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第11章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C++II习题及其解答(第1版)

C++II习题及其解答(第1版)

习题及其解答第5章类与对象5.1 选择题第7章 1. 在下列结构变量的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d )。

第8章第9章第10章(a) struct employee{ char name[ 20 ] ;long code ;} emp ; (b) struct{ char name[ 20 ] ; long code ;} emp ;(c) struct employee{ char name[20];long code;} ;employee emp; (d) struct{ char name[20]; long code;} employee;employee emp;2.已知有职工情况结构变量emp定义为:struct employee{ char name[ 20 ] ;long code ;struct{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birth ;} emp ;下列对 emp 的 birth 正确赋值方法是( d )。

(a) year = 1980 ; month = 5 ; day = 1 ;(b) birth.year = 1980 ; birth.month = 5 ; birth.day = 1 ;(c) emp.year = 1980 ; emp.month = 5 ; emp.day = 1 ;(d) emp.birth.year = 1980 ; emp.birth.month = 5 ; emp.birth.day = 1 ; 3.假定有以下声明和定义,则下面引用形式错误的是( b )。

1struct student{ int num ;float score ;} stu[3] = {{1001,80},{1002,75},{1003,91}}, *p = stu ;(a) p->num (b) (p++).num (c) (p++)->num (d) (*p).num4.下列四个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 a )。

新标准C++程序设计教材答案郭炜

新标准C++程序设计教材答案郭炜
private: int age; int id; char name[20]; int averageScore[4];
public: int average() { int sum = 0; for( int i = 0;i < 4; ++ i) sum += averageScore[i]; return sum/4; } void printInfo() { printf("%s,%d,%d,%d",name,age,id,average()); } void readInfo() { char buf[110]; cin.getline(buf,100); char * p = strchr(buf,','); p[0] = 0; strcpy( name,buf); sscanf(p + 1, "%d,%d,%d,%d,%d,%d",&id,&age, averageScore,averageScore+1,averageScore+2,averageScore+3); }
int v; public:
A next; void Func() { }
}; #B 4. 假设有以下类 A: class A { public: int func(int a) { return a * a; } }; 以下程序片段,哪个是不正确的? A) A a; a.func(5); B) A * p = new A; p->func(5); C) A a; A & r = a; r.func(5); D) A a,b; if( a != b) a.func(5); #D 5.以下程序,哪个是不正确的? A) int main(){

机构的结构分析补充例题与习题解答

机构的结构分析补充例题与习题解答

二、补充例题
绘出图示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1 B2
A
4
O
3 2-1 唧筒机构
O1 2-2 回转柱塞泵
A
2-3 缝纫机 下针机构
2
4
注:构件1
的转角处
A
无转动副。
O 4
3
1
2-4 偏心轮 机构
B 2A
4
1
C
3
注:构件2的几何中心为B点,转动中心为A点!
高副数:PH = 1 F=3n - 2PL- PH =3×6 -2×8 -1 = 1
机构的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目相等,机构具有 确定的运动。
差动机构
复合铰链: A处,两个低副 局部自由度: 无 虚约束: 无
活动构件数:n= 4 低副数:PL = 4
高副数:PH =2
F=3n - 2PL- PH =3×4 -2×4 -2 = 2
f) 筛料机机构
复合铰链: 位置C ,算2个低副
复合铰链
C
局部自由度 1个
B
局部自由度
虚约束 E’
n= 7 PL = 9
E’ E F
G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
D
虚约束
PH = 1
C
B
F=3N - 2PL - PH =3×7 -2×9 -1 =2
A
E D
Fo
G
大筛机构需要两个原动件,才能具有确定的运动。
g) 压床机构
此方案能实 现设计意图, 使冲头4上下 运动吗?
为什么?问题 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这里!!
问题出在这里!!
修改方案
6 3
4
1
5

11结构的稳定计算习题解答

11结构的稳定计算习题解答

第11章 结构的稳定计算习题解答习题11.1 是非判断题(1)要提高用能量法计算临界荷载的精确度,不在于提高假设的失稳曲线的近似程度,而在于改进计算工具。

( )(2)对称结构承受对称荷载时总是按对称形式失稳。

( )(3)刚架的稳定问题总是可以简化为具有弹性支座的单根压杆进行计算。

( ) (4)结构稳定计算时,叠加原理已不再适用。

( )(5)有限自由度体系用能量法求出的临界荷载是精确解。

( )(6)当结构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时,可以在原结构位置维持平衡,也可以在新的形式下维持平衡。

( )【解】(1)错误。

能量法计算临界荷载的精确度,直接取决于所假设的失稳曲线的近似程度。

(2)错误。

既可按对称形式失稳也可按反对称形式失稳。

(3)错误。

在能求出刚度系数的情况下,才可简化为具有弹性支座的单根压杆进行计算。

(4)正确。

一般情况下,结构的稳定计算中,既要考虑几何非线性也要考虑材料非线性,因此,不能采用适用于线性弹性理论的叠加原理。

(5)正确。

(6)错误。

习题 12.2 填空题(1)结构由稳定平衡到不稳定平衡,其临界状态的静力特征是平衡形式的 。

(2)临界荷载与压杆的支承情况有关,支承的刚度越大,则临界荷载越 。

(3)用能量法求无限自由度体系的临界荷载时,所假设的失稳曲线y (x )必须满足 条件,并尽量满足 条件。

(4)利用对称性,求习题11.2(4)图所示结构的临界荷载F Pcr = 。

习题11.2(4)图(5)习题11.2(5)图(a )所示结构可简化为习题11.2(5)图(b )所示单根压杆计算,则弹簧抗转动刚度系数k = 。

1=l3EI(a) (b)习题11.2(5)图(6)习题11.2(6)图(a )所示结构可简化为习题11.2(6)图(b )计算,则抗移动弹簧刚度系数k 1= ,抗转动弹簧刚度系数k 2= 。

(a)(b)习题11.2(6)图【解】(1)二重性。

(2)大。

(3)位移边界;力的边界。

第11章-作业及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作业及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8分)将下面程序划分为基本块,并画出其基本块程序流图。

(1) if a<b goto (3)(2) halt(3) if c<d goto (5)(4) goto (8)(5) t1:=y+z(6) x :=t1(7) goto (1)(8) t2:=y-z(9) x :=t2(10) goto (1)11.1答:所谓代码优化即对代码进行等价变换,使得变换后的代码与变换前代码运行结果相同,而运行速度加快或占用存储空间少,或两者兼有。

进行优化的基础是中间或目标代码生成,以及基本块的识别、控制流分析和数据流分析。

2答:根据不同的阶段,分为中间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的优化。

根据优化所涉及的程序范围,又可分为局部优化、循环优化和全局优化。

3答:最常用的代码优化技术有:(1)删除多余运算(2)代码外提(3)强度削弱(4)变换循环控制条件(5)合并已知量和复写传播(6)删除无用赋值4 图11.23是图11.22的C代码的部分四元式代码序列(1) 请将图11.23的四元式代码序列划分为基本块并做出其流图?(2) 将每个基本块的公共子表达式删除?(3) 找出流图中的循环,将循环不变量计算移出循环外?(4) 找出每个循环中的归纳变量,并且在可能的地方删除它们图11.22void quicksort(m,n)int m,n;1 / 10{ int i,j;int v,x; if (n<=m) return;/* fragment begins here */ i = m-1;j = n;v = a[n];while(1) {do i = i+1;while (a[i]<v);do j = j-1; while (a[j]>v);if (i>=j) break;x = a[i];a[i] = a[j];a[j] = x;}x = a[i];a[i] = a[n];a[n] = x;/* fragment ends here */ quicksort (m,j);quicksort(i+1,n);}图11.23(1) i:=m-1(2)j:=n(3) t1:=4*n(4) v:=a[t1](5) i:=i+1(6) t2:=4*i(7) t3:=a[t2](8) if t3< v goto (5)(9) j:=j-1(10)t4:=4*j(11)t5:=a[t4](12)if t5> v goto (9)(13)if i >= j goto (23)(14)t6:=4*i(15)x:=a[t6] (16) t7:=4*i(17) t8:=4*j(18) t9:=a[t8](19) a[t7]:=t9(20) t10:=4*j(21) a[t10]:=x(22) goto (5)(23) t11:=4*i(24) x:=a[t11](25) t12:=4*i(26) t13:=4*n(27) t14:=a[t13](28) a[t12]:=t14(29) t15:=4*n(30) a[t15]:=x答:(1)1-4为第1块,5-8为第2块,9-12为第3块,13句为第4块,14-22为第5块,23-30句为第6块。

(完整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

(完整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

第11章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11-1均质圆盘作定轴转动,其中图(a ),图(c )的转动角速度为常数,而图(b ),图(d )的角速度不为常量。

试对图示四种情形进行惯性力的简化。

ωα=0α≠0ωα=0ωα≠0ω(a )(b )习题11-1图(c )(d )F I OOF InF Itωα=0M I OωOωOωα≠0M I Oα≠0α=0(a )(b )(c )(d )习题11-1解图解:设圆盘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如习题11-1解图:2(a )F I=mr ω,MI O=0(b )F I =mr ω,F I=mr α,MI O=J O α=(c )F I=0,MI O=0(d )F I=0,MI O=J O α=11-2矩形均质平板尺寸如图,质量27kg ,由两个销子A 、B 悬挂。

若突然撤去销子B ,求在撤去的瞬时平板的角加速度和销子A 的约束力。

n2t32mr α212mr α2ACB解:如图(a ):设平板的质量为m ,长和宽分别为a 、b 。

F I=m α⋅AC =3.375α0.20m习题11-2图.15m1M I A =J A α=[m (a 2+b 2)+m ⋅AC 2]α=0.5625α122α=47.04rad/s M -0.1mg =0;;M (F )=0I A∑A F AyF IF Ax AM I A C a CBαm g θ∑F y=0;F I cos θ+F Ay -mg =0;sin θ=4=0.850.20m (a ).15m∑Fx=0;F I sin θ-F Ax=0;其中:sin θ=3=0.65F Ax=3.375⨯47.04⨯0.6=95.26NF Ay=27⨯9.8-3.375⨯47.04⨯0.8=137.6N11-3在均质直角构件ABC 中,AB 、BC 两部分的质量各为 3.0kg ,用连杆AD 、DE 以及绳子AE 保持在图示位置。

若突然剪断绳子,求此瞬时连杆AD 、BE 所受的力。

高等数学第3版(张卓奎 王金金)第十一章习题解答

高等数学第3版(张卓奎 王金金)第十一章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 微分方程习题11-11.说出下列各微分方程的阶数:(1)20dy dy x y dx dx ⎛⎫+-= ⎪⎝⎭; (2)220d Q dQ Q L Rdt dt C -+=; (3)220xy y x y '''''++= ; (4)()d (76)0x y y x y dx ++-=;(5)2sin y y y x '''++= ; (6)2d sin .d ρρθθ+= 解:(1)一阶;(2)二阶;(3)三阶;(4)一阶;(5)二阶;(6)一阶.2.指出下列各函数是否为所给微分方程的解: (1)22 , 5;xy y y x '==(2)0 , 3sin 4cos ;y y y x x ''+==-(3)221, ;y x y y x''=+=(4)21221 , sin cos .2x x d y y e y C x C x e dx +==++解:(1)∵ 10 y x '=,代入方程得 21025x x x ⋅=⋅∴25y x =是方程的解.(2)∵ 3cos 4sin ,3sin 4cos y x x y x x '''=+=-+,代入方程,得()()3sin 4cos 3sin 4cos 0y y x x x x ''+=-++-= ∴ 3sin 4cos y x x =-是方程的解.(3)∵ 2312,y y x x '''=-=,代入方程,得 23221x x x≠+ ∴1y x=是方程的解. (4)∵ 21212211cos sin ,sin cos 22x x dy d y C x C x e C x C x e dx dx =-+=--+,代入方程, 得 121sin cos 2x C x C x e ⎛⎫--++ ⎪⎝⎭121sin cos 2x x C x C x e e ⎛⎫++= ⎪⎝⎭∴121sin cos 2x y C x C x e =++是方程的解.3.在下列各题中,验证所给二元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为所给微分方程的解: (1)()2222 , ;x y y x y x xy y C '-=--+= (2)()220 , ln().xy x y xy yy y y xy '''''-++-==解:(1)在二元方程22 x xy y C -+=的两边同时对x 求导,得220x y xy yy ''--+=移项后即得 ()22 x y y x y '-=-故二元方程22x xy y C -+=所确定的函数是所给微分方程的解.(2)在 ln()y xy =两边对x 求导,得11 ()y y y xy xy x y '''=+=+, 即 yy xy x'=- ()()()()()232223122 y xy x y y xy xy y yxy xy xyy xy x xy x xy x ''--+-'--+-+-''===---,代入微分方程,得()()3223222()20xy xy xyy y yxy x x y xy x xy xxy x xy x -+--⋅+⋅+⋅-⋅=---- 故 ln()y xy =所确定的函数是所给微分方程的解.4.在下列各题中,确定函数关系式中所含的参数,使函数满足所给的初始条件: (1)2220 , |1;x x xy y C y =-+==(2)()1200 , |0 , |1;x x x y C C x e y y =='=+== (3)1200cos sin , | 1 , |.t t x C t C t x x ωωω=='=+== 解:(1)∵ 0 |1x y ==∴222 =0011C -+=即 221x xy y -+=(2)()122 x y C C x C e '=++,由00 |0 , |1x x y y =='==,得 11201C C C =⎧⎨+=⎩。

第十一章 光学 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 光学 习题解答

λf
b
, 中央明纹宽为两条一级暗纹中心距离 l0 = 2
λ
b
x , f
= 2mm
λf
b
= 6mm 。
§11.8~11. 9
11.17 一宇航员声称,他恰好能分辨在他下面 R 为 180km 地面上两个发射波长 λ 为 假定宇航员的瞳孔直径 d 为 5.0mm , 如此两点光源的间距以 m 为单位, 550nm 的点光源。 则为: 【B】 (A)21.5; (B)24.2; (C)31.0; (D)42.0。 分析:设两点光源 S1、S2 的间距为 x,由于 θ 0 较小,做以下近似 θ 0 ≈ tan θ ≈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11.1~11. 2
11.1 用白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 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D】 (A)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改变; (B)产生红光和蓝光的两套彩色干涉条纹; (C)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改变; (D)不产生干涉条纹。 说明:经过双缝后的两束光频率不同(红光、蓝光) ,此两束光不满足相干条件,不是相 干光,叠加后不能发生干涉。 11.2 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实验,若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干涉条纹的间距将【B】 ;若将观 测屏向双缝方向平移一小段距离,干涉条纹的间距将【C】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说明:条纹宽度公式为 ∆x =
λ1 = 1200nm , λ2 = 600nm , λ3 = 400nm , λ4 = 300nm
由于 4 × 10 m ≤ λ ≤ 7.6 × 10 m , 则: k=2 时,λ = 600nm ; k=3 时,λ = 400nm
−7 −7
的波长满足反射光加强。 (2) 空气 n1=1 < 膜 n2=1.5 < 玻璃 n3=1.6,透射光光程差含有半波损失项 透射光加强条件: δ 透 = 2n2 d + 足 λ = (2n2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标准模板库(STL)习题一. 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自测题11.1填空题11.1.1 STL大量使用继承和虚函数是(1)(填对或错)。

因为(2)。

答案:(1)错(2)它使用的是模板技术,追求的是运行的效率,避免了虚函数的开销11.1.2 有两种STL容器:(1)和(2)。

STL不用new和delete,而用(3)实现各种控制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方法。

答案:(1)第一类容器(2)近容器(3)分配子(allocator)11.1.3 五种主要迭代子类型为(1)、(2)、(3)、(4)和(5)。

STL算法用(6)间接操作容器元素。

sort算法要求用(7)迭代子。

答案:(1)输入(InputIterator)(2)输出(OutputIterator)(3)正向(ForwardIterator)(4)双向(BidirectionalIterator)(5)随机访问(RandomAccessIterator)(6)迭代子(7)随机访问(RandomAccessIterator)11.1.4 三种STL容器适配器是(1)、(2)和(3)。

答案:(1)stack(栈)(2)queue(队列)(3)priority_queue(优先级队列)11.1.5 成员函数end()得到容器(1)的位置,而rend得到容器(2)的位置。

算法通常返回(3)。

答案:(1)最后一个元素的后继位置(2)引用容器第一个元素的前导位置。

实际上这是该容器前后反转之后的end()(3)迭代子11.1.6 适配器是(1),它依附于一个(2)容器上,它没有自己的(3)函数和(4)函数,而借用其实现类的对应函数。

答案:(1)不独立的(2)顺序(3)构造函数(4)析构函数11.1.7 返回布尔值的函数对象称为(1),默认的是(2)操作符。

答案:(1)谓词(predicate)(2)小于比较操作符“<”11.1.8C++标准库中给出的泛型算法包括(1)种算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3)、(4),每一类都有十种以上算法。

答案:(1)70余(2)查找算法(3)排序(sorting)和通用整序(ordering)算法(4)删除和代替算法11.2简答题11.2.1简述STL中迭代子与C++指针的关系与异同点。

答:迭代子包含内存地址的获得,是面向对象版本的指针。

迭代子与指针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迭代子保存所操作的特定容器需要的状态信息,从而实现与每种容器类型相适应的迭代子。

而且有些迭代子操作在所有容器中是一致的,这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如++运算符总是返回容器下一个元素的迭代子,就像数组指针++后指向下一个元素;间接引用符“*”,总是表示迭代子指向的容器元素,就像数组指针加*号后代表指针所指的元素。

迭代子在STL中起粘结剂的作用,用来将STL的各部分结合在一起。

从本质上说,STL 提供的所有算法都是模板,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自己指定的迭代子来对这些模板实例化。

迭代子可以包括指针,但迭代子又不仅是一个指针。

11.2.2顺序容器包括哪三种?它们各以什么数据结构为基础?各有哪些特点?答:C++标准模板库提供三种顺序容器:vector,list和deque。

vector类和deque 类是以数组为基础的,list类是以双向链表为基础的。

矢量(vector)类提供了具有连续内存地址的数据结构。

它和C/C++的数组一样通过下标运算符[ ]直接有效地访问矢量的任何元素。

与数组不同,vector的内存用尽时,vector自动分配更大的连续内存区,将原先的元素复制到新的内存区,并释放旧的内存区。

内存分配由分配子(allocator)完成。

矢量可以用来实现队列、堆栈、列表和其他更复杂的结构。

vector支持随机访问迭代子,具有最强的功能。

vector的迭代子通常实现为vector元素的指针。

列表(list)是由双向链表(doubly linked list)组成的。

支持的迭代子类型为双向迭代子。

双端队列(deque)(double-ended queue)类。

双端队列允许在队列的两端进行操作。

它是以顺序表为基础的,所以它能利用下标提供有效的索引访问,它支持随机访问迭代子。

它放松了访问的限制,对象既可从队首进队,也可以从队尾进队,同样也可从任一端出队。

而且除了可从队首和队尾移走对象外,也支持通过使用下标操作符“[ ]”进行访问。

当要增加双端队列的存储空间时,可以在内存块中对deque两端分别进行分配。

并且新分配的存储空间保存为指向这些块的指针数组,这样双端队列可以利用不连续内存空间。

因此它的迭代子比vector的迭代子更加智能化。

为双端队列分配的存储块,往往要等删除双端队列时才释放,它比重复分配(再分配和释放)更有效,但也更浪费内存。

使用双端队列容器类来实现矢量容器类所能实现的各种数据结构要更灵活,方便。

11.2.3关联容器有哪四种?简单介绍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各有什么特点?答:四个关联容器为:集合(set),多重集合(multiset),映射(map)和多重映射(multimap)。

集合和多重集合类提供了控制数值集合的操作,其中数值是关键字,即不必另有一组值与每个关键字相关联。

集合与多重集合类的主要差别在于多重集合允许重复的关键字(key),而集合不允许重复的关键字。

集合和多重集合通常实现为红黑二叉排序树。

元素的顺序由比较器函数对象(comparator function object)确定。

如对整型multiset,只要用比较器函数对象less<int>排序关键字,元素即可按升序排列。

映射和多重映射类提供了操作与关键字相关联的映射值(mapped value)的方法。

映射和多重映射的主要差别在于多重映射允许存放与映射值相关联的重复关键字,而映射只允许存放与映射值一一对应的单一关键字。

多重集合关联容器用于快速存储和读取关键字。

多重映射和映射关联容器类用于快速存储和读取关键字与相关值(关键字/数值对,key/value pair)。

11.2.4什么是函数对象?它通常用在什么地方?答:函数对象是一个类,它重载了函数调用操作符(operator())。

该操作符封装了应该被实现为一个函数的操作。

典型情况下,函数对象被作为实参传递给泛型算法,以完全解决类型依赖性的问题。

和“引用”一样,“函数对象”很少独立使用。

函数对象与函数指针相比较有三个优点:第一,函数指针是间接引用,不能作为内联函数,而函数对象可以,这样速度更快;第二,类有数据域,函数对象可以拥有任意数量的额外数据,用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缓冲当前数据和结果,提高运行质量;第三,编译时对函数对象作类型检查。

11.2.5泛型算法函数名加有后缀_if是什么意思?而加有后缀_copy又代表什么意思?答:_if 表示函数采用的操作是在元素上(满足给定谓词),而不是对元素的值本身进行操作。

如find_if算法表示:在容器指定范围中查找一些特征满足函数指定条件的(满足给定谓词)元素,也就是使某一函数对象返回值第一次为真的元素。

例如;小于特定值的第一个元素。

而find查找含特定值的第一个元素。

_copy 表示算法不仅操作元素的值,而且还把修改的值复制到一个目标范围中。

如reverser 算法颠倒范围中元素的排列顺序,而reverse_copy算法同时把结果复制到目标范围中。

二.编程题与综合练习题11.3编程测试顺序容器矢量(vector)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参考附录C,下同)解:#include<algorithm>#include<vector>#include<iostream>#include<functional>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ostream_iterator<int>output(cout," ");//用输出迭代子output来输出,其中第二参数" "表示用空格分隔各个整数。

int ia[18]={47,29,5,37,13,23,11,61,7,31,41,2,59,19,17,53,43,3};vector<int> vec(ia,ia+9); //数据填入vector;vector共有7个构造函数,常用3个//vector(),用以声明空的vector;vector(n),用以声明有n个元素的vector;//vector(first,last),用以声明一个vector,//其元素的初值是从区间[first,last)所指定的序列中的元素复制而来的;vector<int> vec2(18);if(vec.empty()) cout<<"vector空"<<endl;else{cout<<"vector不空,"<<"vector中的元素:"<<endl;unique_copy(vec.begin(),vec.end(),output);cout<<endl;}cout<<"当前分配元素空间数量:"<<vec.capacity()<<endl;vec.reserve(12);cout<<"当前为vector保留的最小分配元素空间数量:"<<vec.capacity()<<endl; vec.erase(vec.begin(),vec.end());cout<<"当前分配元素空间数量:"<<vec.capacity()<<endl;vec.resize(10);cout<<"当前重新分配元素空间数量为10,实际分配元素空间数量:"<<vec.capacity()<<endl;vec.assign(ia+10,ia+16);cout<<"vector存放序列容许最大长度:"<<vec.max_size()<<endl;cout<<"vector中的元素:"<<endl;unique_copy(vec.begin(),vec.end(),output);cout<<endl;vec.assign(ia,ia+18);cout<<"vector中的元素:"<<endl;unique_copy(vec.begin(),vec.end(),output);cout<<endl;sort(vec.begin(),vec.end(),greater<int>());//降序排列cout<<"vector中的元素:"<<endl;unique_copy(vec.begin(),vec.end(),output);cout<<endl;cout<<"用反转迭代子输出vector中的元素:"<<endl;unique_copy(vec.rbegin(),vec.rend(),output);cout<<endl;cout<<"第1个元素:"<<vec.front()<<endl;cout<<"最后1个元素:"<<vec.back()<<endl;cout<<"第8个元素:"<<vec[6]<<endl;cout<<"原vector2中的元素:"<<endl;unique_copy(vec2.begin(),vec2.end(),output);cout<<endl;vec2.swap(vec);cout<<"交换后vector2中的元素:"<<endl;unique_copy(vec2.begin(),vec2.end(),output);cout<<endl;return 0;}11.4编程测试顺序容器列表(list)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