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电流测试仪
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PT接线方式及PT的变比

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PT接线方式及PT的变比配电网中PT接线方式及PT的变比配电网中的PT接线方式和PT的变比会对测试仪的测量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PT 的接线方式和变比选择不正确,测量结果将不是系统的真实电容电流值,而是真实值乘以两变比之商的平方倍。
因此为了测得正确的数据,在测试前必须对配电网中PT的接线方式及PT变比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目前,我国配电网的PT接线方式有以下几种:1. 3PT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分“N接地”、“B相接地”两种,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对于这两种方式,均从N-L两端注入测试信号。
根据所用PT的不同,组成开口三角的二次绕组第(1)种是100/3(V)时变比设置为第(2)种是100(V)时变比设置为第(3)种是(V )时变比设置为其中UL的配电网系统的线电压,如6kV、10kV或35kV。
图4 N接地方式图 5 B相接地方式图4、图5所示的系统运行方式是从开口三角测量系统容流时所必须的运行方式,而对于一般的配网系统,并不都是处于这样的运行方式下,例如在系统中还接在消弧线圈、PT高压侧中性点接有高阻消谐器、PT开口三角接有二次消谐装置等。
这时,为了使用 HTCI-H型配网电容电流测试仪进行容性电流的测量,必须将运行方式转换为图4或图5所示的运行方式。
常见的采用3PT接线方式的配网其运行方式如图6所示:图6 常见的采用3PT接线方式的配网运行方式这时,使用“电容电流测试仪”测量配网电容电流前必须完成以下操作:⑴检查测量用的PT高压侧中性点是否安装高阻消谐器,如有,将其短接。
从测量原理可知,选用哪组PT进行测量,我们就只考虑这组PT的接线情况。
而无需关心系统内的其他PT的情况。
⑵如果系统中有些PT安装高阻消谐器,有些没安装,则完全可以从没有安装高阻消谐器的PT进行测量,这样可以省去短接消谐器的工作。
⑶检查消弧线圈是否全部退出运行。
在有电气联系的被测电压等级系统中所有消弧线圈均要退出运行,并非只退出该变电站的消弧线圈。
电容电流测试方案

电容电流测试方案1、目的10-35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通过测量系统对地电容电流,确定是否设置及如何设置消弧线圈,提高设备可靠性。
2、使用仪器:上海思源CI-2000I型电容电流测试仪3、基本原理及试验接线在系统的PT二次辅助线圈注入小电流的变频测量信号,对注入的测量信号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出被测结果。
将仪器面板上的“输出”上输出线两端接到PT开口三角(二次低压侧)两个接线端子上(如果为4PT接线方式,则连接到零序PT 二次绕组即系统的N、L两端)。
4、需要测试范围:其中立新站装有消弧线圈,蒋官屯站(10kV#1母线)装有消谐器。
5、测试班组及人员分工:试验班、保护班、变压器班测量分为对设备不停电和停电两种情况进行。
对不需一次设备停电的,由试验班人员负责办理第二种工作票,测试电容电流。
保护班人员负责PT二次回路的确认。
试验班人员负责必要的回路临时拆除及工作结束后恢复工作。
对装有消弧线圈的变电站(立新)需要将消弧线圈退出运行。
对需要一次设备停电的,由变压器班办理第一种工作票,并负责测量前临时拆除消谐器,使PT一次中性点直接可靠接地,测量完毕后消谐器恢复原运行方式。
6、试验班人员接触二次设备机会少,经验不足,在进行测试接线时,一人负责接线,一人负责监护,一定注意不要误碰其它二次端子。
7、整个测试过程要始终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并尽可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附:白庄站电容电流测试方案(白庄站)电容电流测试方案1、以白庄站10KV II 段母线为例(需要对 II 段母线测量时工作程序同上)2、试验班办理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
3、在进行系统电容电流测试前,试验班、保护班一起确认10KV I 段母线、10KV II 段母线及线路运行正常,系统无绝缘缺陷,即无接地故障、PT二次回路开口三角处电压正常(一般情况下小于5V)。
4、如遇PT二次回路中安装有消谐器或电阻的拆除及恢复由保护班负责。
5、保护班、试验班人员确认PT二次回路接线方式(3PT或4PT),试验班人员负责计算电压互感器变比、输入被测系统电压等有关参数进行正式测量,测量过程中,每个电流重复测量三次,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规程范文一、测试仪介绍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的仪器。
它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高精度的测量装置,能够准确地测量电容器的漏电流,为电容器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操作准备1. 检查测试仪是否正常工作,查看各个部件是否完好。
2. 检查测试仪的电源是否正常接通,并确保其工作电压和电源负载适配。
3. 将测试仪与待测电容器连接,确保连接良好,并注意接线的正确性。
三、操作步骤1. 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待其启动完成后,进入测试模式。
2. 在测试仪的显示屏中选择漏电流测试模式。
3. 输入待测电容器的基本信息,包括电容量、工作电压、压力等级等。
4. 根据测试要求输入测试参数,如测试时间、测试电压等。
5. 将待测电容器连接到测试仪上,并按照测试仪的提示进行正确接线。
6. 开始测试,测试仪将根据您输入的参数对电容器进行漏电流测试。
7. 待测试结束后,测试仪将给出测试结果,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8. 根据测试结果,您可以判断电容器的漏电流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遵守安全规范,确保人身安全。
2. 要保持测试仪的工作环境干燥和清洁,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仪器。
3. 在测试仪工作过程中,禁止随意更改测试参数和接线,以免引发错误测试结果。
4. 若发现测试仪有异常情况或测试结果不符合预期,及时停机检修,并联系专业人员处理。
5. 操作人员应熟悉电容器的基本知识,了解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6. 在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测试仪的电源开关,并拔掉电源线。
五、维护保养1.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对测试仪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久使用。
2. 若测试仪出现故障或需要更换配件,应及时联系厂家或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不得擅自进行维修和改动。
3. 存放测试仪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六、操作规程总结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的操作规程是确保测试仪器正确运行和准确测试电容器漏电流的关键。
电解电容测试仪操作规程

插错); 11、将仪器对电容充放电时间旋钮拉出来,这时仪器会自动测试电解电容值; 12、请读仪器上电解电容漏电值;
操作手续:
1、输入交流电压:220V/50HZ;
2、将供仪器电源开关按下供仪器电压 220V;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流量程挡按下:
1μA
10μA
100μA
1mA
3μA
30μA
300μA
3 mA
10μA 30 A
4、举例应用:如何计算 10μF 电解电容漏电流值公式: 5、系数 I=0.03μF×电容值 10μF×电容耐压值 50V=15μA 电容漏电流值; 6、将电压调节键开关按下,将仪器电压调到 50V; 7、将电流旋钮设置到适当μA 位置,等仪器电流挡位设置完毕后,再将电流旋
按公式计算:系数 I=0.03μF×电容值 10μF×电容耐压值 50V=15μA 电容 漏电流值。
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规程

为确保操作者能够正确使用电容漏电流测试仪,特制订本操作指南。
2.范围:
适用于本司操作者对电容漏电流测试仪的正确操作方法。
3.职责:
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者应按本操作指南进行具体操作。
4.相关资料:
4.1电容漏电流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4.2 《不合格品处理控制程序》
4.3《标示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5.6.按“启动”键开始对电容充电,“充电”指示灯亮起;
5.7.待60秒过后,在第一个显示窗口中显示出电容的漏电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6.注意事项
6.1.调节电压时,需精确到0.1~0.2之间;
6.2.输出端子与电容连接时要分清极性,不能接反(无极电容除外);
6.3.电容不能重复测试,测试出来的结果不能作为标准;4.4 《供应商监源自控制程序》:5.操作程序:
5.1.按下仪器左下角的红色按钮打开电源,并预热10分钟;
5.2.将“充电时间”调至“600”(即60秒);
5.3.根据被测电容的耐压值旋转“电压调节”至电压符合要求,此电压值在第二个显示窗口中出现;
5.4.按下“放电”,放电指示灯“ON”亮起;
5.5.将仪器输出端子对准极性(左正右负)连接到被测电容;
6.4.机内有高压(最高500V),使用时人体不能随意接触输出端子的金属部位,保证人身安全。
7.质量记录
7.1《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TH2685型号漏电流测试仪使用方法

TH2685型电解电容器漏电流测试仪使用方法操作步骤1.插入电源插头,将面板开关按至ON,显示窗口应有数字显示:(1)TH2685:电流窗口显示26,电压窗口显示85,延时1秒,电流窗口显示出当前的漏电流数值,电压窗口显示出当前的输出电压值;(2)TH2686:电流窗口显示26,电压窗口显示86,延时1秒,电流窗口显示出当前的漏电流数值,电压窗口显示出当前的输出电压值。
仪器初始状态为:(a)TH2685型电压为200V档,200V指示灯亮;TH2686型电压500V指示灯亮;(b)仪器处于测量状态,清0指示灯暗;(c)显示数据为不锁定状态,锁定状态指示灯暗;(d)仪器工作状态为测量状态,测量指示灯亮。
仪器预热5分钟进行测试。
2.在放电状态由电压调节电位器调节好合适的测量电压,其测试电压数值在电压显示窗口应正确地显示出来,电压调好后请不要随意调节此电位器;由时间拨盘设置好合适的充电时间,充电时间的范围为0~99.9秒,如设置为546,则充电时间为54.6秒;用面板上的电流拨盘开关设置好最大允许的漏电流数值,漏电流数值的范围为0~19.99mA, 其格式为ABx10n nA,如设置的漏电流数值为324,则最大允许的漏电流数值为32x104nA=320uA。
3.按清0键,使仪器处于清0状态,仪器电流指示窗口显示为OP-,电压指示窗口分别显示电流拨盘和时间拨盘的数值,此时可检查所设置的充电时间和电流极限是否正确,按启动键,仪器对测试夹具进行开路校正,校正完毕,仪器电流指示窗口显示为OPC,按清0健,使仪器处于测量状态,此时各量程档底数应为零。
4.接上被测电容器:(1)当仪器处于放电状态时,按启动键或放电键,使仪器处于充电状态,充电指示灯亮,仪器根据拨盘所设置的充电时间对被测电容器进行充电;(2)当仪器处于测量状态时,在被测电容器接上的同时,仪器自动转换为充电状态,充电状态指示灯亮,仪器根据拨盘所设置的充电时间对被测电容器进行充电;充电完毕,仪器自动转换为测量状态,测量状态指示灯亮,对被测电容器漏电流进行测量,在电流窗口显示出测试数据,如超出量程则显示为---,并判断出合格或不合格,显示灯PASS亮则为合格品,显示灯FAIL亮则为不合格品,如讯响开关为ON,则峰鸣器响。
电容电感测试仪原理

电容电感测试仪原理
电容电感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容值和电感值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充电和放电。
在充电过程中,测试仪会通过电源将电流引入电路中。
当电流通过电容器时,电容器会逐渐充电,并且电压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而当电流通过电感器时,电感器会逐渐储存能量,形成磁场,并且电压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在放电过程中,测试仪会断开电源,并且通过测量电容器和电感器上的电压变化来计算电容值和电感值。
通过测量电容器上的电压变化,可以得到电容值的大小。
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电压的增加速率取决于电容值的大小。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容器上电压的变化速率来计算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感器上的电压变化,可以得到电感值的大小。
电感器在放电过程中电压的变化速率取决于电感值的大小。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感器上电压的变化速率来计算电感值。
综上所述,电容电感测试仪通过测量电容器和电感器上的电压变化来计算电容值和电感值。
这种方法可以在实际电路中非常准确地测量电容和电感。
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规程(4篇)

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 确保测试仪处于关闭状态。
- 检查测试仪的电源线是否正常连接。
- 将测试仪的测试夹具连接到待测试的电解电容。
- 确保待测试的电解电容已经充分放电。
2. 启动测试仪- 按下测试仪的启动按钮,使其进入工作状态。
- 如果测试仪启动后无法正常工作,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
3. 进行测试- 将待测试的电解电容的正极接触到测试夹具的正极夹子上,负极接触到负极夹子上。
- 确保电解电容与测试夹具之间的接触良好,没有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 在测试仪上设置适当的测试参数,如测试时间和测试电压。
- 按下测试按钮,开始进行测试。
4. 观察测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观察测试仪上显示的电解电容漏电流数值。
- 如果漏电流数值超出了允许范围,立即停止测试,并记录异常情况。
- 如果测试正常,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5. 完成测试- 测试完成后,按下测试仪上的停止按钮,使其停止工作。
- 断开待测试的电解电容与测试夹具之间的连接。
- 关闭测试仪的电源开关,断开电源线。
- 将测试仪的测试夹具清洁干净,并妥善保管。
6. 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和清洁测试仪的外部和内部部件。
- 定期校准测试仪,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 如发现测试仪有故障或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以上即是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的操作规程,确保按照规程操作,可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规程(2)第一章绪论1.1 引言电解电容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容器之一,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
由于长时间运行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电解电容可能会出现漏电流现象,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准确、安全地测试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制定本操作规程。
1.2 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的操作流程,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及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3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使用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仪进行电解电容漏电流测试的相关人员,包括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型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仪的研究—硬件部分
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05级徐伟
指导老师李晓波
摘要:我国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随着供配电网中电缆线路日益增多,电网对地电容电流随之增大,远远超过规程要求,接地电弧不容易自熄,为避免故障扩大,电网需要装配消弧线圈。
而准确测量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是决定装设消弧线圈与否和正确选择消弧线圈容量的依据。
本文主要围绕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测量方法并依据测量理论设计测试仪硬件等工作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性点;电容电流;消弧线圈;测试仪
1前言
电容电流的含义主要包括正常情况下线路中的电容电流以及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的单相接地电流(由于其主要成分是容性无功分量,所以又称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前者线路电容电流的增大会使得空载线路末端电压升高,容易引起操作过程中的谐振过电压。
后者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增加,接地电弧不易熄灭,会引起故障扩大。
《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明确规定6~35kV系统中,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30A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容电流危害治理的方法主要有:
(1)安装单相接地选线成套装置,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及时切断故障支路。
(2)中性点加装一个电抗器,这个电抗器又称消弧线圈,消弧线圈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产生一个感性电流,补偿接地点的容性电流。
2 测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传统的电容电流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法就是人为的将一相接地即单相金属接地法,间接测量法包括中性点外加电容、分相对地外加电容和人工不对称法等。
总的来说,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测量时与一次侧打交道,人员与设备安全得不到保障;
(2)涉及一次设备,操作繁琐同时也存在误操作的危险;
(3)工作耗时长,人员多,测量效率低;
(4)人为的制造电网不正常运行状态。
正是由于传统测量方法的缺点,安全、高效的测量理论一直被人们所重视,随着现代测控技术和信号注入法理论的发展完善,外加单频信号法、两频法、三频法和谐振法等测量理论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由于单频和谐振法只应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而两频法需要进行矢量计算,增加了外部电路和软件工作,所以三频法理论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3 三频法测量原理
实验原理见图3.1,A W 、B W 、C W 为TV 高压绕组,二次绕组a W 、b W 、c W 组成开口三角形,二次绕组的另2个端子用于测量二次侧电压,A C 、B C 、C C 为三相导线对地电容,设高低压绕组的匝数分别为1n 和2n 。
图3.1 三频法测量原理图 图3.2 等值电路图
若在TV 开口三角侧注人一电压信号0u ,经开口三角产生电流0i ,在TV 的高
压绕组分别流出电流A i 、B i 、C i ,三相励磁电流为a i 、b i 、c i ,有关系式:
()()()⎪⎭
⎪⎬⎫=-=-=-021021021n n i n i i n i n i i i n i i c C b B a A (3.1)
由TV 等值电路(图3.2)可知,励磁阻抗m Z 比绕组阻抗R 和漏抗L X 大很多,可以忽略。
这样TV 高压侧三相流出的电流是相等的,它的大小由二次侧注人的信号决定。
由于A i 、B i 、C i 是零序电流,只能通过线路对地电容形成回路,这就为从TV 二次侧测量电容电流创造了条件。
通常三相TV 的参数是对称的,而且三相导线对地电容A C 、B C 、C C 也是基本相等的,因此,三相电流A i 、B i 、C i 分别在三相TV 与导线对地电容中产生的压降
基本相同,即C
B A U U U ==,这时在TV 开口三角端就可以测到电流0i 。
[]221)/(1
C X R i U L A ω
-+= (3.2) A U n n U 1203
=
02
13U n n U A = (3.3) 已知0211i n i n =,经变换,得到:
121)/(i n n i = (3.4) 将式(3.3)、(3.4)代入式(3.2)有: []0222120)/(1)/(3i C X R n n U L ⋅-+=ω
(3.5) 式中有3个未知数,即R 、L X 、C 。
要想求出线路对地电容C ,须有3个方程,为此在TV 开口三角端注入3个不同频率的电压信号,得到3个方程: []oj j L j i C X R n n U ⋅-+=2
22120)/(1)/(3ω (=j 1,2,3) (3.6) 求解这个方程组即可求出电容值C ,也就可以通过式(3.7)计算出电容电流值。
φωE C I 0
= (3.7) 式中,C
B A
C C C C ++=0;φE 为电源相电势。
4 硬件设计
本测试仪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4.1所示。
PT
图4.1 测试仪硬件结构图
4.1主电路结构设计
本系统以DSP 芯片TMS320LF2407为主控制器,首先设计了DSP 最小系统,其包括复位电路、仿真、时钟和芯片电源等四部分,采用MAX706T 芯片可实现对DSP 的手动和利用看门狗自动复位功能。
系统时钟采用无源晶体和电容实现外部时钟信号的产生,经DSP 内部锁相环电路实现倍频后可工作在30MHz 时钟下;芯片供电电源采用两块TPS7333Q 芯片,将5V 电压变换成3.3V 后实现模拟量和数字量分开供电;采用DSP 的SCI 口,利用MAX232接口转换芯片实现与上位机的通讯;本测试仪专门增加了一外部存储器实现测量结果的保存;采用独立式6键键盘,128×64LCD 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另外,日历电路实现测量时间记录和查询结果。
4.2注入信号发生电路
此模块采用AD9850芯片产生频率信号,经低通滤波和减法电路后得到一双极性信号,但由于此信号较小,不能满足要求,所以经LM3875放大器实现功率放大后注入PT。
4.3模拟量输入通道
采样信号幅值较大,经微型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后转换成小电压信号,滤除工频信号后,得到双极性电压信号,但DSP内部AD能对正信号采样,双极性信号经一加法电路与基准直流电压相加,得到DSP能够采样的电压信号。
4.4系统电源设计
采用集成稳压芯片的电源设计方法电压质量不高,纹波大,抗干扰能力不强,开关电源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其优势显而易见。
本文采用明纬T-30B 三路输出开关电源。
220V
图4.1 开关电源供电结构图
5 结论
实际应用中的电容电流测试仪均采用用注入信号的方法实现对地电容电流的测量。
本文研制的基于信号注入法—三频法的电容电流测量装置,分为三大模块,主电路结构、模拟量输入通道和注入信号发生电路。
电路结构清晰,与外设的控制线和数据线均采用DSP本身的I/O端口,简化了硬件电路设计。
注入信号源采用DDS芯片,易于对信号频率和相位实现精确控制。
本装置硬件部分设计详细,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采样信号在还原中一般不能准确反映电网参数;电网对地电容值较大时,误差随之增大;注入信号频率选取困难,不同组的频率计算结构不相同。
这些缺点影响本装置的实用性,应继续改善。
6参考文献
[1] 要焕年. 电力系统谐振接地.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P207—227
[2] 王崇林. 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消弧线圈.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P37-44
[3] 李晓波. 6~10kV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仪的研制. 高压电器. 2008,(44):P40-42
[4] 丁然. 基于信号注入法的电容电流测试仪研究. 工矿自动化. 2007,(2):P27-29
[5] 江思敏. TMS320LF240X DSP硬件开发教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P5-305
[6] 潘宇倩. DDS频率合成器AD9850原理及应用. 航天器工程. 2007,(16):P85-88
[7] 刘元法. 50 Hz陷波器在线阵CCD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煤矿机械2008,(29):P179-180
[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MS320LF/LC24系列DSP的CPU与外设. 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4,P8-234
[9] Hongjianghe,Zhanying shao. Research Measurement of Capacitive Current Based on DSP.
Proceedings of the 7th Word Congress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June 25-27, 2008 [10] 李洹. LM3875T/LM3876T高性能40W单片音频功率放大器. 电声技术,1993,(3):P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