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的故事
管宁割席注释

《管宁割席注释》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管宁割席”这个故事。
“管宁割席”说的是管宁和华歆这两个人的事儿。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地,挖到了一块金子。
管宁就像没看见一样,继续干活儿;华歆呢,却高兴地捡起来看了看,然后才扔掉。
从这儿就能看出他俩的不同啦。
还有一次,他俩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外面有达官贵人的车队经过,很热闹。
华歆放下书跑出去看,管宁却不为所动,一直在专心读书。
管宁觉得华歆太容易被外界的东西吸引,不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于是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开坐,说:“子非吾友也。
”
咱们来仔细琢磨琢磨。
管宁呢,他不在乎钱财,也不被外面的热闹所干扰,一心只想读书做学问。
这说明他有坚定的志向和很强的专注力。
比如说,咱们在学习的时候,旁边有人在玩游戏,要是咱们能像管宁一样不受影响,那成绩肯定能提高。
再比如说,有两个同学一起准备考试,一个同学一看到手机就忍不住玩,另一个同学能专心复习。
最后专心复习的同学考得好,就像管宁一样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华歆呢,一开始他看到金子会心动,看到热闹会跑出去看,这说明他比较容易分心,不能专注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交朋友要找和自己有相同志向、能一起进步的人。
而且咱们自己也要像管宁一样,有坚定的信念,不被外界的诱惑干扰,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希望大家能从“管宁割席”这个故事中明白这些道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做得更好!。
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

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其中有许多经典故事,以下是其中的一些:1. 管宁割席: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锄地,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高兴地拾起金子。
后来,两人曾经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通过管宁与华歆的对比,来表现管宁淡泊名利的品质。
2.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通过元方和友人的对话,表现出元方的聪明机智以及对父亲的维护。
3. 咏雪: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往往篇幅短小,但是寓意深刻,对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割袍断义典故

割袍断义典故“割袍断义”又称“管宁割席”,出自"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南朝宋国的刘义庆所着的《世说新语·德行》。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管宁学识渊博,见识超群,是三国时一位名士。
不幸的是十六岁那年,他就死了父亲。
亲朋好友见他们孤儿寡母日子过得艰难,就时常周济他们,捐钱送粮让他们渡过难关。
但管宁却发誓要凭自己的智慧干出一番事业,因此他婉言谢绝亲友的资助,自己发愤读书学习知识和本领。
在管宁的同学当中,就数华歆和他最必须不好,两人情同手足,不分你我。
自学的时候,他们俩同趴在一张席子上读书。
劳动的时候,他们俩又一起精耕细作种菜,挑水淋园。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后园锄地,华歆一镢头下去,忽然挖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
华歆一看挖出了金子,不禁欣喜万分,俯下身来把金子擦了又擦,反复把玩,爱不释手。
正当他准备把金子往口袋里装时,却发现管宁不为所动,若无其事地还在那里锄地。
华歆害怕管宁笑话自己,只得把那块金子又埋入土中。
有一天,管宁和华歆中间趴在一张席子上读书。
忽然,外面响起一阵库亚巴。
原来就是一个朝廷命官从外面的大路经过,这位大官搭乘八抬大轿,前呼后拥鸣锣开道,一派威风八面的样子。
管宁依然目不斜视,正襟危坐地专心读书。
可以华歆就不一样了,他不时把目光返回书本,从窗户偷窥那大官的威仪。
最后终于不禁,丢下书本跑出去眼红了。
过了不好半天,华歆才从外边来到去,他一边跑一边自言自语道:"搞大官真是过瘾啦,你啊人家,呼风唤雨,威风八面。
唉!要是有一天我能搭至这份上,也就自惭此生。
"华歆一边说道,一边摸起书本。
但他再也没心思念下去,脑子里总是显露那位大官峨冠博带、高头大马的威风绅士风度。
管宁本来就对他的浮躁和虚荣十分不满,现在看到他六神无主、羡慕不已的样子,不禁深深地为他惭愧起来,同时也后悔自己看错了人。
他知道如果再和华歆交往下去,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于是管宁站起来,拿起刀把两人同坐的席子划开,然后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管宁割席故事

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切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毅然断交,有点苛刻于人,可是,华歆贪慕虚荣,就不可以怪管宁割席断义。
这告诉我们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应当要应当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涵养的朋友,慎重交友。
管宁割席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特别要好的朋友。
他们同桌吃饭、同榻念书、同床睡觉,整天如影随行。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
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睬,持续锄他的草。
华歆得悉后,丢掉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忍释。
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怪他:“钱财应当靠自己的勤劳劳动获取,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够贪恋不劳而获的财物。
”华歆听了,不宁愿地丢掉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长吁短叹。
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不过暗暗自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念书。
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应,威风凛冽。
管宁对外面的喧杂充耳不闻,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同样。
华歆却被这类排面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赶忙忙跑到街上去看喧闹。
管宁目击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绝望。
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告:“我们的理想和情味太不同样了。
从今此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同样,不再是朋友 ! ”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管宁割席”。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不亲仁,无穷害,小人进,百事坏。
”假如不愿亲密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危害。
一旦让小人有隙可乘,你所做的全部会一蹶不振,甚至有可能坠入罪恶的深渊。
【内容扩展】:对于勤劳学习的名言勤劳学习的名言警语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3、天才就是无止境勤苦勤劳的能力。
——卡莱尔4、聪慧出于勤劳,天才在于累积。
——华罗庚5、勤学而不勤问非真勤学者。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息 ; 勤劳一世,可得幸福长眠。
经典国学故事三篇精选

经典国学故事三篇精选【管宁割席】《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
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
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
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
”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
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
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
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
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
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的“管宁割席”。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危害。
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
【孔子学琴】从前,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
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
过了十天,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品味出这首曲子的神韵。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尚未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
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注释

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注释管宁与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也是他最得意的两名学生之一。
管宁以其谦和宽容的性格著称,而颜回则因其聪明才智而受到孔子的赞赏。
在《论语》中有一则关于管宁和颜回的故事,被称为管宁割席。
本文将对这一故事进行文言文的翻译和注释。
管宁割席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中。
当时,孔子正在齐国时期的卫国行宫做客。
卫国是一个战乱频发的国家,国君卫灵公多次请教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这一天,卫灵公问孔子:“老师,我想成为一个杰出的君主,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强?”孔子回答说:“如果您想使国家富强,就应该尊重法律、注重道德、勤勉奉公。
如果您能做到这些,我相信国家一定会繁荣昌盛。
”听了孔子的话,卫灵公对他的教导十分满意,立即宣布将孔子任命为宾客之位,并引领孔子去坐在自己的正东侧。
管宁和颜回作为孔子的学生,一直坐在孔子的旁边,他们跟随孔子并肩作战多年,对孔子的行事风格非常了解。
但是,卫灵公将孔子安排在正东侧这一举动让他们感到十分不满。
在古代的朝廷礼仪中,正东侧是君主的位置,而管宁和颜回作为孔子的学生,属于臣民的身份,理应坐在君主的下首位置。
这一安排明显违反了礼仪规范,也暗示了孔子的地位被降低了。
面对这一情况,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中。
管宁作为性格谦和的人,一直很少与人争论。
但这一次,他觉得必须为孔子的地位辩护。
他站起身来,迈向正东侧的位置,将自己坐在了卫灵公的右手边。
这样一来,管宁不仅代表着自己的意见,也代表着孔子和其他学生的态度。
在场的人群都感到十分震惊,包括卫灵公在内。
管宁这一举动显然是对卫灵公的举动的抗议,是为了维护孔子的尊严和地位。
他割席的举动表明他不愿接受这一不合理的安排。
管宁割席这一行动迅速传遍了整个齐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大家纷纷议论纷纷,有人对管宁表示支持和赞赏,也有人对他的举动表示不理解和反对。
对此,管宁和他的同学们都坚定地认为,这是为了维护孔子的尊严和教诲的举动,是对卫灵公做法的直接回应。
管宁割席的举动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抗议行为,它代表着一种思想和价值观的坚持。
管宁割席原文及注释赏析

管宁割席原文及注释赏析
摘要:
一、管宁与华歆的友谊
二、管宁割席的起因与过程
三、管宁割席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结论:管宁割席作为一则寓言,传达出友谊的真谛和价值观
正文:
【一、管宁割席的背景介绍】
管宁割席,是中国古代一则脍炙人口的典故,讲述了东汉末年名士管宁与华歆因价值观分歧,毅然决裂友谊的故事。
这则故事源自《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管宁割席的故事详情】
据史书记载,管宁与华歆原本一同在山东莱芜求学,两人互相敬重,共同进步。
一次,他们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了一片金子。
管宁视而不见,继续专心劳作,华歆却兴奋地捡起金子。
管宁见状,深感惋惜,认为华歆已丧失了志同道合的品质,遂决定割席断交。
他割断了他们共同劳作的席子,以示与华歆分道扬镳。
【三、管宁割席的寓意及启示】
管宁割席的故事寓意着交友之道,贵在志同道合。
在面对金钱诱惑时,管宁坚守道德底线,对华歆的行为表示不满。
他认为,追求名利的人无法与他共同追求道德的境界。
这一举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友谊真伪的准则,启示我
们在交友时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
【四、管宁割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管宁割席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审视自己的朋友圈。
当面对金钱、名利等诱惑时,我们要像管宁一样,坚守道德信仰,不为所动。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割舍与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的友谊,追求真诚、纯粹的关系。
总之,管宁割席这一典故,既展现了管宁坚定的道德信仰和崇高的品质,又为我们提供了交友的智慧。
【名人故事】管宁割席的故事

【名人故事】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存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回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
两个人不懈努力干活着活,顾不上停下歇息,一会儿就钩不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
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
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
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
”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见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扔下锄头追了过来,举起金块追捧在手里认真琢磨。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到了,口里说道:“这个道理我也懂得。
”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一看、右看一看,怎么也不忍心卸下。
后来,他真的被管宁的目光紧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扔下金子回来吃饭。
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着金子,吃饭也没先前不懈努力,还不了地唉声叹气。
管宁见到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
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
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就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
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著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捍卫着车子,威风凛凛。
再看看那车饰更是奢华:车身雕刻着精致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就是用五彩绸缎做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正黄旗了一大块翡翠,变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全然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奢华的排场吸引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宁割席的故事
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有点苛求于人,但是,华歆贪慕虚荣,就不能怪管宁割席断义。
这告诉我们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应当要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谨慎交友。
管宁割席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
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
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
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
”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
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
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
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
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
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
宁割席”。
智慧小语:《弟子规》中说:“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危害。
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
【内容扩展】: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8、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9、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
以升
10、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1、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12、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5、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6、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17、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18、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比丰
19、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英国
20、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
——约瑟夫·鲁
21、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
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约翰·塞尔登
22、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
23、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朝鲜
24、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民谚
25、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小普林尼
26、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日本
2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民谚
28、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达尔文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3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3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张少成
3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34、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
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
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
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范曾
35、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36、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
——钱三强
37、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
——华罗庚
38、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
39、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4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4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
——老舍
4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43、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44、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
45、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46、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
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钱三强
47、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勤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