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变压器中性点测量配网电容电流的方法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而
因为 : C= C ^+ C + C c 所 以 : l U。 U。 = L一 可 c一
j 0= a U C
十
金属接地法是电容电流测量的最传统 、最直接的方
法。
( 5 )
2 常用 的 2种 测试 方 法及 分 析
2 1 中性点外 加 电容 法及 其分析 .
式 中 C为 系 统三 相 对 地 电容 ,F; 为 中性点 不 p U。
当的电容量 ,测量 中性点的对地电压 ,然后用计算
的方 法 间接得 到 系统 的电容 电流 。 由于三相 对地 电容 C , C 和外 加 电容 c 的 C , f 0 损耗 电阻很小 。 忽略不 计 , 中性点 用克 氏第 一定 可 对 律, 可得 中性点 位 移电压 【。。 , 。
一
U + U6 Y Yb+ U Y 一 + +
业 方式 , 绝缘 棒 把 中性 点 电压 引 到耐 压 合 格 的绝 用 缘 子上 , 再用绝 缘棒 投入 电压 表 , 电容器 和 电流表依 次测量 中性 点不 对 称 电压 。位 移 电压 o 或 对地 ,
短路 电流 , 然后按 式 ( )或式 ( )计 算 电 网电 5 7 容 电流 。 2 1 3 中性 点 外 加 电容 法 测 量 系统 电容 电流 的特 . .
为 了 消 弧线 圈调 谐 或选 择 消 弧 线 圈 容 量 的需 要 ,需对 配 电网 的电容 电流进 行 测量 。测 量 电容 电 流 的方 法 有 多种 ,常 用 的有 3种 :单 相 金 属 接 地 法 n ;中性点外 加 容法n ; ’ 偏置 电容 法 。其 中单 相
百
= = :
点
u
( + C, C。 - )+ 口 C。 口 e +
10KV的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

10KV的电网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下面是一些摘录资料:在GB50070-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第2。
0。
10条中规定,“矿井6-10KV电网,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等于10A时,宜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大于10A时,必须采取限制措施”。
这条规定是依据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和国内外现行规程、标准以及人身触电安全要求等三方面作出的。
现分述如下:1、试验研究和运行经验数据①《电缆网络单相接地电弧电流不自熄下限试验研究》技术鉴定书指出,“电弧引弧试验的数据近200个。
这些数据客观地、真实地描述了在给定工况条件下,电缆接地电弧电流的熄灭情况”。
部级鉴定委员会同意由西北电力中试所和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完成的试验研究报告,并肯定该报告可供修改规程、规范时参考。
该报告的结论是,电弧接地不自熄电流下限值:全塑电缆25A;油浸纸绝缘电缆15A;交联电缆10A。
以安全计应取其中最小值10A。
②华中、湖北电力试验研究所1992年试验研究的成果表明,3-10KV架空配电线路,当电容电流在16A及以上时,不能自熄电弧;当电容电流小于10A,几乎全能自熄。
③湖北省6-10KV配电网运行经验与上述试验研究结果一致。
④开滦矿务局赵各庄煤矿从60年代以来,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达18A左右,井下高压电缆发生着火事故次数显著增多。
⑤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6KV电网安全调研组于1988年对引起矿井电缆“放炮”事故做了统计分析。
结论是,电容电流在20A左右的矿井电缆“放炮”事故仍很严重。
⑥(GB50070-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专题组编写的《关于矿井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流限值问题的分析讨论》报告中指出,某矿实测6KV电网电容电流为16A,曾发生多重接地故障。
⑦中国矿业大学《矿井6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及限制方案的制定》一文指出,实验研究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单相接地电弧电流小于10A时,电弧可自熄。
⑧前苏联《煤矿供电效率的提高》专著中指出,当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时,中性点应采用消弧线圈补偿方式。
电网电容电流计算与测量

目录
• 引言 • 电网电容电流基本概念 • 电网电容电流计算方法 • 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技术 • 电网电容电流计算与测量实例分
析 • 电网电容电流计算与测量挑战与
展望
01
引言
背景和意义
电网电容电流的重要性
在电力系统中,电容电流对电网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准确计 算和测量电容电流对于预防电网故障 、提高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注入信号法
通过向系统注入一个特定频率的信号,然后测量 信号的幅值和相位来计算电容电流。
现代测量技术
基于GPS的同步测量法
利用GPS提供的高精度时间同步信号,实现 多点同步测量,从而准确计算电网的电容电 流。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测量法
通过对电网电压和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各次 谐波的幅值和相位,进而计算电容电流。
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 不断发展,未来电网电容电流的 计算和测量将更加智能化,能够 实现自动建模、自适应参数调整
等功能。
高精度测量技术
针对现有测量技术精度不足的问 题,未来将出现更高精度的电容 电流测量技术和方法,如基于光
学、量子等原理的测量技术。
多源数据融合
利用多源数据进行电容电流的计 算和测量,可以提高计算精度和 可靠性,如结合电网运行数据、 气象数据、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
应对新能源接入的挑战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的复 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对电容电流的 计算和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外研究现状
计算方法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多种电网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包括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方 法、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等。这些方法在准确性和计算效率方面各有优缺点。
基于谐振原理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新方法

TheNe M e h d t e s et eCa a ia c r e ti sr b to w t o o M a ur h p c t n eCu r n Dit i u i n n Ne wo k b s d o h r n i l fRe o a c t r a e n t e P i c p eo s n n e
Abs r c Ca a ia e ure t i a i ta t p ct nc c r n s s n mpo t n pa a t r o p o e ton nd o r i ra t r me e f r r t c i a c ntol n
e f c i l e rhe po r yse s A n ve m e h … r s na e fe tvey a t d we s t m . o l t od e o nc m e s r m e f r t c a ia e a u e nt o he p ct nc
c lult d usn h wo r s na c r q nc e rt e p we yse s Th CAD/ a c a e i g te PS o EM TDC mult e aor
i tlz d t i u a i n a x rm e t , S u ii e o sm l to nd e pe i n The m e s r m e tr s t r m i ulto e t r e o a u e n e uls fo sm a i n t ss a e us d t p o hef a i lt n hevai iy ofs c e h n c p c t n ec re td t c i n. r vet e sbiiy a d t ld t u h m t od i a a ia c u r n e e to
【产品手册】JY6701电容电流测试仪使用手册-11页精选文档

JY6701电容电流测试仪操作手册目录一、概述 (1)二、技术指标 (1)三、面板介绍 (2)四、测量原理 (2)五、中性点种类 (4)六、使用步骤 (5)七、安全事项 (9)八、中性点电压的处理 (9)九、仪器自检 (10)十、仪器成套 (9)十一、售后服务 (10)使用本仪器前,请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保证安全是用户的责任本手册版本号:JY6.28-2010本手册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一、概述我国的电力规程规定当10kV和35kV系统电容电流分别大于30A和10A时,应装设消弧线圈以补偿电容电流,这就要求对配网电容电流进行测量以做决定。
另外,配电网的对地电容和PT的参数配合会产生PT铁磁谐振过电压,为了验证该配电系统是否会发生PT谐振及发生什么性质的谐振,也必须准确测量配电网的对地电容值。
测量配网电容电流的方法有单相金属接地的直接法、外加电容间接测量法以及在PT开口三角形加异频信号等方法,但是,在现场最受欢迎和使用较频繁的还是使用中性点电容法。
本型号电容电流测试仪,采用中性点电容法原理测量配网的电容电流。
在做好安全措施后,在接触中性点前,先设置系统参数,然后则无需触碰操作仪器,使这项工作变得安全、简单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不受其他运行条件影响,特别是系统不平衡的时候。
二、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对地总电容≤120μF(三相对地);电容电流≤100 A(35kv系统)电容电流≤200 A(6、10kv系统)2、测量精度:±5% (0.5μF<电容容量≤90μF);±10%(90μF<电容容量≤120μF)3、环境温度:-10~50℃;4、相对湿度:≤90%;5、工作电源:AC 220V ± 10% 50 Hz ± 1%;6、外形尺寸:320×200×150 mm;7、仪器重量:5 kg。
三、面板介绍图 1 仪器正面图 2 仪器侧面1:接地端2:打印机:打印测量数据和波形3:液晶屏4:中性点:通过电缆引致绝缘棒与变压器中性点相接触,测量位移电压信号。
110kV变压器主变中性点电流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110kV变压器主变中性点电流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变压器在电网调度或电能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变中性点是设备运行控制的主要参数之一。
本文分析了电力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以电容电流计算为例,从主变电容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等方面,对110kV变压器主变中性点电流计算提出了科学的方法。
标签:110kV;变压器;主变中性点;计算方法110kV变压器在变电站建设中具有调度性作用,借助变压器实现了电压值控制的最优化,扩大了电网服务运行的功能水平。
为了更好地发挥变压器功能,对主变中性点指标进行合理地计算与分析,能够引导变电站作业调度的可持续性,降低主变压器故障带来的各种风险隐患。
一、主变中性点三相电源或三相负载连接成星形时出现的一个公共点。
当三相星形连接负载的中性点N与供电系统的中线连在一起时,中性点N的电位因受到电源的直接约束而与电源的中性点n的电位基本相同。
但若三相星形连接负载的中性点N 不与供电系统的中线相连,此时若负载不对称,则会发生中性点位移。
中性点位移是指在位形图上中性点N和中性点n不再重合,实际上是表明二者的电位不同,出现了电值,此时选中性点n的电位为零,如图1所示。
二、110kV变压器主变中性点电流计算计量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作,准确地计量可以实现生产的标准化,降低各类流程产生的物资耗损问题,全面提升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但是,主变中性点计算阶段也面临着不同的稳定,数据结果指标精准性偏低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一问题会影响到电网分配电能作业的效率。
1、电流允许值标准110kV变压器主变中性点电流计算要结合具体的参数表中,才能保证计算所得数据符合行业规定,为后期变压器调控运行提供可靠指导。
根据国家拟定的电力行业标准,110kV变压器单相接地的安全电流,按照这一标准调控发电机组或变压器运行状态,实现了主变中性点接地运行的最优化状态。
2、主变电容电流大小计算根据变压器在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中性点计算要考虑多个参数。
电容测量方法

电容测量方法
电容测量方法:
1. 手动测量法: 使用电容表和外部电源进行测量。
将电容器与电容表连接,然后通过外部电源施加直流电压,记录电容表的读数。
根据所施加的电压和电容表的读数计算电容值。
2. 充放电法: 利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来测量电容值。
首先将电容器充电到一定电压,然后通过计算充电过程中电流的变化率得到电容值。
同样地,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变化率也可以得到电容值。
3. 振荡法: 这种方法使用电容和电感组成的谐振电路来测量电容值。
通过测量谐振频率可以计算得到电容值。
4. 桥式测量法: 利用电容器与其他电阻或电感连接成电容桥电路,通过调节电桥平衡得到电容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小电容值。
5. 示波器法: 利用示波器测量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的变化曲线,通过计算波形特征来得到电容值。
注意:以上方法都需要合适的测量设备和相关电路,且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电击等意外发生。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系统电容电流是指系统在没有补偿的情况下,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故障点的无功电流。
测量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单相金属接地法单相金属接地又分为投入消弧线圈补偿接地和不投入消弧线圈两种。
1、不投入消弧线圈不投入消弧线圈(即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金属接地测量,其接线如图13-10所示,图中,QF为接地断路器;TV为测量用电压互感器;TA1、TA2为保护和测量用电流互感器;W为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用以测量接地回路的有功损耗;TA1的1、2端子接QF的过流保护。
电流、电压向量图如图13-11所示。
图13-10 不投入消弧线圈的单相金属接地测量原理图图13-11 不投入消弧线圈的单相接地的电流、电压向量图试验是在系统单相接地下进行的,当系统一相接地时,其余两相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
因此,在测量前应消除绝缘缺陷,以免在电压升高时非接地相对地击穿,形成两相接地短路事故。
为使接地断路器能可靠切除接地电容电流,须将三相触头串联使用,且应有保护。
若测量过程中发生两相接地短路,要求QF能迅速切断故障,其保护瞬时动作电流应整定为IC的4~5倍。
合上接地断路器QF,迅速读取图中所示各表计的指示数值后,接地开关应立即跳闸。
所用表计均不得低于0.5级。
测量功率,应用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由于三相对地电容不等,一相单相接地难以测得正确的阻尼率,需三相轮流接地测量,取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测量结果的计算:上三式中I cp——接地电流的有功分量(安);I cp——接地电流的无功分量(安);I c——系统总接地电流(安);P——接地回路的有功损耗(瓦);U□——中性点不对称电压(伏);d%——系统的阻尼率。
若测量时的电压和频率不是额定值,则需将测得的电流折算到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的数值,即式中I ce——电压和频率为额定值时的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安);f e——额定频率(赫兹);U e——额定电压(伏);U av——三相电压(线电压)的平均值(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CI-H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从变压器中性点测量配网电容电流的方法
1.测量接线
采用HTCI-H型配网电容电流测试仪从变压器中性点或接地变中性点测量配网电容电流的接线如图 11所示:
图 11
图 11中,Tr为变压器35KV侧绕组,或是10KV系统的接地变,O为变压器中性点,Ca、Cb、Cc分别为三相对地电容, PT是外加的一个电压互感器, AX,ax分别为PT的一、二次绕组,PT的变比为(即从57V的端子进行测量)。
测量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仪器接地端子及PT一、二次绕组的X端和x端接地。
(2)将HTCI-H配网电容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输出端接到PT的二次侧(即57V的端子),再将PT的高压端A引一根导线,用绝缘杆引到变压器中性点O。
(3)正确设置测试仪的测量方式:
HTCI-H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
①将测试仪的电压等级选为10kV/3。
② PT变比设置为:。
(4)开始测量,得到测量结果。
(5)测量完毕,先取下绝缘杆,再收拾试验现场。
2.测量注意事项
(1) PT的一、二次绕组及测试仪要接好地。
(2)要使用合格的绝缘杆将引线引到变压器中性点O。
(3)引线与周围的设备及试验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3.外加PT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配网电容电流测量时要外加一个PT,这是为了将高压和低压进行安全隔离,保证试验人员及测试仪器的安全。
我们知道,配网系统正常运行时,变压器中性点或接地变中性点的对地电压是比较低的,一般只有几十伏到几百伏。
如果测量时,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或接地变中性点的对地电压就上升为相电压,对35kV和10kV系统而言,此时中性点的电压分别为20.2kV和5.8kV,如果不经过PT而直接将仪器引线到中性点进行测量,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就会有很高的电压加在仪器上,从而危及仪器和试验人员的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有了PT的隔离,PT的二次侧电压才200V或58V,测试仪是能承受这样的电压的,对试验人员也是安全的。
所以,从安全性考虑,从变压器中性点或接地变中性点测量配网电容电流时采用PT隔离是十分必要的。
七、使用方法
HTCI-H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
1.首先将仪器可靠接地。
2.按图 12接线,将测试仪的电流输出端与PT开口三角端连接,对于4PT接线方式的系统,则将仪器的电流输出端与图 4或图 5中所示的N-L端相连即可。
图 12 测量接线图
3.接通电源后,面板上绿色发光二极管点亮,仪器进入图13 开机界面。
图13 开机界面
HTCI-H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
14设置菜单。
图14 设置PT变比画面
根据菜单选项,按确定选取正确的PT变比。
、◆保存设置变比值
图15 保存设置
开始测量
开始测量前,将测量输入开关拨向通,此时面板上的红色发光二极管被点亮。
2主画面
键,,仪器开始进入自动测量状态,屏幕显示图16
HTCI-H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
此过程持续约45秒左右。
测量完成后,仪器会将测试结果显示在屏幕中间,如图17 测量结果显示。
图16 测量扫频过程图17 测量结果显示
图18 图19
HTCI-H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
图20 图21
选中退出,进入清除测试记录。
选中加1,将本次测量结果存入第2组,本仪器共能储存256组记录。
选中减1,将本次测量。
结果存入第255组。
按确认后将数据存入第1组。
图22
选中退出,仪器反回主画面。
选中加1,将查询第2组记录。
HTCI-H全自动电容电流测试仪
选中减1,将查询第255组记录,本仪器共能存储256组记录
选中确认,将查询第1组记录。
图23
相关资料下载:/396/index.html
相关产品图集:/396/index.html#content
产品说明书:/396/file/396.pdf。