,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够亲眼看到冬日下济南温晴的冬天。从这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描写一下自己所喜欢的一个季节作为一个小作文。如: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落叶等素材内容自由发挥。利用课余时间到田园乡村旅游景点或其他地方进行考察,积累自然资源素材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调查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描写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的认知和体会。同时,增强他们对于家乡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养成作文书写习惯,积累生活的写作素材 在平时要有所积累那么在用的时候才能随时的拿出来用。但是有所积累是一回事,用文字表达所积累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所以教师一定要主张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遇到有感悟的时候就要拿起手中笔随时记下来,就像一位作者说的“只有写,才会写”。比如我每周会给学生们布置写周记,有些学生甚至一周内可以写出好几篇周记,这就是学生在用心生活的时候,用手中的笔将有感而发的瞬间及时的记录了下来。周记不同于日记,每天要写,它的数量少,加上教师不规定格式,写起来更是轻松,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刚开始时教师可以每周规定一个方向,让学生根据方向进行观察、写作,慢慢深入。比如,在刚开学时,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学方式以及逐渐加重的课业,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到彷徨不安,教师可以给出方向“我的初中生活”或“我的新学校”,让学生记录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像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如何,课程进度能否跟上,新学校的环境如何,喜欢哪个老师,喜欢哪门学科等,并要求学生写出对自己观点的论证,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三)作文命题要接近生活 一定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那么写作就会变得很简单,那么就是要让教师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乐趣的热情,提高写作的兴趣。生活是最好的好老师,学生要融入社会生活,并且热爱生活,这样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才会在写作时有素材可以到写,那么就不会有不知道写什么的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入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的素材,通过现象看本质,增加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因此在作文命题时,不论是课本教材还是考试命题都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考试作文,很多命题都是近来比较火热的事件、观点或与生活有关的哲理等,总而言之脱离不了生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也要注意命题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命题《我的童年游戏乐园》写出学生自己童年时对老家或者某一游玩地点的回忆。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写出自己的观点以及论证。这种贴近生活的命题,能够训练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表达的局限,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观察总结能力,使得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再空有其表,千篇一律,而是充满情感与意义,达到作文教学实施的目的,让作文教学长足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琪.初中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2]李英.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3]杨西云.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校本课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4]刘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3,12:19.

《作文生活化研究》开题报告

《儿童生活习作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约占语文总课时的六分之一,教师、学生对作文也非常重视,但学生作文水平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和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分不开: (1)现行的写作以命题作文占绝大多数,教师全权决定作文题目,甚至规定写作提纲,提供所谓重要词语,从写作内容到写作技法都给了学生极大的约束,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学生写作实际上是在为教师而作,不是孩子生活所需。有时,教师似乎也注意习作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但所定的题目也往往是记时令性的活动(节日、假期活动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父母、老师、同学等),差不多年年在写相近的题目,对学生写作既无推动力又无吸引力,同时所写文章难免千篇一律,写出来的作文也缺乏童真和新意。 (2)训练文体单一,不重视实用文章的写作,使作文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学生体会不到写文章的社会价值和交际作用,认为写文章只是完成功课的需要,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 (3)从作文现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

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仅仅把写作局限在小小的课堂。 学生要行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把言语作品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要素。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认知、模仿、习得的过程,习作能力是一种最富动感的显性能力,它的培养必须依靠具体的表达实践。所以,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十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经验的重要性,特别是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先前知识。他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每位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习作。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写生活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