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汕头一模语文试题详细答案
广东省2017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2017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学年〈下)广东实验中学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小題,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诓骗kuāng骸骨hái 较量liáng 周道如砥dǐB.伫立zhù迸溅bèng 气氛fēn 忍俊不禁jTnC.狩猎shòu 顷刻qTng 嫉妒jì九曲连环qǔD叱咤zhà胡诌zōu 煞白shà一拍即合j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瓜熟缔落惊慌失措蛛丝马迹波光粼粼B.随声附合锲而不舍沤心沥血一反既往c.语无伦次趋之若鹜张皇失措进退维谷D.锐不可当迫不急待销声匿迹粗制滥造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生病期间,父母对他的照顾,使他感触良多。
②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语文成绩的提高也不是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积累。
③《人民的名义》一经热播便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好评,陆毅出演的候亮平更是成了的人物。
A无所不至一蹴而就家喻户晓B,无微不至一挥而就路人皆知C无所不至一挥而就路人皆知 D.无微不至一蹴而就家喻户晓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样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将“无论”改为“不管”)B.本次招聘,多数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医院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将“岗位”改为“职务”)C.在中考即将到来之际,不但他认真专注地学习,而且也帮助了周围的一大批同学。
(“他”移到“不但”前)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抽查、根据举报进行检查,对建设单位遵守规定的情况开展调查。
(在“检查”后面加“等方式”)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
汕头市濠江区2017年5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解析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1分)(2)一封朝奏九重天,□□□□□□□。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分)(3)□□□□□,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4)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描写南山暮景自然意趣的诗句是:□□□□□,□□□□□。
(2分)(5)默写杜牧的《赤壁》。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yù果实的时期。
(2)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没有pánɡhuánɡ,没有矛盾。
(3)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yǎn huāliáo luàn的弧线。
(4)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ìsìhénɡliú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总是需要一些精神慰藉..和理想指引的,借此跳脱柴米油盐的生活庸常,凝望世俗之上的价值期许。
B.我们不禁要问:孩子在天真烂漫..的年纪,为什么喜欢成人的歌曲,却对童真童趣的儿歌没了兴趣?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
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广东省实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精校)

2016-2017学年(下)广东实验中学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并用2B 铅笔正确填涂自己的考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主观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小题,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诓.骗k uāng骸.骨hái较量.liáng 周道如砥.dǐB.伫.立zhù迸.溅bèng气氛.fēn忍俊不禁.jīnC.狩.猎shòu顷.刻qǐng嫉.妒jì九曲.连环qǔD.叱咤.zhà胡诌.zōu煞.白shà一拍即.合j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瓜熟缔落惊慌失措蛛丝马迹波光粼粼B.随声附合锲而不舍沤心沥血一反既往C.语无伦次趋之若鹜张皇失措进退维谷D.锐不可当迫不急待销声匿迹粗制滥造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生病期间,父母对他的照顾,使他感触良多。
②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语文成绩的提高也不是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积累。
③《人民的名义》一经热播便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好评,陆毅出演的侯亮平更是成了的人物。
A.无所不至一蹴而就家喻户晓 B.无微不至一挥而就路人皆知C.无所不至一挥而就路人皆知 D.无微不至一蹴而就家喻户晓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广东省汕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三上·怀化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可能会孕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本土品牌甚至是伟大品牌。
只是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想到,这个故事会发展得这么快。
调查显示,从果汁、化妆品到牙刷,被国际大牌拿走的市场份额,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来。
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去年增长3%,但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超过8%,相比之下,外国品牌只增加1.5%。
有观察家分析,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变动不居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后适当加入中国元素的逆向设计),面对喜好的变化可以更快掉头。
而一些跨国公司发展乏力,正是由于决策与市场的分离造成了信息传递的“竖井”。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了国际大牌在大型百货店、超市、免税店的渠道优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
消费升级的过程,本质上是消费者自我价值认定变迁的过程。
消费的递进,就是生活观念的演进。
品牌偏好的变迁史,即是最生动的生活史。
1954年,欧莱雅推出的一次性剂量香波,被认为“彻底改变了法国人的卫生习惯”。
今天,先于海外竞争者推出大受欢迎的无硅油洗发水,抽纸从双层递进到三层,果汁由浓缩向鲜榨升级……本土品牌的优势,在于以更快的速度抓住了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品味。
从这个角度讲,品牌间最终竞争的,不只是价格高低、包装美丑、渠道宽窄,更是对一代人生活价值观的理解。
谁理解得更透彻,谁就更可能取胜。
在理解本地市场方面,国产品牌有天然的优势,从一心扑向洋货到货比三家后选款国货的消费习惯变化,我们看得见国产品牌的成长。
但是,这种成长离不开开放经济引领的市场竞争。
因为开放,样板越来越多。
先模仿再图赶超,差距则不断缩小,中国品牌的成长,绝非一个不断本土化的剧本,而是一个始终打开大门拥抱世界的故事。
汕头市潮南区2017年5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潮南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基础积累(24分)1.(10分,每错、漏、多1字扣0.5分)(1) 悠然见南山(1分)(2)惟吾德馨。
(1分)(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2分)(4)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2分)(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分)2.(4分)(评分标准:每个词语1分,共4分,每个词语错一个字不给分)①枯涸②愧怍③正襟危坐④鳞次栉比3. (3分)C(“络绎不绝”指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在句子中形容问题不恰当,形容问题多可以用“层出不穷”)4.(3分)D (“强大的实力”与“渊博的诗词积累”有意思重复)5.(4分)(评分标准:能准确引用名著情节,概括人物典型情节,句式结构相似即可)参考例句:①八卦炉里,感叹孙悟空百炼成钢的反抗神通②沧海孤岛,钦佩鲁滨孙自力更生的求生本领。
二、阅读题(46分)6.(3分)①思想②用脚踢③益处,好处7.(4分)①因此可以用来躲避灾祸的手段却不采用。
②这难道不可以停止吗?8. (3分)B(与作者本意相悖)9.(3分)A (曾经)10.(2分)去数年/ 绝无音信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断对一处0.5分)11.①写出了他贫穷的境况,进一步突出他拾金不昧、毫不贪心的优良品格(2分)②表达出作者对世人的劝勉,希望世人能抵制金钱的诱惑,戒贪婪。
(2分)【参考译文】何岳,别号畏斋。
曾有一天晚上在外面走路的时候,拾到二百多两银子,但是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
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银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
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
那人为感谢他,想给他一些银子,何岳就说:“我拾到银子别人也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么会要你给我的这些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走了。
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时要去京城,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寄放,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
广东省汕头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广东省汕头市是下列哪个朝代设立的城市?A. 宋朝B. 明朝C. 清朝D. 民国2. 下列哪位文学家不是广东省汕头市的本土作家?A. �郁达夫B. 郭沫若C. 巴金D. 茅盾3. 广东省汕头市的主要方言是?A. 客家话B. 粤语C. 闽南话D. 潮汕话4. 广东省汕头市的传统美食“潮汕牛肉火锅”中,通常使用哪种蘸料?A. 豆瓣酱B. 沙茶酱C. 花生酱D. 芝麻酱5. 广东省汕头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南澳岛”位于哪个海域?A. 东海B. 南海C. 黄海D. 渤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广东省汕头市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
2017汕头一模语文试卷讲评

13.翻译
处理政亊、到职办公、赴任
下诏、下旨
(2)六年,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诏葬毕即起 视事。原乞终制。不允。(5分)
【答案】六年,(吕原)遭遇母亲丧事,连续三天(或多天) 水浆不入口 (或没有喝水)。(皇帝)下诏让他葬好母亲后即出 来处理政事。吕原请求按礼制守孝终了(或:服满三年丧期), (皇 上)不许。
B
【解析】B项中“《生死场》表现民族苦难”主要是从萧红作品内容出发, “激发、增强读者的忧患意识”则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谈阅读萧红作品的感 受,这些表述均不符合题干中所说的萧红写作的“自由的风格”。
6.为什么说萧红是“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①因为她是唯一兼具穷人视角与女性视角的作家; ②她的创作不像左翼文学作家那样受意识形态的规训,也没有其 他作家的文人气; ③她的小说兼具女性的纤细性的雄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 ⑤她是少有的过着贫穷、流浪生活的作家; ⑥她的文学创作是献给穷人和妇女的。
试卷讲评
2017.3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中国历史形成了天下国的传统,凡与 中国通者都包罗在内,这并非自大、歧视“外化”。 B.中国史从来是既有中外之分,又有“天下一家”的理想的, 这可以从《史记》等中国正史中都有对四夷单独列传记载得到 印证。 C.四裔地区是中国与世界陆地、海洋的衔接点和桥梁,因此, 其古文化在中国与世界的比较及相互关系中比华夏地区占据着 更突出的地位。 D.开放、交流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总趋势,自古以来,中 国文化就不是封闭和孤立的,中国历来是世界的中国。
【评分细则】①一④“独一无二”部分一点2分,任答两点3分,“贫民” 部分任答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NEW)2017年汕头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

14.下面对本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上片一开篇即自问自答,用比拟的手法将王长官的人格精神与永恒的长江共论,予以他高度评价。
B.上片“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一句苏轼借想象王长官生活环境的幽静高雅,烘托了这位隐士的高洁。
C.上片“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一句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苏轼对遭贬后,朋友疏远,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得套作。
2017年汕头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选择题)
1.【参考答案】A【解析】A项因果判断不成立,中国历史天下国的传统并非因交通条件限制形成。
2.【参考答案】C【解析】C项“东西方古代文明的发展大体同步”中“同步”强调时间上有一致性,“国家又都经历过从古国到帝国的发展阶段”,则是说从“古国”发展到“帝国”的“发展道路”相近,因此,后者不能作为东西方文明发展大体“同步”论据。
3.【参考答案】D【解析】D项中“史家不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错。联系语境,原句意思是说民间广泛丰富的物质及精神文化交流从未停止,这些名人功臣只是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一些典型表现,并无否定之意。
4.【参考答案】DE (选对一项得2分)【解析】A项“她的小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没有依据;B项原文只说受到左翼思想的影响,但不能称之为“深受”,尤其是后来“弃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C萧红是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创作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在媒介融合时代重提“内容为王”,意味着用海内外更大快人心的话语方式和呈现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3分) • A.吕原文才罕见,熟读经典。他和倪谦讲解经典, 符合皇帝心意,皇帝认为二人的才能和官品不相称, 故提升了二人的官职。 • 景泰初年,他升为侍讲,与同学倪谦在文华殿 B.吕原不媚权贵,是非分明。当权的石亨要帮他换 去代表低官职的青袍,但吕原却和岳正 — 起列举石 东庑下教小宦官读书。皇上有一天来到,命倪 亨的罪状上奏朝廷。 • 谦讲解《国风》,吕原讲解《尧典》,他们都 C.吕原十分孝顺,依礼守丧。归葬父兄时,他在船 受到皇上称赞。皇上问他们是什么官,他们回 中睡在草垫上,因为过度哀伤身体受到损害,回到 家中刚办完丧事就去世了。 答说是中允兼侍讲。皇上说:“二职品级相同, • 怎么相兼?”进升二人为侍讲学士,兼中允。 D.吕原俭朴节约,关心族亲。他不穿绸缎,回家穿 的衣服只有皇帝赐予的几套,他将自己的俸禄分出 不久他又升为左春坊大学士。 来接济宗族亲戚。
8.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对待生病的父亲,她在情感上出现了哪些变化? 请简要分析。(5分)
• 女主人公是一个有责任感、孝顺、 有进取心、善于识人的城市青年女 性。(2分)
8.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对待生病的父亲,她在情感上出现了哪些变化? 请简要分析。(5分) • 情感变化: • ①一开始由于工作压力面对脑中风的父亲,在 情感上刻意疏远; • ②在听到保姆弑杀雇主的新闻后,对父亲的安 危感到忧心忡忡; • ③在火车上看到小孩向母亲提问的场景后激发 起内心对父亲的依恋,产生了愧疚之情; • ④在听到的士司机的话后加深了对父亲的关切、 忧虑。
诗歌鉴赏
• (二)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满庭芳① •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 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 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 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 摐摐②,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 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 相对残釭③。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④。
有“四裔”, “四裔”并无自大、歧视“外
化”,而是局限于交通条件,凡与中国通,
• 其实,中国历史传统就是天下国,有“中央”
都包罗在内。中国正史都不乏对四夷单独列
传的记栽,《史记》就是写世界史,实质上
中国史从来是既有中外之分,又有“天下一
家”的理想。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联学者写《世界通史》中国部分要委托中国 学者来写,而中国学者写的世界史却都不包括中 国史,这说明中国史在世界史中的地位并未得到 中外学者应有的重视。 • B.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文化是 在中国大地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同时又是在与 周边民族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的。 • C.东西方从氏族到国家的转折大致都在距今6000 年前,而国家又都经历过从古国到帝国的不同发 展阶段,可见东西方古代文明的发展是大体同步 的。 • D.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元性”特征可以概括为: 发展阶段大致同步,发展道路有相似性,彼此相 互交流。
实用类 阅读
•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萧红认为“文学就是跟人类的愚昧作斗争”,所以她的小 说以塑造愚昧的人物形象为主,并予以批判,以达到警醒世 人的目的。 • B.萧红的文学创作受到当时多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深受左翼 政治思想的影响,使她的写作更多地关注底层的穷苦人民。 • C.萧红和许多女作家一样,并不以女性视角观察生活并进行 创作,因为她们想要尽可能冷静客观地叙述,以避免过多融 入自己的私人感情。 • D.萧红的作品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除了超前的文体风格 外,主要还在于她作品中所描写的苦难和“自强”的渴望, 会促使今天的人们奋进。 • E.萧红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自然是因为她左翼 作家、女作家的身份,但更是因为她超越了这些身份,最终 形成了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魅力。
• • 注:①本词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当时朋友多怕 受牵连而有意疏远,令他备感世态炎凉。②摐摐:形 容雨声。 ③残釭:残灯。 ④逢逢:形容鼓声。
• 14.下面对本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分析,不 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上片一开篇即自问自答,用比拟的手法将王长官的 人格精神与永恒的长江共论,予以他高度评价。 • B.上片“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一句苏 轼借想象王长官生活环境的幽静高雅,烘托了这位隐 士的高洁。 • C.上片“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一句以反问语气强 烈地表达了苏轼对遭贬后,朋友疏远,世态炎凉的深 切感慨。 • D.下片“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既 写当日风雨骤至的景象,又反衬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 脱俗。 • E.下片“一饮空缸”中的“空”字,很形象地写出了 当日知己相逢,畅快豪饮的情景。
C
C.东西方从氏族到国家的转折大致都在距今 6000年前,而国家又都经历过从古国到帝国的 不同发展阶段,可见东西方古代文明的发展是 大体同步的。
• 20世纪后半段(二战以后)世界考古学的大发展已表 明,东西方古代文明的发展是大体同步的。东西方 从氏族到国家的转折大致都在距今6000年前;彩 陶的产生,由红陶、彩陶为主发展为以灰、黑陶为 主的文化现象的出现也大体同步。世界三大古文明 中心一一西亚北非、中国为代表的东亚、中南美, 经历过类似的从氏族到国家,而国家又经历过从古 国到帝国的不同发展阶段。
• C.四裔地区是中国与世界陆地、海洋的衔接点和桥梁, 因此,其古文化在中国与世界的比较及相互关系中比 华夏地区占据着更突出的地位。 • D.开放、交流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总趋势,自古 以来,中国文化就不是封闭和孤立的,中国历来是世 界的中国。
A
A.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中国历史形成 了天下国的传统,凡与中国通者都包罗 在内,这并非自大、歧视“外化”。
9.小说中间为什么要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 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妈提问题这个情节?请简 要分析。(6分)
①内容上,这一情节使她联想起小时候自己问父母稚气 问题,父母无一例外慈祥地笑她,奖赏性地拥抱她,给 她带来了幸福感,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重新感受到 父母对她的深爱; ②手法上,间接体现了父母对她深沉的爱,与上文写她 在母亲去世父亲中风后,有意识地逃避那个有亲人却没 有温暖的家的行为形成对比,体现她的愧疚之情; ③结构上,与上文写她请假迫不及待地回家相呼应,体 现了她对父母的依恋和牵挂。(或:与下文写她听到的 士大哥的话后忧虑更深做了铺垫,向读者交代了她牵挂 父亲安危的原因。〉
小说 阅读
•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 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梦境是对现实的曲折反映。小说开篇对女主人公 的一段梦境描写,用意在于表现女主人公长期以来 对远在家乡的父亲安危的牵挂。 • B.女主人公午睡做噩梦,惊心处“啊”的一声站起 来,同事望了一眼又埋头工作,可见她所在的城市 人情冷漠。 • C.小说中关于保姆的外貌描写,暗示这位保姆真诚、 善良,表明女主人公的选择是正确的,也为后文老 人被照顾安好做了铺垫。 • D.女主人公没有能力将父亲带在身边,近两年又新 换了工作,压力大,任务多,才一直没办法挤出时 C 间回去看父亲。ຫໍສະໝຸດ 2017年汕头一模试卷分析
现代文阅读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中国历史形成了天下国的传 统,凡与中国通者都包罗在内,这并非自大、歧视 “外化”。 • B.中国史从来是既有中外之分,又有“天下一家”的 理想的,这可以从《史记》等中国正史中都有对四夷 单独列传记载得到印证。
DEC
• 5.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萧红写作“自由的风 格”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3分) • A.萧红的小说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模式,是介 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 B.《生死场》是表现民族苦难的,阅读这样 的作品会激发、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 • C.萧红的小说大多源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 命体验,使得她的小说具有自传小说的特点。 • D.萧红认为小说没有一定的范式,认为作家 是各式各样的,作品也是各式各样的。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建立和中国文明起源 讨论的深入,突破了以往对中国历史与世界历 史的关系的认识局限。 • B.既要扩大区系的观点,从世界的角度认识中 国,又要用区系的观点看世界。这是“世界的 中国考古学”提出的主要观点。 , • C.尽管清代曾实行过闭关锁国政策,但并未能 真正扼杀物质、精神文化与世界的交流,丝绸 之路、陶瓷之路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 D.沟通中外的名人功臣们只是世界文化网络中 的一些环节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些辉煌瞬间而 已,史家不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A
翻译
• (1)李贤既复官入阁柄政,原佐之。未几, 彭时亦入,三人相得甚欢。(5分) • 李贤得以恢复官职入阁掌权后,
• 吕原辅佐他。
• 不久,
• 彭时也入阁,
• 三人相处得很好,十分快乐。
翻译
• (2) 六年,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诏 葬毕即起视事。原乞终制。不允。(5分) • 六年,(吕原)遭遇母亲丧事, • 连续三(多)天水浆不入口 (或没有喝 水 )。 • (皇帝)下诏让他葬好母亲后即出来处 理政事。 • 吕原请求按礼制守孝终了(或:服满三 年丧期),(皇上)不许。
B
6.为什么说萧红是“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 ①因为她是唯一兼具穷人视角与女性视角的作 家; • ②她的创作不像左翼文学作家那样受意识形态 的规训,也没有其他作家的文人气; • ③她的小说兼具女性的纤细性的雄迈,在女性 作家中是独创的; • 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 • ⑤她是少有的过着贫穷、流浪生活的作家; • ⑥她的文学创作是献给穷人和妇女的。
D
• D.沟通中外的名人功臣们只是世界文化网络中的一 些环节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些辉煌瞬间而已,史家 不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 从旧石器时代起直到今天,中国文化从来不是封闭和孤 立的。诚然,中国历史上有过“中华帝国无求于人”的 闭关锁国的政策和时代,但事实上的内外交流几乎一天 也没有停止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 路如此,不见经传的条条通衢更是如此。闭关锁国不过 是封建统治者的主观愿望而已,民间的物质文化、精神 文化的开放交流从来未被锁国政策真正扼杀过。不绝于 史书的沟通中外的名人、功臣们的业绩,只不过是综合 构成、开拓疏通了世界文化交流网络中的一些环节和文 化交流史上的一些辉煌的瞬间。所以,中国历来是世界 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