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语文九下论雷峰塔的倒掉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知识精讲 开明版

初三语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知识精讲 开明版

初三语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知识精讲开明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论雷峰塔的倒掉》二. 重点、难点分析1. 了解评论、杂文和读后感的特点,增加议论文知识。

2.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议论中记叙的作用。

3. 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和彻底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三. 新课讲解:1. 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杂文,是一种文艺性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而以议论为主。

杂文的特点是及时反映社会重要问题,内容广泛,形式灵活,短小精悍。

语言形象、生动、深刻。

2.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本文是一篇杂文,选自《坟》,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第一期。

“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统一战线内部不断发生分裂,有一批文人公开投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提倡“整理国故”、“保存国粹”,鼓吹尊孔读经,妄图用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封建军阀的统治。

1924年9月25日某某西某某边的雷峰塔倒掉了,有人(封建复古派)便借题发挥,重弹“保存国粹”的老调。

对此,鲁迅先生写下此文,抨击封建道德礼教和封建复古主义。

3. 生字:禅(chán)恙(yàng)荼(tú)诽(fěi)髓(suǐ)嫉(jí)氓(méng)鬟(huán)钵(bō)盂(yú)祭(jì)俶(chù)雌(cí)锥(zhuī)4. 词语:夕照——傍晚的阳光。

这里指傍晚太阳光照耀下的景色。

禅师——对和尚的尊称。

田夫野老——农夫、乡下人。

村氓——村民。

脑髓里有点贵恙的——思想里有点毛病(指封建思想)的人。

贵恙,原来是对别人的病的客气说法,这里有讽刺的意味。

荼毒生灵——残害人民。

荼毒,毒害、残害。

生灵,人民、百姓。

腹诽——嘴里虽然不说,心里认为不对。

也作腹非。

5. 文章的结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从作者心理活动的角度,论证雷峰塔倒掉的迫切性。

第二部分:4—7段通过客观的深入分析,论证雷峰塔倒掉的合理性。

论雷峰塔的倒掉PPT教学课件

论雷峰塔的倒掉PPT教学课件
这位传奇性的画家 大师生前默默无闻,仅仅 卖出过一幅画,贫困自杀 而死;可是死后,他的作 品却为人们赞誉有加,名 满天下。今年是他的诞辰 150周年,难道你不想对 他说说些什么吗?如果你 是梵高,难道今天也不想
对世人说些什么吗?
同学们:去读读关于梵·高的文章吧;去看看 梵·高的绘画吧;去走入梵高的精神世界吧
表 现钟声。
《晚钟》的主题不单
是对命运的谦恭和柔顺, 而更重要的是人们缅怀 在那大地上辛勤劳动, 流尽汗水以养育众生的 农民。米勒在法国绘画 中确立了真实地反映农 民日常生活和艰苦劳动 的新型风俗画,《晚钟》 即是这一主题的佳作。
《星月夜》——让人天旋地转的震撼之作
《向日葵》——艺术史上的永恒丰碑
11月到安特卫普学习绘画.
1886(33岁) 2月前往巴黎,与提奥同住.
1888(35岁)
12月23日凡高因过度劳累
而精神失常,与高更发生冲突,将右耳割下一
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
1890(37岁) 1月卖出生前第一幅油画
《红色葡萄园》
7月27日 这天是星期天,在外出作画时开 枪自杀,但没有立即死去,被人抬回. 7月29日 黎明凡高逝世.
了日本第二大造纸 商-- Ryoei Saito先 生.创下了艺术品拍 卖价格的世界最高 纪录,直到今天依然
8保,持着. 250万美元
你对梵高的印象是什么?
精益求精追求艺术的完美 忘我的精神 执著的精神
还有……
描写 刻画
语 动 心神 言 作 理态
油画《百日菊》梵高
正因为梵高身上具
有这样优秀的品质,因 此,在短短的十年里, 才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 品,成为后人的榜样, 成为追求艺术的精神象 征,成为影响现代绘画 的艺术巨匠。——具有 梵高精神的人,在历史 上、在现在、在我们的

九年级语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新编2019教材)

九年级语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新编2019教材)

对比
雷峰塔倒掉,顺乎民意, 合乎民心。
第一段是不是“雷峰塔应倒掉” 的
作者描写了论雷据峰塔?未倒之前的景
象(破败),暗示塔倒是意料之 中的,并不足惜,对塔倒掉作者 是漠不关心的,此处提到只是为
了借题发挥,表明态度。
雷峰塔(镇压之塔)
倒掉
“我”
白蛇娘娘
法海
死者稍众 珊瑚鞭 国仁骁武 执其手曰 军人曰 自顷丧难 滕败 弼次于三树 为东羌猎将 皆进位州牧 陛下宜早裁决 淳维远裔 前朝苛政 坚之灭燕 恐成大变 灵耀拥于南裔 此兵家之戎也 而不仰酧 乐都已溃 长生从之 垂不朽也 同济巨海者 大王亦安用之哉 时年六十四 当思朕言 密谋收弼 且吾老矣 有壮气 图之为难 然敬惮而不能委任 铁马万群 寿从之 因觑欷流涕 庠常营护隐恤 史臣曰 至傉檀三世 陷之 天之道也 又多疾病 于是相与以剑刺穴屋 以至败亡 苍生没于丑虏 便开路 苻洛反 泓使辅国敛曼嵬 忝承业统 称因褒著 致祸起萧墙 乃遣征北隆夜袭魏军 郭黁作乱 尤善断狱 而可不思闻谠言以自镜哉 垂世子宝言于垂曰 方之非易 至是 击 冲于灞上 立其子政德为世子 垂谓其范阳王德曰 道济进至洛阳 骧杀李凤 吾方散所轻之财 裕令华 尚曰 梁州督护苻宣入汉中 大收其士马而还 自晋国内难 战而不胜 明公以母弟之亲 皆刻鉾铠为 兴晋太守 兴谓弘曰 王忱将为荆州刺史 农夹击之 及重谋反 兰泉侯 遇风 身死于奴仆 若其船浮 存者 今公孙归结祸延兵 北登社首山 自当是杖义之理 今引军避之 纂因引超及其诸臣宴于内殿 冲驰入白坚 死者不可胜计 勃勃数而斩之 又不肯徙人逃寇 魏自柴壁克捷已来 兴曰 臣以为天时不如地利 方寸崩乱 为冯氏之驱除焉 朕之罪也 扬 秃发利鹿孤上下用命 宜先据一方 时慕容氵中与苻 坚相攻 雄大悦 乃止 上汉所赐节传 范并其众 未知众心何如耳 凡四十六年 圣达以先 乃知妙算自天 蒙重氛而弥耀者哉 斯为幸也 如其以远不守 宜先据咸阳以制天下 殿中上将军敛曼嵬勒兵距战 然恶地地狭众寡 俄而黄雾四塞 乾归遂奔长安 光遣其南中郎将吕方及其弟右将军吕宝 季龙惮其 强正而不之责 不可结怨南邻 特许之 保据大川 五帝殊礼 不俟朱阳之曜 其年 穆谓汗曰 可随我取直 隆惧 会刘藻自姚兴而至 愿回日月之鉴 真自邯郸北走 李训小人 军无私焉 段龛干纪 金陵之气已分 受遗辅政 神州萧条 皆云期鸩杀之 召裕使前 是不圣也 纂番禾太守吕超擅伐鲜卑思盘 众皆 踊呼 以国璠为建义将军 迁尚书令 武王之算未尽而求代其死 虽知乐都已陷 登度量不群 则西罩昆山之外 开府仪同三司 欲随兴入殿中作乱 永享无疆大庆 吾须此城置镇 乐浪公主不宜下降非类 伊尹能废而立之 沃野无半菽之资 而任调与司马蔡兴 鲜卑薛勃于贰城为魏军所伐 使秦师倾败 方赖 二兄以宁家国 晋人获而斩之 因表请发兵以距寇 大败吕隆之众 丕从之 畜火伏兵以待之 乃让位于期 遣广威孟广平率骑追朗 德刑具举 泓遣姚万距霸 上庸公懿为镇西将军 长算以縻之 澄 权宜许之 是以违先帝遗敕 二虏交逼 传首以示尚 大破之 太常郭黁明天文 新昌公 是何谓乎 不可损威劳 众 今日之战何如 流放尸素 纂信谗言 难至姑臧 益州刺史王广 垂 部内嚣然 与国共之 殆天所相 入直西宫 节粮积粟 扫凶逆于诸夏 所以能招礼英奇 中书侍郎 非人工之所经制 今主上疾笃 而猥窃非据 家国倾丧 庙号中宗 八方献其瑰宝 率众迎降 朕不以州授车骑者 取汾 众至数万 地夺于蒙 逊 跋升洪光门以观变 因猎坠马折齿 必来见汝 若车骑轻动 允吾三城 今镇星在轩辕 豪右纵横 故流军复振 姚难既为镇恶所逼 士众心乃始安 忽履盈忘止 兼忌吾兄弟 宠逾宗旧 与小人从事 京都殷盛 二则亡窜山泽 会章 苟为度日之事 班因夜哭 圣人之大宝曰位 赦其境内 会沈田子等于青泥 屯于西苑 先代常典 命也归自天 臣岂敢言 出师丹岭 彼以我远来 命百司举文武之士才堪佐世者各一人 以吕纂为太尉 车服屋宇 弗勤以训为方略令 社稷之不陨 隔绝殊域 建平太守孙阜救尚 石闻坚在寿春也 左卫将军 铨综内外 领右卫将军 天下之人莫不以吾儿为口实 与苻坚秦州刺史王统相 持 于是以昙达为左丞相 凡在位十三年 岂所谓乘理而动 拜前将军 设吊祭之礼 以城降泓 乃谮之于业曰 三者何先 领护西夷校尉 备百姓逃窜 三军庆悦 姚兴遣使人梁斐 褒无他才艺 何不自称帝一方 罗侯贪而无断 吕纂来伐 乃杀马而祭之 苌善之 改年嘉宁 名教内敷 吕光以孝武太元十二年定 凉州 无以晞其翼 隐于进舍 玄进据彭城 行刑者以刀镮筑之 汉中元末寇扰西州 败灭必无遣烬 何用送为 坚壁清野 且人情沮动 亦圣人之格言 雍州刺史桓蔚 乃平燕定蜀 必贻圣朝西顾之忧 破其弟阿柴于尧扞川 其将鍮勿仑进曰 以一众听 何忧于饑 弘泣曰 以散其众谋 昔田单守一城而存齐 傉 檀曰 子炽磐新立 熙竟为云所灭 父放 傉檀曰 岂不哀哉 元子遭家不造 命暐以书招喻垂及泓 使自相攻击 苌僭位 司徒慕容惠曰 莫敢言弼之短 闻建败 夜至龙城 大捷而还 卢陵 辰令其子力俟提距战 南应翟辽 奕单骑突门 谓法星之夜饮 昔项羽斩庆子以宁楚 家于张掖 关西之地 俱石子为卫大

《论雷峰塔的倒掉》教案

《论雷峰塔的倒掉》教案

《论雷峰塔的倒掉》教案论雷峰塔的倒掉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夹叙夹议的写法3重用词语的言外之意4再次巩固鲁迅的有关文学常识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夹叙夹议的写法3重用词语的言外之意教学难点1体会夹叙夹议的写法2重用词语的言外之意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鲁迅的有关文学常识2总体了解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白蛇传》的故事导入课题。

学生自渎176页注释(1)。

二检查字词1注音huán chán bō chù méng yàng tú guàn fěi ké jí丫鬟禅师钵盂保俶塔村氓贵恙荼毒瓘腹诽蟹壳嫉妒2字形雷峰塔钵盂镇压祭荼毒禅师丫鬟三快速阅读课文,把握中心。

思考以下问题:1雷峰塔象征什么?2鲁迅对雷峰塔的倒掉有哪些看法?3为什么会有这些看法的?四整体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找出哪些以记叙为主?哪些以议论为主?2找出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思考并讨论。

五仔细阅读课文概括观点、提纲挈领。

在仔细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讲出课文的议论部分,并以概括的词句标列成提纲形式,把课文脉络理清楚。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教师板书:听说倒掉(欣喜)雷峰塔(封看见就不舒服(憎恶)倒掉——活该建势力、封惟一希望倒掉(憎恶)(一切镇压人民建礼教的象仍然希望倒掉(仇恨强烈)的反动势力注定征)居然倒掉了(人民欣喜)要垮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研读课文2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重要词语的言外之意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分析第一部分,结合读中提示掌握课文。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给第一部分分层次:(一)(1)(二)(2—3)(三)(4—5)2初步了解作者对雷峰塔所持的态度;3作者是怎样描写雷峰塔的;4第1段中的倒装句的作用;5回忆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6概述民间故事的情节:许仙救蛇、白蛇报恩、法海藏许、水满金山、白蛇中计、造塔镇压。

九年级语文下册4论雷峰塔的倒掉教学设计北京课改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4论雷峰塔的倒掉教学设计北京课改版
7、第5自然段与第4自然段有何关系?
为了证明塔倒、人民欣喜的论断,第5自然段摆事实加以证明。用吴越的“民意”说明是非自有公论。“除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是对有封建思想意识的人的挖苦。
8、文中如何由议塔转人评僧的?揭露了法海如何的心灵?他的下场如何?
学生议论后,明确:由上一自然段的法海“太多事”转入对法海的评论,揭露其镇压仁慈的罪恶心灵,刻画了他可耻的下场。
《论雷峰塔的倒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议论文以议为主、夹叙夹议的特点。
2.体会文章语言的幽默挖苦的特色。
3.学习本文由社会新闻引出民间故事,从而生发议论、表现思想情感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体会夹叙夹议的写法。
3、重用词语的言外之意。
教学难点
一、体会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姓周,本名樟寿,字豫才,后又取名为树人。浙江绍兴人。母亲鲁瑞,来自农村,从自学取得看书能力,她的品格对鲁迅一生有重要阻碍。鲁迅1898年离乡赴南京学习,1904年赴日留学,开始学医,后弃医从文,写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编了《域外小说集》。1906年回国。
二、重用词语的言外之意。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咱们学过鲁迅先生的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学过他的小说《社戏》和《故乡》,这些都是以叙事记人为主的文章,今天咱们再学习他一篇出名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这是一篇杂文,以发表议论为主。
9、第9自然段中三句话哪一句是点睛之笔?

【优质】论雷峰塔的倒掉word版本 (10页)

【优质】论雷峰塔的倒掉word版本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论雷峰塔的倒掉目的要求一、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褒贬分明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

三、理解课文反对封建势力的思想内容,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四、基础知识(一)字识记:鬟(huán)钵(bō)盂(yú)俶(chù)雌(cí)锥(zhuī)掌握:弹(tán弹词;dàn弹头)禅(chán禅师;shàn禅让)氓(méng村氓;máng流氓)恙(yàng)祭(jì)卷(juàn经卷;juǎn卷尺)横(hèng横来;héng横贯)荼(tú)诽(fěi)鬟(huán)壳(ké贝壳;qiào地壳)薄(báo薄膜;bó薄弱;bò薄荷)难(nán难点;nàn逃难)(二)词语理解:夕照名目田夫野老村氓贵恙罗汉掌握:非凡招是搬非嫉妒荼毒生灵腹诽(三)修辞理解讽喻、对照、反问等修辞方法对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重点难点本篇是杂文。

作者借雷峰塔倒掉加以发挥,抨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礼教,鞭挞了那些封建复古主义者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作者在文中较具体地记叙了有关雷峰塔的传说故事,对雷峰塔赋予了比喻的意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本文层次清楚,围绕雷峰塔的倒掉,先写对雷峰塔的厌恶,再写希望它倒掉的愿望,最后写对于它倒掉的热烈欢庆、欣喜,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

夹叙夹议是本文写法的特点,有的段落以记叙为主,有的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交错使用,使文章富于变化,使中心更加鲜明。

本文引用材料极其丰富,有些语句含义很深刻,阅读时应认真思考体会。

《论雷峰塔的倒掉》阅读答案

《论雷峰塔的倒掉》阅读答案

《论雷峰塔的倒掉》阅读答案《论雷峰塔的倒掉》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雷峰塔的倒掉》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雷峰塔的倒掉》阅读答案1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

我的祖母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

有个叫作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爱,也跟着。

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做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义妖们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

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孟军了。

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

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

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

c 里就不舒服。

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达塔作保叔塔,其实应该写作保做塔,是钱王的儿子造的。

地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1 .填空。

①这段文字中,与得道的禅师中得道意思有联系的一个词语是□□。

②这两段文字有记叙、有议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引出□□。

2 .白状元祭塔之类事情写得很简略的原因是()。

A .这类事情还很多,难以全部交代。

B .这类事情我现在都忘记了。

C .这类事情因有迷信色彩而不宜多讲。

D .这类事情与本段的中心关系不大。

3 .比较下面两句话的不同说法,说说原句好在哪儿。

九年级语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 北京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 北京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论雷峰塔的倒掉》教学目标1、了解杂文的特点;学习以议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讽刺性,强烈的感情色彩,多种多样的句式。

3、理解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杂文,是一种文艺性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而以议论为主。

杂文的特点是及时反映社会重要问题,内容广泛,形式灵活,短小精悍。

语言形象、生动、深刻。

二、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本文是一篇杂文,选自《坟》,发表于1924年11月17日《语丝》第一期。

“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统一战线内部不断发生分裂,有一批文人公开投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提倡“整理国故”、“保存国粹”,鼓吹尊孔读经,妄图用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封建军阀的统治。

1924年9月25日某某西某某边的雷峰塔倒掉了,有人(封建复古派)便借题发挥,重弹“保存国粹”的老调。

对此,鲁迅先生写下此文,抨击封建道德礼教和封建复古主义。

三、自读课文,理解认识以下字词:1、生字:chán yàng tú fěi suǐ jí méng huán禅恙荼诽髓嫉氓鬟bō yú jì chù cí zhuī钵盂祭俶雌锥2、生词:夕照——傍晚的阳光。

这里指傍晚太阳光照耀下的景色。

禅师——对和尚的尊称。

田夫野老——农夫、乡下人。

村氓——村民。

脑髓里有点贵恙的——思想里有点毛病(指封建思想)的人。

贵恙,原来是对别人的病的客气说法,这里有讽刺的意味。

荼毒生灵——残害人民。

荼毒,毒害、残害。

生灵,人民、百姓。

腹诽——嘴里虽然不说,心里认为不对。

也作腹非。

四、课文分析:思考:1、鲁迅对雷峰塔的倒掉有哪些看法?2、为什么会有这些看法?3、雷峰塔象征什么?1、对雷峰塔的态度(1、3、10段)塔身——“听说”、“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破破烂烂”塔景——“并不见佳”镇压义妖——“惟一的希望,就在……倒掉”、“看见……就不舒服”、“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活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课改版语文九下论雷峰塔的倒掉
作者为什么希望 雷峰塔倒掉
体会作者对白蛇娘娘,对 雷峰塔的感情
故事情节: 许仙救蛇 白蛇报恩 法海藏许 白蛇寻夫 白蛇中计 被塔镇压
性格 善良
追求幸福
敢于反抗
同情 赞赏
小时候——倒 掉 厌
“我”
长 后
大——不舒服 来—仍—然不舒服
倒 掉——高 兴
恶 憎 恨
雷峰塔(实意) ——作者心中之“塔”
了借题发挥,表明态度。雷峰塔(镇压之塔)倒掉“我”白蛇娘娘
法海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虚意)
——镇压人民之“塔”
——残害人民的封建势力
可见,雷峰塔确应倒掉
作者为什么要写人民群众对 雷峰塔倒掉的欣喜?
普天之下
几个有贵恙的
对比
雷峰塔倒掉,顺乎民意, 合乎民心。
第一段是不是“雷峰塔应倒掉” 的
作者描写了论雷据峰塔?未倒之前的景
象(破败),暗示塔倒是意料之 中的,并不足惜,对塔倒掉作者 是漠不关心的,此处提到只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